述國亡詩
朝代:五代 | 作者:花蕊夫人
原文:
君王城上豎降旗,妾在深宮那得知?
十四萬人齊解甲,更無一個是男兒!
譯文
作者:禤翾
皇帝在城樓上豎起了投降的軍旗,臣妾(我)在深宮之中怎么能知道?
(我國的將士)十四萬人都一齊解了鎧甲,(他們)沒有一個是真正的大丈夫!
本頁內(nèi)容由禤翾上傳,版權(quán)歸原作者禤翾所有。本站免費(fèi)發(fā)布僅供學(xué)習(xí)參考,其觀點(diǎn)不代表本站立場。
譯文及注釋
譯文
后蜀國的君王城樓上竟然豎起了白旗,你們哪知道我被封鎖在了這冷清清的行宮里?
守衛(wèi)君王的十四萬人一起脫下了金閃閃的鎧甲,其實這些人中沒有一個是守衛(wèi)國家的男子!
注釋
⑴妾:花蕊夫人自稱。
⑵解甲:解除武裝,指投降。
⑶更無:一作“寧無”。
參考資料:
1、尚作恩 等 .晚唐詩譯釋 :黑龍江人民出版社 ,1987 :310-311 . 2、吉林大學(xué)中文系 .唐詩鑒賞大典(十二) :吉林大學(xué)中文系 ,2009 :248-249 .
鑒賞
此詩破題就直述國亡之事:“君王城上豎降旗”。史載后蜀君臣極為奢侈,荒淫誤國,宋軍壓境時,孟昶一籌莫展,屈辱投降。詩句只說“豎降旗”,遣詞含蓄。下語只三分而命意十分,耐人玩味。
次句“妾在深宮那得知”,純用口語,而意蘊(yùn)微妙。大致有兩重含義:首先,歷代追咎國亡的詩文多持“女禍亡國”論,如把商亡歸咎于妲己,把吳亡歸咎于西施等等。而這句詩則象是針對“女禍亡國”而作的自我申辯。語似輕聲嘆息,然措詞微婉,而大有深意。其次,即使退一步說,“妾”及時得知投降的事也照樣于事無補(bǔ),一個弱女子不可能有回天之力。不過,“那得知”云云畢竟還表示了一種廉恥之心,比起甘心作階下囚的“男兒”們終究不可同日而語。這就為下面的怒斥預(yù)留了地步。
第三句照應(yīng)首句“豎降旗”,描繪出蜀軍“十四萬人齊解甲”的投降場面。史載當(dāng)時破蜀宋軍僅數(shù)萬人,而后蜀則有“十四萬人”之眾。以數(shù)倍于敵的兵力,背城借一,即使面臨強(qiáng)敵,當(dāng)無亡國之理??墒且幌虻⒂谙順返拿鲜窬己翢o斗志,聞風(fēng)喪膽,終于演出眾降于寡的丑劇?!笆娜f人”沒有一個死國的志士,沒有一星半點(diǎn)丈夫氣概,當(dāng)然是語帶夸張,卻有力寫出了一個女子的羞憤:可恥在于不戰(zhàn)而亡。
至此,作者的羞憤痛切之情已醞釀充分,于是爆發(fā)出一句熱罵:“更無一個是男兒!”“更無一個”與“十四萬人”對比,“男兒”與前面“妾”對照,可謂痛快淋漓?!霸娍梢栽埂保鋵嵷M但可怨而已,這里已是“嬉笑怒罵,皆成文章”了。
此詩寫得很有激情,表現(xiàn)出亡國的沉痛和對誤國者的痛切之情;更寫得有個性,活現(xiàn)出一個活潑潑有性格的女性形象。詩人以女子身份罵人枉為男兒,就比一般有力,個性色彩鮮明。就全詩看,有前三句委婉含蓄作鋪墊,雖潑辣而不失委婉,非一味發(fā)露、缺乏情韻之作可比。
據(jù)宋吳曾《能改齋漫錄》,花蕊夫人作此詩則有所本?!扒笆裢跹芙岛筇?,王承旨作詩云:‘蜀朝昏主出降時,銜璧牽羊倒系旗。二十萬人齊拱手,更無一個是男兒。’”對照二詩,徐氏對王詩幾處改動都很好。原詩前二句太刻意吃力,不如改作之含蓄有味,特別是改用第一人稱“妾”的口氣來寫,比原作多一重意味,頓添神采。這樣的改作實有再造之功。就詩人陳詩一事而論,不但表現(xiàn)了廉恥之心,而且有幾分膽氣。這行為本身就足為孟蜀“男兒”羞。所以,此詩得到一代雄主趙匡胤的賞識,不是偶然的。
參考資料:
1、《唐詩鑒賞辭典》.上海辭書出版社,1983年12月版,第1378-1379頁
創(chuàng)作背景
費(fèi)氏(一說姓徐),青城(今四川都江堰市)人,因才貌雙全,得幸于后蜀主孟昶,拜貴妃,別號花蕊夫人。她曾仿王建作宮詞百首,為時人稱許。孟蜀亡國后,被擄入宋。宋太祖久聞其詩名,召她陳詩。徐氏就誦了這首“述亡國之由”的詩。詩潑辣而不失委婉,不亢不卑,從題材到風(fēng)格,都與作者所擅長的“宮詞”大不相同,當(dāng)時就獲得宋太祖的贊賞(事?lián)妒鶉呵铩な裰尽罚?。后世詩評家也每每樂道。
參考資料:
1、《唐詩鑒賞辭典》.上海辭書出版社,1983年12月版,第1378-1379頁
轉(zhuǎn)載請注明出處:
1、《靜夜思》
唐·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xiāng)。
2、《除夜作》
唐·高適
旅館寒燈獨(dú)不眠,客心何事轉(zhuǎn)凄然。
故鄉(xiāng)今夜思千里,愁鬢明朝又一年。
3、《陰雨》
唐·白居易
嵐霧今朝重,江山此地深。
灘聲秋更急,峽氣曉多陰。
望闕云遮眼,思鄉(xiāng)雨滴心。
將何慰幽獨(dú)?賴此北窗琴。
4、《客中寒食》
唐·李中
旅次經(jīng)寒食,思鄉(xiāng)淚濕巾。
音書天外斷,桃李雨中春。
欲飲都無緒,唯吟似有因。
輸他郊郭外,多少踏青人。
5、《虞美人》
唐·李煜
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
小樓昨夜又東風(fēng),
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欄玉砌應(yīng)猶在,只是朱顏改。
問君能有幾多愁?
