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噎廢食:是在《呂氏春秋》上記載的,講的是一個財主在節(jié)日里大擺酒席,但是這個財主在吃東西時候突然噎住了,眾人紛紛慌亂地又是灌水又是扒嘴巴的,后來財主實在是忍不住大吼眾人,恰巧噎住他的食物也跟著噴了出來。
自此之后,財主就偏激認(rèn)為,為了不讓這樣的事情再發(fā)生,就讓家里所有人不吃不喝,所有的柴米油鹽都?xì)У簟3源椎挠蓙恚悍啃g是一個怕老婆的人,唐太宗故意為了幫房玄齡整治老婆,就故意賜給房玄齡幾個美姬,并且賜了一圣旨以及一杯給房玄齡的老婆,“如果你不同意你的丈夫納妾,就喝了這杯毒酒”,沒想到房玄齡的老婆竟然將“酒”一飲而盡,這就是吃醋的由來。
王陽明巧誘供:王陽明曾經(jīng)捕獲了一伙強盜,強盜嘴硬不肯招認(rèn),王陽明就對他們說,讓他們把身上的衣物全部都除去,但是強盜卻反而有所顧忌連說“使不得,使不得”,王陽明就此循循善誘說“你們?yōu)槭裁船F(xiàn)在有所顧忌,不就是心里還是有羞恥感的嗎?這些羞恥感不就是道德良知的表現(xiàn)嗎?所以我們是可以談?wù)劦赖铝贾摹睆姳I們在王陽明的循循善誘下,將自己的罪行全盤托出。
春秋時魯國的孔子有三千學(xué)生,而其中有名的為七十二賢。這七十二賢人中有個叫子路的,他并不是文質(zhì)彬彬的弟子,原來是個桀驁不馴的莽漢子。
一天,尚不年邁的孔子帶著他的學(xué)生子路出游到深山老林去避暑。春秋時夏天的天氣并不比現(xiàn)在涼爽。孔子上了山已是汗流浹背,跟在身后的子路也敞開衣衫任腥熱的山風(fēng)把胸毛吹得東倒西歪??鬃釉谝粔K大石上坐下之后說口渴死了,讓子路去尋些水來喝。
子路打開隨身的包袱取出石臼走到一條小溪的上游,小溪噴珠吐玉,泉水清凌如碧。子路在用石臼舀水當(dāng)兒,一抬頭忽然看見他面前的草叢里黃燦燦的鮮花開得正盛,定睛再看時那根本不是一簇艷麗的鮮花,而是斑斕炫目的猛虎。在那白額黃斑虎吼聲震山撲過來的瞬間,子路縱身躍到猛虎的身后一把揪住了老虎尾巴。子路力大過虎,就好像若干年后的武松那樣赤手空拳把猛虎打死了。他揪斷了死虎的尾巴揣在懷里以作憑證,準(zhǔn)備向孔子炫耀,然后蕩了蕩泉水舀了滿滿一大臼泉水返回原地。子路遞水給孔子時喜滋滋地問道:“先生,上士智能過人、武藝高強的人怎么樣打死老虎?”
孔子抿了一口清涼的泉水回答:“上士打老虎先揍虎頭?!?
子路斂住笑容又問:“那中士呢?”
孔子喝了好幾口水道:“中士打老虎,先揪虎耳朵?!?
子路不高興地接著問:“那堋,下士打虎是個什么樣子呢?”孔子清了清嗓子:“下士打虎拽住老虎尾巴才敢動手。”
聽完孔子的話,子路感到受了侮辱,扔掉老虎尾巴,怨恨地說:“先生大概明知泉水被一支猛虎守著,竟然讓我去打水,是存心想害死我!”
子路在質(zhì)問孔子的時候,趁孔子只顧喝水不留意的空當(dāng),就手抓起一個石盤揣在衣襟底下。那石盤邊緣十分鋒利,子路懷揣著石盤準(zhǔn)備在適當(dāng)時機(jī)如擲鐵餅似地拋起石盤,然后石盤會在空中飛旋,劃一道閃亮的弧,頃刻之間即會把文弱不堪的孔先生擊個腦漿涂地。
子路預(yù)謀好這一切,站在孔子面前咄咄逼人地發(fā)問:“孔先生,你說,上士殺人是怎么個殺法?”
