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冬到金華山觀,因得故拾遺陳公學(xué)堂遺跡》年代: 唐 作者: 杜甫
涪右眾山內(nèi),金華紫崔嵬。上有蔚藍(lán)天,垂光抱瓊臺。
系舟接絕壁,杖策窮縈回。四顧俯層巔,澹然川谷開。
雪嶺日色死,霜鴻有馀哀。焚香玉女跪,霧里仙人來。
陳公讀書堂,石柱仄青苔。悲風(fēng)為我起,激烈傷雄才。
2.《湯泉應(yīng)制》年代: 清 作者: 納蘭性德
六龍初駐浴藍(lán)天,碧瓦朱旗共一川。
潤逼仙桃紅自舞,醉酣人柳綠猶眠。
吹成暖律回燕谷,散作薰風(fēng)入舜弦。
最是垂衣深圣德,不須詞筆頌甘泉。
3.《送牧堂上人游五臺》年代: 清 作者: 孔尚任
層崖翠接尉藍(lán)天,百太清風(fēng)待皎然。
古雪難消山北面,春鶯懶到寺東邊。
經(jīng)色渡水何妨濕,衲袖穿花更覺鮮。
不比人間行路苦,離情也廢一宵眼。
4.《山行》年代: 唐 作者: 杜牧
遠(yuǎn)上寒山石徑斜,白云生處有人家。
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于二月花。
5.《二十四詩品》年代: 唐 作者: 司空圖
匪神之靈,匪機(jī)之微,如將白云,清風(fēng)與歸。
遠(yuǎn)引若至,臨之已非。少有道契,終與俗違。
亂山喬木,碧苔芳暉。誦之思之,其聲愈稀。
白云是怎么樣形成的?
水蒸發(fā)形成水蒸氣,一旦水汽過飽和,水分子就會聚集在空氣中的微塵周圍,由此產(chǎn)生的水滴或冰晶將陽光散射到各個方向,這就產(chǎn)生了云的外觀。
1、唐.張志和《漁歌子》
西塞山前白鷺飛,桃花流水鱖魚肥。
青箬笠,綠蓑衣,斜風(fēng)細(xì)雨不須歸。
譯:西塞山前白鷺在自由地飛翔,江岸桃花盛開,春水初漲,水中鱖魚肥美。
漁翁頭戴青色的箬笠,身披綠色的蓑衣,冒著斜風(fēng)細(xì)雨,樂然垂釣,用不著回家。
2、唐.杜甫《絕句》
譯:兩只黃鸝在翠綠的柳枝間鳴叫,一行白鷺向湛藍(lán)的高空里飛翔。
西嶺雪山的景色仿佛嵌在窗里,往來東吳的航船就停泊在門旁。
3、南朝宋·謝靈運《入彭蠡湖口》
春晚綠野秀,巖高白云屯。
千念集日夜,萬感盈朝昏。
譯:晨起遠(yuǎn)眺,近處晚春秀野,碧綠無際,遠(yuǎn)處蒼巖高峙,白云如聚。
我想憑借與寥夜清晨靜景的對晤,來參透這冥冥之理。
4、宋.朱熹《春日》
勝日尋芳泗水濱,無邊光景一時新。
等閑識得東風(fēng)面,萬紫千紅總是春。
譯:風(fēng)和日麗之時游覽在泗水之濱,無邊無際的風(fēng)光讓人耳目一新。
誰都可以看出春的面貌,萬紫千紅,到處都是百花開放的春景。
5、宋.蘇軾《惠崇〈春江晚景〉》
竹外桃花三兩枝,春江水暖鴨先知。
蔞蒿滿地蘆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時。
譯:竹林外兩三枝桃花初放,鴨子在水中游戲,它們最先察覺了初春江水的回暖。
河灘上已經(jīng)滿是蔞蒿,蘆筍也開始抽芽,這些可都是烹調(diào)河豚的好佐料,而河豚此時正要逆流而上,從大?;赜蔚浇永飦砹?。
