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和答為之》林君維閩英,數(shù)面成瓜葛。
鄰居接杖藜,過飯厭疏糲。讀書飽工夫,論事極精核百。
奮身君子場,勇若怒未泄。窮年棲旅巢,由命非由拙。
王良驅八駿,方駕度九折。學堂疏雨余,石砌長苔發(fā)。
——宋·黃庭堅2、《宮詞》春營小殿號披香,宣借天孫作學堂。李白宮詞多好句,側度書紅壁兩三行。
——宋·宋白3、《問秋懷詩十一首》彼時何卒卒,我志何曼曼。犀首空好飲,廉頗尚能飯。
學堂日無事,驅馬適所愿。茫茫出門路,欲去聊自勸。
歸還閱書史,文字浩千萬。陳跡竟誰尋,賤嗜非貴獻。
——唐·韓愈4、《六言三首》不識平康坊里,多在村學堂中。安得金錢買笑,只堪夏楚訓蒙。
答——宋·劉克莊5、《酬鄭州權舍人見寄二十韻》憶昔三條路,居鄰數(shù)仞墻。學回堂青玉案,彩服紫羅囊。
麟角看成就,龍駒見抑揚。彀中飛一箭,云際落雙鶬。
——唐·劉禹錫答。
1、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懹巍に未?《冬夜讀書示子聿》
譯:從書本上得來的知識,畢竟是不夠完善的。如果想要深入理解其中的道理,必須要親自實踐才行。
2、讀書不覺已春深,一寸光陰一寸金?!踟懓住ぬ拼栋茁苟炊住て湟弧?/p>
譯:專心讀書,不知不覺春天過完了,每一寸時間就像一寸黃金珍貴。
3、三更燈火五更雞,正是男兒讀書時。——顏真卿·唐代《勸學詩》
譯:每天三更半夜到雞啼叫的時候,是男孩子們讀書的最好時間。
4、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鸥Αぬ拼斗钯涰f左丞丈二十二韻》
譯:先后讀熟萬卷書籍,寫起文章,下筆敏捷好像有神。
5、富貴必從勤苦得,男兒須讀五車書?!鸥Αぬ拼栋貙W士茅屋》
譯:自古以來榮華富貴必定從勤苦中得到,有識之男應當如柏學士一樣去博覽群書,以求功名。
6、歸志寧無五畝園,讀書本意在元元?!懹巍に未蹲x書》
譯:歸鄉(xiāng)隱居的志向就算沒有那五畝田園也依然如故,讀書的本意原在于黎民百姓。
7、讀書不作儒生酸,躍馬西入金城關?!x逸·宋代《送董元達》
譯:讀盡了詩書,你毫無腐儒的酸氣;投筆從戎,躍馬在西北邊關。
8、人學始知道,不學非自然?!辖肌ぬ拼秳駥W》
譯:人也是這樣,只有通過學習,才能掌握知識;如果不學習,知識不會從天上掉下來。
9、燈前目力雖非昔,猶課蠅頭二萬言?!懹巍に未蹲x書》
譯:燈下讀書,眼神已大不如從前了。卻還是閱讀完了兩萬的蠅頭小字。
10、想見讀書頭已白,隔溪猿哭瘴溪藤?!S庭堅·宋代《寄黃幾復》
譯:想你清貧自守發(fā)奮讀書,如今頭發(fā)已白了罷,隔著充滿瘴氣的山溪,猿猴哀鳴攀援深林里的青藤。
描寫校園的詩句有
1.《題耕織圖二十四首奉懿旨撰》
年代: 元 作者: 趙孟頫
冬至陽來復,草木漸滋萌。
君子重其然,吾道自此亨。
父母坐堂上,子孫列前榮。
再拜稱上壽,所愿百福并。
人生屬明時,四海方太平。
民無札瘥者,厚澤敷群情。
衣食茍給足,禮義zd自此生。
愿言興學校,庶幾教化成。
2.《閑詠》
年代: 宋 作者: 姜特立
坐叨厚廩飲醇醪,不挾文書不坐曹。
檢校園花為日課,裒尋詩昔計年勞。
仍將書冊供慵臥,時喚杯盤佐老饕。
感激大恩何以報,唯祈圣壽等天高。
3.《有懷漢老弟》
年代: 宋 作者: 虞儔
村童先遣掃柴門,檢校園芳待置尊。
叢菊稍斑溥露點,芙蓉已帶著霜痕。
詩篇縱好成孤諷,心事憑誰與共論。
已是西風悲落木,那堪幽獨版更銷魂。
4.《次韻元厚之少保留題朱伯原秘校園亭三首》
年代: 宋 作者: 程師孟
少年為學已名家,才折丹枝病可嗟。
節(jié)帶冰霜凌萬竹,文含風露麗于花。
也憐美玉猶存璞,人恨良金未出沙。
賴有隱居如谷口,直將高意抗青霞。
5.《上杜相三首》
年代: 宋 作者: 曾鞏
天扶昌代得忠良,坐以材謀鎮(zhèn)廟堂。
萬里聲名開學校,四方根本勸農桑。
從容賢路通江海,慷慨公心貫雪霜。
謙讓黑轅歸權太早,空令終古愛余芳。
1、
《再和答為之》
林君維閩英,數(shù)面成瓜葛。
鄰居接杖藜,過飯厭疏糲。
讀書飽工夫,論事極精核。
奮身君子場,復勇若怒未泄。
窮年棲旅巢,由命非由拙。
王良驅八駿,方駕度九折。
學堂疏雨余,石砌長苔發(fā)。
——宋·黃庭堅
2、
《宮詞》
春營制小殿號披香,宣借天孫作學堂。
李白宮詞多好句,側書紅壁兩三行。
——宋·宋2113白
3、《秋懷詩十一首》
彼時何卒卒,我志何曼曼。犀首空好飲,廉頗尚能飯。
學堂日無事,驅馬適所愿。茫茫出門路,欲去聊自勸。
歸還閱書史,文字浩千萬。陳跡竟誰尋,5261賤嗜非貴獻。
——唐·韓愈
4、
《六言三首》
不識平康坊里,多在村學堂中。
安得金錢買笑,只堪夏楚4102訓蒙。
——宋·劉克莊
5、
《酬鄭州權舍人見寄二十韻》
憶昔三條路,居鄰數(shù)仞墻。學堂青玉案,彩服紫羅囊。
麟角看成就,龍駒見抑1653揚。彀中飛一箭,云際落雙鶬。
——唐·劉禹錫
努力奮斗的詩句
1、恢弘志士之氣,不宜妄自菲薄。
2、舉世皆濁我獨清,眾人皆醉我獨醒。
3、時窮節(jié)乃現(xiàn),一一垂丹青。
4、憂勞可以興國,逸豫可以亡身。
5、苦心人天不負,臥薪嘗膽,三千越甲可吞吳。
6、業(yè)無高卑志當堅,男兒有求安得閑?