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
述國亡詩朝代:五代 | 作者:花蕊夫人原文:君王城上豎降旗,妾在深宮那得知?十四萬人齊解甲,更無一個是男兒!譯文作者:禤翾皇帝在城樓上豎起了投降的軍旗,臣妾(我)在深宮之中怎么能知道?(我國的將士)十四萬人都一齊解了鎧甲,(他們)沒有一個是真正的大丈夫!本頁內(nèi)容由禤翾上傳,版權(quán)歸原作者禤翾所有。
本站免費(fèi)發(fā)布僅供學(xué)習(xí)參考,其觀點(diǎn)不代表本站立場。譯文及注釋譯文后蜀國的君王城樓上竟然豎起了白旗,你們哪知道我被封鎖在了這冷清清的行宮里?守衛(wèi)君王的十四萬人一起脫下了金閃閃的鎧甲,其實這些人中沒有一個是守衛(wèi)國家的男子!注釋⑴妾:花蕊夫人自稱。
⑵解甲:解除武裝,指投降。⑶更無:一作“寧無”。
參考資料:1、尚作恩 等 .晚唐詩譯釋 :黑龍江人民出版社 ,1987 :310-311 . 2、吉林大學(xué)中文系 .唐詩鑒賞大典(十二) :吉林大學(xué)中文系 ,2009 :248-249 . 鑒賞 此詩破題就直述國亡之事:“君王城上豎降旗”。史載后蜀君臣極為奢侈,荒淫誤國,宋軍壓境時,孟昶一籌莫展,屈辱投降。
詩句只說“豎降旗”,遣詞含蓄。下語只三分而命意十分,耐人玩味。
次句“妾在深宮那得知”,純用口語,而意蘊(yùn)微妙。大致有兩重含義:首先,歷代追咎國亡的詩文多持“女禍亡國”論,如把商亡歸咎于妲己,把吳亡歸咎于西施等等。
而這句詩則象是針對“女禍亡國”而作的自我申辯。語似輕聲嘆息,然措詞微婉,而大有深意。
其次,即使退一步說,“妾”及時得知投降的事也照樣于事無補(bǔ),一個弱女子不可能有回天之力。不過,“那得知”云云畢竟還表示了一種廉恥之心,比起甘心作階下囚的“男兒”們終究不可同日而語。
這就為下面的怒斥預(yù)留了地步。 第三句照應(yīng)首句“豎降旗”,描繪出蜀軍“十四萬人齊解甲”的投降場面。
史載當(dāng)時破蜀宋軍僅數(shù)萬人,而后蜀則有“十四萬人”之眾。以數(shù)倍于敵的兵力,背城借一,即使面臨強(qiáng)敵,當(dāng)無亡國之理。
可是一向耽于享樂的孟蜀君臣毫無斗志,聞風(fēng)喪膽,終于演出眾降于寡的丑劇。“十四萬人”沒有一個死國的志士,沒有一星半點(diǎn)丈夫氣概,當(dāng)然是語帶夸張,卻有力寫出了一個女子的羞憤:可恥在于不戰(zhàn)而亡。
至此,作者的羞憤痛切之情已醞釀充分,于是爆發(fā)出一句熱罵:“更無一個是男兒!”“更無一個”與“十四萬人”對比,“男兒”與前面“妾”對照,可謂痛快淋漓?!霸娍梢栽埂?,其實豈但可怨而已,這里已是“嬉笑怒罵,皆成文章”了。
此詩寫得很有激情,表現(xiàn)出亡國的沉痛和對誤國者的痛切之情;更寫得有個性,活現(xiàn)出一個活潑潑有性格的女性形象。詩人以女子身份罵人枉為男兒,就比一般有力,個性色彩鮮明。
就全詩看,有前三句委婉含蓄作鋪墊,雖潑辣而不失委婉,非一味發(fā)露、缺乏情韻之作可比。 據(jù)宋吳曾《能改齋漫錄》,花蕊夫人作此詩則有所本。
“前蜀王衍降后唐,王承旨作詩云:‘蜀朝昏主出降時,銜璧牽羊倒系旗。二十萬人齊拱手,更無一個是男兒。
’”對照二詩,徐氏對王詩幾處改動都很好。原詩前二句太刻意吃力,不如改作之含蓄有味,特別是改用第一人稱“妾”的口氣來寫,比原作多一重意味,頓添神采。
這樣的改作實有再造之功。就詩人陳詩一事而論,不但表現(xiàn)了廉恥之心,而且有幾分膽氣。
這行為本身就足為孟蜀“男兒”羞。所以,此詩得到一代雄主趙匡胤的賞識,不是偶然的。
參考資料:1、《唐詩鑒賞辭典》.上海辭書出版社,1983年12月版,第1378-1379頁 創(chuàng)作背景 費(fèi)氏(一說姓徐),青城(今四川都江堰市)人,因才貌雙全,得幸于后蜀主孟昶,拜貴妃,別號花蕊夫人。她曾仿王建作宮詞百首,為時人稱許。
孟蜀亡國后,被擄入宋。宋太祖久聞其詩名,召她陳詩。
徐氏就誦了這首“述亡國之由”的詩。詩潑辣而不失委婉,不亢不卑,從題材到風(fēng)格,都與作者所擅長的“宮詞”大不相同,當(dāng)時就獲得宋太祖的贊賞(事?lián)妒鶉呵铩な裰尽罚?/p>
后世詩評家也每每樂道。參考資料:1、《唐詩鑒賞辭典》.上海辭書出版社,1983年12月版,第1378-1379頁 轉(zhuǎn)載請注明出處:。
1.與天地兮比壽,與日月兮齊光------戰(zhàn)國.楚.屈原<<;涉江>>
2.路漫漫其修遠(yuǎn)兮,吾將上下而求索------戰(zhàn)國.屈原.<<;離騷>>
3.舉世皆濁我獨(dú)清,眾人皆醉我獨(dú)醒------戰(zhàn)國.屈原<<;漁夫>>
4.亦余心之所善兮,雖九死其猶未悔------屈原<<;離騷>>
5.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壯心不已------三國.魏.曹操<<;龜雖壽>>
6.健兒須快馬,快馬須健兒------北朝民歌.<<;折楊柳歌辭>>
7.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晉.陶淵明<<;讀山海經(jīng)十三首>>
8.直如朱絲繩,清如玉壺冰------南朝.宋.鮑照<<;代白頭吟>>
9.疾風(fēng)知勁草,板蕩識誠臣------唐.李世民<<;賜蕭禹>>
10.愿君學(xué)長松,慎勿作桃李------唐.李白<<;贈韋侍御黃活裳二首>>
11.時窮節(jié)乃現(xiàn),一一垂丹青------宋.文天祥<<;正氣歌>>
