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雨寄北》李商隱 君問歸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漲秋池。何當共剪西窗燭,卻話巴山夜雨時。
《雜詩》無名氏 近寒食雨草萋萋,著麥苗風柳映堤。等是有家歸未得,杜鵑休向耳邊啼。 《望月懷遠》張九齡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情人怨遙夜,竟夕起相思。 滅燭憐光滿,披衣覺露滋。不堪盈手贈,還寢夢佳期。 《月夜》杜甫 今夜鄜州月,閨中只獨看。遙憐小兒女,未解憶長安。 香霧云鬟濕,清輝玉臂寒。何時倚虛幌,雙照淚痕干!
《月夜憶舍弟》杜甫 戌鼓斷人行,秋邊一雁聲。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xiāng)明。 有弟皆分散,無家問死生。寄書長不達,況乃未休兵。
《旅夜書懷》杜甫 細草微風岸,危檣獨夜舟。星垂平野闊,月涌大江流。 名豈文章著,官應老病休,飄飄何所似,天地一沙鷗。 《雜詩》王維 君自故鄉(xiāng)來,應知故鄉(xiāng)事。來日綺窗前,寒梅著花未。
《宿建德江》孟浩然 移舟泊煙渚,日暮客愁新。野曠天低樹,江清月近人。
《靜夜思》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xiāng)。
抽刀斷水水更流,舉杯消愁愁更愁。
剪不斷,理還亂,是離愁,別是一般滋味在心頭。
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
只恐雙溪舴艋舟,載不動,許多愁。
1東風惡,歡情薄,一杯愁緒,幾年離索。
2.莫道身閑總是,孤燈夜夜寫清愁。
3.唐)張繼《楓橋夜泊》
月落烏啼霜滿天,
江楓漁火對愁眠。
姑蘇城外寒山寺,
夜半鐘聲到客船。
4.李白的《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本詩中,正面寫詩人的愁緒,表達對友人的深切同情的詩句是 :
我寄愁心與明月,隨君直到夜郎西
只恐雙溪舴艋舟,載不動許多愁。
——《武陵春》李清照(愁重,舟不可載)
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
——《虞美人》(以春水喻之)
離恨恰似春草,更行更遠還生。
——《清平樂》(以春草喻之)
飛紅萬點愁如海。
——《千秋夢》秦觀(愁之深廣)
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
一種相思,兩處閑愁。
抽刀斷水水更流,舉杯消愁愁更愁。
東風惡,歡情薄,一杯愁緒,幾年離索。錯,錯,錯!
1、《宿建德江》 唐·孟浩然 移舟泊煙渚,日暮客愁新。
野曠天低樹,江清月近人。 2、《春夜洛城聞笛》 唐·李白 誰家玉笛暗飛聲,散入春風滿洛城。
此夜曲中聞折柳,何人不起故園情! 3、《楓橋夜泊》 唐·張繼 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 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鐘聲到客船。
4、《商山早行》 唐·溫庭筠 晨起動征鐸,客行悲故鄉(xiāng)。 雞聲茅店月,人跡板橋霜。
槲葉落山路,枳花明驛墻。 因思杜陵夢,鳧雁滿回塘。
5、《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唐·王維 獨在異鄉(xiāng)為異客,每逢佳節(jié)倍思親。 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
6、《邯鄲冬至夜思家》 唐·白居易 邯鄲驛里逢冬至,抱膝燈前影伴身。 想得家中夜深坐,還應說著遠行人。
7、《月夜憶舍弟》 唐·杜甫 戍鼓斷人行,邊秋一雁聲。 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xiāng)明。
有弟皆分散,無家問死生。 寄書長不達,況乃未休兵。
8、《絕句》 唐·杜甫 江碧鳥逾白,山青花欲燃。 今春看又過,何日是歸年。
9、《月夜》 唐·杜甫 今夜鄜州月,閨中只獨看。 遙憐小兒女,未解憶長安。
香霧云鬟濕,清輝玉臂寒。 何時倚虛幌,雙照淚痕干。
10、《登高》 唐·杜甫 風急天高猿嘯哀,渚清沙白鳥飛回。 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袞袞來。
萬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獨登臺。 艱難苦恨繁霜鬢,潦倒新停濁酒杯。
11、《人日思歸》 隋·薛道衡 入春才七日,離家已二年。 人歸落雁后,思發(fā)在花前。
12、《蘇幕遮》 宋·范仲淹 碧云天,黃葉地, 秋色連波,波上寒煙翠。 山映斜陽天接水,芳草無情, 更在斜陽外。
黯鄉(xiāng)魂,追旅思, 夜夜除非,好夢留人睡。 明月樓高休獨倚,酒入愁腸, 化作相思淚。
13、《送友人》 唐·李白 青山橫北郭,白水繞東城。 此地一為別,孤蓬萬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揮手自茲去,蕭蕭班馬鳴。
14、《聞雁》 唐·韋應物 故園渺何處,歸思方悠哉。 淮南秋雨夜,高齋聞雁來。
15、《寒塘》 唐·趙嘏 曉發(fā)梳臨水,寒塘坐見秋。 鄉(xiāng)心正無限,一雁度南樓。
請采納。
羈旅詩大全
1、《宿建德江》
唐·孟浩然
移舟泊煙渚,日暮客愁新。
野曠天低樹,江清月近人。
2、《春夜洛城聞笛》
唐·李白
誰家玉笛暗飛聲,散入春風滿洛城。
此夜曲中聞折柳,何人不起故園情!
