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州謝朓樓餞別校書叔云 李白 棄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
亂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煩憂。 長風萬里送秋雁①,對此可以酣高樓。
蓬萊文章②建安骨,中間小謝又清發(fā)。 俱懷逸興壯思飛,欲上青天覽日月。
抽刀斷水水更流,舉杯消愁愁更愁。 人生在世不稱意,明朝散發(fā)弄扁舟。
將進酒① 李白 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 君不見,高堂明鏡悲白發(fā),朝如青絲暮成雪。
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
烹羊宰牛且為樂,會須①一飲三百杯。 岑夫子②,丹丘生③,將進酒,杯莫停。
與君歌一曲,請君為我傾耳聽。 鐘鼓④饌玉⑤何足貴,但愿長醉不愿醒。
古來圣賢皆寂寞,唯有飲者留其名。 陳王⑥昔時宴平樂⑦,斗酒十千恣歡謔。
主人何為言少錢,徑須⑧沽?、釋谩?五花馬,千金裘, 呼兒將出⑩換美酒,與爾同銷萬古愁。
夢游天姥吟留別 李白 ??驼勫蔻?,煙濤微茫信②難求。 越人語天姥,云霓明滅或可睹。
天姥連天向天橫,勢拔③五岳掩赤城④。 天臺四萬八千丈,對此欲倒東南傾。
我欲因之夢吳越,一夜飛度鏡湖月。 湖月照我影,送我至剡溪。
謝公宿處今尚在,綠水蕩漾清猿啼, 腳著謝公屐,身登青云梯。 半壁見海日,空中聞天雞。
千巖萬轉路不定,迷花倚石忽已暝。 熊咆龍吟殷巖泉,?深林兮驚層巔。
云青青兮欲雨,水澹澹兮生煙。 列缺⑤霹靂,丘巒崩摧。
洞天石扇,訇然中開。 青冥浩蕩不見底,日月照耀金銀臺。
霓為衣兮風為馬,云之君兮紛紛而來下。 虎鼓瑟兮鸞回車,仙之人兮列如麻。
忽魂悸以魄動,恍驚起而長嗟。 惟覺時之枕席,失向來之煙霞。
世間行樂亦如此,古來萬事東流水。 別君去兮何時還? 且放白鹿青崖間,須行即騎訪名山。
安能摧眉⑥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 玉壺吟 烈士擊玉壺,壯心惜暮年。 三杯拂劍舞秋月,忽然高詠涕泗漣。
鳳凰初下紫泥詔,謁帝稱觴登御筵。 揄揚九重萬乘主,謔浪赤墀青瑣賢。
朝天數(shù)換飛龍馬,敕賜珊瑚白玉鞭。 世人不識東方朔,大隱金門是謫仙。
西施宜笑復宜顰,丑女效之徒累身。 君王雖愛蛾眉好,無奈宮中妒殺人! 廬山謠寄盧侍御虛舟 李白 我本楚狂人,鳳歌笑孔丘。
手持綠玉杖,朝別黃鶴樓。 五岳尋仙不辭遠,一生好入名山游。
廬山秀出南斗傍,屏風九疊云錦張,影落明湖青黛光,金闕前開二峰長,銀河倒掛三石梁,香爐瀑布遙相望,?崖沓嶂凌蒼蒼。 翠影紅霞映朝日,鳥飛不到吳天長。
登高壯觀天地間,大江茫茫去不還。 黃云萬里動風色,白波九道流雪山。
好為廬山謠,興因廬山發(fā)。 閑窺石鏡清我心,謝公行處蒼苔沒。
早服還丹無世情,琴心三疊道初成。 遙見仙人彩云里,手把芙蓉朝玉京。
先期汗漫九垓上,愿接盧敖游太清 行路難其一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盤珍羞值萬錢。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劍四顧心茫然。
欲渡黃河冰塞川,將登太行雪滿山。 閑來垂釣碧溪上,忽復乘舟夢日邊。
行路難,行路難!多歧路,今安在? 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海。 行路難其二 大道如青天,我獨不得出。
羞逐長安社中兒,赤雞白雉賭梨栗。 彈劍作歌奏苦聲,曳裾王門不稱情。
淮陰市井笑韓信,漢朝公卿忌賈生。 君不見昔時燕家重郭隗,擁彗折節(jié)無嫌猜。
劇辛樂毅感恩分,輸肝剖膽效英才。 昭王白骨縈蔓草,誰人更掃黃金臺? 行路難,歸去來! 秋浦歌 白 發(fā) 三 千 丈, 緣 愁 似 個 長。
不 知 明 鏡 里, 何 處 得 秋 霜。 獨坐敬亭山 眾 鳥 高 飛 盡, 孤 云 獨 去 閑。
相 看 兩 不 厭, 只 有 敬 亭 山 答王十二寒夜獨酌有懷 作者:李白 昨夜吳中雪,子猷佳興發(fā)。萬里浮云卷碧山,青天中道流孤月。
