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百度文庫,查看完整內容>
內容來自用戶:易艷青
長螺旋鉆孔灌注樁施工工藝
1.適用范圍
長螺旋鉆孔灌注樁比較適合地下水位以上的一般粘性土、砂土層及填土、粉土、季節(jié)性凍土、膨脹土、非自重濕陷性黃土層使用。
2.施工準備
(1)材料質量
①水泥:宜用強度等級為42.5級的普通硅酸鹽水泥。
②砂:中砂或粗砂,含泥量不大于5%。
③石子:卵石或碎石,粒徑5~30mm,含泥量不大于2%。
④鋼筋:鋼筋的級別、直徑必須符合設計要求,有出廠證明書和復試報告,表面無老銹和油污。
⑤外加劑、摻合料:根據(jù)施工需要通過試驗確定。
(2)作業(yè)條件
①地質資料、施工圖紙、施工組織設計等已齊全。
②施工場范圍內的地上、地下障礙物都處理完畢,達到“三通一平”。施工用的臨時設施準備就緒。對影響機械運行的松軟場地已進行適當處理,并有排水措施。
③現(xiàn)場已設置測量基準線、水準基點,并妥善加以保護。施工前已復核樁位。
在復雜土層中施工時,應事先進行成孔試驗,數(shù)量一般不少于2個。
3.施工工藝
(1)工藝流程
鉆孔機就位→鉆孔→孔底清理→成孔質量檢查→吊放鋼筋籠→澆筑樁身混凝土→混凝土養(yǎng)護→基樁檢測→樁基驗收
(2)操作要點
①鉆孔機就位:認真校正,并保持平穩(wěn),不發(fā)生傾斜、位移。為準確控制鉆孔深度,應在機架上或機管上作出控制的標尺,以便在施工中進行觀測、記錄。⑤
長螺旋鉆孔壓灌樁成樁,應準確掌握提拔鉆桿時間,鉆至預定標高后,開始泵送混凝土,管內空氣從排氣閥排出,待鉆桿內管及輸送軟、硬管內混凝土達到連續(xù)時提鉆。
若提鉆時間較晚,在泵送壓力下鉆頭處的水泥漿液被擠出,容易造成管路堵塞。應杜絕在泵送混凝土前提拔鉆桿,以免造成樁端處存在虛土或樁端混合料離析、端阻力減小。
提拔鉆桿中應連續(xù)泵料,特別是在飽和砂土、飽和粉土層中不得停泵待料,避免造成混凝土離析、樁身縮徑和斷樁,目前施工多采用商品混凝土或現(xiàn)場用兩臺0.5m3的強制式攪拌機拌制。
鉆孔灌注樁在施工過程中,發(fā)生斷樁、短樁或其他質量缺陷也是正常的,但處理一定要認真,盡量將事故消滅在萌芽狀態(tài)。
若發(fā)生了這類事故,要對樁底的斷層位置、地質、鉆孔成孔狀況及當時原始記錄加以認真分析,處理后必須要再進行驗證。建議對樁體采用三點壓漿法(三點成等邊三角形,若樁徑1.2m,邊長可取60cm布設)處理,以保證斷層處通過取芯壓漿后能夠充分密實,達到樁體完好的程度,按此方案處理斷樁至少有三個優(yōu)點:一是質量可靠;二是保證工期,正常10~15天即可處理完畢;三是成本大大降低,如果報廢一根樁,需要費用至少15萬元以上,按此處理僅需1?5萬元左右即可。
但是如斷層發(fā)生在樁體中部,則方案確定則應慎之又慎。
長螺旋鉆孔壓灌樁操作方法 長螺旋鉆孔壓灌樁成樁,應準確掌握提拔鉆桿時間,鉆至預定標高后,開始泵送混凝土,管內空氣從排氣閥排出,待鉆桿內管及輸送軟、硬管內混凝土達到連續(xù)時提鉆。
若提鉆時間較晚,在泵送壓力下鉆頭處的水泥漿液被擠出,容易造成管路堵塞。應杜絕在泵送混凝土前提拔鉆桿,以免造成樁端處存在虛土或樁端混合料離析、端阻力減小。
提拔鉆桿中應連續(xù)泵料,特別是在飽和砂土、飽和粉土層中不得停泵待料,避免造成混凝土離析、樁身縮徑和斷樁,目前施工多采用商品混凝土或現(xiàn)場用兩臺0.5m3的強制式攪拌機拌制。
我國地域遼闊,地形及地貌相當復雜,在沿海一帶尤為突出。
