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潮是冬季的一種災害性天氣,指的是冷空氣由亞洲大陸西部或西北 部大規(guī)模向南侵襲我國時,造成的大范圍強降溫。
寒潮來襲時,常伴有大 風、雨或雪和急劇降溫,會出現(xiàn)冰凍、暴風雪天氣,對農(nóng)業(yè)、畜牧業(yè)、交 通運輸?shù)仍斐蓢乐匚:?,還會損害人們健康,使得凍傷和呼吸道、心血管 病人增多。 面對惡劣的寒潮天氣,我們要如何應對?(1)把門窗、圍板、棚架、臨時搭建物等易被大風吹動的搭建物固 緊,妥善安置易受寒潮大風影響的室外物品。
(2)居民要注意添衣保暖, 尤其是要做好老弱病人的防寒工作。(3)外出要采取保暖防滑措施,當心 路滑跌倒。
(4)司機要采取防滑措施,注意路況,聽從指揮,慢速駕駛。 (5)牧民應將野外牲畜趕進棚圈內(nèi)喂養(yǎng),做好牲畜、家禽的防寒保暖和防 風工作。
農(nóng)業(yè)、水產(chǎn)業(yè)、畜牧業(yè)等要積極采取防霜凍、冰凍和防大風措 施,盡量減少損失。(6)船舶應到避風場所避風,高空、水上等戶外作業(yè) 人員應停止作業(yè)。
(7)處在危舊房屋內(nèi)的人員要迅速撤出,尤其是遇到暴 風雪時。(8)提防煤氣中毒,尤其是采用煤爐取暖的居民。
(9)如被暴風 雪圍困,盡快撥打求救電話。
《小學生冬季防滑安全知識》教育活動:由于天氣寒冷地面上易結(jié)冰,道路濕滑,行走時不能急奔快跑;下雪后不能在道路上堆雪人、打雪仗和滾雪球,這樣既不安全,又會影響交通,甚至發(fā)生車禍;手腳凍僵后應怎樣處理可以預防凍瘡和潰爛的方法。
校內(nèi)課間活動可適當開展一些有益的健身運動如跳繩、踢毽子等活動;走在有冰凍的路面上要特別小心,預防跌倒摔傷,尤其不能到有冰凍的地方追跑,如果下雪不得在校園內(nèi)打雪仗擲雪球,以免砸傷他人;排隊下樓梯時要特別注意安全,不得擁擠和沖撞他人,做到上下樓梯靠右行,預防樓梯口踩踏事故發(fā)生;如果遇到雨雪天氣,值日生不要給室內(nèi)外灑水,以免地面結(jié)冰造成摔傷等。
凍瘡是冬天極為常見的皮膚病。
是由于冬季氣候寒冷,外露的皮膚受到冷凍的刺激,時間一長,皮下小動脈發(fā)生痙攣收縮。產(chǎn)生血液瘀滯,使局部組織缺氧,導致組織細胞受到損害。
損害初為局限性蠶豆或指蓋大小紫紅色腫塊或硬結(jié),邊緣鮮紅,中央青紫,對稱性好發(fā)于四肢遠端,以手背及手指伸側(cè)、足緣及足趾伸側(cè)、下肢、面頰、耳廓等處多見。 自覺局部有脹痛感,瘙癢,遇熱后更甚,潰爛后疼痛。
遭受寒冷侵襲,受凍皮膚出現(xiàn)蒼白、紅腫、紫斑、灼癢、麻木、皮膚水皰、潰爛。這些癥狀可延續(xù)1-2個月直至天氣轉(zhuǎn)暖方痊愈,一些患者來年冬天會在原部位再度復發(fā)。
中醫(yī)認為,凍瘡是由于暴露部位御寒不夠、寒邪侵犯、氣血運行凝滯引起。 此外,還與患者體質(zhì)較差不耐寒冷及少動久坐、過度勞累等因素有關。
潮濕可以加速體表散熱,故手足多汗者也容易發(fā)生凍瘡。自療注意事項(1) 積極參加體育活動,加速氣血運行,以利瘡面修復。
