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傍晚時分,西方露出了美麗的晚霞,又紅的,有藍的,有黃的,還有紫的,把太湖裝點得分外美麗。
行駛的船只靠近了碼頭,太湖恢復了往日的平靜。2.往前走,一片誘人的新綠盡收眼底,那是滿池的新荷。
荷葉有的平展著圓盤浮在水面上;有的綠傘般在空中搖曳;有的兜著水珠把陽光反射得燦爛奪目;有的長得很高,卻未展開葉面,勇敢地挺立著。荷花則多半含苞待放,白中透粉的一朵朵花兒,活像一個個花仙子借著微風,在池中裙袂飛揚,翩然起舞。
3.夜幕降臨,太湖邊上的漁家燈火陸陸續(xù)續(xù)的亮了,這時你可以在水上人家邊吃飯邊欣賞著太湖的夜景。這時的太湖非常平靜,湖面上倒映著岸邊的燈火,而小島也非常的安靜,在平靜的太湖中就像一顆黑珍珠。
4.有時,太湖像一頭脾氣暴躁的野獸,看那湖亂石穿空,驚濤拍岸,大風吹動著浪陣,洶涌迸散,不斷奏出那部巨湖樂神秘的和弦。漫天的浪花,前仆后繼地開在那巨石上,炸裂成無悔的壯麗,然后重聚成藍色的花苞。
5.已經(jīng)不是那么令人感到清醒了,午后的陽光把金色撒在湖上,波光粼粼,那湖仍是如此美麗。那一葉葉小舟,一艘艘漁船,在湖面悠悠地浮著。
這一道道亮麗的風景線,透著太湖的端莊秀氣,顯著太湖的江南風韻。美輪美奐,清新空靈到了極至。
6.我走在太湖山莊的堤壩小路上,吹著湖風,心情格外舒暢,風好象吹到了我的心間。放眼望去,太湖真是一望無垠!我心中真是有萬般高興:今天我來太湖是來對了,太湖竟有這等美色。
7.在平靜的沉睡般的湖面上,點點白帆隨風蕩漾。湖水漾起微波,幾條小魚躍出水面,翻轉(zhuǎn)著身體,跳著“水上芭蕾”,瞬間又潛入水底,湖面又恢復了平靜。
游輪緩緩前進,駛向太湖仙島。關于太湖的描寫。
8.來到太湖邊,湖面一望無際,湖水清澈見底,水草都可以看得一清二楚。湖周圍是密密叢叢的蘆葦,蘆葦叢中不時傳出一陣陣野鴨的叫聲。
而湖中央是一個美麗的小島――天堂島。 描寫太湖風景的好句好段9.站在小島的最高處,看到近處的樹、遠處的山、高處的云,都倒映在碧波蕩漾的太湖中,湖水更綠了,云朵更白了,天也更藍了。
我整個身心都融入到了美景之中,無比陶醉??10.走上岸邊,凝視著那湖水。它是如此清、綠、靜,一點不比漓江的水差。
看著那一層層的水波,真美,美得宛若一只只蝴蝶正在翩翩起舞,那就讓風兒帶著它朝水天相接的遠方去吧。11.我看到了太湖的支流!支流旁種著許多柳樹,微風吹拂,柳樹的枝條輕輕擺動。
柳樹旁停著許多小烏蓬船,在城市里可是看不見的呦!看著這美麗的景象,我真想在這里住上幾天。12.在爽朗的清晨,坐上一條小游船,慢慢劃進這個仙境當中。
欣賞著美景,你會感到頓時眼明清亮的感覺。即使此時,你有一些不愉快的心情,也頓時煙消云散。
也許太湖真的是圣母無意丟落的一顆明珠,總是讓人變得寧靜、變得平和。在你游船的過程中,不時地有幾條活蹦亂跳的的小魚兒跳出水面,親切地與你打招呼,讓你別有一番感受。
