紙上談兵的趙括
公元前262年,秦昭襄王派大將白起進攻韓國,占領了野王(今河南沁陽)。截斷了上黨郡(治所在今山西長治)和韓都的聯(lián)系,上黨形勢危急。上黨的韓軍將領不愿意投降秦國,打發(fā)使者帶著地圖把上黨獻給趙國。
趙孝成王(趙惠文王的兒子)派軍隊接收了上黨。過了兩年,秦國又派王龁(音hé)圍住上黨。
趙孝成王聽到消息,連忙派廉頗率領二十多萬大軍去救上黨。他們才到長平(今山西高平縣西北),上黨已經(jīng)被秦軍攻占了。
王龁還想向長平進攻。廉頗連忙守住陣地,叫兵士們修筑堡壘,深挖壕溝,跟遠來的秦軍對峙,準備作長期抵抗的打算。
王龁幾次三番向趙軍挑戰(zhàn),廉頗說什么也不跟他們交戰(zhàn)。王龁想不出什么法子,只好派人回報秦昭襄王,說:“廉頗是個富有經(jīng)驗的老將,不輕易出來交戰(zhàn)。我軍老遠到這兒,長期下去,就怕糧草接濟不上,怎么好呢?”
秦昭襄王請范雎出主意。范雎說:“要打敗趙國,必須先叫趙國把廉頗調(diào)回去?!?/p>
秦昭襄王說:“這哪兒辦得到呢?”
范雎說:“讓我來想辦法?!?/p>
過了幾天,趙孝成王聽到左右紛紛議論,說:“秦國就是怕讓年輕力強的趙括帶兵;廉頗不中用,眼看就快投降啦!”
他們所說的趙括,是趙國名將趙奢的兒子。趙括小時愛學兵法,談起用兵的道理來,頭頭是道,自以為天下無敵,連他父親也不在他眼里。
趙王聽信了左右的議論,立刻把趙括找來,問他能不能打退秦軍。趙括說:“要是秦國派白起來,我還得考慮對付一下。如今來的是王龁,他不過是廉頗的對手。要是換上我,打敗他不在話下?!?/p>
趙王聽了很高興,就拜趙括為大將,去接替廉頗。
藺相如對趙王說:“趙括只懂得讀父親的兵書,不會臨陣應變,不能派他做大將?!笨墒勤w王對藺相如的勸告聽不進去。
趙括的母親也向趙王上了一道奏章,請求趙王別派他兒子去。趙王把她召了來,問她什么理由。趙母說:“他父親臨終的時候再三囑咐我說,‘趙括這孩子把用兵打仗看作兒戲似的,談起兵法來,就眼空四海,目中無人。將來大王不用他還好,如果用他為大將的話,只怕趙軍斷送在他手里?!晕艺埱蟠笸跚f別讓他當大將?!?/p>
趙王說:“我已經(jīng)決定了,你就別管吧?!?/p>
公元前260年,趙括領兵二十萬到了長平,請廉頗驗過兵符。廉頗辦了移交,回邯鄲去了。
趙括統(tǒng)率著四十萬大車,聲勢十分浩大。他把廉頗規(guī)定的一套制度全部廢除,下了命令說:“秦國再來挑戰(zhàn),必須迎頭打回去。敵人打敗了,就得追下去,非殺得他們片甲不留不算完?!?/p>
那邊范雎得到趙括替換廉頗的消息,知道自己的反間計成功,就秘密派白起為上將軍,去指揮秦軍。白起一到長平,布置好埋伏,故意打了幾陣敗仗。趙括不知是計,拼命追趕。白起把趙軍引到預先埋伏好的地區(qū),派出精兵二萬五千人,切斷趙軍的后路;另派五千騎兵,直沖趙軍大營,把四十萬趙軍切成兩段。趙括這才知道秦軍的厲害,只好筑起營壘堅守,等待救兵。秦國又發(fā)兵把趙國救兵和運糧的道路切斷了。
