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亮
《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時了》五代:李煜
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小樓昨夜又東風,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欄玉砌應(yīng)猶在,只是朱顏改。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雕欄 通:闌)
釋義:
這年的時光什么時候才能結(jié)束,往事知道有多少!昨夜小樓上又吹來了春風,在這皓月當空的夜晚怎能忍受得了回憶故國的傷痛。精雕細刻的欄桿、玉石砌成的臺階應(yīng)該都還在,只是所懷念的人已衰老。要問我心中有多少哀愁,就像那不盡的春江之水滾滾東流。
2、冰雪
《念奴嬌·過洞庭》宋代:張孝祥
洞庭青草,近中秋,更無一點風色。玉界瓊田三萬頃,著我扁舟一葉。素月分輝,明河共影,表里俱澄澈。悠然心會,妙處難與君說。(著 同:著;玉界 一作:玉鑒)
應(yīng)念嶺表經(jīng)年,孤光自照,肝膽皆冰雪。短發(fā)蕭騷襟袖冷,穩(wěn)泛滄浪空闊。盡挹西江,細斟北斗,萬象為賓客??巯溪殗[,不知今夕何夕。(滄浪 一作:滄冥;嶺表 一作:嶺海)
釋義:
洞庭湖與青草湖相連,浩瀚無邊,在這中秋將至的時節(jié),更是沒有一點風勢。秋月下浩浩湯湯、一碧萬頃的湖水,載著我一葉細小的扁舟。皎潔的明月和燦爛的銀河,在這浩瀚的玉鏡中映出她們的芳姿,水面上下一片明亮澄澈。體會著萬物的空明,這種美妙的體驗卻不知如何道出與君分享。
感懷這一輪孤光自照的明月啊,多少年徘徊于嶺海之間,心地光明磊落像冰雪般純潔。而此刻的我,身著單薄衣衫,平靜的泛舟在這廣闊浩淼的蒼溟之中。讓我捧盡西江清澈的江水,細細的斟在北斗星做成的酒勺中,請?zhí)斓厝f象統(tǒng)統(tǒng)來做我的賓客,我盡情的拍打著我的船舷,獨自的放聲高歌啊,怎能記得此時是何年!
3、柳樹
《送別詩》隋代:佚名
楊柳青青著地垂,楊花漫漫攪天飛。
柳條折盡花飛盡,借問行人歸不歸?
釋義:
楊柳青青,枝葉垂到了地上。楊花漫漫,在空中紛亂地飛舞。送別的時候眼里的柳條折盡,楊花飛絕。請問遠行的人什么時候回來呢?
4、長亭
《菩薩蠻·平林漠漠煙如織》唐代:李白
平林漠漠煙如織,寒山一帶傷心碧。暝色入高樓,有人樓上愁。
玉階空佇立,宿鳥歸飛急。何處是歸程?長亭連短亭。(連短亭 一作:更短亭)
釋義:
遠處舒展的樹林之上暮煙籠罩一片迷蒙,仍是一派惹人傷感的翠綠蒼碧。夜色彌漫進高高的閨樓,有人正在樓上獨自憂愁。玉石的臺階上,徒然侍立盼望。那回巢的鳥兒,在歸心催促下飛翔。哪里是我返回的路程?只看到道路上的長亭連著短亭。
5、鴻雁
《蝶戀花·淚濕羅衣脂粉滿》宋代:李清照
淚濕羅衣脂粉滿,四疊陽關(guān),唱到千千遍。人道山長山又斷,蕭蕭微雨聞孤館。(長山 一作 長水)
惜別傷離方寸亂,忘了臨行,酒盞深和淺。好把音書憑過雁,東萊不似蓬萊遠。
釋義:
與姐妹們分手時,惜別的淚水打濕了衣衫,洇濕了雙腮,送別的《陽關(guān)曲》唱了一遍又一遍,縱有千言萬語,也難盡別情。而今身在異鄉(xiāng),望萊州山長水遠。寄宿館所,秋雨瀟瀟,不禁感到無限凄清。
被離情別緒攪得心亂如麻,竟不知在餞行時姐妹們送別酒是如何喝下去的,那杯中酒是深是淺,都全不知道了。最后囑咐姐妹,你們要將音訊讓過往的大雁捎來,以慰我心,東萊畢竟不像蓬萊那樣遙遠。
1菊花 :菊花雖不能與國色天香的牡丹相媲美,也不能與身價百倍的蘭花并論,但作為傲霜之花,它一直得到文人墨客的親睞,有人稱贊它堅 強的品格,有人欣賞它清高的氣質(zhì)。
屈原《離騷》:“朝飲木蘭之墜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痹娙艘燥嬄恫突ㄏ笳髯约浩沸械母呱泻图儩?。
唐人元稹《菊花》:“秋叢繞舍似陶家,遍繞籬邊日漸斜。不是花中偏愛菊,此花開盡更無花?!?/p>
表達了詩人對堅貞、高潔品格的追求。其他 “寧可枝頭抱香死,何曾吹落百花中”(宋人鄭思肖《寒菊》)、“寂寞東籬濕露華,依前金靨照泥沙”(宋人范成大《重陽后菊花二首》) 等詩句,都借菊花來寄寓詩人的精神品質(zhì),這里的菊花無疑成為詩人一種人格的寫照。
2梅花: 梅花在嚴寒中最先開放,然后引出爛漫百花散出的芳香,因此梅花與菊花一樣,受到了詩人的敬仰與贊頌。宋人陳亮《梅花》:“一朵 忽先變,百花皆后香。”
詩人抓住梅花最先開放的特點,寫出了不怕打擊挫折、敢為天下先的品質(zhì),既是詠梅,也是詠自己。 3松 松樹是傲霜斗雪的典范,自然是眾人謳歌的對象。
李白《贈書侍御黃裳》:“愿君學長松,慎勿作桃李?!表f黃裳一向諂媚權(quán)貴,李 白寫詩規(guī)勸他,希望他做一個正直的人。
三國人劉楨《贈從弟》:“豈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痹娙艘源司涿銊钐玫芤袼退砂啬菢訄载懀? 在任何情況下保持高潔的品質(zhì)。
4蓮: 由于“蓮”與“憐”音同,所以古詩中有不少寫蓮的詩句,借以表達愛情。如南朝樂府《西洲曲》:“采蓮南塘秋,蓮花過人頭;低頭 弄蓮子,蓮子青如水。”
“蓮子”即“憐子”,“青”即“清”。這里是實寫也是虛寫,語意雙關(guān),采用諧音雙關(guān)的修辭,表達了一個女子對 所愛的男子的深長思念和愛情的純潔。
晉《子夜歌四十二首》之三十五:“霧露隱芙蓉,見蓮不分明?!膘F氣露珠隱去了荷花的真面目,蓮葉 可見但不甚分明,這也是利用諧音雙關(guān)的方法,寫出一個女子隱約地感到男方愛戀著自己。
5梧桐: 梧桐則是凄涼悲傷的象征。如王昌齡《長信秋詞》:“金井梧桐秋葉黃,珠簾不卷夜來霜。
熏籠玉枕無顏色,臥聽南宮清漏長 ?!睂懙氖潜粍儕Z了青春、自由和幸福的少女,在凄涼寂寞的深宮里,形孤影單、臥聽宮漏的情景。
詩歌的起首句以井邊葉黃的梧桐破題,烘 托了一個蕭瑟冷寂的氛圍。元人徐再思《雙調(diào)水仙子?夜雨》:“一聲梧葉一聲秋,一點芭蕉一點愁,三更歸夢三更后?!?/p>
以梧桐葉落和雨打芭 蕉寫盡愁思。其他如“一葉葉,一聲聲,空階滴到明”(唐人溫庭筠《更漏子》)、“梧桐更兼細雨,到黃昏、點點滴滴”(李清照《聲聲慢 》)等。
