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用途藥液直接注入于靜脈內,隨血液而分布全身,可迅速發(fā)生藥效;由于其排泄也快,因而在體內的作用時間較短;能容納大量的藥液,并可耐受(被血液稀釋)刺激性較強的藥液(如氯化鈣、水合氯醛等)。
主要用于大量的補液、輸血;注入急需奏效的藥物(如急救強心等);注射刺激性較強的藥物等。(2)用具少量注射時可用較大的(50~100毫升)注射器,大量輸液時則應用輸液瓶(500毫升)和一次性輸液膠管。
(3)靜脈注射的部位及方法依動物種類而不同。①牛、羊的靜脈注射多在頸靜脈實施,個別情況也可利用耳靜脈注射;羊多用頸靜脈。
由于牛的皮膚較厚,所以刺入時,應用力并突然刺入。其方法是:局部剪毛、消毒,左手拇指壓迫頸靜脈的下方,使頸靜脈怒張;明確刺入部位,右手持針頭對準該部后,以腕力使針頭近似垂直地迅速刺入皮膚及血管,見有血液流出后,將針頭順入血管1~2厘米,接連注射器或輸液膠管,即可注入藥液。
②豬的靜脈注射常用耳靜脈或前腔靜脈(圖1-6)。圖1-6豬的耳靜脈注射A.耳靜脈注射法將豬站立或橫臥保定,耳靜脈局部按常規(guī)消毒處理。
一人用手指捏壓耳根部靜脈處或用膠帶于耳根部結扎,使靜脈充盈、怒張(或用酒精棉反復于局部涂擦以引起其充血);術者用左手把持豬耳,將其托平并使注射部位稍高;右手持連接針頭的注射器,沿耳靜脈管使針頭與皮膚呈30°~45°角,刺入皮膚及血管內,輕輕抽活塞手柄如見回血即為已刺入血管,再將注射器放平并沿血管稍向前伸入;解除結扎膠帶或撤去壓迫靜脈的手指,術者用左手拇指壓住注射針頭。另手徐徐推進藥液,注完為止。
B.前腔靜腔注射法可應用于大量的補液或采血(圖1-7、圖1-8)。圖1-7豬站立保定時前腔靜脈注射圖1-8豬仰臥保定時前腔靜脈注射注射部位在第1肋骨與胸骨柄結合處的直前。
由于左側靠近膈神經而易損傷,故多于右側進行注射。針頭刺入方向呈近似垂直并稍向中央及胸腔方向,刺入深度依豬體大小而定,一般在2~6厘米,依此而選用適宜的16~20號針頭。
注射時,豬可取仰臥保定或站立保定。站立保定時,針頭刺入部位在右側由耳根至胸骨柄的連線上,距胸骨端1~3厘米;稍斜向中央并刺向第一肋骨間胸腔入口處,邊刺入邊回血,見有回血即標志已刺入并可注入藥液。
豬取仰臥保定時,可見其胸骨柄向前突出并于兩側第1肋骨與胸骨接合處的直前、側方各見一個明顯的凹陷窩。用手指沿胸骨柄兩側觸診時更感明顯,多在右側凹陷處進行穿刺注射。
仰臥保定并固定其前肢及頭部,局部消毒后,術者持接有針頭的注射器,由右側沿第1肋骨與胸骨接合部前側方的凹陷處刺入,并稍偏斜刺向中央及胸腔方向,邊刺邊回血,見回血后即可徐徐注入藥液;注完后拔出針頭,局部按常規(guī)消毒處理。③馬的靜脈注射多在頸靜脈實施,特殊情況下可在胸外靜脈進行。
頸靜脈注射多在頸上及頸中1/3部的交界處進行。柱欄保定,使馬頸部稍前伸并稍偏向對側,局部進行剪毛、消毒。
術者用左手拇指(或食指與中指)在注射部位稍下方(近心端)壓迫靜脈管,使之充盈、怒張。右手持注射針頭,沿頸靜脈使與皮膚呈45°角,迅速刺入皮膚及血管內。
見有血液流出后,即證明已刺入;使針頭后端靠近皮膚,以減小其間的角度,近似平行地將針頭再伸入血管內1~2厘米,撒開壓迫靜脈的左手,排除注射器內的氣泡,連接注射器或輸液膠管,并用夾子將膠管近端固定于頸部毛、皮上,徐徐注入藥液。注完后,以酒精棉球壓迫局部并拔出針頭,再以5%碘酊進行局部消毒。
④犬、貓的靜脈注射犬多在后肢外側面小隱靜脈或前肢正中靜脈實施。貓多用后肢內側面大隱靜脈。