3、《楓橋夜泊》
唐·張繼
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
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鐘聲到客船。
4、《商山早行》
唐·溫庭筠
晨起動征鐸,客行悲故鄉(xiāng)。
雞聲茅店月,人跡板橋霜。
槲葉落山路,枳花明驛墻。
因思杜陵夢,鳧雁滿回塘。
5、《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唐·王維
獨在異鄉(xiāng)為異客,每逢佳節(jié)倍思親。
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
6、《邯鄲冬至夜思家》
唐·白居易
邯鄲驛里逢冬至,抱膝燈前影伴身。
想得家中夜深坐,還應說著遠行人。
7、《月夜憶舍弟》
唐·杜甫
戍鼓斷人行,邊秋一雁聲。
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xiāng)明。
有弟皆分散,無家問死生。
寄書長不達,況乃未休兵。
8、《絕句》
唐·杜甫
江碧鳥逾白,山青花欲燃。
今春看又過,何日是歸年。
9、《月夜》
唐·杜甫
今夜鄜州月,閨中只獨看。
遙憐小兒女,未解憶長安。
香霧云鬟濕,清輝玉臂寒。
何時倚虛幌,雙照淚痕干。
10、《登高》
唐·杜甫
風急天高猿嘯哀,渚清沙白鳥飛回。
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袞袞來。
萬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獨登臺。
艱難苦恨繁霜鬢,潦倒新停濁酒杯。
11、《人日思歸》
隋·薛道衡
入春才七日,離家已二年。
人歸落雁后,思發(fā)在花前。
12、《蘇幕遮》
宋·范仲淹
碧云天,黃葉地,
秋色連波,波上寒煙翠。
山映斜陽天接水,芳草無情,
更在斜陽外。
黯鄉(xiāng)魂,追旅思,
夜夜除非,好夢留人睡。
明月樓高休獨倚,酒入愁腸,
化作相思淚。
13、《送友人》
唐·李白
青山橫北郭,白水繞東城。
此地一為別,孤蓬萬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揮手自茲去,蕭蕭班馬鳴。
14、《聞雁》
唐·韋應物
故園渺何處,歸思方悠哉。
淮南秋雨夜,高齋聞雁來。
15、《寒塘》
唐·趙嘏
曉發(fā)梳臨水,寒塘坐見秋。
鄉(xiāng)心正無限,一雁度南樓。
《楓橋夜泊》 張繼 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
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鐘聲到客船。 【賞析】 《楓橋夜泊》描寫了一個秋天的夜晚,詩人泊船蘇州城外的楓橋。
江南水鄉(xiāng)秋夜幽美的景色,吸引著這位懷著旅愁的游子,使他領略到一種情味雋永的詩意美,寫下了這首意境深遠的小詩。 表達了詩人旅途中孤寂憂愁的思想感情。
為什么詩人一夜未眠呢?首句寫了“月落、烏啼、霜滿天”這三種有密切關聯(lián)的景象。上弦月升起得早,到“月落”時大約天將曉,樹上的棲鳥也在黎明時分發(fā)出啼鳴,秋天夜晚的“霜”透著浸肌砭骨的寒意,從四面八方圍向詩人夜泊的小船,使他感到身外茫茫夜空中正彌漫著滿天霜華。
第二句寫詩人一夜伴著“江楓”和“漁火”未眠的情景。 前兩句寫了六種景象,“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及泊船上的一夜未眠的客人。