紅旗映綠波,春風湖面吹。好比水是豐收酒,湖是碧玉杯。
13.有時,太湖像一個活潑調(diào)皮的孩子,瞧那浪花, 嬉笑著追逐著奔向岸邊,剛一觸摸到岸邊的礁石、沙灘,又害羞似的退了回去,然后又撲上來。幾次反復,也許是累了,倦了,只見它們漸漸跑慢了,緩緩向遠方退去,默默中,我仿佛聽到了那離我越來越遠的脆如銀鈴的笑聲。
14.太湖湖面水波粼粼、波光艷麗,好像財神把他那金黃的寶貝灑向了水中。不一會兒,太湖湖心島——黿頭渚到了。
黿頭渚不同于咱們北方的小島,它融淡雅清秀與雄奇壯闊于一體,碧水遼闊、峰巒隱現(xiàn),氣象萬千,成為了太湖最美的一角。15.微風吹拂下,湖水顯得格外清澈。
我伸出手指沾了沾似翠鏡的湖面,絲絲涼意由指尖傳遞到心頭,一掃陽光帶來的熱意,讓人頓感心曠神怡。我忍不住想捧一點水來洗臉,感受那透人心底的清洌。
無意中竟在這清綠純凈的湖底看見了蘆葦、水草的身影,它們姿態(tài)各異,有的翠綠欲滴、充滿活力,有的飄搖不定、搖曳生姿,讓人心底又多生出了一份綠意。16.湖內(nèi)碧波蕩漾,藻花點綴其間。
湖面周圍青山環(huán)繞,樹木茂密,流水潺潺,偶爾的風,水面便泛起一道迷人的光波,倒映在水路的景物一會兒聚攏,一會兒散開,一會兒擴大,一會兒又縮小。17.清晨,東方露出了魚肚白的顏色,漸漸地呈現(xiàn)出紅色,把太湖照得波光粼粼,宛如一面碩大的銀鏡。
一陣微風吹過,湖面蕩起一圈圈漣漪,美麗極了。湖水中有幾條小船,舒緩平穩(wěn)地行使著,與太湖構(gòu)成了一幅和諧的圖畫。
湖中央有一個小島,叫太湖仙島。太湖仙島如同一只小烏龜,站在大銀鏡的中間。
18.遠處,水天相接的地方白帆點點,還不時傳來漁人捕魚的叫喊聲。太湖的水也是千姿百態(tài),時而像一只搖籃搖搖晃晃;時而像一條游龍正游向遠方;時而像一只溫馴的綿羊,平靜極了;時而像倆只發(fā)威的老虎,正在勇猛地搏斗。
陽光下的湖面閃爍、耀眼,真像五彩的絲線飄蕩在水面上。19.夕陽西下,微微的紅色光芒灑在太湖上,整個湖面猶如一塊巨大的紅寶石在閃耀。
微風拂過,無際的湖面上,像是有無數(shù)的小生命在跳躍、在嬉戲、在舞蹈??夕陽漸漸映紅了大半。
和漁船有關的詩句包括:
1、唐代李賀《南園十三首(其十三)》
原文:
小樹開朝徑,長茸濕夜煙。柳花驚雪浦,麥雨漲溪田。
古剎疏鐘度,遙嵐破月懸。沙頭敲石火,燒竹照漁船。
譯文:
樹叢里的小路在晨光中漸漸開朗,細嫩的雜草夜來被煙霧濕染。柳絮落滿河邊,令人驚奇,以為是雪,一場春雨,使水漲滿了溪邊的麥田。
古廟里遠遠傳來緩慢的鐘聲,山頭云氣中一彎缺月高懸。到了晚上,漁人們在岸邊敲石取火,點燃竹子,火光映照著漁船。
2、唐代張旭《桃花溪》
原文:
隱隱飛橋隔野煙,石磯西畔問漁船。
桃花盡日隨流水,洞在清溪何處邊?
譯文:
一座高橋隔著云煙出現(xiàn),在巖石的西畔詢問漁船。
桃花整天隨著流水流淌,桃源洞口在清溪的哪邊?
