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李凝幽居作者:【賈島】 年代:【唐】 體裁:【五律】閑居少鄰并,草徑入荒園。
鳥宿池邊樹,僧敲月下門。過橋分野色,移石動云根。
暫去還來此,幽期不負言?!咀⑨尅浚哼@詩以“鳥宿池邊樹,僧敲月下門”一聯(lián)著稱。
全詩只是抒寫了作者走訪友人李凝未遇這樣一件尋常小事。首聯(lián)“閑居少鄰并,草徑入荒園”,詩人用很經濟的手法,描寫了這一幽居的周圍環(huán)境:一條雜草遮掩的小路通向荒蕪不治的小園;近旁,亦無人家居住。
淡淡兩筆,十分概括地寫了一個“幽”字,暗示出李凝的隱士身分?!傍B宿池邊樹,僧敲月下門”,是歷來傳誦的名句。
“推敲”兩字還有這樣的故事:一天,賈島騎在驢上,忽然得句“鳥宿池邊樹,僧敲月下門”,初擬用“推”字,又思改為“敲”字,在驢背上引手作推敲之勢,不覺一頭撞到京兆尹韓愈的儀仗隊,隨即被人押至韓愈面前。賈島便將做詩得句下字未定的事情說了,韓愈不但沒有責備他,反而立馬思之良久,對賈島說:“作‘敲’字佳矣?!?/p>
這樣,兩人竟做起朋友來。這兩句詩,粗看有些費解。
難道詩人連夜晚宿在池邊樹上的鳥都能看到嗎?其實,這正見出詩人構思之巧,用心之苦。正由于月光皎潔,萬籟俱寂,因此老僧(或許即指作者)一陣輕微的敲門聲,就驚動了宿鳥,或是引起鳥兒一陣不安的噪動,或是鳥從窩中飛出轉了個圈,又棲宿巢中了。
作者抓住了這一瞬即逝的現象,來刻畫環(huán)境之幽靜,響中寓靜,有出人意料之勝。倘用“推”字,當然沒有這樣的藝術效果了。
頸聯(lián)“過橋分野色,移石動云根”,是寫回歸路上所見。過橋是色彩斑斕的原野;晚風輕拂,云腳飄移,仿佛山石在移動。
“石”是不會“移”的,詩人用反說,別具神韻。這一切,又都籠罩著一層潔白如銀的月色,更顯出環(huán)境的自然恬淡,幽美迷人。
最后兩句是說,我暫時離去,不久當重來,不負共同歸隱的約期。前三聯(lián)都是敘事與寫景,最后一聯(lián)點出詩人心中幽情,托出詩的主旨。
正是這種幽雅的處所,悠閑自得的情趣,引起作者對隱逸生活的向往。詩中的草徑、荒園、宿鳥、池樹、野色、云根,無一不是尋常所見景物;閑居、敲門、過橋、暫去等等,無一不是尋常的行事。
然而詩人偏于尋常處道出了人所未道之境界,語言質樸,冥契自然,而又韻味醇厚。
反復。
同字詩,也稱復字詩,就是在詩中重復使用相同的一個字,差不多每句都有,甚至每句不只一個字,但讀起來不覺羅嗦,反而有一種新鮮感,像無名氏的《春詩》:
春水春池滿,春詩春草生。
春人飲春酒,春鳥弄春聲。
二十個字里有八個春字,整個一幅新春圖。
楊柳織春愁,鎖愁眉,倚畫樓,紅愁綠慘花枝瘦。
舊愁未休,新愁再投,幾番愁殺黃昏后。
掛愁鉤,將愁問月,愁將楚云收。
——明楊慎黃鶯兒和張月塢每句用愁字
這里把抽象的愁字寫的具體化了,正好和王昌齡的《閨愁》“閨中少婦不知愁”對讀。
有一位無名氏寫的《花月詩》,更耐人尋味。
有花無月恨蒼蒼,有月無花恨轉長。
花似美人臨月鏡,月明如水照花香。
扶筇月下尋花前,攜酒花前帶月嘗。
如此好花如此月,莫將花月作尋常。
這是文人雅士對月與花的體驗?;ㄋ泼廊耍旅魅缢?,花叢漫步,飲酒賞月,何等悠閑,何等瀟灑。如與元代明本和尚的《松月詩》對讀,則會有一種更深層的理解,因為這是一首僧人對月與松寄托了佛教禪理的詩。
