狼居胥山第一次登上歷史的舞臺是在西漢元狩四年(公元前119年) 。是年,漢武帝對匈奴發(fā)動了具有決定性意義的攻擊。而此前,匈奴仰仗自己的鐵騎之雄鳴鏑之利屢屢犯邊、劫掠中土。
漢武帝命衛(wèi)青、霍去病率幾十萬雄兵,分兩路橫渡大漠追殲匈奴?;羧ゲ÷时蝗胄倥沟?000余里,與匈奴左賢王遭遇,霍去病斬首七萬余,而后乘勝揮軍北進,直到大漠深處的狼居胥山。到此山下,強敵遠遁,放眼四顧,悲風(fēng)揚沙。霍去病命人堆土增山,然后他登臨山頂,南面中原設(shè)壇祭拜天地,并在山上立碑紀(jì)念,以示此地納為漢家疆土?!胺饫蔷玉恪背烧Z即來源于此,以此作為對將軍們最大戰(zhàn)功的旌表。
“封狼居胥”不僅象征著功績,也是對自不量力者最大的諷刺。南北朝時,北方少數(shù)民族崛起,南方漢族政權(quán)偏安一隅無力統(tǒng)一,但當(dāng)時南朝的宋文帝劉義隆好大喜功。他聽了王玄謨的北伐計劃后對臣下說:“聞王玄謨陳說,使人有封狼居胥之意?!痹捳f的很大,實力卻著實不濟。元嘉27年,劉宋王朝的北伐一敗涂地。強敵北魏一直追到長江北岸的瓜步,京師震動,劉宋幾乎亡國。后人在提起這段往事時,對宋文帝的牛皮多有嘲諷和不屑。辛棄疾詞中寫道:“……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贏得倉皇北顧……”
唐朝,李靖、李績破突厥的輕騎快馬在它山腳下馳過;侯君集滅吐谷渾的大軍在這里扎營。唐人的詩歌里,也回響著狼居胥山的萬古悲風(fēng):“何問狼居胥,執(zhí)戟夜急行”、“狼胥山前秋風(fēng)緊,黃沙漠漠起塞聲”。
洪武二十一年,明太祖拜藍玉為大將軍,率師15萬北征蒙古,他認為“肅清沙漠,在此一舉”,因此要求藍玉勿失時機,必須成功。北元皇帝脫古思帖木兒畏懼中華,遠遠北逃,躲到了捕魚兒海(今中國與蒙古交界貝爾湖),但被藍玉發(fā)現(xiàn)。是日正值風(fēng)號沙飛,元軍毫無戒備。藍玉伺機率大軍奔襲敵營,元軍大敗,殺其太尉蠻子,元皇帝及太子帶領(lǐng)隨從數(shù)十人倉皇北逃。藍玉以精兵追之,脫古思帖木爾的次子地保奴、妃、公主以下百余人及吳王朵兒只、代王達里麻及平章以下官屬三千人,俘獲男女七萬七千余人,繳獲大量寶璽、符敕金牌、金銀印諸物及馬駝牛羊十五萬余,銷毀敵軍械不計其數(shù),徹底摧毀北元職官體系,又破哈剌章營,獲人畜六萬名震天下。明太祖聞之大喜,詔令嘉獎,封涼國公。(自脫古思帖木兒死,蒙古內(nèi)部就開始陷入了連綿不斷的內(nèi)訌之中,其間雖然有過幾次統(tǒng)一,但對明朝始終未能構(gòu)成傾覆性威脅。)
之后又有明太宗(成祖)朱棣五征蒙古。朱棣追擊蒙古敗軍至狼居胥山下,殺青牛白馬祭告天地,然后勒石記功凱旋還朝
詩詞
《 》 辛棄疾:“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贏得倉皇北顧?!?/p>
歷史典故一:秦二世的時候,趙高駕著一頭鹿隨從二世出行,二世問他說:“丞相為什么駕著一頭鹿呢?”趙高說:“這是一匹馬??!”二世說:“丞相錯了,把鹿當(dāng)做馬了。”