6杜鵑鳥 古代神話中,蜀王杜宇(即望帝)因被迫讓位給他的臣子,自己隱居山林,死后靈魂化為杜鵑。于是古詩中的杜鵑也就成為凄涼、哀傷 的象征了。
李白《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楊花落盡子規(guī)啼,聞道龍標過五溪。我寄愁心與明月,隨風直到夜郎西。”
子規(guī)鳥即杜鵑 鳥。起句寫即目之景,在蕭瑟悲涼的自然景物中寄寓離別感傷之情。
三、四句以寄情明月的豐富想象,表達對友人的無限懷念與深切同情。宋 人賀鑄《憶秦娥》:“三更月,中庭恰照梨花雪;梨花雪,不勝凄斷,杜鵑啼血?!?/p>
三更月光照在庭院里雪白的梨花上,杜鵑鳥在凄厲地鳴叫 著,使人禁不住倍加思念親人,傷心欲絕。詞人通過描寫凄清的景物,寄托了幽深的鄉(xiāng)思。
其他又如“可堪孤館閉春寒,杜鵑聲里斜陽暮”( 唐人秦觀《踏莎行》)、“子規(guī)夜半猶啼血,不信東風喚不回”(宋人王令《送春》)等,都以杜鵑鳥的哀鳴,來表達哀怨、凄涼或思歸的情 思。 7鷓鴣鳥: 鷓鴣的形象在古詩詞里也有特定的內(nèi)蘊。
鷓鴣的鳴聲讓人聽起來像“行不得也哥哥”,極容易勾起旅途艱險的聯(lián)想和滿腔的離愁別緒。 如“落照蒼茫秋草明,鷓鴣啼處遠人行”(唐人李群玉《九子坡聞鷓鴣》)、“江晚正愁余,山深聞鷓鴣”(辛棄疾《菩薩蠻?書江西造口壁》 )等,詩中的鷓鴣都不是純客觀意義上的一種鳥。
8寒蟬: 秋后的蟬是活不了多久的,一番秋雨之后,蟬兒便剩下幾聲若斷若續(xù)的哀鳴了,命折旦夕。因此,寒蟬就成為悲涼的同義詞。
如唐人駱 賓王《詠蟬》起首兩句:“西陸蟬聲唱,南冠客思深。”以寒蟬高唱,渲染自己在獄中深深懷想家園之情。
宋人柳永《雨霖鈴》開篇是:“寒 蟬凄切,對長亭晚,驟雨初息。”還未直接描寫別離,“凄凄慘慘戚戚”之感已充塞讀者心中,釀造了一種足以觸動離愁別緒的氣氛。
“寒蟬 鳴我側(cè)”(三國人曹植《贈白馬王彪》)等詩句也表達這樣的情思。另外,“垂綏飲清露,流響出疏桐。
居高聲自遠,非是籍秋風。”在這首 詩中虞世南以蟬的形象,表現(xiàn)了自己封建士大夫的清高。
9鴻雁: 鴻雁是大型候鳥,每年秋季南遷,常常引起游子思鄉(xiāng)懷親之情和羈旅傷感。 10哀鴻: 比喻哀傷苦痛、流離失所的人。
龔自珍《己亥雜詩》:“三更忽軫(zhěn,悲痛)哀鴻思,九月無襦淮水湄?!睂懙木褪侨嗣裢纯嗔麟x的 生活。
“哀鴻”一語出自《詩?小雅?鴻雁》:“鴻雁于飛,哀鳴嗷嗷。維此哲人,謂我劬勞?!?/p>
詩歌寫使臣行于四方,見流民如鴻雁飛集于野 ,流民。
雨巷
作者:戴望舒
撐著油紙傘,獨自
彷徨在悠長,悠長
又寂寥的雨巷,
我希望逢著
一個丁香一樣地
結(jié)著愁怨的姑娘。
她是有
丁香一樣的顏色,
丁香一樣的芬芳,
丁香一樣的憂愁,
在雨中哀怨,
哀怨又彷徨。
她彷徨在這寂寥的雨巷,
撐著油紙傘
像我一樣,
像我一樣地
默默彳?。╟hì | chù)著,
冷漠、凄清,又惆悵。
她靜默地走近,
走近,又投出
太息一般的眼光,
她飄過
像夢一般地
像夢一般地凄婉迷茫。
像夢中飄過
一枝丁香地,
我身旁飄過這女郎;
她靜默地遠了,遠了,
到了頹圮(pǐ)的籬墻,
走盡這雨巷。
在雨的哀曲里,