孔子一愣,隨即鎮(zhèn)靜地回答:“上士殺人用筆尖?!彼聦W(xué)生聽不懂,解釋道,“用筆墨寫在竹簡上或刻在甲骨鐘鼎上,以文字昭示天下,把人置於死地?!?
子路怒氣未減地又問:“那么中士該如何殺人?”
孔子慢條斯理地回答:“中士殺人用舌尖。人的舌頭是軟的,能把方的說成圓的,圓的說成扁的,眾口鑠金,也會殺人不見血?!?
子路居心叵測接著問:“那么下士該如何殺人?”
孔子若無其事地回答說:“下士呀,下士殺人用懷里揣著的一個石盤。”
子路一下子泄了氣,他扔掉懷里的石盤,五體投地跪拜了孔子。從此對孔子心服口服,忠心耿耿。
后來,子路和孔子的其他門生,把孔子治國平天下很有歷史穿透力的言論整理成《論語》流傳下來望采納
杯弓蛇影 有一天,樂廣請他的朋友在家里大廳中喝酒。
那個朋友在喝酒的時候,突然看見自己的酒杯里,有一條小蛇的影子在晃動,他心里很厭惡,可還是把酒喝了下去。喝了之后,心里到底不自在,放心不下。
回到家中就生起病來。 隔了幾天,樂廣聽到那個朋友生病的消息,了解了他得病的原因。
樂廣心里想:“酒杯里絕對不會有蛇的!”于是,他就跑到那天喝酒的地方去察看。原來,在大廳墻上,掛有一把漆了彩色的弓。
那把弓的影子,恰巧映落在那朋友放過酒杯的地方,樂廣就跑到那個朋友那里去,把這事解釋給他聽。這人明白了原因以后,病就立刻好了。
后來人們就用“杯弓蛇影”比喻疑神疑鬼,自相驚擾。 -------------------------------------------------------------------------------- 伯樂相馬 傳說天上管理馬匹的神仙叫伯樂。
在人間,人們把精于鑒別馬匹優(yōu)劣的人也稱為伯樂。 第一個被稱作伯樂的人本名孫陽,他是春秋時代的人。
由于他對馬的研究非常出色,人們便忘記了他本來的名字,干脆稱他為伯樂,一直到現(xiàn)在。 一次,伯樂受楚王的委托,購買能日行千里的駿馬。
伯樂向楚王說明,千里馬少有,找起來不容易,需要到各地巡訪,請楚王不必著急,他盡力將事情辦好。 伯樂跑了好幾個國家,仔細(xì)尋訪盛產(chǎn)名馬的燕趙一帶,辛苦倍至,但還是沒發(fā)現(xiàn)中意的良馬。
一天,伯樂從齊國返回,在路上,看到一匹馬拉著鹽車,很吃力地在陡坡上行進(jìn)。馬累得呼呼喘氣,每邁一步都十分艱難。
伯樂對馬向來親近,不由走到跟前。馬見伯樂走近,突然昂起頭來瞪大眼睛,大聲嘶鳴,好像要對伯樂傾訴什么。
伯樂立刻從聲音中判斷出,這是一匹難得的駿馬。 伯樂對駕車的人說:“這匹馬在疆場上馳騁,任何馬都比不過它;但用來拉車,它卻不如普通的馬。
你還是把它賣給我吧?!?駕車人認(rèn)為伯樂是個大傻瓜,他覺得這匹馬太普通了,拉車沒氣力,吃得太多,又骨瘦如柴,于是毫不猶豫地同意了。
伯樂牽走千里馬,直奔楚國。伯樂牽馬來到楚王宮,拍拍馬的脖頸說:“我給你找到了好主人?!?/p>
千里馬像明白伯樂的意思,抬起前蹄把地面震得咯咯作響,引頸長嘶,聲音洪亮,如大鐘石磐,直上云霄。楚王聽到馬嘶聲,走出宮外。
伯樂指著馬說:“大王,我把千里馬給您帶來了,請仔細(xì)觀看?!?楚王一見伯樂牽的馬瘦得不成樣子,認(rèn)為伯樂愚弄他,有點不高興,說:“我相信你會看馬,才讓你買馬,可你買的是什么馬呀,這馬連走路都很困難,能上戰(zhàn)場嗎?” 伯樂說:“這確實是匹千里馬,不過拉了一段車,又喂養(yǎng)不精心,所以看起來很瘦。