趙高說:“這確實是一匹馬?。。ㄈ绻┍菹抡J為我的話不對,希望(陛下允許我)問一問群臣?!比撼贾幸话胝f是鹿,一半說是馬。在這種情況下,秦王不能再堅持自己的看法,只好順從趙高的說法。
歷史典故二:趙高想要叛亂(篡奪秦朝的政權(quán)),恐怕各位大臣不聽從他,就先設(shè)下圈套設(shè)法試探。于是帶來一只鹿獻給二世,說:“這是一匹馬。”二世笑著說:“丞相錯了吧?您把鹿說成是馬?!?/p>
問身邊的大臣,左右大臣有的沉默,有的故意迎合趙高說是馬,有的說是鹿,趙高就在暗中假借法律中傷(或陷害)那些說是鹿的人。以后,大臣們都畏懼趙高。
擴展資料:
指鹿為馬的啟示:
1、不可以顛倒黑白,也就是不可以指鹿為馬。
即使取得了一時的成功,但是終究也逃不過事實的評判。雖然趙高在朝堂之上贏得了很多官員的贊同,但是卻是權(quán)力逼迫所致,在趙高失去權(quán)力之后,那些曾經(jīng)認同他指鹿為馬說法的官員便不再支持他。
2、為了一己私欲,顛倒是非黑白是會遭到報應(yīng)的。
趙高在害死了秦二世胡亥之后,正準(zhǔn)備登上皇位,但是文武百官卻不在支持他,使得趙高只得將皇位傳給趙子嬰。在最后,趙子嬰使用計謀將趙高騙到宮中,令宦官韓談一刀殺了趙高。趙子嬰登上皇位之后,當(dāng)著文武百官的面列趙高的種種罪名,令趙高遺臭萬年。
參考資料來源:搜狗百科-指鹿為馬
燕王喜是燕昭王的子孫,喜歡用一些莫名其妙的新思想武裝起自己的豬頭。邯鄲被圍后不久,他派去趙國的國際觀察員“栗腹”回來對他說:“我奉大王您的命令,帶著五百斤黃金慰問了剛剛脫離戰(zhàn)爭恐怖威脅的邯鄲。呦,那里可真是一個人道主義危機重災(zāi)區(qū)啊。趙國的壯者都在長平之戰(zhàn)死光光了,余下的孤兒還都是半熟少年。這正適合我們?nèi)蛩麄儼?!?/p>
燕王喜是個沒事找抽型的領(lǐng)導(dǎo),站起來吆喝道:“我命令,派出傾國兵馬六十萬,戰(zhàn)車兩千乘,以三分之二主力南下,直壓趙城邯鄲,以余下三分之一北上,分攻趙國北地代郡。”
燕國大夫?qū)⑶動崳A忠進諫,他揪著燕王喜的BP機鏈子——也就是黃金大印上的帶子,學(xué)名綬帶,另一頭拴在腰上的,像BP機鏈子那樣——帶著哭腔說:“大王,大王不要用這印章發(fā)布命令啊。您剛給人家送了五百斤黃金締結(jié)盟約,轉(zhuǎn)眼又翻臉無情,這不是高貴的行為,屬于沒事找抽?!毖嗤跸哺鼮楣饣?,一腳把他踢開。
將渠倒地垂淚說:“我這不是為自己,是為大王打算呀!”
公元前251年,燕將“栗腹”以四十萬大軍進圍趙國,攻打河北柏鄉(xiāng)地區(qū)的鄗邑。大敵當(dāng)前,趙孝成王左思右想,只好決定重新起用老將軍廉頗。
自從被革職回家以后,廉頗一直閉門不出。他的門客見其失勢,連招呼都不打,就爭先恐后地逃離了廉府。此次廉頗重新被任命為大將,這些門客又全回來了。廉頗哭笑不得地對他們說:“諸位既然已經(jīng)走了,就不必再回來嘍!”門客們對他說:“唉!您的見識怎么這樣短淺呢?天下人都是為了利益而交往,閣下有勢,我們就樂意來跟著您;閣下無勢,我們就只得離開您,這是世上的真理呀,您有什么好埋怨的呢?”廉頗聽了,仰天長嘆說:“喔靠!有勢和無勢,就是不一樣哈!”
