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故:管仲少時喪父,老母在堂,生活貧苦,不得不過早地挑起家庭重?fù)?dān),為維持生計,與鮑叔牙合伙經(jīng)商;后從軍,到齊國,幾經(jīng)曲折,經(jīng)鮑叔牙力薦,為齊國上卿(即丞相),有“春秋第一相”之譽,輔佐齊桓公成為春秋時期第一霸主,所以又說“管夷吾舉于士”。
出自:孟子[先秦]《生于憂患,死于安樂》。
原文:舜發(fā)于畎畝之中,傅說舉于版筑之間,膠鬲舉于魚鹽之中,管夷吾舉于士,孫叔敖舉于海,百里奚舉于市。故天將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過,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慮而后作,征于色發(fā)于聲而后喻。入則無法家拂士,出則無敵國外患者,國恒亡,然后知生于憂患而死于安樂也。
釋義:舜從田野耕作之中被起用,傅說從筑墻的勞作之中被起用,膠鬲從販魚賣鹽中被起用,管夷吾被從獄官手里救出來并受到任用,孫叔敖從海濱隱居的地方被起用,百里奚被從奴隸市場里贖買回來并被起用。
所以上天要把重任降臨在某人的身上,一定先要使他心意苦惱,筋骨勞累,使他忍饑挨餓,身體空虛乏力,使他的每一行動都不如意,這樣來激勵他的心志,使他性情堅忍,增加他所不具備的能力。
一個人,常常發(fā)生錯誤,這樣以后才能改正,在內(nèi)心里困惑,思慮阻塞.然后才能知道有所作為,別人憤怒表現(xiàn)在臉色上,怨恨吐發(fā)在言語中,然后才能被人所知曉。一個國家,如果在國內(nèi)沒有堅守法度的大臣和足以輔佐君王的賢士,在國外沒有實力相當(dāng)、足以抗衡的國家和來自國外的禍患,這樣的國家就常常會走向滅亡。
這樣以后才知道憂慮禍患能使人(或國家)生存發(fā)展,而安逸享樂會使人(或國家)走向滅亡的道理了。
擴展資料:
創(chuàng)作背景
孟子作為孔子之后儒家學(xué)派最重要的代表人物,把孔子的“仁”發(fā)展為“仁政”的學(xué)說,提出“民貴君輕”的思想,主張國君實行“仁政”,要與民“同樂”。孟子的思想學(xué)說就是著作《孟子》?!睹献印酚涊d了孟子的言行,是一部對話體著作。
其顯著特點一是氣勢充沛,雄辯而色彩鮮明;二是善于以典型事例、比喻和寓言闡述事理。此文選自《孟子·告子下》。春秋戰(zhàn)國時期,戰(zhàn)亂紛爭,一個國家要想立于不敗之地,要奮發(fā)圖強,不能安于現(xiàn)狀、不思進取。這篇文章就是在這種背景下寫的。
“生于憂患,死于安樂”,一反一正,一是一異,相輔相成地說明了同一人生哲理的兩面。既不使人因正面說教而感沉悶,又不為邀人眷顧而故發(fā)驚人之談;既娓娓動聽,又給人警策;既不庸,又不妄。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生于憂患,死于安樂”這一命題的明確提出,在孟子也許只是為了給人以政治道德上的啟迪。但作為一條具普遍意義的人生哲理,其影響絕不僅僅表現(xiàn)在政治道德上。
特別是“困于心,衡于慮,而后作;征于色,發(fā)于聲,而后喻”兩句,直接導(dǎo)引了中國古典文學(xué)藝術(shù)創(chuàng)造的一條極重要的美學(xué)原則的形成,這就是“發(fā)憤抒情”這一美學(xué)創(chuàng)作原則。這亦是千百年來,孟子此篇所以膾炙人口的原因。
