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
——王灣《次北固山下》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鸥Α督^句》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鷺洲。
——李白《登金陵鳳凰臺》自在飛花輕似夢,無邊絲雨細(xì)如愁?!赜^《浣溪沙·漠漠輕寒上小樓》浮云一別后,流水十年間。
——韋應(yīng)物《淮上喜會梁川故人》抽刀斷水水更流,舉杯消愁愁更愁?!畎住缎葜x脁樓餞別校書叔云》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
——林逋《山園小梅·其一》夜月一簾幽夢,春風(fēng)十里柔情。——秦觀《八六子·倚危亭》君埋泉下泥銷骨,我寄人間雪滿頭。
——白居易《夢微之》落花人獨(dú)立,微雨燕雙飛?!處椎馈杜R江仙·夢后樓臺高鎖》桃李春風(fēng)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燈。
——黃庭堅《寄黃幾復(fù)》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淌狻朵较场ひ磺略~酒一杯》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xiāng)明。
——杜甫《月夜憶舍弟》梅須遜雪三分白,雪卻輸梅一段香。——盧梅坡《雪梅·其一》暗暗淡淡紫,融融冶冶黃。
——李商隱《菊花》滄海月明珠有淚,藍(lán)田日暖玉生煙?!钌屉[《錦瑟》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鉤。
——李賀《馬詩二十三首·其五》星垂平野闊,月涌大江流。——杜甫《旅夜書懷》野曠天低樹,江清月近人。
——孟浩然《宿建德江》酒賤常愁客少,月明多被云妨?!K軾《西江月·世事一場大夢》落木千山天遠(yuǎn)大,澄江一道月分明。
——黃庭堅《登快閣》月下飛天鏡,云生結(jié)海樓。——李白《渡荊門送別》片云天共遠(yuǎn),永夜月同孤。
——杜甫《江漢》云盡月如練,水涼風(fēng)似秋。——?dú)W陽詹《荊南夏夜水樓懷昭丘直上人云夢李莘》月明船笛參差起,風(fēng)定池蓮自在香。
——秦觀《納涼》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鸥Α洞和啡γ麎m與土,八千里路云和月。
——岳飛《滿江紅·寫懷》一寸丹心圖報國,兩行清淚為思親?!谥t《立春日感懷》時危見臣節(jié),世亂識忠良。
——鮑照《代出自薊北門行》行到水窮處,坐看云起時。——王維《終南別業(yè) 》。
1、《登高》杜甫 —— 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
2、《花木蘭》—— 將軍百戰(zhàn)死,壯士十年歸。
3、《山園小梅》林逋 —— 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
4、《錢塘湖春行》白居易 —— 亂花漸欲迷人眼,淺草才能沒馬蹄。
5、《送友人》李白 ——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6、《古風(fēng)二首》李紳 —— 春種一粒粟,秋收萬顆子。
7、《畫》無名氏 —— 遠(yuǎn)看山有色,近聽水無聲。
8、《野望》王績 —— 樹樹皆秋色,山山唯落暉。
9、《靜夜思》李白 —— 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xiāng)。
1.火樹銀花合,星橋鐵鎖開。
2.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
3.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
對仗又稱對偶、隊仗、排偶。它是把同類或?qū)α⒏拍畹脑~語放在相對應(yīng)的位置上使之出現(xiàn)相互映襯的狀態(tài),使語句更具韻味,增加詞語表現(xiàn)力。對仗有如公府儀仗,兩兩相對。對仗與漢魏時代的駢偶文句密切相關(guān),可以說是由駢偶發(fā)展而成的,對仗本身應(yīng)該也是一種駢偶。格律詩對仗的具體內(nèi)容,首先是上下兩句平仄必須相反,其次是要求相對的句子句型應(yīng)該相同,句法結(jié)構(gòu)要一致,如主謂結(jié)構(gòu)對主謂結(jié)構(gòu),偏正結(jié)構(gòu)對偏正結(jié)構(gòu),述補(bǔ)結(jié)構(gòu)對述補(bǔ)結(jié)構(gòu)等。有的對仗的句式結(jié)構(gòu)不一定相同,但要求字面要相對。再次,要求詞語所屬的詞類(詞性)相一致,如名詞對名詞,動詞對動詞,形容詞對形容詞等;詞語的詞匯意義也要相同。如同是名詞,它們所屬的詞義范圍要相同,如天文、地理、宮室、服飾、器物、動物、植物、人體、行為、動作等同一意義范圍內(nèi)的詞方可為對。對仗的運(yùn)用有寬有嚴(yán),因而出現(xiàn)各種不同類型,有工對、鄰對、寬對、借對、流水對、扇面對等。在內(nèi)容上則有言對、事對、正對、反對等名目。