3、唐代王維《桃源行》
原文:
漁舟逐水愛山春,兩岸桃花夾古津。坐看紅樹不知遠,行盡青溪不見人。
山口潛行始隈隩,山開曠望旋平陸。遙看一處攢云樹,近入千家散花竹。
譯文:
漁舟順溪而下,追尋那美妙的春景,夾岸桃花映紅了古渡口兩旁。花樹繽紛,忘記了路程遠近;行到青溪盡處,忽然隱約似見人煙。
走入了幽深曲折的山口,再往前,豁然開朗一片平川。遠望去叢叢綠樹有如云霞綺聚集,進村見戶戶門前翠竹鮮花掩映。
4、南宋楊萬里《舟過安仁》
原文:
一葉漁船兩小童,收篙停棹坐船中。
怪生無雨都張傘,不是遮頭是使風。
譯文:
一只漁船上,有兩個小孩子,他們收起了竹竿,停下了船槳,坐在船中。
怪不得沒下雨他們就張開了傘,原來他們不是為了遮雨,而是想利用傘當帆讓船前進啊。
5、宋代戴復古《江村晚眺》
原文:
江頭落日照平沙,潮退漁船擱岸斜。
白鳥一雙臨水立,見人驚起入蘆花。
譯文:
江邊上空的夕陽籠罩江邊沙灘。潮水退了,漁船傾斜著靠在岸邊。
一對白色水鳥停在江水旁。聞得有人來,就警覺地飛入蘆葦叢中。
漁歌子
作者:張志和
西塞山前白鷺飛,桃花流水鱖魚肥。
青箬笠,綠蓑衣,斜風細雨不須歸。
注釋
1. 西塞山:在浙江省湖州市西面。
2. 白鷺:一種水鳥。
3. 桃花流水:桃花盛開的季節(jié)正是春水盛漲的時候,俗稱桃花汛或桃花水。
4. 箬笠:竹葉編的笠帽。
5. 蓑衣:用草或棕編制成的雨衣。
賞析
這首詞描寫了江南水鄉(xiāng)春汛時期捕魚的情景。有鮮明的山光水色,有漁翁的形象,是一幅用詩寫的山水畫。
首句“西塞山前白鷺飛”,“西塞山前”點明地點,“白鷺”是閑適的象征,寫白鷺自在地飛翔,襯托漁父的悠閑自得。次句“桃花流水鱖魚肥”意思是說:桃花盛開,江水猛漲,這時節(jié)鱖魚長得正肥。這里桃紅與水綠相映,是表現(xiàn)暮春西塞山前的湖光山色,渲染了漁父的生活環(huán)境。三四句“青箬笠,綠蓑衣,斜風細雨不須歸”,描寫了漁父捕魚的情態(tài)。漁父戴青箬笠,穿綠蓑衣,在斜風細雨中樂而忘歸?!靶憋L”指微風。全詩著色明麗,用語活潑,生動地表現(xiàn)了漁父悠閑自在的生活情趣。
詩人張志和,唐朝金華人。在朝廷做過小官,后來隱居在江湖上,自稱煙波釣徒。這首詞就借表現(xiàn)漁父生活來表現(xiàn)自己隱居生活的樂趣。
《漁歌子》又名《漁父》或《漁父樂》,大概是民間的漁歌。作者寫了五首《漁歌子》,這是第一首。據(jù)《詞林紀事》轉(zhuǎn)引的記載說,張志和曾謁見湖州剌史顏真卿,因為船破舊了,請顏幫助更換,并作《漁歌子》。
關于鳥的古詩
鷺鷥 杜牧
雪衣雪發(fā)青玉觜,
群捕魚兒溪影中。
驚飛遠映碧山去,
一樹梨花落曉風。
絕句 杜甫
兩個黃鸝鳴翠柳
一行白鷺上青天
窗含西嶺千秋雪
門泊東吳萬里船
鵝鵝鵝
曲頸向天歌
白毛浮綠水
紅掌撥清波
西江月·夜行黃沙道中 辛棄疾
明月別枝驚鵲,清風半夜鳴蟬。
稻花香里說豐年,聽取蛙聲一片。
七八個星天外,兩三點雨山前。
舊時茅店社林邊,路轉(zhuǎn)溪橋忽見。
錢塘湖春行
白居易
孤山寺北賈亭西,水面初平云腳低。
幾處早鶯爭暖樹,誰家新燕啄春泥。
亂花漸欲迷人眼,淺草才能沒馬蹄。
最愛湖東行不足,綠楊陰里白沙堤。
塞下曲
盧綸
月黑雁飛高,單于夜遁逃。
欲將輕騎逐,大雪滿弓刀。
天凈沙①·秋思
馬致遠
枯藤老樹昏鴉②,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瘦馬③。夕陽西下,斷腸人④在天涯⑤。
唐]韋應物的《聞雁》
故園眇何處?歸思方悠哉。
淮南秋雨夜,高齋聞雁來。
池鶴
【唐】白居易
高竹籠前無伴侶,亂群雞里有風標。
低頭乍恐丹砂落,曬翅常疑白雪消。
轉(zhuǎn)覺鸕鶿毛色下,苦嫌鸚鵡語聲嬌。
臨風一唳思何事?悵望青田云水遙。
迎燕
【宋】葛天民
咫尺春三月, 尋常百姓家。
為迎新燕入, 不下舊簾遮。
翅濕沾微雨, 泥香帶落花。
巢成雛長大, 相伴過年華。
有關江的完整的古詩:
暮江吟 白居易
一道殘陽鋪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紅。
可憐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有關海的完整的古詩:
望月懷古——張九齡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
情人怨遙夜,竟夕起相思。
滅燭憐光滿,披衣覺露滋。
不堪盈手贈,還寢夢佳期。
長歌行——漢樂府
青青園中葵,朝露待日唏。
陽春布德澤,萬物生光輝。
??智锕?jié)至,昆黃華葉衰。
百川東到海,何時復西歸。
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
有關鳥的完整的古詩:
鷺鷥 杜牧
雪衣雪發(fā)青玉觜,
群捕魚兒溪影中。
驚飛遠映碧山去,
一樹梨花落曉風。
有關水的完整的古詩:
【河伯】 先秦-屈原
與女游兮九河,沖風起兮水揚波。
乘水車兮荷蓋,駕兩龍兮驂螭。
登昆侖兮四望,心飛揚兮浩蕩。
日將暮兮悵忘歸,惟極浦兮寤懷。
魚鱗屋兮龍?zhí)茫县愱I兮珠宮。
靈何惟兮水中。
乘白黿兮逐文魚,與女游兮河之渚。
流澌紛兮將來下。
子交手兮東行,送美人兮南浦。
波滔滔兮來迎,魚鱗鱗兮媵予。
張志和《漁歌子》 賞析
西塞山前白鷺飛,桃花流水鱖魚肥。
青箬笠,綠蓑衣,斜風細雨不須歸。
[注釋]
1、塞山:在浙江省湖州市西面。
2、白鷺:一種水鳥。
3、桃花流水:桃花盛開的季節(jié)正是春水盛漲的時候,俗稱桃花汛或桃花水。
4、箬笠:竹葉編的笠帽。
5、蓑衣:用草或棕編制成的雨衣。
[簡析]
這首詞描寫了江南水鄉(xiāng)春汛時期捕魚的情景。有鮮明的山光水色,有漁翁的形象,是一幅用詩寫的山水畫。 首句“西塞山前白鷺飛”,“西塞山前”點明地點,“白鷺”是閑適的象征,寫白鷺自在地飛翔,襯托漁父的悠閑自得。次句“桃花流水鱖魚肥”意思是說:桃花盛開,江水猛漲,這時節(jié)鱖魚長得正肥。這里桃紅與水綠相映,是表現(xiàn)暮春西塞山前的湖光山色,渲染了漁父的生活環(huán)境。三四句“青箬笠,綠蓑衣,斜風細雨不須歸”,描寫了漁父捕魚的情態(tài)。漁父戴青箬笠,穿綠蓑衣,在斜風細雨中樂而忘歸?!靶憋L”指微風。全詩著色明麗,用語活潑,生動地表現(xiàn)了漁父悠閑自在的生活情趣。
詩人張志和,唐朝金華人。在朝廷做過小官,后來隱居在江湖上,自稱煙波釣徒。這首詞就借表現(xiàn)漁父生活來表現(xiàn)自己隱居生活的樂趣?!稘O歌子》又名《漁父》或《漁父樂》,大概是民間的漁歌。作者寫了五首《漁歌子》,這是第一首。據(jù)《詞林紀事》轉(zhuǎn)引的記載說,張志和曾謁見湖州剌史顏真卿,因為船破舊了,請顏幫助更換,并作《漁歌子》。
水調(diào)歌頭·游泳(1956年6月)
才飲長江水,
又食武昌魚。
萬里長江橫渡,
極目楚天舒。
不管風吹浪打,
勝似閑庭信步,
今日得寬余。
子在川上曰:
逝者如斯夫!
風檣動,
龜蛇靜,
起宏圖。
一橋飛架南北,
天塹變通途。
更立西江石壁,
截斷巫山云雨,
高峽出平湖。
神女應無恙,
當驚世界殊。
這首詞最早發(fā)表在《詩刊》一九五七年一月號。
注釋
〔游泳〕一九五六年六月,作者曾由武昌游泳橫渡長江,到達漢口。
〔長沙水〕作者自注:“民謠:常德德山山有德,長沙沙水水無沙。所謂無沙水,地在長沙城東,有一個有名的‘白沙井’。”
〔武昌魚〕據(jù)《三國志·吳書·陸凱傳》記載:吳主孫皓要把都城從建業(yè)(故城在今南京市南)遷到武昌,老百姓不愿意,有童謠說:“寧飲建業(yè)水,不食武昌魚?!边@里化用。武昌魚,指古武昌(今鄂城)樊口的鳊(biān編)魚,稱團頭鳊或團頭魴
聲明:本網(wǎng)站尊重并保護知識產(chǎn)權,根據(jù)《信息網(wǎng)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果我們轉(zhuǎn)載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權利,請在一個月內(nèi)通知我們,我們會及時刪除。
蜀ICP備2020033479號-4 Copyright ? 2016 學習鳥. 頁面生成時間:2.840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