面對燕軍進攻,廉頗作了具體分析,認為燕軍沒有重大戰(zhàn)爭經(jīng)驗,燕將屬于低能之輩。因而,他建議趙王征調(diào)全國15歲以上壯丁,編成新軍以抗燕人(老的軍都死光了)。
廉頗的救兵抵達鄗邑,燕將栗腹正在鄗邑城墻下做功課呢(用臨車、沖車這些東西攻城)。臨車類似鳥巢,挑起十幾米高,獲得制空權(quán),從頭頂射擊城上守軍;沖車則從底下撞擊城門。栗腹好像一個做外科手術(shù)的大夫,正忙著從頭上到腳下收拾鄗邑,廉頗援兵的先頭部隊過來了。
栗腹覺得,做手術(shù)不如門診直接來錢快,于是他讓醫(yī)師護士們都從手術(shù)臺上下來——燕軍主力遂從無利可圖的攻城戰(zhàn)斗中撤出——轉(zhuǎn)身攻擊趙軍先頭部隊。趙軍先頭部隊一觸即潰,似乎不堪一擊。栗腹大喜,發(fā)令追擊——讓這幫醫(yī)師護士們拼命追擊這幫病人。燕軍舉著手術(shù)刀追得正猛呢,突然遭遇廉頗的大批伏兵鉗攻。栗腹狼狽萬分,左沖右突,一場激戰(zhàn),遭受殲滅性打擊,戰(zhàn)場上丟下了很多聽診器和壓舌片。
栗腹率領(lǐng)殘兵敗將北遁,廉頗緊追不舍,將其“陣斬之”。栗腹所部四十萬大軍,被廉頗八萬“大破之”。這就是燕趙著名的鄗之戰(zhàn)。廉頗因功受封信平君,代理相國事務(wù)。廉頗達到了他個人事業(yè)的輝煌頂端。
不久,趙孝成王死了,新王趙悼襄王不喜歡廉頗,命令廉頗就近向樂乘交出兵權(quán),由樂乘接替廉頗職務(wù)。
廉頗憤怒之下,竟攻打了樂乘。樂乘抵擋不住,一走了之。廉頗也不好意思再留在軍中了,只得奔往魏國避難。魏國人雖然對廉頗以禮接待,但也并不重用。后來趙國的趙悼襄王頂不住秦軍的攻勢,有意重新任用廉頗,遂派使者前去探看。
廉頗這時候已經(jīng)老了。滿頭白發(fā)來偏早,到手黃金去已多。但他還想報效祖國,于是對著趙國使者狼吞虎咽,一頓吃了一斗米,十斤肉(相當(dāng)于林黛玉一個月的伙食),然后披甲上馬,以示英勇不減當(dāng)年。使者回去以后,被一個叫郭開的壞小子用黃金堵住了嘴,竟匯報說:“大王,廉頗老將軍還是很能吃的,但是吃得多,拉得也快,一會兒上了三次廁所?!?/p>
趙悼襄王覺得廉頗老矣,遂嘆了口氣,不復(fù)招用。
廉頗在魏國等得花兒都謝了,飯兒都涼了,也不見招用。這時候,楚人聞其大名,偷著把他挖走。廉頗到了楚國,工作開展不利,史書說他“無功”。可能是對外折騰了幾次,但沒有戰(zhàn)功。廉頗常常以為楚卒趕不上趙卒之強,發(fā)出“我思用趙人”的感嘆,最后終老于楚國,安葬于當(dāng)時楚國的都城壽春郊外,至今有墓。在廉頗的遺夢中,一定常有邯鄲的月色,清輝一片,大如白馬。
成也蕭何,敗也蕭何 漢王元年(前206),棄楚投漢。
先為管理倉庫的連敖,繼因夏侯嬰薦舉而升治粟都尉。屢與蕭何接談,被視為奇才。
自度不會被劉邦重用,乃不辭而別。旋被蕭何追回,懇切薦于劉邦。
七月,被拜為大將。受任伊始,即剖析天下形勢,陳說劉項短長,為劉邦定下東征方略。
二年五月,收集彭城之戰(zhàn)后大敗而歸的漢軍余部,與劉邦會于滎陽(今河南滎陽東北)。率兵阻擊楚追兵,漢得以重振旗鼓。
其后,獨當(dāng)一面,開辟北方戰(zhàn)場,為滅楚興漢做出巨大貢獻。八月,以佯作正面進攻、實則翼側(cè)偷襲的戰(zhàn)法,破魏軍,俘魏王豹(見韓信破魏之戰(zhàn))。
后九月?lián)舸?,擒代相夏說。三年十月井陘之戰(zhàn),背水設(shè)陣,殲滅趙軍,殺代王陳馀,獲趙王歇。