對仗也叫對偶 就是把結(jié)構(gòu)相同、意義相關(guān)的兩個句子或詞組對稱地排列在一起的一種修辭方式。比如 :抽刀斷水水更流,舉杯銷愁愁更愁。
三十功名塵與土,八千里路云和月。 鳥來鳥去山色里,人歌人哭水聲中。 天若有情天亦老,月若無情月長圓。 海日生殘月,春風(fēng)入舊年。《清明》(唐)杜牧清明時節(jié)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 《途中寒食》(唐)宋之問馬上逢寒食,途中屬暮春??蓱z江浦望,不見洛橋人。北極懷明主,南溟作逐臣。故園腸斷處,日夜柳條新。
運(yùn)用了對偶手法的詩句有:
1、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
《登鸛雀樓》
唐代 王之渙
原文:
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
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
譯文:
夕陽依傍著西山慢慢地沉沒,滔滔黃河朝著東海洶涌奔流。若想把千里的風(fēng)光景物看夠,那就要登上更高的一層城樓。
2、亂花漸欲迷人眼,淺草才能沒馬蹄。
《錢塘湖春行》
唐代 白居易
原文:
孤山寺北賈亭西,水面初平云腳低。
幾處早鶯爭暖樹,誰家新燕啄春泥。
亂花漸欲迷人眼,淺草才能沒馬蹄。
最愛湖東行不足,綠楊陰里白沙堤。
譯文:
繞過孤山寺以北漫步賈公亭以西,湖水初漲與岸平齊白云垂得很低。幾只早出的黃鶯爭棲向陽的暖樹,誰家新飛來的燕子忙著筑巢銜泥。
野花競相開放就要讓人眼花繚亂,春草還沒有長高才剛剛沒過馬蹄。最喜愛湖東的美景令人流連忘返,楊柳成排綠蔭中穿過一條白沙堤。
3、春種一粒粟,秋收萬顆子。
《憫農(nóng)》
唐代 李紳
原文:
春種一粒粟,秋收萬顆子。
四海無閑田,農(nóng)夫猶餓死。
譯文:
春天只要播下一粒種子,秋天就可收獲很多糧食。普天之下,沒有荒廢不種的田地,勞苦農(nóng)民,仍然要餓死。
4、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xiāng)。
《靜夜思》
唐代 李白
原文: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xiāng)。
譯文:
明亮的月光灑在井上的欄桿上,好像地上泛起了一層白霜。我禁不住抬起頭來,看那天窗外空中的一輪明月,不由得低頭沉思,想起遠(yuǎn)方的家鄉(xiāng)。
5、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送友人》
唐代 李白
原文:
青山橫北郭,白水繞東城。
此地一為別,孤蓬萬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揮手自茲去,蕭蕭班馬鳴。
譯文:
青翠的山巒橫臥在城墻的北面,波光粼粼的流水圍繞著城的東邊。在此地我們相互道別,你就像孤蓬那樣隨風(fēng)飄蕩,到萬里之外遠(yuǎn)行去了。
浮云像游子一樣行蹤不定,夕陽徐徐下山,似乎有所留戀。揮揮手從此分離,友人騎的那匹將要載他遠(yuǎn)行的馬蕭蕭長鳴,似乎不忍離去。
春種一粒粟,秋收萬顆子.——李紳《憫農(nóng)》遠(yuǎn)看山有色,近聽水無聲.——無名氏《畫》樹樹皆秋色,山山唯落暉.——王績《野望》 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杜甫《絕句》晴川歷歷漢陽樹,芳草萋萋鸚洲.——崔顥《黃鶴樓》穿花峽蝶深深見,點(diǎn)水蜻蜓款款飛.——杜甫《曲江對酒》畫棟朝飛南浦云,珠簾暮卷西山雨.——王勃《滕王閣》 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竹喧歸浣女,蓮動下漁舟.——王維《山居秋暝》綠樹村邊合,青山郭外斜.——孟浩然《過故人莊》毛澤東詩詞最講究對仗. 千里冰封,萬里雪飄.——《沁園春·雪》 才飲長沙水,又食武昌魚.——《水調(diào)歌頭·游泳》 山下旌旗在望,山頭鼓角相聞.——《西江月·井岡山》 四海翻騰云水怒,五洲震蕩風(fēng)雷激.——《滿江紅·和郭沫若同志》 紅雨隨心翻作浪,青山著意化為橋.——《七律·送瘟神二首》 千村薜藶人遺矢,萬戶蕭肅鬼唱歌。
聲明:本網(wǎng)站尊重并保護(hù)知識產(chǎn)權(quán),根據(jù)《信息網(wǎng)絡(luò)傳播權(quán)保護(hù)條例》,如果我們轉(zhuǎn)載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權(quán)利,請在一個月內(nèi)通知我們,我們會及時刪除。
蜀ICP備2020033479號-4 Copyright ? 2016 學(xué)習(xí)鳥. 頁面生成時間:2.838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