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寫小草的詩句:
1、北山輸綠漲橫池,直塹回塘滟滟時。 細數(shù)落花因坐久,緩尋芳草得歸遲。
這是王安石在神宗元豐七年(1084)與蘇軾相會之后所寫的一首表達達閑適心情的詩作.
這一年,蘇軾從他被貶謫的黃州遷至汝州,途經(jīng)金陵,便同王安石相會.這時,王安石正賦閑在家,變法的失敗,愛子的夭殤,皇帝的厭憎,因此情緒十分感傷。
在他是紅極一時的宰相時,頗為清高的蘇軾罕登其門,現(xiàn)在蘇軾的到訪讓他極為感動.他親往迎接,“野服乘驢,謁于舟次”(穿便服騎著驢子,到蘇軾停船的住所拜會),二人同游鐘山,詩酒唱和,相處甚歡.他們在一起談詩、誦佛,王安石還破例與蘇軾談及時事,諸如關(guān)于用兵西夏等.沒有再去過多地糾纏昔日的恩怨。
王安石還邀請?zhí)K軾也搬到金陵居住,以便兩人成為鄰居.金陵相會,使蘇軾更加了解了安石的為人,后來他逢人就稱贊:“不知幾百年,方有如此人物.”
2、草色青青柳色濃,玉壺傾酒滿金鐘。 笙歌嘹亮隨風(fēng)去,知盡關(guān)山第幾重。
唐朝高駢所作。邊方,邊地;邊疆。 春興,春耕。這里指春游的興致?!斗詈蛯ι缴罚骸斑h心馳北闕,春興寄東山。”金鐘,金屬酒杯。關(guān)山,關(guān)隘山嶺。
《樂府詩集·橫吹曲辭五·木蘭詩一》:“萬里赴戎機,關(guān)山度若飛?!备唏壥峭硖瞥⒁兄氐倪厡?,這首詩雖然字面上為描寫草原上的景色,但在他的詩中卻能感到消沉和悲涼氣氛,沒有縱橫沙場、引兵殺敵的斗志和豪情。作為邊關(guān)將帥之詩如此,邊塞詩在晚唐的格調(diào)自然可窺一斑。
3、敕勒川,陰山下。天似穹廬,籠蓋四野。 天蒼蒼,野茫茫,風(fēng)吹草低見牛羊。
這首古代民歌 “敕勒川,陰山下”,說出敕勒川的地理位置。陰山是綿亙?nèi)獾拇笊?,草原以陰山為背景,給人以壯闊雄偉的印象?!疤焖岂窂],籠環(huán)顧四無比的圓頂氈帳將整個大草原籠罩起來。
“天蒼蒼,野茫?!?,天空是青蒼蔚藍的顏色,草原無邊無境極其是,詩人的描寫全從宏觀著眼,作總體的靜態(tài)的勾畫,沒有什么具體描繪,使人不免有些空洞的感覺。但當(dāng)讀到末句――“風(fēng)吹草低見牛羊”的進修,境界便頓牧民的家鄉(xiāng),牛由于牧草過于豐茂,牛群羊群統(tǒng)統(tǒng)隱沒在一群,忽隱忽現(xiàn),到處都是。
于是,由靜態(tài)轉(zhuǎn)為動態(tài),由表蒼姿,整個草原充滿勃勃生機,連那穹廬似的天空也為之生色。因此,人們把這最后一句稱為點“吹”、“低”、的主動者――“風(fēng)”字,備加欣賞。
4、春草明年綠,王孫歸不歸。
唐代王維《山中送別》。
山中相送罷, 日暮掩柴扉。
春草明年綠, 王孫歸不歸?
釋義:
在山中送走了你以后,
夕陽西墜我關(guān)閉柴扉。
春草明年再綠的時候,
游子呵你能不能回歸?
5、獨憐幽草澗邊生,上有黃鸝深樹鳴。 春潮帶雨晚來急,野渡無人舟自橫。
出自唐代詩人韋應(yīng)物《滁州西澗》
古詩譯文:我只憐愛這河邊生長那幽靜的野草,樹陰深處黃鶯發(fā)出誘人的叫聲。因傍晚下了春雨,河面像潮水一樣流得更急了;在那暮色蒼茫的荒野渡口,已沒有人渡河,但小船獨自橫漂在河邊上。
一、《賦得古原草送別》
作者:唐代白居易
1、原文
離離原上草,一歲一枯榮。野火燒不盡,春風(fēng)吹又生。
遠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孫去,萋萋滿別情。
2、翻譯
原野上長滿茂盛的青草,年年歲歲枯萎了又蒼翠。原野上的大火無法燒盡,春風(fēng)一吹它又生機勃發(fā)。
芳草的馨香彌漫著古道,陽光照耀下碧綠連荒城。又送游子遠行踏上古道,滿懷離情望著萋萋芳草。
二、《城南》
作者:宋代曾鞏
1、原文
雨過橫塘水滿堤,亂山高下路東西。
一番桃李花開盡,惟有青青草色齊。
2、翻譯
春雨迅猛,池塘水滿,遙望群山,高低不齊,東邊西側(cè),山路崎嶇。熱熱鬧鬧地開了一陣的桃花和李花,此刻已開過時了,只見眼前春草萋萋,碧綠一片。.
