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街小雨潤如酥,草色遙看近卻無。 —— 韓愈《早春呈水部張十八員外 》
草樹知春不久歸,百般紅紫斗芳菲。 —— 韓愈《晚春》
最是一年春好處,絕勝煙柳滿皇都。 —— 韓愈《早春呈水部張十八員外 》
白雪卻嫌春色晚,故穿庭樹作飛花。 —— 韓愈《春雪》
楊花榆莢無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飛。 —— 韓愈《晚春》
新年都未有芳華,二月初驚見草芽。 —— 韓愈《春雪》
莫道官忙身老大,即無年少逐春心。 —— 韓愈《早春呈水部張十八員外二首》
憑君先到江頭看,柳色如今深未深。 —— 韓愈《早春呈水部張十八員外二首》
唐 韓愈《早春呈水部張十八員外》
萬樹江邊杏,
新開一夜風.
滿園深淺色,
照在綠波中
唐 韓愈《春雪》
肅肅花絮晚,
菲菲紅素輕.
日長雄鳥雀,
春遠獨柴荊
「早春呈水部張十八員外二首」韓愈
天街小雨潤如酥,草色遙看近卻無.
最是一年春好處,絕勝煙柳滿皇都.
莫道官忙身老大,即無年少逐春心.
憑君先到江頭看,柳色如今深未深.
晚春(韓愈)
草樹知春不久歸, 百般紅紫斗芳菲. 楊花榆莢無才思, 惟解漫天作雪飛.
洛陽東風幾時來,川波岸柳春全回
唐 韓愈《感春五首》
感春四首」韓愈
我所思兮在何所,情多地遐兮遍處處.東西南北皆欲往,
千江隔兮萬山阻.春風吹園雜花開,朝日照屋百鳥語.
三杯取醉不復論,一生長恨奈何許.
皇天平分成四時,春氣漫誕最可悲.雜花妝林草蓋地,
白日坐上傾天維.蜂喧鳥咽留不得,紅萼萬片從風吹.
豈如秋霜雖慘冽,摧落老物誰惜之.為此徑須沽酒飲,
自外天地棄不疑.近憐李杜無檢束,爛漫長醉多文辭.
屈原離騷二十五,不肯哺啜糟與醨.惜哉此子巧言語,
不到圣處寧非癡.幸逢堯舜明四目,條理品匯皆得宜.
平明出門暮歸舍,酩酊馬上知為誰.
朝騎一馬出,暝就一床臥.詩書漸欲拋,節(jié)行久已惰.
冠欹感發(fā)禿,語誤驚齒墮.孤負平生心,已矣知何奈.
我恨不如江頭人,長網橫江遮紫鱗.獨宿荒陂射鳧雁,
賣納租賦官不嗔.歸來歡笑對妻子,衣食自給寧羞貧.
今者無端讀書史,智慧只足勞精神.畫蛇著足無處用,
兩鬢霜白趨埃塵.乾愁漫解坐自累,與眾異趣誰相親.
數(shù)杯澆腸雖暫醉,皎皎萬慮醒還新.百年未滿不得死,
且可勤買拋青春.
早春呈水部張十八員外 作者:韓愈 天街小雨潤如酥, 草色遙看近卻無。
最是一年春好處, 絕勝煙柳滿皇都。 〖譯文〗 皇城下著小雨把大地濕潤得松軟,小草鉆出地面遠看一片淺綠近看卻無。
一年之中最美的就是這早春的景色,它遠遠勝過了滿城煙柳的京晚春景。 〖點評〗 這首詩前兩行為寫景,一行寫小雨,一行寫草色。
作者經過細致觀察,比較,非常生動地寫出了京城早春景色的特點,后兩行抒情,作者認為早春景色大大超過晚春的景色,表達了作者的贊美之情。 〖講析〗 這首小詩是寫給水部員外郎張籍的。
張籍在兄弟輩中排行十八,故稱“張十八”。詩的風格清新自然,簡直是口語化的。
看似平淡,實則是絕不平淡的。韓愈自己說:“艱窮怪變得,往往造平淡”(《送無本師歸范陽》)。
原來他的“平淡”是來之不易的。 全篇中絕妙佳句便是那“草色遙看近卻無”了。
試想:早春二月,在北方,當樹梢上、屋檐下都還掛著冰凌兒的時候,春在何處?連影兒也不見。但若是下過一番小雨后,第二天,你瞧吧,春來了。
雨腳兒輕輕地走過大地,留下了春的印跡,那就是最初的春草芽兒冒出來了,遠遠望去,朦朦朧朧,仿佛有一片極淡極淡的青青之色,這是早春的草色。看著它,人們心里頓時充滿欣欣然的生意。
可是當你帶著無限喜悅之情走近去看個仔細,地上是稀稀朗朗的極為纖細的芽,卻反而看不清什么顏色了。詩人象一位高明的水墨畫家,揮灑著他飽蘸水分的妙筆,隱隱泛出了那一抹青青之痕,便是早春的草色。
遠遠望去,再象也沒有,可走近了,反倒看不出。這句“草色遙看近卻無”,真可謂兼攝遠近,空處傳神。
這設色的背景,是那落在天街(皇城中的街道)上的纖細小雨。透過雨絲遙望草色,更給早春草色增添了一層朦朧美。
而小雨又滋潤如酥。酥就是奶油。
受了這樣的滋潤,那草色還能不新嗎?又有這樣的背景來襯托,那草色還能不美嗎? 臨近了,詩人還來個對比:“絕勝煙柳滿皇都”。詩人認為初春草色比那滿城處處煙柳的景色不知要勝過多少倍。
因為,“遙看近卻無”的草色,是早春時節(jié)特有的,它柔嫩飽含水分,象征著大地春回、萬象更新的欣欣生意。而煙柳呢?已經是“楊柳堆煙”時候,何況“滿”城皆是,不稀罕了。
到了暮春三月,色彩濃重,反倒不那么惹人喜愛了。象這樣運用對比手法,與一般不同,這是一種加倍寫法,為了突出春色的特征。
“物以稀為貴”,早春時節(jié)的春草之色也是很嬌貴的?!靶履甓嘉从蟹既A,二月初驚見草芽”(韓愈《春雪》)。
這是一種心理狀態(tài)。嚴冬方盡,余寒猶厲,突然看到這美妙的草色,心頭不由得又驚又喜。
