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yè)會計制度》
企業(yè)一般應按月提取折舊,當月增加的固定資產,當月不提折舊,從下月起計提折舊;當月減少的固定資產,當月照提折舊,從下月起不提折舊。固定資產提足折舊后,不管能否繼續(xù)使用,均不再提取折舊;提前報廢的固定資產,也不再補提折舊。
企業(yè)按月計提的固定資產折舊,借記“制造費用”、“營業(yè)費用”、“管理費用”、“其他業(yè)務支出”等科目,貸記累計折舊。
.
相關成本費用科目的核算:
1、生產部門的固定資產,計提折舊借記“制造費用”科目。
2、管理部門的固定資產,計提折舊借記“管理費用”科目。
3、采購、銷售部門的固定資產,計提折舊借記“營業(yè)費用”科目(新準則改為銷售費用)。
4、用于工程的固定資產,計提折舊借記“在建工程”等科目。
5、職工福利部門的固定資產,計提折舊借記“應付福利費”科目。
6、出租的固定資產,計提折舊借記“其他業(yè)務支出”。
借:管理費用-折舊費貸:累計折舊《企業(yè)會計制度》規(guī)定企業(yè)一般應按月提取折舊,當月增加的固定資產,當月不提折舊,從下月起計提折舊;當月減少的固定資產,當月照提折舊,從下月起不提折舊。
根據(jù)權責發(fā)生制原則,固定資產的成本攤銷的期限不僅僅是一年,而是能夠連續(xù)在若干個生產周期內發(fā)揮作用并保持其原有的實物形態(tài)。因此需要合理估計每個期限要攤銷的成本,這就是每年的折舊額。
固定資產提足折舊后,不管能否繼續(xù)使用,均不再提取折舊;提前報廢的固定資產,也不再補提折舊。企業(yè)按月計提的固定資產折舊,借記“制造費用”、“營業(yè)費用”、“管理費用”、“其他業(yè)務支出”等科目,貸記累計折舊。
擴展資料:折舊的計算方法1、雙倍余額遞減法雙倍余額遞減法是指不考慮固定資產預計凈殘值的情況下,根據(jù)每期期初固定資產原價減去累計折舊后的余額和雙倍的直線折舊率計算固定資產折舊的一種方法。計算公式如下:年折舊率=2/預計使用壽命(年)*100%。
采用雙倍余額遞減法計提折舊的固定資產,通常在其折舊年限到期前兩年內,將固定資產凈值扣除預計凈殘值后的余額平均分攤。2、年數(shù)總和法年數(shù)總和法也稱合計年限法,是指將固定資產的原價減去預計凈殘值后的凈額,乘以一個以各年年初固定資產尚可使用年限做分子,以預計使用年限逐年數(shù)字之和做分母的逐年遞減的分數(shù)計算每年折舊額的一種方法。
計算公式如下:年折舊率 =尚可使用年限/預計使用年限的年數(shù)總和*100%。預計使用年限的年數(shù)總和=n*(n+1)/2。
3、工作量法工作量法是根據(jù)實際工作量計算每期應提折舊額的一種方法。計算公式如下:單位工作量折舊額 = 固定資產原價 * (1 - 預計凈殘值率)/ 預計總工作量。
某項固定資產月折舊額 = 該項固定資產當月工作量 * 單位工作量折舊額。4、年限平均法年限平均法是指將固定資產的應計折舊額均衡地分攤到固定資產預定使用壽命內的一種方法。
采用這種方法計算的每期折舊額相等。計算公式如下:年折舊率 =(1 - 預計凈殘值率)/ 預計使用壽命(年)*100%。
參考資料:百度百科-會計分錄參考資料:百度百科-累計折舊。
“累計折舊”賬戶屬于資產類的備抵調整賬戶,其結構與一般資產賬戶的結構剛好相反,累計折舊是貸方登記增加,借方登記減少,余額在貸方。
