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樣的好像不多一般都是鼓勵上進的,1、少壯不努力,老大徒悲傷。
—— 漢樂府古辭《長歌行》2、業(yè)精于勤,荒于嬉?!?韓 愈《進學解》3、一寸光陰一寸金,寸金難買寸光陰。
——《增廣賢文》4、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 ——《周易?乾?象》5、志不強者智不達。
——《墨子?修身》6、青,取之于藍而青于藍;冰,水為之而寒于水?!盾髯?勸學》7、志當存高遠。
—— 諸葛亮《誡外生書》8、丈夫志四海,萬里猶比鄰。 —— 曹 植《贈白馬王彪》9、有志者事竟成。
——《后漢書?耿 列傳》10、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 —— 王之渙《登鸛雀樓》11、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
—— 杜 甫《望岳》12、歲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論語?子罕》13、天將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
——《孟子?告子下》14、鍥而舍之,朽木不折;鍥而不舍,金石可鏤。 ——《荀子?勸學》15、石可破也,而不可奪堅;丹可磨也,而不可奪赤。
《呂氏春秋?誠廉》16、精誠所加,金石為開。 ——《后漢書?光武十王列傳》17、憂勞可以興國,逸豫可以亡身。
——《新五代史?伶官傳序》18、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堅忍不拔之志。 —— 蘇 軾《晁錯論》19、路曼曼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
—— 屈 原《離騷》20、位卑未敢忘憂國,事定猶須待蓋棺?!?陸 游《病起》21、尺有所短;寸有所長。
物有所不足;智有所不明。 —— 屈 原《卜居》22、若要功夫深,鐵杵磨成針。
—— 曹 學《蜀中廣記?上川南道彭山縣》23、繩鋸木斷,水滴石穿。—— 羅大經(jīng)《鶴林玉露》24、日日行,不怕千萬里;常常做,不怕千萬事。
——《格言聯(lián)璧?處事》25、恢弘志士之氣,不宜妄自菲薄?!?諸葛亮《出師表》26、天下之事常成于困約,而敗于奢靡。
—— 陸 游27、積土而為山,積水而為海?!盾髯?儒效》28、人非圣賢,孰能無過。
——《訓俗遺規(guī)》29、堅志而勇為,謂之剛。剛,生人之德也。
——《練兵實紀?剛復害》30、捐軀赴國難,視死忽如歸。 —— 曹 植《白馬篇》31、天下興亡,匹夫有責。
—— 顧炎武32、丈夫不報國,終為愚賤人?!?陳恭尹《射虎射石頭》33、時危見臣節(jié),世亂識忠良。
—— 鮑 照《代出自薊北門行》34、茍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 林則徐《赴戎登程口占示家人》35、不為外撼,不以物移,而后可以任天下之大事。
呂 坤《呻吟語?應務》36、真者,精誠之至也,不精不誠,不能動人。——《莊子?漁夫》37、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
惟賢惟德,能服于人。劉 備38、傲不可長,欲不可縱,樂不可極,志不可滿。
—— 魏 徵39、不傲才以驕人,不以寵而作威。 —— 諸葛亮其他40、人生的旅途,前途很遠,也很暗。
然而不要怕,不怕的人的面前才有路?!?魯 迅41、人生像攀登一座山,而找尋出路,卻是一種學習的過程,我們應當在這過程中,學習穩(wěn)定、冷靜,學習如何從慌亂中找到生機。
