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慈母手中線,游子身上衣。
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 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
(孟郊《游子吟》) 2.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曹植《七步詩》) 3.爺娘聞女來,出郭相扶將; 阿姊聞妹來,當(dāng)戶理紅妝; 小弟聞姊來,磨刀霍霍向豬羊。(《木蘭辭》) 4.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 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
白頭搔更短,渾欲不勝簪。(杜甫《春望》) 5.獨(dú)在異鄉(xiāng)為異客,每逢佳節(jié)倍思親。
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王維《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6.戍鼓斷人行,邊秋一雁聲。
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xiāng)明。 有弟皆分散,無家問死生。
寄書長不達(dá),況乃未休兵。(杜甫《月夜憶舍弟》) 7.洛陽城里見秋風(fēng),欲作家書意萬重。
復(fù)恐匆匆說不盡,行人臨發(fā)又開封;(張籍《秋思》) 1.慈母的胳膊是慈愛構(gòu)成的,孩子睡在那里,怎能不甜?(雨果) 2.家庭應(yīng)該是愛、歡樂和笑的殿堂。(木村久一《早期教育和天才》) 3.溫和的語言,是善良人家庭中決不可缺少的。
(印度《摩奴法典》) 4.家有萬貫,不如出個硬漢。(錢大昕《恒言錄》) 5.治家嚴(yán),家乃和;居鄉(xiāng)恕,鄉(xiāng)乃睦。
(王豫《蕉窗日記》) 6.家庭是一項社會發(fā)明,其任務(wù)是將生物人轉(zhuǎn)化為社會人。(古德《家庭》) 7.兄愛而友,弟敬而順。
(《左傳·昭公二十六年》) 8.家教寬中有嚴(yán),家人一世安然。(呂得勝《小兒語》) 9.慈母手中線,游子身上衣。
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孟郊) 10.家是世界上唯一隱藏人類缺點(diǎn)與失敗的地方,它同時隱藏著甜蜜的愛。
(蕭伯納)。
名言世界上的一切光榮和驕傲,都來自母親。(高爾基)
母愛是一種巨大的火焰。(羅曼羅蘭)
世界上有一種最美麗的聲音,那便是母親的呼喚(但丁)
媽媽你在哪兒,哪兒就是最快樂的地方(英國)
慈母的胳膊是慈愛構(gòu)成的,孩子睡在里面怎能不甜?(雨果)
人的嘴唇所能發(fā)出的最甜美的字眼,就是母親,最美好的呼喚,就是“媽媽”(紀(jì)伯倫)
詩句慈母手中線,游子身上衣。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孟郊《游子吟》)
2.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曹植《七步詩》)
3.爺娘聞女來,出郭相扶將;阿姊聞妹來,當(dāng)戶理紅妝;小弟聞姊來,磨刀霍霍向豬羊。(《木蘭辭》)
4.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時花濺淚內(nèi),恨別鳥驚心。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白頭搔更短,渾欲不勝簪。(杜甫《春望》)
5.戍鼓斷人行,邊秋一雁聲。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xiāng)明。有弟皆分散,無家問死生。
寄書長不達(dá),況容乃未休兵。(杜甫《月夜憶舍弟》)
游子吟
孟郊
慈母手中線,游子身上衣。
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
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
注解:
1、寸草:比喻非常微小。
2、三春暉:三春,指春天的孟春、仲春、季春;暉,陽光;形容母愛如春天和煦的
陽光。
韻譯:
慈祥的母親手里把著針線。
為將遠(yuǎn)游的孩子趕制新衣。
臨行她忙著縫得嚴(yán)嚴(yán)實實,
是耽心孩子此去難得回歸。
誰能說象小草的那點(diǎn)孝心,
可報答春暉般的慈母恩惠?
