罨畫池 罨畫池是四川省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位于四川崇州,素有川西名園之稱。
罨畫,意為彩色的畫。此園始建于唐代,成勝景于宋代,其景色以梅花和菱花煙柳為勝。
南宋愛國詩人陸游在蜀州任官時,留下不少吟詠罨畫池美景的詩篇。 公園占地近50畝,其中池面22畝。
池周樓橋亭閣古樸典雅,山石墻曲徑通幽,名貴花木千姿百態(tài),盆景藝術(shù)享譽川西;池中游船往來,風荷左右,倒影如畫,五彩繽紛。 罨畫池與另兩座省級文物保護單位陸游祠、崇州文廟毗鄰,三位一體,相得益彰。
崇慶縣,古稱蜀州,距成都40公里,因宋仁宗、宋徽宗的女兒先后被封為崇慶公主,因而改名崇慶府,沿用至今。 崇慶罨畫池景觀為西蜀名勝,分為罨畫池、陸游祠和州文廟,占地85畝,因南宋著名愛國詩人陸游在此為官而聞名。
陸游祠為一江南園林風格四合院式建筑,祠內(nèi)有梅園、梅閣、花徑、放翁堂、風雨樓等建筑。放翁堂內(nèi)有陸游像,氣宇軒昂。
祠內(nèi)陳列有陸游的詩、畫及《懷成都十韻》、《游近村》等草書手跡石刻。 罨畫池水面呈橢圓形,面積約10畝,被譽為蜀州勝景,以廣植梅花著稱。
唐代裴迪與流寓成都的杜甫曾來此賞梅,相互和詩,杜甫在此留下了被譽為“古今詠梅第一”的《和裴迪登蜀州東亭逢早梅相憶見寄》一詩。現(xiàn)崇慶每逢春梅早發(fā),均在此舉辦賞梅花會。
州文廟是建于明代的孔廟,保存較為完好,殿宇巍峨,雄冠西川,有宮墻、啟圣宮、靈星門、圣城、鼓樂亭、大成殿等建筑。 ------------------------------------------------------------------------------------------------ 陸游 陸游:(1125-1209.11)南宋詩人。
字務(wù)觀,號放翁,越州山陰(今浙江紹興)人,他始終堅持抗金,在仕途上不斷受到當權(quán)派的排斥打擊。中年入蜀抗金,軍事生活豐富了他的文學內(nèi)容,作品吐露出萬丈光芒,成為杰出詩人。
詞作量不如詩篇巨大,但和詩同樣貫穿了愛國主義精神,“氣吞殘?zhí)敗薄? 陸游,南宋大詩人。
字務(wù)觀,號放翁,山陰(今浙江紹興)人。生當北宋滅亡之際,少年時即深受家庭中愛國思想的熏陶。
紹興中應(yīng)禮部試,為秦檜所黜。孝宗即位,賜進士出身. 紹興二十八年(1158年)入閩任寧德縣主簿.據(jù)《寧德縣志》卷三《宦績》中記載:“陸游,字務(wù)觀,即放翁也┅┅紹興二十八年任邑薄,有善政,百姓愛戴”。
在寧德的南漈山上建有陸游塑像.曾任鎮(zhèn)江隆興通判.乾道六年(1170)入蜀,任夔州通判。乾道八年,入四川宣撫使王炎幕府,投身軍旅生活。
后官至寶章閣待制。 陸游在政治上,主張堅決抗戰(zhàn),充實軍備,要求"賦 之事宜先富室,征稅事宜覆大商",一直受到投降集團的壓制。
晚年退居家鄉(xiāng),但收復(fù)中原的信念始終不渝。一生創(chuàng)作詩歌很多,今存九千多首,內(nèi)容極為豐富。