12.生當(dāng)作人杰,死亦為鬼雄------宋.李清照<<;絕句>>(<<;烏江>>)
13.長安何處在,只在馬蹄下------唐.岑參<<;憶長安曲二章寄龐催>>
14.莫道桑榆晚,微霞尚滿天------唐.劉禹錫<<;酬樂天詠志見示>>
15.大道如青天,我獨(dú)不得出------唐.李白<<;行路難>>
16.少年心事當(dāng)拂云------唐.李賀<<;致酒行>>
17.一片冰心在玉壺------唐.王昌齡<<;芙蓉樓送辛漸>>
18.長風(fēng)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jì)滄海------唐.李白<<;行路難>>
19.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fù)來------唐.李白<<;將進(jìn)酒>>
20.安能摧眉折腰事權(quán)貴,使我不得開心顏------唐.李白<<; 夢游天姥吟留別>>
21.新松恨不高千尺,惡竹應(yīng)須斬萬竿------唐.杜甫<<;將赴成都草堂途中有作先寄嚴(yán)鄭公>>
22.千淘萬漉雖辛苦,吹盡狂沙始到金------唐.劉禹錫<<;浪淘沙>>
23.時人莫小池中水,淺處不妨有臥龍------唐.竇庠<<;醉中贈符載>>
24.寧可枝頭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風(fēng)中------宋.鄭思肖<<;畫菊>>
25.立志欲堅不欲銳,成功在久不在速------宋.張孝祥<<;論治體札子.甲申二月九日>>
26.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宋.文天祥<<;過零丁洋>>
27.粉身碎骨渾不怕,要留青白在人間------明.于謙<<;石灰吟>>
28.不要人夸顏色好,只留清氣滿乾坤------元.王冕<<;墨梅>>
29.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西南北風(fēng)------清.鄭燮<<;竹石>>
30.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hù)花------清.龔自珍<<;己亥雜詩>>
31.濁酒難銷憂國淚,救時應(yīng)仗出群才------清.秋瑾<<;黃海舟中日人索句并見日俄戰(zhàn)爭地圖>>
1.胡馬①依北風(fēng),越鳥②朝南枝。
出自《古詩十九首?行行重行行》。“古詩十九首”是對漢末無名氏所作的十九首五言詩的統(tǒng)稱。
這兩句意思是鳥獸尚依戀故土,何況是人呢。①[胡馬]北方所產(chǎn)的馬。
②[越鳥]南方的鳥。 2.淡泊以明志,寧靜以致遠(yuǎn)。
出自《誡子書》。作者諸葛亮(181—234),字孔明。
三國時期杰出的政治家。 3.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出自《七步詩》:“煮豆持作羹,漉(lù)豉(chǐ)以為汁。萁在釜下然(燃),豆在釜中泣。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弊髡卟苤玻?92—232),曹操的第三個兒子,曹丕的同母弟弟。
據(jù)《世說新語?文學(xué)》記載:有一次,曹丕限曹植在七步之內(nèi)做一首切合兄弟之情的詩,否則,就要?dú)⑺?。曹植才思敏捷,?dāng)即詠出了這首《七步詩》。
曹丕無可奈何,只好放過了他。 4.丈夫志四海,萬里猶比鄰。
出自曹植《贈白馬王彪》。 5.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
出自《三國志?蜀書?先主傳》。作者陳壽(233—297),字承祚。
西晉史學(xué)家。 6.讀書百遍,其意自見。
出自《三國志?魏書?王朗傳》 7.刑天舞干戚①,猛志固常在。 出自《讀山海經(jīng)》。
作者陶潛(365—427),字淵明,東晉詩人。①[刑天舞干戚]故事見《山海經(jīng)?海外西經(jīng)》:“刑天與帝爭神。
帝斷其首,葬于常羊之野。乃以乳為目,以臍為口,操干戚而舞。”
刑天,傳說中的獸名。干戚,盾和斧。
8.木欣欣以向榮,泉涓涓而始流。 出自陶潛《歸去來兮辭》。
9.木欣欣以向榮,泉涓涓而始流。 出自陶潛《歸去來兮辭》。
103.死去何所道,托體同山阿。 出自陶潛《挽歌》。
10.奇文共欣賞,疑義相與析。 出自陶潛《移居》。
11.蟬噪林逾靜,鳥鳴山更幽。 出自《入若耶溪》。
作者王籍,南朝梁詩人。生卒年不詳。
12.疾風(fēng)知勁草,板蕩①識誠臣。 出自《賜蕭璃》,作者李世民(598—649),即唐太宗。
①[板蕩]《詩經(jīng)?大雅》有《板》《蕩》兩詩,均刺周厲王無道,綱紀(jì)混亂,政局不安,后以“板蕩”指社會動蕩不定。 13.云霞出海曙,梅柳渡江春。
出自《和晉陵路丞早春游望》。作者杜審言(約645—708),字必簡,唐代詩人。
14.近鄉(xiāng)情更怯,不敢問來人。 出自《渡漢江》。
作者宋之問(656—712),字延清,唐代詩人。 15.誰能將旗鼓,一為取龍城。
出自《雜詩三首》(其一)。作者沈儉期(656—714),字云卿,唐代詩人。
16.不知細(xì)葉誰裁出,二月春風(fēng)似剪刀。 出自《詠柳》。
作者賀知章(659—744),字季真,唐代詩人。 17.少小離家老大回,鄉(xiāng)音無改鬢毛衰①。
出自賀知章《回鄉(xiāng)偶書》。①[衰(cuī)]稀疏、掉落的意思。