孤月蒼浪河漢清,北斗錯落長庚明。懷余對酒夜霜白,玉床金井冰崢嶸。
人生飄忽百年內,且須酣暢萬古情。 君不能貍膏金距學斗雞,坐令鼻息吹虹霓。
君不能學哥舒,橫行青海夜帶刀,西屠石堡取紫袍。 吟詩作賦北窗里,萬言不直一杯水。
世人聞此皆掉頭,有如東風射馬耳。 魚目亦笑我,謂與明月同。
驊騮拳跼不能食,蹇驢得志鳴春風。 《折揚》《黃華》合流俗,晉君聽琴枉《清角》。
《巴人》誰肯和《陽春》?楚地猶來賤奇璞。黃金散盡交不成,白首為儒身被輕。
一談一笑失顏色,蒼蠅貝錦喧謗聲。曾參豈是殺人者?讒言三及慈母驚。
與君論心握君手,榮辱于余亦何有?孔圣猶聞傷鳳鱗,董龍更是何雞狗? 一生傲岸苦不諧,恩疏媒勞志多乖。嚴陵高揖漢天子,何必長劍拄頤事玉階。
達也不足貴,窮也不足悲。韓信羞將絳灌比,彌衡恥逐屠沽兒。
君不見李北海,英風豪氣今何在?君不見裴尚書,土墳三尺蒿棘居! 少年早欲五湖去,見此彌將鐘鼎疏。 登高丘而望遠 作者:李白 體裁:樂府 登高丘,望遠海。
六鰲骨已霜,三山流安在。 扶桑半摧折,白日沈光彩。
銀臺金闕如夢中, 秦皇漢武空相待。精衛(wèi)費木石,黿鼉無所憑。
君不見驪山茂陵盡灰滅,牧羊之子來攀登。盜賊劫寶玉, 精靈竟何能。
窮兵黷武今如此,鼎湖飛龍安可乘。 書情贈蔡舍人雄》-原詩 書情贈蔡舍人雄 嘗高謝太傅②,攜妓東山門③。
楚舞醉碧云,吳歌斷清猿④。 暫因蒼生起,談笑安黎元⑤。
余亦愛此人,丹霄冀飛翻⑥。 遭逢圣明主,敢進興亡言。
白壁竟何辜。
客中行
蘭陵美酒郁金香,玉碗盛來琥珀光。
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處是他鄉(xiāng)。
把酒問月
青天有月來幾時,我今停杯一問之:
人攀明月不可得,月行卻與人相隨?
皎如飛鏡臨丹闕,綠煙滅盡清輝發(fā)?
但見宵從海上來,寧知曉向云間沒?
白兔搗藥秋復春,嫦娥孤棲與誰鄰?
今人不見古時月,今月曾經照古人。
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
唯愿當歌對酒時,月光長照金樽里。
江上吟
木蘭之枻沙棠舟,玉簫金管坐兩頭。
美酒尊中置千斛,載妓隨波任去留。
仙人有待乘黃鶴,??蜔o心隨白鷗。
屈平詞賦懸日月,楚王臺榭空山丘。
興酣落筆搖五岳,詩成笑傲凌滄洲。
功名富貴若長在,漢水亦應西北流。
“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
“烹羊宰牛且為樂,會須一飲三百杯?!?
“五花馬,千金裘,呼兒將出換美酒,與爾同銷萬古愁?!?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盤珍饈值萬錢……”(《行路難》)
“……連呼五白行六博,分曹賭酒酣馳暉……”(《梁園吟》)
“兩人對酌山花開,一杯一杯復一杯……”(《山中與幽人對酌》)
“……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月下獨酌四首(其一)》)
“……人生飄忽百年內,且須酣暢萬古情……”(《答王十二寒夜獨酌有懷》)
“……唯愿當歌對酒時,月光長照金樽里。”《把酒問月》
“蘭陵美酒郁金香,玉碗盛來琥珀光。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處是他鄉(xiāng)?!保ā犊椭凶鳌罚?
…… 百年三萬六千日,一日須飲三百杯。 《襄陽歌》
抽刀斷水水更流,舉杯銷愁愁更愁。 --宣州謝朓樓餞別校書叔云
黃金白璧買歌笑,一醉累月輕王侯。 --憶舊游寄譙郡元參軍 .
天若不愛酒,酒星不在天 .
濁酒一杯家萬里。
兩人對酌山花開,一杯一杯復一杯。我醉欲眠卿且去,明朝有意抱琴來。
花間一壺酒,獨酌無相親。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
人生有酒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
琴奏龍門之綠桐,玉壺美酒清若空。
舉觴酹巢由,洗耳何獨清。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盤珍羞直萬錢 .
《金陵酒肆留別》 李白: 風吹柳花滿店香, 吳姬壓酒勸客賞。 金陵子弟來相送, 欲行不行各盡觴。 請君試問東流水, 別意與之誰短長?