抒發(fā)政治抱負,反映人民疾苦,批判當時統(tǒng)治集團的屈辱投降,風格雄渾豪放,表現(xiàn)出渴望恢復(fù)國家統(tǒng)一的強烈愛國熱情?!蛾P(guān)山月》、《書憤》、《農(nóng)家嘆》、《示兒》等篇均為后世所傳誦。
抒寫日常生活,也多清新之作。亦工詞,楊慎謂其纖麗處似秦觀,雄慨處似蘇軾。
但有些詩詞流露出消極情緒。他初婚唐氏,《釵頭鳳》等,都真摯動人。
有《劍南詩稿》、《渭南文集》、《南唐書》、《老學庵筆記》等。在母親壓迫下離異,其痛苦之情傾吐在部分詩詞中,如《沈園》。
中國古代最偉大的愛國詩人陸游 中國有一首家喻戶曉的古詩《示兒》。詩是這么寫的,"死去元知萬事空,但悲不見九州同。
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這首詩是一位父親對兒子的臨終遺囑。
詩中表達了一個行將去逝的老人至死都不忘因為外族的入侵而山河破碎的祖國,他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在祖國光復(fù)的那一天,告訴他勝利的消息。從這首詩中,人們可以感覺到一位老詩人在人生的彌留之際強烈的愛國之心。
他就是中國古代最偉大的愛國詩人之一陸游。 陸游是中國南宋詩人,生于公元1125年。
陸游生活的時代,北方的少數(shù)民族政權(quán)金國頻頻向宋朝發(fā)動戰(zhàn)爭,積貧積弱的宋朝喪失了大量國土,被迫不斷向南遷移,人民生活在戰(zhàn)亂和動蕩之中。少年時代的陸游就不得不隨著家人逃難,飽嘗流離失所的痛苦。
陸游從小受到父親強烈愛國思想的熏陶,很早就養(yǎng)成了憂國憂民、渴望國家重建的品格。為了實現(xiàn)自己報效祖國的理想,他特別注意學習兵書。
20歲時,他在一首詩中寫道,"上馬擊狂胡,下馬草軍書",希望自己有一天能親臨戰(zhàn)場、殺敵報國。然而直到四十多歲時,他才有機會在軍中做一名軍官,實現(xiàn)了自己多年的愿望。
不到一年的軍中生活,在陸游的生活和創(chuàng)作中留下了深深的烙印。他身著戎裝,來往于前線各地,抗敵將士的艱苦生活和愛國熱情,極大地開拓了他的詩歌境界,豪邁而悲壯也成為他一生詩歌創(chuàng)作的基調(diào)。
作為一名杰出的詩人,陸游一生創(chuàng)作詩歌9300余首。這些詩中大多數(shù)都是與抗擊侵略者的有關(guān)的。
或者描寫火熱的軍中生活,"失衣臥枕戈,睡覺身滿霜",或者寄托自己對祖國前途命運的深切憂慮和自己空抱一腔報國熱情的愁悶心情。 陸游的詩歌不僅始終貫注著熾烈的愛國熱情,而且同情當時人民的疾苦。
憂國和憂民的思想在他的作品里交織在一起。他在《太息》、《秋獲歌》等詩篇。
南宋乾道九年(公元1173年)春,陸游被任命為蜀州(今崇州)通判(副州官)。
不久,即被調(diào)往嘉州(今樂山)。年底,又被再度調(diào)回到蜀州。
