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于肉的詩句
壯志饑餐胡虜肉,笑談渴飲匈奴血 —— 宋 · 岳飛《滿江紅·寫懷》
家財既盡骨肉離,今日垂年一身苦 —— 唐 · 韋莊《秦婦吟》
尚讓廚中食木皮,黃巢機上刲人肉 —— 唐 · 韋莊《秦婦吟》
倉卒骨肉情,能不懷苦辛 —— 魏晉 · 曹植《贈白馬王彪·并序》
骨肉恩豈斷,男兒死無時 —— 唐 · 杜甫《前出塞九首》
雕題黑齒,得人肉以祀,以其骨為醢些 —— 先秦 · 屈原《招魂》
多肉更憐卿八足,助情誰勸我千觴 —— 清 · 曹雪芹《螃蟹詠》
古骨無濁肉,古衣如蘚苔 —— 唐 · 孟郊《秋懷十五首》
快剪刀除辮,干牛肉作餱 —— 清 · 章炳麟《獄中贈鄒容》
希望能幫助到你
【裴度語】 雞豬魚蒜,逢著則吃。生老病死,時至則行。
【選人歌】 今年選數(shù)恰相當(dāng),都由座主無文章。案后一腔凍豬肉,所以名為姜侍郎。
【黃萬祜題蜀宮壁】 莫交牽動青豬足,動即炎炎不可撲。鷙獸不欲兩頭黃,黃即其年天下哭。
【李后主童謠】 索得娘來忘卻家,后園桃李不生花。豬兒狗兒都死盡,養(yǎng)得貓兒患赤瘕。
獨孤及 【答李滁州憶玉潭新居見寄】 從來招隱地,未有剖符人。山水能成癖,巢夷擬獨親。豬肝無足累,馬首敢辭勤。掃灑潭中月,他時望德鄰。
張元一 【嘲武懿宗】 長弓短度箭,蜀馬臨階騙。去賊七百里,隈墻獨自戰(zhàn)。忽然逢著賊,騎豬向南。
李商隱 【異俗二首(時從事嶺南)】 戶盡懸秦網(wǎng),家多事越巫。未曾容獺祭,只是縱豬都。點對連鰲餌,搜求縛虎符。賈生兼事鬼,不信有洪爐。
羅隱 【寄洪正師】 寄蹇渾成跡,經(jīng)年滯杜南。價輕猶有二,足刖已過三。雞肋曹公忿,豬肝仲叔慚。會應(yīng)謀避地,依約近禪庵。
寒山 【詩三百三首】 豬吃死人肉,人吃死豬腸。豬不嫌人臭,人反道豬香。豬死拋水內(nèi),人死掘土藏。彼此莫相啖,蓮花生沸湯。
寒山 【詩三百三首】 世有一等愚,茫茫恰似驢。還解人言語,貪淫狀若豬。險巇難可測,實語卻成虛。誰能共伊語,令教莫此居。
拾得 【詩】 得此分段身,可笑好形質(zhì)。面貌似銀盤,心中黑如漆。烹豬又宰羊,夸道甜如蜜。死后受波吒,更莫稱冤屈。
獨孤及 【酬常郿縣見贈】 愛君修政若修身,鰥寡來歸乳雉馴。堂上五弦銷暇日,邑中千室有陽春。謂乘鳧舄朝天子,卻愧豬肝累主人。辭后讀君懷縣作,定知三歲字猶新。
薛能 【洛下寓懷】 胡為遭遇孰為官,朝野君親各自歡。敢向官途爭虎首,尚嫌身累愛豬肝。冰霜谷口晨樵遠,星火爐邊夜坐寒。唯有報恩心未剖,退居猶欲佩芄蘭。
王績 【田家三首(一作王勃詩)】 阮籍生涯懶,嵇康意氣疏。相逢一醉飽,獨坐數(shù)行書。小池聊養(yǎng)鶴,閑田且牧豬。草生元亮徑,花暗子云居。倚床看婦織,登壟課兒鋤?;仡^尋仙事,并是一空虛。
寒山 【詩三百三首】 三界人蠢蠢,六道人茫茫。貪財愛淫欲,心惡若豺狼。地獄如箭射,極苦若為當(dāng)。兀兀過朝夕,都不別賢良。好惡總不識,猶如豬及羊。共語如木石,嫉妒似顛狂。不自見己過,如豬在圈臥。不知自償債,卻笑牛牽磨。
關(guān)于豬的古詩有1.《秋詞》年代: 宋 作者: 陸游八月暑退涼風(fēng)生,家家場中打稻聲。
穗多粒飽三倍熟,車軸壓折人肩赬。常年縣符鬧如雨,道上即今無吏行。
鄉(xiāng)閭老稚迭歌舞,灶釜日餐豬羊烹。2.《憶昔》年代: 宋 作者: 陸游憶昔浮江發(fā)劍南,夕陽船尾每相銜。
楠陰暗處尋高寺,荔子紅時宿下嚴(yán)。硤口烹豬賽龍廟,沙頭伐鼓掛風(fēng)帆。
