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愛 (林陽的詩)
如果你不再珍惜我們的友情
如果你所有的記憶都已消逝
消逝在夏夜的風中
我會哭泣
哭泣在午夜的夢里
我終在忙忙地收集
那些可能被遺忘的點點滴滴
也在小心翼翼地拼湊
那些或許已經破碎的絲絲縷縷
一如專注的雕刻家
精心地將記憶縷刻成一件不朽的珍品
藏在內心最細膩的溫柔中
雖然我在流淚
卻沒有任何埋怨你
如果你在一個夜晚迷失
我仍真心地將溫柔向你展露無遺。
所有的日子,所有的日子都來吧, 讓我們編織你們,用青春的金線, 和幸福的瓔珞,編織你們。
有那小船上的歌笑,月下校園的歡舞, 細雨蒙蒙里踏青,初雪的早晨行軍, 還有熱烈的爭論,躍動的、溫暖的心…… 是轉眼過去的日子,也是充滿遐想的日子, 紛紛的心愿迷離,像春天的雨, 我們有時間,有力量,有燃燒的信念, 我們渴望生活,渴望在天上飛。 是單純的日子,也是多變的日子, 浩大的世界,樣樣叫我們好奇, 從來都興高采烈,從來不淡漠, 眼淚,歡笑,深思,全是第一次。
所有的日子都去吧,都去吧, 在生活中我快樂的向前, 多沉重的擔子,我不會發(fā)軟, 多嚴峻的戰(zhàn)斗,我不會丟臉, 有一天,擦完了槍,擦完了機器,擦完了汗, 我想念你們,招呼你們 并且懷著驕傲,注視你們。
1、《送別》【唐】王維 下馬飲君酒,問君何所之。
君言不得意, 歸臥南山陲。但去莫復問,白云無盡時。
2、《渭城曲》【唐】王維 又名《送元二使安西》 渭城朝雨浥輕塵,客舍青青柳色新。 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
3、《送梓州李使君》【唐】王維 萬壑樹參天,千山響杜鵑。山中一夜雨,樹杪百重泉。
漢女輸幢布,巴人訟芋田。文翁翻教授,不敢倚先賢。
4、《送綦毋潛落第還鄉(xiāng)》【唐】王維 圣代無隱者,英靈盡來歸。遂令東山客,不得顧采薇。
既至金門遠,孰云吾道非。江淮度寒食,京洛縫春衣。
置酒長安道,同心與我違。行當浮桂棹,未幾拂荊扉。
遠樹帶行客,孤城當落暉。吾謀適不用,勿謂知音稀。
5、《送友人》【唐】李白 青山橫北郭,白水繞東城。此地一為別,孤蓬萬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揮手自茲去,蕭蕭班馬鳴。
6、《送孟浩然之廣陵》【唐】李白 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揚州。 孤帆遠影碧空盡,惟見長江天際流。
7、《渡荊門送別》【唐】李白 渡遠荊門外,來從楚國游。山隨平野盡,江入大荒流。
月下飛天鏡,云生結海樓。仍憐故鄉(xiāng)水,萬里送行舟。
8、《杜少府之任蜀州》【唐】王勃 城闕輔三秦,風煙望五津。與君離別意,同是宦游人。
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無為在歧路,兒女共沾巾。
9、《送魏萬之京》【唐】李頎 朝聞游子唱離歌,昨夜微霜初度河。 鴻雁不堪愁里聽,云山況是客中過。
關城曙色催寒近,御苑砧聲向晚多。 莫是長安行樂處,空令歲月易蹉跎。
11、《芙蓉樓送辛漸》【唐】王昌齡 寒雨連江夜入吳,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陽親友如相問,一片冰心在玉壺。
12、《別董大》【唐】岑參 千里黃云白日曛,北風吹雁雪紛紛。 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
13、《送李端》【唐】盧綸 故關衰草遍,離別正堪悲。路出寒云外,人歸暮雪時。
少孤為客早,多難識君遲。掩泣空相向,風塵何所期。
14、《賦得暮雨送李胄》【唐】韋應物 楚江微雨里,建業(yè)暮鐘時。漠漠帆來重,冥冥鳥去遲。