這一些些輕淡的綠,是當時大地唯一的裝飾;可是到了晚春則“草樹知春不久歸”(韓愈《晚春》),這時那怕柳條兒綠得再好,人們也無心看,因為已缺乏那一種新鮮感。 所以,詩人就在第三句轉折時提醒說:“最是一年春好處?!?/p>
是呀,一年之計在于春,而春天的最好處卻又在早春。 這首詩詠早春,能攝早春之魂,給讀者以無窮的美感趣味,甚至是繪畫所不能及的。
詩人沒有彩筆,但他用詩的語言描繪出極難描摹的色彩——一種淡素的、似有卻無的色彩。如果沒有銳利深細的觀察力和高超的詩筆,便不可能把早春的自然美提煉為藝術美。
【國畫欣賞】此幀用寫意的筆法,以純熟的技巧簡練地畫出了小鳥在柳枝上嬉戲的生動情景,柳桿著淡墨,鳥則施以淡墨,四只小鳥各具神態(tài),躍然紙上 二月里,是早春。北方的春天不是太明顯的,冰雪雖化,寒冷猶存。
人們本著春捂秋凍的訓導,依然裹著厚厚的冬衣,穿行在二月料峭的春寒里。但是正午的太陽,人們在寒冷中期待了好久,疲憊地準備睡上一覺的時候,那春天才從清明節(jié)身后,趁你不經意,在天空明媚中,樹梢黃綠中,河水乍暖中,細雨飄灑中,在每一個角落里,跳了出來。
也許某一天清晨,當你路過時就會突然發(fā)現(xiàn)那枯黃中有一抹新綠,你呼吸一口清晨猶寒的空氣,一定會欣喜地喊起來:??!春天來了!這情景,便讓人想起朱自清的(春):盼望著,盼望著,東風來了,春天的腳步近了。
那突如其來的感覺,就像有人猛然沖出來,冷不丁和你撞了個滿懷。春天來了,并不會在你驚奇的時候停下來,停下來觀賞我們的情緒,訴說幾分情感,而是頭也不回向前邁出腳步,在你感到新奇時候,悄悄地溜走了。
所以,生活中我們細細的品味煙雨朦朧、百花爭艷的時候,不曾注意到,那是春天作別的手,和你道別的揮舞。 其實、春天早就來了,只是我們沒有察覺到。
就像少女的初戀,當隱隱約約朦朦朧朧有些說不清感覺的時候,在茫然尋求愛的時候,恰不知愛已經在身邊,而且這愛是最真實最寶貴的愛。春天就是這樣,并不是在那花草萌發(fā)的時刻萌發(fā),也不是那煙雨朦朧里朦朧,不會那樣滋生,不會那樣遲緩,那樣拖拉,而是在蕭寒謝落中凝聚。
在萬物的復蘇里綻發(fā)。所以,春天不僅僅是鳥語花香,不僅僅是陽光明媚,更多的是感悟,是成長,是變幻,是要改變所有的以往。
早春,盡管是寒冷的,單調的,不易被察覺,來的不露聲色,卻是最可貴的。因為早春是孕育,是播撒,是希望,所有的美麗都是從這里啟程的,。
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白居易《賦得古原草送別》) 人面不知何處去,桃花依舊笑春風(崔護《題都城南莊》)
暗香留不住,多事是春風。蔣錫震《梅花》 連夜深山雨,春風應未多。(惲格《曉起》 紫恨紅愁千萬種,春風吹入此中來。(沈固《折花仕女》 春風來不遠,只在屋東頭。(于謙《除夜宿太原寒甚》)
春風多可太忙生,長共花邊柳外行。(方岳《春思》)
春風不相識,何事入羅幃。(李白《春思》)
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王安石《泊船瓜州》) 春風得意馬蹄疾,一日看盡長安花。(孟郊《登科后》) 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賀知章《詠柳》) 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王之渙《涼州詞》) 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岑參《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
春風先發(fā)苑中梅,櫻杏桃梨次第開。(白居易《春秋》)
惟春風最相惜,殷勤更向手中吹。(楊巨源《和練袖才楊柳》)
春風桃李花開日,秋雨梧桐葉落時。(白居易《長恨歌》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風拂檻露華濃。(李白《清平調》)
春風十里揚州路,卷上珠簾總不如。(杜牧《贈別》)
生無桃李春風面,名在山林處士家。(楊萬里《蘭花》)
只道花無十日紅,此花無日不春風。(楊萬里《臘前月季
聲明:本網站尊重并保護知識產權,根據《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果我們轉載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權利,請在一個月內通知我們,我們會及時刪除。
蜀ICP備2020033479號-4 Copyright ? 2016 學習鳥. 頁面生成時間:0.160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