趙括的軍隊,內(nèi)無糧草,外無救兵,守了四十多天,兵士都叫苦連天,無心作戰(zhàn)。趙括帶兵想沖出重圍,秦軍萬箭齊發(fā),把趙括射死了。趙軍聽到主將被殺,也紛紛扔了武器投降。四十萬趙軍,就在紙上談兵的主帥趙括手里全部覆沒了。
趙惠文王去世,太子孝成王即位。孝成王七年(前259),秦軍與趙軍在長平對陣,那時趙奢已死,藺相如也已病危,趙王派廉頗率兵攻打秦軍,秦軍幾次打敗趙軍,趙軍堅守營壘不出戰(zhàn)。秦軍屢次挑戰(zhàn)。廉頗置之不理。趙王聽信秦軍間諜散布的謠言。秦軍間諜說:“秦軍所厭惡忌諱的,就是怕馬服君趙奢的兒子趙括來做將軍?!壁w王因此就以趙括為將軍,取代了廉頗。藺相如說:“大王只憑名聲來任用趙括,就好像用膠把調(diào)弦的柱粘死再去彈瑟那樣不知變通。趙括只會讀他父親留下的書,不懂得靈活應變?!壁w王不聽,還是命趙括為將。
趙括從小就學習兵法,談論軍事,以為天下沒人能抵得過他。他曾與父親趙奢談論用兵之事,趙奢也難不倒他,可是并不說他好。趙括的母親問趙奢這是什么緣故,趙奢說:“用兵打仗是關乎生死的事,然而他卻把這事說得那么容易。如果趙國不用趙括為將也就罷了,要是 一定讓他為將,使趙軍失敗的一定就是他呀”。等到趙括將要起程的時候,他母親上書給趙王說:“趙括不可以讓他做將軍?!壁w王說:“為什么?”回答說:“當初我侍奉他父親,那時他是將軍,由他親自捧著飲食侍候吃喝的人數(shù)以十計,被他當做朋友看待的數(shù)以百計,大王和王族們賞賜的東西全都分給軍吏和僚屬,接受命令的那天起,就不再過問家事?,F(xiàn)在趙括一下子做了將軍,就面向東接受朝見,軍吏沒有一個敢抬頭看他的,大王賞賜的金帛,都帶回家收藏起來,還天天訪查便宜合適的田地房產(chǎn),可買的就買下來。大王認為他哪里像他父親?父子二人的心地不同,希望大王不要派他領兵?!壁w王說:“您就把這事放下別管了,我已經(jīng)決定了?!壁w括的母親接著說:“您一定要派他領兵,如果他有不稱職的情況,我能不受株連嗎?”趙王答應了。
趙括代替廉頗之后,把原有的規(guī)章制度全都改變了,把原來的軍吏也撤換了。秦將白起聽到了這些情況,便調(diào)遣奇兵,假裝敗逃,又去截斷趙軍運糧的道路,把趙軍分割成兩半,趙軍士卒離心。過了四十多天,趙軍饑餓,趙括出動精兵親自與秦軍搏斗,秦軍射死趙括。趙括軍隊戰(zhàn)敗,幾十萬大軍于是投降秦軍,秦軍把他們?nèi)炕盥窳?。趙國前后損失共四十五萬人。第二年,秦軍就包圍了邯鄲,有一年多,趙國幾乎不能保全,全靠楚國、魏國軍隊來援救,才得以解除邯鄲的包圍。趙王也由于趙括的母親有言在先,終于沒有株連她。
趙括因戰(zhàn)敗而斷送40余萬將士性命和趙國前途而成為千古笑柄,其事跡成為成語“紙上談兵”,這個比喻可謂恰如其分。值得一提的是,戰(zhàn)國時期并沒有紙張,所以"紙上談兵"一詞應為后人所創(chuàng),但趙括這個例子比較典型,所以被當做此詞的典故來應用.