只要精心喂養(yǎng),不出半個月,一定會恢復(fù)體力?!?楚王一聽,有點將信將疑,便命馬夫盡心盡力把馬喂好,果然,馬變得精壯神駿。
楚王跨馬揚鞭,但覺兩耳生風(fēng),喘息的功夫,已跑出百里之外。 后來千里馬為楚王馳騁沙場立下不少功勞。
楚王對伯樂更加敬重了。 -------------------------------------------------------------------------------- 不可多得 東漢末年,有個名士禰衡,才華出眾。
當(dāng)時,太中大夫孔融對他特別賞識,把他推薦給漢獻(xiàn)帝。他寫道:“帝室皇居,必蓄非常之寶。
若衡等輩,不可多得?!?漢獻(xiàn)帝不敢作主,把孔融的薦表交給曹操。
曹操愛才,就召見禰衡。哪知禰衡蔑視曹操,對他很不禮貌。
曹操就派禰衡當(dāng)鼓吏,在大宴賓客時,命他擊鼓助興。誰知禰衡一邊擊鼓,一邊大罵曹操,使曹操十分難堪。
曹操派禰衡去荊州勸降劉表,想借劉表之手殺他。想不到劉表把禰衡當(dāng)作上賓,每次議事或發(fā)布文告,都得由禰衡表態(tài)。
后來禰衡又對劉表不恭。劉表就派他到部將黃祖那里當(dāng)書記。
禰衡恃才傲慢,非常狂妄,后來,終于被黃祖所殺。 成語“不可多得”由此而來,形容非常稀少、非常難得。
多用于贊揚有才能的人。 -------------------------------------------------------------------------------- 不可救藥 周朝有位卿士叫凡伯。
凡伯不但有詩才,而且善于治理國事。后來,他在周厲王身邊輔佐朝政。
可是,周厲王飛橫跋扈,枉法斷事。奸臣則百般謅媚討好。
凡伯直言相勸,列數(shù)朝政弊端,奸臣卻在周厲王耳邊說他的壞話。周厲王對凡伯十分厭煩,從此,奸臣出入宮廷,不把凡伯放在眼里。
凡伯十分憤慨,寫了一首詩,后來收入《詩經(jīng)》。詩中抨擊奸臣說:“作惡多端,不可救藥!” “不可救藥”:病重到不能用藥救活。
后比喻事物壞到無法挽救的地步。 -------------------------------------------------------------------------------- 不學(xué)無術(shù) 漢武帝在位的時候,大將軍霍光是朝廷舉足輕重的大臣,深得武帝信任。
武帝監(jiān)死前,把幼子劉弗陵(昭帝)托付給霍光輔佐。昭帝去世后,霍光立劉詢做皇帝(宣帝)。
霍光掌握朝政大權(quán)四十多年,為西漢王朝立下了不小的功勛。 劉詢繼承皇位以后,立許妃做皇后。
霍光的妻子霍顯是個貪圖富貴的女人,她想把自己的小女兒成君嫁給劉詢做皇后,就乘許娘娘有病的機(jī)會,買通女醫(yī)下毒害死了許后。毒計敗露,女醫(yī)下獄。
此事霍光事先一點也不知道,等事情出來了,霍顯才告訴他?;艄夥浅s@懼,指責(zé)妻子不該辦這種事情。
他也想去告發(fā),但又不忍心妻子被治罪,前思后想,還是把這件傷天害理的事情隱瞞下來了?;艄馑篮?,有人向宣帝告發(fā)此案,。
晉景公
事發(fā)于:前581年六月丙午日。公元前581年農(nóng)歷6月6日中午
