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學最重要的就是方程試了,所以一定要掌握化學方程式匯總 一. 物質與氧氣的反應: (1) 單質與氧氣的反應: 1. 鎂在空氣中燃燒:2Mg + O2 點燃 2MgO 2. 鐵在氧氣中燃燒:3Fe + 2O2 點燃 Fe3O4 3. 銅在空氣中受熱:2Cu + O2 加熱 2CuO 4. 鋁在空氣中燃燒:4Al + 3O2 點燃 2Al2O3 5. 氫氣中空氣中燃燒:2H2 + O2 點燃 2H2O 6. 紅磷在空氣中燃燒:4P + 5O2 點燃 2P2O5 7. 硫粉在空氣中燃燒: S + O2 點燃 SO2 8. 碳在氧氣中充分燃燒:C + O2 點燃 CO2 9. 碳在氧氣中不充分燃燒:2C + O2 點燃 2CO (2)化合物與氧氣的反應: 10. 一氧化碳在氧氣中燃燒:2CO + O2 點燃 2CO2 11. 甲烷在空氣中燃燒:CH4 + 2O2 點燃 CO2 + 2H2O 12. 酒精在空氣中燃燒:C2H5OH + 3O2 點燃 2CO2 + 3H2O 二.幾個分解反應: 13. 水在直流電的作用下分解:2H2O 通電 2H2↑+ O2 ↑ 14. 加熱堿式碳酸銅:Cu2(OH)2CO3 加熱 2CuO + H2O + CO2↑ 15. 加熱氯酸鉀(有少量的二氧化錳):2KClO3 ==== 2KCl + 3O2 ↑ 16. 加熱高錳酸鉀:2KMnO4 加熱 K2MnO4 + MnO2 + O2↑ 17. 碳酸不穩(wěn)定而分解:H2CO3 === H2O + CO2↑ 18. 高溫煅燒石灰石:CaCO3 高溫 CaO + CO2↑ 三.幾個氧化還原反應: 19. 氫氣還原氧化銅:H2 + CuO 加熱 Cu + H2O 20. 木炭還原氧化銅:C+ 2CuO 高溫 2Cu + CO2↑ 21. 焦炭還原氧化鐵:3C+ 2Fe2O3 高溫 4Fe + 3CO2↑ 22. 焦炭還原四氧化三鐵:2C+ Fe3O4 高溫 3Fe + 2CO2↑ 23. 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銅:CO+ CuO 加熱 Cu + CO2 24. 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鐵:3CO+ Fe2O3 高溫 2Fe + 3CO2 25. 一氧化碳還原四氧化三鐵:4CO+ Fe3O4 高溫 3Fe + 4CO2 四.單質、氧化物、酸、堿、鹽的相互關系 (1) 金屬單質 + 酸 -------- 鹽 + 氫氣 (置換反應) 26. 鋅和稀硫酸Zn + H2SO4 = ZnSO4 + H2↑ 27. 鐵和稀硫酸Fe + H2SO4 = FeSO4 + H2↑ 28. 鎂和稀硫酸Mg + H2SO4 = MgSO4 + H2↑ 29. 鋁和稀硫酸2Al +3H2SO4 = Al2(SO4)3 +3H2↑ 30. 鋅和稀鹽酸Zn + 2HCl === ZnCl2 + H2↑ 31. 鐵和稀鹽酸Fe + 2HCl === FeCl2 + H2↑ 32. 鎂和稀鹽酸Mg+ 2HCl === MgCl2 + H2↑ 33. 鋁和稀鹽酸2Al + 6HCl == 2AlCl3 + 3H2↑ (2)金屬單質 + 鹽(溶液) ------- 另一種金屬 + 另一種鹽 34. 鐵和硫酸銅溶液反應:Fe + CuSO4 === FeSO4 + Cu 35. 鋅和硫酸銅溶液反應:Zn + CuSO4 === ZnSO4 + Cu 36. 銅和硝酸汞溶液反應:Cu + Hg(NO3)2 === Cu(NO3)2 + Hg (3)堿性氧化物 +酸 -------- 鹽 + 水 37. 氧化鐵和稀鹽酸反應:Fe2O3 + 6HCl === 2FeCl3 + 3H2O 38. 氧化鐵和稀硫酸反應:Fe2O3 + 3H2SO4 === Fe2(SO4)3 + 3H2O 39. 氧化銅和稀鹽酸反應:CuO + 2HCl ==== CuCl2 + H2O 40. 氧化銅和稀硫酸反應:CuO + H2SO4 ==== CuSO4 + H2O 41. 氧化鎂和稀硫酸反應:MgO + H2SO4 ==== MgSO4 + H2O 42. 氧化鈣和稀鹽酸反應:CaO + 2HCl ==== CaCl2 + H2O (4)酸性氧化物 +堿 -------- 鹽 + 水 43.苛性鈉暴露在空氣中變質:2NaOH + CO2 ==== Na2CO3 + H2O 44.苛性鈉吸收二氧化硫氣體:2NaOH + SO2 ==== Na2SO3 + H2O 45.苛性鈉吸收三氧化硫氣體:2NaOH + SO3 ==== Na2SO4 + H2O 46.消石灰放在空氣中變質:Ca(OH)2 + CO2 ==== CaCO3 ↓+ H2O 47. 消石灰吸收二氧化硫:Ca(OH)2 + SO2 ==== CaSO3 ↓+ H2O (5)酸 + 堿 -------- 鹽 + 水 48.