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防暑,準備充足的水,衣服要透氣性好;
2、防曬,夏季長時間騎行身體最好不要有太多裸露部位,很容易曬曝皮,最好穿長袖騎行服。臉部擦戶外運動防曬霜;
3、戴頭盔、眼鏡,只要騎行就要佩戴,安全第一。頭盔對騎行的重要性自不必多說,眼鏡可以防紫外線、防風沙和在刺眼陽光下幫你看清路況;
4、準備巧克力、牛肉干類食物,補充失去糖分和鹽;
5、便攜打氣筒、補胎工具;
6、多雨的地方最好隨身背包里放把雨傘。
夏季騎車要注意早出晚歸,盡量避免中午陽光最強時間,涂抹防曬霜少量是有好處的,不過騎的多一樣曬黑,只是不會容易曬傷。另外建議白天還是穿著長袖車衣或著袖套出門,脖頸部位臉蛋部位最好也包裹起來,象泉州最熱的夏天4小時不到就能讓你曬傷了,輕則發(fā)紅發(fā)癢,重則皮膚過敏起疹子發(fā)痛脫皮.
在無遮蔭的路面騎單車,平均10~15km就要喝完600cc的水份,才能讓體內的水份保持在合理狀態(tài)下,最好的方法還是適當?shù)难a充(邊騎邊喝),如果休息時都不會想排尿,或回家后也都沒有排尿的現(xiàn)象,那就代表今日騎車時的水份補給嚴重不足,會伴隨著身體脫水很虛脫的感覺,喝水要注意控制量,因為氣溫高運動量大,如果沒有控制,會狂飲,這樣會導致大量排汗,使得體內鹽份快速流失,嚴重會造成抽筋。
頭盔和眼鏡一定要帶,忌諱將頭全剃光暴曬,也一定要帶防紫外線較好的眼鏡,因為盛夏即使是地面反射的紫外線也是非常強烈的,如果不帶防紫外線較好的眼鏡,很可能會引發(fā)角膜炎和白內障。
器材上要特別注意輪胎,休息的時候不能把車胎放在路邊暴曬,補過的胎容易因為高溫而發(fā)生補胎部分漏氣,氣溫高的路面騎行也會使得外胎軟化,更容易發(fā)生穿刺,公路車那樣的小胎切忌在清早出發(fā)時打到120pa,否則很可能在正午上升到140pa以上,造成向內炸穿胎墊或者將整條外胎炸廢,據(jù)說某些碳纖管車架容易在暴曬后吸熱,并加速環(huán)氧樹脂老化,所以這樣的車一停下來就要盡量放在陰涼處。
最后說下騎腳踏車不像健行爬山一樣,可以隨時調整腳步,停下休息,又不同像爬山的伙伴間,可以隨時打照面,觀查同伴的健康狀態(tài)。有可能你的同伴已經在后面喘得要死、臉色發(fā)白,真的是不要逞強喔,有時喘不過氣需要下馬緩和一下。
根據(jù)你描述的情況,告訴你幾個最實用的物品:1、魔術頭巾,可以戴在頭上,也可以當口罩,因為來往于城郊路上車輛多空氣差,當然還可擋太陽,防止被曬傷。
2、騎行眼睛,一是擋太陽,夏天白花花的太陽還是比較嚇人的,同時帶上比較拉風。3、指南針,如果是到了不熟悉的地區(qū)指南針太重要了,不要告訴我你方向感好,你會有失去方向感的時候。
當然,能有個帶GPS的設備如手機是最好不過了。4、碼表,盡量帶上吧,一來知道自己的速度,另一方面可以根據(jù)速度推測出自己還有多時間能到目的地,方便安排自己在路上的行程。
5、頭盔是安全必備的,其他的零碎自己看著帶吧。6、當然是注意安全了,安全第一,什么時候都不要忘了,路上的那些大型卡車還是很嚇人的。
若是旅程中切忌沒做好準備運動就猛沖猛騎,很容易造成腳抽筋。可以先慢慢騎行一段時間讓腳部適應運動再慢慢加大運動量。長途騎行后兩腳會充血腫脹,在中途休息時要平躺,盡可能把腳墊高,以促使血液循環(huán)。
騎車出行既涼爽又能健身,但在旅途中要慎防中暑、腳抽筋、曬傷、感冒這四個問題。同時,旅途開展前最好準備一定量的防身藥用品例如驅風油、防蚊液、藿香丸等,還要準備大量的水、巧克力、雨傘等以備不時之需。