【古風】 唐·李白
秦皇掃六合,虎視何雄哉。飛劍決浮云,諸侯盡西來。 ……
【古風】 唐·李白
秦皇按寶劍,赫怒震威神。逐日巡海右,驅石駕滄津。征卒空九宇,作橋傷萬人。但求蓬島藥,豈思農鳸春。力盡功不贍,千載為悲辛。
【古風】 唐·李白
倚劍登高臺,悠悠送春目。蒼榛蔽層丘,瓊草隱深谷。鳳鳥鳴西海,欲集無珍木。鸒斯得所居,蒿下盈萬族。晉風日已頹,窮途方慟哭。
【古風】 唐·李白
越客采明珠,提攜出南隅。清輝照海月,美價傾皇都。獻君君按劍,懷寶空長吁。魚目復相哂,寸心增煩紆。
【古風】 唐·李白
寶劍雙蛟龍,雪花照芙蓉。精光射天地,雷騰不可沖。一去別金匣,飛沉失相從。風胡滅已久,所以潛其鋒。吳水深萬丈,楚山邈千重。雌雄終不隔,神物會當逢。
【相和歌辭·胡無人行】 唐·李白
嚴風吹霜海草凋,筋干精堅胡馬驕。漢家戰(zhàn)士三十萬,將軍兼領霍嫖姚。流星白羽腰間插,劍花秋蓮光出匣。天兵照雪下玉關,虜箭如沙射金甲。云龍風虎盡交回,太白入月敵可摧。敵可摧,旄頭滅,履胡之腸涉胡血。懸胡青天上,埋胡紫塞旁。胡無人,漢道昌,陛下之壽三千霜。但歌大風云飛揚,安得猛士兮守四方。胡無人,漢道昌。
【雜曲歌辭·白馬篇】 唐·李白
龍馬花雪毛,金鞍五陵豪。秋霜切玉劍,落日明珠袍。斗雞事萬乘,軒蓋一何高。弓摧宜山虎,手接泰山猱。酒后競風彩,三杯弄寶刀。殺人如翦草,劇孟同游遨。發(fā)憤去函谷,從軍向臨洮。叱咤萬戰(zhàn)場,匈奴盡波濤。歸來使酒氣,未肯拜蕭曹。羞入原憲室,荒徑隱蓬蒿。
【雜曲歌辭·俠客行】 唐·李白
趙客縵胡纓,吳鉤霜雪明。銀鞍照白馬,颯沓如流星。十步殺一人,千里不留行。事了拂衣去,深藏身與名。閑過信陵飲,脫劍膝前橫。將炙啖朱亥,持觴勸侯嬴。三杯吐然諾,五岳倒為輕。眼花耳熱后,意氣素霓生。救趙揮金槌,邯鄲先震驚。千秋二壯士,烜赫大梁城??v死俠骨香,不慚世上英。誰能書閣下,白首太玄經。
1、兩兩三三將子戲——(唐)盧照鄰 《雜曲歌辭·行路難》2、彩戲斒斕多桂子——(宋)無名氏 《最高樓·中和節(jié)過》3、巢禽命子戲——(唐)劉禹錫 《初夏曲三首》4、弱子戲我側——(魏晉)陶淵明 《和郭主簿 其一》5、於戲獨如子——(宋)黃庭堅 《漫尉》6、季子聊為戲——(南北朝)徐陵 《鬬雞詩》7、煙籠寒水月籠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杜牧《泊秦淮》8、篤導儉經北海戲子然家,遂入漁陽出塞?!顿Y治通鑒·漢紀·漢紀四十八》9、戲子歌童,哪個不熟?——《笑林廣記·世諱部》10、一曰:“叫伙戲子與渠湯湯,好弗熱鬧?!?/p>
——《笑林廣記·謬誤部》《雜曲歌辭·行路難》具體原文如下:君不見長安城北渭橋邊,枯木橫槎臥古田。昔日含紅復含紫,常時留霧亦留煙。
春景春風花似雪,香車玉輿恒闐咽。若個游人不競襻,若個倡家不來折。
倡家寶襪蛟龍帔,公子銀鞍千萬騎。黃鶯一向花嬌春,兩兩三三將子戲。
千尺長條百尺枝,丹桂青榆相蔽虧。珊瑚葉上鴛鴦鳥,鳳凰巢里雛鹓兒。
巢傾枝折鳳歸去,條枯葉落狂風吹。一朝零落無人問,萬古摧殘君炬知?人生貴賤無終始,倏忽須臾難久恃。
誰家能駐西山日?誰家能堰東流水?漢家陵樹滿秦川,行來行去尺哀憐。自昔公卿二千石,咸擬榮華一萬年。
不見朱唇將白貌,惟聞素棘與黃泉。金貂有時須換酒,玉塵但搖莫計錢。
寄言坐客神仙署,一生一死交情處。蒼龍闕下君不來,白鶴山前我應去。
云間海上邈難期,赤心會合在何時?但愿堯年一百萬,長作巢由也不辭!賞析:從漢“柏梁體”開始,嘆收六朝聲律對仗,七言詩逐漸趕上五言詩;并從初唐開始分流,為新興近體律絕,和樂府歌行?!俺跆扑慕堋睂ζ哐怨旁娨沧鞒鼍薮筘暙I。
盧照鄰的《長安古意》與《行路難》就是這方面的代表作?!缎新冯y》是《樂府·雜曲歌辭》舊題,在盧照鄰之前,鮑照就作過一首七言《行路難》,仄聲促韻與長句宛轉,充分表達悒郁不平之氣。
盧照鄰這一首從容舒展,徐緩不迫,多次轉韻;其聲律、修辭、與對仗明顯受六朝詩歌影響,從中也反映了詩風轉變期的藝術特點。全詩共四十句,分兩大部分。