區(qū)區(qū)陳跡何由記,惟有征塵尚滿衫。3.《山中》年代: 宋 作者: 方岳寂寂門無長者車,穿深逗密愜幽居。
花能紅白錦相似,山自青蒼畫不如。鶴骨政應(yīng)先狗馬,雛孫殊未辨龍豬。
4.《偈頌一百零二首》年代: 宋 作者: 釋紹曇這一燈,處甚起。沒蹤由,難擬議。
三賢十圣眼見如盲,芥狗泥豬放光動地。大家吹滅暗中行,然燈佛在你腳底。
5.《頌古三十一首》年代: 宋 作者: 釋玿明月大悲院裹齋,鐵圍山岳盡沖開。豬頭象鼻,烏觜魚腮。
石人撫掌呵呵笑,寒山拾得在天臺。
寫肉的古詩有: 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 原文 自京赴奉先縣詠懷五百字 / 自京赴奉先詠懷五百字 【作者】杜甫 【朝代】唐代 杜陵有布衣,老大意轉(zhuǎn)拙。
許身一何愚,竊比稷與契。 居然成濩落,白首甘契闊。
蓋棺事則已,此志常覬豁。 窮年憂黎元,嘆息腸內(nèi)熱。
取笑同學(xué)翁,浩歌彌激烈。 非無江海志,蕭灑送日月。
生逢堯舜君,不忍便永訣。 當(dāng)今廊廟具,構(gòu)廈豈云缺。
葵藿傾太陽,物性固莫奪。 顧惟螻蟻輩,但自求其穴。
胡為慕大鯨,輒擬偃溟渤。 以茲悟生理,獨恥事干謁。
兀兀遂至今,忍為塵埃沒。 終愧巢與由,未能易其節(jié)。
沈飲聊自適,放歌頗愁絕。 歲暮百草零,疾風(fēng)高岡裂。
天衢陰崢嶸,客子中夜發(fā)。 霜嚴(yán)衣帶斷,指直不得結(jié)。
凌晨過驪山,御榻在嵽嵲。 蚩尤塞寒空,蹴蹋崖谷滑。
瑤池氣郁律,羽林相摩戛。 君臣留歡娛,樂動殷樛嶱。
賜浴皆長纓,與宴非短褐。 彤庭所分帛,本自寒女出。
鞭撻其夫家,聚斂貢城闕。 圣人筐篚恩,實欲邦國活。
臣如忽至理,君豈棄此物。 多士盈朝廷,仁者宜戰(zhàn)栗。
況聞內(nèi)金盤,盡在衛(wèi)霍室。 中堂舞神仙,煙霧散玉質(zhì)。
暖客貂鼠裘,悲管逐清瑟。 勸客駝蹄羹,霜橙壓香橘。
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 榮枯咫尺異,惆悵難再述。
北轅就涇渭,官渡又改。
1、豈知泉下有豬龍,臥枕雷車踏陰軸?!未禾K軾《次韻舒堯文祈雪霧豬泉》
釋義:不知道泉下有龍豬,坐在雷神降雨時乘坐的天車上開始尋訪。
2、縱有好兒孫,無異犬與豬?!和趺帷都街莸乐小?/p>
釋義:哪怕是有好兒孫,也不過過得是豬狗不如的日子。
3、爺娘聞女來,出郭相扶將;阿姊聞妹來,當(dāng)戶理紅妝;小弟聞姊來,磨刀霍霍向豬羊?!媳背贺赌咎m辭》
釋義:父母聽說女兒回來了,互相攙扶著到城外迎接她;姐姐聽說妹妹回來了,對著門戶梳妝打扮起來;弟弟聽說姐姐回來了,忙著霍霍地磨刀殺豬宰羊。
4、試以豬鬣毛撩撥蟲須,仍不動。少年又笑。屢撩之,蟲暴怒,直奔,遂相騰擊,振奮作聲。——清代:蒲松齡《促織》
釋義:試著用豬鬣撩撥小蟋蟀的觸須,小蟋蟀仍然不動,少年又大笑了。撩撥了它好幾次,小蟋蟀突然大怒,直往前沖,于是互相斗起來,騰身舉足,彼此相撲,振翅叫喚。
5、豬吃死人肉,人吃死豬腸。豬不嫌人臭,人反道豬香?!拼汉健对娙偃住?/p>
釋義:豬吃的是死人的肉,人再吃死豬的腸子,豬不嫌棄人肉臭,人反而稱贊豬肉很香。
關(guān)于豬的古詩有
1.《秋詞》
年代: 宋 作者: 陸游
八月暑退涼風(fēng)生,家家場中打稻聲。
穗多粒飽三倍熟,車軸壓折人肩赬。
常年縣符鬧如雨,道上即今無吏行。
鄉(xiāng)閭老稚迭歌舞,灶釜日餐豬羊烹。
2.《憶昔》
年代: 宋 作者: 陸游
憶昔浮江發(fā)劍南,夕陽船尾每相銜。
楠陰暗處尋高寺,荔子紅時宿下嚴(yán)。
硤口烹豬賽龍廟,沙頭伐鼓掛風(fēng)帆。