鹽酸和燒堿起反應:HCl + NaOH ==== NaCl +H2O 49. 鹽酸和氫氧化鉀反應:HCl + KOH ==== KCl +H2O 50.鹽酸和氫氧化銅反應:2HCl + Cu(OH)2 ==== CuCl2 + 2H2O 51. 鹽酸和氫氧化鈣反應:2HCl + Ca(OH)2 ==== CaCl2 + 2H2O 52. 鹽酸和氫氧化鐵反應:3HCl + Fe(OH)3 ==== FeCl3 + 3H2O 53.氫氧化鋁藥物治療胃酸過多:3HCl + Al(OH)3 ==== AlCl3 + 3H2O 54.硫酸和燒堿反應:H2SO4 + 2NaOH ==== Na2SO4 + 2H2O 55.硫酸和氫氧化鉀反應:H2SO4 + 2KOH ==== K2SO4 + 2H2O 56.硫酸和氫氧化銅反應:H2SO4 + Cu(OH)2 ==== CuSO4 + 2H2O 57. 硫酸和氫氧化鐵反應:3H2SO4 + 2Fe(OH)3==== Fe2(SO4)3 + 6H2O 58. 硝酸和燒堿反應:HNO3+ NaOH ==== NaNO3 +H2O (6)酸 + 鹽 -------- 另一種酸 + 另一種鹽 59.大理石與稀鹽酸反應:CaCO3 + 2HCl === CaCl2 + H2O + CO2↑ 60.碳酸鈉與稀鹽酸反應: Na2CO3 + 2HCl === 2NaCl + H2O + CO2↑ 61.碳酸鎂與稀鹽酸反應: MgCO3 + 2HCl === MgCl2 + H2O + CO2↑ 62.鹽酸和硝酸銀溶液反應:HCl + AgNO3 === AgCl↓ + HNO3 63.硫酸和碳酸鈉反應:Na2CO3 + H2SO4 === Na2SO4 + H2O + CO2↑ 64.硫酸和氯化鋇溶液反應:H2SO4 + BaCl2 ==== BaSO4 ↓+ 2HCl (7)堿 + 鹽 -------- 另一種堿 + 另一種鹽 65.氫氧化鈉與硫酸銅:2NaOH + CuSO4 ==== Cu(OH)2↓ + Na2SO4 66.氫氧化鈉與氯化鐵:3NaOH + FeCl3 ==== Fe(OH)3↓ + 3NaCl 67.氫氧化鈉與氯化鎂:2NaOH + MgCl2 ==== Mg(OH)2↓ + 2NaCl 68. 氫氧化鈉與氯化銅:2NaOH + CuCl2 ==== Cu(OH)2↓ + 2NaCl 69. 氫氧化鈣與碳酸鈉:Ca(OH)2 + Na2CO3 === CaCO3↓+ 2NaOH (8)鹽 + 鹽 ----- 兩種新鹽 70.氯化鈉溶液和硝酸銀溶液:NaCl + AgNO3 ==== AgCl↓ + 。
九年級化學基礎知識復習提綱一、應掌握的知識點分子是保持化學性質的最小微粒。
原子是化學變化中的最小微粒。元素是具有相同核電荷數(shù)(即質子數(shù))的同一類原子的總稱。
分子和原子的主要區(qū)別是在化學反應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元素的化學性質主要決定于原子的最外層電子數(shù)。
在原子中,質子數(shù) = 核電荷數(shù) = 核外電子數(shù)。相對原子質量 = 質子數(shù) + 中子數(shù)鎂離子和鎂原子具有相同的質子數(shù)或核電荷數(shù)。
地殼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氧元素。最多的金屬元素是鋁元素。
決定元素的種類是質子數(shù)或核電荷數(shù)??諝馐怯蓭追N單質和幾種化合物組成的混合物。
石油、煤、天然氣都是混合物。溶液都是混合物。
例如:稀硫酸、食鹽水、石灰水等。氧化物是由兩種元素組成的,其中一種是氧元素的化合物。
化學變化的本質特征是有新物質生成。燃燒、鐵生銹、食物變質等都是化學變化。
化學反應的基本類型是化合反應、分解反應、置換反應、復分解反應。金屬活動性順序表:K Ca Na Mg Al Zn Fe Sn Pb (H)Cu Hg Ag Pt Au具有還原性的物質是H2、C、CO。
其中屬于單質的是C、H2。屬于化合物的是CO。
燃燒、緩慢氧化、自燃的相同點是都是氧化反應。在化學反應前后,肯定不變的是原子的種類和數(shù)目、元素的種類、反應前后物質的總質量。
肯定變化的是物質的種類和分子的種類。2H2表示兩個氫分子;2H表示兩個氫原子;2H+表示兩個氫離子。
溶液都是均一、穩(wěn)定的混合物。溶液中各部分的性質相同。
溶液不一定是無色的。溶液在稀釋前后保持不變的是溶質的質量。
酸的pH7;如:NaOH、Ca(OH)2、CaO溶于水、Na2O溶于水、Na2CO3中性溶液pH=7。如:水、NaCl某原子的原子結構示意圖 +12 2 8 2 ,該原子中的質子數(shù)為12,核電荷數(shù)為12,核外電子數(shù)為12,最外層電子數(shù)為2,該原子在化學反應中易失電子,成為陽離子。
可燃物燃燒的兩個條件是(1)可燃物與氧氣充分接觸;(2)溫度達到或超過可燃物的著火點。構成物質的基本微粒是分子、原子、離子。