也可預防凍瘡新發(fā)。(2) 寒冷季節(jié)注意防寒保暖。
(3) 衣服鞋襪宜寬松干燥。 (4) 年年復發(fā)者,可在夏季開始逐步養(yǎng)成冷水洗臉、洗足、擦身、洗澡習慣,以提高耐寒能力。
(5) 冬季怕冷者可多吃些熱性祛寒食品,如羊肉、狗肉、鹿肉、胡椒、生姜、肉桂。(6) 每年發(fā)病者,可冬病夏治。
在伏天進行幾次外擦藥物自療有條件的加做紅外線理療則效果更佳。 入冬前宜提早內(nèi)外治療。
自治療法1、驗方自療法(1) 桂枝6克、白芍12克、當歸10克、生姜3片、紅棗10克、灸甘草5克、分2次煎服,每日1帖。(2) 當歸10克、桂枝10克、白芍10克、細辛3克、甘草5克、木通6克、吳茱萸3克、生姜9克,分2次煎服,每日1帖。
(3) 紫皮蒜適量,入冬前將蒜搗爛,擦在?;純霪徧?,每日1次,連擦5-7天,如皮膚起泡,可暫停用。本方適用于凍瘡的預防。
(4) 生姜25克、白蘿卜1個、白附子0。5克、桂枝25克。
上藥一同水煎,趁熱洗過,連洗2天,即可痊愈,以上為`1天的量,早晚各1次。 本方適用于凍瘡未潰時的治療。
(5) 生姜的自然汁,熬膏涂之。此法對于手、足凍瘡均治。
此外,用生姜汁時時漱吐,還可治療口瘡。2、飲食自療方(1) 羊肉500克、花椒3克、生姜15克、當歸30克、煮食。
(2) 生姜、當歸、紅花、川芎各10克,同浸于500毫升白酒中,一周后即可服用,每次飲酒10毫升,每日2-3次。 (3) 山楂15克、當歸15克、紅棗10克、煮食。
3、外治自療法(1) 傷濕止痛膏、紫歸治裂膏外貼患處。(2) 皮硝煎水外洗患處。
(3) 紅霜茄子秸連根拔起洗凈。煎湯泡洗患處約半小時左右,每日2次。
(4) 姜汁或辣椒水外擦患處。(5) 胡椒10克、浸入100毫升95%的酒精中,1周后外擦患處。
(6) 仙人掌,去刺搗爛外敷患處,3天后更換。以上療法適合未潰者。
(7) 云南白藥撒于凍瘡潰爛處并包扎。(8) 螳螂子(即桑螵蛸)切開,取其中黃汁涂破潰處,每日1次。
(9) 用馬勃一塊外敷潰處,每日更換。4、夏季伏天外治自療法(1) 大蒜頭搗爛涂擦老疤處,每日1次,連續(xù)1周。
(2) 鮮芝麻葉搗爛涂擦易患處,1小時后洗凈,每日多次。避免誤診受凍后,不宜用熱水溫暖,或用火烘烤,否則凍處會潰爛。
受凍后皮膚瘙搔,不能用手抓搔,否則易使表皮破爛感染。按摩方法一1.常用手法(1)以揉法、摩法、擦法等在患處的局部進行操作,時間為5~10分鐘。
要輕快柔和,切忌生硬粗暴。(2)如果局部發(fā)生了水皰或潰瘍,在操作時要避開局部,先在其四周操作,待局部潰瘍愈合、血脈流通后,再在局部進行操作。
(3)患兒仰臥,家長以掌心對準關元穴,逆時針摩動2~5分鐘,以溫陽散寒。2.隨證加減(1)耳部凍瘡者加①按揉外關、翳風穴各1分鐘。
②家長以雙手的大拇指和食指,相對用力搓擦患兒的耳部,時間為2~5分鐘。(2)鼻尖處發(fā)生凍瘡者加①按揉迎香穴1分鐘。
②拿合谷1分鐘。③家長以大拇指指腹輕擦鼻部,以透熱為度。
(3)面部發(fā)生凍瘡者加①按揉合谷穴2分鐘。②按揉下關、牙關頰車等穴各20次。