寫作背景及評析:
孟郊 (751~814)字東野,湖州武康(今浙江德清)人。早年屢試不第,漫游南北,流寓蘇州。
一生窘困潦倒,直到五十歲時才得到了一個溧陽縣尉的卑微之職。詩人自然不把這樣的小官放在心上,仍然放情於山水吟詠,公務(wù)則有所廢弛,縣令就只給他半俸。本篇題下作者自注:“迎母溧上作”,當(dāng)是他居官溧陽時的作品。詩中親切而真淳地吟頌了一種普通而偉大的人性美——母愛,因而引起了無數(shù)讀者的共鳴,千百年來一直膾炙人口。
深摯的母愛,無時無刻不在沐浴著兒女們。然而對于孟郊這位常年顛沛流離、居無定所的游子來說,最值得回憶的,莫過于母子分離的痛苦時刻了。此詩描寫的就是這種時候,慈母縫衣的普通場景,而表現(xiàn)的,卻是詩人深沉的內(nèi)心情感。開頭兩句“慈母手中線,游子身上衣”,實際上是兩個詞組,而不是兩個句子,這樣寫就從人到物,突出了兩件最普通的東西,寫出了母子相依為命的骨肉之情。緊接兩句寫出人的動作和意態(tài),把筆墨集中在慈母上。行前的此時此刻,老母一針一線,針針線線都是這樣的細(xì)密,是怕兒子遲遲難歸,故而要把衣衫縫制得更為結(jié)實一點(diǎn)兒罷。其實,老人的內(nèi)心何嘗不是切盼兒子早些平安歸來呢!慈母的一片深篤之情,正是在日常生活中最細(xì)微的地方流露出來。樸素自然,親切感人。這里既沒有言語,也沒有眼淚,然而一片愛的純情從這普通常見的場景中充溢而出,撥動了每一個讀者的心弦,催人淚下,喚起普天下兒女們親切的聯(lián)想和深摯的憶念。
最后兩句,以當(dāng)事者的直覺,翻出進(jìn)一層的深意:“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誰言”有些刊本作“誰知”和“誰將”,其實按詩意還是作“誰言”好。詩人出以反問,意味尤為深長。這兩句是前四句的升華,通俗形象的比興,加以懸絕的對比,寄托了赤子熾烈的情意:對于春天陽光般厚博的母愛,區(qū)區(qū)小草似的兒女怎能報答于萬一呢。真有“欲報之德,昊天罔極”之意,感情是那樣淳厚真摯。
這是一首母愛的頌歌,在宦途失意的境況下,詩人飽嘗世態(tài)炎涼,窮愁終身,故愈覺親情之可貴?!霸姀姆胃?,出輒愁肺腑”(蘇軾《讀孟郊詩》)。這首詩,雖無藻繪與雕飾,然而清新流暢,淳樸素淡中正見其詩味的濃郁醇美。
此詩寫在溧陽,到了清康熙年間,有兩位溧陽人又吟出這樣的詩句:“父書空滿筐,母線尚縈襦”(史騏生《寫懷》);“向來多少淚,都染手縫衣”(彭桂《建初弟來都省親喜極有感》)??梢姟队巫右鳌妨艚o人們的深刻印象,是歷久而不衰的。
這是一首母愛的頌歌。詩中親切真淳地吟頌了偉大的人性美——母愛。
詩的開頭兩句,所寫的人是母與子,所寫的物是線與衣,然而卻點(diǎn)出了母子相依為命的骨肉之情。中間兩句集中寫慈母的動作和意態(tài),表現(xiàn)了母親對兒子的深篤之情。雖無言語,也無淚水,卻充溢著愛的純情,扣人心弦,催人淚下。最后兩句是前四句的升華,以通俗形象的比喻,寄托赤子熾烈的情懷,對于春日般的母愛,小草似的兒女,怎能報答于萬一呢?