18.人生代代無窮已①,江月年年只相似。 出自《春江花月夜》。
作者張若虛(約660一約720),唐代詩人。①[已]停止。
19.念天地之悠悠,獨(dú)愴然而涕下。 出自《登幽州臺歌》。
作者陳子昂(661—702),字伯玉,唐代詩人。幽州臺,遺址在今北京市。
20.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 出自《望月懷遠(yuǎn)》。
作者張九齡(678—740),字子壽,唐代詩人。 21.羌笛何須怨楊柳①,春風(fēng)不度玉門關(guān)。
出自《涼州詞》。作者王之渙(688—742),字季凌,盛唐邊塞詩人。
其邊塞詩與王昌齡、高適等齊名。①[楊柳]曲辭名《楊柳枝》的省稱,又名《折楊柳》,多用做送別曲。
22.野曠天低樹,江清月近人。 出自《宿建德江》。
作者盂浩然(689—740),唐代詩人。他和王維是唐代田園詩派的代表。
23.洛陽親友如相問,一片冰心在玉壺①。 出自《芙蓉樓送辛漸》。
作者王昌齡(698一約757)字少伯,唐代詩人。①[玉壺]美玉制成的壺,用來比喻高潔。
24.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guān)①無故人。 出自《送元二使安西》。
作者王維(70l一761),字摩詰。唐代詩人。
安西,地名,今新疆庫車縣。①[陽關(guān)]關(guān)名,在今甘肅敦煌西南,因處玉門關(guān)西南而得名。
25.獨(dú)在異鄉(xiāng)為異客,每逢佳節(jié)倍思親。 出自王維《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農(nóng)歷九月九日為重陽節(jié),古人在這一天有登高的習(xí)俗。山東,指華山以東。
26.行到水窮處,坐看云起時。 出自王維《終南別業(yè)》。
27.山中一夜雨,樹杪①百重泉。 出自王維《送梓州李使君》。
①[樹杪(miǎo)]樹梢。 28.請君試問東流水,別意①與之②誰短長。
出自《金陵酒肆留別》。作者李白(701—762),字太白,是我國唐代與杜甫并稱的偉大詩人。
①[別意]離別之情。 ②[之]指東流水。
29.清水出芙蓉①,天然去雕飾。 出自李白《經(jīng)亂離后天恩流夜郎憶舊游書懷贈江夏韋太守良宰》。
①[芙蓉]荷花的別稱。 30.山從人面起,云傍馬頭生。
出自李白《送友人入蜀》。這兩句形容山勢險峻。
31.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 出自李白《早發(fā)白帝城》。
白帝城,古城名,在今四川奉節(jié)縣東白帝山上。 32.但使主人能醉客①,不知何處是他鄉(xiāng)。
出自李白《客中作》。①[客]詩人自指。
33.相看①兩不厭,只有敬亭山。 出自李白《獨(dú)坐敬亭山》。
①[相看]互相對看。 34.長風(fēng)破浪①會有時,直掛云帆濟(jì)滄海。
出自李白《行路難》。①[長風(fēng)破浪]南朝宋宗愨(què)年少時,叔父問他立志做什么? 宗愨回答:“愿乘長風(fēng)破萬里浪?!?/p>
后人用這兩句話來表示有遠(yuǎn)大的抱負(fù)和志向。 35.黃鶴。
述志抒懷。
. 1.與天地兮比壽,與日月兮齊光------戰(zhàn)國.楚.屈原> 2.路漫漫其修遠(yuǎn)兮,吾將上下而求索------戰(zhàn)國.屈原.> 3.舉世皆濁我獨(dú)清,眾人皆醉我獨(dú)醒------戰(zhàn)國.屈原> 4.亦余心之所善兮,雖九死其猶未悔------屈原> 5.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壯心不已------三國.魏.曹操> 6.健兒須快馬,快馬須健兒------北朝民歌.> 7.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晉.陶淵明> 8.直如朱絲繩,清如玉壺冰------南朝.宋.鮑照> 9.疾風(fēng)知勁草,板蕩識誠臣------唐.李世民> 10.愿君學(xué)長松,慎勿作桃李------唐.李白> 11.時窮節(jié)乃現(xiàn),一一垂丹青------宋.文天祥> 12.生當(dāng)作人杰,死亦為鬼雄------宋.李清照>(> 13.長安何處在,只在馬蹄下------唐.岑參> 14.莫道桑榆晚,微霞尚滿天------唐.劉禹錫> 。展開述志抒懷。
. 1.與天地兮比壽,與日月兮齊光------戰(zhàn)國.楚.屈原> 2.路漫漫其修遠(yuǎn)兮,吾將上下而求索------戰(zhàn)國.屈原.> 3.舉世皆濁我獨(dú)清,眾人皆醉我獨(dú)醒------戰(zhàn)國.屈原> 4.亦余心之所善兮,雖九死其猶未悔------屈原> 5.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壯心不已------三國.魏.曹操> 6.健兒須快馬,快馬須健兒------北朝民歌.> 7.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晉.陶淵明> 8.直如朱絲繩,清如玉壺冰------南朝.宋.鮑照> 9.疾風(fēng)知勁草,板蕩識誠臣------唐.李世民> 10.愿君學(xué)長松,慎勿作桃李------唐.李白> 11.時窮節(jié)乃現(xiàn),一一垂丹青------宋.文天祥> 12.生當(dāng)作人杰,死亦為鬼雄------宋.李清照>(> 13.長安何處在,只在馬蹄下------唐.