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灰吟 入京詩
于謙 于謙
千錘萬擊出深山, 絹帕蘑菇與線香,
烈火焚燒若等閑。 本資民用反為殃。
粉骨碎身全不怕, 清風兩袖朝天去,
要留清白在人間。 免得閻閭話長短。
拒禮詩 離 任
況鐘 況鐘
清風兩袖朝天去, 檢點行囊一擔輕,
不帶江南一寸棉。 京華望去幾多程。
慚愧士民捐錢送, 停鞭靜憶為官日,
馬前灑淚注如泉。 事事堪持天日盟。
任滿偈城隍 墨 梅
胡守安 王冕
一官來此幾經(jīng)春, 吾家洗硯池邊樹,
不愧蒼天不負民。 個個花開淡墨痕。
神道有靈應識我, 不要人夸好顏色,
去時還似到時貧。 只流清氣滿乾坤。
1、贈劉景文(宋 蘇軾) 荷盡已無擎雨蓋,菊殘猶有傲霜枝。
一年好景君須記,正是橙黃橘綠時?!咀⑨尅?橙黃橘綠時:指橙子發(fā)黃、橘子將黃猶綠的時候,指農(nóng)歷秋末冬初。
【砥廉哲理啟示】 菊花雖已凋謝殘落,但在那寒風霜雪中卻仍有傲立不屈的菊枝。作者以“菊殘猶有傲霜枝”這句詩贊美菊花的傲骨耐寒。
以至于后人常常用這一句詩來比喻和贊賞有氣節(jié)的人風骨凜然、不向惡勢力低頭的高尚品格。我們的為官從政者也應具備這樣的品格。
2、芙蓉樓送辛漸(唐 王昌齡) 寒雨連江夜入?yún)?,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陽親友如相問,一片冰心在玉壺。
【注釋】 平明:黎明。楚山:指鎮(zhèn)江一帶的山。
冰心:清明純潔的心,比喻心地瑩潔。毛壺:玉制的壺,比喻高潔。
【砥廉哲理啟示】 王昌齡的這首詩以蒼茫的江雨和孤峙的楚山,烘托出詩人送別客人時的凄寒孤寂之情,更展現(xiàn)了詩人開朗的胸懷和堅強的性格。屹立在江天之中的孤山與冰心置于玉壺的景象之間形成一種有意無意的照應,令人自然聯(lián)想到詩人孤介傲岸、冰清玉潔的形象,也告訴我們這樣的砥廉哲理。
要做一個清正廉潔的好官員,就必須做到“一片冰心在玉壺”,即在心靈深處清心寡欲、一塵不染,樹立高尚的道德情操。3、石灰吟(明 于謙) 千錘萬鑿出深山,烈火焚燒若等閑,粉身碎骨全不怕,要留青白在人間。
【砥廉哲理啟示】 高尚的情感和堅韌的意志,不是生來就有的,而是要像石灰那樣,頂住千千萬萬的誘惑,經(jīng)過千錘萬擊、烈火焚燒、粉身碎骨的磨煉,才能夠形成,并且將清白留在人間。4、竹石 (清 鄭燮(xiè))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巖中。
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南西北風?!卷屏芾韱⑹尽?高尚的情感和堅韌的意志,不是生來就有的,而是要像石灰那樣,頂住千千萬萬的誘惑,經(jīng)過千錘萬擊、烈火焚燒、粉身碎骨的磨煉,才能夠形成,并且將清白留在人間。
