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頭吟 李白
東流不作西歸水,落花辭條羞故林。
聞王昌齡 李白
楊花落盡子規(guī)啼,聞道龍標過五溪。
少年行其二 李白
落花踏盡游何處,笑人胡姬酒肆中。
寄人 張泌
多情只有春庭月,猶為離人照落花。
江南逢李龜年 杜甫
正是江南好風景,落花時節(jié)又逢君。
過元家履信宅 白居易
落花不語空辭樹,流水無情自入池。
春來頻與李二賓客郭外同游因贈長句 白居易
朝踏落花相伴出,暮隨飛鳥一時還。
金谷園 杜牧
日暮東風怨啼鳥,落花猶似墜樓人。
鷺鷥 杜牧
驚飛遠映碧山去,一樹梨花落晚風。
春曉 孟浩然
夜來風雨聲,花落知多少。
題興化寺園亭 賈島
薔薇花落秋風起,荊棘滿亭君自知。
北山 王安石
細數(shù)落花因坐久,緩尋芳草得歸遲。
春暮 曹豳
門外無人問落花,綠陰冉冉遍天涯。
豐樂亭游春 歐陽修
游人不管春將老,來往亭前踏落花。
浪淘沙 李煜
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間。
憶仙姿 李存朂
如夢,如夢,殘月落花煙重。
更漏子 韋莊
深院閉,小庭空,落花香露紅。
歸國謠 韋莊
春欲暮,滿地落花紅帶雨。
謁金門 韋莊
滿院落花春寂寂,斷腸芳草碧。
好事近 李清照
風定落花深,簾外擁紅堆雪。
雪梅香 柳永
雅態(tài)妍姿正歡洽,落花流水忽西東。
瑞鷓鴣 歐陽修
更被春風送惆悵,落花飛絮雨翩翩。
如夢令 秦觀
池上春歸何處,滿目落花飛絮。
臨江仙 晏幾道
落花人獨立,微雨燕雙飛。
虞美人 葉夢得
落花已作風前舞,又送黃昏雨。
謁金門 朱淑真
滿院落花簾不卷,斷腸芳草遠。
春晚 王令
三月殘花落更開,小檐日日燕飛來。
梅花 王冕
一聲羌管無人見,無數(shù)梅花落野橋。
葬花吟 曹雪芹
手把花鋤出繡閨,忍踏落花來復去?
白頭吟 李白 東流不作西歸水,落花辭條羞故林。
聞王昌齡 李白 楊花落盡子規(guī)啼,聞道龍標過五溪。 少年行其二 李白 落花踏盡游何處,笑人胡姬酒肆中。
寄人 張泌 多情只有春庭月,猶為離人照落花。 江南逢李龜年 杜甫 正是江南好風景,落花時節(jié)又逢君。
過元家履信宅 白居易 落花不語空辭樹,流水無情自入池。 春來頻與李二賓客郭外同游因贈長句 白居易 朝踏落花相伴出,暮隨飛鳥一時還。
金谷園 杜牧 日暮東風怨啼鳥,落花猶似墜樓人。 鷺鷥 杜牧 驚飛遠映碧山去,一樹梨花落晚風。
春曉 孟浩然 夜來風雨聲,花落知多少。 題興化寺園亭 賈島 薔薇花落秋風起,荊棘滿亭君自知。
北山 王安石 細數(shù)落花因坐久,緩尋芳草得歸遲。 春暮 曹豳 門外無人問落花,綠陰冉冉遍天涯。
豐樂亭游春 歐陽修 游人不管春將老,來往亭前踏落花。 浪淘沙 李煜 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間。
憶仙姿 李存朂 如夢,如夢,殘月落花煙重。 更漏子 韋莊 深院閉,小庭空,落花香露紅。
歸國謠 韋莊 春欲暮,滿地落花紅帶雨。 謁金門 韋莊 滿院落花春寂寂,斷腸芳草碧。
好事近 李清照 風定落花深,簾外擁紅堆雪。 雪梅香 柳永 雅態(tài)妍姿正歡洽,落花流水忽西東。
瑞鷓鴣 歐陽修 更被春風送惆悵,落花飛絮雨翩翩。 如夢令 秦觀 池上春歸何處,滿目落花飛絮。
臨江仙 晏幾道 落花人獨立,微雨燕雙飛。 虞美人 葉夢得 落花已作風前舞,又送黃昏雨。