③家長以大魚際輕擦面部,以透熱為度。(4)手部發(fā)生凍瘡者加①按揉曲池、合谷穴各1分鐘。
②家長以大拇指指腹按壓患側(cè)的缺盆穴處、約1分鐘,然后慢慢松手,患兒自覺有熱流向手部傳導。③以兩手掌相對,橫搓上肢1~3分鐘。
(5)足部發(fā)生凍瘡者加①按揉足三里穴1分鐘。 ②家長以單掌搓擦患兒患側(cè)的足底,以局部發(fā)熱為度。
③患兒側(cè)臥位,兩腿前后分開,患側(cè)在下面,然后,家長以掌根按壓屈、肢的大腿內(nèi)側(cè)面,持續(xù)按壓1分鐘,然后,慢慢松開手,患兒自覺有股熱流沖向足部,用同樣的方法操作另一側(cè)。 (誠心回答你的問題,給好評啊。
謝謝。)。
防抗冰災應急救援預案
一、總則
1、編制目的
冬季是冰凍災害多發(fā)時期,為切實做好防結(jié)冰、防冰災時的搶險調(diào)度和險情搶護工作,加強對冰凍突發(fā)事件的應對能力,杜絕冰凍災害安全責任事故發(fā)生,最大限度的減輕冰災害造成的影響,降低因冰凍突發(fā)事件造成的嚴重負面影響,特制定本預案。
2、編制依據(jù)
本預案編制依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chǎn)法》等國家法律、法規(guī),結(jié)合發(fā)展公司實際情況制定。
3、適用范圍
本預案適用于發(fā)展公司各項目部對結(jié)冰及冰災的防御及應對工作。
4、應急工作原則
堅持“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綜合治理”的方針,貫徹“統(tǒng)一指揮、統(tǒng)籌協(xié)調(diào)、分級負責、反應及時、措施果斷”的應急機制,最大程度降低冰凍災害造成的損失,保證人員生命財產(chǎn)安全,維護正常施工秩序穩(wěn)定。
教師:屈老師
【活動目標】
·體會環(huán)境與人的密切關系,有初步的自我保護意識;
·知道天氣寒冷時,要多穿些衣服、多運動及吃熱的東西;
·能正確地給洋娃娃穿戴衣物,發(fā)展動手能力
【重點難點】
·重點:想出并說出各種御寒的方法,有初步的自我保護意識
·難點:能正確地給洋娃娃穿戴衣物
【活動準備】
·經(jīng)驗準備:幼兒已初步感知冬天的特征
·物質(zhì)準備:洋娃娃人手一個,各種適合洋娃娃穿戴的夏季、冬季衣物若干
【教學過程】
一、組織幼兒談話
1.教師:“現(xiàn)在是什么季節(jié)?”“冬天,天氣變冷了,我們該怎么辦呢?”
2.啟發(fā)幼兒說出:天氣變冷了,要多穿衣服,穿厚衣服,帶上手套、帽子,圍上圍巾;要多活動,積極鍛煉身體。
二、讓幼兒喝熱開水
1.教師:“喝完熱開水身體感覺怎么樣?”
讓幼兒體會:天冷了,喝了熱開水好溫暖、好舒服。
2.教師:“冬天里,你們還喜歡吃什么樣的東西?”
告訴幼兒,天氣冷了,要吃熱的東西。
三、給洋娃娃穿戴衣物
1.教師一邊出示穿著薄衣服的洋娃娃一邊說:“天氣變冷了,洋娃娃凍得直發(fā)抖。小朋友,咱們快給她想個辦法,怎么才能使洋娃娃不冷呢?”