酸有鹽酸HCl、硫酸H2SO4、硝酸HNO3。堿有氫氧化鈉NaOH、氫氧化鈣Ca(OH)2等。
化合價口訣:一價氫氯鉀鈉銀,二價氧鈣鋇鎂鋅,三鋁四硅五價磷;碳二四,鐵二三,二四六硫都齊全,銅汞二價最常見。(其他口訣也可)空氣中的污染性氣體有一氧化碳CO、二氧化碳CO2、二氧化氮NO2。
氫氣在空氣中燃燒的產(chǎn)物對空氣沒有污染??諝庵邪大w積分數(shù)計算,最多的氣體是氮氣,占78%,其次是氧氣,占21%。
可以使帶火星的木條燃燒的是氧氣O2。氧氣是無色無味的氣體,比空氣略重,不易溶于水,液態(tài)氧和固態(tài)氧均為淡藍色。
硫在氧氣中燃燒發(fā)出藍紫色火焰。硫在空氣中燃燒發(fā)出淡藍色火焰。
鐵絲在氧氣中燃燒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體。在做此實驗時,應預先在瓶底放水或細砂,原因是防止熔融的生成物濺落,炸裂瓶底。
磷在氧氣中燃燒,呈黃色火焰,生成大量的白煙。煙是固體。
鎂在氧氣中燃燒發(fā)出耀眼的白光,生成白色固體。實驗室制取氧氣所用的藥品是(1)氯酸鉀(白)和二氧化錳(黑)的混合物;(2)高錳酸鉀;其中在反應中二氧化錳做催化劑。
水是由氫元素和氧元素組成的純凈物。氫氣的用途有(1)冶煉金屬(還原性);(2)焊接金屬(可燃性);(3)探空氣球(比空氣輕)。
實驗室制取氫氣所選用的藥品是鋅和稀硫酸。實驗室制取二氧化碳所選用的藥品是石灰石和稀鹽酸。
在天然物質中,硬度最大的是金剛石。可用來切割玻璃。
所學物質中為黑色的是木炭C,氧化銅CuO,二氧化錳MnO2,四氧化三鐵Fe3O4。用墨書寫的字畫常年不褪色,是因為碳在常溫下具有穩(wěn)定性。
二氧化碳能滅火,是因為在一般情況下,不能燃燒也不支持燃燒,比空氣重。向澄清的石灰水中通入二氧化碳生成的沉淀是碳酸鈣CaCO3。
煤氣中毒實際上就是一氧化碳CO中毒。為了證明某物質中含有碳酸鹽,應滴加稀鹽酸。
假酒可導致人失明,甚至死亡,假酒中含有甲醇。天然氣、沼氣的主要成分是CH4。
甲烷(CH4)在空氣中燃燒有水和二氧化碳生成。酸可以使紫色石蕊試劑變成紅色;不能使無色酚酞變色。
堿可以使紫色石蕊試劑變成藍色;使無色酚酞變成紅色。濃硫酸敞口放置質量會增加,因為濃硫酸具有吸水性。
濃鹽酸敞口放置質量會減少,因為濃鹽酸具有揮發(fā)性。氫氧化鈉(NaOH)敞口放置,質量會增加,因為氫氧化鈉易吸收空氣中的水分而潮解,而且可以和空氣中的二氧化碳反應而變質。
用石灰漿(主要成分是氫氧化鈣)抹墻,逐漸變硬的原因是由于石灰漿與空氣中的二氧化碳反應生成了碳酸鈣。不能用NaOH干燥的是SO2、CO2、HCl。
硫酸銅晶體的俗稱是藍礬或膽礬。固體二氧化碳的俗稱是干冰。
氫氧化鈉的俗稱是燒堿、火堿、苛性鈉。碳酸鈉的俗稱是純堿。
氫氧化鈣的俗稱是熟石灰、消石灰五種白色沉淀是AgCl、BaSO4、CaCO3、BaCO3、Mg(OH)2;一種藍色沉淀是Cu(OH)2;一種紅褐色沉淀是Fe(OH)3。 其中不溶于水,也不溶于稀硝酸的是AgCl和BaSO4。
可以用酒精燈。
第一章 走進化學世界課題1 物質的變化和性質一、物質的變化1、概念:物理變化——沒有生成其它物質的變化。
例:石蠟熔化、水結成冰、汽油揮發(fā) 化學變化——有其它物質生成的變化 例:煤燃燒、鐵生銹、食物腐敗、呼吸2、判斷變化依據(jù):是否有其它(新)物質生成。 有則是化學變化,無則是物理變化3、相互關系:常常伴隨發(fā)生,有化學變化一定有物理變化,有物理變化不一定有化學變化。
4、化學變化伴隨現(xiàn)象:放熱、吸熱、發(fā)光、變色、放出氣體和生成沉淀。二、物質的性質物理性質:物質不需要化學變化就表現(xiàn)出的性質。
包括:顏色、狀態(tài)、氣味、熔點、沸點、密度、硬度、溶解性、揮發(fā)性、延展性、導電性、吸水性、吸附性等。化學性質:物質在化學變化中表現(xiàn)出來的性質。
可燃性、氧化性、還原性、活潑性、穩(wěn)定性、腐蝕性、毒性、金屬活動性等。它們的區(qū)別是:物理性質在靜止狀態(tài)中就能表現(xiàn)出來,而物質的化學性質則要在物質運動狀態(tài)中才能表現(xiàn)出來三、物理變化、化學變化、物理性質、化學性質之間的區(qū)別與聯(lián)系。
聯(lián)系: 在變化語句中加“能”或“可以”或“易”“會”“難于”等詞語,變成了相應的性質。 物理變化 化學變化概念 沒有生成其他物質的變化 生成其他物質的變化伴隨現(xiàn)象 物質的形狀、狀態(tài)等發(fā)生變化 常伴隨有放熱、發(fā)光、變色,放出氣體、生成沉淀等本質區(qū)別 變化時是否有其他物質生成實例 石蠟熔化、水結成冰、汽油揮發(fā) 煤燃燒、鐵生銹、食物腐敗、呼吸相互關系 物質在發(fā)生化學變化的過程中一定伴隨物理變化,如石蠟燃燒時先發(fā)生石蠟熔化現(xiàn)象。
