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絕句》
唐·杜甫
江碧鳥逾白,山青花欲燃。
今春看又過,何日是歸年?
2、《歸家》
唐·杜牧
稚子牽衣問,歸來何太遲?
共誰爭歲月,贏得鬢邊絲?
3、《鄉(xiāng)思》
宋·李覯
人言落日是天涯,望極天涯不見家。
已恨碧山相阻隔,碧山還被暮云遮。
4、《京師得家書》
明·袁凱
江水三千里,家書十五行。
行行無別語,只道早還鄉(xiāng)。
5、《與浩初上人同看山寄京華親故》
唐·柳宗元
海畔尖山似劍芒,秋來處處割愁腸。
若為化得身千億,散上峰頭望故鄉(xiāng)。
6、《聞雁》
唐·韋應物
故園眇何處?歸思方悠哉。
淮南秋雨夜,高齋聞雁來。
7、《雜詩》
唐·王維
君自故鄉(xiāng)來,應知故鄉(xiāng)事。
來日綺窗前,寒梅著花未?
8、《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唐·王維
獨在異鄉(xiāng)為異客,每逢佳節(jié)倍思親。
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
9、《渡荊門送別》
唐·李白
渡遠荊門外,來從楚國游。
山隨平野盡,江入大荒流。
月下飛天鏡,云生結(jié)海樓。
仍憐故鄉(xiāng)水,萬里送行舟。
10、《月夜憶舍弟》
唐·杜甫
戍鼓斷人行,邊雁一秋聲。
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xiāng)明。
有弟皆分散,無家問死生。
寄書常不達,況乃未休兵。
只能這樣了,找不到你說的。
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王維 獨在異鄉(xiāng)為異客, 每逢佳節(jié)倍思親。
遙知兄弟登高處, 遍插茱萸少一人。 十五夜望月 王建 中庭地白樹棲鴉, 冷露無聲濕桂花。
今夜月明人盡望, 不知秋思落誰家。 秋思 張 籍 洛陽城里見秋風, 欲作家書意萬重。
復恐匆匆說不盡, 行人臨發(fā)又開封。 ―― 秋風引 ―劉禹錫 何處秋風至? 蕭蕭送雁群。
朝來入庭樹, 孤客最先聞。 ― 長相思 納蘭性德 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關那畔行,夜深千帳燈。
風一更,雪一更,聒碎鄉(xiāng)心夢不成,故園無此聲。 天凈沙 秋思 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瘦馬。
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 人日思歸 薛道衡 入春才七日, 離家已二年。
人歸落雁后, 思發(fā)在花前。
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唐)王維
獨在異鄉(xiāng)為異客,每逢佳節(jié)倍思親。
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zhū)萸(yú)少一人。
靜夜思(唐)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xiāng)。
憶江南(唐)白居易
江南好,風景舊曾諳(ān)。
日出江花紅勝火,
春來江水綠如藍。
能不憶江南?
泊船瓜洲(宋)王安石
京口瓜洲一水間,
鐘山只隔數(shù)重山。
春風又綠江南岸,
明月何時照我還。
秋夜將曉出籬門迎涼有感(宋)陸游
三萬里河東入海,
五千仞(rèn)岳上摩天。
遺民淚盡胡塵里,
難望王師又一年。
獨在異鄉(xiāng)為異客, 每逢佳節(jié)倍思親。
遙知兄弟登高處, 遍插茱萸少一人?!蹙S《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中庭地白樹棲鴉, 冷露無聲濕桂花。
今夜月明人盡望, 不知秋思落誰家?!踅?《十五夜望月 》洛陽城里見秋風, 欲作家書意萬重。
復恐匆匆說不盡, 行人臨發(fā)又開封?!獜?籍《秋思 》何處秋風至? 蕭蕭送雁群。
朝來入庭樹, 孤客最先聞?!獎⒂礤a《秋風引 》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瘦馬。
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 ——秋思《天凈沙 》詩因重陽節(jié)思念家鄉(xiāng)的親人而作。
王維家居蒲州,在華山之東,所以題稱“憶山東兄弟”。寫這首詩時他大概正在長安謀取功名。