區(qū)區(qū)陳跡何由記,惟有征塵尚滿衫。
3.《山中》
年代: 宋 作者: 方岳
寂寂門無長者車,穿深逗密愜幽居。
花能紅白錦相似,山自青蒼畫不如。
鶴骨政應(yīng)先狗馬,雛孫殊未辨龍豬。
4.《偈頌一百零二首》
年代: 宋 作者: 釋紹曇
這一燈,處甚起。
沒蹤由,難擬議。
三賢十圣眼見如盲,芥狗泥豬放光動地。
大家吹滅暗中行,然燈佛在你腳底。
5.《頌古三十一首》
年代: 宋 作者: 釋玿
明月大悲院裹齋,鐵圍山岳盡沖開。
豬頭象鼻,烏觜魚腮。
石人撫掌呵呵笑,寒山拾得在天臺。
友朋設(shè)宴慶云樓, 美食十二配郎酒. 觚觥交錯杯杯盡, 門前石獅口水流. 蘇東坡被貶在海南島詹縣.當(dāng)?shù)赜幸晃毁u環(huán)餅的老嫗,她的手藝好,環(huán)餅質(zhì)量高,可是,因為店鋪僻,不為人知,生意一直不好.老嫗得知蘇東坡是著名文學(xué)家,就請他為店鋪作詩.蘇東坡憐憫她生活貧苦,環(huán)餅手藝又委實不錯,就揮筆寫下一首七絕: 纖手搓來玉色勻, 碧油煎出嫩黃深. 夜來春睡知輕重, 壓扁佳人纏臂金. 關(guān)于“魚” 魚 魚味道鮮美,營養(yǎng)豐富,從古至今都深得人們的喜愛. 范饒州坐中客語食河豚魚 宋朝 梅堯臣 春洲生荻芽,春岸飛揚花. 河豚當(dāng)是時,貴不數(shù)魚蝦. 其狀已可怪,其毒亦莫加. 忿腹若封豕,怒目猶吳蛙. 皰煎茍失所,入喉為鏌铘. 若此喪軀體,何須資齒牙? 持問南方人,黨護復(fù)矜夸. 皆言美無度,誰謂死如麻! 我語不能屈,自思空咄嗟. 退之來潮陽,始憚飧籠蛇. 子厚居柳州,而甘食蝦蟆. 二物雖可憎,性命無舛差. 斯味曾不比,中藏禍無涯. 甚美惡亦稱,此言誠可嘉.。
《豬肉頌》起源于他被貶黃州時,如今黃州以北三十華里處的黃陂縣(今武漢市黃陂區(qū)),當(dāng)?shù)匕傩者^年過節(jié)也有吃東坡肉的傳統(tǒng)。為此東坡也寫有《豬肉頌》一詞。原文如下:
《豬肉頌》
宋代:蘇軾
凈洗鐺,少著水,柴頭罨煙焰不起。待他自熟莫催他,火候足時他自美。黃州好豬肉,價賤如泥土。貴者不肯吃,貧者不解煮,早晨起來打兩碗,飽得自家君莫管。
譯文:
洗干凈鍋,放少許水,燃上柴木、雜草,抑制火勢,用不冒火苗的虛火來煨燉。等待它自己慢慢地熟,不要催它,火候足了,它自然會滋味極美。
黃州有這樣好的豬肉,價錢卻賤得像泥土一樣;富貴人家不肯吃,貧困人家又不會煮。我早上起來打上兩碗,自己吃飽了您莫要理會。
擴展資料:
《豬肉頌》全詩賞析
“凈洗鐺,少著水,柴頭罨煙焰不起”。“凈洗鐺”,雖然是說做好烹調(diào)的準(zhǔn)備,其實這正是做事或修養(yǎng)身心時虔誠、認(rèn)真態(tài)度的體現(xiàn)。煮肉如此,做一切事情,均須如此。讀者可以從這小心翼翼的“凈洗鐺”中,窺見到蘇軾平時修養(yǎng)身心之嚴(yán)謹(jǐn)、真誠。
“少著水,柴頭罨煙焰不起”水放得不多不少,火要不大不小,這樣煨燉,才能將肉烹得又爛又有滋味。蘇軾告訴我們,具體實踐中,每個環(huán)節(jié)都要做得穩(wěn)妥,仔細,來不得半點馬虎。
透過這一絲不茍的準(zhǔn)備與實際操作,我們看到的,不只是烹調(diào)本身,而是與對待人生、修煉自身的一種兢兢業(yè)業(yè)的精神了。
“待他自熟莫催他,火候足時他自美”。煮豬肉,只要方法得當(dāng),緩緩煨燉,到了時候,它自然滋味醇厚,美不可言。這兩句,說的是煮肉,而當(dāng)我們聯(lián)想到人生的時候,不是正好發(fā)現(xiàn),它切中了那種急功近利的社會人生弊端嗎?