岑參> 14.莫道桑榆晚,微霞尚滿天------唐.劉禹錫> 15.大道如青天,我獨(dú)不得出------唐.李白> 16.少年心事當(dāng)拂云------唐.李賀> 17.一片冰心在玉壺------唐.王昌齡> 18.長風(fēng)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jì)滄海------唐.李白> 19.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fù)來------唐.李白> 20.安能摧眉折腰事權(quán)貴,使我不得開心顏------唐.李白> 21.新松恨不高千尺,惡竹應(yīng)須斬萬竿------唐.杜甫> 22.千淘萬漉雖辛苦,吹盡狂沙始到金------唐.劉禹錫> 23.時人莫小池中水,淺處不妨有臥龍------唐.竇庠> 24.寧可枝頭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風(fēng)中------宋.鄭思肖> 25.立志欲堅不欲銳,成功在久不在速------宋.張孝祥> 26.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宋.文天祥> 27.粉身碎骨渾不怕,要留青白在人間------明.于謙> 28.不要人夸顏色好,只留清氣滿乾坤------元.王冕> 29.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西南北風(fēng)------清.鄭燮> 30.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hù)花------清.龔自珍> 31.濁酒難銷憂國淚,救時應(yīng)仗出群才------清.秋瑾> 鄉(xiāng)思離情 。
1.昔我往矣,楊柳依依;今我來思,雨雪霏霏------> 2.悲歌可以當(dāng)泣,遠(yuǎn)望可以當(dāng)歸------漢樂府民歌> 3.胡馬依北風(fēng),越鳥巢南枝------漢.古詩十九首> 4.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唐.孟郊> 5.近鄉(xiāng)情更怯,不敢問來人------唐.宋之問> 6.君自故鄉(xiāng)來,應(yīng)知故鄉(xiāng)事.來日綺窗前,寒梅著花未?------唐.王維> 7.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xiāng)------唐.李白> 8.故鄉(xiāng)何處是,忘了除非醉------宋.李清照> 9.每逢佳節(jié)倍思親------唐.王維> 10.今夜月明人盡望,不知秋思落誰家------唐.王建> 11.逢人漸覺鄉(xiāng)音異,卻恨鶯聲似故山------唐.司空圖> 12.唯有門前鏡湖水,春風(fēng)不改舊時波------唐.賀知章> 13.少小離家老大回,鄉(xiāng)音無改鬢毛衰.------唐.賀知章> 14.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xiāng)明------唐.杜甫> 15.悲莫悲兮生別離------戰(zhàn)國.楚.屈原> 16.相去日已遠(yuǎn),衣帶日已緩------漢.> 17.人歸落雁后,思發(fā)在花前------隋.薛道衡> 18.離恨恰如春草,更行更遠(yuǎn)還生------南唐.李煜> 19.剪不斷,理還亂,是離愁.別是一般滋味在心頭------李煜> 20.別時容易見時難,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間------李煜> 21.人生不相見,動如參與商------唐.杜甫> 22.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guān)無故人------唐.王維> 23.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唐.高適> 24.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李白> 25.去年花里逢君別,今日花開已一年------唐.韋應(yīng)物> 26.相見時難別亦難,東風(fēng)無力百花殘------唐.李商隱> 27.蠟燭有心還惜別,替人垂淚到天明------唐.杜牧> 28.門外若無南北路,人間應(yīng)免別離愁------唐.杜牧> 29.桃李春風(fēng)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燈------宋.黃庭堅> 30.獨(dú)上江樓思渺然,月光如水水如天.同來望月人何在?風(fēng)景依稀似去年------唐.趙瑕> 31.不應(yīng)有恨,何時長向別時圓?------宋.蘇軾> 32.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宋.蘇軾>收起。