其“置之死地,使人人自為戰(zhàn)”(《史記·淮陰侯列傳》)的大膽決策,是“知己”而用兵的典范。四年十月,襲齊,進克臨淄(今山東淄博東北)。
繼在濰水之戰(zhàn)中,采取壅堤堵水、佯敗誘敵、半渡而擊等戰(zhàn)法,大敗齊楚聯(lián)軍,殺楚將龍且,擒齊王田廣。平定齊地后,自請為齊王,致劉邦疑忌。
猶一心侍漢,斷然拒絕項羽使臣及部下謀士勸其三分天下,鼎足而居的游說。五年十二月垓下之戰(zhàn),指揮漢軍聚殲楚軍。
是月,被劉邦奪去兵權(quán)。一月,由齊王改封楚王,都下邳(今江蘇邳州南)。
漢高祖六年,被誣謀反,械縛至洛陽(今河南洛陽東),因無實據(jù),貶為淮陰侯。從此怏怏不樂,稱病不朝。
十一年一月,被人告發(fā)與謀反的陳豨相勾結(jié),為呂后、蕭何誘殺于長樂宮。韓信自言用兵“多多益善”,實則“擇人而任勢”(《孫子·勢篇》),因勢用兵,以兵造勢,故能出奇制勝,戰(zhàn)必勝,攻必取。
諳熟兵法,嫻于軍務(wù),曾與張良一道整理古代兵家著述,還收集、補訂了軍中律法。 楚漢戰(zhàn)爭一結(jié)束,韓信被改封為楚王。
漢高祖六年(前201)十月,劉邦再次采用陳平計謀,誘捕韓信。十二月,將韓信貶為淮陰侯。
韓信郁郁不得志,稱病不參加朝廷活動。漢高祖十年(前197)九月,劉邦寵臣陳豨反叛,自立為趙王,劫掠趙、代屬地。
劉邦用羽檄征召天下兵士,并親自率兵征討陳豨。韓信一向與陳豨交情不錯,于是稱病在家,不聽從劉邦詔令,暗地里派人去向陳豨聯(lián)絡(luò),謀求里應(yīng)外合,并準(zhǔn)備與家臣乘夜偽稱詔令大赦諸官罪犯和奴役,發(fā)兵襲擊呂后和太子。
當(dāng)時韓信舍人得罪了韓信,韓信想殺掉他。舍人弟懷恨在心,向呂后告發(fā)韓信謀反情況。
呂后想召韓信,又擔(dān)心他的黨羽作亂,便與丞相蕭何商討計策,將韓信抓了起來并斬殺于長樂宮鐘室,還滅其三族。韓信最初是被蕭何推薦給劉邦的,現(xiàn)又是蕭何將其騙入宮的,真是“成也蕭何,敗也蕭何”。
秦穆公為求將來與中原友好,與當(dāng)時力量強大的晉國聯(lián)姻,向晉獻公求婚,晉獻公就把大女兒嫁給了 他。
后來,晉獻公年邁昏庸,要立小兒子為國君繼承人,從而殺死了當(dāng)時的太子申生。于是,另外的兩個兒子夷吾和重耳,分別逃往梁國和翟國避難。
再后來,夷吾得到姐夫秦穆公的幫助,做了晉國國君。但是不久,夷吾就與秦國失和,發(fā)兵攻打秦國,終遭慘敗,還叫兒子公子圉到秦國做人質(zhì),這才將兩國的關(guān)系修好。
秦穆公為了籠絡(luò)公子圉,把自己的女兒懷贏嫁給了他。這在當(dāng)時的社會來說,是一件親上加親的事,按理關(guān)系應(yīng)該是很穩(wěn)固的了。
然而公子圉聽說自己的父親病了,外公家又被秦國滅亡,害怕國君的位置會被傳給別人,跑回晉國。秦穆公立即決定要幫助重耳當(dāng)上晉國國君,把逃到楚國的重耳接過來,還要把女兒懷贏改嫁給他,第二年,夷吾一死,公子圉就做了晉國君主,跟秦國不相往來,重耳在秦穆公的幫助下,當(dāng)上了晉國的新國君,成為有名的“春秋五霸”中的晉文公,秦穆公也在重耳死后不久,借機打敗已經(jīng)成為中原的霸主的晉國,也成了“春秋五霸”之一。
商紂王是商朝的末代帝王,他整日胡作非為,不盡心朝政,是中國有名的暴君。為了懲罰那些反對他的人,他采取了很多的酷刑。他還輕信寵妃妲己的讒言,過著荒淫無恥的生活。