5、己亥雜詩 (清 龔自珍) 浩蕩離愁白日斜,吟鞭東指即天涯。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
【注釋】 ①浩蕩離愁:無邊的離愁。離:指離京。
②吟鞭:詩人的馬鞭。東指:向東指。
當時作者從北京城東的廣渠門離開北京。【砥廉哲理啟示】 “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從詩人看來,落花作為個體,它的生命是終止了,但當它化作春泥,就能保護、滋養(yǎng)出新的花枝,它的生命就在下一代群體身上得以延續(xù),體現(xiàn)出新的生命價值,并終將孕育出一個繁花似錦、絢麗燦爛的春天!我們的所有為官從政者都應該具有龔自珍這樣的胸懷,將自己的一切無私奉獻給社會,培養(yǎng)棟梁人才,培育廉潔風氣,即使犧牲自己也無怨無悔。
6、無題 (唐 李商隱) 相見時難別亦難,東風無力百花殘。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
曉鏡但愁云鬢改,夜吟應覺月光寒。蓬山此去無多路,青鳥殷勤為探看。
【砥廉哲理啟示】 “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是李商隱這首詩中流傳千古的名句。曾經(jīng)使多少人為之感動,為之感慨。
我的心要不相思,就像蠶兒吐絲,除非自己身死,決不結束。相思的眼淚,就像蠟炬自焚,只有燒盡成灰,才會停止。
這兩句詩原本在于寫相思之苦,并表達出至死方休的堅貞愛情。但是,同樣也為我們提供了深刻的砥廉啟示。
我們的人民公仆,作為社會精英,作為先進分子,理應像春蠶一樣,為了百姓幸福,為了社會進步,無私奉獻,吐完最后一縷絲;理應像蠟燭一樣,犧牲自己,成就他人,生命不息,奉獻不止。7、寒菊(南宋·鄭思肖) 花開不并百花叢,獨立疏籬趣未窮。
寧可枝頭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風中?!咀⑨尅?①鄭思肖:1241-1381,字憶翁,號所南,福建連江人。
南宋末年著名詩人。曾為宋太學生。
宋亡后,便隱居蘇州寺廟,終生不仕,過著隱士般的“遺民”生活。②不并:不合、不靠在一起。
③疏籬:稀疏的籬笆。未窮:無窮無盡。
④“寧可”句:謂菊花寧可抱香枯萎在枝頭。⑤何曾:哪曾、不曾。
北風:寒風。此處語意雙關,亦指元朝的殘暴勢力。
【砥廉哲理啟示】 在這首詩中,菊花不與百花一齊開,表現(xiàn)了它不同流俗、卓然超絕的氣質(zhì)與格調(diào)。它雖然“獨立疏籬”,但并不感到寂寞、孤獨,反而“趣未窮”。
之所以如此,就在于它具有寧愿“枝頭抱香死”,也不“吹落北風中”的高尚節(jié)操和精神境界。我們的從政為官者在任。
詠 史
(唐 李商隱)
歷覽前賢國與家,成由勤儉破由奢。
何須琥珀方為枕,豈得真珠始是車?
運去不逢青海馬,力窮難拔蜀山蛇。
幾人曾預南薰曲,終古蒼梧哭翠華。
入京詩
(明 于謙)
絹帕蘑菇與線香, 本資民用反為殃。
清風兩袖朝天去, 免礙閻羅話短長。
書端州郡齊壁