A.后肢外側面小隱靜脈注射法(圖1-9)圖1-9犬后肢外側小隱靜脈注射法此靜脈在后肢脛部下1/3的外側淺表皮下。由助手將犬側臥保定,局部剪毛、消毒。
用膠皮帶綁犬股部,或由助手用手緊握股部,即可明顯見到此靜脈。右手持連有膠管的針頭,將針頭向血管旁的皮下先刺入。
而后與血管平行刺入靜脈,接上注射器回抽。如見回血,將針尖順血管腔再刺進少許,撤去靜脈近心端的壓迫,然后注射者一手固定針頭,一手徐徐將藥液注入靜脈。
B.前肢正中靜脈注射法(圖1-10)圖1-10犬前肢正中靜脈注射法此靜脈比后肢小隱靜脈還粗一些,而且比較容易固定,因此一般靜脈注射或取血時常用此靜脈。注射方法同前述的后肢小隱靜脈注射法。
C.貓后肢內側面大隱靜脈注射法此靜脈在后肢膝部內側淺表的皮下。助手將貓背臥后固定,伸展后肢向外拉直,暴露腹股溝,在腹股溝三角區(qū)附近,先用左手中指、食指探摸股動脈跳動部位,在其下方剪毛消毒;然后右手取連有51/2號針頭的注射器,針頭由跳動的股動脈下方直接刺入大隱靜脈管內。
注射方法同狗的后肢小隱靜脈注射法。(4)靜脈注射的注意事項①應嚴格遵守無菌操作規(guī)程,對所有注射用具、注射局部,均應嚴格消毒。
②要看清注射局部的脈管,明確注射部位,防止亂扎,以免局部血腫。③要注意檢查針頭是否通順,當反復穿刺時,針頭常被血凝塊堵塞,應隨時更換。
④針頭刺入靜脈后,要再順入1~2厘米,并使之固定。⑤注入藥液前應排凈注射器或輸液膠管中的氣泡。
⑥要注意檢查藥品的質量,防。
1、注射前應檢查注射器、針頭及核對患者姓名及藥液。
2、注射前應先排盡空氣,如有多數(shù)小氣泡附著針筒壁時,可抽入空氣0.5m1,轉動注射器,使小氣泡并成大氣泡,然后推動活塞,將其全部驅出。 3、穿刺時務必沉著掌握進針角度與方向、以免穿破靜脈而致血腫,如果不慎穿破靜脈,應立即拔出針頭,按壓局部,另選其他靜脈穿刺。
4、注意掌握不同患者的靜脈穿刺法,如肥胖患者,靜脈較深且固定,摸準后再行穿刺;消瘦患者靜脈較滑,穿刺時須固定靜脈的上下端;水腫患者可按靜脈走行的解剖位置,用手指壓迫局部,暫時驅散皮下水分,顯露靜脈后再穿刺;脫水患者可局部熱敷、按摩,使血管擴張顯露后再穿刺。 5、避免將藥液注射于血管外。
對組織有強烈刺激的藥物,可先行引導注射(即另備一副盛有生理鹽水的注射器和針頭,注射時先作穿刺,并注入少量生理鹽水,證實針頭確在血管內,再取下針筒,調換另一抽有藥液的針筒進行推藥)。如有外溢,應即停止注射,并行局部注射生理鹽水或其他稀釋藥液,外敷金黃散,防止組織壞死;同時報告醫(yī)師。
6、注射藥液速度應按藥性分別處理。 7、需長期反復作靜脈注射的患者,應注意保護靜脈,有計劃地由小到大、由遠端到近端的次序選定注射部位。
如有靜脈炎現(xiàn)象,不可再在該部位注射,應予熱敷、理療或外敷消炎藥等治療措施。 8、注射完畢,隨拉開注射器活塞,浸泡于消毒液中。
配制液體時,要嚴格執(zhí)行無菌技術操作原則和“三查七對”制度,避免使用不合格藥液,防止發(fā)生輸液反應。
如何排氣 在靜脈輸液中,如何才能達到快速排氣的目的呢?排氣時所需方法如下:把莫菲氏滴管下段輸液管在手中盤好順提往上舉,使莫菲氏滴管倒轉向上打開輸液管調節(jié)器,觀察液體流入莫菲氏滴管至1/3處時關緊調節(jié)器,隨即放下手中輸液管,待莫菲氏滴管下少量空氣自動逸上莫菲氏滴管里的液面后,再打開調節(jié)器使液體成滴狀流下而不能成線狀,因成線狀壓力大,可將莫菲氏滴管上部氣體壓入下段管而形成較多氣泡;當藥液從針頭流出時,可將調節(jié)器向上推至莫菲氏滴管下關緊,達到排氣目的。 如何選血管 老年人——手足背靜脈輸液法年老體弱及患多種慢性病患者手足靜脈較細小表淺、皮下脂肪少、彈性差、血管缺少組織支持活動度較大,穿刺困難。