在蜀州供職,前后兩段雖僅年余,但報國無門,勉力愛民的陸游,對蜀州的人文風俗、山水景物,卻產(chǎn)生了深厚的感情,每觸其情,必發(fā)為詩,借以抒懷。即使晚年回歸故里,仍情懷難忘,還寫下了許多懷念蜀州的詩篇。
陸游在蜀州期間,正值其生命歷程中,遭受排擠,理想受阻,宏愿不興,心中郁悶的重要階段。所以,他在蜀州寫下的多數(shù)詩篇,看似逍遙詠物,抒寫閑情逸事,實則是在借蜀州之酒,澆胸中沉疴塊壘;借詠蜀州之詩,抒心底繾綣情懷。
蜀州學者張伯齡先生認為: “陸游‘罨畫亭邊第一詩’,不是頌歌,是悲歌”。筆者也深有同感。
故此,特從陸游在蜀州寫下的部分詩篇,觀其概貌,引其要句,試作其粗略的情感探微。 一、陸游借詠蜀州以抒其理想之情 陸游蜀州為官,生活閑適,官小事少,明為當政,實為幫閑。
住在風景秀麗的罨畫池邊,陸游僅經(jīng)歷了短暫的興奮,隨即便被心中的理想所催醒,觸景生情,遙想中原,其抗金北伐,安邦定國的熱情,與日倍增。但理想與現(xiàn)實的尖銳沖突,只能讓陸游“夢移鄉(xiāng)國近。
酒挽壯心回”(《歲晚書懷》),常常只能在夢里去實現(xiàn)自己打到北方、收復(fù)失地的理想。 陸游從嘉州返蜀州途中寫下的《秋曰懷東湖》二首:“小閣東頭罨畫池,秋來常是憶幽期。
身如巢燕臨歸日,心似堂僧欲動時。病思羈懷惟付酒,西風落日更催詩。
故名歲暮常多感,不獨當年宋玉悲。”確實,想自己年近五十,尚離朝廷遠謀微職,名為做官,實若在野,東跑西顛,前景茫然。
東湖雖美,但其景其物,其思其幻,理想不通,羈懷之情,卻難于言表。所以,陸游繼續(xù)寫道;“歲晚官身空自閔,途窮世事巧相違.邊州客少巴歌陋,誰與愁城略解圍”。
詩人如此感受,不可謂不痛切。 蜀州物阜糧豐,街道整齊.州衙門旁的東閣紅梅,飛紅點點,幽香撲鼻;苑內(nèi)官柳,綻吐新枝,姻娜嫵媚;罨畫池邊.百花爭妍,蜂舞蝶喧;城處東湖,煙波浩渺,魚鳥相戲。
陸游常在罨花池邊飲酒賦詩,排遣胸中煩悶。被理想精靈所制約,終身尋找著復(fù)國建家方略的陸游,遍游蜀州名勝古跡,感受到了山河秀麗,世事和順,人民安康的幸福環(huán)境,這不僅使他對蜀州產(chǎn)生了深厚的感情。
更重要的是,他從蜀州繁榮祥和的現(xiàn)實中,終于看清了自己所不斷追求的理想世界?!敖氖嗄陦簦M信人間有蜀州”(《夏日湖上》)。
觀眼前之景,想人生理想和追求,長期經(jīng)歷戰(zhàn)亂的陸游,多想自己的家鄉(xiāng)和整個國家,能如蜀州一樣美麗、寧靜、祥和、安康呵! 罨畫池是陸游在蜀期間留連忘返之地.他常在明掙如鏡的湖上泛舟縱歌.在怡齋、放懷亭飲酒作詩,借景抒情,托物言志,聊以排解報國未酬的郁悶。其詩{病酒新愈獨臥蘋風閣戲書》中“用酒驅(qū)愁如伐國,敵雖摧破事亦病”“逝從屈子學獨醒,免使曹公怪中圣”,便是這種境界的自然流露和真實寫照.他同時還寫道:“莫作天涯想,倏然夢里身”“園古逢秋好,身閑與懶宜”“低回慚祿米,官事少于詩”(《晨至湖上》)。
他在《初至蜀州寄成都諸友》詩中寫道:“無才籍作長閑地,有懣留為劇飲資”,“萬里不通京洛夢,一春最負牡丹時”。陸游通過這些詩句,將現(xiàn)實和理想。