冰宮搖鈴 實習(xí)生 一級 (36) | 0 | 我的知道 | 我的消息(0/0) | 我的應(yīng)用 | 百度首頁 | 退出 我的知道 我的提問 我的回答 為我推薦的提問 知識掌門人 文檔分享 我的應(yīng)用 禮物 投票 轉(zhuǎn)帖 更多應(yīng)用 新聞 網(wǎng)頁 貼吧 知道 MP3 圖片 視頻 百科 文庫 幫助 設(shè)置 百度知道 > 文化/藝術(shù)分享到i貼吧 添加到搜藏已解決 古詩名句 懸賞分:0 - 解決時間:2008-12-28 20:24 要加上作者和題目?。。。。。? 提問者: 小烏龜6號 - 一級最佳答案1.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唐.杜甫《偶題》 2.一日不作詩,心源如廢井——唐.賈島《戲贈友人》 3.作詩火急追亡逋,情景一失后難摹——宋.蘇軾《臘日游孤山訪惠勒思二僧》 4.文章自得方為貴,衣缽相傳豈是真——金.王若虛《論詩詩》 5.我手寫我口,古豈能拘牽——清.黃遵憲《雜感》 6.縱橫正有凌云筆,俯仰隨人亦可憐——金.元好問《論詩三十首》 7.須教自我胸中出,切忌隨人腳后行——宋.戴復(fù)古《論詩十絕》 8.天籟自鳴天趣足,好詩不過近人情——清.張問陶《論詩十二絕句》 9.春江秋月冬冰雪,不聽陳言只聽天——宋.楊萬里《讀張文潛詩》 10.莫將死句入詩中,此訣傳來自放翁——清.袁枚《仿元遺山論詩》 11.一語天然萬古新,豪華落盡見真淳——金.元好問《論詩三十首》 12.預(yù)支五百年新意,到了千年又覺陳——清.趙翼《論詩五絕》 13.不求好句,只求好意——宋.歐陽修《吊僧詩》 14.天機(jī)云錦用在我,剪裁妙處非刀尺——宋.陸游《九月一日夜讀詩稿有感走筆作歌》 15.片言可以明百意,坐馳可以役萬里——唐.劉禹錫《董氏武陵集記》 16.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飾——唐.李白《憶舊游書懷贈江夏韋太守良宰》 17.不薄今人愛古人,清詞麗句必為鄰——唐.杜甫《戲為六絕句》 18.二句三年得,一吟雙淚流——唐.賈島《題詩后》 19.吟安一個字,拈斷數(shù)莖須——唐.盧延讓《苦吟》 20.為人性僻耽佳句,語不驚人死不休——唐.杜甫《江上值水如海勢聊短述》 21.愛好由來落筆難,一詩千改始心安——清.袁枚《遣興》 22.奇文共欣賞,疑義相與析——晉.陶淵明《移居二首》 23.論文期摘瑕,求友惟攻闕——清.黎志遠(yuǎn)《漢陽舟次》 24.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唐.杜甫《奉贈韋左丞丈二十二韻》 25.屈平詞賦懸日月,楚王臺謝空山丘——唐.李白《江上吟》 26.李杜文章在,光焰萬丈長——唐.韓愈《調(diào)張籍》 27.杜詩韓集愁來讀,似倩麻姑癢處抓——唐.杜牧《讀韓杜集》 28.汝果欲學(xué)詩,工夫在詩外——宋.陸游《冬夜讀書示子聿》 古詩名句分類二:事理哲理 1.它山之石,可以攻玉——《詩經(jīng).鶴鳴》 2.瓜田不納履,李下不正冠——漢樂府民歌《君子行》 3.城中好高髻,四方高一尺——漢樂府民歌《城中謠》 4.何意百煉鋼,化為繞指柔——晉.劉琨《重贈盧諶》 5.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唐.王之煥《登鸛雀樓》 6.人事有代謝,往事成古今——唐.孟浩然《與諸子登峴山》 7.草木本無意,榮枯自有時——唐.孟浩然《江上寄山陰崔少府國輔》 8.春種一粒粟,秋收萬顆子——唐.李紳《憫農(nóng)》 9.蚍蜉撼大樹,可笑不自量——唐.韓愈《調(diào)張籍》 10.挽弓當(dāng)挽強(qiáng),用箭當(dāng)用長.射人先射馬,擒賊先擒王------唐.杜甫《前出塞九首》 11.物情無巨細(xì),自適固其?!?杜甫《夏夜嘆》 12.春花無數(shù),畢竟何如秋實——宋.陳亮《三都樂》 13.功高成怨府,權(quán)盛是危機(jī)——宋.王邁《讀渡江諸將傳》 14.萬物興歇皆自然——唐.李白《日出行》 15.天若有情天亦老——唐.李賀《金銅仙人辭漢歌》 16.一寸光陰一寸金——唐.王貞白《白鹿洞二首》 17.人生七十古來稀——唐.杜甫《曲江》 18.山外青山樓外樓——宋.林升《題臨安邸》 19.古來青史誰不見,今見功名勝古人——唐.岑參《輪臺歌奉送封大夫出師西征》 20.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年年人不同——唐.劉希夷《代悲白頭翁》 21.寅父猶能畏后生,丈夫未可輕少年——唐.李白《上李邕》 22.假金方用真金鍍,若是真金不鍍金——唐.李紳《答章孝標(biāo)》 23.沉舟側(cè)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唐.劉禹錫《酬樂天揚(yáng)州初逢席上見贈》 24.請君莫奏前朝曲,聽唱新翻楊柳枝——唐.劉禹錫《楊柳枝詞》 25.芳林新葉催陳葉,流水前波讓后波——唐.劉禹錫《樂天見示傷微之敦詩晦叔三君子皆有深分因成是詩以寄》 26.采得百花成蜜后,為誰辛苦為誰甜——唐.羅隱《蜂》 27.爾曹身為名俱滅,不廢江河萬古流——唐.杜甫《戲為六絕句》 28.只看后浪催前浪,當(dāng)悟新人勝舊人——宋.釋文向《過苕溪》 29.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緣身在最高層——宋.王安石《登飛來峰》 30.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宋.蘇軾《題西林壁》 31.不是一番梅徹骨,怎得梅花撲鼻香——元.高明《琵琶記》 32.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宋.陸游《冬夜讀書示子聿》 33.近水樓臺先得月,向陽花木易為春——宋.蘇麟《斷句》 34.人生到處知何似,應(yīng)似飛鴻踏雪泥.泥上偶然留指爪,鴻飛那復(fù)計東西. ——宋.蘇軾《和子由澠池懷舊》 35.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宋.蘇軾《水調(diào)歌頭》 36.一灣死水全無浪,也有春風(fēng)擺動時——元.戴善夫《陶學(xué)士醉寫。