詞 目 紙上談兵 使用頻率 常用
發(fā) 音 zhǐ shànɡ tán bīnɡ
釋 義 在紙面上談論打仗。比喻空談理論,不能解決實際問題。也比喻空談不能成為現(xiàn)實。
出 處 《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記載:戰(zhàn)國時趙國名將趙奢之子趙括,年輕時學兵法,談起兵事來父親也難不倒他。后來他接替廉頗為趙將,在長平之戰(zhàn)中。只知道根據(jù)兵書辦,不知道變通,結(jié)果被秦軍大敗。
示 例 人勻十分討厭那些只會~,而不能解決實際問題的人。
近義詞 坐而論道、華而不實、畫餅充饑
反義詞 埋頭苦干、腳踏實地
歇后語 軍事論文;講武堂里學打仗
英 文 an armchair strategist
故 事 戰(zhàn)國時期,戰(zhàn)國名將趙奢的兒子趙括飽讀兵書,能健談用兵之道,連父親也難不倒他,自認為是天下無敵。趙奢認為他是紙上談兵不知變通。后來趙奢死了,趙括頂替廉頗帶兵,藺相如等人極力反對,趙王堅持,趙括在長平之戰(zhàn)損兵40萬
燈謎面 《孫子》;軍書;軍事論文;趙括打仗
用 法 偏正式;作謂語、賓語、定語;含貶義
紙上談兵的趙括
公元前262年,秦昭襄王派大將白起進攻韓國,占領了野王(今河南沁陽)。截斷了上黨郡(治所在今山西長治)和韓都的聯(lián)系,上黨形勢危急。上黨的韓軍將領不愿意投降秦國,打發(fā)使者帶著地圖把上黨獻給趙國。
趙孝成王(趙惠文王的兒子)派軍隊接收了上黨。過了兩年,秦國又派王龁(音hé)圍住上黨。
趙孝成王聽到消息,連忙派廉頗率領二十多萬大軍去救上黨。他們才到長平(今山西高平縣西北),上黨已經(jīng)被秦軍攻占了。
王龁還想向長平進攻。廉頗連忙守住陣地,叫兵士們修筑堡壘,深挖壕溝,跟遠來的秦軍對峙,準備作長期抵抗的打算。
王龁幾次三番向趙軍挑戰(zhàn),廉頗說什么也不跟他們交戰(zhàn)。王龁想不出什么法子,只好派人回報秦昭襄王,說:“廉頗是個富有經(jīng)驗的老將,不輕易出來交戰(zhàn)。我軍老遠到這兒,長期下去,就怕糧草接濟不上,怎么好呢?”
秦昭襄王請范雎出主意。范雎說:“要打敗趙國,必須先叫趙國把廉頗調(diào)回去。”
秦昭襄王說:“這哪兒辦得到呢?”
范雎說:“讓我來想辦法?!?
過了幾天,趙孝成王聽到左右紛紛議論,說:“秦國就是怕讓年輕力強的趙括帶兵;廉頗不中用,眼看就快投降啦!”
他們所說的趙括,是趙國名將趙奢的兒子。趙括小時愛學兵法,談起用兵的道理來,頭頭是道,自以為天下無敵,連他父親也不在他眼里。
趙王聽信了左右的議論,立刻把趙括找來,問他能不能打退秦軍。趙括說:“要是秦國派白起來,我還得考慮對付一下。如今來的是王龁,他不過是廉頗的對手。要是換上我,打敗他不在話下?!?
趙王聽了很高興,就拜趙括為大將,去接替廉頗。
藺相如對趙王說:“趙括只懂得讀父親的兵書,不會臨陣應變,不能派他做大將?!笨墒勤w王對藺相如的勸告聽不進去。
趙括的母親也向趙王上了一道奏章,請求趙王別派他兒子去。趙王把她召了來,問她什么理由。趙母說:“他父親臨終的時候再三囑咐我說,‘趙括這孩子把用兵打仗看作兒戲似的,談起兵法來,就眼空四海,目中無人。將來大王不用他還好,如果用他為大將的話,只怕趙軍斷送在他手里?!晕艺埱蟠笸跚f別讓他當大將?!?
趙王說:“我已經(jīng)決定了,你就別管吧。”
公元前260年,趙括領兵二十萬到了長平,請廉頗驗過兵符。廉頗辦了移交,回邯鄲去了。
趙括統(tǒng)率著四十萬大車,聲勢十分浩大。他把廉頗規(guī)定的一套制度全部廢除,下了命令說:“秦國再來挑戰(zhàn),必須迎頭打回去。敵人打敗了,就得追下去,非殺得他們片甲不留不算完?!?