三、《春草》
作者:唐代唐彥謙
1、原文
天北天南繞路邊,托根無處不延綿。
萋萋總是無情物,吹綠東風(fēng)又一年。
2、翻譯
春天一到,天南地北到處都生長著路邊的小草,依賴著草根,春草無處不綿延生長??擅⒌拇翰菘傄呷嘶丶遥猴L(fēng)吹綠小草又過了一年了!
四、《游子吟》
作者:唐代孟郊
1、原文
慈母手中線,游子身上衣。
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
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
2、翻譯
慈母用手中的針線,為遠行的兒子趕制身上的衣衫。
臨行前一針針密密地縫綴,怕的是兒子回來得晚衣服破損。
有誰敢說,子女像小草那樣微弱的孝心,能夠報答得了像春暉普澤的慈母恩情呢?
五、《蝶戀花·儂是江南游冶子》
作者:元代趙孟
1、原文
落盡楊花春滿地,萋萋芳草愁千里
2、翻譯
楊花落盡,芳草萋萋,勾起了我滿腹愁緒。
1、唐代白居易《草 》:
離離原上草,一歲一枯榮。
野火燒不盡,春風(fēng)吹又生。
釋義:長長的原上草是多么茂盛,每年秋冬枯黃春來草色濃。無情的野火只能燒掉干葉,春風(fēng)吹來大地又是綠茸茸。
2、宋代曾鞏《城南》:
雨過橫塘水滿堤,亂山高下路東西。
一番桃李花開盡,惟有青青草色齊。
釋義:春雨迅猛,池塘水滿,遙望群山,高低不齊,東邊西側(cè),山路崎嶇。熱熱鬧鬧地開了一陣的桃花和李花,此刻已開過時了,只見眼前春草萋萋,碧綠一片。
3、唐代唐彥謙《春草》:
天北天南繞路邊,托根無處不延綿。
萋萋總是無情物,吹綠東風(fēng)又一年。
釋義:不管是天北還是天南,小草總是長滿路邊,它連綿不斷地向遠處生長,處處都能夠扎根繁衍。茂盛的春草總是催人早日歸家,春風(fēng)吹綠小草又是一年。
4、宋代劉敞《春草》:
春草綿綿不可名,水邊原上亂抽榮。
似嫌車馬繁華地,才入城門便不生。
釋義:春天的野草長得茂密,連綿成片,無法分辨它的名字,在水邊、在土丘上隨意發(fā)芽蓬勃生長。似是不喜歡車水馬龍的繁華地方,一到城門旁邊就再也看不到它生長的痕跡。
5、宋代梅堯臣《蘇幕遮·草》:
露堤平,煙墅杳。亂碧萋萋,雨后江天曉。
獨有庾郎年最少。窣地春袍,嫩色宜相照。
接長亭,迷遠道。堪怨王孫,不記歸期早。
落盡梨花春又了。滿地殘陽,翠色和煙老。
釋義:堤壩上的綠草含水帶露,遠處的房屋在如煙春色的掩映下若隱若現(xiàn)。雨后天色變晴,江水開闊,到處都是萋萋的芳草。離鄉(xiāng)宦游的才子年少成名,他穿上及地的青色章服,衣服顏色與嫩綠的草色互相映襯,十分相宜。
芳草把路邊一個又一個的長亭連接起來,使得遠道凄迷。那萋萋的芳草,仿佛是在埋怨宦游的王孫公子已經(jīng)忘記了歸期。眼看梨花落盡,春天馬上又要過去了。日光漸暗,暮靄沉沉,那翠綠的春草也似乎變得蒼老了。
1.青青河畔草,郁郁園中柳。 漢·無名氏《古十九首·青青河畔草》
2.城上草,植根非不高,所恨風(fēng)霜早。 南朝宋·劉俁《詩一首》
3.一叢香草足礙人,數(shù)尺游絲即橫路。北朝·北周·庚信《春賦》
4.春草似青袍,秋月如團扇。南朝梁·何遜《與蘇九德別》
5.深庭秋草綠。南朝梁·柳惲《搗衣詩》
6.芳草鮮美,落英繽紛。晉·陶淵明《桃花源記》
7.葉舒春夏綠,花吐淺深紅。唐·李嶠《萱》
