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陶淵明《飲酒》之五
結(jié)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
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
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
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簡 析
我家建在眾人聚居繁華道,可從沒有煩神應(yīng)酬車馬喧鬧。要問我怎能如此超凡灑脫,心靈避離塵俗自然幽靜遠邈。東墻下采擷清菊心情徜徉,猛然抬頭喜見南山勝景絕妙。暮色中縷縷彩霧縈繞升騰,結(jié)隊的鳥兒回翔遠山的懷抱。 人的思想或精神,可以孤立地自我凈化,或者說,能夠超脫于現(xiàn)實之外。“結(jié)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边@四句詩就是講這個道理?!敖Y(jié)廬在人境”是說生活在現(xiàn)實社會中?!败囻R喧”指人世間各種煩人的塵雜,也是世人為富貴榮華而奔競的形象寫照。他之所以身居人境而塵雜不染,就因為能做到“心”?!靶倪h”就是思想上絕棄富貴榮華之念。一個人丟掉了物欲,斷絕了塵想,精神就遠遠超出于塵世之外了。詩人采菊東籬,悠然自得,又逢山氣特佳,飛鳥投林的黃昏,大自然的一切都顯得和融淳凈;此時的詩人,超然冥邈,神逸方外,他的心境與大自然融為一體了。 這是對宇宙人生之理、造化自然之趣的領(lǐng)悟;從廬山一帶傍晚的自然環(huán)境說,一切都顯得和融渾樸,充滿生機,這正是大自然的本色。詩人的悠然情懷與眼前的自然氣象,都合于自然之,因而,主、客二方也就冥會妙合了。
(二 ) 歸田園居·其三·種豆南山下——陶淵明
種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晨興理荒穢,帶月荷鋤歸。
道狹草木長,夕露沾我衣。
衣沾不足惜,但使愿無違。
南山坡下有我的豆子地,地里雜草叢生,豆苗卻長得很稀。早晨天亮就起來到田里鋤草,晚上披著月光扛著鋤頭回家歇息。高高的草木覆蓋了狹窄的田間小路,露水打濕了我的衣裳。衣裳濕了倒不重要,只要不違背我的初衷就行了。
評 析
此詩是描寫陶淵明勞動生活的代表作。雖寫勞動,其主旨卻并非寫勞作之艱辛,而是表現(xiàn)一種審美情趣。試思:"晨興理荒穢,帶月荷鋤歸",這是一幅何等美妙的荷鋤夜歸圖。艱辛自是艱辛,詩人也說"道狹草木長,夕露沾我衣",但是,"衣沾不足惜,但使愿無違"呀!后兩句正可以看作是此詩全篇的眼線,是透露詩人心緒之所在。
(三 )江雪 柳宗元
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
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
這是一首詠雪寄情詩。大雪中望遍千山看不到一只飛鳥;找遍萬條路,不見一個行人。只有孤零零的一條小船上,坐著一位披蓑衣、戴斗笠的漁翁,獨自冒著大雪在寒冷的江面上釣魚。字里行間透露出作者處境的嚴(yán)酷,心情的孤寂。
《江雪》的深層意蘊,寄托了一種傲然獨立,清竣高潔的人格理想。詩人曾參與過政治革新,但改革失敗后,受到排斥,被貶為永州司馬。政治上的失意,內(nèi)心的孤獨,便通過環(huán)境描寫反映出來。當(dāng)時的政治環(huán)境就象詩中所說的千里冰封,萬里雪飄一樣,環(huán)境是非常惡劣的。但詩人不屈服于壓力,依然故我,堅持自己獨立的人格。寒江中那位孤獨寂寞,又抗寒傲雪,毅然垂釣的漁翁。
寒江獨釣的畫面和深刻的含義使全詩情景交融,充滿了詩意美。
( 四 ) 山居秋暝
空山新雨后,天氣晚來秋。