全詩無華麗的詞藻,亦無巧琢雕飾,于清新流暢,淳樸素淡的語言中,飽含著濃郁醇美的詩味,情真意切,千百年來撥動多少讀者的心弦,引起萬千游子的共鳴。
慈母愛子,非為報也。
〖漢〗劉安 十月胎恩重,三生報答輕?!秳裥⒏琛?一尺三寸嬰,十又八載功。
《勸孝歌》 母稱兒干臥,兒屎母濕眠。《勸孝歌》 母苦兒未見,兒勞母不安。
《勸孝歌》 老母一百歲,常念八十兒。《勸孝歌》 尊前慈母在,浪子不覺寒。
《勸孝歌》 萬愛千恩百苦,疼我孰知父母?《小兒語》 白頭老母遮門啼,挽斷衫袖留不止?!继啤巾n愈 母儀垂則輝彤管,婺宿沉芒寂夜臺。
《格言集錦》 慈母手中線,游子身上衣。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
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继啤矫辖?昔孟母,擇鄰處。
子不學(xué),斷機(jī)杼?!度纸?jīng)》 母親,人間第一親;母愛,人間第一情。
字嚴(yán) 世上惟一沒有被污染的愛——那便是母愛。字嚴(yán) 成功的時候,誰都是朋友。
但只有母親——她是失敗時的伴侶。鄭振鐸 哀哀父母,生我劬勞。
《詩經(jīng)》 無父何怙,無母何恃?《詩經(jīng)》 父之美德,兒之遺產(chǎn)。字嚴(yán) 父母德高;子女良教。
《格言對聯(lián)》 有子且勿喜,無子固勿嘆?!继啤巾n愈 人見生男生女好,不知男女催人老。
〖唐〗王建 天下無不是的父母;世間最難得者兄弟?!陡裱月?lián)璧》 為人父母天下至善;為人子女天下大孝。
《格言聯(lián)璧》 父兮生我,母兮鞠我,撫我,畜我,長我,育我, 顧我,復(fù)我?!对娊?jīng)》 父不慈則子不孝;兄不友則弟不恭;夫不義則 婦不順也。
〖南北朝〗顏之推 人生內(nèi)無賢父兄,外無嚴(yán)師友,而能有成者少矣。〖宋〗呂公著 父母所欲為者,我繼述之;父母所重念者,我親厚之。
《格言聯(lián)璧》 在父母的眼中,孩子常是自我的一部分,子女是他理想自我再來一次的機(jī)會。費(fèi)孝通 停車茫茫顧,困我成楚囚。
感傷從中起,悲淚哽在喉。慈母方病重,欲將名醫(yī)投。
車接今在急,天竟情不留!母愛無所報,人生更何求!《送母回鄉(xiāng)》 思爾為雛日,高飛背母時。當(dāng)時父母念,今日爾應(yīng)知。
白居易《燕詩示劉叟》選 白頭老母遮門啼,挽斷衫袖留不止。韓愈《誰氏子》選 將母邗溝上,留家白邗陰。
月明聞杜宇,南北總關(guān)心。王安石《十五》 搴幃拜母河梁去,白發(fā)愁看淚眼枯。
慘慘柴門風(fēng)雪夜,此時有子不如無。黃景仁《別老母》 愛子心無盡,歸家喜及辰。
寒衣針線密,家信墨痕新。見面憐清瘦,呼兒問苦辛。
低徊愧人子,不敢嘆風(fēng)塵。蔣士銓《歲暮到家》 霜隕蘆花淚濕衣,白頭無復(fù)倚柴扉。
去年五月黃梅雨,曾典袈裟糴米歸。輿恭《思母》 河廣難航莫我過, 未知安否近如何。
暗中時滴思親淚, 只恐思兒淚更多! 倪瑞璿《憶母》。
1.昔我往矣,楊柳依依;今我來思,雨雪霏霏------<> 2.悲歌可以當(dāng)泣,遠(yuǎn)望可以當(dāng)歸------漢樂府民歌<> 3.胡馬依北風(fēng),越鳥巢南枝------漢.古詩十九首<> 4.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唐.孟郊<> 5.近鄉(xiāng)情更怯,不敢問來人------唐.宋之問<> 6.君自故鄉(xiāng)來,應(yīng)知故鄉(xiāng)事.來日綺窗前,寒梅著花未?------唐.王維<> 7.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xiāng)------唐.李白<> 8.故鄉(xiāng)何處是,忘了除非醉------宋.李清照<> 9.每逢佳節(jié)倍思親------唐.王維<> 10.今夜月明人盡望,不知秋思落誰家------唐.王建<> 11.逢人漸覺鄉(xiāng)音異,卻恨鶯聲似故山------唐.司空圖<> 12.唯有門前鏡湖水,春風(fēng)不改舊時波------唐.賀知章<> 13.少小離家老大回,鄉(xiāng)音無改鬢毛衰.------唐.賀知章<> 14.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xiāng)明------唐.杜甫<> 15.悲莫悲兮生別離------戰(zhàn)國.楚.屈原<> 16.相去日已遠(yuǎn),衣帶日已緩------漢.<> 17.人歸落雁后,思發(fā)在花前------隋.薛道衡<> 18.離恨恰如春草,更行更遠(yuǎn)還生------南唐.