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串珠子多少顆沒有定論玉手串多少顆有講究。
佛珠為13顆。13顆是因為佛教傳入中國宗派為十三宗,與西方基督教文化觀念相反,“十三”在佛教中被認為是一個吉祥的數(shù)字 佛教傳入中國宗派為十三宗,佛塔也是十三層,代表功德圓滿,因此,佛珠手鏈為13顆珠子。但是在佛教經(jīng)典的記載中不存在13粒的佛珠. 佛珠的粒數(shù)在佛經(jīng)中有具體的規(guī)定。
此外12顆佛珠代表“十二因緣”。
14顆——表示觀音菩薩與十方、三世、六道等一切眾生同一悲仰,令諸眾生獲得十四種無畏的功德。
108 顆——表示求正百八三昧,斷除一百零八種煩惱。 一百零八種煩惱一般說法是六根 (眼、耳、鼻、舌、身、意) 各有苦、樂、舍三受, 合為十八種。六根各有好、惡、平三種, 合為十八種,總計三十六種,再以三世合為一百零八種煩惱。
54 顆—— 表示菩薩修行的五十四個階位,即是十信、住、十行、十回向、十地、四善根因地。
42 顆——表示菩薩修行過程的四十二種階位,即是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等覺及妙覺。
36 顆 —— 與 108 顆意義相同。為便于攜帶將 108 顆分為三份。
27 顆 —— 表示小乘修行四向四果之二十 七賢位,即前四向三果之十八有學(xué)與第四果阿羅漢之九無學(xué)。
21 顆 —— 表示十地、十波羅蜜、佛果等二十一位。
18顆——俗稱“十八子”,此中所謂“十八”指的是“十八界”,即六根、六塵、六識。
擴展資料:
經(jīng)書所載的掛珠、持珠及念珠的顆數(shù)大致分為108顆 ,表示十法界各有一百零八種煩惱,合成為108種煩惱。
十法界包括迷的六界,即地獄、 餓鬼、 畜生、 修羅、 人間及天上,是六道輪回的世界。后四界是圣者悟的世界,即聲聞、緣覺、菩薩及佛界。
(十四顆)十四無畏:
1、使眾生返照自性,獲得解脫;
2、使眾生旋轉(zhuǎn)知見,茍遇火難,火不能燒
3、使眾生旋轉(zhuǎn)觀聽,雖遇大水所漂,水不能溺;
4、使眾生入于羅剎鬼國,鬼自滅惡;
5、使眾生六根消復(fù),臨當被害,刀段段折壞;
6、菩薩明照十方,使眾生不受藥叉、諸幽冥所害;
7、使眾生不受虛妄聲塵系縛;
8、使眾生行于險路如行坦途,遇賊不受劫;
9、使性多淫者,不生色念;
10、使懷忿記恨之人不生瞋恚;
11、使一切昏鈍無善心之人遠離癡暗;
12、使無子眾生,欲求男者,令得生男;
13、使無子眾生,欲求女者,即得生女;
14、使眾生持觀音名號者,所得福德與恒河沙數(shù)無異。
參考資料:百度百科-手串
珠子的數(shù)量是沒有定論的。手串珠子有大小,但是手腕大小卻是固定的,所以小珠子要多串幾顆,大珠子就可少幾顆了。15mm時,一般14顆,18mm時,就可以12顆了。也有的12顆珠子是因為宗教信仰,比如代表12姻緣。
資料拓展:
手串珠子數(shù)量的寓意基本上都與佛學(xué)有關(guān)。雖然手串不一定都是佛珠,但在寓意上卻繼承了佛珠的寓意。
一顆:一般來說,一顆珠往往比較貴重,挑選具有很高物質(zhì)價值的珠子,表達了佩戴者的藝術(shù)審美品位,可以貼身攜帶或是懸掛在家中,體現(xiàn)了人們祈求平安幸福的美好愿望。1顆珠子最常用的就是轉(zhuǎn)運珠,而這本來也代表了否極泰來,求得好運的意思。
三顆:三顆珠指三寶,三寶是指佛寶、法寶、僧寶,這種手串多為虔誠的佛教信徒所有。
四顆:指四緣。舊時的說法是因緣、次第緣、緣緣以及增上緣?,F(xiàn)在也有因緣、等無間緣、所緣緣和增上緣這樣不同的說法。
五顆:指五乘,人乘、天乘、聲聞乘、緣覺乘、菩薩乘。
六顆:指六門,眼、耳、鼻、舌、身。意在人的六根。
10顆以下的手串實際上都比較少見,市面上比較多的還是10顆珠子以上的手串。也不是因為別的什么原因,只是因為珠子太少的話串起來顯得不飽滿,或者需要加上其他的配飾。
1080顆(數(shù)目最多的串珠):這是目前可查的最大數(shù)量的串珠數(shù)目。1080顆串珠暗合了“前六后四”共10界間的1080種煩惱,其中每界為108種煩惱。這種穿法更多地出現(xiàn)在法事大會或其他的重要場合之上,往往由一些德高望重的高僧、大德、上人所配,平日里難得一見。
參考資料:手串百度百科
聲明:本網(wǎng)站尊重并保護知識產(chǎn)權(quán),根據(jù)《信息網(wǎng)絡(luò)傳播權(quán)保護條例》,如果我們轉(zhuǎn)載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權(quán)利,請在一個月內(nèi)通知我們,我們會及時刪除。
蜀ICP備2020033479號-4 Copyright ? 2016 學(xué)習(xí)鳥. 頁面生成時間:1.348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