時在中春,陽和方起 陽和:春天的暖氣 《史記·秦始皇本紀(jì)》 陽春布德澤,萬物生光輝 漢 樂府古辭《長歌行》 陽春白日風(fēng)在香 晉 樂府古辭《晉白綺舞歌詩三首》 陽春二三月,草與水同色 晉 樂府古辭《盂珠》 春晚綠野秀,巖高白云屯 秀:秀麗。
屯:駐,聚集。 南朝宋 謝靈運《入彭蠡湖口》 池塘生春草,園柳變鳴禽 變鳴禽:鳴叫的鳥換了種類。
兩句寫冬去春來,鳥兒已經(jīng)替換了。 南朝宋 謝靈運《登池上樓》 喧鳥覆春洲,雜英滿芳甸 覆春洲:落滿了春天的沙洲。
雜英;各種各樣的花。芳甸:郊野。
南朝梁 謝眺《晚登三山還望京邑》 寄語洛城風(fēng)日道,明年春色倍還人 洛城:洛陽城。風(fēng)日:春光風(fēng)物。
道:說。 唐 杜審言《春日京中有懷》 云霞出海曙,梅柳渡江春。
淑氣催黃鳥,晴光轉(zhuǎn)綠蘋 海曙:海上日出。梅柳渡江春:梅柳渡過江來,江南一片春色。
淑氣:春天的和暖氣息。轉(zhuǎn)綠蘋浪:使水中蘋草轉(zhuǎn)綠。
四句意謂:彩霞伴著朝日在海面升起,梅花綠柳把春意帶過了江面,黃鳥在和煦的春光中歌唱,陽光催綠了蘋草。 唐 杜審言《和晉陵陸丞早春游望》。
1、浪淘沙·云藏鵝湖山
宋代:章謙亨
臺上憑欄干,猶怯春寒。被誰偷了最高山?將謂六丁移取去,不在人間。
卻是曉云閑,特地遮攔。與天一樣白漫漫。喜得東風(fēng)收卷盡,依舊追還。
譯文
我站在觀景臺倚著欄桿觀賞鵝湖山,春天的寒意還讓人心生怯意。放眼望去,啊!是誰把最高的山峰偷走了?難道是神仙將它移到了天上么?
原來是云彩閑來無事,故意將它給遮住了啊!讓它就像天空一樣白茫茫一片。還好東風(fēng)吹來,將山原樣的追回來了。
2、襄邑道中
宋代:陳與義
飛花兩岸照船紅,百里榆堤半日風(fēng)。
臥看滿天云不動,不知云與我俱東。
譯文
兩岸原野落花繽紛,隨風(fēng)飛舞,連船帆也仿佛也染上了淡淡的紅色,
船帆趁順風(fēng),一路輕揚,沿著長滿榆樹的大堤,半日工夫就到了離京城百里以外的地方。
躺在船上望著天上的云 ,它們好像都紋絲不動,卻不知道云和我都在向東行前進(jìn)。
3、白云歌送劉十六歸山
唐代:李白
楚山秦山皆白云,白云處處長隨君。
長隨君,君入楚山里,云亦隨君渡湘水。
湘水上,女蘿衣,白云堪臥君早歸。
壯麗的山河,不論楚秦,處處飛白云。
白云處處飛,為著長隨你。
長隨你,你去楚山隱居。
白云也跟隨你渡過湘江水。
湘江上,女蘿做流蘇,瀟灑又飄逸。
那里的白云真美麗,你早去早享受。
4、虞美人·影松巒峰
清代:侯文曜
有時云與高峰匹,不放松巒歷歷。望里依巖附壁,一樣黏天碧。
有時峰與晴云敵,不許露珠輕滴。別是嬌酣顏色,濃淡隨伊力。
譯文
一時間云彩與高峰相聚,與峰間青松不明的樣子。望著依偎在另一側(cè)巖壁的云彩,一樣的與天交接。
有時候山峰與天氣為敵,不允許有一滴露珠,特別是像酒一樣的顏色,濃淡隨著山崖之力。
5、浪淘沙·云藏鵝湖山
宋代:章謙亨
臺上憑欄干,猶怯春寒。被誰偷了最高山?將謂六丁移取去,不在人間。
卻是曉云閑,特地遮攔。與天一樣白漫漫。喜得東風(fēng)收卷盡,依舊追還。
譯文
我站在觀景臺倚著欄桿觀賞鵝湖山,春天的寒意還讓人心生怯意。放眼望去,??!是誰把最高的山峰偷走了?難道是神仙將它移到了天上么?