不僅如此,紂王還大興土木,建造了許多華麗的宮室。為了供自己玩樂,紂王還建造了宏偉的鹿臺。鹿臺高千尺,寬三里。按照姜子牙的預(yù)計,這個工程要完工需要三十五年,足見其工程之浩大。紂王命北伯崇侯虎監(jiān)造鹿臺,耗費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財力,歷時兩年四個月。三十五年的工程,僅用兩年四個月便完工,紂王的搜刮民財之重,可見一斑。
紂王的生活越來越糜爛了,他還下令在沙丘平臺用酒裝滿池子,把各種動物的肉割成一大塊一大塊掛在樹林里,這就是所謂的“酒池肉林”,以便一邊游玩,一邊隨意吃喝。同時又叫祼體男女互相追逐嬉戲,生活靡爛荒淫至極。
紂王的暴行終于得到了報應(yīng),最后商朝就在他手里滅亡了!成語“酒池肉林”就是從紂王的糜爛荒淫的生活引申出來的,形容荒淫腐化、極端奢侈的生活。
這道菜的誕生在上百年前,地點在黃山西南麓的黃山區(qū)郭村鄉(xiāng)的小村落扁擔(dān)鋪。話說有一年,徽州府調(diào)來了個姓苗的酷吏當(dāng)知府。此人嗜魚成性,食不離魚,且愛吃活蹦亂跳的鮮魚,尤其是鱖魚,這可就難壞了他手下的衙役們。因為徽州境內(nèi)重巒疊嶂,水流湍急,難產(chǎn)大魚,徽州人吃鱖魚都要從貴池、銅陵等沿江地區(qū)靠肩挑運進,往返一趟要六七天時間。由于當(dāng)時沒有保鮮設(shè)備,魚一腐爛就只好丟棄,使得一些商人因此折本而破產(chǎn)。商人只有在氣候轉(zhuǎn)涼時,才到江邊去購鱖魚,用木桶盛裝,雇挑夫沿池州至徽州的府際干道挑往徽州山區(qū)販賣。
扁擔(dān)鋪地處池州至徽州府際干道的中段。一出扁擔(dān)鋪就到了徽州地界,翻過上七里下八里的羊棧嶺古道,就是古黟的宏村。這一年,經(jīng)常給苗知府運送鱖魚的衙役王小二看天氣轉(zhuǎn)涼了,就雇了八個楊家莊的楊姓挑夫到江邊去收購活鱖魚,然后趕緊往回趕,一則是交差,滿足苗知府的食魚欲,二則自己也想賺一筆錢好好過個年。可是天公不作美,上路后天氣熱了起來,鱖魚在桶中開始窒息。王小二只好催挑夫日夜兼程往前趕,到了扁擔(dān)鋪住店后,王小二打開桶蓋看看,不少魚已經(jīng)窒息而死了,散發(fā)出一股臭味。王小二著了急,受堂杖只是皮肉之苦,可要返回貴池重買,錢由哪個出?自己要血本無歸了。所幸這王小二腦瓜子靈活,情急生智,忙叫挑夫把魚刮鱗剔腮,剖肚剔腸,然后在魚身上抹上一層食鹽殺殺臭味,這樣不至于虧本。為試鱖魚“腌鮮”的味道如何,王小二提出幾條大鱖魚叫扁擔(dān)鋪一飯店廚師煎燒。廚師放了佐料紅燒后,大家試著嘗了嘗。真是不吃不知道,吃了嚇一跳。大家認為雖與鮮鱖魚味道相差很大,卻別有一番風(fēng)味。王小二笑了,主意已定,叫眾挑夫飯后繼續(xù)趕路,將“臭”鱖魚盡快挑到徽州府,眾人均不解其意。
王小二的兄長王老大是府前街一家名餐館的廚師。王小二一到徽州府,沒有忙著去衙門復(fù)命,而是將八個挑夫挑的16桶臭鱖魚全部交給了王老大。王老大雇請來城里的諸多廚師,洗凈臭鱖魚,然后配姜、蒜、椒、醬、酒、筍等佐料精燒細制,又寫了一條“徽菜珍品風(fēng)味鱖魚應(yīng)市,本店免費品嘗”的橫幅拉出來,立即吸引了許多顧客,不少達官貴人、市井人家應(yīng)約而來,品嘗“風(fēng)味鱖魚”。大家吃過魚后,都連連道好,問王家兄弟是用什么神奇的佐料燒制的,王家兄弟笑而不答。