2.組織幼兒討論各種御寒的辦法,如:穿上厚厚的衣服、帶上帽子、圍上圍巾、做一些活動、吃熱東西等。
3.請每個幼兒給洋娃娃穿戴合適的衣物,并帶領洋娃娃去戶外做運動。教師觀察指導,幫助動手能力較差的幼兒。
【活動延伸】
幼兒帶領洋娃娃在娃娃家“過冬”。
【活動評析】
一、設計意圖
小班幼兒動手能力弱,自我保護意識差,不能主動地去適應天氣的變化。本次活動從幼兒的生活小事出發(fā),通過組織幼兒談話,讓幼兒喝熱開水、給洋娃娃穿戴衣服等活動,讓幼兒體驗天氣變化對我們身體的不同感受,教給幼兒適應環(huán)境的方法,使他們懂得一些具體的生活小常識,從而激發(fā)幼兒關注生活,關注環(huán)境的變化,并能主動想辦法適應環(huán)境。
二、效果分析
本次活動的題材來自幼兒生活,淺顯易懂,在談話中,多數(shù)幼兒都能想出并說出多種御寒的方法,“給洋娃娃穿戴合適的衣物”,是幼兒動手操作的環(huán)節(jié),由于幼兒年齡小,動手能力差,有小部分幼兒不能較好地完成,但他們非常專注,也十分樂意參與;“喝開水”環(huán)節(jié)讓幼兒親身體會了冬天吃熱東西的好處。幼兒在輕松愉悅的氣氛中獲得了許多生活經(jīng)驗,感受到了環(huán)境與人的密切關系,初步懂得了要主動去適應環(huán)境的變化才能身體健康。
近日,北方出現(xiàn)了大雪天氣,降雪致使天氣陰冷,地面濕滑,給外出帶來諸多不便。
在這里,我們總結(jié)了幾點冰凍雨雪天氣出行安全提示,希望能對您的出行有所幫助。 步行安全注意事項: 1、防滑:步行盡量踩在厚厚的積雪上,注意避開浮冰和積水,走路盡量抬起腳,實在地踩下去,以減少鞋底和地面的摩擦力,降低摔倒的可能性。
2、防摔:建議平常騎電動車和自行車的人,盡量選擇步行或者公共交通出行。 3、防砸:由于此次降雪較大,樹木存在被壓倒的危險,行人應該盡量遠離樹木及高處建筑,謹防因坍塌被砸傷。
4、防撞:路面濕滑駕車出行的朋友們要小心駕駛,一方面要保持車距及時踩剎車,一方面要特別注意道路上的行人做好躲閃的準備。 5、防霧:雨雪天氣外出選擇航班的朋友要及時了解機場航班的最新動態(tài)信息,并跟蹤飛機可能起飛的時間以免誤機或被迫滯留在機場,耽誤您的行程。
6、防磕:由于雪的覆蓋,道路上許多“陷阱”會被遮住,因此,應千萬小心,注意低洼、井蓋、建筑材料上的釘子等。 駕車安全注意事項: 雪后路面濕滑,白天氣溫高,路上冰雪易融化,遇到夜間低溫,地面可能會行程“地穿甲”,出行時要格外注意。
新手應避免駕車出行,老人和孩子也要注意交通安全。 下雪天氣開車前,務必清除擋風玻璃、大燈、反光鏡上的積雪,保證行車視線清晰,視野開闊;在積雪覆蓋的路上起步時前后稍微移動一下,以使車輛能順利進入車道。
在行車過程中,無論是在積雪還是冰面,摩擦系數(shù)都極小,車輪容易產(chǎn)生打滑、側(cè)滑、空轉(zhuǎn)、方向失控、制動距離增大,操作不慎,極易發(fā)生車禍。 因此,雪天行車,首要是慢,其次是和前車保持足夠的距離,行駛中注意前方和三個后視鏡,并注意左右兩側(cè)的車輛。
在支路、胡同、鋪路行駛時應注意避讓騎車人、行人。要時刻注意前方車輛和行人,保持和前車足夠的距離,時刻準備提前采取制動措施。
在剎車時,不要一下將剎車踏板踩死,應逐漸加力。 不要摘擋剎車,掛低檔剎車可以借助發(fā)動機的減速作用更快的降低車速。
另外郊區(qū)、山區(qū)道路易結(jié)冰,更應謹慎駕駛,控制車速,提前發(fā)現(xiàn)路面情況,提前采取措施。上下坡時都應使用低檔平穩(wěn)通過,中途不易換檔。