第一部分,從開頭到“萬古摧殘君詎知?”“長安城北渭橋邊”為虛指,即物起興,從眼前橫槎、枯木倒臥古田引起聯(lián)想,“昔日”領起下文十六句,對“枯木”曾經擁有的枝繁葉茂,溢彩流芳的青春歲月,進行淋漓盡致的鋪陳與渲染。圍繞著它“千尺長條百尺枝”,有黃鶯戲春,鳳凰來巢,鴛鴦雙棲,高貴的丹桂青榆也依附庇蔭,更有香車寶馬時常經過,馬蹄聲斷續(xù)相聞;富有而輕薄的公子,妖冶的倡女,紛趨競騖,攀龍附鳳。
詩人以工整的結構,華麗的語言,為我讀者展現(xiàn)了初唐長安城內繁榮市井,驕奢生活的世態(tài)風情全卷,讀者仿佛身臨其境,卻又清醒地感覺到詩人冷靜的態(tài)度。從行文遣辭看,整齊的偶句與變換的角度,避免了呆滯散亂;層迭的詞句增添了構圖的對襯感與節(jié)奏感。
末兩句是全詩關鍵,也是主旨所在。從現(xiàn)實的“一朝零落無人問”,由此及彼提出“萬古摧殘君詎知”,已如桓溫當年“樹猶如此,人何以堪”的普遍人生感喟,將比興之義進一步升華了。
第二部分從“人生貴賤無終始”到末句,由隱而顯,喻體“枯木”顯現(xiàn)為本體“人生”。“終始”指無限。
轉瞬即逝的人生與悠久無限的歲月,這對亙古不變的自然矛盾造成人們心靈的困惑,一系列抒情意象即由此展開?!罢l家”以下(至“赤心會合在何時”)運用超時空框架,不斷變換敘述角度,使生死枯榮的單一主題,形成多元層次與豐富內涵。
先寫時光流水,無人能阻,再寫改朝換代,秦川漢陵,無可奈何;再寫富貴公卿,頃刻歸于青棘黃泉。由此進一步指出富貴不可驕,交情不足恃,都用復迭或對比手法。
金貂換酒為李白《將進酒》所本;“玉塵”指玉驄馬揚起的飛塵,狂飲與游冶似乎已解生死,其實正說明了無法排遣的苦悶。既然功名利祿都只是過眼云煙,就只好求友訪仙以解心中積怨。
因此,唐代盛行道教,許多官僚士大夫接受道教。詩人說:縱然平日有生死交情,但只要大限到來,你未抵“蒼龍闕下”(蒼龍,東方之神,二十八宿東七星總稱),我則已羽化白鶴山前。
至于云間海上的仙山,長生不死的仙丹,更是飄緲難覓。道家與佛家都有轉世說,即使退一步尋求“赤子”重生,要到什么時候呢?表面是消極、苦悶乃至放浪形骸,其實仍融注了對人生熱烈執(zhí)著的追求,因此結末兩句“但愿堯年一百萬,長作巢由也不辭!”堯年,代長壽;巢由,巢父與許由,古時隱士。
“但愿”“長作”可見其辭情懇切。盧照鄰因服丹中毒,手足痙攣,最終不堪惡疾所苦,自投潁水,這里似有懺悟,只祈求正常人的健康長壽,不奢求富貴榮華與長生不死。
初唐四杰對于詩體詩風的轉變,最突出之貢獻是擴大了時空境界,將目光由宮廷移向社會,轉向豐富多彩的現(xiàn)實人生。他們對歷史、對人生、對物質、對理想都常常有發(fā)人深省的理解與闡釋,使詩歌氣勢宏遠,哲理性強,有很深的社會意義。
參考資料 古詩文網:http://so.gushiwen.org/search.aspx?value=%E4%B8%A4%E4%B8%A4%E4%B8%89%E4%B8%89%E5%B0%86%E5%AD%。
濯錦江邊憶舊游,纏頭百萬醉青樓。
宋?陸游 馳道楊花滿御溝,紅妝縵綰上青樓。唐?王昌齡 夜靜有神游紫府,月明無夢到青樓。
明?徐熥 記取晴明果州路,半天高柳小青樓。宋?陸游 新樣春衫裁白苧,舊題醉墨滿青樓。
宋?賀鑄 新宮開戚里,大道起青樓。清?張鶴齡 優(yōu)孟臺高坐黃屋,王孫金盡別青樓。
近現(xiàn)代?方鶴齋 十畝稻香新綠野,一聲歌斷舊青樓。唐?何扶 試問佳期不肯道,落花深處指青樓。
唐?權德輿 高城深處是青樓。宋?張先仙 香名薄幸寄青樓。
宋?李石 浮云世事口不掛,語語索賦來青樓。明?戴奎 彩筆浪吟虛白社,黃金買醉倚青樓。
明?梁紹震 美人嬌如花,娥娥臨青樓。明?佘翔 大堤女兒花見羞,大堤楊柳映青樓。
明?邊貢 霜落雁聲來紫塞,月明人夢在青樓。唐?劉滄 川水東北流,川花照青樓。
明?楊基 濯龍門外馬車流,誰人不道入青樓。明?靳學顏 剽金當白晝,被酒宿青樓。