在發(fā)生物理變化時不一定伴隨化學變化。 物理性質 化學性質概念 物質不需要發(fā)生化學變化就能表現(xiàn)出來的性質 物質在化學變化中表現(xiàn)出來的性質實質 物質的微粒組成結構不變所呈現(xiàn)出的性質。
物質的微粒組成結構改變時所呈現(xiàn)出的性質。實例 顏色、狀態(tài)、氣味、熔點、沸點、硬度、密度、溶解性、揮發(fā)性、吸附性、導電性、導熱性、延展性等 可燃性、氧化性、穩(wěn)定性、助燃性、還原性、酸性、堿性等確定 由感官直接感知或由儀器測定 通過化學變化方可知區(qū)別 是否需要通過化學反應表現(xiàn)出來課題2 化學是一門實驗為基礎的科學一、化學研究的對象是物質,以實驗為基礎。
學習化學的途徑是科學探究,實驗是科學探究的重要手段。二、對蠟燭及其燃燒的探究1、現(xiàn)象:蠟燭逐漸熔化,燃燒,發(fā)出紅光,火焰分為三層(外焰、內(nèi)焰、焰心)。
2、產(chǎn)物:二氧化碳和水檢驗:二氧化碳——在火焰上方罩內(nèi)壁涂有澄清石灰水的燒杯(變渾濁) 水——在火焰上方罩冷而干燥的燒杯(變模糊或有水珠出現(xiàn))水的驗證:用無水硫酸銅CuSO4(白色)+ 5H2O === CuSO4?5H2O(藍色)3、物理性質:白色的固體,密度比水小,質軟結論:⑴ 燃燒前:蠟燭通常為黃白色的固體,密度比水小,不溶于水⑵ 燃燒時:① 蠟燭發(fā)出黃白色的火焰,放熱、發(fā)光,蠟燭逐漸變短,受熱時熔化,冷卻后又凝固。② 木條處于外焰的部分最先變黑,外焰溫度最高。
③ 燒杯內(nèi)壁有水霧出現(xiàn),說明蠟燭燃燒生成了水,其中含有H元素;蠟燭燃燒后還生成CO2,該氣體能使澄清石灰水變渾濁 ,說明蠟燭中含有C元素。④ 白瓷板上有黑色粉末出現(xiàn),更說明蠟燭中含有C元素。
⑶ 燃燒后:有一股白煙,能重新燃燒。說明蠟燭燃燒是蠟燭氣化后的蠟燭蒸氣被點燃。
實驗探究步驟 觀察物質的性質、變化、現(xiàn)象 結論、解釋⒈觀察蠟燭的制作材料 燭芯棉線、外殼石蠟 由石蠟制成⒉點燃前 ⑴觀察蠟燭的顏色、形態(tài)、形狀 乳白色固態(tài)圓柱狀 顏色:乳白色狀態(tài):固態(tài) ⑵用小刀切下一塊石蠟,投入水中 浮在水上,難溶于水,硬度小 密度比水小,硬度小,難溶于水⒊點燃蠟燭 ⑴用火柴點燃蠟燭,觀察蠟燭火焰 火焰分為焰心、內(nèi)焰、外焰三層,第二層最明亮,內(nèi)層暗 石蠟具有可燃性,其火焰分為焰心、內(nèi)焰、外焰三層,第二層最亮,內(nèi)層暗 ⑵取一根火柴,迅速平放在火焰中,1s后取出 火柴桿接觸外焰部分先變黑 外層溫度最高,加熱用外層火焰 ⑶用一干燥燒杯,罩在火焰上方,片刻,取下火焰上方的燒杯,迅速向燒杯內(nèi)倒入少量石灰水,振蕩 燒杯內(nèi)壁有水霧,石灰水變渾濁 蠟燭燃燒生成了水和二氧化碳⒋熄滅蠟燭 ⑴將蠟燭熄滅觀察 有白煙 蠟燭燃燒時先由固態(tài)轉變成液態(tài),再汽化,而后燃燒 ⑵用火柴點燃剛熄滅時的白煙 白煙燃燒 二、對人體吸入的空氣和呼出氣體的探究1、原理:A、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變渾濁(特性),不燃燒也不支持燃燒,不能供給呼吸。B、氧氣——支持燃燒(使帶火星的木條復燃、燃著的木條燒得更旺),供給呼吸。
2、結論:“兩多一少”——人呼出的氣體中二氧化碳和水蒸氣比空氣多,氧氣的含量比空氣少。即:A.呼出的氣體使石灰水出現(xiàn)的渾濁多,證明呼出的氣體比空氣中CO2的含量高。
B.呼出的氣體使燃著的木條熄滅,燃著的木條在空氣中能夠燃燒,證明空氣中氧氣的含量比呼出的氣體中氧氣的含量高。 C.對著呼氣的玻璃片上的水霧比放在空氣中的玻璃片上的水霧多,證明呼出氣體中水的含量比空氣中水的含量高。
實驗探究步驟 觀察物質的性質、變化、現(xiàn)象 結論、解釋、化學。
化學 一. 結構 原子 離子 分子 原子的結構 《子核和核外電子》 〈原子核包括中子和質子〉 離子 原子得到或者失去電子后 就 成了離子 分子 由2個或者2個以上的原子夠成的叫分子 元素 一種物質里面含有的原子的種類 例如 水〈H2O〉是水分子構成的 又是 氧元素和氫元素構成的 施來恩和施汪 發(fā)現(xiàn)原子的 原子之所以不同 是因為質子數(shù)不同 〈氧8個 氫1個 碳6個〉所以圍繞中子的多少我門又發(fā)現(xiàn)了 同位素 質子相同 種子數(shù)不同 物質的分類 ①單質和化合物 單質是一個物體全部都是一種元素構成的 化合物是由2種或者2種以上的元素夠成的 ②純凈物和混合物 純凈物是只有一種分子或者只有一種原子構成的不含有他的的分子 例如 空氣中有氧 有氮 他們混合在一起就是混合物了 但是蒸餾水是純凈物哦 二. 