消了她的顏色,
散了她的芬芳,
消散了,甚至她的
太息般的眼光,
她丁香般的惆悵。
撐著油紙傘,獨自
彷徨在悠長,悠長
又寂寥的雨巷,
我希望飄過
一個丁香一樣地
結(jié)著愁怨的姑娘。
意象:丁香
1、月亮《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時了》五代:李煜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
小樓昨夜又東風,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雕欄玉砌應(yīng)猶在,只是朱顏改。
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雕欄 通:闌)釋義:這年的時光什么時候才能結(jié)束,往事知道有多少!昨夜小樓上又吹來了春風,在這皓月當空的夜晚怎能忍受得了回憶故國的傷痛。
精雕細刻的欄桿、玉石砌成的臺階應(yīng)該都還在,只是所懷念的人已衰老。要問我心中有多少哀愁,就像那不盡的春江之水滾滾東流。
2、冰雪《念奴嬌·過洞庭》宋代:張孝祥洞庭青草,近中秋,更無一點風色。玉界瓊田三萬頃,著我扁舟一葉。
素月分輝,明河共影,表里俱澄澈。悠然心會,妙處難與君說。
(著 同:著;玉界 一作:玉鑒)應(yīng)念嶺表經(jīng)年,孤光自照,肝膽皆冰雪。短發(fā)蕭騷襟袖冷,穩(wěn)泛滄浪空闊。
盡挹西江,細斟北斗,萬象為賓客。扣舷獨嘯,不知今夕何夕。
(滄浪 一作:滄冥;嶺表 一作:嶺海)釋義:洞庭湖與青草湖相連,浩瀚無邊,在這中秋將至的時節(jié),更是沒有一點風勢。秋月下浩浩湯湯、一碧萬頃的湖水,載著我一葉細小的扁舟。
皎潔的明月和燦爛的銀河,在這浩瀚的玉鏡中映出她們的芳姿,水面上下一片明亮澄澈。體會著萬物的空明,這種美妙的體驗卻不知如何道出與君分享。
感懷這一輪孤光自照的明月啊,多少年徘徊于嶺海之間,心地光明磊落像冰雪般純潔。而此刻的我,身著單薄衣衫,平靜的泛舟在這廣闊浩淼的蒼溟之中。
讓我捧盡西江清澈的江水,細細的斟在北斗星做成的酒勺中,請?zhí)斓厝f象統(tǒng)統(tǒng)來做我的賓客,我盡情的拍打著我的船舷,獨自的放聲高歌啊,怎能記得此時是何年!3、柳樹《送別詩》隋代:佚名楊柳青青著地垂,楊花漫漫攪天飛。柳條折盡花飛盡,借問行人歸不歸?釋義:楊柳青青,枝葉垂到了地上。
楊花漫漫,在空中紛亂地飛舞。送別的時候眼里的柳條折盡,楊花飛絕。
請問遠行的人什么時候回來呢?4、長亭《菩薩蠻·平林漠漠煙如織》唐代:李白平林漠漠煙如織,寒山一帶傷心碧。暝色入高樓,有人樓上愁。
玉階空佇立,宿鳥歸飛急。何處是歸程?長亭連短亭。
(連短亭 一作:更短亭)釋義:遠處舒展的樹林之上暮煙籠罩一片迷蒙,仍是一派惹人傷感的翠綠蒼碧。夜色彌漫進高高的閨樓,有人正在樓上獨自憂愁。
玉石的臺階上,徒然侍立盼望。那回巢的鳥兒,在歸心催促下飛翔。
哪里是我返回的路程?只看到道路上的長亭連著短亭。5、鴻雁《蝶戀花·淚濕羅衣脂粉滿》宋代:李清照淚濕羅衣脂粉滿,四疊陽關(guān),唱到千千遍。
人道山長山又斷,蕭蕭微雨聞孤館。(長山 一作 長水)惜別傷離方寸亂,忘了臨行,酒盞深和淺。