慎防腳抽筋
若是旅程中切忌沒做好準備運動就猛沖猛騎,很容易造成腳抽筋??梢韵嚷T行一段時間讓腳部適應運動再慢慢加大運動量。長途騎行后兩腳會充血腫脹,在中途休息時要平躺,盡可能把腳墊高,以促使血液循環(huán)。如有坡度不大的斜坡,也可頭朝下地躺下休息片刻或把腳放在自行車上休息一下。
慎防中暑
近來的高溫讓大家都選擇早上或者傍晚出行,但是有時候路面的溫度要比一般室溫要高,特別是下午的時候,如果長時間在沒有遮掩的路上騎行就有可能中暑,所以為 避免中暑一定要遮住頭部,并且不時就要喝點水,不要等到渴了再喝,最好是淡鹽水或者一些含礦物質的水,補充在流汗時流失的鹽分和礦物質。在比較干燥的地區(qū) 騎行時,應在鼻腔內涂抹一些油脂,避免鼻腔干燥,保障呼吸順暢。如果中暑,要注意幫患者遮陽,并讓其多喝水,涂點驅風油等的藥物,稍事休息再繼續(xù),如果癥狀太嚴重就要立刻到醫(yī)院就診。
慎防曬傷
有些人覺得騎車時大量流汗,戴上帽子不舒服而不戴,這樣是不好的。即使大量的防曬油等等防曬液也都不能完全防曬,而且長時間的曝曬很容易出現(xiàn)皮膚灼傷、頭暈等癥狀,所以避免防曬只用防曬霜防曬是不夠的,最好要戴上帽子和面紗等,既可以防曬也可以防塵。
慎防感冒
夏季也是雨季,很多時候下午驕陽暴曬之后局部會下雨,騎車除外也應該備上一件雨衣或者雨傘,也可以選擇穿上一些本就防雨的風衣等等。不過最好在準本這些東西 以外帶上一件輕便的長袖衣服,因為有的時候下完雨溫度會比出門時要低,如果加上淋雨,很容易感冒就找上門了,而且如果衣服汗?jié)窳?、淋濕了也可以換下來,也是避免感冒的妙招。如必須露宿時,應隨身帶一個防潮墊。換上干燥的衣褲,穿上雨衣,躺在防潮墊上。并且時間不宜過長。切不可穿著汗?jié)竦囊路偷仉S意躺臥。
該答案來自極限戶外網官方網站
夏天騎自行車的注意點 一、一般情況下,一次鍛煉時間不宜過長,以免中暑。
每次鍛煉的時間以不超過30分鐘為限,如果需要較長時間的鍛煉,應每20分鐘左右休息片刻,并補充適量的淡鹽水。 二、夏季陽光中的紫外線特別強烈,人體皮膚長時間受照射,可發(fā)生1~2度灼傷。
此外,紫外線還可以透過皮膚、骨頭,輻射到腦膜、視網膜,使大腦和眼球受損傷。因此,夏季鍛煉,宜選擇早、晚日照較弱的時間,或在背陰處進行。
三、人在鍛煉的時候,體溫上升、代謝加快、毛孔開放、體表發(fā)汗,如果處在不通風而又陰冷的空調環(huán)境下,寒熱相激,容易患病。 四、夏季鍛煉出汗多,如果鍛煉后立刻大量飲水,會給血液循環(huán)系統(tǒng)、消化系統(tǒng),特別是心臟增加負擔。
同時,大量飲水會使出汗增多,鹽分則會進一步丟失,從而引起痙攣、抽筋等癥狀。 五、在鍛煉后,很多人喜歡用冷水沖臉、洗頭甚至淋浴。
在夏季鍛煉時,皮膚毛細血管大量擴張,以利于身體散熱。此時給予突然的冷刺激,會使體表已開放的毛孔驟然關閉,造成內臟器官功能紊亂、大腦體溫調節(jié)失常等情況。
六、體育鍛煉可使大量血液涌向肌肉和體表,而消化系統(tǒng)則處于相對貧血的狀態(tài)。大量的冷飲不僅降低了胃的溫度,還沖淡了胃液,輕則可引起消化不良,重則會導致急性胃炎。
七、夏季運動,汗液分泌較多,衣服幾乎全部濕透,有些年輕人自恃體格健壯,常懶于更換汗衣,這樣極易引起風濕病或關節(jié)炎。
立夏剛過,天氣就熱起來了,夏季騎行最重要的一點就是補充水分,因同樣地一天的騎行,夏季要按照冬季的二倍來準備。