海門深不見,浦樹遠含滋。相送情無限,沾襟比散絲。
15、《送人東游》【唐】溫庭筠 荒戌落黃葉,浩然離故關。高風漢陽渡,初日郢門山。
江上幾人在,天涯孤棹還。何當重相見,樽酒慰離顏。
16、《曉出凈慈寺送林子方》【宋】楊萬里 畢竟西湖六月中,風光不與四時同。 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
17、《雨霖鈴》【宋】柳永 寒蟬凄切,對長亭晚,驟雨初歇。 都門帳飲無緒,留戀處,蘭舟摧發(fā)。
執(zhí)手相看淚眼,竟無語凝噎。 念去去千里煙波,暮靄沈沈楚天闊。
多情自古傷離別,更那堪冷落清秋節(jié)。 今宵酒醒何處,楊柳岸、晚風殘月。
此去經年,應是良辰好景虛設。 便縱有千種風情,更與何人說。
18.贈汪倫 唐 李白 李白乘舟將欲行, 忽聞岸上踏歌聲。 桃花潭水深千尺, 不及汪倫送我情。
君有奇才我不貧。 ——(清)鄭板橋 同是天涯淪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識。
——(唐)白居易 莫愁前路無知已,天下誰人不識君。 ——(唐)高適 天下快意之事莫若友,快友之事莫若談。
——(清)蒲松齡 人之相識,貴在相知,人之相知,貴在知心。 ——(春秋)孟子 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君子淡以親,小人甘以絕。
——(戰(zhàn)國)莊子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西晉)付玄 人生貴相知,何用金與錢。
——(唐)李白 與朋友交,言而有信。 ——(春秋)子夏 布衣之交不可忘。
——(唐)李延壽 君子與君子以同道為朋,小人與小人以同利為朋 。 ——(宋)歐陽修 人生樂在相知心。
——(宋)王安石 冤家宜解不宜結,各自回頭看后頭。 ——(明)馮夢龍 于患難風豪杰。
——(清)魏禧 萬兩黃金容易得,知心一個也難求。 ——(清)曹雪芹 換我心,為你心,始知相憶深。
——(宋)顧夏 鐘子期死,伯牙終身不復鼓琴。 ——《漢書》 山河不足重,重在遇知已。
——鮑溶 大丈夫處世處,當交四海英雄。 ——《三國志.蜀書.劉巴傳》 君子上交不謅,下交不瀆。
——《周易》 若知四海皆兄弟,何處相逢非故人。 ——陳剛中 朋友,以義合者。
——(宋)朱熹 衣不如新, 人不如故。 ——《漢樂府》 同心而共濟,始終如一。
——(宋)歐陽修 一死一生,乃知交情。一貧一富,乃知交態(tài)。
一貴一賤,交情乃見。 ——《史記》 未言心相醉,不再接杯酒。
——(晉)陶淵明 人生交契無老少,論交何必先同調。 ——(唐)杜甫 交心不交面,從此重相憶。
——(唐)白居易 人生結交在終始,莫為升沉中路分。 ——(唐)賀蘭進明 今日樂相樂,別后莫相忘。
——(三國)曹植 相識滿天下,知心能幾人。 ——(明)馮夢龍 少年樂相知,衰暮思故友。
——(唐)韓愈 一貴一賤交情見。 ——(唐)駱賓王 投之以木瓜,抱之以瓊瑤。
匪報也,永以為好也。 ——《詩經》 人生所貴在知已,四海相逢骨肉親。
——《雁門集》 合意友來情不厭,知心人至話投機。 ——(明)馮夢龍 二人同心,其利斷金。
——《易.系辭上》 嬰其嗚矣,求其友聲。 ——《詩經.小雅》 樂莫樂兮新相知。