上坡防熄火,下坡禁止空擋滑行。 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注意安全事項: 在站點候車時,盡量在站臺上等候,請勿走下道沿,車輛進站時,請勿迎車或尾隨車輛,待車輛停穩(wěn)后,有序乘車,一是防止車輛側(cè)滑,二是防止隨身物品丟失,上車后盡量往車廂里面活動,減少在車廂門口停留時間,妥善保管好自己的隨身物品。
下車時應提前做好準備,待車輛停穩(wěn)后,依次下車,請勿擁擠,下車時踩實站穩(wěn),防止滑倒摔傷。
關于加強低溫雨雪天氣安全防范工作的通知
針對近期持續(xù)低溫雨雪冰凍天氣,請全體干部員工樹立“安全第一”的意識,做好安全防范工作,避免各類安全事故的發(fā)生。
一、加強安全教育。及時關注天氣變化,提醒本部門員工做好惡劣天氣條件下的交通安全、生產(chǎn)安全及防寒保暖等,做到事前防范,確保人身財產(chǎn)安全。
二、完善應急預案。進一步完善低溫雨雪冰凍天氣安全事故應急預案,一旦出現(xiàn)突發(fā)事故,立即啟動預案,及時做好應急處置,將損失降至最低。
三、開展隱患排查。組織對辦公區(qū)域、宿舍、食堂等重點部位場所的安全隱患排查工作,徹底消除各類隱患。
四、加強車輛管理。開展駕駛員安全教育,組織學習《低溫雨雪天氣車輛行駛安全注意事項》等相關知識。加強車輛出車前的檢查工作,尤其檢查防凍液、輪胎氣壓、轉(zhuǎn)向器、制動等是否正常,嚴禁車輛帶“病”上路。
五、加強值班檢查。認真落實雙崗值班制度,要求值班人員樹立“安全第一的”意識,切實履行好職責,按照“誰值班、誰負責”的原則,嚴格落實安全責任制。
寒潮是冬季的一種災害性天氣,群眾習慣把寒潮稱為寒流。所謂寒潮,就是北方的冷空氣大規(guī)模地向南侵襲我國,造成大范圍急劇降溫和偏北大風的天氣過程。寒潮一般多發(fā)生在秋末、冬季、初春時節(jié)。我國氣象部門規(guī)定:冷空氣侵入造成的降溫,一天內(nèi)達到10℃以上,而且最低氣溫在 5℃以下,則稱此冷空氣爆發(fā)過程為一次寒潮過程??梢?,并不是每一次冷空氣南下都稱為寒潮。
寒潮的預防
1、當氣溫發(fā)生驟降時,要注意添衣保暖,特別是要注意手、臉的保暖。
2、關好門窗,固緊室外搭建物。
3、外出當心路滑跌倒
4、老弱病人,特別是心血管病人、哮喘病人等對氣溫變化敏感的人群盡量不要外出。
5、注意休息,不要過度疲勞。
6、提防煤氣中毒,尤其是采用煤爐取暖的家庭更要提防。
7、應加強天氣預報,提前發(fā)布準確的寒潮消息或警報。
8發(fā)布準確的寒潮消息或緊報,使海上船舶及時返航。
9事先對農(nóng)作物,畜群等做好防寒準備。
一、如何減少寒潮帶來的損失 1.寒潮 專家提示:寒潮是自極地或寒帶向較低緯度侵襲的強烈冷空氣活動.寒潮襲來,天氣驟變,此時應學會相關的防護知識,抵御寒潮帶來的強風、暴雪和降溫天氣. 相關知識:①寒潮會導致氣溫驟降.有時氣溫會降至零下30度左右.②伴有大風、大雪,不少地方可出現(xiàn)2米深的積雪.③可造成火車、有軌電車脫軌.④由于運輸困難,使能源的供應受到威脅.⑤許多野生動物將死于嚴寒. 2.寒潮發(fā)生在什么季節(jié) 寒潮活動的年變化很明顯.每年晚秋至早春,中國大部分地方經(jīng)常會遭受寒潮的侵襲. 相關知識:①春秋兩季,寒潮還可帶來揚沙、沙塵暴現(xiàn)象.②由于春秋兩季同樣可以發(fā)生寒潮,導致一些體質(zhì)虛弱的人因氣溫驟降而染病.