李煜<> 19.剪不斷,理還亂,是離愁.別是一般滋味在心頭------李煜<> 20.別時容易見時難,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間------李煜<> 21.人生不相見,動如參與商------唐.杜甫<> 22.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guān)無故人------唐.王維<> 23.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唐.高適<> 24.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李白<> 25.去年花里逢君別,今日花開已一年------唐.韋應(yīng)物<> 26.相見時難別亦難,東風(fēng)無力百花殘------唐.李商隱<> 27.蠟燭有心還惜別,替人垂淚到天明------唐.杜牧<> 28.門外若無南北路,人間應(yīng)免別離愁------同上. 29.桃李春風(fēng)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燈------宋.黃庭堅<> 30.獨(dú)上江樓思渺然,月光如水水如天.同來望月人何在?風(fēng)景依稀似去年------唐.趙瑕<> 31.不應(yīng)有恨,何時長向別時圓?------宋.蘇軾<> 32.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同上. 33.游子吟 孟郊 慈母手中線,游子身上衣。
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 誰言寸草心。
報得三春暉。 34.春望 杜甫 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 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
白頭搔更短,渾欲不勝簪。 35.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王維 獨(dú)在異鄉(xiāng)為異客, 每逢佳節(jié)倍思親。
遙知兄弟登高處, 遍插茱萸少一人。 36.七步詩 曹植 煮豆燃豆萁, 豆在釜中泣。
本是同根生, 相煎何太急。 37.月夜憶舍弟 杜甫 戍鼓斷人行, 邊秋一雁聲。
露從今夜白, 月是故鄉(xiāng)明。 有弟皆分散, 無家問死生。
寄書長不達(dá), 況乃未休兵。 38.秋思 張籍 洛陽城里見秋風(fēng), 欲作家書意萬重。
復(fù)恐匆匆說不盡, 行人臨發(fā)又開封。
親情的古詩
1. (孟郊《游子吟》)
慈母手中線,游子身上衣。
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
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
2. (曹植《七步詩》)
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3. (《木蘭辭》)
爺娘聞女來,出郭相扶將;
阿姊聞妹來,當(dāng)戶理紅妝;
小弟聞姊來,磨刀霍霍向豬羊。
4. (杜甫《春望》)
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
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
白頭搔更短,渾欲不勝簪。
5. (杜甫《月夜憶舍弟》)
戍鼓斷人行,邊秋一雁聲。
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xiāng)明。
有弟皆分散,無家問死生。
寄書長不達(dá),況乃未休兵。
6. (張籍《秋思》)
洛陽城里見秋風(fēng),欲作家書意萬重。
復(fù)恐匆匆說不盡,行人臨發(fā)又開封
7. (王維《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獨(dú)在異鄉(xiāng)為異客,每逢佳節(jié)倍思親。
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
8. (自居易《邯鄲冬至夜思家》)
邯鄲驛里逢冬至,抱膝燈前影伴身。
想得家中夜深坐,還應(yīng)說著遠(yuǎn)行人。
9. (杜牧《歸?!罚?
稚子牽衣問歸來何太遲?
共誰爭歲月;贏得鬢邊絲?
