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創(chuàng)新的名人故事: 1、魯班發(fā)明鋸的故事 相傳有一年,魯班接受了一項建筑一座巨大宮殿的任務。
這座宮殿需要很多木料,他和徒弟們只好上山用斧頭砍木,當時還沒有鋸子,效率非常低。一次上山的時候,由于他不小心,無意中抓了一把山上長的一種野草,卻一下子將手劃破了。
魯班很奇怪,一根小草為什么這樣鋒利?于是他摘下了一片葉子來細心觀察,發(fā)現(xiàn)葉子兩邊長著許多小細齒,用手輕輕一摸,這些小細齒非常鋒利。他明白了,他的手就是被這些小細齒劃破的。
后來,魯班又看到一條大蝗蟲在一株草上啃吃葉子,兩顆大板牙非常鋒利,一開一合,很快就吃下一大片。這同樣引起了魯班的好奇心,他抓住一只蝗蟲,仔細觀察蝗蟲牙齒的結構,發(fā)現(xiàn)蝗蟲的兩顆大板牙上同樣排列著許多小細齒,蝗蟲正是靠這些小細齒來咬斷草葉的。
這兩件事給了魯班很大啟發(fā)。于是他就用大毛竹做成一條帶有許多小鋸齒的竹片,然后到小樹上去做試驗,結果果然不錯,幾下子就把樹桿劃出一道深溝,魯班非常高興。
但是由于竹片比較軟,強度比較差,不能長久使用,拉了一會兒,小鋸齒就有的斷了,有的變鈍了,需要更換竹片。魯班想到了鐵片,便請鐵匠幫助制作帶有小鋸齒的鐵片。
魯班和徒弟各拉一端,在一棵樹上拉了起來,只見他倆一來一往,不一會兒就把樹鋸斷了,又快又省力,鋸就這樣發(fā)明了。 在魯班之前,肯定會有不少人碰到手被野莫劃破的類似情況,為什么單單只有魯班從中受到啟發(fā),發(fā)明了鋸,這無疑值得我們思考。
大多數(shù)人只是認為這是一件生活小事,不值得大驚小怪,他們往往在治好傷口以后就把這件事忘掉了。而魯班卻有比較強烈的好奇心和正確的想法,很注意對生活當中一些微小事件的觀察、思考和鉆研,從中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和思路,甚至獲得某些創(chuàng)造性發(fā)明。
這告訴我們一個道理,留意生活中許多不起眼的小事,勤干思考,會增長許多智慧。 鋸發(fā)明以后,魯班又發(fā)明了許多木工工具,古書對此有很多記載。
2、五易畫風的白石老人 齊白石,本是個木匠,靠著自學,成為畫家,榮獲世界和平獎。然而,面對已經取得的成功,他永不滿足,而是不斷汲取歷代名畫家的長處,改變自己作品的風格。
他60歲以后的畫,明顯地不同于60歲以前。70歲以后,他的畫風又變了一次。
80歲以后,他的畫的風格再度變化。據(jù)說,齊白石的一生,曾五易畫風;正因為白石老人在成功后仍然馬不停蹄,所以他晚年的作品比早期的作品更為成熟,形成獨特的流派與風格。
3、牛頓晚年趨于保守 牛頓是世界上最偉大的科學家之一,他對科學的貢獻是史無前例的。牛頓的一生有許多偉大的發(fā)現(xiàn):力學三定律、萬有引力、光學環(huán)、光微粒說、冷卻定律以及微積分,然而到了晚年,他的研究陷入了亞里士多德的柏拉圖學說的范圍而不能自拔。
他花了十年的時間來研究上帝的存在,結果自然毫無所得。由此看來,即使是一個偉大的學者,一旦落入陳舊的范疇,就談不上有絲毫的成就。
4、在權威圣圈面前 1900年,著名教授普朗克和兒子在自己的花園里散步,他神情沮喪,很遺憾地對兒子說:“孩子,十分遺憾,今天有個發(fā)現(xiàn)。它和牛頓的發(fā)現(xiàn)同樣同樣重要?!?/p>