相傳此菜出于〔清〕光緒末年的“天一坊”飯莊。據(jù)陸辛農(nóng)《食事雜詩輯》載:1900年八國聯(lián)軍侵占天津,縱兵行搶。流氓地痞趁火打劫后,來至“天一坊”大吃大喝。叫茶時,誤將“青蝦炸蹦兩吃”呼為“罾蹦魚”。侍者為之糾正,叫菜人惱羞成怒,欲要鬧事。照應(yīng)人(主持飯莊服務(wù)的“堂頭”)勸告說有此菜,“說此侍者新來不識,責(zé)其入告灶上。人正驚訝,照應(yīng)人急入,使擇大活鯉,宰殺去臟留鱗,沸油速炸,撈出盛盤澆汁,全尾乍鱗,脆嫩香美,從此乃有此菜至今?!标懯喜⒂性娫疲骸氨辈项赴偈罎O,東西淀說海神居,名傳第一白洋鯉,烹做津沽罾蹦魚”,以紀(jì)其事。
“敲竹杠”的典故
封建時代的官吏,要一清如水,一點不貪,怕是找不到的?!八燎鍎t無魚”,用在這里恰好。讀《唐浩明評點曾國藩家書》,覺得唐氏評點大不同于一般的“注”,而像一篇篇的學(xué)術(shù)隨筆,豐富有趣,又隨意輕松。其中就涉及這類事。說到曾家的老九,曾國荃。他善戰(zhàn)勇猛,攻克金陵,立了天下第一功。但是也貪。搶了財寶就運回湖南老家買田置房。據(jù)云湘軍整個都是如此,把金銀財寶裝到竹筒里帶回家。后來朝廷就令關(guān)卡人員查,每見運竹筒者,就敲一敲,聽其聲,以檢查?!扒弥窀堋币辉~,實是由此而來。說得有趣。且說曾國藩的小女曾紀(jì)芬,高壽九十二,她后來寫回憶錄,述及曾府往事。她說,其九叔忠襄公“每克一名城,奏一凱歌,必請假還家一次。頗以求田問舍自晦?!边@意思是,在家買田買房,是向朝廷表示自己沒有大志,沒有野心,只求以后過好日子。此乃“自晦”之意。唐浩明的一段評點寫得很好,錄之如下:“購置良田美宅,在老百姓的眼里是對錢物的貪戀,但在當(dāng)國者看來,卻正是無大志無野心的表現(xiàn)。這種說法是有根據(jù)的?!度龂尽返年惖莻骼镉幸粍t故事。劉備有一次對許汜說,您有國士的名聲,當(dāng)今天下大亂,應(yīng)當(dāng)憂國憂君才是,但您只一個勁兒地買田起屋,沒有什么好的主意可供采納。這可是陳登所不喜歡的事。后來辛棄疾據(jù)此典故寫了幾句詞:‘求田問舍,怕因羞見,劉郎才氣?!o(jì)芬拿這段典故為其叔遮掩,認(rèn)為曾國荃,是以求田問舍來表明他無政治野心,借此清除當(dāng)國者的猜忌而求自保。真是這樣的嗎?怕未必。”其實曾老九表現(xiàn)其政治野心的地方已經(jīng)太多了,這不說。“評點”說到李鴻章之貪,更是太多?!袄罴液笕酥两癖4嬷铠櫿氯ナ篮?,其子孫遺產(chǎn)分配的合同。合同中提到李家在合肥、巢縣,六安州、霍山都有大量田產(chǎn),在揚州有當(dāng)鋪,在廬州府、江寧、揚州、上海等地有大批房產(chǎn)。合同中只提到不動產(chǎn),至于金銀財寶等動產(chǎn)部分還不知有多少。”這是在評點曾國藩同治三年致曾國荃信里說的,曾氏原信里還說道:“有自滬來者,言其署中藏珍珠燈、八寶床、翡翠菜碗之類,值數(shù)十萬金,其弟季荃好貨尤甚”。這就是清代名臣、封疆大吏的一般情況。曾國荃自己應(yīng)當(dāng)說很好,不貪。但他信中也言及給官員送禮,北京一行,送銀萬余兩,這可并不是他自己掏腰包。而且家里的大宅子蓋起來,怕也不是只靠薪俸所能辦到?!霸u點”隨手寫道,當(dāng)時民間有一聯(lián)語,云:“宰相合肥天下瘦,司農(nóng)常熟世間荒?!痹紫嗑椭咐铠櫿?,他是安徽合肥人;司農(nóng)指翁同和,他是江蘇常熟人。翁氏是有名望有功勞的開明人物,是光緒皇帝的老師,為光緒皇帝起草過變法的詔書。他在當(dāng)時也還是較為清廉的官吏,把他寫在此聯(lián)內(nèi),我想,也許是為了湊成聯(lián)語的對偶。他并不以貪著名。