鉆孔灌注樁在這些區(qū)域基建工程基礎工程中發(fā)揮了重要作用。其中,鉆孔灌注樁的水下砼灌注是成樁的關鍵環(huán)節(jié)。
鉆孔灌注樁適用于地下水位較低的和復雜且常需護壁的地質情況。目前,此工藝正日益完善,但往往由于工藝不當,斷樁、堵管、夾泥、蜂窩、少灌等質量問題也時有發(fā)生。
因此,運用科學,實用的砼灌注工藝以確保工程質量顯得極為重要。如某工程采用鉆孔灌注樁,共117根,圍護采用鉆孔灌注樁加水泥攪拌樁作為止水帷幕,共169根,鉆孔樁數(shù)量大、樁身長,施工質量的優(yōu)劣直接關系到樁基和圍護工程質量,關系到整個工程的質量,因此,正確地選用科學合理的施工工藝,使鉆孔灌注樁單樁靜載試壓達到全部優(yōu)良。
現(xiàn)根據(jù)我近十年來工作經驗對此工藝作以下要點分析: 一、原料選擇與下料 砼原料宜選用卵石、石子含泥量小于2%,以提高砼的流動性,防止堵管。一般砼初凝時間僅3—5小時,只能滿足淺孔小樁徑灌注要求,而深樁灌注時間約為5—7小時,因此應加緩凝劑,使砼初凝時間大于8小時,為了使砼具有良好的保水性和流動性,應按合理的配合比將水泥、石子、砂子倒入料斗后,先開動攪拌機并加入30%以上的水,然后與拌合料一起均勻加入60%的水,最后再加入10%的水(如砂、石含水率較大時,可適當控制此部分水量),最后加水到出料時間控制在60秒內,坍落度應控制在180+20毫米之間,砼灌注距樁頂約5米處時,坍落度控制在160—170毫米,以確保樁頂浮漿不過高。
氣溫高,成孔深,導管直徑在250毫米之內,取高值,反之取低值。 二、選擇打樁順序 打樁順序一般分為:由一側向單一方面打,自中間向兩個方面對稱打,自中間向四周打。
打樁順序直接影響打樁速度和樁基質量。因此;應結合地基土壤的擠壓情況,樁距的大小,樁機的性能,工程特點及工期要求,經綜合考慮予以確定,以確保樁基質量。
減少樁機的移動和轉向,加快打樁速度,由一側向單一方向打,樁機系單向移動,樁的就位與起吊均很方便,故打樁效率高;但它會使土壤向一作技術檢灌注操作技術分為首批砼灌注與后續(xù)砼灌注及后期灌注三個過程。在前一過程中,砼灌注量與泥漿至砼面高度,砼面至孔底高度,泥漿的密度,導管內徑及樁直徑有關。
孔徑越大,首批灌注的砼量越多。由于砼量大,攪拌時間長,因此可能出現(xiàn)離析現(xiàn)象,首批砼在下落過程中,由于和易性變差,受的阻力變大,常出現(xiàn)導管中堵滿砼,甚至漏斗內還有部分砼,此時應加大設備的起重能力,以便迅速向漏斗加砼,然后再稍拉導管,若起重能力不足,則應用卷揚機拉緊漏斗晃動,這樣能使砼順利下滑至孔底,下滿后,繼續(xù)向漏斗加入砼,進行后續(xù)灌注。
在后續(xù)灌注中,當出現(xiàn)非連續(xù)性灌注時,漏斗中的砼下落后,應當牽動導管,并觀察孔口返漿情況,直至孔口不再返漿,再向漏斗中加入砼。牽動導管的作用有兩點: 1、有利于后續(xù)砼的順利下落,否則砼在導管中存留時間稍長,其流動性能變差,與導管間摩擦阻力隨之增強,造成水泥漿緩緩流墜,而骨料都滯留在導管中,使砼與管壁摩擦阻力增強,灌注砼下落困難,導致斷樁。
同時,由于粗骨料間有大量空隙,后續(xù)砼加入后形成的高壓氣囊,會擠破管節(jié)間的密封膠墊而導致漏水,有時還會形成蜂窩狀砼,嚴重影響成樁質量。 2、牽動導管增強砼向四周邊擴散,加強樁身與周邊地層的有效結合,增大樁體摩擦力,同時加大砼與鋼筋籠的結合力,從而提高樁基承載力。
在砼灌注后期,由于孔內壓力較小,往往上部砼不如下部密實,這時應稍提漏斗增大落差。以提高其密實度。