原來是云彩閑來無事,故意將它給遮住了??!讓它就像天空一樣白茫茫一片。還好東風(fēng)吹來,將山原樣的追回來了。
1、絕句
唐代:杜甫
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
窗含西嶺千秋雪,門泊東吳萬里船。
譯文:兩只黃鸝在翠綠的柳樹間鳴叫,一行白鷺直沖向蔚藍(lán)的天空。坐在窗前可以看見西嶺千年不化的積雪,門口停泊著從東吳開來的萬里船。
2、獨坐敬亭山
唐.李白
眾鳥高飛盡,孤云獨去閑。
相看兩不厭,只有敬亭山。
譯:山中連鳥都飛跑了,孤零零的白云也不停留,獨自飄走了??粗吒叩木赐ど?,敬亭山也看著我,我們互相看著誰也不厭棄誰。是啊,鳥兒飛走了,白云也飄走了,在這里只有敬亭山了解我的心情啊。
3、從軍行七首·其四
唐代:王昌齡
青海長云暗雪山,孤城遙望玉門關(guān)。
黃沙百戰(zhàn)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
譯文:青海湖上烏云密布,遮得連綿雪山一片黯淡。邊塞古城,玉門雄關(guān),遠(yuǎn)隔千里,遙遙相望。守邊將士身經(jīng)百戰(zhàn),鎧甲磨穿,壯志不滅,不打敗進(jìn)犯之?dāng)?,誓不返回家鄉(xiāng)。
4、敕勒歌
南北朝:樂府詩集
敕勒川,陰山下。天似穹廬,籠蓋四野。
天蒼蒼,野茫茫。風(fēng)吹草低見牛羊。
譯文:陰山腳下有敕勒族生活的大平原。敕勒川的天空與大地相連,看起來好像牧民們居住的氈帳一般。藍(lán)天下的草原都翻滾著綠色的波瀾,那風(fēng)吹到草低處,有一群群的牛羊時隱時現(xiàn)。
5、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
唐代岑參
瀚海闌干百丈冰,愁云慘淡萬里凝。
譯文:浩瀚的荒漠上冰雪已經(jīng)積得很厚很厚,天空中慘淡的愁云也好像凝固住了一般。
1、陽春布德澤萬物生光輝?!獫h·樂府古辭《長歌行》
2、春色滿園關(guān)不住,一枝紅杏出墻來?!~紹翁《游園不值》
3、竹外桃花三兩枝,春江水暖鴨先知?!K軾《惠崇〈春江晚景〉
4、孤山寺北賈亭西,水面初平云腳低。幾處早鶯爭暖樹,誰家新燕啄春泥。亂花漸欲迷人眼,淺草才能沒馬蹄。最愛湖東行不足?!拙右住跺X塘湖春行》
5、西塞山前白鷺飛,桃花流水鱖魚肥?!獜堉竞汀稘O歌子》
6、春來不覺曉,處處聞啼鳥。夜來風(fēng)雨聲,花落知多少。
7、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鸥Α督^句》
8、渭城朝雨浥輕塵,客舍青青柳色新。——王維《送元二使安西》
9、陽春二三月草與水同色?!獣x·樂府古辭《盂珠》
10、時春陽和方起?!妒酚洝で厥蓟时炯o(jì)》
11、春晚綠野秀巖高白云屯。——南朝宋·謝靈運《入彭蠡湖口》
12、春江潮水連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獜埲籼摗洞航ㄔ乱埂?/p>
13、離離原上草,一歲一枯榮。野火燒不盡,春風(fēng)吹又生。遠(yuǎn)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孫去,萋萋滿別情?!啤ぐ拙右住顿x得古原草送別》
14、陽春白日風(fēng)香晉?!獦犯呸o《晉白綺舞歌詩三首》。
15、勝日尋芳泗水濱,無邊光景一時新?!祆洹洞喝铡?/p>
