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枕藍鹟:別名黑枕王鹟,為雀形目、王鹟科、黑枕王鹟屬鳥類,原產(chǎn)于亞洲孟加拉、不丹、文萊、柬埔寨、中國、印度、印尼、老撾、緬甸、泰國等地。棲息于海拔1000m以下的低山丘陵和腳平原地帶的常綠闊葉林、次生林、竹林和林緣疏林灌叢中,尤以溝谷與河流沿岸疏林灌叢較喜歡,有時也出入于農(nóng)田等開闊地區(qū)的稀疏樹叢。1783年命名,共25個亞種。我國云南、廣西、廣東和海南島等地為留鳥,四川、貴州為夏候鳥,香港、福建為冬候鳥。部分繁殖于四川和貴州。
雄鳥除腹和尾下覆羽白色外,通體包括兩翅和尾表面幾全為亮眼的青藍色,頭頂天藍色,額基黑色,枕有一黑色塊斑,胸具一半月形黑色胸帶。特征極明顯,野外不難識別。性活潑好奇,模仿其聯(lián)絡叫聲易引出此鳥。
黑枕藍鹟形態(tài)特征 >
頭體長14-17cm,重8-14g。雄鳥額基黑色,枕部有一絨黑色斑,其余額、枕、后頸、頭側(cè)和頸側(cè)輝青藍色,尤以頭頂較鮮亮。背、肩、腰至尾上覆羽以及兩翅和尾表面概青藍色或深藍色,兩翅和尾暗褐色,外翈羽緣藍色。眼先、頰、耳羽、頭側(cè)與頭頂相似。虹膜藍色或暗褐色,嘴鈷藍色或黑色,腳鉛藍色或黑褐色。鳴聲為清脆的pwee-pwee-pwee,聯(lián)絡叫聲為粗啞的chee-chweet。
黑枕藍鹟生活習性 >
常單獨活動,機警,行動敏捷,在樹枝和灌叢間來回飛翔,從一棵樹飛至另一棵樹,或停息于樹枝或灌木頂端,當空中有昆蟲出現(xiàn),則立刻飛去捕獵,也在樹枝和林下灌木枝葉間跳躍覓食,邊跳邊叫,一般不下到地上活動和覓食。
黑枕藍鹟飼養(yǎng)方法 >
主要以昆蟲和昆蟲幼蟲為食。
黑枕藍鹟雌雄分辨 >
雌鳥頭頸暗青藍色,背灰藍褐色,枕無黑斑,胸亦無黑色環(huán)帶,其余似雄鳥。
黑枕藍鹟繁殖方式 >
繁殖期4-7月,營巢于樹和竹的枝杈上。巢呈深杯狀,主要由細草莖和草葉、樹皮纖維和苔蘚等構(gòu)成。巢筑好后即開始產(chǎn)卵,每窩產(chǎn)卵3-5枚,卵淡乳黃色、粉黃色或粉白色,被有淡棕色或紅褐色斑點。
聲明:本網(wǎng)站尊重并保護知識產(chǎn)權(quán),根據(jù)《信息網(wǎng)絡傳播權(quán)保護條例》,如果我們轉(zhuǎn)載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權(quán)利,請在一個月內(nèi)通知我們,我們會及時刪除。
蜀ICP備2020033479號-4 Copyright ? 2016 學習鳥. 頁面生成時間:2.827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