他提出了量子力學假設及普朗克公式。他沮喪這一發(fā)現(xiàn)破壞了他一直崇拜并虔誠地信奉為權威的牛頓的完美理論。
他終于宣布取消自己的假設。人類本應因權威而受益,卻不料竟因權威而受害,由此使物理學理論停滯了幾十年。
25歲的愛因斯坦敢于沖破權威圣圈,大膽突進,贊賞普朗克假設并向縱深引申,提出了光量子理論,奠定了量子力學的基礎。隨后又銳意破壞了牛頓的絕對時間和空間的理論,創(chuàng)立了震驚世界的相對論,一舉成名,成了一個更偉大的權威。
5、氧的發(fā)現(xiàn) 物體為什么會燃燒?18世紀時的權威理論的回答是“燒素說”,認為能燃燒的物體內含有一種名叫“燒素”的特殊物質。 1774年,英國有位叫普列斯特列的科學家,他在給氧化汞加熱時,發(fā)現(xiàn)從中分解出的純粹氣體可以促使物體燃燒。
這是一種什么東西呢?普列斯特列習慣地從“燃素說”的常識出發(fā),就將它命名名“失燃素的空氣”。 同年10年,普列斯特列帶著他的實驗到法國游歷,受到化學家拉瓦錫的接待。
當拉瓦錫得知普列斯特列的實驗后,他立即重做一遍得到了那種新的氣體,并第一個命名為氧,再通過思考研究建立了燃燒的氧化理論。這是化學史上的一次革命。
為此,我們除了對拉瓦錫敢于從“常識”頭上邁過一步的勇敢精神表示欽佩外,對普列斯特列被“常識”像夢魔一樣拉著,不能不為之嘆惜。 6、揭開天體的層層面紗 長期以來,古希臘天文學家托勒玫的“地心體系”的理論統(tǒng)治著人們的頭腦,托勒玫認為地球居于中央不動,日、月、行星和恒星都環(huán)繞地球運行。
后來,哥白尼推翻了托勒玫的理論。哥白尼在《天體運行論》中闡明了日心說,告訴我們:太陽是宇宙的中心,地球圍繞太陽旋轉。
而后,布魯諾接受并發(fā)展了哥白尼的日心說,認為宇宙是無限的,太陽系只是無限宇宙中的一個天體系統(tǒng)。伽利略通過望遠鏡觀察天體,發(fā)現(xiàn):日球表面凹凸不平,木星有四個衛(wèi)星,太陽有黑子,銀河由無數(shù)恒星組成,金星、水星都。
名人創(chuàng)新故事五則 [ 2006-4-22 9:58:00 | By: ywaxq ] 五易畫風的白石老人 齊白石,本是個木匠,靠著自學,成為畫家,榮獲世界和平獎。
然而,面對已經取得的成功,他永不滿足,而是不斷汲取歷代名畫家的長處,改變自己作品的風格。他60歲以后的畫,明顯地不同于60歲以前。
70歲以后,他的畫風又變了一次。80歲以后,他的畫的風格再度變化。
據(jù)說,齊白石的一生,曾五易畫風;正因為白石老人在成功后仍然馬不停蹄,所以他晚年的作品比早期的作品更為成熟,形成獨特的流派與風格。 牛頓晚年趨于保守 牛頓是世界上最偉大的科學家之一,他對科學的貢獻是史無前例的。
牛頓的一生有許多偉大的發(fā)現(xiàn):力學三定律、萬有引力、光學環(huán)、光微粒說、冷卻定律以及微積分,然而到了晚年,他的研究陷入了亞里士多德的柏拉圖學說的范圍而不能自拔。他花了十年的時間來研究上帝的存在,結果自然毫無所得。
由此看來,即使是一個偉大的學者,一旦落入陳舊的范疇,就談不上有絲毫的成就。 在權威圣圈面前 1900年,著名教授普朗克和兒子在自己的花園里散步,他神情沮喪,很遺憾地對兒子說:“孩子,十分遺憾,今天有個發(fā)現(xiàn)。
它和牛頓的發(fā)現(xiàn)同樣同樣重要?!彼岢隽肆孔恿W假設及普朗克公式。