16、青海長云暗雪山,孤城遙望玉門關(guān)。黃沙百戰(zhàn)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王昌齡《從軍行》
17、夜半鈴聲催睡眠,看似嬌妻短信戀。盈月有望相思淚,晨曉覺醒憶纏綿?!核?/p>
18、池塘生春草園柳變鳴禽?!铣巍ぶx靈運《登池上樓》
19、渭城朝雨邑輕塵,客舍青青柳色新?!蹙S《渭城曲》
時在中春,陽和方起
陽和:春天的暖氣
《史記·秦始皇本紀(jì)》
陽春布德澤,萬物生光輝
漢 樂府古辭《長歌行》
陽春白日風(fēng)在香
晉 樂府古辭《晉白綺舞歌詩三首》
陽春二三月,草與水同色
晉 樂府古辭《盂珠》
春晚綠野秀,巖高白云屯
秀:秀麗。屯:駐,聚集。
南朝宋 謝靈運《入彭蠡湖口》
池塘生春草,園柳變鳴禽
變鳴禽:鳴叫的鳥換了種類。兩句寫冬去春來,鳥兒已經(jīng)替換了。
南朝宋 謝靈運《登池上樓》
喧鳥覆春洲,雜英滿芳甸
覆春洲:落滿了春天的沙洲。雜英;各種各樣的花。芳甸:郊野。
南朝梁 謝眺《晚登三山還望京邑》
寄語洛城風(fēng)日道,明年春色倍還人
洛城:洛陽城。風(fēng)日:春光風(fēng)物。道:說。
唐 杜審言《春日京中有懷》
云霞出海曙,梅柳渡江春。淑氣催黃鳥,晴光轉(zhuǎn)綠蘋
海曙:海上日出。梅柳渡江春:梅柳渡過江來,江南一片春色。淑氣:春天的和暖氣息。轉(zhuǎn)綠蘋浪:使水中蘋草轉(zhuǎn)綠。四句意謂:彩霞伴著朝日在海面升起,梅花綠柳把春意帶過了江面,黃鳥在和煦的春光中歌唱,陽光催綠了蘋草。
唐 杜審言《和晉陵陸丞早春游望》
贊美藍(lán)天白云的詩句有:
1、許多云絮低低地降落,把幾個最高的山巔籠罩起來,似乎給它們披上了幾片白色的輕沙。
(1) 作者:顧工;
(2)出處:《金君瑪梅》;
2、我愛清澈見底的小溪;我愛淡淡的花香;我愛筆直挺拔的大樹;不過我更愛藍(lán)天白云。
(1) 作者:葉紹翁;
(2)出處:《我愛藍(lán)天白云》;
3、云層低低地停留在機(jī)艙的下方,好像無數(shù)石灰小丘組成了一片白茫茫的荒原。高空則是另一番景象——它是那樣的明凈而清澈,仿佛使人覺得藍(lán)色蒼穹之上只有無邊無際的空虛。
(1) 作者:帕·維任諾夫;
(2)出處:《《夜弛白馬》》;
4、皓空藏藍(lán)天,云遮羞月顏。
(1) 作者:白冼;
(2)出處:《晨練》;
5、錦甸平鋪鴨綠水,白云飛動蔚藍(lán)天。
(1) 作者:王寵;
(2)出處:《湖上(二首)》;
7、六龍初駐浴藍(lán)天,碧瓦朱旗共一川。
(1) 作者:納蘭性德;
(2)出處:《湯泉應(yīng)制》;
8、層崖翠接尉藍(lán)天,百太清風(fēng)待皎然。
(1) 作者:孔尚任;
(2)出處:《送牧堂上人游五臺》;
9、綠陰幕定蔚藍(lán)天,庭戶蕭然有漏仙。
(1) 作者:洪咨夔;
(2)出處:《次李參政晚春湖上口占十絕》;
10、塔影遠(yuǎn)連空翠塢,鐘聲高入蔚藍(lán)天。
(1) 作者:趙彥齡;
(2)出處:《題南峰精舍藍(lán)光軒》;
11、雨江洗出揉藍(lán)天,結(jié)璘下鋪白玉筵。
(1) 作者:朱翌;
(2)出處:《八月十四夜對月效李長吉》;
一、贊美藍(lán)天白云的句子
1、江天一色無纖塵,皎皎空中孤月輪。
2、天空澄碧,纖云不染,遠(yuǎn)山含黛,和風(fēng)送暖。
3、晴朗湛藍(lán)的高空萬里無云,像碧玉一樣澄澈。