(宋 包拯)
清心為治本,直道是身謀。秀干終成棟,精鋼不作鉤。
倉充鼠雀喜,草盡狐兔愁。史冊有遺訓,毋貽來者羞。
《慷慨歌》年代: 先秦 作者: 先秦無名貪吏而可為而不可為。
廉吏而可為而為可為。貪吏而不可為者。
當時有污名。而可為者。
子孫以家成。廉吏而可為者當時有清名。
而不可為者。子孫困窮被褐而負薪。
貪吏??喔?。廉吏常苦貧。
獨不見楚相孫叔敖。廉潔不受錢。
《擬古(二首)》年代: 明 作者: 宋濂秋蟬啼枯枝,朝夕飲風露。豈無百蟲食,政以廉潔故。
黃昏鳴聲悲,似欲有所訴。不受丹鳥知,反逢螳螂怒。
隕身亦何辭,吾能改其度。《卜居》年代: 先秦 作者: 屈原屈原既放,三年不得復見,竭知盡忠,而蔽鄣於讒,心煩慮亂,不知所從。
乃往見太卜鄭詹尹曰:“余有所疑,原因先生決之。”詹尹乃端策拂龜曰:“君將何以教之?”屈原曰:“吾寧悃悃款款,樸以忠乎?將送往勞來,斯無窮乎?寧誅鋤草茅,以力耕乎?將游大人,以成名乎?寧正言不諱,以危身乎?將從俗富貴,以媮生乎?寧超然高舉,以保真乎?將哫訾栗斯,喔咿嚅兒,以事婦人乎?寧廉潔正直,以自清乎?將突梯滑稽,如脂如韋,以潔楹乎?寧昂昂若千里之駒乎?將泛泛若水中之鳧乎?與波上下,偷以全吾軀乎?寧與騏驥亢軛乎?將隨駑馬之跡乎?寧與黃鵠比翼乎?將興雞鶩爭食乎?此孰吉孰兇?何去何從?世溷濁而不清:蟬翼為重,千鈞為輕;黃鐘毀棄,瓦釜雷鳴;讒人高張,賢士無名。
吁嗟默默兮,誰知吾之廉貞?”詹尹乃釋策而謝曰:“夫尺有所短,寸有所長,物有所不足,智有所不明,數(shù)有所不逮,神有所不通,用君之心,行君之意。龜策誠不能知事?!?/p>
《送向和卿還京》年代: 宋 作者: 楊時江湖多秋風,惝恍夜不眠。念子將北歸,起視明星懸。
君平翠虬姿,聳身蒼梧淵。高步隘八區(qū),凌風上青天。
妙質(zhì)蘊荊璞,寧須事磨鐫。贈言以為別,妄意追前賢。
圣言乃常珍,含咀真味全。奇辭暫時好,過眼如飛煙。
潔身忌廉潔,觸物冥虛船。吾方病羸茶去一,市藥還自憐。
明日隔長陂,相望空惘然?!墩谢辍纺甏?先秦 作者: 屈原朕幼清以廉潔兮,身服義而未沫。
主此盛德兮,牽于俗而蕪穢。上無所考此盛德兮,長離殃而愁苦。
帝告巫陽曰:“有人在下,我欲輔之?;昶请x散,汝筮予之?!?/p>
巫陽對曰:“掌夢!上帝:其難從;若必筮予之,恐后之謝,不能復用。”巫陽焉乃下招曰:“魂兮歸來!去君之恒干,何為四方些?舍君之樂處,而離彼不祥些。
魂兮歸來!東方不可以托些。長人千仞,惟魂是索些。
十日代出,流金鑠石些。彼皆習之,魂往必釋些。
歸來兮!不可以托些。魂兮歸來!南方不可以止些。
雕題黑齒,得人肉以祀,以其骨為醢些。蝮蛇蓁蓁,封狐千里些。
雄虺九首,往來倏忽,吞人以益其心些。歸來兮!不可久淫些。
魂兮歸來!西方之害,流沙千里些。旋入雷淵,爢散而不可止些。
幸而得脫,其外曠宇些。赤蟻若象,玄蜂若壺些。
五谷不生,叢菅是食些。其土爛人,求水無所得些。
彷徉無所倚,廣大無所極些。歸來兮!恐自遺賊些。
魂兮歸來!北方不可以止些。增冰峨峨,飛雪千里些。