他沮喪這一發(fā)現(xiàn)破壞了他一直崇拜并虔誠地信奉為權威的牛頓的完美理論。他終于宣布取消自己的假設。
人類本應因權威而受益,卻不料竟因權威而受害,由此使物理學理論停滯了幾十年。 25歲的愛因斯坦敢于沖破權威圣圈,大膽突進,贊賞普朗克假設并向縱深引申,提出了光量子理論,奠定了量子力學的基礎。
隨后又銳意破壞了牛頓的絕對時間和空間的理論,創(chuàng)立了震驚世界的相對論,一舉成名,成了一個更偉大的權威。 氧的發(fā)現(xiàn) 物體為什么會燃燒?18世紀時的權威理論的回答是“燒素說”,認為能燃燒的物體內含有一種名叫“燒素”的特殊物質。
1774年,英國有位叫普列斯特列的科學家,他在給氧化汞加熱時,發(fā)現(xiàn)從中分解出的純粹氣體可以促使物體燃燒。這是一種什么東西呢?普列斯特列習慣地從“燃素說”的常識出發(fā),就將它命名名“失燃素的空氣”。
同年10年,普列斯特列帶著他的實驗到法國游歷,受到化學家拉瓦錫的接待。當拉瓦錫得知普列斯特列的實驗后,他立即重做一遍得到了那種新的氣體,并第一個命名為氧,再通過思考研究建立了燃燒的氧化理論。
這是化學史上的一次革命。為此,我們除了對拉瓦錫敢于從“常識”頭上邁過一步的勇敢精神表示欽佩外,對普列斯特列被“常識”像夢魔一樣拉著,不能不為之嘆惜。
揭開天體的層層面紗 長期以來,古希臘天文學家托勒玫的“地心體系”的理論統(tǒng)治著人們的頭腦,托勒玫認為地球居于中央不動,日、月、行星和恒星都環(huán)繞地球運行。后來,哥白尼推翻了托勒玫的理論。
哥白尼在《天體運行論》中闡明了日心說,告訴我們:太陽是宇宙的中心,地球圍繞太陽旋轉。而后,布魯諾接受并發(fā)展了哥白尼的日心說,認為宇宙是無限的,太陽系只是無限宇宙中的一個天體系統(tǒng)。
伽利略通過望遠鏡觀察天體,發(fā)現(xiàn):日球表面凹凸不平,木星有四個衛(wèi)星,太陽有黑子,銀河由無數(shù)恒星組成,金星、水星都有盈虧現(xiàn)象等。不久,開普勒分析第谷·布拉赫的觀察資料,發(fā)現(xiàn)行星沿橢圓軌道運行,并提出行星三大運動定律,為牛頓發(fā)現(xiàn)萬有引力定律打下了基礎……因此可以這樣說:科學是不斷發(fā)現(xiàn)的過程,真理是不斷創(chuàng)新的過程。
禹和鯀 背龍上山 “班母”,“班妻”和“魯班尺” 帶“齒”的小草 墨子獻圖 ——墨子“拜師”之一 墨子與魯班的忘年交 ——墨子“拜師”之二 二郎入夢助李冰 ——李冰父子與都江堰之一 川蜀遍地二王廟 ——李冰父子與都江堰之二 八齡童“扁鵲”說“天話” 趙簡子三請扁鵲 ——扁鵲智激趙簡子之一 扁鵲三氣趙簡子 ——扁鵲智激趙簡子之二 莫逆之交情慟日月 ——扁鵲智激趙簡子之三 尚逸騙吃人蔡宅 ——扁鵲與活“死人”之一 諱疾忌醫(yī)鑄大錯 ——扁鵲與活“死人”之二 扁鵲與“死”活人 俏甜兒遭遇堅病 ——扁鵲與活仙姑之一 堅病不治遭白眼 ——扁鵲與活仙姑之二 腫泡眼唐寬助程頤 ——扁鵲與活仙姑之三 程頤求治活仙姑 ——扁鵲與活仙姑之四 長青河上演悲劇 ——扁鵲與活仙姑之五 ……。
1、創(chuàng)新是海爾發(fā)展的不竭動力。