8.雨中草色綠堪染。唐·王維《輞川別業(yè)》
9.草不謝榮于春風(fēng),木不怨落于秋天。唐·李白《日出入行》
10.細草微風(fēng)岸,危檣獨夜舟。唐·杜甫《旅夜書懷》
11.映階碧草自春色,隔葉黃鸝空好音。唐·杜甫《蜀相》
12.草色遙看近卻無。唐·韓愈《早春呈水部張十八員外》
13.草木知春不久歸,百般紅紫斗芳菲。唐·韓愈《游城南晚春》
14.草色侵官道,花枝出苑墻。唐·張繼《洛陽作》
15.草木有本心,何求美人折。唐·張九齡《感遇》
16.苔痕上階綠,草色入簾青。唐·劉禹錫《陋室銘》
17.離離原上草,一歲一枯榮。野火燒不盡,春風(fēng)吹又生。唐·白居易《賦得古原草送別》
18.柳絲裊裊風(fēng)繅出,草縷茸茸雨剪齊。唐·白居易《天津橋》
19.春盡雜芳歇,夏初芳草深。唐·白居易《首夏南池獨酌》
20.杜康能散悶,萱草能忘憂。唐·白居易《酬夢得以萱草見贈》
21.色嫩似將藍汁染,葉齊如把剪刀裁。唐·徐夤《草》
22.庭草根自淺,造化無遺功。低徊一寸心,不敢怨春風(fēng)。唐·曹鄴《庭草》
23.蘇溪亭上草漫漫,誰倚東風(fēng)十二闌?唐·戴叔倫《蘇溪亭》
24.芳草有情皆礙馬,好云無處不遮樓。唐·羅隱《綿谷回寄蔡氏昆仲》
25.江春不肯留歸客,草色青青送馬蹄。唐·劉長卿《送李判官之潤州行營》
26.天意憐幽草,人間重晚晴。唐·李商隱《晚晴》
27.勁草不隨風(fēng)偃去。宋·范仲淹《歐伯起相訪》
28.豐草綠縟而爭茂,佳木蔥籠而可悅。宋·歐陽修《秋聲賦》
29.野花向客開如笑,芳草留人意自閑。宋·歐陽修《再至西都》
30.落盡梨花春又了,滿地殘陽,翠色和煙老。宋·梅堯臣《蘇幕遮》
31.花易凋零草易生。宋·蘇舜欽《題花山春壁》
32.細草愁煙,幽花怯露,憑欄總是銷魂處。宋·晏殊《踏莎行》
33.金谷年年,亂生春色誰為主?余花落處,滿地和煙雨。宋·林逋《點絳唇》
34.恨如芳草,萋萋刬盡還生。宋·秦觀《八六子》
35.枝上柳綿吹又少,天涯何處無芳草。宋·蘇軾《蝶戀花》
36.一番桃李花開盡,唯有青青草色齊。宋·曾鞏《城南》
37.獨倚欄干凝望遠,一川煙草平如剪。宋·謝逸《蝶戀花》
38.微質(zhì)已知煩雨露,寸心終欲報春暉。宋·李綱《詠草》
40.城中桃李愁風(fēng)雨,春在溪頭薺菜花。宋·辛棄疾《鷓鴣天·代人賦》
41.細草搖頭忽報儂,披襟攔得一西風(fēng)。宋·楊萬里《暮熱游荷池上》
42.花如解語迎人笑,草不知名隨意生。宋·李彭《春日懷秦髯》
43.嫩綠柔香遠更濃,春來無處不茸茸。明·楊基《春草》
44.勁草不倚于疾風(fēng),零霜則變;青葵善迎于白日,宇曖斯迷。清·王夫之《連珠》
45.兒童不知春,問草何故綠。清·袁枚《偶作五絕句》
1. 林鶯啼到無聲處,青草池塘處處蛙?!巍げ茚佟洞耗骸?/p>
詩句描寫黃鶯已老、林中無聲,池塘草青、蛙聲四起的春末夏初景象,同時也由此指明春暮夏到的季候特征:黃鶯已老、青蛙活躍。
2.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吳音相媚好,白發(fā)誰家翁媼?!翖壖病肚迤綐贰ご寰印?/p>
茅草屋的茅檐十分低小,在溪水兩邊長滿了綠油油的青草,那含有醉意的吳地口音,聽起來既溫柔,有美好。那頭發(fā)花白的是誰家的公婆父老?