古代政界人物以“求田問舍”表明“自晦”,真也有點意思。“評點”引辛詞“怕因羞見,劉郎才氣”一句里的“因”字,諸書均寫為“應(yīng)”,所引似誤。我想就此補充一例。那就是清代大詩人龔自珍《己亥雜詩》里的兩句。詩云:“一事避君君慝笑;劉郎才氣亦求田?”詩有自注,說“儉歲,有鬻田六畝者,予愿得之。友人來問此事?!笔粘刹缓茫腥艘u六畝地。龔氏想買。怕朋友來問,他就寫了這詩作答。他有“劉郎才氣”,卻也想求田。他沒說“怕應(yīng)羞見”,但是沒向朋友講,怕朋友笑話,也還是有點不好意思。其實,貪官一買百畝千畝,他那六畝算什么?花的是官俸;還不知后來究竟買到?jīng)]有。有點兒酸勁兒。
1.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 --出處《老子》 中國有句古話叫“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說的是傳授給人既有知識,不如傳授給人學(xué)習(xí)知識的方法。
道理其實很簡單,魚是目的,釣魚是手段,一條魚能解一時之饑,卻不能解長久之饑,如果想永遠(yuǎn)有魚吃,那就要學(xué)會釣魚的方法。 2.子非魚,焉知魚之樂也? 莊子與惠子游于濠梁之上.莊子曰:"攸魚出游從容,是魚之樂也."惠子曰:"子非魚,安知魚之樂?"莊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魚之樂?"惠子曰:"我非子,故不知子矣;子故非魚也,子之不知魚之樂全矣."莊子曰:"請循其本.子曰`汝安知魚樂`云者,既已知吾知之而問我.我知之濠上也." 3.魚羊為鮮 “魚羊為鮮”這典故,據(jù)傳還是我國廚師鼻祖彭祖所創(chuàng)。
烹調(diào)方法是將適量的羊肉(帶骨)和魚肉(魚頭也可)切成段(塊)合熬,既可無羊肉的膻味,又具助陽補精血之功效。 4.關(guān)于雙鯉魚。
. 漢以前,“雙鯉魚”就是古代的信封。 這種信封和現(xiàn)在用紙糊成口袋形的信封不同,它是用兩塊魚形的木板做成的,中間夾著書信。
秦漢時期,有一部樂府詩集叫《飲馬長城窟行》,主要記載了秦始皇修長城,強征大量男丁服役而造成妻離子散之情,且多為妻子思念丈夫的離情,其中有一首五言寫道:“客從遠(yuǎn)方來,遺我雙鯉魚;呼兒烹鯉魚,中有尺素書。長跪讀素書,書中竟何如?上言長相思,下言加餐飯?!?/p>
這首詩中的“雙鯉魚”,也不是真的指兩條鯉魚,而是指用兩塊板拼起來的一條木刻鯉魚?!昂魞号膈庺~”,即解繩開函,“中有尺素書”即開函看到用素帛寫的書信。
這種鯉魚形信封沿襲很久,一直到唐代還有仿制。 漢代文書以簡牘為主,簡牘由竹木制成,長度大約為漢尺l尺。
為防散亂、泄密,將簡兩塊對合,文字向里,外面結(jié)繩處加上封泥。 到漢末,個別書信已有用紙的。
后來,信封逐漸被人們廣泛使用。明、清代的信封和現(xiàn)代的信封大體相同,但寫法不同,信封的正反面都寫字,而且由于寫信的對象身份地位不同而有不同的寫法。
5.水至清則無魚 水太清了,魚就無法生存,要求別人太嚴(yán)格了,就沒有伙伴?,F(xiàn)在有時用來表示對人或物不可要求太高。