化學式 先我們要了解里面的數(shù)字的含義 H20 或者C02 那個2在字母的右下方〈小寫的〉 表示 這個分子里面有2個氫原子 后面的表示有2個氧原子 2CO 表示有2個一氧化碳 在化學式前面的〈大寫的〉數(shù)字表示該原子〈或分子〉的個數(shù) CL`` 表示一個離子 在字母的右上角的2— 或者2+表示他的電荷數(shù)2+表示失去2個電子 因為電子帶負電 化合價 常見的 金屬一般顯正價 鐵 Fe 正3或者正2 Al 鋁 正3 H 氫 正1 錳 Mn 正4 氧 O 負2 銅 C u 正2 硫 S 正6 碳 C +4或者+2 鎂 Mg +2 鉀 K 正1 Ca 鈣 正2 鋅 Zn正2 硫酸根SO4 負2 Cl 氯酸根 負1 氫氧根 OH 負1 CO3 碳酸根 負2 NO3 硝酸根 負1 NH4 氨根 正一 寫法 把正價的都寫在前面 把負價的寫在后面 例如H2O “H是正價的 O的負價的” 讀法 從后面向前面讀 例如 Na2SO4 “前面的Na是鈉 后面的是硫酸根 后向前讀 讀做硫酸鈉” 還有建議你去背 門捷列夫的 元素周期表 前40個 要知道常見的物質的符號 別把Au(金)當作是鐵(Fe)就可以了 不用背他門的相對分子質量 考試的時候會給的 判斷這種東西是不是存在靠化合價 化合價為0 這東西存在 例如 H20 氧是負2個氫是正1的 2*1+-2=0 存在 CO2 C正4 O負2 一起還是0 存在 三. 化學方程式 表示一種化學變化的式子叫化學方程式 2H2+02燃燒=2H20 氫氣在空氣中燃燒后變成H20 水 ↑左邊是反應物 右邊的是生成物 而等號上面的是反應的條件 化學變化的鑒別方式 是看是否有新的物質生成 實驗室里面的化學反應 2KmnO4加熱=K2Mn04+Mn02+02↑ 制取氧氣的 式子 2KCl03加熱=2KCl+3O2↑ 同上 2Na +2H20 = 2NaOH+ H2↑ 制取氫氣的 CaO+H2O=Ca(OH)2 生石灰+水 生成 熟石灰〈石灰水〉 2H202=2H20 + 02↑ 雙氧水制取氧氣 〈連接:雙氧水有消毒功能〉 Ca(OH)2+CO2=CaCO3↓+H2O 把二氧化碳通入澄清的石灰水中 石灰水變渾濁 Fe + H2SO4= FeSO4 +H2↑ 鐵和稀硫酸反應生成硫酸亞鐵 Fe 2O3+ 3H2SO4= Fe2(SO4)3 +3H2O 氧化鐵和稀硫酸反應生成硫酸鐵 (+3價的鐵才叫鐵 +2價的鐵就叫亞鐵哦 如上面的2條式子) 2H2+O2=2H20 氫氣在空氣中燃燒生成水 2H20=2H2↑+O2↑ 電解水生成氫氣和氧氣 Fe2O3+3CO2=2Fe+CO2 高爐練鐵 又叫還原氧化鐵 CuO+H2=Cu+H2O 實驗室里面的還原氧化銅 BaCl2+H2SO4=BaSO4↓+2HCl 氯化鋇和硫反應生成白色沉淀(BaSO4)所以氯化鋇可以用來檢驗該物質是不是含有硫酸根 AgNO3+HCl=AgCl↓+HNO3 硝酸銀和鹽酸反應生成白色沉淀(AgCl)所以硝酸銀可以用來檢驗該物質是不是含有氯酸根 以上就是基本來反應了 列方程式方法的 ① 在等號左右各寫出反應物和生成物 ② 配平 就是左邊有什么原子有多少個 都 等于右邊的全部原子 1. 知道了氫氣在空氣中燃燒生成水后 2. 列出式子 H2+O2=H2O 很明顯 左邊有2個O 但是右邊只有一個 3. 配平 在H2前面加2 在后面生成的H2O前也加2 變成 2H20=2H2+O2 4. 注意還沒完 如果反應物里面沒氣體的 而后面有氣體的話要加↑哦 所以最后的式子應該是2H20=2H2↑+O2↑ 四. 反應了類型 最基本的四個類型 化合 分解 置換 復分解 ① 化合 2種物質作者2種以上物質生成一種物質 例子如下 CaO+H2O=Ca(OH)2 2H2+O2=2H20 ② 分解 剛剛好和化合相反 是一種物質反應生成2種或者2種以上物質 2KmnO4加熱=K2Mn04+Mn02+02↑ 2KCl03加熱=2KCl+3O2↑ 2H202=2H20 + 02↑ ③ 置換 一種單質把其他物質里的單質置換出來 Fe + H2SO4= FeSO4 +H2↑ ④ 復分解 2種化合物交換成分 (AB+CD=AC+BD) BaCl2+H2SO4=BaSO4↓+2HCl AgNO3+HCl=AgCl↓+HNO3 還有一些也是不是基本的 還原反應 把氧置換出來的反應 氧化反應 得到氧的的反應 中和反應 酸和堿的反應 五. 計算 ① 設你要求的東西為X ② 列已經(jīng)配平的方程式 ③ 在要求的和已經(jīng)知道的化學式下面寫不他門的相對分子質量 ④ 給出實際的已經(jīng)知道的 ⑤ 列出方程 求出結果 ⑥ 答 例子 題目有4g的氫氣在空氣中燃燒后生成多少g的水? 解:設生成Xg的水 ①要求水所以設水為X 2H2 + O2 = 2H20 ② 已經(jīng)配平的方程式 4 36 ③因為要求水和已知氫 就只列水和氫的就好了 4g X ④把知道的氫和未知數(shù)列進去 4/4g=36/X ⑤ 列出方程 X=36g ⑥求出結果 答:生成36g的水 ⑦ 完美 六. 酸堿鹽 ① 酸 里面一定要有H離子 簡單的說就是一個酸根加上氫而已 硫酸根SO4 負2 Cl 氯酸根 負1 CO3 碳酸根 負2 NO3 硝酸根 負1 。
九年級化學上冊知識點歸納 第一單元走進化學世界要掌握的知識點 課題1 物質的變化和性質 一、定義:化學是研究物質的組成、結構、性質以及變化規(guī)律的自然科學。
二、物理變化和化學變化 物理變化:沒有生成其它物質的變化。 化學變化:變化時都生成了其它物質的變化。