謁金門 朱淑真 滿院落花簾不卷,斷腸芳草遠。 春晚 王令 三月殘花落更開,小檐日日燕飛來。
梅花 王冕 一聲羌管無人見,無數(shù)梅花落野橋。 葬花吟 曹雪芹 手把花鋤出繡閨,忍踏落花來復去?。
“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詩人反用陸游的詞“零落成泥碾作塵,只有香如故?!甭浼t,本指脫離花枝的花,但是,并不是沒有感情的東西,即使化做春泥,也甘愿培育美麗的春花成長。不為獨香,而為護花。表現(xiàn)詩人雖然脫離官場,但依然關心著國家的命運,不忘報國之志,充分表現(xiàn)詩人的壯懷,成為傳世名句。
“楊花落盡子規(guī)啼”楊花即柳絮,是暮春景象,烘托出一種哀傷愁惻的氣氛。
“不恨此花飛盡,恨西園、落紅難綴”、“細看來,不是楊花,點點是離人淚”。
作者寫他人對楊花的態(tài)度,表達的仍是自己對楊花命運的關注,看似無情,實則有心。由眼前的流水,聯(lián)想到思婦的淚水;又由思婦的點點淚珠,映帶出空中的紛紛楊花??芍^虛中有實,實中見虛,虛實相間,情景交融。鄭文焯手批《東坡樂府》贊之“煞拍畫龍點睛”。
1.【落花】 唐·李商隱
高閣客竟去,小園花亂飛。
參差連曲陌,迢遞送斜暉。
腸斷未忍掃,眼穿仍欲歸。
芳心向春盡,所得是沾衣。
2.【和張秀才落花有感】 唐·李商隱
晴暖感馀芳,紅苞雜絳房。
落時猶自舞,掃后更聞香。
夢罷收羅薦,仙歸敕玉箱。
回腸九回后,猶有剩回腸。
3.【江南逢李龜年】 唐·杜甫
岐王宅里尋常見,崔九堂前幾度聞。
正是江南好風景,落花時節(jié)又逢君。
4.【相和歌辭·采蓮曲】 唐·李白
若耶溪邊采蓮女,笑隔荷花共人語。
日照新妝水底明,風飄香袖空中舉。
岸上誰家游冶郎,三三五五映垂楊。
紫騮嘶入落花去,見此踟躕空斷腸。
5.【落花】 唐·嚴惲
春光冉冉歸何處,更向花前把一杯。
盡日問花花不語,為誰零落為誰開。
6.【雜曲歌辭·少年行三首】 唐·李白
五陵年少金市東,銀鞍白馬度春風。
落花踏盡游何處,笑入胡姬酒肆中。
7.【擬古】 唐·李白
融融白玉輝,映我青蛾眉。
寶鏡似空水,落花如風吹。
出門望帝子,蕩漾不可期。
安得黃鶴羽,一報佳人知。
7.【少年行二首】 唐·李白
五陵年少金市東,銀鞍白馬度春風。
落花踏盡游何處,笑入胡姬酒肆中。
8.【題江潮莊壁】 唐·萬楚
田家喜秋熟,歲晏林葉稀。
禾黍積場圃,楂梨垂戶扉。
野閑犬時吠,日暮牛自歸。
時復落花酒,茅齋堪解衣。
9.【河上逢落花】 唐·萬楚
河水浮落花,花流東不息。
應見浣紗人,為道長相憶。
10.【送陳七還廣陵】 唐·萬齊融
風流誰代子,雖有舊無雙。
歡酒言相送,愁弦意不降。
落花馥河道,垂楊拂水窗。
海潮與春夢,朝夕廣陵江。
12.【題興元明珠亭】 唐·京兆女子
寂寥滿地落花紅,獨有離人萬恨中。
回首池塘更無語,手彈珠淚與春風。
落花:指落下的花朵。
古人見落花而傷懷,大多因移情所致,從落花想到自己,折射出對人世短促的感傷。唐陸龜蒙的《惜花》:“人壽期滿百,花開唯一春。其間風雨至,旦夕旋為塵。若使花解愁,愁于看花人?!痹娙藶榛ㄉ睿翘孀约旱奈磥頁鷳n。宋朝歐陽修《蝶戀花》:“淚眼問花花不語,亂紅飛過秋千去?!币彩沁@種傷感的情調(diào)。
“人生天地之間,若如白駒之過,忽然而已。”怎樣讓這短暫的人生旅途更有意義,更有樂趣,古往今來。由于追求的不同,產(chǎn)生了多種多樣的活法。有及時行樂者、有碌碌無為者、有踏實肯干者……