晉侯夢大厲,被髪及地,搏膺而踴,曰:「殺余孫,不義。余得請於帝矣!」壞大門及寢門而入。公懼,入于室。又壞戶。公覺,召桑田巫。巫言如夢。公曰:「何如?」曰:「不食新矣?!构膊?,求醫(yī)于秦。秦伯使醫(yī)緩為之。未至,公夢疾為二豎子,曰:「彼,良醫(yī)也,懼傷我,焉逃之?」其一曰:「居肓之上、膏之下,若我何?」醫(yī)至,曰:「疾不可為也,在肓之上、膏之下,攻之不可,達(dá)之不及,藥不至焉,不可為也?!构唬骸噶坚t(yī)也。」厚為之禮而歸之。六月丙午,晉侯欲麥,使甸人獻(xiàn)麥,饋人為之。召桑田巫,示而殺之。將食,張,如廁,陷而卒。小臣有晨夢負(fù)公以登天,及日中,負(fù)晉侯出諸廁,遂以為殉。
據(jù)說他活著的時候有個算命的說他活不到吃新麥子的時候他不信
到了收割新麥子的時候他就把算命的找來說你看我能不能吃到,就在這個時候肚子突然很疼,就連忙放下手里的饅頭去方便,結(jié)果就掉廁所里死了
邊境的官兵每天得到賞賜可是無用武之地,都愿意打一仗。
于是李牧就準(zhǔn)備了精選的戰(zhàn)車一千三百輛,精選的戰(zhàn)馬一萬三千匹,敢于沖鋒陷陣的勇士五萬人,善射的士兵十萬人,全部組織起來訓(xùn)練作戰(zhàn)。同時讓大批牲畜到處放牧,放牧的人民滿山遍野。
匈奴小股人馬入侵,李牧就假裝失敗,故意把幾千人丟棄給匈奴。單(chán,纏)于聽到這種情況,就率領(lǐng)大批人馬入侵。
李牧布下許多奇兵,張開左右兩翼包抄反擊敵軍,大敗匈奴,殺死十多萬人馬。滅了襜(dān,丹)襤(lán,蘭),打敗了東胡,收降了林胡,單于逃跑。
此后十多年,匈奴不敢接近趙國邊境城鎮(zhèn)。趙悼襄王元年(前244),廉頗已經(jīng)逃到魏國之后,趙國派李牧進(jìn)攻燕國,攻克了武遂、方城。
過了兩年,龐煖打敗燕軍,殺死劇辛。又過了七年,秦軍在武遂打敗并殺死趙將扈輒(zhé,哲),斬殺趙軍十萬。
趙國便派李牧為大將軍,在宜安進(jìn)攻秦軍,大敗秦軍,趕走秦將桓齮。李牧被封為武安君。
又過三年,秦軍進(jìn)攻番吾,李牧擊敗秦軍,又向南抵御韓國和魏國。趙王遷七年(前229),秦國派王翦進(jìn)攻趙國,趙國派李牧、司馬尚抵御秦軍。
秦國向趙王的寵臣郭開賄賂很多金錢,讓他施行反間計,造謠說李牧、司馬尚要謀反。趙王便派趙蔥和齊國將軍顏聚接替李牧,李牧不接受命令。
趙王派人暗中乘其不備逮捕了李牧,把他殺了,并撤了司馬尚的官職。三個月之后,王翦趁機(jī)猛攻趙國,大敗趙軍,殺死趙蔥,俘虜了趙王遷和他的將軍顏聚,終于滅了趙國。
太史公說:知道將死而不害怕,必定是很有勇氣;死并非難事,而怎樣對待這個死才是難事。當(dāng)藺相如手舉寶璧斜視庭柱,以及呵斥秦王侍從的時候,就面前形勢來說,最多不過是被殺,然而一般士人往往因為膽小懦弱而不敢如此表現(xiàn)。
相如一旦振奮起他的勇氣,其威力就伸張出來壓倒敵國。后來又對廉頗謙遜退讓,他的聲譽比泰山還重,他處事中表現(xiàn)的智慧和勇氣,可以說是兼而有之啊。
閉月羞花之容,沉魚落雁之貌之落雁的故事
昭君出塞