席慕蓉42、我們活著不能與草木同腐,不能醉生夢死,枉度人生,要有所作為。 —— 方志敏43、做人也要像蠟燭一樣,在有限的一生中有一分熱發(fā)一分光,給人以光明,給人以溫暖。
—— 蕭楚女44、所謂天才,只不過是把別人喝咖啡的功夫都用在工作上了。魯 迅45、人類的希望像是一顆永恒的星,烏云掩不住它的光芒。
特別是在今天,和平不是一個理想,一個夢,它是萬人的愿望。 —— 巴 金46、我們是國家的主人,應該處處為國家著想。
—— 雷 鋒47、我們愛我們的民族,這是我們自信心的源泉。 —— 周恩來48、路是腳踏出來的,歷史是人寫出來的。
人的每一步行動都在書寫自己的歷史。 —— 吉鴻昌49、春蠶到死絲方盡,人至期頤亦不休。
一息尚存須努力,留作青年好范疇。 —— 吳玉章50、學習的敵人是自己的滿足,要認真學習一點東西,必須從不自滿開始。
對自己,“學而不厭”,對人家,“誨人不倦”,我們應取這種態(tài)度?!珴蓶|51、錯誤和挫折教訓了我們,使我們比較地聰明起來了,我們的情就辦得好一些。
任何政黨,任何個人,錯誤總是難免的,我們要求犯得少一點。犯了錯誤則要求改正,改正得越迅速,越徹底,越好。
毛澤東52、一分鐘一秒鐘自滿,在這一分一秒間就停止了自己吸收的生命和排泄的生命。只有接受批評才能排泄精神的一切渣滓。
只有吸收他人的意見。我才能添加精神上新的滋養(yǎng)品。
——徐特立53、知識是從刻苦勞動中得來的,任何成就都是刻苦勞動的結(jié)果。—— 宋慶齡54、形成天才的決定因素應該是勤奮。
……有幾分勤學苦練是成正比例的。 —— 郭沫若55、自覺心是進步之母,自賤心是墮落之源,故自覺心不可無,自賤心不可有。
—— 鄒韜奮56、在勞力上勞心,是一切發(fā)明之母。事事在勞力上勞心,變可得事物之真理。
—— 陶行知57、入于污泥而不染、不受資產(chǎn)階級糖衣炮彈的侵蝕,是最難能可貴的革命品質(zhì)。 —— 周恩來58、一知半解的人,多不謙虛;見多識廣有本領(lǐng)的人,一定謙虛。
—— 謝覺哉59、驕傲自滿是我們的一座可怕的陷阱;而且,這個陷阱是我們自己親手挖掘的。
李煜失去家國,然后郁悶而成了最偉大的詞人,算是符合題目吧,呵呵。
簾外雨潺潺,春意闌珊。羅衾不耐五更寒。夢里不知身是客,一響貪歡。 獨自莫憑欄,無限江山。別時容易見時難。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間。
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小樓昨夜又東風,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闌玉砌應猶在,只是朱顏改.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
無言獨上西樓,月如鉤, 寂寞梧桐深院鎖清秋。 剪不斷,理還亂,是離愁, 別有一般滋味在心頭
1、你只能折騰到在乎你的人,對于不在乎你的人,忘記了你的人,你的所作所為根本起不了任何作用。
2、這個世界,看你笑話的人,永遠比在乎你的多。
3、人生就是一場旅行,不在乎目的地,在乎的應該是沿途的風景以及看風景的心情。
4、被特別在乎的人忽略,會很難過。而更難過的是,你還要裝作不在乎。
5、人們不解釋的原因是根本不在乎對方的想法。無關(guān)重要的人,對無關(guān)重要的事兒有點誤會,有什么關(guān)系。你信也好,不信也好。都于當事人生活無任何影響,何勞解釋。
6、有時候,不小心知道了一些事,才發(fā)現(xiàn)自己所在乎的事是那么可笑。
7、背叛傷害不了你,能傷你的,是你太在乎。分手傷害不了你,能傷你的,是回憶。無疾而終的戀情傷害不了你,能傷你的,是希望。你總以為是感情傷害了你,其實傷到你的人,永遠是自己。所以,做人最高的境界,不是全心全意去愛,而是過好自己的人生,讓別人來死纏爛打吧。