物景和心境,巧妙結(jié)合,營造出閑而不殆,觀近思遠的情感氛圍,令自己始終保持著清醒的狀態(tài)。 陸游在蜀州時,還遍游了名山勝景,出西北門,他游了翠園寺、化成院、白塔山。
其中,尤以在化成院獨慰其心?;稍涸趹堰h鎮(zhèn)附近的大明寺。
這里,青山環(huán)抱,古柏森森,佛塔凌空,幽雅清靜。陸游曾多次朝廟,與和尚坐壇交流,徹夜不眠。
那種朝聽鐘鼓、暮聞磬魚的生活,喚起了壁游無限的感慨,使他更加痛恨官場的傾軋、污淖。 陸游堅持以自己的理想,觀察和評價事物.他激烈抨擊那些茍且偷安之輩和朝廷的妥協(xié)求和政策,認為:這是民族的恥辱,也是自己的理想不斷破滅的根源。
一他飽經(jīng)憂患,卻始終愛國,表現(xiàn)出不與官僚爭榮華、不同流合污的高尚品格;他處境險惡,卻從不消極,雖粉身碎骨,仍矢志不移。他既是征人,也是詩人.對理想的執(zhí)著追求和對生活的誠摯熱愛,鑄就了他完整的靈魂.面對現(xiàn)實,他的心中充滿矛盾,痛苦常襲,因而.他詩中的自然景象和生活場景,便總是要染上悲涼的色彩,深藏事業(yè)理想的困惑,令他在觀賞自然和體味人生時,總是難以保持平靜。
民族自尊心極強的陸游,為國雪恥,為民請命,恢復(fù)疆土,是始終不能放棄的理想和心愿.其蜀州詩中的激昂慷慨,總是和悲憤沉郁相揉合。對恢復(fù)中原,實現(xiàn)理想,始終縈懷,隨處入詩,這是對現(xiàn)實感到極大憤慨后,在精神上尋找到的最好補償.陸游的蜀州詩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反映這種思想情感的作品。
讀來真切感人,沉郁震撼。 二、陸游借詠蜀州以抒其憂憤之情 陸游的童年:恰逢祖國山河四分五裂,中原人民妻離子散。
生于動亂,長于憂患,受父輩愛國思想的熏陶,陸游很小就立下了獻身報國,以天下為己任的宏大志向。然而,由于權(quán)奸當?shù)?,陸游入仕的?jīng)歷,頗多波折.在民族命運面臨危難的關(guān)頭,陸游的愛國熱。
罨畫池 罨畫池是四川省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位于四川崇州,素有川西名園之稱。
罨畫,意為彩色的畫。此園始建于唐代,成勝景于宋代,其景色以梅花和菱花煙柳為勝。
南宋愛國詩人陸游在蜀州任官時,留下不少吟詠罨畫池美景的詩篇。 公園占地近50畝,其中池面22畝。
池周樓橋亭閣古樸典雅,山石墻曲徑通幽,名貴花木千姿百態(tài),盆景藝術(shù)享譽川西;池中游船往來,風荷左右,倒影如畫,五彩繽紛。 罨畫池與另兩座省級文物保護單位陸游祠、崇州文廟毗鄰,三位一體,相得益彰。
崇慶縣,古稱蜀州,距成都40公里,因宋仁宗、宋徽宗的女兒先后被封為崇慶公主,因而改名崇慶府,沿用至今。 崇慶罨畫池景觀為西蜀名勝,分為罨畫池、陸游祠和州文廟,占地85畝,因南宋著名愛國詩人陸游在此為官而聞名。
