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澆水
1、出苗后要控水,床內濕度過大可以撒草木灰、細土調節(jié)。澆水要根據土壤而定,見干見濕。床土不發(fā)白不澆水,澆水應在晴天中午進行,澆后通風排濕,小水澆,晾曬1天,大水澆,至少晾曬2天,防止?jié)穸却笠疴У共 ⒘⒖莶?。晾曬好后,在把薄膜蓋好。
2、苗子4葉期后,若苗床缺水,應及時澆水,促進根系發(fā)育,以利定植后加速緩苗。澆水應在10—13點之間進行;整個成苗期,要保持床土溫潤,保持秧苗良好生長。
3、栽前7—10天斷水煉苗,定植前1天苗床澆一次透水。
二、溫度
整體溫度控制要前高后低,白天保持23-25℃,夜間13-15℃,寒冷天氣要注意保溫防凍。要加強通風晴天或陰雨雪天,大棚內的小拱棚薄膜應揭開,以增加透光,增強秧苗抗性。隨著秧苗的長大,對低溫的適應能力逐漸增強,這一點有別于番茄和茄子。因此,溫度的管理應是呈緩慢下降。
三、移栽
移栽辣椒前,一定要注意除草劑的選擇,殘留期過長的不宜選擇,以防影響辣椒苗緩苗發(fā)根;移栽時,辣椒苗要離條施的底肥一定距離,防止辣椒燒苗,死苗。
四、追肥
1、辣椒苗期一般進行葉面追肥,從第4片真葉展開期開始,隔7—10天施一次艾護辣椒專用植物疫苗500-800倍液。晴天蓋膜前噴施效果較為理想。葉子發(fā)黃,苗床底肥不足時,可在6、8、12葉期用尿素追施。每床150—200克,施后澆一次小水。
2、在移栽前兩個星期噴施一次艾護植物疫苗500-800倍夜,移栽前3天噴施一次75%百菌清800倍液,控制病菌傳播。
供您參考
大田栽培方法: 一、整地與施基肥 馬蘭系多年生草本植物,可以種植一次利用多年。
因此,應選好地、整好地并施足底肥。 1.選擇適宜的地塊 馬蘭對土壤的要求雖不嚴格,但為其優(yōu)質高產,還應盡可能地選擇濕潤、肥沃、疏松的土壤,特別要注意選擇雜草少的地塊,進行種植。
2.翻耕滅草 馬蘭植株嫩小,最忌與雜草混生。所以要力爭在播種或移栽前1個多月,進行一次翻耕,讓雜草長出后,人工連根徹底除之,或用無公害除草劑噴殺,把雜草消滅在播種或移栽前,以杜絕草害。
3.施足有機底肥 馬蘭是倍受青睞的特蔬,要盡可能不用化肥、農藥,做到綠色種植。因此,要特別注意施足優(yōu)質農家肥,如牲畜糞、家禽糞等,每667平方米用量在5000kg以上,先經充分腐熟,在整地前鋪撒地面,然后翻犁入土,細耙拌勻,使土肥融合。
4.精細整地 馬蘭根系入土不太深,故不強求過于深耕,但要求在冬前能翻耕凍垡,使土壤疏松。在此基礎上,春天趁墑土或潮墑土時進行細耙,把土地整得細、平、軟,上虛下實,肥足墑飽,以利播種或移栽。
5.開溝做畦馬蘭種后要精細管理,并多次采收,必須開溝做畦。畦面不宜過寬或過窄,以人站兩旁畦溝,可以除凈畦面雜草和有利于采收商品菜為宜。
露地栽培的,一般畦面寬 1.2~1.4m,畦溝深10~15cm,以能排凈田間積水,苗不受漬為準;棚室栽培的,應做成南北走向的小低畦,畦面寬1m左右,畦埂高4~6cm,畦面要求北高南低,落差10cm,以利采光。 二、播種與分株移植 馬蘭品種很多,主要有紅梗馬蘭和青梗馬蘭兩種,皆可種而食之。