海爾集團始終堅持以技術創(chuàng)新作為發(fā)展的手段和依托,在十幾年的發(fā)展過程中,從引進技術到整合國內外資源、自主創(chuàng)新,堅持“技術創(chuàng)新課題來自于市場難題”和“設計創(chuàng)造高質量、高附加值”的研發(fā)理念;通過技術創(chuàng)新使集團在中國市場和國際市場上取得長期的成功,營業(yè)額年平均增長率達到 78% ,持續(xù)保持在家電與其他相關領域的領先地位。2、馬化騰馬化騰從深圳大學畢業(yè)后就進入潤迅公司做軟件工程師,這段經歷使馬化騰明確了軟件開發(fā)的意義在于實用而不是寫作者的自娛自樂。
后來,他聯(lián)合幾個在深圳電信、網絡界有多年創(chuàng)業(yè)經驗的人開始創(chuàng)業(yè),打造騰訊公司。隨著用戶的增長,運營QQ所需的投入越來越大,馬化騰四處籌錢,在國內的銀行及投資商中屢屢碰壁后,馬化騰憑著6個版本、20多頁的商業(yè)計劃拿到了國外220萬美元的風險投資,從此,QQ帝國雄踞互聯(lián)網。
馬化騰還善于捕捉市場信息,勇于創(chuàng)新。一個偶然的機會他發(fā)現(xiàn)韓國網絡公司有一種給虛擬形象穿衣服的服務很受韓國網民歡迎,他立即聯(lián)合服裝服飾、手機、飾品公司共同開發(fā)了風靡“QQ族”的QQ秀,為騰訊帶來了驚人的利閏。
同時鑒于網絡游戲風靡世界的形勢,馬化騰投資運營了《穿越火線》等網絡游戲,并取得了巨大的成功。3、齊白石我國著名畫家齊白石,曾榮獲世界和平獎。
然而,面對已經取得的成功,他并不滿足,而是不斷汲取歷代畫家的長處,不斷改進自己作品的風格。他60歲以后的畫,明顯不同于60歲以前。
70歲以后,畫風又變了一次。80歲以后,他的畫風再度變化。
齊白石一生,曾五易畫風。正因為白石老人在成功后,仍然馬不停蹄地改變、創(chuàng)新,所以他晚年的作品比早期的作品更完美成熟,也形成了自己獨特的流派與風格。
4、袁隆平長期從事雜交水稻育種理論研究和制種技術實踐。1964年首先提出培育“不育系、保持系、恢復系”三系法利用水稻雜種優(yōu)勢的設想并進行科學實驗。
1970年,與其助手李必湖和馮克珊在海南發(fā)現(xiàn)一株花粉敗育的雄性不育野生稻,成為突破“三系”配套的關鍵。1972年育成中國第一個大面積應用的水稻雄性不育系“二九南一號A”和相應的保持系“二九南一號B”,次年育成了第一個大面積推廣的強優(yōu)組合“南優(yōu)二號”,并研究出整套制種技術。
1986年提出雜交水稻育種分為“三系法品種間雜種優(yōu)勢利用、兩系法亞種間雜種優(yōu)勢利用到一系法遠緣雜種優(yōu)勢利用”的戰(zhàn)略設想。被同行們譽為“雜交水稻之父”。
5、詹天佑,字眷誠,江西婺源人。1861年(清咸豐十一年)出生在一個普通茶商家庭。
兒時的詹天佑對機器十分感興趣,常和鄰里孩子一起,用泥土仿做各種機器模型。有時,他還偷偷地把家里的自鳴鐘拆開,擺弄和捉摸里面的構件,提出一些連大人也無法解答的問題。
1872年,年僅十二歲的詹天佑到香港報考清政府籌辦的“幼童出洋預習班”??既『螅赣H在一張寫明“倘有疾病生死,各安天命”的出洋證明書上畫了押。
從此,他辭別父母,懷著學習西方“技藝”的理想,來到美國就讀。
名人創(chuàng)新故事五則 [ 2006-4-22 9:58:00 | By: ywaxq ] 五易畫風的白石老人齊白石,本是個木匠,靠著自學,成為畫家,榮獲世界和平獎。
然而,面對已經取得的成功,他永不滿足,而是不斷汲取歷代名畫家的長處,改變自己作品的風格。他60歲以后的畫,明顯地不同于60歲以前。
70歲以后,他的畫風又變了一次。80歲以后,他的畫的風格再度變化。