陸游祠為一江南園林風格四合院式建筑,祠內(nèi)有梅園、梅閣、花徑、放翁堂、風雨樓等建筑。放翁堂內(nèi)有陸游像,氣宇軒昂。
祠內(nèi)陳列有陸游的詩、畫及《懷成都十韻》、《游近村》等草書手跡石刻。 罨畫池水面呈橢圓形,面積約10畝,被譽為蜀州勝景,以廣植梅花著稱。
唐代裴迪與流寓成都的杜甫曾來此賞梅,相互和詩,杜甫在此留下了被譽為“古今詠梅第一”的《和裴迪登蜀州東亭逢早梅相憶見寄》一詩。現(xiàn)崇慶每逢春梅早發(fā),均在此舉辦賞梅花會。
州文廟是建于明代的孔廟,保存較為完好,殿宇巍峨,雄冠西川,有宮墻、啟圣宮、靈星門、圣城、鼓樂亭、大成殿等建筑。
李白: 蜀道難 李白 噫吁,危呼高哉! 蜀道之難難于上青天。
蠶叢及魚鳧①,開國何茫然。 爾來四萬八千歲,始與秦塞通人煙。
西當太白②有鳥道③,可以橫絕峨嵋?guī)p。 地崩山摧壯士死,然后天梯石棧相鉤連。
④ 上有六龍回日⑤之高標⑥,下有沖波逆折之回川。 黃鶴之飛尚不得,猿猱欲度愁攀緣。
青泥何盤盤,百步九折縈巖巒。 捫參歷井仰脅息,以手撫膺坐長嘆。
⑦ 問君西游何時還,畏途?巖不可攀。 但見悲鳥號古木,雄飛雌從繞林間。
又聞子規(guī)⑧啼夜月,愁空山。 蜀道之難難于上青天,使人聽此凋朱顏。
連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掛倚絕壁。 飛湍瀑流爭喧?,石冰崖轉(zhuǎn)石萬壑雷。
其險也若此,嗟爾遠道之人,胡為呼來哉。 劍閣崢嶸而崔嵬,一夫當關(guān),萬夫莫開。
所守或匪親,化為狼與豺。 朝避猛虎,夕避長蛇。
磨牙吮血,殺人如麻。 錦城⑨雖云樂,不如早還家。
蜀道之難難于上青天,側(cè)身西望長咨嗟⑩。 峨眉山月歌 峨眉山月半輪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發(fā)清溪向三峽,思君不見下渝州。 聽蜀僧浚彈琴 蜀僧抱綠綺,西下峨眉峰。
為我一揮手,如聽萬壑松。 客心洗流水,馀響入霜鐘。
不覺碧山暮,秋云暗幾重。 峨眉山月歌送蜀僧晏入中京》: 我在巴東三峽時,西看明月憶峨眉。
月出峨眉照滄海,與人萬里長相隨。 黃鶴樓前月華白,此中忽見峨眉客。
峨眉山月還送君,風吹西到長安陌。 長安大道橫九天,峨眉山月照秦川。
黃金獅子乘高座,白玉麈尾談重玄。 我似浮云殢吳越,君逢圣主游丹闕。
一振高名滿帝都,歸時還弄峨眉月。 杜甫 成都府 翳翳桑榆日,照我征衣裳。
我行山川異,忽在天一方。 但逢新人民,未卜見故鄉(xiāng)。
大江東流去,游子日月長。 曾城填華屋,季冬樹木蒼。
喧然名都會,吹簫間笙簧。 信美無與適,側(cè)身望川梁。
鳥雀夜各歸,中原杳茫茫。 初月出不高,眾星尚爭光。
自古有羈旅,我何苦哀傷。 去蜀 五載客蜀郡,一年居梓州。
如何關(guān)塞阻,轉(zhuǎn)作瀟湘游。 世事已黃發(fā),殘生隨白鷗。
安危大臣在,不必淚長流。 野老 野老籬邊江岸回, 柴門不正逐江開。