固定資產在使用過程中會發(fā)生磨損,消耗,其價值會逐漸減少,這種價值的減少就是固定資產折舊。固定資產價值發(fā)生減少,就應該把這種價值的減少計算出來(即計提折舊),并在賬戶中予以記錄。
固定資產價值的減少同時引起費用的增加,所以,從理論上講,計提折舊的會計處理應該是: 借:管理費用等 貸:固定資產但是如果這樣進行記錄,“固定資產”賬戶的金額會隨著折舊的計提而逐漸減少,其余額反映的是固定資產的凈值,固定資產的原值在賬戶中就無法反映出來,折舊的累計數(shù)額也在賬戶中得不到反映。為解決這個問題,就專門設置“累計折舊”賬戶,在計提折舊反映固定資產價值減少時,用“累計折舊”賬戶來代替“固定資產”賬戶,計入“累計折舊”賬戶的貸方。
分錄為: 借:管理費用等 貸:累計折舊所以,折舊意味著固定資產價值的減少,計提折舊后,累計折舊增加了,固定資產的凈值減少了。貸記“累計折舊”賬戶只是形式,其實質是貸記“固定資產”賬戶。
因此,累計折舊增加即固定資產價值減少,計入資產類賬戶(“累計折舊”賬戶)的貸方,反之,累計折舊減少,計入資產類賬戶的借方。這在實質上與資產類賬戶的結構是一致的。
設置“累計折舊”賬戶后,計提折舊時,不減少“固定資產”賬戶的金額,“固定資產”賬戶始終反映固定資產的原值。同時,“累計折舊”賬戶的貸方余額可以反映固定資產的累計折舊數(shù)額。
此外,“固定資產”賬戶的借方余額減去“累計折舊”賬戶的貸方余額可以得到固定資產的凈值。長沙會計培訓|長沙會計培訓學校|長沙會計培訓|長沙會計證培訓班|長沙啟航學校。
累計折舊”賬戶屬于資產類的備抵調整賬戶,其結構與一般資產賬戶的結構剛好相反,累計折舊是貸方登記增加,借方登記減少,余額在貸方。
累計折舊指企業(yè)在報告期末提取的各年固定資產折舊累計數(shù)。該指標按會計“資產負債表”中“累計折舊”項的期末數(shù)填列。
固定資產折舊費用根據(jù)固定資產的原值和規(guī)定的折舊率計算確定,按照一定的標準分攤記入各期的間接費用和期間費用。生產車間用房屋建筑物、機器設備的折舊,作為間接費用,計入制造費用帳戶,廠部行政用辦公房屋的,計入管理費用帳戶,由當期收入負擔。
折舊合計數(shù)計入“累計折舊”帳戶的貸方。 編輯本段計算公式 累計折舊=買入價-殘值(折舊費用的計算方法:固定資產原值*5%,殘值=買入價-累計折舊) 固定資產在使用過程中會發(fā)生磨損,消耗,其價值會逐漸減少,這種價值的減少就是固定資產折舊。
固定資產價值發(fā)生減少,就應該把這種價值的減少計算出來(即計提折舊),并在賬戶中予以記錄。固定資產價值的減少同時引起費用的增加,所以,從理論上講,計提折舊時,應該根據(jù)使用該固定資產的受益對象計入折舊費用,采用誰受益誰負擔原則。
借:生產成本—X產品 (如果機器專為生產某種產品,可直接入生產成本) 制造費用(機器為生產多種產品,先入制造費用,再按比例分配到生產成本) 管理費用 (機器為管理部門使用) 銷售費用 (銷售門市部或獨立銷售機構使用) 貸:累計折舊 折舊計提后,累計折舊科目余額在貸方,作為固定資產科目的抵減項目。折舊提完時,固定資產項目在報表中僅反映為“凈殘值”,該殘值在報廢時或變買時,轉入“固定資產清理”,清理變賣的凈損失為“營業(yè)外支出”。