也說“水清無魚”。 【出處】《大戴禮記·子張問入官篇》:“水至清則無魚,人至察則無徒?!?/p>
《后漢書·班固傳》:“君性嚴(yán)急,水清無大魚……宣蕩佚簡易。” 6.魚和熊掌不可兼得 語出《孟子》: 魚,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魚而取熊掌者也。
生,我所欲也,義,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義者也。
意思是:魚和熊掌都是美味,我都想要,但是二者不可能都得到,那我就取熊掌吧,生命和大義都是我想要的,但如果我不能二者兼得的話,我寧愿失去生命,以全大義。 孟子的話在告誡人們要重義,寧可舍生取義,但是人們往往忘記了這本來的意思,卻津津樂道于魚和熊掌不可兼得。
雖然,這也是一個真理。 人不能太貪心,事情不可能讓一個人占盡便宜,有所得必有所失,我們應(yīng)該學(xué)會放棄次要的而顧著重要的。
這道菜的誕生在上百年前,地點在黃山西南麓的黃山區(qū)郭村鄉(xiāng)的小村落扁擔(dān)鋪。話說有一年,徽州府調(diào)來了個姓苗的酷吏當(dāng)知府。此人嗜魚成性,食不離魚,且愛吃活蹦亂跳的鮮魚,尤其是鱖魚,這可就難壞了他手下的衙役們。因為徽州境內(nèi)重巒疊嶂,水流湍急,難產(chǎn)大魚,徽州人吃鱖魚都要從貴池、銅陵等沿江地區(qū)靠肩挑運進,往返一趟要六七天時間。由于當(dāng)時沒有保鮮設(shè)備,魚一腐爛就只好丟棄,使得一些商人因此折本而破產(chǎn)。商人只有在氣候轉(zhuǎn)涼時,才到江邊去購鱖魚,用木桶盛裝,雇挑夫沿池州至徽州的府際干道挑往徽州山區(qū)販賣。
扁擔(dān)鋪地處池州至徽州府際干道的中段。一出扁擔(dān)鋪就到了徽州地界,翻過上七里下八里的羊棧嶺古道,就是古黟的宏村。這一年,經(jīng)常給苗知府運送鱖魚的衙役王小二看天氣轉(zhuǎn)涼了,就雇了八個楊家莊的楊姓挑夫到江邊去收購活鱖魚,然后趕緊往回趕,一則是交差,滿足苗知府的食魚欲,二則自己也想賺一筆錢好好過個年??墒翘旃蛔髅?,上路后天氣熱了起來,鱖魚在桶中開始窒息。王小二只好催挑夫日夜兼程往前趕,到了扁擔(dān)鋪住店后,王小二打開桶蓋看看,不少魚已經(jīng)窒息而死了,散發(fā)出一股臭味。王小二著了急,受堂杖只是皮肉之苦,可要返回貴池重買,錢由哪個出?自己要血本無歸了。所幸這王小二腦瓜子靈活,情急生智,忙叫挑夫把魚刮鱗剔腮,剖肚剔腸,然后在魚身上抹上一層食鹽殺殺臭味,這樣不至于虧本。為試鱖魚“腌鮮”的味道如何,王小二提出幾條大鱖魚叫扁擔(dān)鋪一飯店廚師煎燒。廚師放了佐料紅燒后,大家試著嘗了嘗。真是不吃不知道,吃了嚇一跳。大家認(rèn)為雖與鮮鱖魚味道相差很大,卻別有一番風(fēng)味。王小二笑了,主意已定,叫眾挑夫飯后繼續(xù)趕路,將“臭”鱖魚盡快挑到徽州府,眾人均不解其意。
王小二的兄長王老大是府前街一家名餐館的廚師。王小二一到徽州府,沒有忙著去衙門復(fù)命,而是將八個挑夫挑的16桶臭鱖魚全部交給了王老大。王老大雇請來城里的諸多廚師,洗凈臭鱖魚,然后配姜、蒜、椒、醬、酒、筍等佐料精燒細(xì)制,又寫了一條“徽菜珍品風(fēng)味鱖魚應(yīng)市,本店免費品嘗”的橫幅拉出來,立即吸引了許多顧客,不少達官貴人、市井人家應(yīng)約而來,品嘗“風(fēng)味鱖魚”。大家吃過魚后,都連連道好,問王家兄弟是用什么神奇的佐料燒制的,王家兄弟笑而不答。