當然在控制砼初凝時間的同時,必須合理地加快灌注速度,這時提高的灌注質量十分重要,因此應做好灌注前的各項準備工作,以及灌注過程中各道工序的密切配合工作。 三、鉆孔灌注樁易產生的質量問題及處理: 1、斷樁 斷樁一般常見于地面下1—3米不同較硬層交接處。
其裂痕呈水平或略傾斜,一般都貫通整個截面,其主要原因有:樁距過小,鄰樁施打時土的擠壓所產生的水平橫向抵力和隆起拔力的影響;軟硬土層間傳遞水平力大小不同,對樁產生剪力;樁身砼終凝不久,強度弱,承受不了外力的影響。 避免斷樁的措施有: 〔1〕樁的中心距宜大于3。
5倍樁徑; 〔2〕考慮打樁順序及樁架行走路線時,應注意減少對新樁的影響; (3)采用跳打法或控制時間法以減少對鄰樁的影響。斷樁檢查,在2—3 米深度內可用木錘敲擊樁頭側面,同時用腳踏在樁頭上,如樁已斷,會感到浮振。
亦可用動測法,由波形曲線和頻波曲線圖形判斷樁的質量和完整程度。斷樁一經發(fā)現(xiàn),應將斷樁段拔出,將孔清理干凈后,略增大面積或加上鐵箍聯(lián)接,再重新灌注砼補做樁身。
2、縮頸 縮頸的樁又稱瓶頸樁。部分樁徑縮小,截面不符合要求。
其原因有:在含水量大的粘性土中沉管時,土體受強烈擾動和擠壓產生很高的孔隙和壓力。 樁管拔出后,這種壓力便作用到新灌注的砼樁上,使樁身發(fā)生不同程度的頸縮現(xiàn)象,拔管過快,砼量少或和易性差,使砼出管時擴散差等。
施工中應經常測定砼落下情況,發(fā)現(xiàn)問題及時糾正,一般。
鉆孔灌注樁施工安全控制要點:
(1)施工場地要求
①旱地區(qū)域地基應平整、堅實;
②淺水區(qū)域應采用筑島方法施工;
③深水河流中必須搭設水上作業(yè)平臺,作業(yè)平臺應根據(jù)施工荷載、水深、水流、工程地質狀況進行施工設計,其高程應比施工期間的最高水位高700mm以上。
(2)護筒埋設
①護筒應堅固、不漏水,內壁平滑、無凸起。(一般用鋼護筒)
②護筒頂端高程應高于地下水位或施工期間的最高河道水位2m以上,旱地鉆孔護筒頂端高程應高出地面300mm.
(3)鉆孔施工
鉆孔灌注樁施工安全要控制如下要點:
1、鉆進施工:A、施工場地應平整、堅實,非施工人員禁止進入作業(yè)區(qū);B、不得在高壓線線路下施工。C、鉆機的機械性能必須符合要求,操作工持證上崗。D、鉆機運行中作業(yè)人員應位于安全處,嚴禁人員靠近或觸摸旋轉鉆桿;鉆具懸空時嚴禁下方有人。E、鉆孔過程中,應檢查鉆渣,與地質剖面圖核對,發(fā)現(xiàn)不符時應及時采取安全技術措施。F、鉆孔應連續(xù)作業(yè)。相鄰樁之間凈距不小于5m時,鄰樁砼強度達5Mpa后,方可進行鉆孔施工;或間隔鉆孔施工。G、成孔后或固故停鉆時,應將鉆具提至孔外置于地面上,保持孔內護壁泥漿的高度防止塌孔,孔口采取防護措施。H、采用沖抓鉆機鉆孔時,當鉆頭提至接近護筒上口時,應減速、平穩(wěn)提升,不得碰撞護筒,鉆具出土范圍內嚴禁有人。I采用正、反循環(huán)鉆機鉆孔時,應減壓鉆進。
2、鋼筋龍的制作:(與前面沉樁要求一樣)A鋼筋籠加強箍要布置合理,主筋布置均勻,無論對焊、弧焊都要求接頭平直,以免在施工中卡掛導管,B下放鋼筋籠時,應防止碰撞護壁。C在孔口焊接時,應在防筒外搭設焊接操作平臺,且應支墊平整。
3、砼澆筑:A澆筑水下砼漏斗的設置高度應依據(jù)孔徑、孔深、導管內徑等確定。B澆筑砼作業(yè)必須由作業(yè)組長指揮。C灌注過程中,應注意觀察管內混凝土下降和孔內水位升降情況,及時測量孔內混凝土高度,正確指揮導管的提升和拆除。