1.嚶嚶鳴矣,求其友聲------> 2.投我以桃,報之以李------> 3.投我以木瓜,報之以瓊琚------> 4.結交在相知,骨肉何必親------漢樂府民歌> 5.丈夫志四海,萬里猶比鄰------三國.魏.曹植> 6.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唐.王勃> 7.相知無遠近,萬里尚為鄰------唐.張九齡> 8.少年樂新知,衰暮思故友------唐.韓愈> 9.以文常會友,唯德自成鄰------唐.祖詠> 10.同是天涯淪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識------唐.白居易> 11.人生結交在終結,莫為升沉中路分------唐.賀蘭進明> 12.人生交契無老少,論交何必先同調------唐.杜甫> 13.友如作畫須求淡,山似論文不喜平------清.翁照>。
兒歌:團結友愛親又親 一顆星,冷清清, 兩顆星,亮晶晶, 三顆星、四顆星、五顆星, 匯成星河放光明。
一個人,孤零零, 兩個人,笑盈盈, 三個人、四個人、五個人, 團結友愛親又親。 古詩詞 無 衣 【詩經·國風·秦風】 豈曰無衣?與子同袍。
王于興師,修我戈矛,與子同仇! 豈曰無衣?與子同澤。 王于興師,修我矛戟,與子偕作! 豈曰無衣?與子同裳。
王于興師,修我甲兵,與子偕行! 反映戰(zhàn)士的友誼。從穿衣到赴敵,愿共患難。
這首戰(zhàn)歌,每章第一、二句,分別寫“同袍”“同澤”“同裳”,表現戰(zhàn)士們克服困難、團結互助的情景。每章第三、四句,先后寫“修我戈矛”“修我矛戟”“修我甲兵”,表現戰(zhàn)士齊心備戰(zhàn)的情景。
每章最后一句,寫“同仇”“偕作”“偕行”,表現戰(zhàn)士們的愛國感情和大無畏精神。這是一首賦體詩,用“賦”的表現手法,在鋪陳復唱中直接表現戰(zhàn)士們共同對敵、奔赴戰(zhàn)場的高昂情緒,一層更進一層地揭示戰(zhàn)士們崇高的內心世界。
《無衣》表現了奴隸社會時期人民保家衛(wèi)國、團結對敵、英勇獻身的思想感情,真實感人,慷慨雄壯,確是一首充滿民族精神而又富有藝術魅力的古代軍歌。 宣傳標語 文明健康、團結友愛、努力奮斗、頑強拼搏、和諧進步、振興中華! 團結就是力量,友愛就是能量 團界友愛就是測量. 團結就是力量。
團結就是力量。
這力量是鐵、這力量是鋼。
團結意識非常重要,培養(yǎng)學生團結意識,合作意識,將使孩子乃至社會和國家都獲益無窮! 任何不朽的工程,都是合作的結晶,能夠團結多少人,就能做多大的事情,能夠和多少人協作,就能夠成為一個對社會有用的! 一個團結協作的系統(tǒng)理念的建立,需要很多人的努力,讓學生從小嘗試合作的快樂,讓學生從小感知齊心合力的巨大結果! 參考資料: 。
1、李白《贈汪倫》
李白乘舟將欲行,忽聞岸上踏歌聲。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
2、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城闕輔三秦,風煙望五津。
與君離別意,同是宦游人。
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
無為在歧路,兒女共沾巾。
3、高適《別董大》
千里黃云白日曛,北風吹雁雪紛紛。
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
4、張九齡《送韋城李少府》
送客南昌尉,離亭西候春。
野花看欲盡,林鳥聽猶新。
別酒青門路,歸軒白馬津。
相知無遠近,萬里尚為鄰。
聲明:本網站尊重并保護知識產權,根據《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果我們轉載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權利,請在一個月內通知我們,我們會及時刪除。
蜀ICP備2020033479號-4 Copyright ? 2016 學習鳥. 頁面生成時間:0.158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