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不要求學生一定成為教徒,因為在美國宗教信仰自由。
但是,學校把宗教作為培養(yǎng)學生品德和操行的途徑,來豐富和強化學生的精神世界。所有的教會學校校園內都設有教堂,教堂成為學校集會的重要場所。
學校的重大活動如畢業(yè)典禮都是在教堂舉行,以示神圣和莊重。學校通常每天都會做禱告,一般大約10分鐘,然后,由校長和相關教職員工發(fā)布一些學校信息。
禱告的時間也不盡相同,有的學校在早晨上課之前,有的學校在中午吃午飯之前,也有的在晚上。教堂已經(jīng)成了學校集會的地方,是老師和同學互相熟悉的地方,是學校增加家庭氛圍的場所,當然也是老師和同學凈化靈魂的神圣的地方。
美國高中選校注意事項一:選擇地域 一般而言美國東岸的文化底蘊較好,優(yōu)質學校也較多。
地理位置也涉及到學費和生活費的差別,美國東岸和西岸的學校較貴,學生每年花銷需4萬多美元,而中部地區(qū)的學費和生活費較低,每年大約在3萬余美元。在實際選擇過程中,家長容易忽視選擇偏遠地區(qū)的中學。
實際上,美國城鄉(xiāng)差別不明顯,學校教育質量不因為城市和農村的地域區(qū)別而有明顯不同。 由于高中生的自制能力不強,如果選擇中國人扎堆的高中,可能會導致高中生美國留學交際圈狹小,不能鍛煉口語及交際能力。
所以,如何選擇美國高中,最重要的還是看美國高中的學生比例,根據(jù)孩子的性格及能力,選擇最適合自己的。 美國高中選校注意事項二:學生比例 學生比例主要指其種族比例。
美國是個移民國家,各種族各族群的學生均可在學校中找到。在一個班級中,中國學生的數(shù)量不宜超過總人數(shù)的15%。
超過這個比例對學生的英語學習和跨文化交流非常不利。如果達不到這個條件,最低限度可接受的比例是1:20。
美國高中選校注意事項三:重點考慮教會學校 這是由美國文化乃至西方文化的特點決定的。在西方文化中,90%以上的典故和傳統(tǒng)均來源于《圣經(jīng)》,如果學生不知道Saint Peter等人是何方人士,將來很難與西方主流社會溝通交流。
在中學階段留美者,不像大學階段那樣學習專業(yè)知識,學生理應從留學國家的文化之根學起,而教會學校無疑就是最好的中間橋梁。
課堂上如何評價學生 (轉載,覺得很好,共享)
正確評價學生,早已成為現(xiàn)代教育關注的焦點。教師在評價學生時,不再單單是一個等級,一個分數(shù),而是要在體現(xiàn)教師對學生尊重和關愛的基礎上,通過評價促進學生在原有水平上的提高達到基礎教育培養(yǎng)目標的要求,發(fā)現(xiàn)學生的潛能和特長,幫助他們認識自我,建立自信。
那么,教師在教學中如何正確實施評價,既能保護學生的自尊和積極性,又能提高學生的原有認識水平呢?我認為,表揚和批評仍是教學中的一對法寶,教師只要能靈活的運用好他們,讓他們在教學相輔相成,交相輝映,就會達到雙嬴的效果。
(一)表揚
烏申斯基曾說過:兒童所憎恨的教師是在任何時候也不能從他那里得到表揚和承認任何什么事情做得好的那些教師。成長中的學生,迫切的想得到別人的肯定與贊美,肯定自身的價值。如果受到的表揚出自教師之口,更會讓他們提升對自己的認識,增強自信心。一句表揚贊美的話可以改變一個人的一生,教師又何樂而不為呢么?那么,贊美時又該注意些什么呢?
1.表揚贊美要發(fā)自內心,要有真情實感
教育家陶行知說過:"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動,惟獨從心里發(fā)出來的,才能打動心的深處。"古人也云:"感人心者莫先乎情。"由此可知,無論什么樣的評價必須動情。而有的教師在課堂表揚學生時,流于形式,敷衍了事,"好"、"不錯"成了口頭禪。這樣冰冷生硬的表揚,不僅缺乏個性,更談不上師生之間情感的交流,又怎能讓學生歡欣鼓舞呢?
2.鼓勵要及時,針對性要強
教師給學生及時、恰如其分的贊美、評價,能對學生產生及時強化的作用,因此要求教師要有敏銳的觀察力,隨機應變的語言機智。
(二)批評
古語說:"忠言逆耳利于行。"教師在教育學生時,往往少不了批評這種方式,并且也是常用的教育方法。批評的最終目的,是讓學生懂得道理,改正錯誤,因此批評學生時,教師只有走進學生的心靈,準確把握學生的心理動態(tài),巧妙使用委婉的批評語言,才會收到更好的教育效果,讓忠言不再逆耳。
1.運用關切的語氣,讓學生感到溫暖
教師要有崇高的職業(yè)道德,把每個學生當成自己的孩子,師生之間存在著一種朋友式的關系,這樣你就會用心去說服、教育學生。批評學生要充滿愛心,有強烈的責任感,學生才會接近你,理解你,樂于接受你的批評。正所謂"親其師而信其道",教師只有處處流露出對學生溫暖的關懷和無私的愛,充分信任學生,學生才會敞開心扉,跟你說真話,接受你的批評指正。
2.運用和緩的語調,讓學生感到震撼
現(xiàn)代教育處處提倡"以人為本"。在批評學生時,我們也要遵循這一理念,面對不同的學生,我們要看到他們之間的個性差異,采用不同的教育方式,因勢利導。
3.運用靈活的語詞,讓學生感到誠服
教師批評學生時,要擺事實,講道理,以理服人,注意分寸和尺度,說話要留有余地,必要時可先用表揚代替批評的方式。人總是喜歡聽好話的,小學生更不例外。在批評前先表揚他,讓學生明白,老師不但看到了他的缺點,也看到了他的成績。這樣,學生便能在教師的引導下,改正自己的缺點,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總之,無論是批評還是表揚,都不應該拘于一種形式,它應因人而異,因課而異,因發(fā)生的情況而異。教師應全身心投入,技巧性、藝術性地評價學生,使學生如沐春風,在一次次的驚喜中,全身心投入學習,積極主動地參與課堂教學活動,使教學達到令人難以忘懷的藝術境界,形成一個個的教學高潮。
聲明:本網(wǎng)站尊重并保護知識產權,根據(jù)《信息網(wǎng)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果我們轉載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權利,請在一個月內通知我們,我們會及時刪除。
蜀ICP備2020033479號-4 Copyright ? 2016 學習鳥. 頁面生成時間:2.580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