立夏剛過,天氣漸熱,氣溫也越來越高,給大家騎行帶來一定的困難,因此結合騎友們的經驗,編輯一下夏季騎行的注意問題,希望大家不斷補充。 一、自我保護事項 1、保證充足的飲水 夏季因為氣溫高,水分散失較快,所以同樣地距離,夏季的水分喪失往往比其他三季高出很多,所以夏季騎行最重要的一點就是補充水分,因同樣地一天的騎行,夏季要按照冬季的二倍來準備,所以正常水的需要量是1000到2000毫升,那么夏季需要補充2000到3000毫升,雖然這個需要量包括通過食物等的補充量,但是對于騎行這種運動的話,不包括食物等的水量,2000到3000毫升的水也并不是很多。
上面說了正常補充量,僅僅是總量,其實除了量之外,還有成分的區(qū)別,因為體內夏季隨著水分的丟失,還有鹽分的喪失,因此單純補充水分僅僅解決了問題的一方面,因此建議有條件的情況下,除了水分之外,適當?shù)难a充少量鹽分甚至更好的運動性飲料更利于體力的恢復。適當添加鹽分的道理也是如此。
夏季騎行注意問題與保護事項 2、不宜運動后立即喝的飲料 碳酸飲料:此類飲料雖然能迅速帶走人體內的大量熱量,但是由于含氣量較大,喝了一些后就會有腹脹感,造成“已經大量補水”的假相,事實上卻是補水量不足。 果汁:此類飲料富含糖分,粘稠度較高,運動后喝會造成腸胃蠕動速度加快,引起不適。
冰水:運動后大量飲用會造成腸胃功能紊亂,嚴重的會引起嘔吐。 啤酒:酒精一方面會降低人的運動能力,研究表明,酒精可降低力量、速度、肌肉耐力和心血管耐力;另一方面,啤酒中的酒精會刺激腎臟產生尿,加速體內水分的丟失而加重脫水,有研究表明飲酒后的4小時內機體因水分丟失可減輕3%的體重。
咖啡與茶:這兩類飲料均含有咖啡因,咖啡因有利尿的作用,這會導致體內水分補充不足。 3、防止曬傷 夏季因為太陽光強,所以長時間在陽光下,很容易導致皮膚曬傷,而且這種情況下,在游泳的時候要比其他情況更容易發(fā)生,因為游泳的時候,人在水里,自己覺得不熱,所以很容易忽略太陽光的作用。
一般天氣清朗的時候,大家很容易會注意防止曬傷,其實有時候,灰蒙蒙的天氣,紫外線的強度也很大。從醫(yī)學上來說紫外線強烈作用于皮膚時,可發(fā)生光照性皮炎,皮膚上出現(xiàn)紅斑、癢、水皰、水腫等;嚴重的還可引起皮膚癌。
所以夏季騎行的時候不要因為天氣炎熱,就忽視對紫外線的防護。防止曬傷的方法,除了注意盡量減少暴露部位之外,推薦根據(jù)情況選用放曬霜,由于防曬指數(shù)不同作用時間也不同,戶外最好用SPF30倍的,每四小時至少使用一次。
防止曬傷 4、合理安排騎行時間 前面講的三點氣溫和曬傷都是夏季騎行不利的方面。其實也有對我們騎行有利的因素。
那就是夏季由于地球在赤道和北回歸線之間,所以夏季處于北半球的白晝時間加長。以現(xiàn)在為例,早晨四點半左右天就蒙蒙亮了,而且,晚上要到八點左右才完全黑了下來。
因為中午氣溫高和紫外線強度大,因此我們有充足的時間合理安排騎行,避開這個對我們身體不利的時段。 因此推薦夏季騎行,盡量充分利用早期和傍晚的時間騎行。
而在中午的時候,選擇合適的地方休息。這樣既避開了高溫,又不容易被曬傷。
地理學上說,下午2點左右時一天中最熱的時候。雖然中午12點太陽給我們的感覺最熱 但是大地吸收這個熱量是需要一定時間的 把熱量釋放出來又需要一定的時間。