有關(guān)友誼的
君有奇才我不貧。 -(清)鄭板橋
海內(nèi)存知已,天涯若比鄰 。 -(唐)王勃
同是天涯淪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識。 -(唐)白居易
莫愁前路無知已,天下誰人不識君。 -(唐)高適
天下快意之事莫若友,快友之事莫若談。 -(清)蒲松齡
人之相識,貴在相知,人之相知,貴在知心。 -(春秋)孟子
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君子淡以親,小人甘以絕。
-(戰(zhàn)國)莊子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 -(西晉)付玄
人生貴相知,何用金與錢。 -(唐)李白
與朋友交,言而有信。 -(春秋)子夏
布衣之交不可忘。 -(唐)李延壽
君子與君子以同道為朋,小人與小人以同利為朋?!ㄋ危W陽修
人生樂在相知心 。 -(宋)王安石
冤家宜解不宜結(jié),各自回頭看后頭。 -(明)馮夢龍
于患難風(fēng)豪杰。 -(清)魏禧
萬兩黃金容易得,知心一個也難求 。 -(清)曹雪芹
換我心,為你心,始知相憶深。 -(宋)顧夏
鐘子期死,伯牙終身不復(fù)鼓琴。 -《漢書》
山河不足重,重在遇知已。 -鮑溶
大丈夫處世處,當(dāng)交四海英雄。-《三國志.蜀書.劉巴傳》
君子上交不謅,下交不瀆。 -《周易》
若知四海皆兄弟,何處相逢非故人。 -陳剛中
關(guān)于親情的詩句
1、別時容易見時難,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間?!铎?/p>
2、尊前慈母在,浪子不覺寒?!秳裥⒏琛?/p>
3、胡馬依北風(fēng),越鳥巢南枝。——古詩十九首《行行重行行》
4、人生內(nèi)無賢父兄,外無嚴(yán)師友,而能有成者少矣?!獏喂?/p>
5、十月胎恩重,三生報答輕?!秳裥⒏琛?/p>
6、顧我,復(fù)我?!对娊?jīng)》
7、無父何怙,無母何恃?——《詩經(jīng)》
8、昔孟母,擇鄰處。子不學(xué),斷機(jī)杼?!度纸?jīng)》
9、人歸落雁后,思發(fā)在花前。——薛道衡
10、剪不斷,理還亂,是離愁。別是一般滋味在心頭?!铎?/p>
11、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guān)無故人?!蹙S
12、慈母手中線,游子身上衣。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辖?/p>
13、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辖?/p>
(1)義結(jié)金蘭 (2) 血濃于水 (3)寸草春暉 (4)范張雞黍
(5)北風(fēng)之戀 (6)比翼雙飛 (7)碧海青天 (8)恨相知晚
(9)莫逆之交 (10)情投意合 (11)琴瑟之好
(12)含情脈脈 (13)如手如足 (14)如膠似漆
(15)深情厚誼 (16)水乳交融 (17)手足之情
(18)溫情脈脈 (19)相親相愛 (20)心心相印
(21)一往情深 (22)一唱一和 (23)誼切苔岑
(24)張敞畫眉 (25)海誓山盟 (26)流水桃花
(27)天長地久 (28)至死靡它 (29)淡水交情
(30)情深潭水 (31)桃花潭水 (32)地久天長
(33)舉案齊眉 (34)患難之交 (35)刎頸之交
(36)戀戀不舍 (37)兩肋插刀 (38)肝腦涂地
(39)依依惜別 (40)難舍難分 (41)生死之交
(42)志同道合 (43)舐犢情深 (44)患難之交
(45)情同骨肉 (46)情投意合 (47)貧賤之交
(48)深情厚誼 (49)骨肉至親 (50)骨肉相連
【詞語】
相濡以沫
舉按齊眉
相敬如賓
彩衣娛親
骨肉至親
寸草春暉
天倫之樂
骨肉至親
骨肉相連
舐犢情深
【描寫親情的詩句】
《游子吟》孟郊
慈母手中線,游子身上衣。
《七步詩》曹植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王維
獨(dú)在異鄉(xiāng)為異客,每逢佳節(jié)倍思親。
《歸家》杜牧
稚子牽衣問:歸來何太遲?
共誰爭歲月,贏得鬢邊絲?
學(xué)習(xí)鳥網(wǎng)站是免費(fèi)的綜合學(xué)習(xí)網(wǎng)站,提供各行各業(yè)學(xué)習(xí)資料、學(xué)習(xí)資訊供大家學(xué)習(xí)參考,如學(xué)習(xí)資料/生活百科/各行業(yè)論文/中小學(xué)作文/實用范文實用文檔等等!
聲明:本網(wǎng)站尊重并保護(hù)知識產(chǎn)權(quán),根據(jù)《信息網(wǎng)絡(luò)傳播權(quán)保護(hù)條例》,如果我們轉(zhuǎn)載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權(quán)利,請在一個月內(nèi)通知我們,我們會及時刪除。
蜀ICP備2020033479號-4 Copyright ? 2016 學(xué)習(xí)鳥. 頁面生成時間:0.177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