8、被特別在乎的人忽略,會很難過,而更難過的是你還要裝作你不在乎。
9、別為小小的委屈難過,人生在世,注定要受許多委屈。要使自己的生命獲得極值,就不能太在乎委屈,不能讓它們左右你的情緒,干擾你的生活。學會一笑置之,超然待之,懂得隱忍,懂得原諒,讓自己在寬容中壯大。
10、你在乎他,他才那么閃耀。你不在乎他,他就什么都不是。
11、背叛、分手、無疾而終的戀情,其實它們都傷害不了你。能傷你的,是你太在乎,滿懷希望地活在回憶里。你總以為是感情傷害了你,其實傷到你的人,永遠是自己。
12、我跟自己說好,要活得真實,不管別人怎么看我,就算全世界否定我,我還有我自己相信我。我跟自己說好,要過的快樂,無需去想是否有人在乎我,一個人也可以很精彩。我跟自己說好,悲傷時可以哭的很狼狽,很狼狽,眼淚流干后,要抬起頭笑得很漂亮。
13、有些人的一生,是直達車。有些人卻是慢車,中間總要經(jīng)過許多站,經(jīng)歷許多人。有人總是下錯站,坐過頭,不是錯失了窗外的風景,就是錯過了身旁的人。我不在乎坐上那一輛車,只想知道,能陪我坐到終點站的人,究竟是誰。
14、多么風光或多么糟糕的事情,一天之后,便會成為過去。所以,何必太在乎呢?——張小嫻
15、一個人若是只為自己努力,畢竟太寂寞了。若是有一個你在乎的人在看,那才不枉此生。
16、愛,就注定了兩個人一生的戰(zhàn)爭。因為彼此在乎,因為心中有愛,你才會管他,你才會不惜生氣、不怕憤怒、寧可損傷身體也要和他爭執(zhí)、吵架。
17、我?guī)缀鯊膩聿簧鷼?,因為我認為沒必要,不要讓別人的錯誤影響自己。但是,我不生氣,不代表我沒脾氣。我不計較,不代表我脾氣好。我不是不愛你,只是放在心里而已。有時候,我在乎的不是你所說的,而是那些你沒有說的。如果你非要觸摸我的底線,我可以告訴你,我并非善良。
18、我相信,真正在乎我的人,是不會被別人搶走的。無論是友情,還是愛情?!?/p>
19、不屬于自己的,又何必拼了命的去在乎。
20、有些事,我不說我不問,不代表我不在乎。你是吹進我眼里的沙子,模糊了雙眼,看不清天空的樣子。這一場末路繁華,不傾城,不傾國,卻傾我所有。
21、有時候,你選擇與某人保持距離,不是因為不在乎,而是因為你清楚的知道,他不屬于你。
22、有時候你覺得別人是什么樣子的,不代表他們就是你所想的那樣。從外表看起來,他們可能歡笑,也可能流淚,但你要為發(fā)現(xiàn)他們內(nèi)在的真實而感到驚奇。所以,仔細觀察你在乎和你愛的人,只因為他們原本的樣子,而不是你希望他們成為的樣子。
23、沒有浪漫,愛會枯燥;沒有尊重,愛會走掉;沒有在乎,愛會無聊;沒有誠實,愛會不爽;沒有信任,愛會不牢。
24、我們不敢太在乎,是害怕別人根本就不在乎。
25、等與不等,我都等了。在與不在乎,我都已在乎了。
1、莫生氣
人生就像一場戲 因為有緣才相聚
相扶到老不容易 是否更該去珍惜
為了小事發(fā)脾氣 回頭想想又何必
別人生氣我不氣 氣出病來無人替
我若氣死誰如意 況且傷神又費力
鄰居親朋不要比 兒孫瑣事由他去
吃苦享樂在一起 神仙羨慕好伴侶
2、不氣歌
他人氣我我不氣,我本無心他來氣;
倘若生氣中他計,氣下病來無人替;
請來醫(yī)生把病治,反說氣病治非易;
氣之為害大可懼,誠恐因病將命廢;
我今嘗過氣中味,不氣不氣真不氣。
一、蠢的人只會生氣,聰明的人懂得去爭氣!
哲學家康德說:“生氣,是拿別人的錯誤懲罰自己。世界上沒有爬不過的火焰山。也許生活給了我們太多的磨難,家庭、工作、愛情,但誰又能說一輩子不會遇到這些呢?與其用痛苦一遍一遍地的折磨自己,何不試著繞開它,去做個聰明的人,做一個善待自己的人呢?”生活是自己創(chuàng)造的,心情是自己營造的,不要為小事生氣,生氣不如爭氣,引怒火做功,你能活出生命的色彩。
二、快樂不是擁有的多而是計較的少!