據(jù)說,齊白石的一生,曾五易畫風;正因為白石老人在成功后仍然馬不停蹄,所以他晚年的作品比早期的作品更為成熟,形成獨特的流派與風格。牛頓晚年趨于保守牛頓是世界上最偉大的科學家之一,他對科學的貢獻是史無前例的。
牛頓的一生有許多偉大的發(fā)現(xiàn):力學三定律、萬有引力、光學環(huán)、光微粒說、冷卻定律以及微積分,然而到了晚年,他的研究陷入了亞里士多德的柏拉圖學說的范圍而不能自拔。他花了十年的時間來研究上帝的存在,結果自然毫無所得。
由此看來,即使是一個偉大的學者,一旦落入陳舊的范疇,就談不上有絲毫的成就。在權威圣圈面前1900年,著名教授普朗克和兒子在自己的花園里散步,他神情沮喪,很遺憾地對兒子說:“孩子,十分遺憾,今天有個發(fā)現(xiàn)。
它和牛頓的發(fā)現(xiàn)同樣同樣重要?!彼岢隽肆孔恿W假設及普朗克公式。
他沮喪這一發(fā)現(xiàn)破壞了他一直崇拜并虔誠地信奉為權威的牛頓的完美理論。他終于宣布取消自己的假設。
人類本應因權威而受益,卻不料竟因權威而受害,由此使物理學理論停滯了幾十年。25歲的愛因斯坦敢于沖破權威圣圈,大膽突進,贊賞普朗克假設并向縱深引申,提出了光量子理論,奠定了量子力學的基礎。
隨后又銳意破壞了牛頓的絕對時間和空間的理論,創(chuàng)立了震驚世界的相對論,一舉成名,成了一個更偉大的權威。氧的發(fā)現(xiàn)物體為什么會燃燒?18世紀時的權威理論的回答是“燒素說”,認為能燃燒的物體內含有一種名叫“燒素”的特殊物質。
1774年,英國有位叫普列斯特列的科學家,他在給氧化汞加熱時,發(fā)現(xiàn)從中分解出的純粹氣體可以促使物體燃燒。這是一種什么東西呢?普列斯特列習慣地從“燃素說”的常識出發(fā),就將它命名名“失燃素的空氣”。
同年10年,普列斯特列帶著他的實驗到法國游歷,受到化學家拉瓦錫的接待。當拉瓦錫得知普列斯特列的實驗后,他立即重做一遍得到了那種新的氣體,并第一個命名為氧,再通過思考研究建立了燃燒的氧化理論。
這是化學史上的一次革命。為此,我們除了對拉瓦錫敢于從“常識”頭上邁過一步的勇敢精神表示欽佩外,對普列斯特列被“常識”像夢魔一樣拉著,不能不為之嘆惜。
揭開天體的層層面紗長期以來,古希臘天文學家托勒玫的“地心體系”的理論統(tǒng)治著人們的頭腦,托勒玫認為地球居于中央不動,日、月、行星和恒星都環(huán)繞地球運行。后來,哥白尼推翻了托勒玫的理論。
哥白尼在《天體運行論》中闡明了日心說,告訴我們:太陽是宇宙的中心,地球圍繞太陽旋轉。而后,布魯諾接受并發(fā)展了哥白尼的日心說,認為宇宙是無限的,太陽系只是無限宇宙中的一個天體系統(tǒng)。
伽利略通過望遠鏡觀察天體,發(fā)現(xiàn):日球表面凹凸不平,木星有四個衛(wèi)星,太陽有黑子,銀河由無數(shù)恒星組成,金星、水星都有盈虧現(xiàn)象等。不久,開普勒分析第谷·布拉赫的觀察資料,發(fā)現(xiàn)行星沿橢圓軌道運行,并提出行星三大運動定律,為牛頓發(fā)現(xiàn)萬有引力定律打下了基礎……因此可以這樣說:科學是不斷發(fā)現(xiàn)的過程,真理是不斷創(chuàng)新的過程。