人生的成熟感悟,是需要時間的。好大喜功、氣浮心躁,得到的可能有一時“戰(zhàn)果”,其實是失敗的結(jié)局。
“黃州好豬肉,價賤如泥土。貴者不肯吃,貧者不解煮”。人生的精彩往往就在平淡的日常生活當(dāng)中。像豬肉這司空見慣的食物,人們并不覺得里邊有什么奧秘可尋;像燉煮豬肉這樣的家常之事,人們也容易忽略探討其中精益求精的可能性。
蘇軾的嘆息,除了豬肉本身之外,另有一種可供聯(lián)想的可惜之意——人們在面對生活中種種事物時,或不肯,或不愿意去深入了解并挖掘其潛力。讀者應(yīng)該從他的嘆息中,理解豬肉之情以外的深意——真善美就在我們每日每時的生活當(dāng)中。
發(fā)現(xiàn)、創(chuàng)造美,乃是我們大有潛力可挖的人生使命與快樂。聯(lián)想到蘇軾在以上所舉《答畢仲舉書》里把吃豬肉比為修養(yǎng)身心的象征,將那虛無縹緲的(佛學(xué))“龍肉”之類的玄談加以屏棄的哲理思考,我們或許能更深層理解“黃州好豬肉”這四句詩歌的另一番味道。
“早晨起來打兩碗,飽得自家君莫管”。正因為對親自創(chuàng)造的烹調(diào)藝術(shù),十分滿意,所以作者竟吃了“兩碗”。“兩碗”,不但寫出了胃口的滿足,更寫出了心靈的愜意。作者仿佛早就料到了他人的議論與驚詫,他風(fēng)趣地說,我吃豬肉,腹?jié)M心愜,如魚飲水,冷暖自知。
外界對我的褒貶,盡可至之度外。了解佛學(xué)的讀者,知道佛家最講“心安”,強調(diào)看輕外物(包括他人的議論)、重視內(nèi)心的安定,因此,可以說,東坡的這一“飽得自家君莫管”之平淡結(jié)尾,其實是展現(xiàn)了他的佛學(xué)修養(yǎng),蘊涵了深刻的人生感悟的。
值得說明的是,在吟《豬肉頌》之時,蘇軾并沒有對他的“豬肉觀”的人生思考做刻意的詮釋、解說,而全在一片筆墨神行之間,有意無意透露著他的佛學(xué)修養(yǎng)與對佛學(xué)的借鑒、改造,這一點是需要補充說明的。
蘇軾此詩題的《豬肉頌》,看似滑稽,實際是在幽默中蘊涵了嚴(yán)肅的主題的。作者的頌,當(dāng)然包括了在味覺方面的享受,對自身的烹調(diào)創(chuàng)新方面的自得;但是當(dāng)我們了解了蘇東坡當(dāng)時的艱難處境時,就會在詩人享受味覺美味后面,朦朧看到一個不屈的靈魂。
一個在為人處世方面,永遠追求更高遠深刻的情味的,將日常生活與理性思考方面達到“知行合一”理想的哲人。尤其是作者將烹調(diào)藝術(shù)與人生超越的理想有機結(jié)合為一體,為我們所做出了典范——豬肉,是豬肉本身,又象是別的什么。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豬肉頌
聲明:本網(wǎng)站尊重并保護知識產(chǎn)權(quán),根據(jù)《信息網(wǎng)絡(luò)傳播權(quán)保護條例》,如果我們轉(zhuǎn)載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權(quán)利,請在一個月內(nèi)通知我們,我們會及時刪除。
蜀ICP備2020033479號-4 Copyright ? 2016 學(xué)習(xí)鳥. 頁面生成時間:2.576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