因此,穿刺前要仔細了解血管特點或生理異常,必須注意,要使其充分暴露,看清走行摸清深淺和粗細。根據(jù)手足末梢神經對疼痛刺激較敏感特點,進針應采用快、穩(wěn)、準及寧淺勿深法逐漸進針,避免因疼痛引起血管收縮而降低穿刺成功率。
進針前比一下針體與血管長度以決定進針長短;穿刺時患者不用握拳,采用自然放松法,自然放松法明顯優(yōu)于握拳法,具有進針快、回血快、一針見血率高的優(yōu)點,明顯減輕進針疼痛感。靜脈輸液中應用自己的左手握患者的手或足,以拇指繃緊皮膚固定血管下端以減少血管滑動,如部位難以穿刺成功者,可選擇手足背下1/2至指處的血管進行逆行穿刺。
小兒頭皮——靜脈逆行輸液法通常小兒頭皮靜脈輸液多采用向心端逆行靜脈穿刺,但長期輸液患兒因血管破壞較多,短時間不能恢復,如再用穿刺過的血管輸液,因局部血容量增加,血管內壓力增大,液體可通過原針眼向組織間隙滲透造成局部腫脹,有些藥物如滲到皮下可導致組織壞死,給患兒帶來不應有的痛苦。 因小兒頭皮靜脈呈網(wǎng)狀分流且無靜脈瓣,逆行輸液速度不會減慢。
確定進針角度 靜脈穿刺傳統(tǒng)的進針角度為15°~30°,經過臨床實踐發(fā)現(xiàn)增大針頭與皮膚之間的進針角度更易穿刺,且由于角度大,通過真皮層的時間減少,可減輕進針引起的疼痛或達到無痛。劉素芬[2]等也通過力學分析和實踐證明以45°或接近45°角進針容易且省力,不會出現(xiàn)皮膚隨進針方向向前推移及刺破血管下壁現(xiàn)象。
如何控制滴速 輸液過程中的滴速可由不同原因自行發(fā)生變化,根據(jù)臨床實踐發(fā)現(xiàn)有以下原因:(1)由于開始穿刺時針頭斜面與血管壁相貼,當時滴速不快,輸液中因患者體位變化使針頭斜面離開血管壁,結果自行變快。(2)目前使用一次性輸液器,常出現(xiàn)滴速調節(jié)器失控。
一般根據(jù)藥物理化性質和治療要求調節(jié)滴速,輸入對血管刺激較強藥物應適當減慢滴速,以保持滴速即適合治療要求又盡量減少藥物刺激對血管的損害,使患者在不影響治療的情況下和相對舒適感受中輸液。絕大多數(shù)患者輸液時希望盡快滴完,特別是臨近吃飯或需大小便時其心情更迫切,此時患者常自行或請求工作人員將滴速調快,為避免發(fā)生意外,工作人員需向患者及家屬說明滴速加快會使循環(huán)血容量在短時間內急劇增加,心肺負擔加重,易導致心衰和肺水腫等結果,從而達到接受滴速的目的。
更換液體技巧 更換液體時如液體瓶內加入其他藥物,其壓力與大氣壓接近或大于大氣壓,應先瓶口向上,插輸液器,待片刻排出空氣后再倒掛在輸液加上。這樣可避免液體由通氣管流出減少藥物治療量而影響治療。
掌握更換液體技巧,可避免造成藥物浪費和預防滴管內液面降低或流空使空氣進入靜脈,給患者造成空氣栓塞的隱患。 拔針的技巧 根據(jù)經驗發(fā)現(xiàn):最佳拔針時間是在滴壺內液體滴完,輸液管中液面下降速度明顯減慢或停止時。
傳統(tǒng)拔針法 用棉簽按壓針眼處拔針,這種拔針方法的不足之處是:(1)會使針尖兩側對血管壁產生切割力,血管損傷可釋放致痛因子;(2)血管內膜損傷,血小板聚集易形成血栓,出現(xiàn)血腫,不利于下次穿刺。 無痛拔針法 拔針時先分離膠布只留壓針眼棉簽這一條膠布不分離,快速拔針后立即用大拇指順血管方向按壓兩個針眼。
由于進針角度及針梗走行方向不同,為了止血,血管針眼與皮膚針眼一樣需要得到有效按壓。按壓針眼切忌邊壓邊揉,反復揉按可使已凝血的血管針眼重新出血。