但是如果這樣進行記錄,“固定資產”賬戶的金額會隨著折舊的計提而逐漸減少,其余額反映的是固定資產的凈值,固定資產的原值在賬戶中就無法反映出來,折舊的累計數(shù)額也在賬戶中得不到反映。為解決這個問題,就專門設置“累計折舊”賬戶,在計提折舊反映固定資產價值減少時,用“累計折舊”賬戶來代替“固定資產”賬戶,計入“累計折舊”賬戶的貸方。
分錄為: 借:管理費用等 貸:累計折舊 所以,折舊意味著固定資產價值的減少,計提折舊后,累計折舊增加了,固定資產的凈值減少了。貸記“累計折舊”賬戶只是形式,其實質是貸記“固定資產”賬戶。
因此,累計折舊增加即固定資產價值減少,計入資產類賬戶(“累計折舊” 賬戶)的貸方,反之,累計折舊減少,計入資產類賬戶的借方。這在實質上與資產類賬戶的結構是一致的。
設置“累計折舊”賬戶后,計提折舊時,不減少“固定資產”賬戶的金額,“固定資產”賬戶始終反映固定資產的原值。同時,“累計折舊”賬戶的貸方余額可以反映固定資產的累計折舊數(shù)額。
此外,“固定資產”賬戶的借方余額減去“累計折舊”賬戶的貸方余額可以得到固定資產的凈值。 編輯本段計提方法 一、首先計提折舊有很多種方法,采用不同的方法算出計提折舊的金額也會有所不同。
下面是有關于計提固定資產折舊的一些實例,希望能夠對你有幫助!! (一)平均年限法 平均年限法又稱直線法,是指按固定資產使用年限平均計算折舊的一種方法。按照這種方法計算提取的折舊額,在各個使用年份或月份都是相等的,折舊的積累額呈直線上升趨勢。
計算公式如下: 固定資產年折舊額=[固定資產原價-(預計殘值收入-預計清理費用)] ÷固定資產預計使用年限 固定資產月折舊額=固定資產年折舊額/12 [例10]甲企業(yè)某項固定資產原價為50000元,預計使用年限為10年,預計殘值收入為3000元,預計清理費用為1000元,則: 固定資產年折舊額=[50000-(3000-1000)]/10=4800元/年 固定資產月折舊額=(4800÷12)=400元/月 在實際工作中,為了反映固定資產在一定時間內的損耗程度和便于計算折舊,企業(yè)每月應計提的折舊額一般是根據(jù)固定資產的原價乘以月折舊率計算確定的。固定資產折舊率是指一定時期內固定資產折舊額與固定資產原價之比。
其計算公式表述如下: 固定資產年折舊率=[(固定資產原價-預計凈殘值)÷固定資產原價] ÷固定資產預計使用年限 =(1-預計凈殘值率)÷固定資產預計使用年限 固定資產月折舊率=固定資產年折舊率÷12 固定資產月折舊額=固定資產原價*固定資產月折舊率 依例10,固定資產月折舊額的計算如下: 固定資產年折舊率=[50000-(3000-1000)] ÷(10*50000)=9.6% 固定資產月折舊率=9.6%÷12=0.8% 固定資產月折舊額=50000元*0.8%=400元 上述計算的折舊率是按個別固定資產單獨計算的,稱為個別折舊率,即某項固定資產在一定期間的折舊額與該項固定資產原價的比率。此外,還有固定資產分類折舊率和綜合折舊率。
固定資產的分類折舊率是指固定資產分類折舊額與該類固定資產原價的比例。采用這種方法,應先把性質、結構和使用年限接近的固定資產歸納為一類,再按類別計算平均折舊率。
固定資產分類折舊率的計算公式如下: 某類固定資產年折舊率=該類固定資產年折舊額÷該類固定資產原價 固定資產的綜合折舊率是指某一期間企業(yè)全。
固定資產折舊是指在固定資產使用壽命內,按照確定的方法對應計折舊額進行系統(tǒng)分攤。使用壽命是指固定資產的預計壽命,或者該固定資產所能生產產品或提供勞務的數(shù)量。應計折舊額是指應計提折舊的固定資產的原價扣除其預計凈殘值后的金額。已計提減值準備的固定資產,還應扣除已計提的固定資產減值準備累計金額。