漢宣帝時匈奴貴族爭奪權(quán)力,勢漸衰落,五個單于分立,互相攻打不休。其中呼韓邪單于,被他的哥哥郅支單于打敗。呼韓邪決心跟漢朝和好,親自朝見漢宣帝。 呼韓邪是第一個到中原來朝見的單于,漢宣帝親自到長安郊外去迎接他,為他舉行了盛大的宴會。呼韓邪單于在長安住了一個多月。他要求漢宣帝幫助他回去。漢宣帝答應(yīng)了,派了兩個將軍帶領(lǐng)一萬名騎兵護(hù)送他到了漠南。這時候,匈奴正缺少糧食,漢朝還送去三萬四千斛糧食。呼韓邪單于十分感激,一心和漢朝和好。西域各國聽到匈奴和漢朝和好了,也都爭先恐后地同漢朝打交道。漢宣帝死了后,他的兒子劉x即位,就是漢元帝。匈奴的郅支單于侵犯西域各國,殺了漢朝派去的使者。漢朝派兵打到康居,殺郅支單于。郅支單于一死,呼韓邪單于的地位穩(wěn)定了。
“落雁”,是昭君出塞的那段故事。漢元帝在位期間,南北交兵,邊界不得安靜。漢元帝為安撫北匈奴,選昭君與單于結(jié)成姻緣,以保兩國永遠(yuǎn)和好。在一個秋高氣爽的日子里,昭君告別了故土,登程北去。一路上,馬嘶雁鳴,撕裂她的心肝;悲切之感,使她心緒難平。她在坐騎之上,撥動琴弦,奏起悲壯的離別之曲。南飛的大雁聽到這悅耳的琴聲,看到騎在馬上的這個美麗女子,忘記擺動翅膀,跌落地下。從此,昭君就得來“落雁”的代稱。
公元前33年,呼韓邪單于再一次到長安,要求和親。元帝許。漢朝和匈奴和親,都得挑個公主或者宗室的女兒。這回,漢元帝決定挑個宮女給他,他吩咐人到后宮去傳話:"誰愿意到匈奴去的,皇上就把她當(dāng)公主看待."后宮的宮女都是從民間選來的,她們一進(jìn)了皇宮,就像鳥兒被關(guān)進(jìn)籠里一樣,都巴望有一天能把她們放出宮去。但是聽說要離開本國到匈奴去,卻又不樂意。有個宮女叫王嬙,號昭君,長得美麗,有見識。自愿到匈奴去和親。元帝逐擇日讓呼韓邪單于和王昭君在長安成親。呼韓邪單于和王昭君向漢元帝謝恩的時候,漢元帝看到昭君又美麗又大方,使?jié)h宮為之生色。傳說漢元帝回到內(nèi)宮,越想越懊惱。他再叫人從宮女的畫像中拿出昭君的像來看。模樣雖有點像,但完全沒有昭君本人那樣可愛。原來宮女進(jìn)宮后,一般都是見不到皇帝的,而是由畫工畫了像,送到皇帝那里去聽候挑選。有個畫工名叫毛延壽,給宮女畫像的時候,宮女們送點禮物給他,他就畫得美一點。王昭君不愿意送禮物,所以毛延壽沒有把王昭君的美貌如實地畫出來。漢元帝一氣之下,把毛延壽殺了。
孟母三遷:從前孟子小的時候,父親早早地死去了,母親守節(jié)沒有改嫁。
一開始,他們住在墓地旁邊。孟子就和鄰居的小孩一起學(xué)著大人跪拜、哭嚎的樣子,玩起辦理喪事的游戲。
孟子的媽媽看到了,就皺起眉頭:“不行!我不能讓我的孩子住在這里了!”孟子的媽媽就帶著孟子搬到市集,靠近殺豬宰羊的地方去住。到了市集,孟子又和鄰居的小孩,學(xué)起商人做生意和屠宰豬羊的事。
孟子的媽媽知道了,又皺皺眉頭:“這個地方也不適合我的孩子居住!”于是,他們又搬家了。這一次,他們搬到了學(xué)校附近。
每月夏歷初一這個時候,官員到文廟,行禮跪拜,互相禮貌相待,孟子見了一一都學(xué)習(xí)記住。孟子的媽媽很滿意地點著頭說:“這才是我兒子應(yīng)該住的地方呀!” 圍魏救趙:且說田忌與孫臏率兵進(jìn)入魏趙交界之地時,田忌想直逼趙國邯鄲,孫臏制止說:“解亂絲結(jié)繩,不可以握拳去打,排解爭斗,不能參與搏擊,平息糾紛要抓住要害,乘虛取勢,雙方因受到制約才能自然分開。
現(xiàn)在魏國精兵傾國而出,若我直攻魏國。那龐涓必回師解救,這樣一來邯鄲之圍定會自解。
我們再于中途伏擊龐涓歸路,其軍必敗。田忌依計而行。”