歸來兮!不可以久些?;曩鈿w來!君無上天些。
虎豹九關,啄害下人些。一夫九首,拔木九千些。
豺狼從目,往來侁侁些。懸人以嬉,投之深淵些。
致命于帝,然后得瞑些。歸來!往恐危身些。
魂兮歸來!君無下此幽都些。土伯九約,其角觺觺些。
敦脄血拇,逐人伂駓駓些。參目虎首,其身若牛些。
此皆甘人。歸來!恐自遺災些。
魂兮歸來!入修門些。工祝招君,背行先些。
秦篝齊縷,鄭綿絡些。招具該備,永嘯呼些。
魂兮歸來!反故居些。天地四方,多賊奸些。
像設君室,靜閑安些。高堂邃宇,檻層軒些。
層臺累榭,臨高山些。網(wǎng)戶朱綴,刻方連些。
冬有宎廈,夏室寒些。川谷徑復,流潺湲些。
光風轉(zhuǎn)蕙,汜崇蘭些。經(jīng)堂入奧,朱塵筵些。
砥室翠翹,掛曲瓊些。翡翠珠被,爛齊光些。
蒻阿拂壁,羅幬張些。纂組綺縞,結琦璜些。
室中之觀,多珍怪些。蘭膏明燭,華容備些。
二八侍宿,射遞代些。九侯淑女,多迅眾些。
盛鬋不同制,實滿宮些。容態(tài)好比,順彌代些。
弱顏固植,謇其有意些。姱容修態(tài),絙洞房些。
蛾眉曼睩,目騰光些。靡顏膩理,遺視矊些。
離榭修幕,侍君之閑些。悲帷翠帳,飾高堂些。
紅壁沙版,玄玉梁些。仰觀刻桷,畫龍蛇些。
坐堂伏檻,臨曲池些。芙蓉始發(fā),雜芰荷些。
紫莖屏風,文緣波些。文異豹飾,侍陂陁些。
軒辌既低,步騎羅些。蘭薄戶樹,瓊木籬些。
魂兮歸來!何遠為些。室家遂宋,食多方些。
稻粢穱麥,挐黃梁些。大苦咸酸,辛甘行些。
肥牛之腱,臑若芳些。和酸若苦,陳吳羹些。
靦鱉炮羔,有柘漿些。鵠酸臇鳧,煎鴻鸧些。
露雞臛蠵,厲而不爽些。粔籹蜜餌,有餦餭些。
瑤漿蜜勺,實羽觴些。挫糟凍飲,酎清涼些。
華酌既陳,有瓊漿些。歸來反故室,敬而無防些。
肴羞未通,女樂羅些。陳鐘按鼓,造新歌些。
涉江采菱,發(fā)揚荷些。美人既醉,朱顏酡些。
嬉光眇視,目曾波些。被文服纖,麗而不奇些。
長發(fā)曼鬋,艷陸離些。二八齊容,起鄭舞些。
衽若交竿,撫案下些。竽瑟狂會,搷鳴鼓些。
宮庭震驚,發(fā)激楚些。吳歈蔡謳,奏大呂些。
士女雜坐,亂而不分些。放陳組纓,班其相紛些。
鄭衛(wèi)妖玩,來雜陳些。激楚之結,獨秀先些。
菎蔽象棋,。
1、《石灰吟》明代:于謙
原文:
千錘萬鑿出深山,烈火焚燒若等閑。
粉骨碎身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間。
譯文:經(jīng)過千錘萬鑿從深山里開采出來的石頭,它把熊熊烈火的焚燒當作很平常的一件事。即使粉身碎骨也毫不懼怕,只要把高尚的節(jié)操留在人世間。
2、《書端州郡齋壁》宋代:包拯
原文:
清心為治本,直道是身謀。
秀干終成棟,精鋼不作鉤。
譯文:清正廉潔、正直為做人的根本,秀麗的木材最終會成為房屋,精鋼不會造成鉤。
3、《詠史二首·其二》唐代:李商隱
原文:
歷覽前賢國與家,成由勤儉破由奢。
何須琥珀方為枕,豈得真珠始是車。
譯文:縱覽歷史,凡是賢明的國家,成功源于勤儉,衰敗起于奢華。為什么非要琥珀才能作枕頭,為什么鑲有珍珠才是好坐車?