禹和鯀背龍上山“班母”,“班妻”和“魯班尺”帶“齒”的小草墨子獻圖——墨子“拜師”之一墨子與魯班的忘年交——墨子“拜師”之二二郎入夢助李冰——李冰父子與都江堰之一川蜀遍地二王廟——李冰父子與都江堰之二八齡童“扁鵲”說“天話”趙簡子三請扁鵲——扁鵲智激趙簡子之一扁鵲三氣趙簡子——扁鵲智激趙簡子之二莫逆之交情慟日月——扁鵲智激趙簡子之三尚逸騙吃人蔡宅——扁鵲與活“死人”之一諱疾忌醫(yī)鑄大錯——扁鵲與活“死人”之二扁鵲與“死”活人俏甜兒遭遇堅病——扁鵲與活仙姑之一堅病不治遭白眼——扁鵲與活仙姑之二腫泡眼唐寬助程頤——扁鵲與活仙姑之三程頤求治活仙姑——扁鵲與活仙姑之四長青河上演悲劇——扁鵲與活仙姑之五……。
1.德曼和自來水筆1884年,沃德曼是歐洲一家公司的職員,一次他從好幾位競爭者中為自己的公司拉到一筆生意。
但是當他遞上一瓶墨水和一支當時人們使用的羽毛筆,請對方在合同上簽字時,不料從筆尖滴下幾滴墨水,把合同給弄臟了。更糟糕的是,合同上的關鍵的字句被染得模糊不清。
沃德曼只得請對方稍等片刻,讓他去重新拿一張合同紙來。可是就在沃德曼離開的那一會兒,另一家公司的業(yè)務員乘機搶走了這筆生意。
這使沃德曼十分沮喪,他認為問題出在那支羽毛筆上。強烈的悔恨與憤慨的感情,變成了一種巨大的力量,他決心研制一種使用方便、墨水能自動地均勻流出的筆。
經過努力,沃德曼終于發(fā)明了自來水筆。雖然當時的自來水筆遠遠不如現(xiàn)在的鋼筆這樣精巧,但也不再像羽毛筆那樣使用不便和容易滴出墨水了。
由于沃德曼是這樣研制出自來水筆的,所以有人把自來水筆的誕生叫做“盛怒之后的發(fā)明”。2.魯班發(fā)明鋸的故事 相傳有一年,魯班接受了一項建筑一座巨大宮殿的任務。
這座宮殿需要很多木料,他和徒弟們只好上山用斧頭砍木,當時還沒有鋸子,效率非常低。一次上山的時候,由于他不小心,無意中抓了一把山上長的一種野草,卻一下子將手劃破了。
魯班很奇怪,一根小草為什么這樣鋒利?于是他摘下了一片葉子來細心觀察,發(fā)現(xiàn)葉子兩邊長著許多小細齒,用手輕輕一摸,這些小細齒非常鋒利。他明白了,他的手就是被這些小細齒劃破的。
后來,魯班又看到一條大蝗蟲在一株草上啃吃葉子,兩顆大板牙非常鋒利,一開一合,很快就吃下一大片。這同樣引起了魯班的好奇心,他抓住一只蝗蟲,仔細觀察蝗蟲牙齒的結構,發(fā)現(xiàn)蝗蟲的兩顆大板牙上同樣排列著許多小細齒,蝗蟲正是靠這些小細齒來咬斷草葉的。
這兩件事給了魯班很大啟發(fā)。于是他就用大毛竹做成一條帶有許多小鋸齒的竹片,然后到小樹上去做試驗,結果果然不錯,幾下子就把樹桿劃出一道深溝,魯班非常高興。
但是由于竹片比較軟,強度比較差,不能長久使用,拉了一會兒,小鋸齒就有的斷了,有的變鈍了,需要更換竹片。魯班想到了鐵片,便請鐵匠幫助制作帶有小鋸齒的鐵片。
魯班和徒弟各拉一端,在一棵樹上拉了起來,只見他倆一來一往,不一會兒就把樹鋸斷了,又快又省力,鋸就這樣發(fā)明了。3.五易畫風的白石老人 齊白石,本是個木匠,靠著自學,成為畫家,榮獲世界和平獎。
然而,面對已經取得的成功,他永不滿足,而是不斷汲取歷代名畫家的長處,改變自己作品的風格。他60歲以后的畫,明顯地不同于60歲以前。
70歲以后,他的畫風又變了一次。80歲以后,他的畫的風格再度變化。
據(jù)說,齊白石的一生,曾五易畫風;正因為白石老人在成功后仍然馬不停蹄,所以他晚年的作品比早期的作品更為成熟,形成獨特的流派與風格。4.小高斯巧解算術題 高斯是德國偉大的數(shù)學家。
小時候他就是一個愛動腦筋的聰明孩子。還是上小學時,一次一位老師想治一治班上的淘氣學生,他出了一道數(shù)學題,讓學生從1+2+3……一直加到100為止。