落花人獨立,微雨燕雙飛 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間 桃花落,閑池閣,山盟雖在,錦書難托。
莫,莫,莫。 手把花鋤出繡簾,忍踏落花來復去 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 錯怨東風揚落花,無邊春色來天地 花還似非花,也無人惜從交墜。
春色三分,二分塵土,一分流水,細看來,不是楊花,點點是離人淚。 花非花,霧非霧, 夜半來,天明去。
來如春夢不多時, 去似朝云無覓處。 落花有意,流水無情。
. 安得樹有不盡之花更雨新好者,三百六十日常是落花時! 冰肌玉膚飛紅云,纖指皓腕自調(diào)笑。
醉指春花盡妖嬈,不覺座下凳將倒。 斜倚欄桿蝴蝶飛,亂入林中驚飛鳥。
不知紅顏彈指老,猶言而今花正好。 片片飛花舞望眼,閑愁散落煙水間,何人與我共憑欄。
風雨樓中,憑欄看落花,亂紅飛渡殘秋,一盞清茗聽風雨; 消魂夢里,對月頻把酒,百盞怎解千愁,傾情一笑最消魂。 賦得殘菊】李世民 階蘭凝曙霜,岸菊照晨光。
露濃晞晚笑,風勁淺殘香。 細葉凋輕翠,圓花飛碎黃。
還持今歲色,復結后年芳。 雪梅香 景蕭索,危樓獨立面晴空。
動悲秋情緒,當時宋玉應同。漁市孤煙裊寒碧,水村殘葉舞愁紅。
楚天闊,浪浸斜陽,千里溶溶。 臨風。
想佳麗,別后愁顏,鎮(zhèn)斂眉峰??上М斈辏D乖雨跡云蹤。
雅態(tài)妍姿正歡洽,落花流水忽西東。無憀恨、相思意,盡分付征鴻。
【惜花吟】鮑君徽 枝上花,花下人,可憐顏色俱青春。 昨日看花花灼灼, 今朝看花花欲落。
不如盡此花下歡,莫待春風總吹卻。 鶯歌蝶舞韶光長,紅爐煮茗松花香。
妝成罷吟恣游后, 獨把芳枝歸洞房。 【樂府雜曲·鼓吹曲辭·芳樹】盧照鄰 芳樹本多奇,年華復在斯。
結翠成新幄,開紅滿舊枝。 風歸花歷亂,日度影參差。
容色朝朝落,思君君不知。 【橫吹曲辭·梅花落】盧照鄰 梅嶺花初發(fā),天山雪未開。
雪處疑花滿,花邊似雪回。 因風入舞袖,雜粉向妝臺。
匈奴幾萬里,春至不知來。 【河上逢落花】萬楚 河水浮落花,花流東不息。
應見浣紗人,為道長相憶。 庭院深深深幾許 楊柳堆煙 簾幕無重數(shù) 玉勒雕鞍游冶處 樓高不見章臺路 雨橫風狂三月暮 門掩黃昏 無計留春住 淚眼問花花不語 亂紅飛過秋千去 洛陽女兒惜顏色,坐見落花長嘆息。
今年花落顏色改,明年花開復誰在? 花落花開自有時,總賴東君主。 桃花亂落如紅雨。
昨夜閑潭夢落花,可憐春半不還家。 金兄的: 落花蔭里飛神劍,碧海潮生按玉簫。
還有吾的: 歸去,歸去,紅日落花飛絮 葬花詞 花謝花飛花滿天,紅消香斷有誰憐? 游絲軟系飄春榭,落絮輕沾撲繡簾。 閨中女兒惜春暮,愁緒滿懷無釋處。
手把花鋤出繡閨,忍踏落花來復去? 柳絲榆英自芳菲,不管桃飄與李飛。 桃李明年能再發(fā),明年閨中知有誰? 三月香巢初壘成,梁間燕子太無情。
明年花發(fā)雖可啄,卻不道人去梁空巢也傾。 一年三百六十日,風刀霜劍嚴相逼。
明媚鮮研能幾時,一朝飄泊難尋覓。 花開易見落難尋,階前愁殺葬花人。
獨倚花鋤淚暗灑,灑上空枝見血痕。 杜鵑無語正黃昏,荷鋤歸去掩重門。
青燈照壁入初睡,冷雨敲窗被未溫。 怪依底事倍傷神,半為憐春半惱春: 憐春忽至惱忽去,至又無言去不聞。
昨宵庭外悲歌發(fā),知是花魂與鳥魂? 花魂鳥魂總難留,鳥自無言花自羞。 愿依脅下生雙翼,隨花飛到天盡頭。