化學變化又叫化學反應。 三、物理性質和化學性質 物理性質:不需要發(fā)生化學變化就表現(xiàn)出來的性質。
如顏色、狀態(tài)、氣味、密度、硬度、熔點、沸點等。 化學性質:通過化學變化表現(xiàn)出來的性質。
課題2 化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科學 一、對蠟燭及其燃燒的探究 1、點燃前:觀察蠟燭的性質:圓柱形、乳白色、固體、難溶于水、密度比水小。] 2、燃著時:①燃燒過程中發(fā)生的變化:蠟燭點燃后,燈芯處蠟燭熔化,持續(xù)安靜地燃燒,不會發(fā)出響聲音,且蠟燭在燃燒過程中緩慢地變短。
②觀察火焰:蠟燭的火焰在輕微地閃爍,在火焰的上方有黑煙生成。蠟燭的火焰可以分成三層:最里面一層火焰較為暗淡,底部呈淡藍色,為焰芯;第二層火焰較明亮且呈圓錐形,為內(nèi)焰;圍繞在最外面的第三層火焰呈黃色,明亮而不耀眼,為外焰。
③火焰三部分溫度的高低比較;外焰溫度最高,內(nèi)焰溫度其次,焰芯溫度最低。如何用實驗確定? ④燃燒后的物質是什么?怎樣來檢驗?將一只干燥的燒杯罩在火焰的上方,過一會兒,燒杯壁有水霧生成。
片刻后取下燒杯,迅速向其中倒入少量的澄清石灰水,振蕩后,石灰水變渾濁說明了蠟燭燃燒時有水和二氧化碳生成。 3、熄滅后:點燃蠟燭剛熄滅的白煙:火焰會順著白煙重新將蠟燭點燃。
二、對人體吸入的空氣和呼出的氣體的探究 吸入的空氣 呼出的氣體 二氧化碳氧氣(能供給呼吸,也能支持燃燒) 水蒸氣。
我認為有以下知識點
1.化學是研究物質的組成、結構、性質以及變化規(guī)律的自然科學。
2.文明世界的三大化學工藝:造紙、制火藥、燒瓷器。
3.英國科學家道爾創(chuàng)立了原子論;意大利科學家阿伏加得羅創(chuàng)立了分子學說。
4.俄國化學家門列夫發(fā)現(xiàn)了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
5.蛋殼、貝殼、石灰石、大理石珍珠的主要成分都是碳酸鈣(CaCO3)。
6..綠色化學,又稱環(huán)境友好化學,它的主要特點:
①.采用無毒無害的原料。②.在無毒無害的條件下反應,減少廢物向環(huán)境的排放。③.提高原子的利用率,實現(xiàn)“零排放”。④.生產(chǎn)有利于環(huán)境和人體健康的產(chǎn)品。
第一單元 走進化學世界
一.物質的變化和性質
1.物理變化:沒有生成新物質的變化。
2.化學變化:生成新物質的變化。又叫化學反應。
3.物理變化和化學變化的根本區(qū)別:是否有新物質生成。
4.物理性質:物質不需要發(fā)生化學變化就能表現(xiàn)出來的性質。如:顏色、狀態(tài)、氣味、味道、揮發(fā)性、密度、溶解性、熔點、沸點、導電性、導熱性、延展性、硬度等。
5.化學性質:物質在化學變化過程中表現(xiàn)出來的性質,如:可燃性、穩(wěn)定性、氧化性、還原性、金屬活動性、毒性等。
二.化學實驗
1.化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科學,學習化學的一個重要途徑是實驗。
2.科學探究的步驟:①.提出問題,②.猜想和假設,③.收集資料,④.進行實驗,⑤.得出結論。
3.對蠟燭燃燒的探究
⑴.蠟燭通常是一種白色固體,有特殊氣味、較軟、密度比水小、不溶于水。
⑵.蠟燭燃燒時產(chǎn)生黃色的火焰并伴有黑煙,放出大量的熱,燒杯壁上有水珠生成,還生成了一種能使澄清石灰水變渾濁的氣體。
⑶.蠟燭剛剛熄滅時,有一白煙飄出點燃白煙,火焰會順著白煙將蠟燭重新點燃,白煙是蠟燭的蒸氣冷卻形成的蠟燭固體。
⑷.石蠟 + 氧氣點燃二氧化碳 + 水
4.對人吸入的空氣和呼出的氣體的探究
步驟 現(xiàn)象 結論
⑴.分別將燃著的木條伸入兩瓶氣體中。 在盛空氣的瓶中,燃燒一會兒熄滅,在呼出氣體中很快熄滅。 說明人呼出的氣體中氧氣含量比空氣中的少。
⑵.向兩瓶氣體各滴入幾滴澄清石灰水,振蕩。 呼出氣體中變渾濁,空氣中無變化 說明人呼出氣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比空氣中多。
⑶.取一塊干燥的玻璃片對著呼氣,并與放在空氣中的另一塊玻璃片比較。 對著呼氣的玻璃片上有水霧,另一塊無變化。 說明人呼出氣體中水蒸氣的含量比空氣中的多。
希望對你有幫助望采納。
第1單元 《走進化學世界》知識點 1、化學是研究物質的組成、結構、性質以及變化規(guī)律的基礎科學。
2、我國勞動人民商代會制造青銅器,春秋戰(zhàn)國時會煉鐵、煉鋼。 3、綠色化學-----環(huán)境友好化學 (化合反應符合綠色化學反應) ①四特點P6(原料、條件、零排放、產(chǎn)品) ②核心:利用化學原理從源頭消除污染 4、蠟燭燃燒實驗(描述現(xiàn)象時不可出現(xiàn)產(chǎn)物名稱) (1)火焰:焰心、內(nèi)焰(最明亮)、外焰(溫度最高) (2)比較各火焰層溫度:用一火柴梗平放入火焰中。