他想這道題足夠這幫學生算半天的,他也可能得到半天悠閑。誰知,出乎他的意料,剛剛過了一會兒。
小高斯就舉起手來,說他算完了。老師一看答案,5050,完全正確。
老師驚詫不已。問小高斯是怎么算出來的。
高斯說,他不是從開始加到末尾,而是先把1和100相加,得到101,再把2和99相加,也得101,最后50和51相加,也得101,這樣一共有50個101,結果當然就是5050了。聰明的高斯受到了老師的表揚。
5.懷炳和尚撈鐵牛 公元1066年,我國宋朝英宗年間,黃河發(fā)洪水,沖垮了河中府(今山西省永濟縣)城外的一座浮橋,將兩岸岸邊用來拴住鐵橋的每個1萬斤重的8個鐵牛,也沖到了河里。洪水退去以后,為了重建浮橋,需將這8個大鐵牛打撈上來。
在當時是一件極為困難的事,府衙為此貼了招賢榜。后來,一個叫懷炳的和尚揭了招賢榜。
懷炳經過一番調查摸底和反復思考,指揮一幫船工終于將8個大鐵牛全都撈上了岸。懷炳提出的辦法是,在打撈的那一天,他指揮一幫船工,將兩條大船裝滿泥沙,并排地靠在一起;同時在兩條船之間搭了一個連接架。
船劃到鐵牛沉沒的地方后,他叫人潛人水下,把拴在木架上繩子的另一端牢牢地綁在鐵牛上。然后船上的船工一面在木架上收緊繩子,一面將船里的泥砂一鏟一鏟地拋人河中。
隨著船里泥沙的不斷減少,船身一點一點地向上浮起。當船的浮力超過船身和鐵牛的重量時,陷在泥沙中的鐵牛便逐漸浮了起來。
這時,通過船的劃動,很容易地就能把鐵牛拉到江邊并拉上岸。如此反復進行了8次,終于將8個大鐵牛全都打撈到了岸上。
愛迪生(1847~1931)Edison,Thomas Alva
1877年,發(fā)明了留聲機,這使他名揚四海。1878年,開始白熾燈的研究,在十幾個月中經過多次失敗后,于1879年10月21日成功地點亮了白熾炭絲燈,穩(wěn)定地點亮了兩整天。1882年,在紐約珍珠街創(chuàng)辦世界第二座公用火電廠,建立起紐約市區(qū)電燈照明系統(tǒng),成為現(xiàn)代電力系統(tǒng)的雛形。電照明的實現(xiàn),不僅大大改善了人們生產勞動的條件,也預示著日常生活電氣化時代即將到來。1883年,愛迪生在試驗真空燈泡時,意外地發(fā)現(xiàn)冷、熱電極間有電流通過。這種現(xiàn)象后來稱為愛迪生效應,成為電子管和電子工業(yè)的基礎。
馬丁·路德·金(Martin Luther King, Jr.,1929年1月15日—1968年4月4日),著名的美國民權運動領袖,1964年度諾貝爾和平獎獲得者,有金牧師之稱。
1954年馬丁·路德·金成為亞拉巴馬州蒙哥馬利市的德克斯特大街浸信會教堂(Dexter Avenue Baptist Church)的一位牧師。1955年12月1日,一位名叫做羅沙·帕克斯的黑人婦女在公共汽車上拒絕給白人讓座位,因而被蒙哥馬利節(jié)警察當局的當?shù)鼐瘑T以違反公共汽車座位隔離條令為由逮捕了她。馬丁·路德·金立即組織了蒙哥馬利罷車運動(蒙哥馬利市政改進協(xié)會),號召全市近5萬名黑人對公共法與公司進行長達1年的抵制,迫使法院判決取消地方運輸工具上的座位隔離。從此他成為民權運動的領袖人物。1958年他因流浪罪被逮捕。1963年金組織了爭取黑人工作機會和自由權的華盛頓游行。1964年,他被授予諾貝爾和平獎。1968年4月4日,他在旅館的陽臺被一名種族分子刺客開槍正中喉嚨致死。