那邊范雎得到趙括替換廉頗的消息,知道自己的反間計成功,就秘密派白起為上將軍,去指揮秦軍。白起一到長平,布置好埋伏,故意打了幾陣敗仗。趙括不知是計,拼命追趕。白起把趙軍引到預先埋伏好的地區(qū),派出精兵二萬五千人,切斷趙軍的后路;另派五千騎兵,直沖趙軍大營,把四十萬趙軍切成兩段。趙括這才知道秦軍的厲害,只好筑起營壘堅守,等待救兵。秦國又發(fā)兵把趙國救兵和運糧的道路切斷了。
趙括的軍隊,內(nèi)無糧草,外無救兵,守了四十多天,兵士都叫苦連天,無心作戰(zhàn)。趙括帶兵想沖出重圍,秦軍萬箭齊發(fā),把趙括射死了。趙軍聽到主將被殺,也紛紛扔了武器投降。四十萬趙軍,就在紙上談兵的主帥趙括手里全部覆沒了。
人們常用“紙上談兵”來比喻只會空談理論,不能解決任何實際問題的人。
社會上重言談輕行動者不乏其人,“談”則唾沫四濺,滔滔不絕,“做”則紙上畫餅而已,甚者畏首畏尾,雖消耗人力物力,卻無成效。語出《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
戰(zhàn)國時期,秦昭襄王派大將王齒乞率兵進攻趙國屬地長平。守軍是身經(jīng)百戰(zhàn)的老將廉頗,他在敵強我弱的情況下,為了爭取有利的作戰(zhàn)條件,修筑堡壘,深挖壕溝,跟遠來的秦軍對峙,以逸待勞,伺機而動。
秦軍幾次三番向趙軍挑戰(zhàn),趙軍卻堅守不出。秦軍也無可奈何。
王齒乞只好派人回報秦昭襄王。謀士范雎向秦昭襄王獻計說:“要打敗趙國,必須使用反間計,先讓趙國把廉頗調(diào)回去?!?/p>
于是,秦國派人在趙國四處散布流言說:“秦國就是怕讓年富力強的趙括帶兵,廉頗老了不中用,現(xiàn)在連出營作戰(zhàn)都不敢,眼看就快投降啦!”他們所說的趙括,是趙國名將趙奢的兒子。趙括自幼熟讀兵法,談起用兵的道理來,頭頭是道,自以為天下無敵,連他父親也不放在眼里。
趙王聽信了流言,立刻把趙括找來,問他能不能打退秦軍。趙括說:“要是秦國派白起來,我還得考慮對付一下。
如今來的是王齒乞,他不過是第廉頗的對手。要是換上我,打敗他不在話下?!?/p>
趙王聽了很高興,就拜趙括為大將,準備調(diào)回廉頗,讓趙括頂替他駐守長平。藺相如對趙王說:“趙括只懂得讀父親的兵書,不會臨陣應變,并非大將之才,不可重用?!?/p>
趙括的母親也向趙王上了一道奏章,請求趙王別派他貝兒子去。趙母說:“他父親臨終的時候再三囑咐我:‘趙括這孩子把用兵仗看作兒戲一樣,談起兵法來,就目中無人。
將來大王如果用他為大將的百話,只怕趙軍會斷送在他手里?!晕艺埱蟠笸跚f別讓他當大將?!?/p>
但趙王不聽勸告,堅持讓趙括代替廉頗與秦國作戰(zhàn)。公元前260年,趙括領兵二十萬到了長平。
他把廉頗制定的一套制度全部廢除,完全改變了廉頗對付秦國的作戰(zhàn)策略,照搬兵書上的條文,認為應該爭取主動,立即向秦軍大舉進攻。秦國得知趙括替換廉頗的消息后,知道自己的反間計成功,就秘密派白起為上將軍,去指揮秦軍作戰(zhàn)。
白起一到長平,布置好埋伏,先故意打了幾次敗仗。趙括不知是計,拼命追趕。
白起把趙軍引到預先埋伏好的地區(qū),派出精兵兩萬多人,切斷趙軍的后路;另派五千騎兵,直搗趙軍大營,把四十萬趙軍切成兩段。趙括這才嘗到秦軍的厲害,只好筑起營壘堅守,等待救兵。
秦國又發(fā)兵把趙國救兵和運糧的道路切斷了。趙括的軍隊,內(nèi)無糧草,外無救兵,守了四十多天,兵士都叫苦連天,無心應戰(zhàn)。