累計折舊通俗點兒說就是買回來的固定資產在使用過程中會逐漸的發(fā)生損耗,將這些損耗采取一定的方法計算出來計入本年度的成本或是費用就叫做折舊。
計提折舊的固定資產
(1)房屋建筑物;
(2)在用的機器設備、食品儀表、運輸車輛、工具器具;
(3)季節(jié)性停用及修理停用的設備;
(4)以經營租賃方式租出的固定資產和以融資租賃式租入的固定資產。
不計提折舊的固定資產
(1)已提足折舊仍繼續(xù)使用的固定資產;
(2)以前年度已經估價單獨入賬的土地;
(3)提前報廢的固定資產;
(4)以經營租賃方式租入的固定資產和以融資租賃方式租出的固定資產。
企業(yè)計提固定資產折舊的方法有多種,基本上即可以分為兩類,即直線法(包括年限平均法和工作量法)和加速折舊法(包括年數(shù)總和法和雙倍余額遞減法),企業(yè)應當根據(jù)固定資產所含經濟利益預期實現(xiàn)方式選擇不同的方法.企業(yè)折舊方法不同,計提折舊額相差很大.
是固定資產計提的折舊額,一般入賬時固定資產是原值,累計折舊作為它的抵減項目。
固定資產折舊主要受以下四個方面因素的影響:一是計提折舊基數(shù),計提折舊基數(shù)是固定資產的原始價值或帳面價值?,F(xiàn)行會計制度規(guī)定,一般以固定資產的原價作為計提依據(jù),但選用雙倍余額遞減法計提折舊的企業(yè),以固定資產的帳面凈值作為計提依據(jù);二是折舊年限,折舊年限的長短直接關系到折舊率的高低,是影響折舊額的關鍵因素;三是折舊方法,固定資產折舊方法包括年限平均法、工作量法、年數(shù)總和法和雙倍余額遞減法。
企業(yè)應根據(jù)固定資產所包含的經濟利益預期實現(xiàn)方式選擇折舊方法,折舊方法一經選定,不提隨意變更;四是凈殘值,是指預計固定資產清理報廢時可收回的殘值扣除清理費用后的數(shù)額。企業(yè)應根據(jù)固定資產的性質和使用方式,合理估計固定資產的凈殘值。
累計折舊是在權責發(fā)生制下因為固定資產的受益期比較長,大于一個會計年度而需要根據(jù)受益期將其價值分期轉入公司的成本費用中去而設置的一個會計科目,其余額為貸方余額,是固定資產價值的抵減項,比如你買了輛車8萬,這車一般使用期是超過一年的,所以要將這8萬先計入固定資產,再將這8萬按使用年限轉入成本費用中去,稅法規(guī)定其最低折舊年限為4年,按4年折舊,如果不考慮殘值,一年折舊2萬,借 管理費用 20000 貸 累計折舊 20000,一年后這車的價值就是8-2=6萬,2萬的累計折舊是貸方數(shù),在填資產負債有時固定資產是80000,累計折舊是20000,固定資產凈值是80000-20000=60000,如果是新準則報表,填固定資產時直接就填的60000.希望能幫到你。
聲明:本網站尊重并保護知識產權,根據(jù)《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果我們轉載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權利,請在一個月內通知我們,我們會及時刪除。
蜀ICP備2020033479號-4 Copyright ? 2016 學習鳥. 頁面生成時間:2.858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