明?袁華 晴云開紫閣,巖樹架青樓。明?吳捷 綠水桃花臨廣岸,畫欄楊柳壓青樓。
明?沈明臣 玉壘山高錦水流,黃泉何處覓青樓。明?徐熥 記得相逢正麥秋,連宵話舊挹青樓。
清末民國初?方仁淵 笑我避秦消白日,憑誰持缽度青樓。當代?林英男 飄零意,縱豆蔻青樓,迷離煙水,京華憔悴。
民國末當代初?饒宗頤 盡說單寒生翠袖,誰知義俠出青樓。近現(xiàn)代?連橫 風流,一醉換貂裘,夢早覺青樓。
近現(xiàn)代末當代初?張伯駒 齒冷幾青樓,和拍袞、一城笳鼓。近現(xiàn)代?夏承燾 胸中不染似皎月,調笑往往酣青樓。
明末清初?陳子升 寒鐘疏倦枕,鄉(xiāng)夢繞青樓。明?薛樞 講學南昌又幾秋,忽驚丹詔下青樓。
明?霍與瑕 高甍麗朱瓦,大道俯青樓。清?李稷勛 忽有畫橋楊柳岸,柳中依約見青樓。
宋?李叔與 系艇莫愁何處去,綠楊深巷有青樓。宋?羅必元 逢人少青眼,凝笑望青樓。
宋?賀鑄 五月入五洲,碧山對青樓。唐?李白 狹斜通鳳闕,上路抵青樓。
唐?楊續(xù) 相逢不相識,歸去夢青樓。唐?劉希夷 遺怨寫紅葉,薄幸記青樓。
宋?石孝友 尋幽訪赤壁,買笑陪青樓。宋?華岳 多少情懷無處托,欲憑歸雁問青樓。
宋?華岳 好笑蒼頭迷去路,綠楊無處認青樓。宋?華岳 活色生香第一流,手中移得近青樓。
唐?薛能 關河正黃葉,消息斷青樓。唐?儲嗣宗 荷花嬌綠水,楊葉暖青樓。
唐?徐彥伯 白發(fā)催人傷老大,少年聲價落青樓。元末明初?陶宗儀 君不見里兒未識兔園冊,綺筵夜夜驩青樓。
明?孫緒 閨媛宮娥不爾留,幾回拋擲墜青樓。明?盧夢陽 長安市上多青樓,樓下美人嬌以羞。
元末明初?陶宗儀 巍然相府雨青樓,有客來登最上頭。明?霍與瑕 綠槐影里傍青樓,陌上行人空舉頭。
唐?顧甄遠 濛濛春色暗青樓,歌謝臺荒舞亦休。明?楊之琦 已陳跡,記大道青樓,曾駐花驄。
清末近現(xiàn)代初?俞陛云 柳煙梅雪隱青樓,殘日黃鸝語未休。唐?段成式 漢江對岸夾青樓,蜀客連檣溯上流。
明?鄧云霄 謾贏得青樓,薄幸名狂。宋?琴操 朝馳余馬于青樓,恍若空而夷猶。
唐?李白 鼓瑟登青樓,奄忽吐鳴悲。明?謝與思 乘醉過青樓,應聲奏簫龠。
清?張印 日暮宴青樓,稱觴侑瓊姬。明?孫蕡 粉郎薄幸戀青樓,畫出春山為誰媚。
明?朱誠泳 夜宴安樂公主新宅(唐?薛稷) 秦樓宴喜月裴回,妓筵銀燭滿庭開。坐中香氣排花出,扇后歌聲逐酒來。
到房交代招飲四首 其四(宋?陳造) 妓圍檐額潤空青,岫幌云關夜不扃。吏隱風流輸我輩,可須逋客詫山靈。
次韻趙帥二首 其二(宋?陳造) 妓臺香里漏聲殘,金步搖歌鬧作團。羯鼓更催銀字管,等閑驚破一天寒。
謝太傅(元末明初?張昱) 謝安德望重南朝,妓女東山未寂寥。若論漢家勛業(yè)事,何如笳鼓霍嫖姚?贈某中涓 其四(明末清初?屈大均) 娘子營邊殺氣寒,朝朝圍獵且為歡。
酒酣射得南山鹿,妓女嬌歌捧玉盤。秦淮曲中詞 其二(明末清初?屈大均) 青溪一曲接秦淮,舊院樓臺滿水涯。
妓女湘蘭稱第一,憐才絕不似裙釵。懷灝靈樓 其三(明末清初?屈大均) 春賽人多向岳宮,紛紛雞鞠是秦風。
樓中白帝箏琶繞,妓女邊妝隊隊同。十五夜觀燈(唐?王諲) 暫得金吾夜,通看火樹春。
停車傍明月,走馬入紅塵。妓雜歌偏勝,場移舞更新。
應須盡記取,說向不來人。殷卿宅夜宴(唐?張南史) 日暗城烏宿,天寒櫪馬嘶。
詞人留上客,妓女出中閨。積雪連燈照,回廊映竹迷。
太常今夜宴,誰不醉如泥。陳宮詞(唐?溫庭筠) 雞鳴人草草,香輦出宮花。
妓語細腰轉,馬嘶金面斜。早鶯隨彩仗,驚雉避凝笳。
淅瀝湘風外,紅輪映曙霞。寒食(宋?王禹稱) 寒食江都郡,青旗賣楚醪。
樓臺藏綠柳,籬落露紅桃。妓女穿輕屐,笙歌泛小舠。
史君慵不出,愁坐讀離騷。李梅澗雪夜留飲(宋?張至龍) 擁爐收案牘,市遠隔喧嘩。
妓唱新填曲,僮分旋碾茶?;ㄖΤ醒┲?,燭焰受風斜。
僦屋為官舍,更深酒更賒。白居易 何處風光最可憐,妓堂階下砌臺前。
若厭雅吟須俗飲,妓筵勉力為君鋪。 妓筵今夜別姑蘇,客棹明朝向鏡湖。