漁人網(wǎng)集澄潭下, 賈客船隨返照來。 長路關(guān)心悲劍閣, 片云何意傍琴臺? 王師未報收東郡, 城闕秋生畫角哀。
蜀相 丞相祠堂何處尋? 錦官城外柏森森。 映階碧草自春色, 隔葉黃鸝空好音。
三顧頻煩天下計, 兩朝開濟老臣心。 出師未捷身先死, 長使英雄淚滿襟。
《追酬故高蜀州人日見寄》 自蒙蜀州人日作,不意清詩久零落。今晨散帙眼忽開, 迸淚幽吟事如昨。
嗚呼壯士多慷慨,合沓高名動寥廓。 嘆我凄凄求友篇,感時郁郁匡君略。
錦里春光空爛熳, 瑤墀侍臣已冥莫。瀟湘水國傍黿鼉,鄠杜秋天失雕鶚。
東西南北更誰論,白首扁舟病獨存。遙拱北辰纏寇盜, 欲傾東海洗乾坤。
邊塞西蕃最充斥,衣冠南渡多崩奔。 鼓瑟至今悲帝子,曳裾何處覓王門。
文章曹植波瀾闊, 服食劉安德業(yè)尊。長笛誰能亂愁思,昭州詞翰與招魂。
《送張十二參軍赴蜀州,因呈楊五侍御》-詩詞正文 好去張公子,通家別恨添。兩行秦樹直,萬點蜀山尖。
御史新驄馬,參軍舊紫髯。皇華吾善處,于汝定無嫌。
《和裴迪登蜀州東亭送客逢早梅相憶見寄》-詩詞正文 東閣官梅動詩興,還如何遜在揚州。 此時對雪遙相憶,送客逢春可自由。
幸不折來傷歲暮,若為看去亂鄉(xiāng)愁。 江邊一樹垂垂發(fā),朝夕催人自白頭。
《奉送蜀州柏二別駕將中丞命赴江陵,起居衛(wèi)尚》-詩詞正文 中丞問俗畫熊頻,愛弟傳書彩鹢新。遷轉(zhuǎn)五州防御使, 起居八座太夫人。
楚宮臘送荊門水,白帝云偷碧海春。 報與惠連詩不惜,知吾斑鬢總?cè)玢y。
為農(nóng) 錦里煙塵外,江村八九家。 圓荷浮小葉,細麥落輕花。
卜宅從茲老,為農(nóng)去國賒。 遠慚句漏令,不得問丹砂。
堂成 背郭堂成蔭白茅,緣江路熟俯青郊。 榿林礙日吟風葉,籠竹和煙滴露梢。
暫止飛烏將數(shù)子,頻來語燕定新巢。 旁人錯比揚雄宅,懶惰無心作《解嘲》。
陸游 書憤 宋 陸游 早歲那知世事艱, 中原北望氣如山。 樓船夜雪瓜洲渡。
鐵馬秋風大散關(guān)。 塞上長城空自許, 鏡中衰鬢已先斑。
出師一表真名世, 千載誰堪伯仲間! 《初到蜀州寄成都諸友》 流落天涯鬢欲絲,年來用短始能奇。 無材藉作長閑地,有懣留為劇飲資。
萬里不通京洛夢,一春最負牡丹時。 襞牋報與諸公道,罨畫亭邊第一詩。
《蜀州大閱》 曉束戎衣一悵然,五年奔走遍窮邊。 平生亭障休兵日,慘澹風云閱武天。
戍隴舊游真一夢,渡遼奇事付他年。 劉琨晚抱聞雞恨,安得英雄共著鞭! 《自蜀州暫還成都奉簡諸公》 不染元規(guī)一點塵,行歌偶到錦江濱。
淋漓詩酒無虛日,判斷鶯花又過春。 客路柳陰初墮絮,還家梅子欲生仁。
更須作意勤相過,要信年光屬散人。 《五月五日蜀州放解牓第一人楊監(jiān)具慶下孤生愴》-詩詞正文 甲午五月之庚寅,淵魚躍起三江津,震雷霪雨夜達晨,我知決定非凡鱗。
人生富貴不逮親,萬鐘五鼎空酸辛。 少年得祿羞常珍,調(diào)節(jié)滋味躬爨薪。
徹食奉盥授帨巾,此樂豈復(fù)論賤貧。 嗟我不孝負鬼神,俯仰二紀悲如新。
仕宦空飽息與嬪,左右供養(yǎng)無復(fù)辰。 子行射策對楓宸,彩衣楚楚映華紳。