再說苗知府沒有如期吃上王小二去貴池購買的鮮鱖魚,早已對魚饞涎欲滴,正在這時,王小二從府前街端了一鍋“風(fēng)味鱖魚”送到苗知府的餐桌上,苗知府顧不了多問,張口一嘗,道:“風(fēng)味鱖魚,名不虛傳!”原來這“風(fēng)味鱖魚”聞起來臭,吃起來香,既保持了鱖魚的本味原汁,肉質(zhì)又醇厚入味,同時骨刺與魚肉分離,肉成塊狀。苗知府吃了還想吃,不再向王小二追問要吃鮮鱖魚的事了。臭鱖魚由此聲名遠(yuǎn)揚,一躍而登上徽菜譜。
自此以后,王家兄弟便在徽州府的市中心開了一家“風(fēng)味鱖魚館”,做販賣烹飪一條龍生意,用“風(fēng)味鱖魚”品牌招攬顧客,生意紅紅火火。而那八位楊姓挑夫,也因為熟悉和掌握了臭鱖魚的腌制方法,在扁擔(dān)鋪這個地方開設(shè)了一家楊記鱖魚館,從此一開就是百年歷史。
成語:臥冰求鯉(臥冰求鯉)
— 漢 典 Zdic.net —
--------------------------------------------------------------------------------
【解釋】: 晉 干寶 《搜神記》卷十一:“[ 王祥 ]母常欲生魚,時天寒冰凍, 祥 解衣,將剖冰求之,冰忽自解,雙鯉躍出?!笔乱嘁姟稌x書·王祥傳》。又記 王延 為繼母叩凌求魚, 楚僚 為繼母臥冰求魚,故事略同。后遂以“臥冰求鯉”為孝親的典實。亦省作“ 臥冰 ”。《敦煌變文集·父母恩重經(jīng)講經(jīng)文》:“泣竹臥冰也不及,百年侍養(yǎng)莫交虧?!?宋 梅堯臣 《胡夫人挽歌》:“誰復(fù)向寒月,臥冰求鯉魚?” 明 沈受先 《三元記·及第》:“憶昔臥冰求鯉,泣竹筍生,第恐難成。” 聶紺弩 《談魯迅先生的》:“至于專門講些繁文縟節(jié),如所謂昏定晨省,冬溫夏凊之類,或作些奇奇怪怪的事情,如臥冰埋兒之類的,正和挖空心事來虐待父母的人一樣,連一個也沒有?!?峻青 《海嘯》第三章:“我一定對你老人家克盡孝道,即使臥冰求鯉,割股事親也決不在話下?!?/p>
臥冰求鯉
晉朝時期,有個叫王祥的人,心地善良。他幼年時失去了母親。后來繼母朱氏對他不慈愛,時常在他父親面前說三道四,搬弄是非。他父親對他也逐漸冷淡。
王祥的繼母喜歡吃鯉魚。有一年冬天,天氣很冷,冰凍三尺,王祥為了能得到鯉魚,赤身臥在冰上。他渾身凍得通紅,仍在冰上禱告求鯉魚。正在他禱告之時,他右邊的冰突然開裂。王祥喜出望外,正準(zhǔn)備跳入河中捉魚時,忽從冰縫中跳出兩條活蹦亂跳的鯉魚。王祥高興極了,就把兩條鯉魚帶回家供奉給繼母。
他的舉動,在十里鄉(xiāng)村傳為佳話。人們都稱贊王祥是人間少有的孝子。有詩頌曰:
繼母人間有,王祥天下無;
至今河水上,留得臥冰模。
【后生可畏典故原文】:
《論語·子罕》:“子曰:‘后生可畏,焉知來者之不如今也?四十、五十而無聞焉,斯亦不足畏也已。’”
后生可畏: 意指青年人前程遠(yuǎn)大,成就將超過年長的人,值得敬佩。孔子在勉勵他的學(xué)生求學(xué)上進時說,青年人是可怕的,怎么能斷定他們將來趕不上現(xiàn)在的人呢?一個人到了四、五十歲還沒有什么成就,那就不值得害怕了。
【例句】:
三國魏·曹丕《與吳質(zhì)書》:“后生可畏,來者難誣;然恐吾與足下不及見也?!?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文學(xué)》:“吏部尚書何晏甚奇之,題之曰:‘后生可畏,若斯人者可與言天人之際矣?!?/p>
