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蠡怎么讀 1、范蠡拼音:[fàn lǐ]。 2、(約前5世紀)春秋時期大夫。字少伯,楚國宛(今河南南陽)人。曾助越王勾踐奮發(fā)圖強,滅掉吳國。后游齊國,改名鴟夷子皮,隱居在陶(今山東定陶西北),以經(jīng)商致富,號陶朱公。 3、書名?!稘h書·藝文志》有《范蠡》二篇,已佚。蠡(lǐ)。 fàn lǐ。范蠡,春秋時政治家、軍事家、經(jīng)濟學家、道家學者。范蠡,字少伯,華夏族,楚國宛地三戶(今南陽淅川縣滔河鄉(xiāng))人。春秋末期政治家、軍事家、謀略家、經(jīng)濟學家和道家學者、古今六十四名將(武成王廟六十四將)之一。曾獻策扶助越王勾踐復國,興越滅吳,后隱去。著《范蠡》兵法二篇,今佚。 軼事典故 鳥盡弓藏:范蠡在幫助越王勾踐成功之后,立刻離開了越國。他從齊國寫信給文種說:“蜚(同“飛”)鳥盡,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越王為人長頸鳥喙,可與共患難,不可與共樂。子何不去?”大意是說:飛鳥射殺完了,好的弓箭就會被收起來。狡猾的兔子捕完了,獵狗就會被煮掉。越王為人陰險,工于心計??梢耘c他共患難卻不能同享樂。你為什么還不快離開呢?文種在收到信后便稱病不上朝,但最終仍未逃脫賜死的命運。而范蠡卻早早料到這一點,不得不說,是他的過人之處啊!而鳥盡弓藏自此以后便成為了一個成語,比喻事成之后,把曾經(jīng)出過力的人一腳踢開或加以消滅。后代諸多名臣都以此為警戒。
聲明:本網(wǎng)站尊重并保護知識產權,根據(jù)《信息網(wǎng)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果我們轉載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權利,請在一個月內通知我們,我們會及時刪除。 蜀ICP備2020033479號-4 Copyright ? 2016 學習鳥. 頁面生成時間:3.490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