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巖中,千磨萬擊還堅韌,任爾東西南北風。
2. 立志欲堅銳,成功在久不在速。
3. 桐花萬里丹山路,雛鳳清于老鳳聲。
4. 希望是附麗于存在的,有存在,便有希望,有希望,便是光明。
5. 滄海可填山可移,男兒志氣當如斯。
6.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層之合,起于壘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7. 絳幘雞人唱夜籌,宿廬遙忖道山頭。夢思園吏成羈寢,書掩冤家倦對讎。雨閣氣昏蓮蔕并,燭簾光動蒜條鉤。孤吟一夕懷康樂,廣陌黎明望紫騮。
8. 黃花事了綠叢霜,蟋蟀催寒夜夜床。愛日捃收如盜至,失時鞭撲奈民瘡。田夫田婦肩頳擔,江北江南稼滌場。少忍飛糖瞇君眼,要令私廩上公倉。
9. 十歲裁詩走馬成,冷灰殘燭動離情。桐花萬里丹山路,雛鳳清于老鳳聲。
10. 黃沙百戰(zhàn)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
11. 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
12. 夜闌臥聽風吹雨,鐵馬冰河入夢來。
13. 蓂飛八葉書云后。此日孫枝秀。愛他風味似吾人。都是筆頭能篆、又能文。青青兩鬢年方壯。兒女俱成長。要添福壽與榮華。教取一庭蘭玉、共成家。
14. 世間無限丹青手,一片傷心畫不成。
15. 愿你像顆種子,勇敢地沖破泥沙。將嫩綠的幼芽伸出地面,指向天空。
鴻蒙霞光萬里來,諸天瑣事全散開。萬物迎春洪荒福,雷驚天地展宏圖。
祝福如意連 孫心快樂見 子姿青春顏 周遭四方冠 歲歲平安愿 生彩人生翩 日升月落間 快心滿志言 樂意醉心甜
七 律 孫兒三歲生日寄語 (二O一二年十二月十三日)
兩門同慶一根生, 紅燭歌頻伴鳳鳴。 小院宜賓三益友, 華堂莫絕四維聲。 今時手扣宣尼壁, 他日書留晏子楹。 紫氣光臨天地闊, 危帆風正浪祈平。
【題注】十二月十三日,是孫兒三周歲生日,賦拙詩以寄望。
【自注】1、兩門同慶一根生:家兄有兩個孫女,無孫子。兩門只有這一個男丁。2、三益友:子曰:“友直,友諒,友博聞,益也?!?、四維:《資治通鑒》云:“禮義廉恥,國之四維。”4、宣尼壁:宣尼,即宣尼公,即孔子。典出《論語 .子張》:子貢曰:“譬之宮墻,賜之墻也及肩,窺見室家之好。夫子之墻數(shù)仞,不得其門而入,不見宗廟之類,百官之富。得其門者或寡矣。夫子之云,不亦宜乎!” 此處所言宮墻非皇宮之墻,而是圍墻之義。后人即用宮墻代指老師或?qū)W問高深之人。夫子墻或宣尼墻亦即此意。5、晏子楹:典出《晏子春秋》:“晏子病,將死,鑿楹納書焉,謂其妻曰:‘楹語也,子壯而示之。’及壯,發(fā)書之言曰:‘布帛不可窮,窮不可飾;牛馬不可窮,窮不可服;士不可窮,窮不可任;國不可窮,窮不可竊也。’”意思是說: 晏子病重,快要死了,把柱子鑿了個洞,把寫好的書信放在里面,對他的妻子說:“藏在柱子里的書信上的話,等兒子長大了再讓他看?!钡鹊絻鹤娱L大以后,打開書信,信上寫的是:“布帛不可以缺少,缺少了就沒有穿的;牛馬不可以缺少,缺少了就沒有駕車的;士不可以缺少,缺少了就沒有人可以任用;國家不可以窮困,窮困了就不可推行政令。”成語“鑿楹納書”即源于此。意思是藏守書籍以傳久遠。
學海泛舟十二冬,書山覓徑苦攀登。櫛風沐雨練三九,戴月披星眠五更。少小頻頻奪魁首,高中屢屢獲頭名。磨穿鐵硯云雷震,展翅鯤鵬翱北京。
望采納
桐花萬里丹山路, 雛鳳清于老鳳聲。
出自兼呈畏之員外(其一) 十歲裁詩走馬成, 冷灰殘燭動離情。 桐花萬里丹山路, 雛鳳清于老鳳聲。
譯文: 十歲就能夠即席作詩, 酒宴上的蠟燭燒殘了大半,燭芯的灰燼也冷卻了。送別的筵宴已近尾聲,在座的人觸動離情。