主謂 青年必能超越先輩,令人敬畏?!墩撜Z·子罕》:“~。焉知來者之不如今也?!薄靼x。多用人形容青年實力。→風(fēng)華正茂 ?馬齒徒增
解釋 后生:后輩、下一代。指青年勢必超過前輩,令人敬畏。
出處 《論語·子罕》:“后生可畏,焉知來者之不如今也?!?/p>
孔子說:“青年勢必超過前輩,令人敬畏,怎么知道將來還 不如現(xiàn)在呢?如果四五十歲還沒有名聲的話,也就不值得害怕 了?!北彼谓?jīng)學(xué)家邢昺注釋說:“年輕人完全可以通過積累學(xué)行, 成就道德,他們確實令人敬畏,哪里知道日后他們這些年輕人的 道德文章會不如今天的我呢?如果年少時不積累學(xué)行,成就道德, 到了四十歲、五十歲還沒有什么名聲,這時候即使打算硬著頭皮 來充電,也終究成就不了大的道德,所以已經(jīng)不值得害怕了。”
孔子的這句話強調(diào)了兩個方面,一是強調(diào)學(xué)習(xí)的重要性;二 是強調(diào)學(xué)以致用的重要性。后生可畏,前提是后輩、下一代應(yīng) 該首先受到良好的教育, 教育搞得好,青年人的前 途才會一片光明;同時, 青年人必須在年少時就進 行不懈的努力,只有這樣 才能超越現(xiàn)在。如果到了 四五十歲還一事無成的話, 那就說明教育沒有成功或 者自身沒有努力,已經(jīng)沒 有什么希望了。
含有魚字的成語故事 詞 目: 鳶飛魚躍 發(fā) 音: yuān fēi yú yuè 近義詞: 魚躍鳶飛 用 法: 聯(lián)合式;作謂語;含褒義 釋 義: 鳶:老鷹。
鷹在天空飛翔,魚在水中騰躍。形容萬物各得其所。
出 處: 《詩經(jīng)·大雅·旱麓》:“鳶飛戾天,魚躍于淵?!?示 例: 清水池塘傍茅舍,~竹萬竿。
(陳毅《由北京到廣州》詩) 詞 目: 魚游釜底 發(fā) 音: yú yóu fǔ dǐ 釋 義: 魚在鍋里游。比喻處境十分危險,有行將滅亡之虞。
出 處: 清·秋瑾《普告同胞檄稿》:“夫魚游釜底,燕處焚巢,旦夕偷生,不自知其頻于外殆,我同胞其何以異是耶?” 示 例: ~難持久?!锴濉ず殚瑘@《后南柯·宮議》詞 目: 魚目混珍 發(fā) 音: yú mù hùn zhēn 釋 義: 比喻以假亂真。
出 處: 《參同契》上:“魚目豈為珠,蓬蒿不成槚?!碧啤だ畎住而Q皋歌送岑徵君》:“蝘蜓嘲龍,魚目混珍?!?/p>
詞 目: 魚龍曼延 發(fā) 音: yú lóng màn yán 釋 義: ①古代百戲雜耍名。由藝人執(zhí)持制作的珍異動物模型表演,有幻化的情節(jié)。
魚龍即所謂猞猁之獸,曼延亦獸名。②喻虛假多變,玩弄權(quán)術(shù)。
亦作“魚龍漫衍”。亦作“魚龍 詞 目: 魚龍百變 發(fā) 音: yú lóng bǎi biàn 釋 義: 像魚龍那樣變化多端。
出 處: 北周·庾信《謝滕王集序啟》:“譬其毫翰,則風(fēng)雨爭飛;論其文采,則魚龍百變。” 示 例: 昌黎(韓愈)文無不根據(jù)經(jīng)典,而議論仍未嘗襲前人陳言,故下筆如~。
★清·何焯《義門讀書記·昌黎集》詞 目: 魚爛取亡 發(fā) 音: yú làn qǔ wáng 釋 義: 魚爛自內(nèi)而發(fā)。比喻因內(nèi)部腐敗而自取滅亡。