4、淺藍(lán)色的天幕,像一幅潔凈的絲絨,鑲著黃色的金邊。
5、晴空萬里,天上沒有一絲云彩,太陽把面烤得滾燙滾燙。
6、天空象是一只大鳥的豐滿的翅膀,全是白色羽毛般的浮云。
7、天空高遠(yuǎn)、潔凈,片片白云輕輕飄著,像大海里浮動的白帆。
8、金黃色的云塊散布在天空中,越來越細(xì),仿佛是梳洗過的頭發(fā)。
9、那光潔的藍(lán)天,像琢磨得很光滑的藍(lán)寶石,又像織得很精致的藍(lán)緞子。
10、滿天紅云,滿海金波,紅日像一爐沸騰的鋼水,噴薄而出,金光耀眼。
11、太空仿佛是一本經(jīng)常翻開著的大書,誰懂得閱讀,誰就會感到十分有趣。
12、青山,白云,還有那追逐嬉戲的林間小鳥,構(gòu)成了一幅絕好的水墨丹青。
13、天那么藍(lán),連一絲浮絮都沒有,像被過濾了一切雜色,瑰麗地熠熠發(fā)光。
14、透藍(lán)的天空,懸著火球般的太陽,云彩受不住酷熱,悄悄地躲得無影無蹤。
15、天空中有幾顆發(fā)亮的星,寥寥幾片自云,一輪滿月像玉盤一樣嵌在藍(lán)色天幕里。
16、天晴得像一張藍(lán)紙,幾片薄薄的白云,像被陽光曬化了似的,隨風(fēng)緩緩浮游著。
1.《白云泉》
唐代:白居易
天平山上白云泉,云自無心水自閑。
何必奔沖山下去,更添波浪向人間。
2.《 白云歌送劉十六歸山》
唐代:李白
楚山秦山皆白云,白云處處長隨君。
長隨君,君入楚山里,云亦隨君渡湘水。
湘水上,女蘿衣,白云堪臥君早歸。
3.《 登江中孤嶼贈白云先生王迥》
唐代:孟浩然
悠悠清江水,水落沙嶼出?;靥妒律睿G筱岸傍密。
鮫人潛不見,漁父歌自逸。憶與君別時,泛舟如昨日。
夕陽開返照,中坐興非一。南望鹿門山,歸來恨如失。
4.《從軍行七首·其四》
唐代:王昌齡
青海長云暗雪山,孤城遙望玉門關(guān)。
黃沙百戰(zhàn)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
5.《廬山謠寄盧侍御虛舟》
唐代:李白
我本楚狂人,鳳歌笑孔丘。
手持綠玉杖,朝別黃鶴樓。
五岳尋仙不辭遠(yuǎn),一生好入名山游。
廬山秀出南斗傍,屏風(fēng)九疊云錦張。
影落明湖青黛光,金闕前開二峰長,銀河倒掛三石梁。
香爐瀑布遙相望,回崖沓嶂凌蒼蒼。
翠影紅霞映朝日,鳥飛不到吳天長。
登高壯觀天地間,大江茫茫去不還。
黃云萬里動風(fēng)色,白波九道流雪山。
好為廬山謠,興因廬山發(fā)。
閑窺石鏡清我心,謝公行處蒼苔沒。
早服還丹無世情,琴心三疊道初成。
遙見仙人彩云里,手把芙蓉朝玉京。
先期汗漫九垓上,愿接盧敖游太清。
黃沙百戰(zhàn)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
聲明:本網(wǎng)站尊重并保護(hù)知識產(chǎn)權(quán),根據(jù)《信息網(wǎng)絡(luò)傳播權(quán)保護(hù)條例》,如果我們轉(zhuǎn)載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權(quán)利,請在一個月內(nèi)通知我們,我們會及時刪除。
蜀ICP備2020033479號-4 Copyright ? 2016 學(xué)習(xí)鳥. 頁面生成時間:2.733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