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雎文言文翻譯及賞析
《關雎》出自《詩經(jīng) 國風 周南》,為《詩經(jīng)》的首篇。寫一“君子”思念自己愛慕的“淑女”,希望與她成婚,小編給大家提供關雎文言文翻譯及賞析,歡迎閱讀和參考!
關雎翻譯:
關關雎鳩(jū jiū),在河之洲。窈窕(yǎo tiǎo)淑女,君子好逑(hǎo qiú)。
參差荇(xìng)菜,左右流之。
窈窕淑女,寤寐(wù mèi)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
悠哉悠哉(you zai),輾轉反側。
參差荇菜,左右采之。
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參差荇菜,左右芼(mào)之。
窈窕淑女,鐘鼓樂之。
原文翻譯:
雎鳩關關在歌唱,在那河中小島上。
善良美麗的少女,小伙理想的對象。
長長短短鮮荇菜,順流兩邊去采收。
善良美麗的少女,朝朝暮暮想追求。
追求沒能如心愿,日夜心頭在掛牽。
長夜漫漫不到頭,翻來復去難成眠。
長長短短鮮荇菜,兩手左右去采摘。
善良美麗的少女,彈琴鼓瑟表寵愛。
長長短短鮮荇菜,兩邊仔細來挑選。
善良美麗的少女,鐘聲換來她笑顏。
字詞注釋:
關雎:篇名。它是從詩篇第一句中摘取來的?!对娊?jīng)》的篇名都是這樣產生的。
周南:西周初期周公旦(公元前1063-前1057年)住東都洛邑(在今河南省洛陽市),統(tǒng)治東方諸侯?!爸苣稀倍际侵芄y(tǒng)治下的南方詩歌。《關雎》是一首情歌,寫一個貴族男子愛上了一個采荇菜的姑娘,思慕她,追求她,想和她結婚。
關關:象聲詞,鳥的啼叫聲。
在河之洲:(雌雄雎鳩)在河中陸地上居住著。形容它們的融洽。
好逑:等于說“佳偶”。逑:配偶。
參差荇菜:長短不齊的荇菜。參差,長短高低、大小不齊。荇菜,水生植物,圓葉細莖,根生水底,葉浮在水面,可供食用。
寤:醒著。寐:睡著了。
思服:思念。服:想。
琴瑟友之:彈琴鼓瑟來表達對她的愛慕。
芼:摸,這里是選擇的意思。
關雎賞析:
《關雎》這首短小的詩篇,在中國文學史上占據(jù)著特殊的位置。同時,它是《詩經(jīng)》的第一篇,而《詩經(jīng)》是中國文學最古老的典籍。雖然從性質上判斷,一些神話故事產生的年代應該還要早些,但作為書面記載,卻是較遲的事情。所以差不多可以說,一翻開中國文學的’歷史,首先遇到的就是《關雎》。
雎鳩的陣陣鳴叫誘動了小伙子的癡情,使他獨自陶醉在對姑娘的一往深情之中。種種復雜的情感油然而生,渴望與失望交錯,幸福與煎熬并存。一位純情少年熱戀中的心態(tài)在這里表露得淋漓盡致。成雙成對的雎鳩就象恩愛的情侶,看著它們河中小島上相依相和的融融之景,小伙子的眼光被采荇女吸引。詩人在這里采用了“流”、“采”等詞描述小伙子的心里變化的過程。
這首詩原是三章:一章四句,二章八句,三章八句。鄭玄從文義上將后二章又各分為兩章,共五章,每章四句。這里用鄭玄的分法。第一章雎鳩和鳴于河之洲上,其興淑女配偶不亂,是君子的好匹配。這一章的佳處,在于舒緩平正之音,并以音調領起全篇,形成全詩的基調。以“窈窕淑女,君子好逑”統(tǒng)攝全詩。第二章的“參差荇菜”承“關關雎鳩”而來,也是以洲上生長之物即景生情?!傲鳌保睹珎鳌酚枮椤扒蟆?,不確。因為下文“寤寐求之”已有“求”字,此處不當再有“求”義。“求”字是全篇的中心,整首詩都在表現(xiàn)男子對女子的追求過程,即從深切的思慕到實現(xiàn)結婚的愿望。第三章抒發(fā)求之而不得的憂思。這是一篇的關鍵,最能體現(xiàn)全詩精神。第四、五章寫求而得之的喜悅?!扒偕阎?、“鐘鼓樂之”,都是既得之后的情景。曰“友”,曰“樂”,用字自有輕重、深淺不同。極寫快興滿意而又不涉于侈靡,所謂“樂而不淫”。
通篇詩是寫一個男子對女子的思念和追求過程,寫求而不得的焦慮和求而得之的喜悅。
本詩在藝術上巧妙地采用了“興”的表現(xiàn)手法。首章以雎鳥相向合鳴,相依相戀,興起淑女陪君子的聯(lián)想。以下三章,又以采荇菜這一行為興起主人公對女子瘋狂地相思與追求。此外,全詩語言優(yōu)美,善于運用雙聲、疊韻和重疊詞,如“參差”、“窈窕”、“輾轉”、“關關”等,增強了詩歌的音韻美和寫人狀物、擬聲傳情的生動性。
學習鳥網(wǎng)站是免費的綜合學習網(wǎng)站,提供各行各業(yè)學習資料、學習資訊供大家學習參考,如學習資料/生活百科/各行業(yè)論文/中小學作文/實用范文實用文檔等等!
聲明:本網(wǎng)站尊重并保護知識產權,根據(jù)《信息網(wǎng)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果我們轉載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權利,請在一個月內通知我們,我們會及時刪除。
蜀ICP備2020033479號-4 Copyright ? 2016 學習鳥. 頁面生成時間:0.075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