出 處: 梁啟超《中國國債史》:“即微外國債主之干涉,而魚爛取亡之氣象,猶岌岌不可終日也?!?詞 目: 魚貫雁行 發(fā) 音: yú guàn yàn xíng 近義詞: 魚貫而入、魚貫雁比 用 法: 聯(lián)合式;作賓語;比喻連續(xù)而進 釋 義: 比喻連續(xù)而進,猶如魚群相接,雁陣行進。
出 處: 清·馬建忠《上李伯相復(fù)議何學(xué)士如璋奏設(shè)水師書》:“所隸之艦即可成隊合操,水師之魚貫雁行,即陸軍之步伐止齊?!?詞 目: 魚沉雁杳 發(fā) 音: yú chén yàn yǎo 釋 義: 比喻書信不通,音信斷絕。
出 處: 唐·戴叔倫《相思曲》:“魚沉雁杳天涯路,始信人間別離苦。” 示 例: 源(劉源)出門年余,~。
★清·王韜《凇濱瑣話·劉大復(fù)》詞 目: 似水如魚 發(fā) 音: sì shuǐ rú yú 釋 義: 像魚和水一樣不能離開。形容關(guān)系密切,不可分離。
多指男女情人。出 處: 元·王實甫《西廂記》第五本第四折:“若不是大恩人拔刀相助,怎能勾好夫妻似水如魚?!?/p>
明·張鳳翼《紅拂記·傳奇大意》:“李靖人豪,張姬女俠,相逢似水如魚?!?示 例: 《正旦唱》這廝只因飽暖生淫欲……《正旦唱》便休想~。
★明·賈仲名《對玉梳》第三折 詞 目: 三日打魚,兩日曬網(wǎng) 發(fā) 音: sān rì dǎ yú,liǎng rì shài wǎng 釋 義: 比喻對學(xué)習(xí)、工作沒有恒心,頻繁中斷,不能長期堅持。出 處: 清·曹雪芹《紅樓夢》第九回:“因此也假說來上學(xué),不過是三日打魚,兩日曬網(wǎng),白送些束修禮物與賈代儒?!?/p>
示 例: 體育鍛煉要每天堅持,不要~。詞 目: 清水無大魚 發(fā) 音: qīng shuǐ wú dà yú 釋 義: 指待人處事不能求全責(zé)備。
出 處: 語出《漢書·東方朔傳》:“水至清則無魚,人至察則無徒?!?詞 目: 白魚赤烏 發(fā) 音: bái yú chì wū 釋 義: 為祥瑞之兆。
出 處: 《史記·周本紀(jì)》:“武王渡河,中流,白魚躍入王舟中,武王俯取以祭。既渡,有火自上復(fù)于下,至于王屋,流為烏,其色赤,其聲魄云?!?/p>
示 例: ~之符,黃金紫玉之瑞,事豐奇?zhèn)ィo富膏腴,無益經(jīng)典而有助文章?!锬铣ち骸③摹段男牡颀垺ふ暋吩~ 目: 魚沉鴻斷 發(fā) 音: yú chén hóng duàn 釋 義: 比喻書信不通,音信斷絕。
出 處: 明·王玉峰《焚香記·餞別》:“又恐魚沉鴻斷,阻隔云山,銜悲飲淚有萬千?!?詞 目: 鮑魚之次 發(fā) 音: bào yú zhī cì 釋 義: 賣咸魚的店鋪。
魚常腐臭,因以喻惡人之所或小人聚集之地。亦作“鮑魚之次”。
出 處: 《大戴禮記·曾子疾病》:“與君子游,苾乎如入蘭芷之室,久而不聞,則與之化矣;與小人游,貸乎如入鮑魚之次,久而不聞,則與之化矣?!蓖跗刚浣庠b:“次,若今市亭然。”
以上內(nèi)容是成語故事:含有魚字的成語 內(nèi)容提要: 含有魚字的成語 詞 目: 鳶飛魚躍 發(fā) 音: yuān fēi yú yuè 近義詞: 魚躍鳶飛 用 法: 聯(lián)合式;作謂語;含褒義 釋 義: 鳶:老鷹。鷹在天空飛翔,魚在水中騰躍。
形容萬物各得其所。 出 處: 《詩經(jīng)·大雅·旱麓》:。