果然,魏軍離開邯鄲,歸路中又陷伏擊與齊戰(zhàn)于桂陵,魏部卒長途疲憊,潰不成軍,龐涓勉強收拾殘部,退回大梁,齊師大勝,趙國之圍遂解。這便是歷史上有名的“圍魏救趙”的故事。
又后十三年,齊魏之軍再度相交于戰(zhàn)場,龐涓復(fù)又陷于孫臏的伏擊自知智窮兵敗遂自刎。孫臏以此名顯天下,世傳其兵法。
指鹿為馬:出自《史記·秦始皇本紀(jì)》。相傳趙高試圖要謀朝篡位,為了試驗朝廷中有哪些大臣順從他的意愿,特地呈上一只鹿給秦二世,并說這是馬。
秦二世不信,趙高便借故問各位大臣。不敢逆趙高意的大臣都說是馬,而敢于反對趙高的人則說是鹿。
后來說是鹿的大臣都被趙高用各種手段害死了。指鹿為馬的故事流傳至今,人們便用指鹿為馬形容一個人是非不分,顛倒黑白。
暗度陳倉:出自司馬遷 《史記淮陰侯列傳》 。秦末農(nóng)民起義后,項羽與劉邦為爭奪天下,進(jìn)行了為期四年地“楚漢戰(zhàn)爭”。
劉邦首先攻入咸陽,自立為關(guān)中王。項羽軍事力量強大,劉邦把咸陽和關(guān)中讓給了項羽,自己到了漢中。
與劉邦地守地漢中相鄰的是章邯。劉邦為了迷惑項羽,防止章邯入侵,把出入漢中的棧道燒毀了。
后來,劉邦逐漸強大起來,命韓信為大將,出兵與項羽一決雌雄。為了迷惑敵人,韓信派了一萬多人馬去修復(fù)燒毀多棧道。
棧道修復(fù)工程艱巨,進(jìn)展緩慢。章邯料定棧道修復(fù)絕非易事,毫無戒備。
殊不知韓信多主力已抄小路向陳倉進(jìn)軍,很快攻下咸陽,占領(lǐng)關(guān)中。汗腺采用一明一暗、以明掩暗多計謀,取得了奪取關(guān)中的重大勝利。
基本上成語都是古代有趣的故事或史實來的。
一、巧解“老頭子” 紀(jì)曉嵐才思過人,辦事練達(dá),但卻不修邊幅,熱天里辦公時常常衣冠不整。
一日,紀(jì)曉嵐正在軍機(jī)處里光著膀子辦公,忽聽手下人通報“皇上駕到”。紀(jì)曉嵐惟恐光著膀子有褻瀆萬歲之罪,可要穿衣服又來不及了,情急之中,只得鉆到桌子底下。
乾隆皇帝早將一切看在眼里。他不動聲色,故意在椅子上坐了下來。
紀(jì)曉嵐躲在桌子底下,氣喘吁吁,大汗淋漓。過了一個時辰,他聽不見什么動靜了,才壯起膽子問:“老頭子走了沒有?”乾隆皇帝一聽此話,板起面孔厲聲問道:“好你個紀(jì)曉嵐,你不接駕,還叫我老頭子,是何用意?” 紀(jì)曉嵐連忙叩頭解釋:“萬壽無疆稱為老,頂天立地稱為頭,至于子嘛,皇上為紫微星,天之子也,這就是老頭子的意思?!?/p>
乾隆皇帝轉(zhuǎn)怒為喜,得意地笑了,赦紀(jì)曉嵐無罪。 二、紀(jì)曉嵐妙語討球 少年時期,紀(jì)曉嵐就聰穎過人。
一次,他和小伙伴們在街上玩球。恰好府官乘轎經(jīng)過。
一不小心,球被擲進(jìn)轎內(nèi)。孩子們面面相覷,不知如何是好。
紀(jì)曉嵐壯起膽子上前討球。 府官戲弄地出了個上聯(lián),“童子六七人,惟汝狡。”
讓紀(jì)曉嵐對下聯(lián)。對得出,就還球給他。
紀(jì)曉嵐一尋思,“太守二千擔(dān),獨公……” “怎么不說完?”府官問?!澳阋沁€我球,就是獨公廉,不然就是獨公貪?!?/p>
府官一楞,只得把球還給了紀(jì)曉嵐。小伙伴們都從心里佩服這個機(jī)敏聰慧的孩子。
三、個個草包 清朝時,大臣和坤貪婪成性。一次他新修了一座竹園,知道紀(jì)曉嵐墨跡珍貴,便要他題個亭額。