現(xiàn)象:兩端先碳化;結論:外焰溫度最高 (3)檢驗產(chǎn)物 H2O:用干冷燒杯罩火焰上方,燒杯內(nèi)有水霧 CO2:取下燒杯,倒入澄清石灰水,振蕩,變渾濁 (4)熄滅后:有白煙(為石蠟蒸氣),點燃白煙,蠟燭復燃 5、吸入空氣與呼出氣體的比較 結論:與吸入空氣相比,呼出氣體中O2的量減少,CO2和H2O的量增多 (吸入空氣與呼出氣體成分是相同的) 6、學習化學的重要途徑——科學探究 一般步驟:提出問題→猜想與假設→設計實驗→實驗驗證→記錄與結論→反思與評價 化學學習的特點:關注物質的性質、變化、變化過程及其現(xiàn)象; 7、化學實驗(化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科學) 一、常用儀器及使用方法 (一)用于加熱的儀器--試管、燒杯、燒瓶、蒸發(fā)皿、錐形瓶 可以直接加熱的儀器是--試管、蒸發(fā)皿、燃燒匙 只能間接加熱的儀器是--燒杯、燒瓶、錐形瓶(墊石棉網(wǎng)—受熱均勻) 可用于固體加熱的儀器是--試管、蒸發(fā)皿 可用于液體加熱的儀器是--試管、燒杯、蒸發(fā)皿、燒瓶、錐形瓶 不可加熱的儀器——量筒、漏斗、集氣瓶 (二)測容器--量筒 量取液體體積時,量筒必須放平穩(wěn)。視線與刻度線及量筒內(nèi)液體凹液面的最低點保持水平。
量筒不能用來加熱,不能用作反應容器。量程為10毫升的量筒,一般只能讀到0.1毫升。
(三)稱量器--托盤天平 (用于粗略的稱量,一般能精確到0.1克。) 注意點:(1)先調整零點 (2)稱量物和砝碼的位置為“左物右碼”。
(3)稱量物不能直接放在托盤上。 一般藥品稱量時,在兩邊托盤中各放一張大小、質量相同的紙,在紙上稱量。
潮濕的或具有腐蝕性的藥品(如氫氧化鈉),放在加蓋的玻璃器皿(如小燒杯、表面皿)中稱量。 (4)砝碼用鑷子夾取。
添加砝碼時,先加質量大的砝碼,后加質量小的砝碼(先大后?。?(5)稱量結束后,應使游碼歸零。砝碼放回砝碼盒。
(四)加熱器皿--酒精燈 (1)酒精燈的使用要注意“三不”:①不可向燃著的酒精燈內(nèi)添加酒精;②用火柴從側面點燃酒精燈,不可用燃著的酒精燈直接點燃另一盞酒精燈;③熄滅酒精燈應用燈帽蓋熄,不可吹熄。 (2)酒精燈內(nèi)的酒精量不可超過酒精燈容積的2/3也不應少于1/4。
(3)酒精燈的火焰分為三層,外焰、內(nèi)焰、焰心。用酒精燈的外焰加熱物體。
(4)如果酒精燈在燃燒時不慎翻倒,酒精在實驗臺上燃燒時,應及時用沙子蓋滅或用濕抹布撲滅火焰,不能用水沖。 (五)夾持器--鐵夾、試管夾 鐵夾夾持試管的位置應在試管口近1/3處。
試管夾的長柄,不要把拇指按在短柄上。 試管夾夾持試管時,應將試管夾從試管底部往上套;夾持部位在距試管口近1/3處;用手拿住 (六)分離物質及加液的儀器--漏斗、長頸漏斗 過濾時,應使漏斗下端管口與承接燒杯內(nèi)壁緊靠,以免濾液飛濺。
長頸漏斗的下端管口要插入液面以下,以防止生成的氣體從長頸漏斗口逸出。 二、化學實驗基本操作 (一)藥品的取用 1、藥品的存放: 一般固體藥品放在廣口瓶中,液體藥品放在細口瓶中(少量的液體藥品可放在滴瓶中), 金屬鈉存放在煤油中,白磷存放在水中 2、藥品取用的總原則 ①取用量:按實驗所需取用藥品。
如沒有說明用量,應取最少量,固體以蓋滿試管底部為宜, 液體以1~2mL為宜。 多取的試劑不可放回原瓶,也不可亂丟,更不能帶出實驗室,應放在另一潔凈的指定的容器內(nèi)。
②“三不”:任何藥品不能用手拿、舌嘗、或直接用鼻聞試劑(如需嗅聞氣體的氣味,應用手在瓶口輕輕扇動,僅使極少量的氣體進入鼻孔) 3、固體藥品的取用 ①粉末狀及小粒狀藥品:用藥匙或V形紙槽 ②塊狀及條狀藥品:用鑷子夾取。
九年級化學1-7單元知識要點 第一單元 走進化學世界 1. 化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學科。
2. 藥品的使用要做到“三不”分別是:不能用手接觸藥品,不要把鼻孔湊到容器口去聞藥品的氣味,不得嘗任何藥品的味道。 3. 剩余藥品的處理要做到“三不”分別是:不能放回原瓶,不要隨意丟棄,不要拿出實驗室。
4. 固體藥品的取用小顆粒或粉末狀用藥匙或紙槽。操作方法是一、先使試管傾斜二、把盛有藥品的藥匙送至試管底部三、再把容器慢慢豎立起來,如沒有注明用量應取蓋滿試管底部為宜。
塊狀或顆粒大的藥品用鑷子取。操作方法一、先把容器橫放二、把藥品放入容器口三、再把容器慢慢豎立起來。
5. 液體藥品的取用:①少量液體用滴管。②細口瓶倒液體時,瓶塞應倒放,標簽向手心,否則殘留的液體會腐蝕標簽。
如果沒有注明用量應取1-2ml。③準確取液體用量筒和滴管,俯視讀數(shù)比實際偏大,仰視讀數(shù)比實際偏小。
6. 酒精燈火焰分為外焰、內(nèi)焰、焰芯,溫度最高的是外焰,最低的是焰芯,加熱時用外焰加熱。 7. 可直加熱的儀器有(四種)試管、燃燒匙、石棉網(wǎng)、坩堝。