應(yīng)該是麗魚。麗魚在繁殖時期,因把卵和幼魚照顧得非常妥善而聞名。外形美麗,性情卻極粗暴,常為爭奪地盤而打斗得非常激烈。被稱為杰克日布塞的種類更是粗暴,在產(chǎn)卵期常把別的魚類殺死。體形微小的非洲麗魚能夠運用邏輯推理,通過觀察其他同類公魚之間的領(lǐng)地之爭來決定自己應(yīng)該向誰發(fā)起攻擊并能夠勝出,以提高自己在魚群中的地位。發(fā)表在最新一期《自然》雜志上的這一研究報告說:“這種推理又稱作傳遞性關(guān)系推理,是人類在幼兒時學(xué)習(xí)的本領(lǐng)。研究發(fā)現(xiàn),靈長類和大鼠也會作出這種推理。然而,美國加利福尼亞州斯坦福大學(xué)的科學(xué)家發(fā)現(xiàn)非洲麗魚也具備這種本領(lǐng)。這在科學(xué)界尚屬首次。研究人員通過對水族箱里8條臉上長有黑色條紋的非洲麗魚進行的一系列觀察和試驗,發(fā)現(xiàn)在魚類中也具有這種本領(lǐng)。試驗顯示,公麗魚僅通過觀察就能得出自己勝出的幾率。從進化的觀點來看,這為它們節(jié)省了時間和體能?!?/p>
麗魚因復(fù)雜的交配及生殖行為而著名。通常包括求偶、筑巢、維修和保衛(wèi)巢以及保護幼仔。有些種類以口含卵孵化,卵不是置于巢內(nèi),而是含在親魚的口內(nèi)直到孵化。處于繁殖期的麗魚,產(chǎn)卵量不大,但能用自己的大嘴容納所有的受精卵。雌魚將卵含在口內(nèi),迎著水流游動,使卵既有一個安全的孵化場所,又能獲得充足的氧氣。在孵化期間,親魚為了防止把快要出世的孩子咽到肚里,連續(xù)十幾天不吃不喝。隨著胚胎的發(fā)育,母魚的兩頰被擠得極度膨脹,有的竟使頭部變成了畸形也照樣緊含不舍。這種口孵行為常見于羅非魚屬(Tilapia)的很多種以及某些其他東半球的屬。在許多一般缸養(yǎng)的知名種類中有︰焰口麗體魚(Cichlasoma meeki),口內(nèi)和喉、胸部呈鮮紅色;雙斑麗體魚(Cbiocellatumtum),體型頗大,暗色而具藍(lán)綠色斑點;星麗魚(Astronotus ocellatus),尾鰭基部有具橙色環(huán)的黑斑;盤麗魚(Symphyso-don discus),體很高,具藍(lán)色條紋。這一類的另一人們喜愛的缸養(yǎng)觀賞魚是天使魚屬(Pterophyllum)。著名的莫桑比克羅非魚(Tilapia mossambica)為非洲盛產(chǎn)種類,已引進很多地區(qū)作為食用魚養(yǎng)殖。
學(xué)習(xí)鳥網(wǎng)站是免費的綜合學(xué)習(xí)網(wǎng)站,提供各行各業(yè)學(xué)習(xí)資料、學(xué)習(xí)資訊供大家學(xué)習(xí)參考,如學(xué)習(xí)資料/生活百科/各行業(yè)論文/中小學(xué)作文/實用范文實用文檔等等!
聲明:本網(wǎng)站尊重并保護知識產(chǎn)權(quán),根據(jù)《信息網(wǎng)絡(luò)傳播權(quán)保護條例》,如果我們轉(zhuǎn)載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權(quán)利,請在一個月內(nèi)通知我們,我們會及時刪除。
蜀ICP備2020033479號-4 Copyright ? 2016 學(xué)習(xí)鳥. 頁面生成時間:0.126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