三盞醺醺四體融,妓亭檐下夕陽中。 妓房匣鏡滿紅埃,酒庫封瓶生綠苔。
王禹稱 妓人半在登樓看,親老初來滿郡迎。妓或攜來安石墅,客誰畔去翟公門。
妓樂比君拈不出,溪山許我賭來贏。 李處權 鱸魚南國無張翰,妓女東山有謝安。
宣州謝朓樓餞別校書叔云 李白 棄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
亂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煩憂。 長風萬里送秋雁①,對此可以酣高樓。
蓬萊文章②建安骨,中間小謝又清發(fā)。 俱懷逸興壯思飛,欲上青天覽日月。
抽刀斷水水更流,舉杯消愁愁更愁。 人生在世不稱意,明朝散發(fā)弄扁舟。
將進酒① 李白 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 君不見,高堂明鏡悲白發(fā),朝如青絲暮成雪。
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
烹羊宰牛且為樂,會須①一飲三百杯。 岑夫子②,丹丘生③,將進酒,杯莫停。
與君歌一曲,請君為我傾耳聽。 鐘鼓④饌玉⑤何足貴,但愿長醉不愿醒。
古來圣賢皆寂寞,唯有飲者留其名。 陳王⑥昔時宴平樂⑦,斗酒十千恣歡謔。
主人何為言少錢,徑須⑧沽?、釋?。 五花馬,千金裘, 呼兒將出⑩換美酒,與爾同銷萬古愁。
夢游天姥吟留別 李白 ??驼勫蔻?,煙濤微茫信②難求。 越人語天姥,云霓明滅或可睹。
天姥連天向天橫,勢拔③五岳掩赤城④。 天臺四萬八千丈,對此欲倒東南傾。
我欲因之夢吳越,一夜飛度鏡湖月。 湖月照我影,送我至剡溪。
謝公宿處今尚在,綠水蕩漾清猿啼, 腳著謝公屐,身登青云梯。 半壁見海日,空中聞天雞。
千巖萬轉路不定,迷花倚石忽已暝。 熊咆龍吟殷巖泉,?深林兮驚層巔。
云青青兮欲雨,水澹澹兮生煙。 列缺⑤霹靂,丘巒崩摧。
洞天石扇,訇然中開。 青冥浩蕩不見底,日月照耀金銀臺。
霓為衣兮風為馬,云之君兮紛紛而來下。 虎鼓瑟兮鸞回車,仙之人兮列如麻。
忽魂悸以魄動,恍驚起而長嗟。 惟覺時之枕席,失向來之煙霞。
世間行樂亦如此,古來萬事東流水。 別君去兮何時還? 且放白鹿青崖間,須行即騎訪名山。
安能摧眉⑥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 玉壺吟 烈士擊玉壺,壯心惜暮年。 三杯拂劍舞秋月,忽然高詠涕泗漣。
鳳凰初下紫泥詔,謁帝稱觴登御筵。 揄揚九重萬乘主,謔浪赤墀青瑣賢。
朝天數(shù)換飛龍馬,敕賜珊瑚白玉鞭。 世人不識東方朔,大隱金門是謫仙。
西施宜笑復宜顰,丑女效之徒累身。 君王雖愛蛾眉好,無奈宮中妒殺人! 廬山謠寄盧侍御虛舟 李白 我本楚狂人,鳳歌笑孔丘。
手持綠玉杖,朝別黃鶴樓。 五岳尋仙不辭遠,一生好入名山游。
廬山秀出南斗傍,屏風九疊云錦張,影落明湖青黛光,金闕前開二峰長,銀河倒掛三石梁,香爐瀑布遙相望,?崖沓嶂凌蒼蒼。 翠影紅霞映朝日,鳥飛不到吳天長。
登高壯觀天地間,大江茫茫去不還。 黃云萬里動風色,白波九道流雪山。
好為廬山謠,興因廬山發(fā)。 閑窺石鏡清我心,謝公行處蒼苔沒。
早服還丹無世情,琴心三疊道初成。 遙見仙人彩云里,手把芙蓉朝玉京。
先期汗漫九垓上,愿接盧敖游太清 行路難其一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盤珍羞值萬錢。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劍四顧心茫然。
欲渡黃河冰塞川,將登太行雪滿山。 閑來垂釣碧溪上,忽復乘舟夢日邊。
行路難,行路難!多歧路,今安在? 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海。 行路難其二 大道如青天,我獨不得出。
羞逐長安社中兒,赤雞白雉賭梨栗。 彈劍作歌奏苦聲,曳裾王門不稱情。