③寒潮警報標準:我國中央氣象臺規(guī)定,由于冷空氣入侵使氣溫24小時內(nèi)下降10℃以上,最低氣溫降至5℃以下,作為發(fā)布寒潮警報的標準. 3.在南方遇到寒潮怎么辦 我國南方寒潮每年只有幾次,主要集中在12月至次年2月. 自救互救要領:①居民要加強門窗防護,因南方許多地區(qū)室內(nèi)沒有取暖設備,因此應注意保溫.②乍暖還寒時,南方大部分地區(qū)人們早已著春裝,此時若遇寒潮來臨時,必須注意服裝保暖.③南方寒潮與北方不同,在寒冷的同時還因為氣候潮濕,顯得格外寒冷.因此,寒潮襲來時少去戶外活動. 4.接到寒潮預報后市民應做好哪些準備 當市民接到寒潮預警信號后,應早做準備. 自救互救要領:①注意保暖,特別是老人和孩子等體質(zhì)較弱者應及早做好防寒準備.②做好雷電防護工作.③做好防風、防寒及防凍措施.④病人應及早準備好藥品. 5.城市居民應如何應對寒潮 低溫對人體的威脅相當大,一是寒冷可直接致病,如凍傷;二是可間接導致慢性病患者加重病情,也可誘發(fā)突發(fā)疾病. 自救互救要領:①注意收聽當?shù)氐奶鞖忸A報,在寒潮來臨前就做好各種防寒保暖準備.②體質(zhì)虛弱的老年人、孕婦、產(chǎn)婦、兒童對寒冷的耐受性差,更易患病.如果發(fā)現(xiàn)病情,及時就診.③出門戴口罩,服裝也應以保暖性強的棉服為主.④寒潮來臨時不僅帶來大風降溫天氣,同時也對交通出行帶來麻煩,出行時應格外注意交通安全. 6.兒童在寒潮來臨時如何避免被凍傷凍病 孩子有貪玩的本性,寒潮來臨時應注意自我保護. 自救互救要領:①在雪中堆雪人、打雪仗時不可太久,應不超過10分鐘.②在樓下玩時,應小心被樓上放不牢固的物品等砸傷,應與樓房保持一段距離.③在雪中追逐打鬧時,不可跑到馬路上,防止被車輛碰傷.④玩時一定要保暖,尤其是手、臉和耳朵,避免被凍傷.⑤風雪天不可遠行,防止迷路.⑥風雪天更應遠離各種車輛. 7.上班途中怎么抵御寒潮 上班族由于工作較忙,忽視了自己的健康,所以應提醒大家寒潮來臨時做好防護. 自救互救要領:①正確的做法是穿衣要保暖,工作環(huán)境的室溫力求穩(wěn)定,上下班途中應預防著涼受寒.②風雪中應遠離擋風的門窗,以免被風擊碎的碎片擊中.③乘坐公交車時應注意車在雪中停穩(wěn)再上,否則可能因車輪打滑而被傷害.④天氣寒冷,飲食須注意營養(yǎng)搭配,保證身體營養(yǎng)攝取.⑤寒潮來臨前,首先安排好家中老人、子女的衣食住行,并保證其安全. 8.寒潮過程中如何避免交通事故的發(fā)生 由于寒潮導致道路結(jié)冰和積雪,交通事故時有發(fā)生,在出行時應加強自我保護. 自救互救要領:①行駛在道路上的機動車應控制車速,慢行,避免急剎車.道路結(jié)冰,會造成車輪打滑,引發(fā)交通事故和交通擁堵.②汽車輪胎可安裝防滑鏈上路.③當大雪紛飛能見度降低時,為了避免事故發(fā)生,鐵路、高速公路和機場會采取暫時關閉的應對措施.④人們在頂風冒雪步行時,應慢行并注意抬頭看車. 9.室外作業(yè)人員怎樣躲避寒潮 在遇到惡劣天氣時,許多室外工種應停止作業(yè),保障工人的生命安全. 自救互救要領:①建筑企業(yè)應加強對室外作業(yè)、高空作業(yè)的防滑措施.現(xiàn)場的跳板、腳手架、梯子、平臺以及各種設備應設專人負責清除冰雪,以防作業(yè)人員因地滑而造成機械事故和高處墜落等事故.②惡劣天氣過后,要及時清除施工場地的積水、積雪,在采取有效的防凍、防滑措施后方可進行正常施工.