到野外采種時,要選擇根莖粗短、葉色深綠、植株葡匐狀生長的作為種用。其方法有二: 1.播種法馬蘭以春播為宜,各地氣溫不同,一般在2~3月份進行,春季氣溫偏低,馬蘭發(fā)芽率不高,播種量應適當加大。
馬蘭種粒小,應用3~10倍細土或草木灰混合拌勻后播種,使種粒能均勻落于地面。單種的馬蘭可以撒播,與其他蔬菜套種間作的,應實行寬窄行條播,而且行向應與畦面走向不同,即南北走向的畦于,播種的行向則應為東西向,以利套種間作和管理。
播后用木板輕輕壓實,使種子與土壤密接,上覆薄膜或蘆席、草簾等,以利保濕、保溫,出苗后應即揭去覆蓋物。 2.分株移植法此法簡便易行,成本低,成活率高,當年栽植當年即可采收。
可于每年春、秋兩季,用鐵鍬或圓頭锨將田野上的馬蘭連根帶泥挖出,栽時把大塊帶根馬蘭掰成小塊。要求每小塊有根莖和莖枝3~4根,單栽的馬蘭按株行距15*15cm栽植,套種間作的應按套種蔬菜的要求,實行寬窄行栽植,栽后壓實種根,使其與土壤緊密接觸,并及時澆透水,以利成活。
三、加強管理 馬蘭產品質量優(yōu)劣、產量高低,與田間管理之粗細,關系極為密切。因此,要強調加強管理。
1.澆水馬蘭播種后,如果氣溫暖和,土壤干濕相宜,一般15天左右即可出苗;如果天氣干旱,要經常用灑水壺噴水,保持土壤濕潤,以利出苗;出苗以后,一般可每隔數日于早晨或傍晚噴水1次;馬蘭雖較耐早,但為使其生長嫩旺,在生長期間,如見土壤有旱象出現(xiàn),也應及時澆水,以免受旱,影響其產量和品質。 2.追肥 當幼苗有2~3片真葉時(移栽的活棵后),進行第一次追肥,收獲前 7~10天進行第二次追肥,以后每采收一次追肥一次。
為保證馬蘭產品的優(yōu)質,建議不要用速效性氮素化肥作追肥,而要用充分腐熟的人尿稀釋液或用綠色環(huán)保型有機顆粒肥,或用綠色環(huán)保型速效有機液體肥。 3.除草 除草要及時,要除早、除小、除了,并注意連根徹底除之,不讓其萌生。
更要注意不讓其結籽、成熟、落地,以免來年再生雜草。 4.間苗 當幼苗有2~3片真葉時,就要及時間苗、定苗,拔除弱小苗,在稀疏的地方補栽上健壯苗;分株移栽的,要查苗、補苗,做到苗全、苗勻、苗旺,以利于優(yōu)質高產。
5.對多年生植株的特殊管理馬蘭的繁殖與發(fā)展頗快,無論是播種的還是移栽的,到第二或第三年,即能覆蓋全田。因此,可從第二年開始,分別于早春或秋季,用鐵鍬或圓頭锨在畦面橫向每隔 50cm挖出50cm,作為種苗移栽別田,在被挖的溝里施入腐熟的農家肥,糞土充分拌勻后,套栽辣椒、茄子等高桿蔬菜或大白菜、雪里蕻等體積大的蔬菜。
翌年,馬蘭又滿田覆蓋,再將上年未被挖出的馬蘭連根帶土挖出,依樣畫葫蘆,施入農家肥,栽上套種的蔬菜。如此輪換挖栽,可以常挖常新,常栽常新。
此外,馬蘭抗性強,一般不會發(fā)生病蟲害,即使偶而發(fā)生點狀葉斑病,也不要噴施。
辣椒移栽之后需要先栽,然后再澆水(這里需要注意的是這里指的澆水的水是返苗水),澆完水后再撒殺蟲藥(每畝地用90%晶體敵百蟲150克加溫水1.5公斤化開,均勻噴灑在5公斤炒過的麥麩上悶4小時)、最后用培土將辣椒苗埋好,這就完成了此步驟了。