一個人最重要的是要學會讓自己快樂起來,不要成天去計較一些雞毛蒜皮的小事,否則最終傷害的只是你自己。
人生需要愛更需要快樂,但是快樂不是擁有的多而是計較的少。人一生要遇到很多不順的事,如果你遇事斤斤計較不能坦然面對,或抱怨或生氣,最終受傷害的只有你自己。莫生氣,不要計較太多,知足常樂。容易滿足的人,才會更加快樂、幸福。
三、學會從另外一角度看困境!
海明威在《老人與?!防镆舱f過這樣一句話:“英雄可以被摧毀,但是不能被擊敗。”人生有順境,也有困境,不可能處處是逆境。人生有巔峰,也有谷底,不要能處處是谷底。因為順境或巔峰而趾高氣揚,因為逆境或低谷而垂頭喪氣,都是淺薄的人生。困境只是人生的一個考驗而已,鼓起勇氣,心存希望,全面分析自己的失誤,堅持不懈地走下去,讓自己成為一個強者,勇敢地走出谷底就是智者的人生。擴展閱讀《社會生存100計,很受用,務必計計記在心》
換一種角度看困境,就會出現(xiàn)不一樣的結(jié)果。
四、選擇與放棄都是一種生活!
生活中有太多的陰霾,太多的風雨,有時候它不會考慮我們的感受,它只是個性的“孩子”,如何去選擇是你自己的事情,承受也是你自己的事情!
其實,人生就是一個不斷先擇和放棄的過程,往往魚和熊掌不可能兼得,見什么要什么,想什么是什么,被物所役、被事所迷的心態(tài)不是人生最為本質(zhì)的意義,更不是最為明智的選擇。
五、看淡失去的珍惜擁有的!
有句話說得好:“人生中最珍貴的不是失去的和得不到的,而是現(xiàn)在擁有的幸福。
失去是一種痛苦也是一種幸福,因為失去的同時也在得到。失去了太陽,可以欣賞滿天的繁星;失去了綠色,得到了豐碩的金秋;失去了青春歲月,我們走進成熟的人生——生活;需要享受收獲的喜悅,也該享受失去的樂趣,更重要的是要珍惜現(xiàn)在所擁有的美好。
六、找到方法,秀出職場中的你!
職場中,別人比自己強了,受到領(lǐng)導表揚了,得到嘉獎了,你會生氣嗎?如果會,那么你就要學會爭氣。抖擻精神積極行動,罟力拼搏搶在他人前面才是最明智的選擇。只要你強了,只要你成功了,別人自然不會瞧不起你。
充實自己,完善自我,邁向成功才是最重要的。擴展閱讀《人生十度修煉,你煉達多少。
七、人生最大的失敗就是被自己打?。?/p>
失敗并不可怕,被別人打敗也不可怕,可怕的是被自己打倒,從此一蹶不振、埋天怨地。人生最大的失敗莫過于此,人與人之間,弱者與強者之間,成功與失敗之間最大的差異就在與意志力量的差異。人一旦有了意志的力量,就能虎勝自身的各種弱點。敢于挑戰(zhàn)自己就是爭氣的表現(xiàn)。一個人具備了敢于挑戰(zhàn)自己的這種素質(zhì),就參做成這個世界上能做的任何事情。
清平樂·留人不住 宋 晏殊 留人不住。
醉解蘭舟去。一棹碧濤春水路。
過盡曉鶯啼處。 渡頭楊柳青青。
枝枝葉葉離情。此后錦書休寄,畫樓云雨無憑。
作者簡介: 晏殊(991年—1055年),字同叔,撫州臨川人。北宋著名文學家、政治家。
生于宋太宗淳化二年(991),十四歲以神童入試,賜進士出身,命為秘書省正字,官至右諫議大夫、集賢殿學士、同平章事兼樞密使、禮部刑部尚書、觀文殿大學士知永興軍、兵部尚書,1055年病逝于京中,封臨淄公,謚號元獻,世稱晏元獻。[1] 晏殊以詞著于文壇,尤擅小令,風格含蓄婉麗,與其子晏幾道,被稱為“大晏”和“小晏”,又與歐陽修并稱“晏歐”;亦工詩善文,原有集,已散佚。
存世有《珠玉詞》、《晏元獻遺文》、《類要》殘本。 主要成就 政治成就 真宗死,命章獻明肅太后權(quán)掌國事,宰相丁謂、樞密使曹利用都想單獨見太后奏事,一時相持不下,晏殊挺身而出,建言太后垂簾聽政,丁、曹二人皆不得見,議遂定,這一建議,對穩(wěn)定當時的政局,起了重要作用。