3. 黃梅時節(jié)家家雨,青草池塘處處蛙?!w師秀《約客》
在這梅雨時節(jié),家家戶戶的門前都下著雨,在親親草叢的身處,到處都是青蛙。
4. 雨昏青草湖邊過,花落黃陵廟里啼?!啤む嵐取耳p鴣》。
青草湖:又名巴丘湖,在洞庭湖東南。黃陵廟:祭祀帝舜的貞烈妃子娥皇、女英的廟。天空陰沉雨水不斷我經(jīng)過青草湖邊,黃陵廟里花瓣飄落,只聽到鷓鴣在啼叫。
5. 蓬頭稚子學(xué)垂綸,側(cè)坐莓苔草映身。——胡令能《小兒垂釣》
一個蓬頭的小孩正在學(xué)習(xí)垂釣,側(cè)著身子坐在青苔善,青草上倒影著他的身影。
6. 花徑不曾緣客掃,蓬門今始為君開?!鸥Α犊椭痢?/p>
花間小路還不曾為來客而清掃過,一向緊閉的草門今天才為你打開。
7. 幾家廢井生青草,一樹繁花傍古墳?!R綸《早春歸盩厔舊居卻寄耿拾遺湋李校書端》。
青青的小草,繁華燦爛,本身新春最美的景象,然而卻同這荒廢的古井相伴,荒涼滿目。
8. 遲日江山麗,春風(fēng)花草香?!啤ぞ禹敗督^句二首》。
遲日,指春日,源于《詩經(jīng)·七月》“春日遲遲”句。此寫陽光和煦,山清水秀,春風(fēng)習(xí)習(xí),花草飄香的春日景象。
9. 煙柳蒙蒙鵲做巢,青青弱草帶斜橋,鶯聲多在杏花梢。——宋·呂渭老《浣溪沙》
蒙蒙,即朦朦,看不清的樣子。弱草,指剛返青的嫩草。詩句描寫煙柳朦朧、嫩草青青、小橋斜立、鵲筑巢于柳中、鶯啼于杏花枝頭的早春景象。
10. 鵲乳先春草,鶯啼過落花?!啤ね蹙S《晚春嚴(yán)少尹與諸公見過》。
喜鵲孵化在春草萌生之前,春花凋謝之后黃鶯仍在啼鳴。詩句描寫鳥的習(xí)性。
1、詩句:離離原上草,一歲一枯榮。
出自:唐代·白居易《草 / 賦得古原草送別》
釋義:長長的原上草是多么茂盛,每年秋冬枯黃春來草色濃。
2、詩句:野火燒不盡,春風(fēng)吹又生。
出自:唐代·白居易《草 / 賦得古原草送別》
釋義:無情的野火只能燒掉干葉,春風(fēng)吹來大地又是綠茸茸。
3、詩句:一番桃李花開盡,惟有青青草色齊。
出自:宋代·曾鞏《城南》
釋義:熱熱鬧鬧地開了一陣的桃花和李花,此刻已開過時了,只見眼前春草萋萋,碧綠一片。
4、詩句:萋萋總是無情物,吹綠東風(fēng)又一年。
出自:唐代·唐彥謙《春草》
釋義:茂盛的春草總是催人早日歸家,春風(fēng)吹綠小草又是一年。
5、詩句:春草綿綿不可名,水邊原上亂抽榮。
出自:宋代·劉敞《春草》
釋義:春天的野草長得茂密,連綿成片,無法分辨它的名字,在水邊、在土丘上隨意發(fā)芽蓬勃生長。
賦得古草原送別
白居易
離離原上草,一歲一枯榮.
野火燒不盡,春風(fēng)吹又生.
遠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孫去,凄凄滿別情.
【注釋】
離離:蒙茸披拂的樣子.
遠芳:謂芳草綿延,漸遠還生.
晴翠:陽光下碧草蒼翠.
萋萋:草茂盛的樣子.
【簡析】
這是詠物詩,也可作為寓言詩看.有人認(rèn)為是譏刺小人的.從全詩看,原上草雖有所指,但喻意并無確定.“野火燒不盡,春風(fēng)吹又生,”卻作為一種“韌勁”而有口皆碑,成為傳之千古的絕唱
學(xué)習(xí)鳥網(wǎng)站是免費的綜合學(xué)習(xí)網(wǎng)站,提供各行各業(yè)學(xué)習(xí)資料、學(xué)習(xí)資訊供大家學(xué)習(xí)參考,如學(xué)習(xí)資料/生活百科/各行業(yè)論文/中小學(xué)作文/實用范文實用文檔等等!
聲明:本網(wǎng)站尊重并保護知識產(chǎn)權(quán),根據(jù)《信息網(wǎng)絡(luò)傳播權(quán)保護條例》,如果我們轉(zhuǎn)載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權(quán)利,請在一個月內(nèi)通知我們,我們會及時刪除。
蜀ICP備2020033479號-4 Copyright ? 2016 學(xué)習(xí)鳥. 頁面生成時間:0.180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