7、別裁偽體親風雅,轉益多師是汝師。
8、不塞不流,不止不行。
9、若要功夫深,鐵杵磨成針。
10、精誠所加,金石為開。
11、不飛則已,一飛沖天;不鳴則已,一鳴驚人。
12、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關終屬楚。
13、丈夫不報國,終為愚賤人。
14、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15、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壯心不已。
16、少壯不努力,老大徒悲傷。
17、丈夫志四海,萬里猶比鄰。
18、直如朱絲繩,清如玉壺冰。
19、天將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
20、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臨深溪,不知地之厚也。
21、業(yè)精于勤,荒于嬉。
22、愿君學長松,慎勿作桃李。
23、與天地兮比壽,與日月兮齊光。
24、志當存高遠。
25、青,取之于藍而青于藍;冰,水為之而寒于水。
26、百學須先立志。
27、人非圣賢,孰能無過。
28、仰天大笑出門去,我輩豈是蓬蒿人。
29、人生難得幾回搏,此時不搏待何時。
30、石可破也,而不可奪堅;丹可磨也,而不可奪赤。
31、博觀而約取,厚積而薄發(fā)。
32、丈夫清萬里,誰能掃一室?
33、繩鋸木斷,水滴石穿。
34、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
35、歲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36、健兒須快馬,快馬須健兒。
37、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
38、亦余心之所善兮,雖九死其猶未悔。
39、真者,精誠之至也,不精不誠,不能動人。
40、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堅忍不拔之志。
41、日日行,不怕千萬里;常常做,不怕千萬事。
42、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
43、天下興亡,匹夫有責。
44、生當作人杰,死亦為鬼雄。
45、位卑未敢忘憂國,事定猶須待蓋棺。
46、不為外撼,不以物移,而后可以任天下之大事。
47、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
48、茍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
49、鍥而舍之,朽木不折;鍥而不舍,金石可鏤。
50、路曼曼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
51、筆落驚風雨,詩成泣鬼神。
52、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一、為學作事,忌求近功。
白話釋義:為學習所做的事,切忌不要過去地急求近功。
朝代:明
作者:黃宗羲
出處:·《明儒學案》
二、學者之患,在于好談高妙,而自己腳根卻不點地。
白話釋義:學者的憂慮,在與喜歡談論高妙,而自己卻不腳踏實地。
朝代:宋·
作者:朱熹
出處:《朱子文集·答胡寬夫》
三、學者功夫,寧下而勿高,寧沉而勿浮
白話釋義:學習的功夫,寧不恥下問而不高傲,寧沉默而不浮躁
朝代:明
作者:胡居仁
出處:·《居業(yè)錄學問》
四、循序而漸進,熟讀而精思
白話釋義:東西要一點點積少成多,書要熟讀才會理解里面的意思
朝代:-清
作者:張伯行
出處:·《學規(guī)類編》
五、積絲成寸,積寸成尺;寸尺水已,遂成丈匹
白話釋義:積累一絲成一寸,積累一寸成一尺;一寸一尺已然是這樣,就成一匹。
朝代:宋
作者:王應麟
出處:·《小學紺珠》
1、《秋懷詩十一首》——唐代韓愈
學堂日無事,驅馬適所愿。
譯文:在學校每天都無所事事,所以策馬奔馳去自己想去的地方。
2、《酬鄭州權舍人見寄二十韻》——唐代劉禹錫
學堂青玉案,彩服紫羅囊。
譯文:學堂里的講課臺,還有穿著彩色衣服的學生,佩戴紫羅縫制的香囊。
3、《再和答為之》——宋代黃庭堅
學堂疏雨余,石砌長苔發(fā)。
譯文:學堂里稀疏的小雨,石階上長滿了如發(fā)一樣的青苔。
4、《西齋秋感二十首其一》——宋代方回
幼小入學堂,憶我十歲時。
譯文:回想我十歲的時候,年幼就進入學堂。
5、《沁園春·六和》——宋代劉克莊
友魯申公,師浮丘伯,尚可教書村學堂。
譯文:魯國的申培公,少年時從師齊人浮丘伯學習,在村里的學堂教書育人足以勝任了。
聲明:本網站尊重并保護知識產權,根據(jù)《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果我們轉載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權利,請在一個月內通知我們,我們會及時刪除。
蜀ICP備2020033479號-4 Copyright ? 2016 學習鳥. 頁面生成時間:3.046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