遙遠的丹山道上,美麗的桐花覆蓋遍野, 花叢中不時傳來雛鳳清脆圓潤的鳴聲,應和著老鳳蒼亮的呼叫,顯得更為悅耳動聽。 這首詩用一條長題說明作詩的緣由。
冬郎,是晚唐詩人韓偓的小名。他的父親韓瞻,字畏之,李商隱的故交和連襟。
公元851年(大中五年)秋末,李商隱離京赴梓州(州治在今四川三臺)入東川節(jié)度使柳仲郢幕府,韓偓才十歲,就能夠在別宴上即席賦詩,才華驚動一座。公元856年(大中十年),李商隱返回長安,重誦韓偓題贈的詩句,回憶往事,寫了兩首七絕酬答。
1、亂插蓬蒿箭滿腰,不怕猛虎欺黃犢。
出處:《牧童詞》
作者:李涉
朝代:唐
釋義:腰間插滿蓬蒿做成的短箭,再也不怕猛虎來咬牛犢。
2、最喜小兒亡賴,溪頭臥剝蓮蓬。
出處:《清平樂·村居》
作者:辛棄疾
朝代:宋
釋義:最喜歡的頑皮的小兒子,他正橫臥在溪頭草叢,剝著剛摘下的蓮蓬。
3、小娃撐小艇,偷采白蓮回。
出處:《池上》
作者:白居易
朝代:唐
釋義:一個小孩撐著小船,偷偷地采了白蓮回來。
4、小時不識月,呼作白玉盤。
出處:《古朗月行》
作者:李白
朝代:唐
釋義:小時候不認識月亮,把它稱為白玉盤。
5、牧童騎黃牛,歌聲振林樾。
出處:《古朗月行》
作者:袁枚
朝代:清
釋義:牧童騎在黃牛背上,嘹亮的歌聲在林中回蕩。
五言藏頭詩:一周生日快樂
一年懵懂過,
周歲也快樂。
生在新時代,
日月輪回轉(zhuǎn)。
快哉得吾子,
樂呵過一生。
藏頭詩,又名“藏頭格”,是雜體詩中的一種,有三種形式:一種是首聯(lián)與中二聯(lián)六句皆言所寓之景,而不點破題意,直到結聯(lián)才點出主題;二是將詩頭句一字暗藏于末一字中;三是將所說之事分藏于詩句之首?,F(xiàn)在常見的是第三種,每句的第一個字連起來讀,可以傳達作者的某種特有的思想。
在中華詩歌百花園里,除了常見的正體詩詞以外,還存在大量的另類詩歌----雜體詩詞。具有代表性有:回環(huán)(文)詩、剝皮詩、離合詩、寶塔詩、字謎詩、轆轤詩、八音歌詩、藏頭詩、打油詩、詼諧詩、集句詩、聯(lián)句詩、百年詩、嵌字句首詩、絕弦體詩、神智體詩等40多種。這些雜體詩各有特點,雖然均有游戲色彩,但有些則具有一定的思想性和藝術性,所以深受人們的喜愛,流傳至今。
由于藏頭詩“俗文化”的特性,注定其難登大雅之堂,不為正史和正集收錄,從古至今,藏頭詩多在民間流傳,或散見于古典戲曲、小說。如:《水滸傳》中梁山為了拉盧俊義入伙,“智多星”吳用和宋江便生出一段“吳用智取玉麒麟”的故事來,利用盧俊義正為躲避“血光之災”的惶恐心理,口占四句卦歌:
蘆花叢中一扁舟,俊杰俄從此地游。義士若能知此理,反躬難逃可無憂。
暗藏“盧俊義反”四字,廣為傳播。結果,成了官府治罪的證據(jù),終于把盧俊義“逼”上了梁山。
藏頭詩的一個重要特點是押韻。押韻是詩歌的重要特征之一。
一般來說,詩歌的一二四必須押韻,詞義對仗工整等等。
藏頭詩歌的形式多種多樣:有散文藏頭詩,敘事藏頭詩、五言藏頭詩、七言藏頭詩、哲理藏頭詩、自然藏頭詩、古代藏頭詩、現(xiàn)代藏頭詩、祝壽藏頭詩、生日藏頭詩等種類。藏頭詩從誕生之日起,就打上了游戲和實用雙重印跡。
參考資料
無憂考網(wǎng):/shici/cangtou/
聲明:本網(wǎng)站尊重并保護知識產(chǎn)權,根據(jù)《信息網(wǎng)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果我們轉(zhuǎn)載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權利,請在一個月內(nèi)通知我們,我們會及時刪除。
蜀ICP備2020033479號-4 Copyright ? 2016 學習鳥. 頁面生成時間:0.209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