[7] 仁宗朝,西夏元昊反,天下弊于兵,晏殊時任宰相兼樞密使,建議仁宗罷監(jiān)軍,不要以陣圖授諸將,使得諸將對敵時能審時度勢、隨機應變。他還建議整頓財賦制度。
這些建議均被仁宗采納,并取得很好的效果,終于使元昊俯首聽命。[5] 晏殊為人剛簡威猛,待人以誠,雖處富貴,但生活相當簡樸,并且樂于獎掖人才,當世名士,如范仲淹、孔道輔、歐陽修等,皆出其門,又能識富弼于寒素之中,將自己的女兒嫁給他。
晏殊執(zhí)政時,范仲淹、韓琦、富弼皆受重用,臺閣也多一時之賢,做了許多有利于國計民生的大事,為史學家艷稱的“慶歷新政”,實際上是由晏殊總領(lǐng)其事的。晏殊被罷相,范、韓、富等被貶,“慶歷新政”遂宣告失敗。
任地方官時,他曾大辦學校,培養(yǎng)人才,歐陽修說“自五代以來,天下學廢,興自公始”,并非虛譽。[8] 文學成就 晏殊一生寫了一萬多首詞,大部分已散失,僅存《珠玉詞》136首。
《全宋詩》中收其詩160首、殘句59句、存目3首。在《全宋文》中僅存散文53篇。
《東都事略》說他有文集240卷,《中興書目》作94卷,《文獻通考》載《臨川集》30卷,皆不傳。傳者惟《珠玉詞》3卷。
汲古閣并為1卷,為《宋六十名家詞》之首集,計詞131首。有清人所輯《晏元獻遺文》行于世。
世稱“撫州八晏”(晏殊、晏幾道、晏穎、晏富、晏京、晏嵩、晏照、晏方)。 晏殊在文學上有多方面的成就和貢獻。
他能詩、善詞,文章典麗,書法皆工,而以詞最為突出,有“宰相詞人”之稱。他的詞,吸收了南唐“花間派”和馮延巳的典雅流麗詞風,開創(chuàng)北宋婉約詞風,被稱為“北宋倚聲家之初祖”。
他的詞語言清麗,聲調(diào)和諧,如其閑雅之情調(diào)、曠達之懷抱,及其寫富貴而不鄙俗、寫艷情而不纖佻,寫景重其精神,賦于自然物以生命,能將理性之思致,融入抒情之敘寫中,在傷春怨別之情緒內(nèi),表現(xiàn)出一種理性之反省及操持,在柔情銳感之中,透露出一種圓融曠達之理性的觀照,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其“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浣溪沙》)、“昨夜西風凋碧樹。
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蝶戀花》)、“念蘭堂紅燭,心長焰短,向人垂淚”(《撼庭秋》)等佳句廣為流傳。他既是導宋詞先路的一代詞宗、江西詞派的領(lǐng)袖,還是中國詩史上的一位多產(chǎn)詩人。
有清人所輯《晏元獻遺文》行于世。
●君子喻于義,小人喻于利。
—— 孔丘 釋義:君子把義氣看得重,小人看重的是利益 ●不會寬容人的人,是不配受到別人的寬容的 ?!悹柲?●人人好公,則天下太平;人人營私,則天下大亂。
—— 劉鶚 ●自私自利之心,是立人達人之障。 —— 呂坤 ●如煙往事俱忘卻,心底無私天地寬。