必須墊上石棉網(wǎng)才可加熱的儀器有燒杯、燒瓶、錐形瓶,不能加熱的有量筒。加熱前必須預熱,操作方法是把試管在火焰上來回移動或把酒精燈火焰在藥品下方來回移動。
給固體加熱試管口要略向下傾斜,給液體加熱試管與桌面傾角為45°。 8. 玻璃儀器洗刷干凈的標準是儀器內(nèi)壁附著的水既不聚成水滴,也不成股流下。
9. 試管夾夾在離管口約1/3處,酒精燈內(nèi)酒精不能超過容積的2/3,加熱試管內(nèi)的液體不能超過容積的1/3。 10.給試管里的液體加熱,可能會造成試管破裂的原因有:試管外壁有水珠或沒有預熱試管、灼熱的試管用冷水沖洗等。
第二單元 我們周圍的空氣 1. 我們可以模擬拉瓦錫的實驗,證明空氣中O2約占1/5,N2約占4/5,這些都是體積分數(shù)。用的藥品是紅磷,化學方程式為4 P + 5 O2 點燃 2 P2O5,為什么氣體體積減少小于1/5:容器的氣密性不好 或紅磷不足、沒有冷卻到室溫就放入水、氧氣濃度低于一定值時,不能再支持燃燒。
2. 實驗進一步表明,空氣的成分按體積計算,氮氣占78%、氧氣占21%、稀有氣體占0。94%二氧化碳占0。
03%、其它氣體和雜質0。03%。
3. 計入空氣污指數(shù)的項目有SO2、CO、NO2、可吸入顆粒物和臭氧,保護空氣的措施有使用清潔能源、積極植樹造林、種草。 4. 空氣污染分為有害氣體和煙塵兩大類,其中氣體有SO2、CO、NO2 5. 空氣污染指數(shù)越小,質量級別越小,空氣質量越好。
6. O2的物理性質是:無色無味的氣體,密度比空氣略大,不易溶于水。 O2化學性質和反應(主要的)現(xiàn)象: ① C+O2—-__在空氣中的現(xiàn)象木炭被燒紅,放出熱量,在氧氣中的現(xiàn)象發(fā)出白光,放出大量的熱 ② S+O2--_ 在空氣中的現(xiàn)象:淡藍色火焰,在氧氣中的現(xiàn)象藍紫色火焰,放熱生成刺激性氣味氣體。
③P+O2--___在空氣中的現(xiàn)象產(chǎn)生濃厚的白煙 ④Fe+O2—-____ 現(xiàn)象:火星四射,放出大量的熱,生成黑色固體。 ⑤Al+O2—-___ 現(xiàn)象:發(fā)出耀眼的白光,放出熱量,生成白色固體。
⑥H2+O2――__現(xiàn)象:淡藍色火焰,放出大量的熱,燒杯內(nèi)壁有水珠生成。 7.O2的制法,工業(yè)制法為分離液態(tài)空氣,屬于物理變化。
實驗室制法:①用高錳酸鉀制O2的原理(化學方程式)2KMnO4 △ K2MnO4+ MnO2+ O2↑②用氯酸鉀制O2的原理 2KClO3 MnO22KCl+3O2↑ ③用過氧化氫溶液制O2的原理2 H2O2 MnO2 2 H2O + O2↑這三個反應屬分解反應?!?8、收集O2,由于密度密度比空氣略大,可用向上排空氣法;由于不易溶于水,可用排水法。
02的驗滿用用帶火星的木條伸到集氣瓶口,若帶火星的木條復燃,則氧氣已經(jīng)收集滿了。 O2的檢驗有用帶火星的木條伸到集氣瓶中,若帶火星的木條復燃,則證明是氧氣。
9.用高錳酸鉀制O2注意事項:①試管口要向下略傾斜,目的是防止蒸發(fā)出來的水倒流而炸裂試管。②試管口要放一團棉花,目的防止高錳酸鉀進入導管。
③加熱前要先預熱,其作用是防止試管炸裂。④停止實驗時,要先移出導管,后熄滅酒精燈。
⑤剛出現(xiàn)氣泡不能馬上收集,原因這是試管中的氣體,應等到氣泡均勻時再收集。 10.O2的用途是支持燃燒、供給呼吸。
11.物理變化:宏觀上是指沒有新物質生成,微觀上構成物質的分子不變。 化學變化:宏觀上是指有新物質生成,微觀上構成物質的分子發(fā)生變化,生成新的分子。
12.物質的分類:純凈物宏觀上是指一種物質組成的,微觀上指一種分子構成的。 混合物宏觀上指不同物質組成的,微觀上指多種分子構成的。
13.物理性質:物質不需要發(fā)生化學變化就能表現(xiàn)出來的性質,如顏色、氣味、熔點、沸點、硬度、密度等?;瘜W性質:物質發(fā)生化學變化時表現(xiàn)出來的性質,如可燃性、還原性、助燃性等。
14.催化劑:在化學反應里“一變”是改變其它物質化學反應的速率,本身的質量和化學性質在反應前后沒有變化??捎糜贖2O2制O2的催化劑有:二氧化錳和紅磚粉末、氧化銅等。
第三單元 自然界的水 1通電兩電極有氣體產(chǎn)生,正極產(chǎn)生氧氣,負極產(chǎn)生氫氣,水通電的化學方程式為2 H2O通電2 H2↑+ O2↑,正、負極氣體的體。
聲明:本網(wǎng)站尊重并保護知識產(chǎn)權,根據(jù)《信息網(wǎng)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果我們轉載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權利,請在一個月內(nèi)通知我們,我們會及時刪除。
蜀ICP備2020033479號-4 Copyright ? 2016 學習鳥. 頁面生成時間:2.694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