凝血機制好者連續(xù)按壓時間為2~3min,最佳按壓時間為3~6min;凝血機制不好和用抗凝血藥物者需按壓15min以上。 加快患者康復 輸液環(huán)境過于肅穆與安靜難以分散患者對穿刺的注意力,易使其情緒緊張增加穿刺疼痛感。
所以在輸液過程中可適當?shù)姆稚⒒颊邔斠翰课坏淖⒁饬Γ瑴p少疼痛和寂寞,有利于患者康復。 心理護理 在操作過程中,有效的給患者做好心理護理,比如在進針的時候做好心理準備,穿刺完以后給予鼓勵讓患者放松,拔針之后交代注意事項等。
注意事項 輸血前必須仔細核對病人和供血者姓名、血型和交叉配合血單,并檢查血袋是否滲漏,血液顏色有無異常。除了生理鹽水外,不可向全血或濃縮紅細胞內加入任何藥物,以免產生藥物配伍禁忌或溶血。例如,加入葡萄糖液,會使輸血器內剩余的紅細胞發(fā)生凝集,隨之發(fā)生溶血。輸血過程中要嚴密觀察病人有無不良反應,檢查體溫、脈搏、血壓及尿的顏色等。輸血完畢后,血袋應保留2小時,以便必要時進行化驗復查。
速度 輸血速度需根據(jù)病人的具體情況來決定,成人一般調節(jié)在每分鐘4~6ml,老年或心臟病病人每分鐘約1ml,小兒每分鐘為10滴左右。對大量出血引起的休克,應快速輸入所需的血量;對血容量正常的貧血,則每次輸血量不可過多,以200~400ml為宜。
靜脈注射的注意事項如下:1) 應嚴格遵守無菌操作規(guī)程,對所有注射用具、注射局部,均應嚴格消毒。
要看清注射局部的脈管,明確注射部位在哪里?,防止亂扎,1) 要注意檢查針頭是否通順,當反復穿刺時,針頭常被血凝塊 堵塞,應隨時更換。2) 針頭刺入靜脈后,要再順入1?2厘米,并使之固定。
3) 注入藥液前應排凈注射器或輸液膠管中的氣泡。4) 要注意檢查藥品的質量,防止有雜質、沉淀;混合注入多種 藥液時注意配伍禁忌;油劑不能作靜脈注射。
5) 靜脈注射量大時,速度不宜過快;藥液溫度,要接近于體溫; 藥液的濃度以接近等滲為宜;注意心臟功能,尤其是在注射含鉀、鈣等藥液時,更要當心。 6) 靜脈注射過程中,要注意動物表現(xiàn),如有騷動不安、出汗、氣 喘、肌肉戰(zhàn)栗等現(xiàn)象時應及時停止;當發(fā)現(xiàn)注射局部明顯腫脹時, 應檢查回血,如針頭已滑出血管外,則應整順或重新刺入。
7) 若靜脈注射時藥液外漏,可根據(jù)不同的藥液,采取相應的措 施處理:立即用注射器抽出外漏的藥液。 如為等滲溶液,不需處理。
如為高滲鹽溶液,則應向腫脹局部 及器圍注人適量的滅菌蒸餾水,以稀釋之。如為刺激性強或有腐蝕性的藥液,則應向其周圍組織內,注人 生理鹽水;如為氯化鈣溶液可注入10%硫酸鈉液或10%硫代硫酸 鈉溶液10?20毫升,使氯化鈣變?yōu)闊o刺激性的硫酸鈣和氯化鈉。
8) 局部可用5%?10%硫酸鎂溶液進行溫敷,以緩解疼痛;如 為大量藥液外漏,應作早期切開,并用高滲硫酸鎂溶液引流。
聲明:本網(wǎng)站尊重并保護知識產權,根據(jù)《信息網(wǎng)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果我們轉載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權利,請在一個月內通知我們,我們會及時刪除。
蜀ICP備2020033479號-4 Copyright ? 2016 學習鳥. 頁面生成時間:187.313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