天有月兮地有松,可堪松月趣無窮。
松生金粉月生兔,月抱明珠松化龍。
月照長空松掛衲,松回禪定月當空。
老僧笑指松頭月,松月何妨一處供。
最后舉一首明代四大家之一的沈周所寫的一首《田字詩》,不但寫出了有了田地之后的憂愁,更有趣的是用田字的形體結構來表現自己的感受。田字在不同位置構成不同的字,田為足則富,田為頭則累,在心頭則思,在心中則慮,田多則為疊。文字結構與思想感受二者結合的如此完美,令人嘆為觀止。這早已超過了“同字詩”的范疇。
昔日田為富字足,今日田為累字頭。
拖下腳時成甲首,申出頭來不自由。
田按心頭常思想,田在心中慮不休。
當初只望田為福,誰料田多疊疊愁。
這要區(qū)分情況。
1、凡是修辭“反復”(即疊詞)的需要,都可以重復使用。如詩句“晴川歷歷漢陽樹,芳草萋萋鸚鵡洲”,詞句“冷冷清清”。凡是雙音節(jié)疊詞,也可以重復,如“寵柳嬌花寒食近,種種惱人天氣?!?/p>
2、除此以外,詞可以出現字的重復,但不能過濫。如:“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故壘西邊,人道是……”這里有兩個“人”。
3、近體詩除了第一條所述,一般不得重復。
4、用排比或頂真句的時候也會重復使用。例如:"棄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亂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煩憂","蜀道之難,難於上青天"不過,律詩方面,就講究些了。一般都不會重用,以免見得辭拙。
這是一種在七言句式中形成相似格式,達到節(jié)奏感和韻律感接近排比對仗的寫法。很多詩歌和詩人都運用過。
怎奈朝來寒雨晚來風?!铎稀断嘁姎g》
此時相望不相聞,愿逐月華流照君?!獜埲籼摗洞航ㄔ乱埂?/p>
樓前相望不相知,陌上相逢詎相識?——盧照鄰《長安古意》
推敲
用來形容斟酌字句,反復琢磨,反復思考。
賈島第一次在京城里參加科舉考試。一天他在驢背上想到了兩句詩說:“鳥宿池邊樹,僧敲月下門?!遍_始想用“推”字,又想用“敲”字,思考這事沒決定下來,便在驢背上吟誦,伸出手做出推和敲的姿勢來,看到的人都很驚訝。當時韓愈臨時代理京兆尹(京城地方的長官),他正帶車馬出巡,賈島不知不覺沖撞到韓愈儀仗隊的第三部分,還在不停地做推敲的手勢。于是忽然就被韓愈左右的侍從推搡到韓愈的面前。賈島詳細地回答了他在醞釀詩句的事,用“推”字還是用“敲”字沒有確定,想得出神了,忘記了要回避。韓愈停下馬車思考了很久,對賈島說:“用‘敲’字好?!庇谑莾扇瞬⑴膨T著馬和驢回家,一同談論作詩的方法,(滯留了數日談論作詩)好幾天不舍得離開。韓愈因此跟普通老百姓賈島結為了好朋友。
聲明:本網站尊重并保護知識產權,根據《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果我們轉載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權利,請在一個月內通知我們,我們會及時刪除。
蜀ICP備2020033479號-4 Copyright ? 2016 學習鳥. 頁面生成時間:0.173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