紀(jì)曉嵐略加思索,揮筆在紙上寫了“竹苞”兩個大字。 和坤趕快讓工匠刻成匾額,懸掛在亭臺上。
一天,乾隆皇帝來游園子,見到亭臺上“竹苞”的匾額,忍不住哈哈大笑起來。和坤在一旁陪著笑,誰料皇帝說道:“好一個紀(jì)曉嵐。
這竹苞二字,拆開來不就是個草包嘛!”。
1. 因噎廢食:是在《呂氏春秋》上記載的,講的是一個財主在節(jié)日里大擺酒席,但是這個財主在吃東西時候突然噎住了,眾人紛紛慌亂地又是灌水又是扒嘴巴的,后來財主實在是忍不住大吼眾人,恰巧噎住他的食物也跟著噴了出來。自此之后,財主就偏激認(rèn)為,為了不讓這樣的事情再發(fā)生,就讓家里所有人不吃不喝,所有的柴米油鹽都?xì)У簟?/p>
2. 吃醋的由來:房玄齡是一個怕老婆的人,唐太宗故意為了幫房玄齡整治老婆,就故意賜給房玄齡幾個美姬,并且賜了一圣旨以及一杯給房玄齡的老婆,“如果你不同意你的丈夫納妾,就喝了這杯毒酒”,沒想到房玄齡的老婆竟然將“酒”一飲而盡,這就是吃醋的由來。
3. 王陽明巧誘供:王陽明曾經(jīng)捕獲了一伙強盜,強盜嘴硬不肯招認(rèn),王陽明就對他們說,讓他們把身上的衣物全部都除去,但是強盜卻反而有所顧忌連說“使不得,使不得”,王陽明就此循循善誘說“你們?yōu)槭裁船F(xiàn)在有所顧忌,不就是心里還是有羞恥感的嗎?這些羞恥感不就是道德良知的表現(xiàn)嗎?所以我們是可以談?wù)劦赖铝贾摹睆姳I們在王陽明的循循善誘下,將自己的罪行全盤托出。
《韓非子·內(nèi)儲說下》:“ 魏王 遺 荊王 美人, 荊王 甚悅之。
夫人 鄭袖 知王悅愛之也……因為(謂)新人曰:‘王甚悅愛子,然惡子之鼻。子見王,常掩鼻,則王長幸子矣。
’於是新人從之。每見王,常掩鼻。
王謂夫人曰:‘新人見寡人常掩鼻,何也?’對曰:‘不知也?!鯊妴栔?,對曰:‘頃嘗言惡聞王臭。
’王怒曰:‘劓之?!薄稇?zhàn)國策·楚策四》亦載此事。
后以“掩鼻”為女子進(jìn)讒離間之典。 南朝 梁簡文帝 《怨歌行》:“娥眉本多嫉,掩鼻特成虛?!?/p>
《舊唐書·則天皇后紀(jì)論》:“昔掩鼻之讒,古稱其毒;人彘之酷,世以為怨?!?唐 長孫佐輔 《古宮怨》詩:“拊心卻笑 西子 嚬,掩鼻誰憂 鄭姬 謗?!?/p>
學(xué)習(xí)鳥網(wǎng)站是免費的綜合學(xué)習(xí)網(wǎng)站,提供各行各業(yè)學(xué)習(xí)資料、學(xué)習(xí)資訊供大家學(xué)習(xí)參考,如學(xué)習(xí)資料/生活百科/各行業(yè)論文/中小學(xué)作文/實用范文實用文檔等等!
聲明:本網(wǎng)站尊重并保護(hù)知識產(chǎn)權(quán),根據(jù)《信息網(wǎng)絡(luò)傳播權(quán)保護(hù)條例》,如果我們轉(zhuǎn)載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權(quán)利,請在一個月內(nèi)通知我們,我們會及時刪除。
蜀ICP備2020033479號-4 Copyright ? 2016 學(xué)習(xí)鳥. 頁面生成時間:0.220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