繁華的帝都對當時熱中仕進的年輕士子雖有很大吸引力,但對一個少年游子來說,畢竟是舉目無親的“異鄉(xiāng)”;而且越是繁華熱鬧,在茫茫人海中的游子就越顯得孤孑無親。第一句用了一個“獨”字,兩個“異”字,分量下得很足。
對親人的思念,對自己孤孑處境的感受,都凝聚在這個“獨”字里面?!爱愢l(xiāng)為異客”,不過說他鄉(xiāng)作客,但兩個“異”字所造成的藝術效果,卻比一般地敘說他鄉(xiāng)作客要強烈得多。
這是一首中秋之夜望月思遠的七言絕句。在民俗中,中秋節(jié)的形成歷史悠久。
詩人望月興嘆,但寫法與其他中秋詠月詩完全不同,很有創(chuàng)造性,甚至更耐人回味。詩人運用形象的語言,豐美的想象,渲染了中秋望月的特定的環(huán)境氣氛,把讀者帶進一個月明人遠、思深情長的意境,加上一個唱嘆有神、悠然不盡的結(jié)尾,將別離思聚的情意,表現(xiàn)得委婉動人。
這是鄉(xiāng)愁詩。通過敘述寫信前后的心情,表達鄉(xiāng)愁之深。
第一句交代“作家書”的原因(“見秋風”),以下三句是描寫作書前、作書后的心理活動。作書前是“意萬重”,作書后是“復恐說不盡”。
“臨發(fā)開封”這個細節(jié)把“復恐說不盡”的心態(tài)表現(xiàn)得栩栩如生,意形相融。寫的是人人意中常有之事,卻非人人所能道出。
作客他鄉(xiāng),見秋風而思故里,托便人捎信。臨走時怕遺漏了什么,又連忙打開看了幾遍。
事本子平,而一經(jīng)入詩,特別是一經(jīng)張籍這樣的高手入詩,便臻妙境。這首詩主要要表達的,其實正是這羈旅之情和思歸之心,但妙在不從正面著筆,始終只就秋風做文章,在篇末雖然推出了“孤客”,也只寫到他“聞”秋風而止。
至于他的旅情歸思是以“最先”兩字來暗示的。如照說,秋風吹到庭樹,每個人都可以同時聽到,不應當有先后之分。
而惟獨孤客“最先”聽到,可以想見,他對時序、物候有特殊的敏感。而他如此敏感的原因。
這就是對“最先聞”的解釋。這些評語都稱贊這一結(jié)句曲折見意,含蓄不盡,為讀者留有可尋味的深度。
從全詩看來,卻必須說“不可聞”,才與它的蒼涼慷慨的意境、高亢勁健的風格相融浹。兩個結(jié)句,內(nèi)容相似,一用曲筆,一用直筆,卻各盡其妙。
對照之下,可悟詩法。以景托情,寓情于景,在景情的交融中構(gòu)成一種凄涼悲苦的意境。
使用眾多密集的意象來表達作者的羈旅之苦和悲秋之恨,使作品充滿濃郁的詩情。善于加工提煉,用極其簡練的白描手法,勾勒出一由游子深秋遠行圖。
采用悲秋這一審美情感體驗方式,來抒發(fā)羈旅游子的悲苦情懷,使個人的情感獲得普遍的社會意義。
1. 春季詩 《春曉》、《江畔獨步尋花》、《江南春》、《惠崇春江曉景》、《春日》、《鄉(xiāng)村四月》、《村居》、《游園不值》、《詠柳》、《春夜喜雨》、《賦得古原草送別》、《絕句》杜甫?、《憶江南》詞?、《鳥鳴澗》、《早春呈水部張十八員外》 2. 夏季詩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樓醉書》、《小池》、《曉出凈慈寺送林子方》、《三衢道中》《初夏》 3. 秋季詩 《楓橋夜泊》、《山行》晚秋?、《贈劉景文》、《夜書所見》 4. 冬季詩 《江雪》、《梅花》、《雪夜歌送武判官歸京》、《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5. 田園詩 《鄉(xiāng)村四月》、《四時田園雜興》2首、《江南》、《村居》、《小池》、《所見》、《詠鵝》、《書湖陰先生壁》 6、山川奇景詩 《望廬山瀑布》、《望天門山》、《江畔獨步尋花》、《山行》、《浪淘沙》、《敕勒歌》、《題西林壁》、《鹿柴》、《望洞庭》、《飲湖上初晴后雨》、《三衢道中》、《滁州西澗》 7.友誼、離別詩 《芙蓉樓送辛漸》、《送元二使安西》、《贈汪倫》、《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別董大》、《賦得古原草送別》、《游子吟》《七步詩》(親情)? 8.思鄉(xiāng)詩 《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靜夜思》、《泊船瓜州》 9.邊塞詩 《涼州詞》王之渙、《涼州詞》王翰、《出塞》、《塞下曲》、《馬詩》 10、人生感悟的詩 《樂游原》、《登鸛雀樓》、《江雪》、《漁歌子》、《竹石》、《石灰吟》、《夏日絕句》、《墨梅》、《蜂》、《尋隱者不遇》、《長歌行》 11、憂國憂民的詩 《題臨安邸》、《憫農(nóng)》二首?、《江南春》、《江上漁者》、《秋夜將曉出籬門迎涼有感》、《己亥雜詩》、《示兒》、《聞官軍收河南河北》 12.