溯江亟歸娛老人,切勿著意長安春! 《九日試霧中僧所贈茶》-詩詞正文 少逢重九事豪華,南陌雕鞍擁鈿車。 。
杜甫的《春夜喜雨》 好雨知時節(jié), 當春乃發(fā)生, 隨風潛入夜, 潤物細無聲。
野徑云俱黑, 江船火獨明, 曉看紅濕處,花重錦官城。 唐張籍《成都曲》 錦江近百煙水綠,新雨山頭荔枝熟。
萬里橋邊多酒家,游人愛向誰家宿? 杜甫《成都府》 翳翳桑榆日,照我征衣裳。 我行山川異,忽在天一方。
但逢新人民,未卜見故鄉(xiāng)。 大江東流去,游子日月長。
曾城填華屋,季冬樹木蒼。 喧然名都會,吹簫間笙簧。
信美無與適,側(cè)身望川梁。 鳥雀夜各歸,中原杳茫茫。
初月出不高,眾星尚爭光。 自古有羈旅,我何苦哀傷! 杜甫:《贈花卿》 錦城絲管日紛紛, 半入江風半入云。
此曲只應(yīng)天上有, 人間能得幾回聞? —————————————— 李商隱《杜工部蜀中離席》 人生何處不離群?世路干戈惜暫分。 雪嶺未歸天外使,松州猶駐殿前軍。
座中醉客延醒客,江上晴云雜雨云。 美酒成都堪送老,當壚仍是卓文君。
陸游《成都行》 倚錦瑟,擊玉壺,吳中狂士游成都。 成都海棠十萬株,繁華盛麗天下無。
青絲金絡(luò)白雪駒,日斜馳遣迎名姝。 燕脂褪盡見玉膚,綠鬟半脫嬌不梳。
吳綾便面對客書,斜行小草密復(fù)疏; 墨君秀潤瘦不枯,風枝雨葉筆筆殊。 月浸羅*清夜徂,滿身花影醉索扶。
東來此歡墮空虛,坐悲新霜點鬢須。 易求合浦千斛珠,難覓錦江雙鯉魚。
陸游《成都書事》 劍南山水盡清暉,濯錦江邊天下稀。 煙柳不遮樓角斷,風花時傍馬頭飛。
芼羹筍似稽山美,斫膾魚如笠澤肥。 客報城西有園賣,老夫白首欲忘歸。
—————————————— 蘇軾《臨江仙(送王緘)》 忘卻成都來十載,因君未免思量。憑將清淚灑江陽。
故山知好在,孤客自悲涼。 坐上別愁君未見,歸來欲斷無腸。
殷勤且更盡離觴。此身如傳舍,何處是吾鄉(xiāng)。
—————————————— 柳永《一寸金·成都》 井絡(luò)天開,劍嶺云橫控西夏。 地勝異,錦里風流,蠶市繁華,簇簇歌臺舞榭。
雅俗多游賞,輕裘俊,靚妝艷冶。 當春晝,摸石江邊,浣花溪畔景如畫。
夢應(yīng)三刀,橋名萬里,中和政多暇。 仗漢節(jié),攬轡澄清,高掩武侯勛業(yè),文翁風化。
臺鼎須賢久,方鎮(zhèn)靜,又思命駕。 空遺愛,兩蜀三川,異日成嘉話。
聲明:本網(wǎng)站尊重并保護知識產(chǎn)權(quán),根據(jù)《信息網(wǎng)絡(luò)傳播權(quán)保護條例》,如果我們轉(zhuǎn)載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權(quán)利,請在一個月內(nèi)通知我們,我們會及時刪除。
蜀ICP備2020033479號-4 Copyright ? 2016 學習鳥. 頁面生成時間:2.578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