后兩句只寫了姑蘇城外寒山寺,孟薰的鐘聲傳到船上的情景。前兩句是詩人看到的,后兩句是詩人聽到的,在靜夜中忽然聽到遠處傳來悠遠的鐘聲,一夜未眠的詩人有何感受呢?游子面對霜夜江楓漁火,縈繞起縷縷輕愁。
這“夜半鐘聲”不但襯托出了夜的靜謐,而且揭示了夜的深沉,而詩人臥聽鐘聲時的種種難以言傳的感受,也就盡在不言中了。 王維《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獨在異鄉(xiāng)為異客,每逢佳節(jié)倍思親。
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 《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是王維十七歲所作,立即成為膾炙人口的名作, 廣泛為人們傳誦。
他弟兄共五人,他居長,另有兩個妹妹。作這首詩時,他初次離開了家鄉(xiāng),詩中表達了他思念親人的深情。
詩以直抒思鄉(xiāng)之情起筆?!蔼氃诋愢l(xiāng)”,暗寫了孤獨寂寞的環(huán)境,對于初次離家的少年來說,對這種環(huán)境特別敏感。
“異客”則更強調了游子在異鄉(xiāng)舉目無親的生疏清冷的感受。 用“獨”和兩個“異”字組在一句詩里,大大加深了主觀感受的程度。
第二句“每逢佳節(jié)倍思親”是前面情緒的合理發(fā)展,說明平常已有思親之苦,而到節(jié)日,這思念就愈加轉深和增強了?!氨丁弊钟玫脴O妙,是聯(lián)系上下兩句情緒之間的關鍵。
這兩句構成全詩的一個層次,是從抒情主人公自我的主觀感受來表現(xiàn)思親之情的。 清人沈德潛以為詩的后兩句“即陟岵詩意”(《唐詩別裁集》卷十九)。
的確,二者在表現(xiàn)方法上頗有相似之處?!对娊洝の猴L·陟岵》末章有云:“陟彼高岡,瞻彼兄兮。
兄日嗟予弟行役,夙夜必偕”。夢想親人,轉而擬托親人也想念自己。
王維詩中也用了這種表現(xiàn)方法,以“遙知”使詩意的發(fā)展來個急轉,轉到從親人的角度來加深表現(xiàn)兩地相念之情。 “遙知”以下全是想象,揣想這重陽佳節(jié)到來之時,親人們定同往年一樣登高飲酒。
這緊扣了詩題,也點明了第二句提到的“佳節(jié)”的具體所指了。作者料定,當親人團聚一起歡度重陽節(jié)而“遍插茱萸”之時,會記起他這客處異鄉(xiāng)的游子的。
結句將全詩的情感推向高潮,未再直言思親,而其情自見,給人留下想象的余地。 。
宿建德江
作者:孟浩然 (唐)
移舟泊煙渚,日暮客愁新。
野曠天低樹,江清月近人。
羈旅行役類詩歌,所寫內容無非是主人公旅途中的所見所聞/ 所思所想/ 所感所嘆,滯留他鄉(xiāng)很久而不能回家所產生的思鄉(xiāng)及思親之情。游客浪子,眼中所見、耳中所聞、心中所感都包含著由此觸發(fā)的對遙遠故鄉(xiāng)的眺望,對溫馨家庭的憧憬。
在古代,有的詩人,長期客居在外,滯留他鄉(xiāng),或漂泊異地,或謀求仕途,或被貶赴任途中,或游歷名山大川,或探親訪友,所謂“羈旅”,即因上述種種原因,長久寄居他鄉(xiāng)之意。這類詩,多抒發(fā)綿綿的鄉(xiāng)愁,對親人無盡的思念和郁郁不得志之情。
聲明:本網站尊重并保護知識產權,根據(jù)《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果我們轉載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權利,請在一個月內通知我們,我們會及時刪除。
蜀ICP備2020033479號-4 Copyright ? 2016 學習鳥. 頁面生成時間:2.842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