天盡頭,何處有香丘? 未若錦囊收艷骨,一杯凈土掩風流。 質(zhì)本潔來還潔去,強于污淖陷渠溝。
爾今死去依收葬,未卜依身何日喪? 依今葬花人笑癡,他年葬依知是誰? 試看春殘花漸落,便是紅顏老死時。 一朝春盡紅顏老,花落人亡兩不知! 逢君別有傷心在,且看寒梅未落花。
忽聞鄰女艷陽歌,南國詩人近若何? 欲寄數(shù)行相問訊,落花如雨亂愁多。
這個不知道算不算 唐寅的落花詩為和作。
明弘治十七年(一五O 四)春,沈周撰寫落花詩七律十首,除唐寅外。文徵明、徐禎卿等皆有和詩。
史載唐寅的和作為七律三十首,各種唐寅詩文集的刻本都有收錄,周道振、張月尊所輯校的《唐伯虎全集》將其收入原集部分。但根據(jù)唐寅每次書寫的墨跡,有很多落花詩句與原集中所收的并不相同,顯然經(jīng)過修改。
據(jù)統(tǒng)計大異者有十七首,《唐伯虎全集》將它們編入補遺。②因而落花詩實際上總共有四十七首。
和詩『柔情綽態(tài),如泣如訴』,③在當時廣為傳頌。有人認為落花詩的內(nèi)容反映了封建士大夫的感物傷懷的頹廢情緒,因而不足取。
其實,這樣的理解完全曲解了唐寅詩中的深意。 唐寅性穎利,聰明殊凡,童髫中科第,二十九歲時鄉(xiāng)試中第一名解元。
三十歲入京會試時,卻因徐經(jīng)科場受賄案被累下獄而廢。此后.他不但功名無望,且生計日薄,與妻子反目仳離,不久又與弟申異炊.可以說落魄之極。
唐寅作落花詩那年三十五歲,離科場被黜之事不過五年,剛剛經(jīng)歷過人生的低谷,『其胸中塊壘郁勃之氣,無由自泄,假諸風云月露以泄之』。④因此,落花詩看似傷春,實則自攄其才情。
把它們理解為浮薄傷雅的風流之作,可以說完全沒有讀懂它。 詩中多處表達了對光陰易逝、年華易老的感慨,是其年輕時《白發(fā)詩》的余韻。
唐寅二十五歲時發(fā)現(xiàn)自己『玄首有華絲』,不禁『愴然百感興』,并鼓勵自己『功名須壯時』。那時他尚年輕氣盛,前途也是一片光明;如今境遇大改,雖同是感嘆白發(fā)生,卻更添了幾分英雄落寞的暮氣。
同時,詩中也充滿了郁悶不得志的情緒,多處暗示了自己痛苦的遭遇?!捍罕M愁中與病中,花枝遭雨又遭風』無疑是其經(jīng)歷的寫照;而『多少好花空落盡,不曾遇著賞花人』等句則借『落花』之意象。
表達了自己懷才不遇的傷感。 以唐寅之才氣,遭遇如此不幸,確實是可悲可嘆的。
了解這樣的背景,才能明白其惜花憐花嘆花的萬千感慨絕非士大夫閑來無事的無病呻吟,更不是為賦新詞強說愁,其中自有慷慨激烈的悲憤之情。但值得一提的是,落花詩并不僅僅是傷情之作,特別是修改后的詩句,多次透露出唐寅罹禍后對功名富貴的全新理解,開始對人生無常心中了了,為其日后皈依佛氏之先兆。
也正因為詩中所含的超脫曠達之意,使唐寅即使在晚年心境平和之后仍然偏愛自己當年的這些詩作。
聲明:本網(wǎng)站尊重并保護知識產(chǎn)權,根據(jù)《信息網(wǎng)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果我們轉(zhuǎn)載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權利,請在一個月內(nèi)通知我們,我們會及時刪除。
蜀ICP備2020033479號-4 Copyright ? 2016 學習鳥. 頁面生成時間:0.155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