趙括帶兵想沖出重圍,秦軍萬箭齊發(fā),把趙括亂箭射死了。趙軍聽到主將被殺,也紛紛扔了武器投降,最后全部被秦軍活埋。
四十萬趙軍就這樣在“紙上談兵”的主帥趙括手里全軍覆沒了。
趙括從小時候起就學習兵法,講用兵打仗的事,認為天下沒有人能抵得上他的。
曾經(jīng)跟他的父親趙奢議論過用兵打仗的事,趙奢不能駁倒(他),然而(趙奢)不說他好。趙括的母親問趙奢其中的原因,趙奢說:“用兵打仗,本是生死所關的場合,但是趙括把它說得輕而易舉。
假使趙國不讓趙括做將軍也就算了,如果一定要他擔任將軍,那么毀掉趙國軍隊的一定是趙括了?!薄?趙括代替廉頗(擔任抗秦大將)后,全部更改(原有的)紀律和規(guī)定,撤換軍官。
秦將白起聽到了這些事,派了變化莫測的軍隊,假裝敗退,截斷了趙軍運輸軍糧的道路,把趙國的軍隊一切為二,(于是)軍心離散。經(jīng)過四十多天,軍中兵士饑餓,趙括帶領精銳的兵士親自上陣戰(zhàn)斗。
(結(jié)果)秦軍射死了趙括。趙括的軍隊大敗,數(shù)十萬兵士便投降了秦國,秦國把他們?nèi)炕盥窳恕?/p>
戰(zhàn)國:完璧歸趙(藺相如) 圍魏救趙(孫臏) 退避三舍(重耳)毛遂自薦(毛遂) 負荊請罪(廉頗) 紙上談兵(趙括)一鼓作氣(曹劌)千金買骨(郭隗)諱疾忌醫(yī)(蔡桓公)臥薪嘗膽(勾踐)殺妻求將(吳起)驚弓之鳥(更羸)高山流水(俞伯牙、鐘子期) 秦:一字千金(呂不韋) 指鹿為馬(趙高) 焚書坑儒(秦始皇) 窮圖匕見(荊軻)懸梁刺股(蘇秦、孫敬) 漢:一飯千金(韓信) 四面楚歌(項羽) 約法三章(劉邦) 孺子可教(張良) 背水一戰(zhàn)(韓 信)破釜沉舟(項羽)手不釋卷(劉秀)金屋藏嬌(劉徹) 暗渡陳倉(韓信)十面埋伏(項羽)投筆從戎(班超)馬革裹尸(馬援) 多多益善(韓信)老當益壯(馬援)蕭規(guī)曹隨(蕭何、曹參) 無顏見江東父老(項羽) 三國:鞠躬盡瘁(諸葛亮) 三顧茅廬(劉備) 煮豆燃萁(曹植)刮目相看(呂蒙) 初出茅廬(諸葛亮)樂不思蜀(劉禪)七步成詩(曹植)言過其實(馬謖)七擒七縱(諸葛亮)寶刀不老(黃忠)才高八斗(曹植)一身是膽(趙云)封金掛?。P羽) 單刀赴會(關羽)望梅止渴(曹操)萬事俱備,只欠東風(周瑜、諸葛亮) 晉:入木三分(王羲之) 聞雞起舞(祖逖) 東山再起(謝安) 洛陽紙貴(左思) 草木皆兵(苻堅) 鑿壁偷光(匡衡)狗尾續(xù)貂(司馬倫) 南北朝:畫龍點睛(張僧繇)江郎才盡(江淹) 宋:精忠報國(岳飛)東窗事發(fā)(秦檜)胸有成竹(文與可)。
學習鳥網(wǎng)站是免費的綜合學習網(wǎng)站,提供各行各業(yè)學習資料、學習資訊供大家學習參考,如學習資料/生活百科/各行業(yè)論文/中小學作文/實用范文實用文檔等等!
聲明:本網(wǎng)站尊重并保護知識產(chǎn)權(quán),根據(jù)《信息網(wǎng)絡傳播權(quán)保護條例》,如果我們轉(zhuǎn)載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權(quán)利,請在一個月內(nèi)通知我們,我們會及時刪除。
蜀ICP備2020033479號-4 Copyright ? 2016 學習鳥. 頁面生成時間:0.181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