1.與天地兮比壽,與日月兮齊光------戰(zhàn)國.楚.屈原<> 2.路漫漫其修遠(yuǎn)兮,吾將上下而求索------戰(zhàn)國.屈原.<> 3.舉世皆濁我獨(dú)清,眾人皆醉我獨(dú)醒------戰(zhàn)國.屈原<> 4.亦余心之所善兮,雖九死其猶未悔------屈原<> 5.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壯心不已------三國.魏.曹操<> 6.健兒須快馬,快馬須健兒------北朝民歌.<> 7.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晉.陶淵明<> 8.直如朱絲繩,清如玉壺冰------南朝.宋.鮑照<> 9.疾風(fēng)知勁草,板蕩識誠臣------唐.李世民<> 10.愿君學(xué)長松,慎勿作桃李------唐.李白<> 11.時窮節(jié)乃現(xiàn),一一垂丹青------宋.文天祥<> 12.生當(dāng)作人杰,死亦為鬼雄------宋.李清照<>(<>) 13.長安何處在,只在馬蹄下------唐.岑參<> 14.莫道桑榆晚,微霞尚滿天------唐.劉禹錫<> 15.大道如青天,我獨(dú)不得出------唐.李白<> 16.少年心事當(dāng)拂云------唐.李賀<> 17.一片冰心在玉壺------唐.王昌齡<> 18.長風(fēng)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jì)滄海------唐.李白<> 19.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fù)來------唐.李白<> 20.安能摧眉折腰事權(quán)貴,使我不得開心顏------唐.李白<> 21.新松恨不高千尺,惡竹應(yīng)須斬萬竿------唐.杜甫<> 22.千淘萬漉雖辛苦,吹盡狂沙始到金------唐.劉禹錫<> 23.時人莫小池中水,淺處不妨有臥龍------唐.竇庠<> 24.寧可枝頭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風(fēng)中------宋.鄭思肖<> 25.立志欲堅不欲銳,成功在久不在速------宋.張孝祥<> 26.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宋.文天祥<> 27.粉身碎骨渾不怕,要留青白在人間------明.于謙<> 28.不要人夸顏色好,只留清氣滿乾坤------元.王冕<> 29.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西南北風(fēng)------清.鄭燮<> 30.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hù)花------清.龔自珍<> 31.濁酒難銷憂國淚,救時應(yīng)仗出群才------清.秋瑾<>。
1.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唐.杜甫《偶題》 2.一日不作詩,心源如廢井——唐.賈島《戲贈友人》 3.作詩火急追亡逋,情景一失后難摹——宋.蘇軾《臘日游孤山訪惠勒思二僧》 4.文章自得方為貴,衣缽相傳豈是真——金.王若虛《論詩詩》 5.我手寫我口,古豈能拘牽——清.黃遵憲《雜感》 6.縱橫正有凌云筆,俯仰隨人亦可憐——金.元好問《論詩三十首》 7.須教自我胸中出,切忌隨人腳后行——宋.戴復(fù)古《論詩十絕》 8.天籟自鳴天趣足,好詩不過近人情——清.張問陶《論詩十二絕句》 9.春江秋月冬冰雪,不聽陳言只聽天——宋.楊萬里《讀張文潛詩》 10.莫將死句入詩中,此訣傳來自放翁——清.袁枚《仿元遺山論詩》 11.一語天然萬古新,豪華落盡見真淳——金.元好問《論詩三十首》 12.預(yù)支五百年新意,到了千年又覺陳——清.趙翼《論詩五絕》 13.不求好句,只求好意——宋.歐陽修《吊僧詩》 14.天機(jī)云錦用在我,剪裁妙處非刀尺——宋.陸游《九月一日夜讀詩稿有感走筆作歌》 15.片言可以明百意,坐馳可以役萬里——唐.劉禹錫《董氏武陵集記》 16.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飾——唐.李白《憶舊游書懷贈江夏韋太守良宰》 17.不薄今人愛古人,清詞麗句必為鄰——唐.杜甫《戲為六絕句》 18.二句三年得,一吟雙淚流——唐.賈島《題詩后》 19.吟安一個字,拈斷數(shù)莖須——唐.盧延讓《苦吟》 20.為人性僻耽佳句,語不驚人死不休——唐.杜甫《江上值水如海勢聊短述》 21.愛好由來落筆難,一詩千改始心安——清.袁枚《遣興》 22.奇文共欣賞,疑義相與析——晉.陶淵明《移居二首》 23.論文期摘瑕,求友惟攻闕——清.黎志遠(yuǎn)《漢陽舟次》 24.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唐.