—— 陶鑄 ●人人都是自私的(普勞圖斯) ●自私是永遠存在的(伏爾泰) ●自私是萬物之源泉(騷塞) ●自私是平靜的,它是自然力量,你可以說,樹也是自私的(羅·路·史蒂文森) ●起支配作用的自私欲常常被誤解為一個人投身人類事業(yè)的神圣熱忱(?!す兀?●人人為自己,上帝為大家(英國) ●一切聰明人都是自私的(愛默生) ●只顧自己撈一把,哪管他寸草不生 ●只要蛇肚了飽,不管哈蟆掉了皮 ●只顧自己碗里滿,不顧人家肚里空 ●與其得罪能陟我能黜我之君王,不如忍怨于我何之百姓 ●自己的東西當寶,別人的東西當草 ●人不為已,天誅地滅 ●許多人知道如何享樂,卻不知道自己從何時起已不再向別人提供歡樂(阿瑟·赫爾普斯) ●人被認為自私自利,并非因為追求自己的福利,而是因為不顧?quán)徣说母@木壒剩ㄓ?●人一生下來就離不開別人:誰只為自己活著,誰就枉活一世(弗·夸爾斯) ●只為自己活著的人是渺小的(蒙田) ●人為了謀取私利是不惜一切代價的(羅·勃朗寧) ●人總是先顧自己的利益(馬里亞特) ●為自己的利益而爭論,人人都是雄辯家(奧維德) ●每個人都把自己的利益放在他人的利益之上(忒壬斯) ●世界上有兩根杠桿可以驅(qū)使人們行動利益和恐懼(拿破侖) ●理智、正義和平等都沒有足夠的力量統(tǒng)治地球上的人類,唯有利益有這種力量(托·杰弗遜) ●保住你所擁有的,爭取你所得到的(布爾沃·利頓) ●每個人都應照顧自己的利益,這是最簡單的道理(普勞圖斯) ●謀求自己的利益是美德或者是正當?shù)奶幨乐牢ㄒ恢匾幕A(斯賓諾莎) ●自私自利有時候一個人得到他所想得到的東西,但更多的時候是使他得到應受的(非洲) ●自私的心靈是會飽嘗它應得的苦痛的(愛·揚格) ●私心重,禍無窮 ●自私自利的人不會愛別人,但也決不會愛自己(德國) ●私德所能接受的最高的頌揚就是仆人的贊美(塞·約翰遜) ●那些將自己的幸福建筑在別人的痛苦之上的人們,注定要被仇恨的鎖鏈鎖住,而且絕不可能掙脫那些鎖鏈〈法句經(jīng)〉 ●平生不作皺眉事,世上應無切齒人 ●自私自利從來弄不明白:究竟他是全人類的一部分,還是全人類是他的一部分(歐洲) ●不要用別人的刀為自己立功(日本) ●損人利已,分文不值,容不得他人本身就是自私,忍受不了他人的自私并加以譴責的其實也是一種自私(桑塔亞那) ●枯干的果樹上,莫想摘取大甜梨;貪圖私利的人,莫想做出好成績(蒙古族) ●歪嘴和尚念不出好經(jīng)來 ●想自個兒上天國的人,絕對上不了天國(德國) ●都為自己打算的人群里,不會出英雄(蘇聯(lián)) ●一旦自私的幸福變成了人生唯一的目標,人生就會變得沒目標 (法國) ●自私為一切天然與道德的罪惡根源(希臘) ●自私是人類萬惡之源(萊斯頓) ●利已心是最壞的顧問(英國) ●追求私利,所有的美德就會付諸東流(蘇聯(lián)) ●猶如細流在大海里消逝,美德在自私自利中喪失(拉羅什富科) ●在人人都自私的地方,智者不僅不比愚者好,反而比愚者還危 險(弗勞德) ●公道達而私門寒,公義立而私事息 ●萬惡皆由私字起,千好都從公字來 ●自私自利人人憎,大公無私人人敬 ●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禮記〉 ●人不為已,頂天立地 ●人不為已遇事不迷 ●走正路的人,不怕迷失方向(阿爾巴尼亞) ●無私者公,無我者明 ●公事不私議 ●想著自己的人被塵土埋沒,想著群眾的人威名遠揚(哈薩克族) ●穿著私字鞋,走不了公字路 ●欲除煩惱先忘我,歷盡艱難好作人 ●為財而生,不如為眾而死(朝鮮) ●公道立,奸邪塞,私權(quán)廢〈漢書〉 ●凡立公,所以棄私也〈慎子〉 ●私心勝者,可以滅公(宋·林逋) ●君子不以私害公(漢·韓嬰)。
1、少壯不努力,老大徒悲傷。 —— 漢樂府古辭《長歌行》
2、業(yè)精于勤,荒于嬉?!?韓 愈《進學解》
3、一寸光陰一寸金,寸金難買寸光陰?!对鰪V賢文》
4、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 ——《周易?乾?象》