③船舶應到避風場所避風.④高空、水上等戶外人員應停止作業(yè),盡可能等在室內(nèi)安全場所.⑤要注意天氣預報的最新消息,以便采取進一步措施. 10.寒潮來臨如何避免其他意外發(fā)生 體弱者應注意防寒,患心腦血管疾病者應防止意外發(fā)生. 自救互救要領:①寒潮是使人體血壓產(chǎn)生波動和心腦血管發(fā)生意外的主要原因.②氣溫驟降,導致路面結(jié)冰,汽車拋錨,爆胎時有發(fā)生.司機應對車輛油、水、電路進行檢查,避免交通意外發(fā)生.③應對水管設備進行防凍保暖,防止供水系統(tǒng)發(fā)生意外.④步行者應注意來往車輛,人與車的安全距離在冰雪天應比平日延長幾倍,穿越馬路、過橋均應格外小心,防止發(fā)生意外.⑤加固門窗、廣告牌匾、燈箱、圍板、棚架等,以免被大風吹倒造成意外傷害事故. 11.寒潮中取暖應注意什么 每當寒潮襲來時,一氧化碳中毒事件就會不斷發(fā)生.因此當寒潮來臨時,居民就應該注意防范.取暖時如果出現(xiàn)頭痛、嘔吐、暈眩等情形應馬上打開門窗,通風換氣. 自救互救要領:①取暖時應保持室內(nèi)通風.②正確地使用熱水器和煤氣.因為冬季氣溫低,室內(nèi)空氣。
強體育鍛煉
增強自身的抵抗力和對自然環(huán)境的適應性。
起床后居室宜開窗透換新鮮空氣
流感主要通過空氣飛沫經(jīng)呼吸道傳染,消毒專家指出通風是最好的消毒。
流感流行期間,可對房間進行消毒
每立方米空間用5至10毫升食醋加等量水加熱蒸發(fā)。此法簡便易行,可預防感冒。
常洗手
感冒病毒如在門把手、汽車扶手等硬物體表面可存活72小時,健康人的手一旦接觸到這些物體后就會沾染上病毒。
一、可以拿鍋用慢火煮一點醋,讓其慢慢揮發(fā)以殺滅空氣中的細菌;
二、勿到人口密集的地方,讓房間保持通風透氣,以防傳染,如果不得不去人口密集處,體質(zhì)較弱者最好戴上口罩;
三、注意不要將空調(diào)調(diào)得過冷,注意不要淋雨,少吃生冷東西,平時注意鍛煉身體;
四、老幼體弱者都應注意,有病不要自行買藥治療,應及時到醫(yī)院看病,否則病情發(fā)展迅速會導致支氣管炎、肺炎、敗血癥等病,并危及生命。
熱水泡腳
每晚用較熱的水泡腳15分鐘,水量要沒過腳面,泡后雙腳要發(fā)紅。
生吃大蔥
生吃大蔥時,可將油燒熱澆在切細的蔥絲上,再與豆腐等涼拌吃。
冷水浴面
每天用冷水洗臉。用手掬一捧水洗鼻孔,即用鼻孔輕輕吸入少許水,再擤出,反復多次。
按摩鼻溝
兩手對搓,掌心熱后按摩迎香穴(位于鼻溝內(nèi)、橫平鼻外緣中點)10余次。
呼吸蒸氣
初發(fā)感冒時,在杯中倒入開水,對著熱氣做深呼吸,直到杯中水涼為止,每日數(shù)次,可減輕鼻塞癥狀。
熱風吹面
感冒初起時,可用電吹風對著太陽穴吹3至5分鐘熱風,每日數(shù)次,可減輕癥狀
聲明:本網(wǎng)站尊重并保護知識產(chǎn)權,根據(jù)《信息網(wǎng)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果我們轉(zhuǎn)載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權利,請在一個月內(nèi)通知我們,我們會及時刪除。
蜀ICP備2020033479號-4 Copyright ? 2016 學習鳥. 頁面生成時間:2.817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