1986年1月,總統(tǒng)羅納德·里根簽署法令,規(guī)定每年一月份的第三個星期一為美國的馬丁·路德·金全國紀念日以紀念這位偉人,并且訂為法定假日。迄今為止美國只有三個以個人紀念日為法定假日的例子,分別為紀念發(fā)現(xiàn)美洲大陸的哥倫布的Columbus Day (十月第二個星期一), 紀念喬治·華盛頓的Presidents' Day(二月第三個星期一),與此處所提到的馬丁·路德·金紀念日。他最有影響力且最為人知的一場演講是1963年8月28日的《我有一個夢想》,迫使美國國會在1964年通過《民權法案》宣布種族隔離和種族歧視政策為非法政策。
馬丁·路德·金為黑人謀求平等,發(fā)動了美國的民權運動,功績卓著,聞名于世。金在成為民權運動積極分子之前,是黑人社區(qū)必有的浸禮會的牧師。民權運動是美國黑人教會的產物,本文記敘金的第一次民權演說,揭示了民權運動與黑人教會的關系。
1.1968年4月4日,美國黑人民權領袖馬丁路德金遇刺身亡,終年三十九歲。
2.1968年4月,馬丁路德金前往孟菲斯市領導工人罷工,下榻洛林汽車旅館。4日晚飯前,他立在二樓三百號房間的陽臺上,與人談話。這時在街對面的一幢公寓里,一個狙擊手端著一架帶有觀測鏡的汽步槍,向他射去。子彈從前面穿過他的脖子,在顎后爆炸,他隨即倒地不起。
3.馬丁路德金于1929年1月29日出生于美國喬治亞州亞特蘭大一個牧師家庭。他于1955年從波士頓大學獲得神學博士學位后,也成為一位牧師。
4.1955年12月1日,在美國蒙哥馬利市的一輛公交車上,一個叫羅莎帕克斯的黑人裁縫因為拒絕為白人讓座而遭到逮捕,馬丁路德金隨即號召黑人掀起罷乘運動,從此成為黑人民權運動的領袖。
5.他主張運用非暴力的方式為黑人爭取權益,認為只要一個國家的立國理念是人道、自由的,即使由于歷史的原因,還存在許多暗角,人們對平等、正義的訴求遲早會取得勝利。
6.1960年1月31日,一個黑人大學生到一家連鎖店買酒遭到拒絕,理由是‘我們不為黑人服務’。馬丁路德金于是發(fā)起‘入座運動’,具體做法是,平靜地進入任何拒絕為黑人服務的地方,禮貌地提出要求,得不到就不離開。不到兩個月,運動席卷了美國南部五十多座城市。參加者打不還手,罵不還口,服裝整潔,頭發(fā)一絲不茍,以最有尊嚴的目光請求服務。縱使遇到嘲弄、侮辱,依舊不卑不亢,得不到服務,就坐下來讀書。許多人在‘運動’中被捕,但馬丁路德金早已發(fā)出號召──‘填滿監(jiān)獄’。
7.1963年8月28日,馬丁路德金在華盛頓廣場的林肯紀念堂前舉行了規(guī)模浩大的黑人集會,發(fā)表著名的演講《我有一個夢想》。當天,肯尼迪總統(tǒng)就邀請他到白宮作客。1964年,馬丁路德金被授予諾貝爾和平獎。在他逝世后,里根總統(tǒng)于1986年1月規(guī)定2月的第三個星期一為馬丁路德金紀念日。
聲明:本網站尊重并保護知識產權,根據(jù)《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果我們轉載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權利,請在一個月內通知我們,我們會及時刪除。
蜀ICP備2020033479號-4 Copyright ? 2016 學習鳥. 頁面生成時間:3.762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