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歸浣女,蓮動下漁舟。
隨意春芳歇,王孫自可留。
天色已暝,卻有皓月當(dāng)空;群芳已謝,卻有青松如蓋。山泉清洌,淙淙流瀉于山石之上,有如一條潔白無瑕的素練,在月光下閃閃發(fā)光,多么幽清明凈的自然美??!竹林里傳來了一陣陣的歌聲笑語,那是一些天真無邪的姑娘們洗罷衣服笑逐著歸來了;亭亭玉立的荷葉紛紛向兩旁披分,掀翻了無數(shù)珍珠般晶瑩的水珠,那是順流而下的漁舟劃破了荷塘月色的寧靜。在這青松明月之下,在這翠竹青蓮之中,生活著這樣一群無憂無慮、勤勞善良的人。他覺得“山中”比“朝中”好,潔凈純樸,可以遠離官場而潔身自好,所以就決然歸隱了。
是以自然美來表現(xiàn)詩人的人格美和一種理想中的社會之美。表面看來,這首詩只是用“賦”的方法模山范水,對景物作細致感人的刻畫,實際上通篇都是比興。詩人通過對山水的描繪寄慨言志,含蘊豐富,耐人尋味。
這首山水名篇,于詩情畫意之中寄托著詩人高潔的情懷和對理想境界的追求。
一、飲酒(其五)
【作者】陶淵明 【朝代】魏晉
結(jié)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
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譯文
居住在人世間,卻沒有車馬的喧囂。問我為何能如此?只要心志高遠,自然就會覺得所處地方僻靜了。在東籬之下采摘菊花,悠然間,那遠處的南山映入眼簾。山中的氣息與傍晚的景色十分好,有飛鳥,結(jié)著伴兒歸來。這里面蘊含著人生的真正意義,想要辨識,卻不知怎樣表達。
二、題破山寺后禪院
【作者】常建 【朝代】唐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曲徑通幽處,禪房花木深。
山光悅鳥性,潭影空人心。萬籟此都寂,但余鐘磬音。
譯文
大清早我走進這古老寺院,旭日初升映照著山上樹林。竹林掩映小路通向幽深處,禪房前后花木繁茂又繽紛。山光明媚使飛鳥更加歡悅,潭水清澈也令人爽神凈心。此時此刻萬物都沉默靜寂,只留下了敲鐘擊磬的聲音。
三、四時田園雜興·其二
【作者】范成大 【朝代】宋
梅子金黃杏子肥,麥花雪白菜花稀。
日長籬落無人過,惟有蜻蜓蛺蝶飛。
譯文
一樹樹梅子變得金黃,杏子也越長越大了;蕎麥花一片雪白,油菜花倒顯得稀稀落落。白天長了,籬笆的影子隨著太陽的升高變得越來越短,沒有人經(jīng)過;只有蜻蜓和蝴蝶繞著籬笆飛來飛去。
四、雨過山村
【作者】王建 【朝代】唐
雨里雞鳴一兩家,竹溪村路板橋斜。
婦姑相喚浴蠶去,閑看中庭梔子花。
譯文
雨中傳來雞鳴,山村里依稀一兩戶人家。村路竹溪之上,一條板橋斜橫。婆媳相喚,一起去選蠶種。只有那梔子花開,獨自搖曳庭院中。
五、江村
【作者】杜甫 【朝代】唐
清江一曲抱村流,長夏江村事事幽。自去自來堂上燕,相親相近水中鷗。
老妻畫紙為棋局,稚子敲針作釣鉤。但有故人供祿米,微軀此外更何求。
譯文
清澈的江水曲折地繞村流過,長長的夏日里,村中的一切都顯得幽雅。梁上的燕子自由自在地飛來飛去,水中的白鷗相親相近,相伴相隨。老妻正在用紙畫一張棋盤,小兒子敲打著針作一只魚鉤。
只要有老朋友給予一些錢米,我還有什么奢求呢?
聲明:本網(wǎng)站尊重并保護知識產(chǎn)權(quán),根據(jù)《信息網(wǎng)絡(luò)傳播權(quán)保護條例》,如果我們轉(zhuǎn)載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權(quán)利,請在一個月內(nèi)通知我們,我們會及時刪除。
蜀ICP備2020033479號-4 Copyright ? 2016 學(xué)習(xí)鳥. 頁面生成時間:2.167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