5、志不強者智不達。 ——《墨子?修身》
6、青,取之于藍而青于藍;冰,水為之而寒于水。——《荀子?勸學》
7、志當存高遠?!?諸葛亮《誡外生書》
8、丈夫志四海,萬里猶比鄰。 —— 曹 植《贈白馬王彪》
9、有志者事竟成。 ——《后漢書?耿 列傳》
10、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 —— 王之渙《登鸛雀樓》
11、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 —— 杜 甫《望岳》
12、歲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論語?子罕》
13、天將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睹献?告子下》
14、鍥而舍之,朽木不折;鍥而不舍,金石可鏤。 ——《荀子?勸學》
15、石可破也,而不可奪堅;丹可磨也,而不可奪赤。 《呂氏春秋?誠廉》
16、精誠所加,金石為開。 ——《后漢書?光武十王列傳》
17、憂勞可以興國,逸豫可以亡身。 ——《新五代史?伶官傳序》
18、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堅忍不拔之志。 —— 蘇 軾《晁錯論》
19、路曼曼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 —— 屈 原《離騷》
20、位卑未敢忘憂國,事定猶須待蓋棺?!?陸 游《病起》
21、尺有所短;寸有所長。物有所不足;智有所不明。 —— 屈 原《卜居》
22、若要功夫深,鐵杵磨成針。 —— 曹 學《蜀中廣記?上川南道彭山縣》
23、繩鋸木斷,水滴石穿?!?羅大經(jīng)《鶴林玉露》
24、日日行,不怕千萬里;常常做,不怕千萬事。 ——《格言聯(lián)璧?處事》
25、恢弘志士之氣,不宜妄自菲薄。—— 諸葛亮《出師表》
26、天下之事常成于困約,而敗于奢靡。 —— 陸 游
27、積土而為山,積水而為海?!盾髯?儒效》
28、人非圣賢,孰能無過。——《訓俗遺規(guī)》
29、堅志而勇為,謂之剛。剛,生人之德也。——《練兵實紀?剛復害》
30、捐軀赴國難,視死忽如歸。 —— 曹 植《白馬篇》
31、天下興亡,匹夫有責。 —— 顧炎武
32、丈夫不報國,終為愚賤人?!?陳恭尹《射虎射石頭》
33、時危見臣節(jié),世亂識忠良?!?鮑 照《代出自薊北門行》
34、茍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林則徐《赴戎登程口占示家人》
35、不為外撼,不以物移,而后可以任天下之大事。呂 坤《呻吟語?應務》
36、真者,精誠之至也,不精不誠,不能動人?!肚f子?漁夫》
聲明:本網(wǎng)站尊重并保護知識產(chǎn)權(quán),根據(jù)《信息網(wǎng)絡傳播權(quán)保護條例》,如果我們轉(zhuǎn)載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權(quán)利,請在一個月內(nèi)通知我們,我們會及時刪除。
蜀ICP備2020033479號-4 Copyright ? 2016 學習鳥. 頁面生成時間:3.109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