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戎識李文言文翻譯
王戎識李文言文翻譯1
【文言文】
王戎七歲,嘗與諸小兒游??吹肋吚顦涠嘧诱壑?,諸兒競走取之,唯戎不動?;騿栔?,答曰:“樹在道旁而多子,此必苦李。”取之,信然。
【翻譯】
王戎七歲的時候,曾經(jīng)(有一次)和朋友們一起玩耍,看見路邊有一株李子樹,結(jié)了很多李子,枝條都被壓彎了。那些小朋友都爭先恐后地跑去摘。卻唯獨王戎沒有動。有人問他為什么不去摘李子,王戎回答說:“這樹長在路旁,卻有這么多的李子,這李子一定是苦的?!保▏^的人們)一嘗,果然是這樣。
【注釋】
?、偻跞郑簳x朝人,竹林七賢之一。
?、趪L:曾經(jīng)。
?、壑T:眾多,一些,這些
④游:玩耍。
?、葑樱汗麑?果子 李子。
?、拚壑Γ簤簭澚藰渲Α?/p>
?、吒傋撸籂幹堋?/p>
?、嘧撸号?。
?、嵝湃唬旱拇_是這樣。
?、嵛ǎ褐挥?。
?、獗兀阂欢?/p>
???信然:果真,果然。
【啟示】
《王戎識李》出自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雅量》,本文告訴我們做事要仔細觀察,善于思考,根據(jù)有關(guān)現(xiàn)象進行推理判斷,切勿盲目追隨他人。遇到事情要沉著冷靜。
王戎識李文言文翻譯2
【原文】
王戎七歲,嘗與諸小兒游??吹肋吚顦涠嘧?,折枝,諸兒競走取之,唯戎不動。人問之,答曰:“樹在道旁而多子,此必苦李?!比≈湃弧?/p>
【注釋】
?、偻跞郑菏俏鲿x瑯琊(今屬山東)人,自幼就聰明過人,好清淡,為"竹林七賢"之一,官至尚書令,司徒。
②諸:眾。
③游:玩。
?、茏樱汗麑?。
⑤折枝:壓彎了樹枝。
?、扌湃唬赫媸沁@樣。
?、吒傋撸籂幭嗟嘏苓^去,競: 爭逐,走:跑。
?、辔ǎ褐挥?/p>
【翻譯】
王戎七歲的時候,曾經(jīng)和小朋友們一起玩耍??匆娐愤呌兄昀钭訕洌Y(jié)了很多李子,枝條都被壓彎了。那些小朋友都爭先恐后地跑去摘。只有王戎沒有動。大家問他為什么不去摘李子,王戎回答說:“這樹長在路邊上,還有這么多李子,這一定是苦李子?!闭獊硪粐L,果然是這樣。
【拓展延伸】
說起中國歷史上有記載的“聰明人”,晉初王戎絕對算一個。據(jù)《世說新語》記載,七歲時王戎跟一群小孩一起嬉戲,看見路邊的李子樹果實累累,把樹枝都壓彎了。小孩們都爭著跑去摘那些果實,只有王戎一動不動,非常淡定。有人表示不理解,他胸有成竹地說:“李子樹長在路邊卻有很多果實,這些李子必定是苦的李子。”那人摘取果實品嘗,果然如此。
中國歷史上流傳著很多似是而非的東西,尤其是上了所謂的“典籍”和“教科書”的內(nèi)容,更是頗多謬誤,甚至有一些干脆就是“大忽悠”。對此本無須深究,因為“醬缸文化”之下此類東西實在太多。然而,發(fā)現(xiàn)有人從“王戎早慧”中煞有介事地悟出了“有意識地培養(yǎng)自己善于觀察和思考的習慣”的“精神實質(zhì)”,卻還是讓我忍俊不禁――你教導(dǎo)別人一定要“善于觀察和思考”,可你自己觀察過嗎?思考過嗎?樹上的李子到底是甜是苦,大家必須嘗過才知道,樹上怎么可能還“果實累累”呢?或許有人會說,大家都是往年嘗過,知道這棵樹只結(jié)苦李子,所以今年都不去動它了。這也不對勁兒啊――既然大家早就知道李子是苦的,為何所有的孩子還有旁觀者都傻乎乎地充呆頭鵝,卻獨獨王戎天縱奇才,憑著“嚴密的邏輯推理”斷定李子乃是苦的?難道說上天安排這么一棵奇怪的李子樹,唯一的目的就是為了讓王戎顯示“聰明”?這個事情明顯存在邏輯錯誤,根本站不住腳嘛。
明明是假大空甚至是胡編亂造的玩意兒,卻非要煞有介事地拿來教育人,不是“腦殘”就是別有用心。由此想到了近年來一些有識之士對小學課文的質(zhì)疑。據(jù)媒體報道,空洞的說教、隨意的“改編”、模棱兩可的事實、甚至杜撰一個個“名人故事”,這樣的課文竟然在時下通用的小學語文教科書里時有出現(xiàn)。杭州語文教師郭初陽整理了一份“問題課文”目錄:《愛迪生救媽媽》雖然很感人,卻在任何愛迪生的傳記里都難以找到事實根據(jù),而且從醫(yī)學上考證,當年也不可能做那么一個闌尾炎手術(shù);《云雀的心愿》中寫道:“云雀媽媽擦去頭上的汗水”,鳥類沒有汗腺,哪來汗水?為了證實《陳毅探母》的真實性,郭初陽查閱了《陳毅大事記》、《陳毅年表》,還把所有關(guān)于陳毅元帥生平的書翻了個遍,都沒有找到故事的蛛絲馬跡。“這個故事從時間到地點都是虛構(gòu)的”……何止是小學教材呢,如果翻翻社會上出版的各種“主旋律”教育書籍,類似以訛傳訛的例子可謂是舉不勝舉。
王戎早慧,誰是傻子?表面看,當然是那些“不明真相”的老百姓,當然是被虛假教育忽悠了的`孩子們。某些掌控話語權(quán)的人,最熱衷的事情就是通過愚民教育把老百姓變傻變聽話,以此來維護自己的地位??墒牵S著社會的不斷進步,民智已開,老百姓早就沒有以前那么好糊弄了。有人曾一針見血地指出:“中國現(xiàn)階段的主要矛盾是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智商和官員們不斷下降的道德之間的矛盾。”如果到了現(xiàn)在某些人還要拿“王戎早慧”、“愛迪生救媽媽”之類錯漏百出的東西忽悠人,除了徒增笑料之外,還能怎樣呢?歷史終將證明,那些忽悠者才是真正的傻子,自以為聰明的傻子。他們才是歷史的笑柄。
學習鳥網(wǎng)站是免費的綜合學習網(wǎng)站,提供各行各業(yè)學習資料、學習資訊供大家學習參考,如學習資料/生活百科/各行業(yè)論文/中小學作文/實用范文實用文檔等等!
聲明:本網(wǎng)站尊重并保護知識產(chǎn)權(quán),根據(jù)《信息網(wǎng)絡(luò)傳播權(quán)保護條例》,如果我們轉(zhuǎn)載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權(quán)利,請在一個月內(nèi)通知我們,我們會及時刪除。
蜀ICP備2020033479號-4 Copyright ? 2016 學習鳥. 頁面生成時間:0.167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