長螺旋鉆孔壓灌樁:一般是指在早期的工藝基礎上演化出來的,即長螺旋鉆孔-空轉清孔-提鉆200mm-通過長螺旋鉆鉆桿中心向內壓力灌注混凝土(邊提鉆邊壓入)-下鋼筋籠(連同振動棒一同下入)-振搗成樁。
1.主要技術內容
長螺旋鉆孔壓灌樁技術是采用長螺旋鉆機鉆孔至設計標高,利用混凝土泵將混凝土從鉆
頭底壓出,邊壓灌混凝土邊提升鉆頭直至成樁,然后利用專門振動裝置將鋼筋籠一次插入混
凝土樁體,形成鋼筋混凝土灌注樁。后插入鋼筋籠的工序應在壓灌混凝土工序后連續(xù)進行。
與普通水下灌注樁施工工藝相比,長螺旋鉆孔壓灌樁施工,由于不需要泥漿護壁,無泥皮,
無沉渣,無泥漿污染,施工速度快,造價較低。
2.技術指標
(1)混凝土中可摻加粉煤灰或外加劑,每方混凝土的粉煤灰摻量宜為70~90kg。
(2)混凝土中粗骨料可采用卵石或碎石,最大粒徑不宜大于30mm。
(3)混凝土塌落度宜為180~220mm。
(4)提鉆速度:宜為1.2~1.5m/min。
(5)長螺旋鉆孔壓灌樁的充盈系數(shù)宜為1.0~1.2。
(6)樁頂混凝土超灌高度不宜小于0.3~0.5m。
(7)鋼筋籠插入速度宜控制在1.2~1.5m/min。
3.適用范圍
適用于地下水位較高,易塌孔,且長螺旋鉆孔機可以鉆進的地層。
長螺旋鉆孔樁的施工工藝及優(yōu)缺點:
長螺旋鉆孔壓灌樁成樁工藝是國內近年開發(fā)且使用較廣的一種新工藝,適用于地下水位以上的粘性土、粉土、素填土、中等密實以上的砂土, 屬非擠土成樁工藝,該工藝有穿透力強、低噪音、無振動、無泥漿污染、施工效率高、質量穩(wěn)定等特點。
長螺旋鉆孔壓灌樁成樁施工時,為提高混凝土的流動性,一般宜摻入粉煤灰。每方混凝土的粉煤灰摻量宜為70-90kg,坍落度應控制在160~200mm,這主要是考慮保證施工中混合料的順利輸送。坍落度過大,易產生泌水、離析等現(xiàn)象,在泵壓作用下,骨料與砂漿分離,導致堵管。坍落度過小,混合料流動性差,也容易造成堵管。另外所用粗骨料石子粒徑不宜大于30mm。
長螺旋鉆孔壓灌樁成樁,應準確掌握提拔鉆桿時間,鉆至預定標高后,開始泵送混凝土,管內空氣從排氣閥排出,待鉆桿內管及輸送軟、硬管內混凝土達到連續(xù)時提鉆。若提鉆時間較晚,在泵送壓力下鉆頭處的水泥漿液被擠出,容易造成管路堵塞。應杜絕在泵送混凝土前提拔鉆桿,以免造成樁端處存在虛土或樁端混合料離析、端阻力減小。提拔鉆桿中應連續(xù)泵料,特別是在飽和砂土、飽和粉土層中不得停泵待料,避免造成混凝土離析、樁身縮徑和斷樁,目前施工多采用商品混凝土或現(xiàn)場用兩臺0.5m3的強制式攪拌機拌制。
灌注樁后插鋼筋籠工藝近年有較大發(fā)展,插籠深度提高到目前20~30m,較好地解決了地下水位以下壓灌樁的配筋問題。但后插鋼筋籠的導向問題沒有得到很好地解決,施工時應注意根據(jù)具體條件采取綜合措施控制鋼筋籠的垂直度和保護層有效厚度。
聲明:本網站尊重并保護知識產權,根據(jù)《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果我們轉載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權利,請在一個月內通知我們,我們會及時刪除。
蜀ICP備2020033479號-4 Copyright ? 2016 學習鳥. 頁面生成時間:3.684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