再說苗知府沒有如期吃上王小二去貴池購買的鮮鱖魚,早已對魚饞涎欲滴,正在這時,王小二從府前街端了一鍋“風(fēng)味鱖魚”送到苗知府的餐桌上,苗知府顧不了多問,張口一嘗,道:“風(fēng)味鱖魚,名不虛傳!”原來這“風(fēng)味鱖魚”聞起來臭,吃起來香,既保持了鱖魚的本味原汁,肉質(zhì)又醇厚入味,同時骨刺與魚肉分離,肉成塊狀。苗知府吃了還想吃,不再向王小二追問要吃鮮鱖魚的事了。臭鱖魚由此聲名遠揚,一躍而登上徽菜譜。
自此以后,王家兄弟便在徽州府的市中心開了一家“風(fēng)味鱖魚館”,做販賣烹飪一條龍生意,用“風(fēng)味鱖魚”品牌招攬顧客,生意紅紅火火。而那八位楊姓挑夫,也因為熟悉和掌握了臭鱖魚的腌制方法,在扁擔(dān)鋪這個地方開設(shè)了一家楊記鱖魚館,從此一開就是百年歷史。
馓子古時候稱寒具。2000多年前我國著名的愛國詩人屈原寫的《楚辭.招魂》篇中,就有:“粔籹蜜餌,有\(zhòng)餭兮”的句子?;壔s蜜餌、\\\\\\\餭是什么東西?宋代林洪考證:“粔籹乃蜜面而少潤者”,“\餭乃寒具食,無可疑也”。唐代詩人劉禹錫曾寫過名為《寒具》的一首詩:“纖手搓成玉數(shù)尋,碧油煎出嫩黃深。夜來春睡無輕重,壓褊佳人纏臂金?!?
但有人說這不是劉禹錫寫的,而是蘇東坡為一個賣“寒具”食的老太婆寫的廣告宣傳詩。且不管誰是原作者,但這首詩卻把“寒具”這種油炸食品描繪得活靈活現(xiàn),大有呼之欲出之勢,足以令人垂涎欲滴了。那么寒具究竟是什么?明代李時珍的《本草綱目.谷部》中十分清楚地交待說:“寒具即食馓也,以糯粉和面,入少鹽,牽索紐捻成環(huán)釧形,……入口即碎脆如凌雪”。可見馓子麻花的古老非一般食品可與之媲美的了。
為什么古人要吃“寒具”這種食品,其中還有一段傳說。原來古代清明節(jié)前一日為民間的寒食節(jié),要緊火3天。晉陸(歲羽)的《鄴中記》有“冬至后一百五日為介子推斷火冷食”的記載。說的是介子推曾伴隨公子重耳一起過著流亡生活達19年之久,在重耳餓肚無食時,曾割股獻君,可謂忠心耿耿。但重耳重新執(zhí)政為晉文公后,在論功行賞時卻忘記了介子推。為此介子推帶了母親去了綿山隱居。晉文公一日忽然想起介子推,親自帶人去綿山尋找,不見,命令放火燒山,想趕出介子推母子。不料介子推守志不移,不肯會見晉文公,母子雙雙抱木而被燒死。為此晉文公十分悲痛,遷怒于火,下令介子推死前三日全國禁煙火,于是就有了寒食節(jié)。三日不動煙火,吃什么呢?那就是寒具,它過油炸制,能夠儲存不變質(zhì),保持酥脆不皮,當(dāng)然時最理想的食品了。
學(xué)習(xí)鳥網(wǎng)站是免費的綜合學(xué)習(xí)網(wǎng)站,提供各行各業(yè)學(xué)習(xí)資料、學(xué)習(xí)資訊供大家學(xué)習(xí)參考,如學(xué)習(xí)資料/生活百科/各行業(yè)論文/中小學(xué)作文/實用范文實用文檔等等!
聲明:本網(wǎng)站尊重并保護知識產(chǎn)權(quán),根據(jù)《信息網(wǎng)絡(luò)傳播權(quán)保護條例》,如果我們轉(zhuǎn)載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權(quán)利,請在一個月內(nèi)通知我們,我們會及時刪除。
蜀ICP備2020033479號-4 Copyright ? 2016 學(xué)習(xí)鳥. 頁面生成時間:0.214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