敘事的詩 《尋隱者不遇》、《池上》、《小兒垂釣》、《游園不值》、《所見》、《早發(fā)白帝城》、《回鄉(xiāng)偶書》 13、寫月的詩 《靜夜思》、《宿建德江》、《楓橋夜泊》、《泊船瓜洲》、《古朗月行》 14、關于童年的詩 《村居》、《所見》、《牧童》、《舟過仁安》、《一去二三里》、《池上》、《小兒垂釣》、《宿新市徐公店》 15、關于花的詩 《梅花》、《江畔獨步尋花》桃花?、《小池》、《曉出凈慈寺送林子方》、《游園不值》、《贈劉景文》 16、傳統(tǒng)節(jié)日詩 《元日》春節(jié)?、《清明》清明?、《乞巧》七夕?、《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重陽?、《天竺寺八月十五日夜桂子》中秋? 17、哲理詩 《題西林壁》、《游山西村》、《登顴鵲樓》、《蜂》、《觀書有感》。
1、江南 漢樂府 江南可采蓮,蓮葉何田田。
魚戲蓮葉間。魚戲蓮葉東,魚戲蓮葉西。
魚戲蓮葉南,魚戲蓮葉北。2、敕(chì)勒(lè)歌 北朝民歌 敕勒川,陰山下,天似穹(qióng)廬,籠蓋四野。
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見牛羊。3、詠鵝 (唐)駱賓王 鵝 ,鵝,鵝,曲項向天歌。
白毛浮綠水,紅掌撥清波4、風 (唐)李嶠(qiáo) 解落三秋葉,能開二月花。過江千尺浪,入竹萬竿斜。
5、詠柳 (唐)賀知章 碧玉妝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絳(tāo)。不知細葉誰裁(cái)出,二月春風似剪刀。
6、涼州詞 (唐)王之煥 黃河遠上白云間,一片孤城萬仞(rèn)山。羌(qiāng)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
7、登鸛(guàn)雀樓 (唐)王之煥(huàn) 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
8、春曉 (唐)孟浩(hào)然 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夜來風雨聲,花落知多少?9、涼州詞 (唐)王翰(hàn)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飲琵琶馬上催。
醉臥沙場君莫笑,古來征戰(zhàn)幾人回?10、出塞(sài) (唐)王昌齡 秦時明月漢時關,萬里長征人未還(huán)。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jiào)胡馬度陰山!11、芙(fú)蓉樓送辛漸 (唐)王昌齡 寒雨連江夜入?yún)?,平明送客楚山孤?/p>
洛陽親友如相問,一片冰心在玉壺。12、鹿柴(zhài) (唐)王維 空山不見人,但聞人語響。
返景入深林,復照青苔上。13、送元二使安西 (唐)王維 渭(wèi)城朝雨浥(yì)輕塵,客舍青青柳色新。
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14、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唐)王維 獨在異鄉(xiāng)為異客,每逢佳節(jié)倍思親。
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zhū)萸(yú)少一人。15、靜夜思 (唐)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xiāng)。16、古朗月行(節(jié)錄) (唐)李白 小時不識月,呼作白玉盤。
又疑瑤臺鏡,飛在青云端。17、望廬山瀑布 (唐)李白 日照香爐生紫煙,遙看瀑布掛前川,飛流直下三千尺。
疑是銀河落九天。18、贈汪倫 (唐)李白 李白乘舟將欲行,忽聞岸上踏歌聲。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19、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 (唐)李白 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lián)P州。
孤帆遠影碧空盡,惟見長江天際流。20、早發(fā)白帝城 (唐)李白 朝(zhāo)辭白帝彩云間,千里江陵一日還(huán)。
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chóng)山。21、望天門山 (唐)李白 天門中斷楚江開,碧水東流至此回。
兩岸青山相對出,孤帆一片日邊來。22、別董大 (唐)高適(shì) 千里黃云白日曛(xūn),水風吹雁雪紛紛。