4、《招魂》先秦:屈原
原文:
朕幼清以廉潔兮,身服義而未沫。
主此盛德兮,牽于俗而蕪穢。
上無所考此盛德兮,長離殃而愁苦。
帝告巫陽曰:“有人在下,我欲輔之。
譯文:我年幼時秉賦清廉的德行,獻身于道義而不稍微減輕。具有如此盛大的美德,被世俗牽累橫加穢名。君王不考察這盛大的美德,長期受難而愁苦不盡。上帝告訴巫陽說:“有人在下界,我想要幫助他。
5、《七諫》兩漢:東方朔
原文:
世俗更而變化兮,伯夷餓于首陽。
獨廉潔而不容兮,叔齊久而逾明。
浮云陳而蔽晦兮,使日月乎無光。
忠臣貞而欲諫兮,讒諛毀而在旁。
譯文:世俗之人改清潔為貪邪,伯夷寧愿守節(jié)餓死首陽。獨行廉潔啊雖不容于世,日后叔齊終得美名揚。層層烏云遮得天昏地暗,使得日月失去燦爛光芒。忠臣堅貞欲進諫,佞人在旁讒言誹謗。
1.石灰吟 于謙 千錘萬鑿出深山,烈火焚燒若等閑。
粉骨碎身渾不怕,只留清白在人間。 2.詠史 李商隱 歷覽前賢國與家,成由勤儉破由奢。
何須琥珀方為枕,豈得真珠始是車? 運去不逢青海馬,力窮難拔蜀山蛇。 幾人曾預南薰曲,終古蒼梧哭翠華。
3.入京詩 于謙 絹帕蘑菇與線香, 本資民用反為殃。 清風兩袖朝天去, 免礙閻羅話短長。
4.書端州郡齊壁 包拯 清心為治本,直道是身謀。 秀干終成棟,精鋼不作鉤。
倉充鼠雀喜,草盡狐兔愁。 史冊有遺訓,毋貽來者羞。
5.墨梅 王冕 吾家洗硯池頭樹,個個花開淡墨痕。 不要人夸好顏色, 只留清氣滿乾坤。
1、《石灰吟》——明代于謙
千錘萬鑿出深山,烈火焚燒若等閑。
粉骨碎身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間。
譯文:石灰石只有經(jīng)過千萬次錘打才能從深山里開采出來,它把熊熊烈火的焚燒當作很平常的一件事。 即使粉身碎骨也毫不懼怕,甘愿把一身清白留在人世間。
2、《墨梅》——元代王冕
吾家洗硯池頭樹,朵朵花開淡墨痕。
不要人夸顏色好,只留清氣滿乾坤。
譯文:我家洗硯池邊有一棵梅樹,朵朵開放的梅花都顯出淡淡的墨痕。不需要別人夸它的顏色好看,只需要梅花的清香之氣彌漫在天地之間。
3、《卜算子·詠梅》——宋代陸游
驛外斷橋邊,寂寞開無主。已是黃昏獨自愁,更著風和雨。
無意苦爭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塵,只有香如故。
譯文:驛站外斷橋旁,梅花寂寞地開放,無人來欣賞。黃昏里獨處已夠愁苦,又遭到風吹雨打而飄落四方。它花開在百花之首,卻無心同百花爭享春光,只任憑百花去總妒。即使花片飄落被碾作塵泥,也依然有永久的芬芳留在人間。
4、《書端州郡齋壁》——宋代包拯
清心為治本,直道是身謀。秀干終成棟,精鋼不作鉤。
倉充鼠雀喜,草盡兔狐愁。史冊有遺訓,毋貽來者羞。
譯文:清私心是治事的根本,講直道是立身的宗旨。好木料終成棟梁,好鋼材堅強不屈。倉多存糧偷吃公糧的鼠雀高興,野無雜草??星嗖莸耐煤l(fā)愁。牢記先賢留下的立身處事的教導,決不能讓后人想到我而覺得羞恥。
5、《入京詩》——明代于謙
絹帕蘑菇與線香, 本資民用反為殃。
清風兩袖朝天去, 免礙閻羅話短長。
譯文:蘑菇、絹帕和線香是供人們?nèi)粘J褂玫?,如果都被做官的拿去用來討好上司,那就會給人民的生活所需帶來困難。自己一身清白去做京官,就不會讓老百姓指戳脊梁。
聲明:本網(wǎng)站尊重并保護知識產(chǎn)權,根據(jù)《信息網(wǎng)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果我們轉(zhuǎn)載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權利,請在一個月內(nèi)通知我們,我們會及時刪除。
蜀ICP備2020033479號-4 Copyright ? 2016 學習鳥. 頁面生成時間:0.197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