淮陰市井笑韓信,漢朝公卿忌賈生。 君不見昔時燕家重郭隗,擁彗折節(jié)無嫌猜。
劇辛樂毅感恩分,輸肝剖膽效英才。 昭王白骨縈蔓草,誰人更掃黃金臺? 行路難,歸去來! 秋浦歌 白 發(fā) 三 千 丈, 緣 愁 似 個 長。
不 知 明 鏡 里, 何 處 得 秋 霜。 獨坐敬亭山 眾 鳥 高 飛 盡, 孤 云 獨 去 閑。
相 看 兩 不 厭, 只 有 敬 亭 山 答王十二寒夜獨酌有懷 作者:李白 昨夜吳中雪,子猷佳興發(fā)。萬里浮云卷碧山,青天中道流孤月。
孤月蒼浪河漢清,北斗錯落長庚明。懷余對酒夜霜白,玉床金井冰崢嶸。
人生飄忽百年內,且須酣暢萬古情。 君不能貍膏金距學斗雞,坐令鼻息吹虹霓。
君不能學哥舒,橫行青海夜帶刀,西屠石堡取紫袍。 吟詩作賦北窗里,萬言不直一杯水。
世人聞此皆掉頭,有如東風射馬耳。 魚目亦笑我,謂與明月同。
驊騮拳跼不能食,蹇驢得志鳴春風。 《折揚》《黃華》合流俗,晉君聽琴枉《清角》。
《巴人》誰肯和《陽春》?楚地猶來賤奇璞。黃金散盡交不成,白首為儒身被輕。
一談一笑失顏色,蒼蠅貝錦喧謗聲。曾參豈是殺人者?讒言三及慈母驚。
與君論心握君手,榮辱于余亦何有?孔圣猶聞傷鳳鱗,董龍更是何雞狗? 一生傲岸苦不諧,恩疏媒勞志多乖。嚴陵高揖漢天子,何必長劍拄頤事玉階。
達也不足貴,窮也不足悲。韓信羞將絳灌比,彌衡恥逐屠沽兒。
君不見李北海,英風豪氣今何在?君不見裴尚書,土墳三尺蒿棘居! 少年早欲五湖去,見此彌將鐘鼎疏。 登高丘而望遠 作者:李白 體裁:樂府 登高丘,望遠海。
六鰲骨已霜,三山流安在。 扶桑半摧折,白日沈光彩。
銀臺金闕如夢中, 秦皇漢武空相待。精衛(wèi)費木石,黿鼉無所憑。
君不見驪山茂陵盡灰滅,牧羊之子來攀登。盜賊劫寶玉, 精靈竟何能。
窮兵黷武今如此,鼎湖飛龍安可乘。 書情贈蔡舍人雄》-原詩 書情贈蔡舍人雄 嘗高謝太傅②,攜妓東山門③。
楚舞醉碧云,吳歌斷清猿④。 暫因蒼生起,談笑安黎元⑤。
余亦愛此人,丹霄冀飛翻⑥。 遭逢圣明主,敢進興亡言。
白壁竟何辜。
1 李白結了四次婚,第一次和最后一次,有比較明確的記載,727年與原宰相許圉師的孫女結婚,第二一次是751年,在梁園與宗楚客孫女結婚。
第二次和第三次,語焉極其不詳,留下了很多想象空間。 2跟上面差不多,也許我的死黨硬要加上她自己…… 3李白婦女詩的題材十分廣泛,涉及到了當時的各個階層的婦女。
從皇帝的寵 妃、愛妹到當壚的胡姬,從悲憤欲絕的思婦到農家老嫗,從白晝殺人的勇婦到語不成聲嬌癡的女妓,從女道士到女仙人,從歷史人物(西施、王昭君)到自己的妻子,這些女性身份各異,包括了上流社會的楊貴妃、公主、中產者的商人婦、征人婦、下層的勞動婦女(農女、采菱女、浣衣女、農媼等)、妓女等社會的各個階層及歷史上的美女,她們莫不具有美的體態(tài)和形貌。 比較典型的有以下幾類。
1、貴妃 李白有一部分描寫楊貴妃的詩歌,以詩來表現(xiàn)楊貴妃的花容月貌、情思情感。如《清平調三首》: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風拂檻露華濃。
若非群玉山頭見,會向瑤臺月下逢。 一枝紅艷露凝香,云雨巫山枉斷腸。
借問漢宮誰得似,可憐飛燕倚新妝。 名花傾國兩相歡,常得君王帶笑看。
解釋春風無限恨,沉香亭北倚闌干。 第一首中,把木芍藥和楊貴妃交互在一起寫,花即是人,人即是花,把人面花光混融一片。
“云想衣裳花想容”詩句,把楊貴妃的衣服寫成真如霓裳羽衣一般,簇擁著她那豐滿的玉容?!按猴L拂檻露花濃”美麗的牡丹花在晶瑩的露水中更顯得艷冶,同時也使花容人面倍見精神。
與此同時,詩人又不露痕跡,把楊貴妃比作天女下凡,真是精妙至極。第二首以壓低神女和飛燕來抬高楊貴妃。
第三首從仙境古人返回到現(xiàn)實,楊貴妃為“傾國美人”,并用“兩相歡”把牡丹和“傾國”合為一提,“帶笑看”再來一統(tǒng),使牡丹、楊貴妃、玄宗三位一體自然融合。“沉香亭北依闌干”花在闌外,人依闌干,多么幽雅風趣。