所以,為了大家的安全,我們要盡量避開高溫期騎行。 二、安全注意事項 1、必須佩戴頭盔、手套等防護裝備; 2、根據(jù)天氣做好防雨、惡劣地質條件的準備; 3、盡可能穿著騎行服裝或運動服裝,散腿的褲腳應用綁帶固定好; 4、嚴格遵守交通規(guī)則,縱隊騎行,不搶道,不飚車; 5、注意中途能量補充,自帶水(夏季最好帶點清淡的鹽水、白糖水)和適當食品(巧克力、糖塊),水果。
及時補充體力; 6、根據(jù)需要適當中途休息,防止體力透支; 7、建議車友必須帶好備胎等修車工具,防范于未然; 8、愛護環(huán)境,不要亂扔雜物,保護景區(qū)及道路周圍環(huán)境。 9、在不熟悉的路段放坡要控制車速,防止突遇胳膊肘彎或不明路況而措手不及; 10、轉彎時,尤其是多車道轉盤要仔細觀察來往車輛,打明手勢,示意清楚你的走向; 11、注意力集中,目視前方100米左右,觀察是否有道口和無知的逆行著,遇路口要注意減速,防止行人,農用車和摩托車突然串出; 12、不要在騎行中交談,避免雙排或多排騎行,發(fā)現(xiàn)并騎現(xiàn)象,同行的車友要及時提醒、糾正; 13、注意路面井蓋殺手,尤其是有的蓖狀下水井蓋的間隙大于公路車的車胎,應遠離它們騎行;夜間騎行注意時間要短,帶好照明設施。
14、車隊領騎者遇到特殊情況(如火車路口、路況不好、玻璃渣子等等),要及時打手勢并語言提示,警告跟騎的車友,跟騎者要回應; 15、車隊領騎者及位于隊伍中間騎行的車友,有事情(如購物、車況等等)要中途停車時,不要突然剎車,要先給后面的車友手勢及語言提示,安全地從車隊中側行退出、停車; 16、如。
夏天騎自行車的注意點
一、一般情況下,一次鍛煉時間不宜過長,以免中暑。每次鍛煉的時間以不超過30分鐘為限,如果需要較長時間的鍛煉,應每20分鐘左右休息片刻,并補充適量的淡鹽水。
二、夏季陽光中的紫外線特別強烈,人體皮膚長時間受照射,可發(fā)生1~2度灼傷。此外,紫外線還可以透過皮膚、骨頭,輻射到腦膜、視網膜,使大腦和眼球受損傷。因此,夏季鍛煉,宜選擇早、晚日照較弱的時間,或在背陰處進行。
三、人在鍛煉的時候,體溫上升、代謝加快、毛孔開放、體表發(fā)汗,如果處在不通風而又陰冷的空調環(huán)境下,寒熱相激,容易患病。
四、夏季鍛煉出汗多,如果鍛煉后立刻大量飲水,會給血液循環(huán)系統(tǒng)、消化系統(tǒng),特別是心臟增加負擔。同時,大量飲水會使出汗增多,鹽分則會進一步丟失,從而引起痙攣、抽筋等癥狀。
五、在鍛煉后,很多人喜歡用冷水沖臉、洗頭甚至淋浴。在夏季鍛煉時,皮膚毛細血管大量擴張,以利于身體散熱。此時給予突然的冷刺激,會使體表已開放的毛孔驟然關閉,造成內臟器官功能紊亂、大腦體溫調節(jié)失常等情況。
六、體育鍛煉可使大量血液涌向肌肉和體表,而消化系統(tǒng)則處于相對貧血的狀態(tài)。大量的冷飲不僅降低了胃的溫度,還沖淡了胃液,輕則可引起消化不良,重則會導致急性胃炎。
七、夏季運動,汗液分泌較多,衣服幾乎全部濕透,有些年輕人自恃體格健壯,常懶于更換汗衣,這樣極易引起風濕病或關節(jié)炎。
聲明:本網站尊重并保護知識產權,根據(jù)《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果我們轉載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權利,請在一個月內通知我們,我們會及時刪除。
蜀ICP備2020033479號-4 Copyright ? 2016 學習鳥. 頁面生成時間:2.783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