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23、絕句 (唐)杜甫 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窗含西嶺千秋雪,門泊東吳萬里船。
24、春夜喜雨 (唐)杜甫 好雨知時節(jié),當春乃nǎi發(fā)生。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
野徑云俱黑,江船火獨明。曉看紅濕處,花重zhòng錦官城。
25、絕句 (唐)杜甫 遲日江山麗,春風花草香。泥融飛燕子,沙暖睡鴛鴦。
26、江畔(pàn)獨步尋花 (唐)杜甫 黃師塔前江水東,春光懶困倚(yǐ)微風。桃花一簇開無主,可愛深紅愛淺紅?27、楓橋夜泊 (唐)張繼 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
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鐘聲到客船。28、游子吟(yín) (唐)孟郊 慈母手中線,游子身上衣。
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
29、江雪 (唐)柳宗元 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孤舟蓑(suō)笠(lì)翁,獨釣寒江雪。
30、漁歌子 (唐)張志和 西塞山前白鷺(lù)飛,桃花流水鱖(guì)魚肥。青箬(ruò)笠(lì),綠蓑(suō)衣,斜風細雨不須歸。
31、塞下曲 (唐)盧綸 月黑雁飛高,單(chán)于夜遁(dùn)逃。欲將輕騎(jì)逐(zhú),大雪滿弓刀。
32、望洞庭 (唐)劉禹(yǔ)錫(xí) 湖光秋月兩相和,潭面無風鏡未磨。遙望洞庭山水翠,白銀盤里一青螺。
33、浪淘沙 (唐)劉禹錫 九曲黃河萬里沙,浪淘風簸(bǒ)自天涯。如今直上銀河去,同到牽牛織女家。
34、賦(fù)得古原草送別(唐)白居易 離離原上草,一歲一枯榮。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
遠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孫去,萋萋滿別情。
35、池上 (唐)白居易 小娃撐小艇,偷采白蓮回。不解藏蹤跡,浮萍一道開。
36、憶江南 (唐)白居易 江南好,風景舊曾諳(ān)。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
能不憶江南?37、小兒垂釣 (唐)胡令能 蓬頭稚(zhì)子學垂綸(lún),側(cè)坐莓(méi)苔(tāi)草映身。路人借問遙招手,怕得魚驚不應人。
38、憫(mǐn)農(nóng) (唐)李紳(shēn) 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 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
39、憫農(nóng) (唐)李紳 春種一粒粟(sù),秋收萬顆子。四海無閑田, 農(nóng)夫猶餓死。
40、尋隱者不遇 (唐)賈島 松下問童子,言師采藥去。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處。
41、山行 (唐)杜牧 遠上寒山石徑斜,白云深處有人家。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于二月花。
42、清明 (唐)杜牧(mù) 清明時節(jié)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
43、江南春 (唐)杜牧 千里鶯啼綠映紅,水村山郭酒旗風。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臺煙雨中。
44、樂游原 (唐)李商隱。
聲明:本網(wǎng)站尊重并保護知識產(chǎn)權,根據(jù)《信息網(wǎng)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果我們轉(zhuǎn)載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權利,請在一個月內(nèi)通知我們,我們會及時刪除。
蜀ICP備2020033479號-4 Copyright ? 2016 學習鳥. 頁面生成時間:2.813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