但是在移栽的過程中需要注意一下方面:
1、移栽的環(huán)境。
一般來說,辣椒的最好的生殖環(huán)境是半遮陽,選擇移栽的土壤應是表土肥沃,保水力強的地塊。簡單的來說想要提高辣椒的產量首先必須遵守這樣的規(guī)定,半遮陽的條件下可以采用玉米和辣椒混合種植的方法,這樣生病率低,結果率就高。
2、移栽的時間。
當辣椒長到18厘米左右,有了8片葉左右,已經要開了花,根系發(fā)達的苗子,最好選擇大苗,并且地溫穩(wěn)定在17度時移栽是最合適的,不然不是這個條件就會影響產量。
3、移栽的天氣。
移栽的天氣最好在晴天的傍晚或是在陰天進行,切記不要在雨天移栽。
使辣椒苗移植后快速生長方法:
移栽。
1.移栽時間。小辣椒移栽時要選擇大苗、壯苗,苗高15~20厘米,有6~10片葉,已經現(xiàn)蕾開花,根系發(fā)達、完整并帶有老床土的苗子,苗子的葉色黑綠屬正常
2.移栽方法。移栽小辣椒要看天、看地、看苗。
3.合理密植。
4.搞好遮陰,提高小辣椒質量。
田間管理。
1.肥水管理。栽植小辣椒一般采取“一炮轟”施肥法,可使辣椒畝產300~400公斤。
2.中耕除草和培土。
辣椒苗栽培技術:
苗床土溫穩(wěn)定在20℃以上時,幼苗出土快,生長旺盛,抗病能力強,發(fā)病輕;苗期陰天多雨,光照不足,幼苗生長弱,抗病能力差,發(fā)病較重;苗期管理不當,如播種過早、過密,間苗不及時,苗床過于蔭蔽,容易發(fā)病。
合理苗床。選擇排灌方便、土壤肥沃、透氣性好的沙壤土地作育苗床,種植選擇輪作土地。苗床使用的糞肥選擇高溫腐熟的無病菌肥料。
播前種子拌種。用新高脂膜拌種可保溫、保濕、吸脹,提高種子發(fā)芽率,使幼苗健壯。驅避地下蟲害,隔離病毒感染。
農業(yè)防治。苗床一旦發(fā)現(xiàn)病株立即用殺菌劑+根施通+護樹將軍噴灑或灌根抑制根部病毒傳導式感染及葉片和果實,保養(yǎng)植株輸導系統(tǒng)健康工作。7-10天防治一次,用2-3天。
天氣由持續(xù)異常高溫天氣逆轉為大范圍的連綿陰雨,給蔬菜瓜果生產造成不利影響。
目前大棚早熟栽培蔬菜瓜果正值育苗移栽階段,大棚越冬栽培番茄、茄子、瓠瓜等處于現(xiàn)蕾開花期采收期。針對陰雨天氣,專家建議:根據蔬菜瓜果生長發(fā)育狀況,強化以下生產管理技術措施: 一、及時清溝理渠,排除田間積水,做到溝溝相通,雨停水干,以降低田間濕度,促進根系穩(wěn)健生長。
尤其要防止雨水倒灌進大棚造成田間漬水。 二、做好大棚溫濕度、光照管理工作。
注意保溫和通風降濕,白天及時通風換氣,增加光照,夜間保溫防寒。要注意防止低溫春寒危害,如遇突發(fā)降溫,可采用大棚套中棚加小棚多層覆蓋保溫等應急措施。
棚內應全畦覆蓋地膜,有條件的還可在畦面撒干草木灰、鋪干稻草等,想方設法降低棚內濕度。內層覆蓋物要勤揭勤蓋,盡可能增加植物秧苗光照。
即使遭遇到極端低溫天氣,也要利用中午溫度較高時多見光。育苗苗床可在白天用白熾燈等進行補光增溫措施,防止作物因光照不足不能進行光合作用而出現(xiàn)“饑餓”。