這三首詩語語濃艷,字字流苑,將花與人融為一體。這樣讓人一讀,如覺春風滿紙,花光滿眼,人面迷離,美人玉色,楊貴妃之麗質躍然紙上。
2、宮女 主要描寫帝王后宮的與世隔絕的大量女性的精神生存困境。李白創(chuàng)作了為數(shù)不少的此類詩歌。
如《怨歌行》、《長門怨》二首、《長信宮》、《中山孺子妾歌》等等。其中以《長門怨》二首最為膾炙人口。
《長門怨》其一云: 天回北斗掛西樓,金屋無人螢火流。 月光欲到長門殿,別作深宮一段愁。
其一通篇寫景不見人物,而景中之情浮現(xiàn)于紙上,畫外之人呼之欲出。詩的前兩句點出時間是午夜,季節(jié)是涼秋,地點則是一座空曠寂廖的冷宮。
這樣給人以異常凄涼之感。后兩句“月光欲到長門殿,別作深宮一段愁”更是巧妙地通過月光引出愁思。
本是宮人見月生愁或是月光照到愁人。但這兩句詩卻不讓人物出場,把愁說成是月光所“作”,這樣的言外之意是:深宮之中,愁深似海,月光照處,遍地皆愁,到長門殿只是“別作”一段愁而已。
從整首詩看,呈現(xiàn)在讀者面前的是一副以斗柄橫斜為遠景,以空屋流螢為近景的月夜深宮圖。境界是那樣陰森冷寂,這樣深宮之人的處境之苦、相思之深就可想而知了。
《長門怨》其二云: 桂殿長愁不記春,黃金四屋起秋塵。 夜懸明鏡青天上,獨照長門宮里人。
其二開頭“桂殿長愁不記春”不僅揭出“愁”,而且這愁是“長愁”,也就是說,詩中人并非因當前秋夜的凄涼景色才引起愁思,乃是常年都在愁怨之中。即使春臨大地,萬象更新,也絲毫不能減輕愁怨;而由于愁怨難譴,她是感受不到春天的,甚至在她的記憶中已經沒有春天了。
可見這位宮女的精神生活困境之深。這位“長門宮里人”對季節(jié)、對環(huán)境、對月光的感受都是與眾不同的。
春季年年來臨,而說“不記春”,似乎春天久已不到人間;屋中的塵土是不屬于任何季節(jié)的,而說“起秋塵”,給了塵土以蕭瑟的季節(jié)感;明月高懸天上,是普照眾生的,而說“獨照”,仿佛“月之有意相苦”。通過這樣描寫,展現(xiàn)在讀者面前的是人間地獄的深宮中過著孤寂凄涼生活的廣大宮人的悲慘景況,揭開的是冷酷的封建制度的一角。
3、征婦 如《北風行》、《子夜吳歌》等。 《北風行》: 燭龍棲寒門,光耀猶旦開。
日月照之何不及此?惟有北風號怒天上來。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軒轅臺。
幽州思婦十二月,停歌罷笑雙蛾摧。倚門望行人,念君長城苦寒良可哀。
別時提劍救邊去,遺此虎文金鞴靫。中有一雙白羽箭,蜘蛛結網生塵埃。
箭空在,人今戰(zhàn)死不復回。不忍見此物,焚之已成灰。
黃河捧土尚可塞,北風雨雪恨難裁。 《子夜吳歌?秋歌》 長安一片月,萬戶搗衣聲。
秋風吹不盡,總是玉關情。何日平胡虜,良人罷遠征? 4、思婦 主要指描寫待字深閨或丈夫不身邊的女性的生理和心理的生存狀態(tài)。
李白的寫民間思婦的詩要比寫宮女的詩相對多一些。象《玉階怨》、《綠水曲》、《擬古》其二、《烏夜啼》、《久別離》、《春思》、《代贈遠》、《巴女詞》、《獨不見》、《代秋情》、《大堤曲》、《代別情人》等,舉不勝舉。
如以下幾首: (1)、《嗚夜啼》: 黃云城邊烏欲棲 ,歸飛啞啞枝上啼。機中織錦秦川女,碧紗如煙隔窗語。
停梭悵然憶遠人,獨窗空房淚如雨。 “機中織。
聲明:本網站尊重并保護知識產權,根據《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果我們轉載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權利,請在一個月內通知我們,我們會及時刪除。
蜀ICP備2020033479號-4 Copyright ? 2016 學習鳥. 頁面生成時間:0.158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