好把音書憑過雁,東萊不似蓬萊遠。釋義:與姐妹們分手時,惜別的淚水打濕了衣衫,洇濕了雙腮,送別的《陽關(guān)曲》唱了一遍又一遍,縱有千言萬語,也難盡別情。
而今身在異鄉(xiāng),望萊州山長水遠。寄宿館所,秋雨瀟瀟,不禁感到無限凄清。
被離情別緒攪得心亂如麻,竟不知在餞行時姐妹們送別酒是如何喝下去的,那杯中酒是深是淺,都全不知道了。最后囑咐姐妹,你們要將音訊讓過往的大雁捎來,以慰我心,東萊畢竟不像蓬萊那樣遙遠。
以下幾首都是我收藏的詠荷之詩
1.詠芙蓉~南朝?梁?沈約
微風搖紫葉,輕露拂朱房。中池所以綠,待我泛紅光。
2.詠荷詩~江洪
澤陂有微草,能花復能實。碧葉喜翻風,紅英宜照日。移居玉池上,托根庶非失。如何霜露交,應(yīng)與飛蓬匹。
3.荷花~李商隱
都無色可并,不奈此香何?,幭藳鲈O(shè),金羈落晚過?;佤罒粽站_,渡襪水沾羅。預(yù)想前秋別,離居夢棹歌。
4.蓮花~溫庭筠
綠塘搖滟接星津,軋軋?zhí)m橈入白蘋。應(yīng)為洛神波上襪,至今蓮蕊有香塵。
5.芙蓉~清?鄭板橋
最憐紅粉幾條痕,水外橋邊小竹門。照影自驚還自惜,西施原住苧蘿村。
6.【念奴嬌】?姜夔
鬧紅一舸,記來時嘗與鴛鴦為侶。三十六陂人未到,水佩風裳無數(shù)。翠葉吹涼,玉容銷酒,更灑菰蒲雨。嫣然搖動,
冷香飛上詩句。日暮,青蓋亭亭,情人不見,爭忍凌波去?只恐舞衣寒易落,愁入西風南浦。高柳垂陰,老魚吹浪,
留我花間住。田田多少,幾回沙際歸路。
7.東林寺白蓮 唐
白居易
東林北塘水,湛湛見底清。
中生白芙蓉,菡萏三百莖。
白日發(fā)光彩,清飚散芳馨。
泄香銀囊破,瀉露玉盤傾。
我慚塵垢眼,風此瓊瑤英。
乃知紅蓮花,虛得清凈名。
夏萼敷未歇,秋房結(jié)才成。
夜深眾僧寢,獨起繞池行。
欲收一顆子,寄回長安城。
但恐出山去,人間種不生。
8. 詠同心芙蓉~隋?杜公瞻
灼灼荷花瑞,亭亭出水中。一莖孤引綠,雙影共分紅。色奪歌人臉,香亂舞衣風。名蓮自可念,況復兩心同。
9.詠白蓮(其二)】 唐·皮日休
細嗅深看暗斷腸,從今無意愛紅芳。
折來只合瓊為客,把種應(yīng)須玉甃塘。
向日但疑酥滴水,含風渾訝雪生香。
吳王臺下開多少,遙似西施上素妝。
【菩薩蠻】 荷花 宋·陳與義
南軒面對芙蓉浦,宜風宜月還宜雨。
紅少綠多時,簾前光景奇。
繩床烏木幾,盡日繁香里。
睡起一篇新,與花作主人。
11.【卜算子】 荷花 宋·辛棄疾
紅粉靚梳妝,翠蓋低風雨。
占斷人間六月涼,期月鴦浦。
根底藕絲長,花里蓮心苦。
只為風流有許愁,更襯佳人涉。
10.
聲明:本網(wǎng)站尊重并保護知識產(chǎn)權(quán),根據(jù)《信息網(wǎng)絡(luò)傳播權(quán)保護條例》,如果我們轉(zhuǎn)載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權(quán)利,請在一個月內(nèi)通知我們,我們會及時刪除。
蜀ICP備2020033479號-4 Copyright ? 2016 學習鳥. 頁面生成時間:0.241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