久雨轉晴中午快速升溫時應注意適當“回簾”,以防植株不適應而出現(xiàn)凋萎亡。 三、加強肥水管理。
大棚內控制澆水和氮肥施用,增強植株抗性,防止徒長,減輕病害發(fā)生。天氣轉晴后可視植株長勢適當追肥,噴施0.2%磷酸二氫鉀、愛多收等進行根外追肥,促進植株穩(wěn)健生長。
四、適當推遲播種育苗和移栽。待天氣轉好,要抓住“冷尾暖頭”晴好天氣及時播種育苗,并利用中午溫度較高時移栽秧苗,提高成活率和壯苗率。
五、注意病蟲害防治。陰雨期間盡量減少噴灑農藥,采用煙熏劑防治(煙薰劑在瓜類幼苗上慎用,以防藥害),以降低棚內濕度。
搶晴天及時清除枯枝老葉病果,并噴施保護性藥劑。 六、及時采收,保障市場供應。
大棚促早栽培的番茄、茄子、瓠瓜等應及早采收,促進植株生長;青菜等露地蔬菜應根據市場需求和植株長勢,分期分批采收上市,防止抽薹開花而影響商品性。
由于辣椒生長期長,邊現(xiàn)蕾邊開花邊結果,因此,需肥量比較大,并且在施肥技術上應該以有機肥為主,碳補飽復合肥為主。那移栽后的辣椒什么時候施肥最好,辣椒施肥方法有哪些呢?下面給大家詳細介紹下
辣椒什么時候施肥
辣椒在各個不同生育期,所吸收的氮、磷、鉀等營養(yǎng)物質的數量也有所不同,從出苗到現(xiàn)蕾,由于植株根少葉小,干物質積累較慢,因而需要的養(yǎng)分也少。
移栽后的辣椒在澆定植水的時候就可以施肥,建議施入少量的水溶磷(當然不是磷酸二銨、過磷酸鈣)可以是碳補飽高磷型水溶肥,可以促進新根生長、提高成活率。
辣椒施肥方法
辣椒第一次施肥:
追肥在植株成活后,畝施1%硫酸銨水溶液約500kg,點根澆。
辣椒第二次施肥:
在植株現(xiàn)蕾時,用40%人糞尿約600kg或硫酸鈣15kg兌水4%水溶液點根澆。
辣椒第三次施肥:
于5月下旬,第一簇果實開始長大。這時需要大量的營養(yǎng)物質來促進枝葉生長,否則不但影響結果而且植株生長也受到抑制。宜用速效性肥料,每畝用50%人糞尿約800kg。點根燒或硫酸銨約10kg,過磷酸鈣約5kg,將上述肥料混勻后條施或穴施,后澆水。
辣椒第四次施肥:
在6月下旬,天氣轉熱,正是結果旺期,結合送水,用肥量和施肥方法參照第三次追肥。
辣椒第五次施肥:
在8月上旬,氣溫高,辣椒生長緩慢,葉色淡綠,果實小而結果少,每畝施20%人糞尿約800kg或2%硫酸銨水溶液,以促進辣椒秋后枝葉的生長和結果。
辣椒第六次施肥:
追肥在9月中旬,施用量和施肥方法參照第五次,保證生長后期的收獲。
由于辣椒整個生長過程需肥量大,辣椒施肥次數多是保證長時間生長結果和抗惡劣環(huán)境的需要。
聲明:本網站尊重并保護知識產權,根據《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果我們轉載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權利,請在一個月內通知我們,我們會及時刪除。
蜀ICP備2020033479號-4 Copyright ? 2016 學習鳥. 頁面生成時間:3.366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