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進行某種試驗以闡明一定因于對一個對象的影響和處理效應或其意義時,除了對試驗所要求研究的因子或操作處理外,其他因素都保持一致,并把試驗的結果進行比較,這種試驗稱為對照試驗。
通常,一個對照實驗總分為實驗組和對照組。實驗組,是接受實驗變量處理的對象組;對照組,也稱控制組,對實驗假設而言,是不接受實驗變量處理的對象組,至于哪個作為實驗組,哪個作為對照組,一般是隨機決定的,這樣,從理論上說,由于實驗組與對照組的無關變量的影響是相等的,被平衡了的,故實驗組與對照組兩者之差異,則可認定為是來自實驗變量的效果,這樣的實驗結果是可信的。
按對照的內(nèi)容和形式上的不同,通常有以下對照類型:
1.空白對照:指不做任何實驗處理的對象組。例如,在“生物組織中可溶性還原糖的鑒定”的實驗中,向甲試管溶液加入試劑,而乙試管溶液不加試劑,一起進行沸水浴,比較它們的變化。這樣,甲為實驗組,乙為對照組,且乙為典型的空白對照??瞻讓φ漳苊靼椎貙Ρ群鸵r托出實l~-ta的變化和結果,增強了說服力。
2.自身對照:指實驗與對照在同一對象上進行,即不另設對照組。單組法和輪組法,一般都包含有自身對照。如“植物細胞質(zhì)壁分離和復原”實驗,就是典型的自身對照。自身對照,方法簡便,關鍵是要看清楚實驗處理前后現(xiàn)象變化的差異,實驗處理前的對象狀況為對照組,實驗處理后的對象變化則為實驗組。
3.條件對照: 指雖給對象施以某種實驗處理,但這種處理是作為對照意義的,或者說這種處理不是實驗假設所給定的實驗變量意義的。例如,“動物激素飼喂小動物”實驗,采用等組實驗法,其實驗設計方案是:
甲組:飼喂甲狀腺激素(實驗組);
乙組:飼喂甲狀腺抑制劑(條件對照組);
丙組:不飼喂藥劑(空白對照組)。
顯然,乙組為條件對照,該實驗既設置了條件對照,又設置了空白對照,通過比較、對照,更能充分說明實驗變量——甲狀腺激素能促進蚯蚓的生長發(fā)育。
4.相互對照: 指不另設對照組,而是幾個實驗組相互對比對照,在等組實驗法中,大都是運用對照,如“植物的向性”的等組實驗中,5個實驗組所采用的都是相互對照,較好的平衡和抵消了無關變量的影響,使實驗結果更具有說服力。
對照實驗是科學研究常用的一種實驗方法,目的是通過對比實驗的結果找到想要研究的因素對實驗的影響作用,從而為科學的研究提供事實依據(jù)和直接證據(jù)。如在生物學、醫(yī)學、農(nóng)學、心理學和教育學等各領域中,有“沒有對照就沒有試驗”的說法,因此,是否有適當?shù)膶φ赵囼?,在許多情況下會影響研究的成果。對照試驗的技術有時比主試驗還困難。再者,為了進行一個試驗,必需有相當數(shù)量的對照才行,否則有時會分不清哪些是主試驗,哪些是對照試驗。與試驗區(qū)、試驗群相對應的也有用對照區(qū)、對照群名稱的。作為試驗對象,常常要求純系的動植物材料和人的單卵孿生兒的道理就在于此。在物理或化學的領域里,由于研究對象系統(tǒng)的構成單純,特殊的對照試驗,在多數(shù)情況下沒有必要。
對照實驗指其他條件都相同,只有一個條件不同的實驗(單一變量)。
往往好多因素對實驗結果都有影響,對照實驗用來證明某種因素對實驗結果的確切影響。
通常,一個實驗總分為實驗組和對照組。實驗組,是接受實驗變量處理的對象組;對照組,也稱控制組,對實驗假設而言,是不接受實驗變量處理的對象組,至于哪個作為實驗組,哪個作為對照組,一般是隨機決定的,這樣,從理論上說,由于實驗組與對照組的無關變量的影響是相等的,被平衡了的,故實驗組與對照組兩者之差異,則可認定為是來自實驗變量的效果,這樣的實驗結果是可信的。
運用對照試驗:關鍵是嚴格把關單一變量,其他因素必須相同,只有單一變量不同才能很好的證明變量對試驗結果的影響。變量的設置往往要根據(jù)試驗目的來決定。如:探究光對鼠婦生活的影響,變量就應該設置為光的強弱。。。
原發(fā)布者:冷面軒轅
教育實驗法及其類別1、含義——教育實驗法指的是研究者根據(jù)研究目的,有組織、有計劃地逐步變化條件,觀察記錄測定于此相伴隨的現(xiàn)象的變化,從而確定條件與現(xiàn)象之間因果關系的方法。2、類別(1)自然實驗與實驗室實驗(2)單因子實驗與多因子實驗(3)探索性實驗與驗證性實驗(4)測查性實驗與教育干預性實驗自然實驗與實驗室實驗1、自然實驗——是在自然狀態(tài)下,在現(xiàn)實的教育教學情景中,在不影響正常教育教學秩序的情況下,依研究目的,控制和改變某些條件,觀察由此帶來的現(xiàn)象的變化,了解被試的行為表現(xiàn)。2、實驗室實驗——通常是在特設的實驗室內(nèi),在嚴格控制條件的情況下進行的。單因子實驗與多因子實驗1、單因子實驗——在一個實驗中,只有一個自變量被作為實驗條件受到操縱。這個自變量(或稱因素)可有多個層次(水平),但只是同一變量或因素的不同層次例:甲乙兩種教學方法何種更有效?其中,實驗因素(自變量)是教學方法,該因素分為兩個層次:甲法與乙法。在這種實驗中,因變量也只有一個(如:教學效果)。一般實驗假設為:不同的實驗處理將導致因變量的不同變化,如用甲法教學兒童的某方面學習的成績比用乙法提高更快。2、多因子實驗——在研究過程中同時操縱兩個或兩個以上自變量,以發(fā)現(xiàn)每個自變量對因變量的影響,以及各變量間的交互作用和綜合影響。舉例:教學方法(甲、乙)、智力水平(高、中低)、教學課時(A、B、C)對幼兒
隨機區(qū)組設計(Block Randomization)又稱配伍設計、配伍組設計,通常是將受試對象(樣本)按性質(zhì)(如病人的年齡、性別、血壓、體重等非實驗因素)相同或相近者分成若干組(配伍組),每個組中的受試對象(樣本)分別隨機分配到不同的處理組中去。
隨機區(qū)組設計這種設計方法利用區(qū)組方法分離出由無關變量引起的變異,在同一組中均衡實驗組和對照組的方法實際是配對設計的擴展形式。其要點是要做到區(qū)組內(nèi)盡量同質(zhì),使得實驗結果的差異更好地歸于不同處理的影響。 協(xié)變量自適應隨機
設計結果自適應隨機設計
在醫(yī)療器械行業(yè)中產(chǎn)品在做實驗的過程中也需要隨機抽取對照組的,對照試驗有的時候需要幾組平行試驗,在醫(yī)院做臨床時也需要做對照試驗,是為了證明實驗組和對照組的效果。說明實驗組的作用。
聲明:本網(wǎng)站尊重并保護知識產(chǎn)權,根據(jù)《信息網(wǎng)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果我們轉(zhuǎn)載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權利,請在一個月內(nèi)通知我們,我們會及時刪除。
蜀ICP備2020033479號-4 Copyright ? 2016 學習鳥. 頁面生成時間:2.552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