杜甫《奉贈韋左丞丈二十二韻》 25.屈平詞賦懸日月,楚王臺謝空山丘——唐.李白《江上吟》 26.李杜文章在,光焰萬丈長——唐.韓愈《調(diào)張籍》 27.杜詩韓集愁來讀,似倩麻姑癢處抓——唐.杜牧《讀韓杜集》 28.汝果欲學(xué)詩,工夫在詩外——宋.陸游《冬夜讀書示子聿》 古詩名句分類二:事理哲理 1.它山之石,可以攻玉——《詩經(jīng).鶴鳴》 2.瓜田不納履,李下不正冠——漢樂府民歌《君子行》 3.城中好高髻,四方高一尺——漢樂府民歌《城中謠》 4.何意百煉鋼,化為繞指柔——晉.劉琨《重贈盧諶》 5.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唐.王之煥《登鸛雀樓》 6.人事有代謝,往事成古今——唐.孟浩然《與諸子登峴山》 7.草木本無意,榮枯自有時——唐.孟浩然《江上寄山陰崔少府國輔》 8.春種一粒粟,秋收萬顆子——唐.李紳《憫農(nóng)》 9.蚍蜉撼大樹,可笑不自量——唐.韓愈《調(diào)張籍》 10.挽弓當(dāng)挽強(qiáng),用箭當(dāng)用長.射人先射馬,擒賊先擒王------唐.杜甫《前出塞九首》 11.物情無巨細(xì),自適固其?!?杜甫《夏夜嘆》 12.春花無數(shù),畢竟何如秋實——宋.陳亮《三都樂》 13.功高成怨府,權(quán)盛是危機(jī)——宋.王邁《讀渡江諸將傳》 14.萬物興歇皆自然——唐.李白《日出行》 15.天若有情天亦老——唐.李賀《金銅仙人辭漢歌》 16.一寸光陰一寸金——唐.王貞白《白鹿洞二首》 17.人生七十古來稀——唐.杜甫《曲江》 18.山外青山樓外樓——宋.林升《題臨安邸》 19.古來青史誰不見,今見功名勝古人——唐.岑參《輪臺歌奉送封大夫出師西征》 20.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年年人不同——唐.劉希夷《代悲白頭翁》 21.寅父猶能畏后生,丈夫未可輕少年——唐.李白《上李邕》 22.假金方用真金鍍,若是真金不鍍金——唐.李紳《答章孝標(biāo)》 23.沉舟側(cè)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唐.劉禹錫《酬樂天揚(yáng)州初逢席上見贈》 24.請君莫奏前朝曲,聽唱新翻楊柳枝——唐.劉禹錫《楊柳枝詞》 25.芳林新葉催陳葉,流水前波讓后波——唐.劉禹錫《樂天見示傷微之敦詩晦叔三君子皆有深分因成是詩以寄》 26.采得百花成蜜后,為誰辛苦為誰甜——唐.羅隱《蜂》 27.爾曹身為名俱滅,不廢江河萬古流——唐.杜甫《戲為六絕句》 28.只看后浪催前浪,當(dāng)悟新人勝舊人——宋.釋文向《過苕溪》 29.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緣身在最高層——宋.王安石《登飛來峰》 30.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宋.蘇軾《題西林壁》 31.不是一番梅徹骨,怎得梅花撲鼻香——元.高明《琵琶記》 32.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宋.陸游《冬夜讀書示子聿》 33.近水樓臺先得月,向陽花木易為春——宋.蘇麟《斷句》 34.人生到處知何似,應(yīng)似飛鴻踏雪泥.泥上偶然留指爪,鴻飛那復(fù)計東西. ——宋.蘇軾《和子由澠池懷舊》 35.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宋.蘇軾《水調(diào)歌頭》 36.一灣死水全無浪,也有春風(fēng)擺動時——元.戴善夫《陶學(xué)士醉寫風(fēng)光好雜劇》 37.從來好事天生儉,自古瓜兒苦后甜——元.白樸《陽春曲.題情》 38.蒼龍日暮還行雨,老樹春深更著花——明.顧炎武《又酬傅處士次韻》 39.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領(lǐng)風(fēng)騷數(shù)百年——清.趙翼《論詩》 古詩名句分類三:友誼愛情 1.嚶嚶鳴矣,求其友聲——《詩經(jīng).小雅.伐木》 2.投我以桃,報之以李——《詩經(jīng).大雅.抑》 3.投我以木瓜,報之以瓊琚——《詩經(jīng).衛(wèi)風(fēng).木瓜》 4.結(jié)交在相知,骨肉何必親——漢樂府民歌《箜篌謠》 5.丈夫志四海,萬里猶比鄰——三國.魏.曹植《贈白馬王彪》 6.海內(nèi)存知己。
學(xué)習(xí)鳥網(wǎng)站是免費(fèi)的綜合學(xué)習(xí)網(wǎng)站,提供各行各業(yè)學(xué)習(xí)資料、學(xué)習(xí)資訊供大家學(xué)習(xí)參考,如學(xué)習(xí)資料/生活百科/各行業(yè)論文/中小學(xué)作文/實用范文實用文檔等等!
聲明:本網(wǎng)站尊重并保護(hù)知識產(chǎn)權(quán),根據(jù)《信息網(wǎng)絡(luò)傳播權(quán)保護(hù)條例》,如果我們轉(zhuǎn)載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權(quán)利,請在一個月內(nèi)通知我們,我們會及時刪除。
蜀ICP備2020033479號-4 Copyright ? 2016 學(xué)習(xí)鳥. 頁面生成時間:0.165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