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景泰藍起源久遠興于明清。 景泰藍,歷史上稱為琺瑯器,工藝上稱為“銅胎掐絲琺瑯”,是北京著名的傳統(tǒng)特種工藝品。在明朝的景泰年間(1450-1457),這項工藝已經(jīng)十分成熟,尤其是藍釉料有了新的突破,像藍寶石般濃郁的寶藍,高貴華美,所以,被稱為“景泰藍”。
景泰藍,亦稱“銅胎掐絲琺瑯”,它是一種特種工藝品,是用細扁銅絲做線條,在銅制的胎上捏出各種圖案花紋,再將五彩琺瑯點填在花紋內(nèi),經(jīng)燒制、磨平鍍金而成。外觀晶瑩潤澤,鮮艷奪目。景泰藍是北京著名的傳統(tǒng)工藝品。因其在明朝景泰年間盛行,制作技藝比較成熟。
我是“以瓷惠(會、慧、匯)友”,對中國古瓷器的鑒藏有近三十年的實戰(zhàn)經(jīng)歷和豐富經(jīng)驗,早在十幾年前就發(fā)表過《古玩鑒定的誤區(qū)》、《淺談瓷器的手感》、《瓷器鑒定中的“望、聞、問、切”》、《氣泡在瓷器鑒定與鑒賞中的地位和作用》等一批有一定影響力的論文和作品,現(xiàn)在就古董鑒定問題已經(jīng)申請了國家發(fā)明專利。現(xiàn)在入駐自媒體平臺,期待與所有真愛古瓷的朋友坦誠溝通交流,大家各抒己見、相互切磋、共同進步!感謝各位朋友的捧場關(guān)注與點贊!謝謝!
而且聲明一下,我所有文章中才的藏品都是我個人的收藏,萬不得已用別人的圖片,我會特別注明。照片是自己拍的,圖片遠不如實物精美漂亮,沒辦法,個人技術(shù)不行,光線、角度、距離都把握不好,大家湊合著看吧,能說明問題就行。
為了更好、更直接地與各位瓷友溝通和交流,“以瓷惠友”已經(jīng)開通了“西瓜視頻”,已發(fā)“蚯蚓走泥紋的前世今生(一)、(二)、(三)”、“定窯何以成為五大名窯之一,應該如何鑒定”等視頻,歡迎喜歡探討瓷器鑒定真諦的朋友觀看、評論,后續(xù)我會開通“西瓜視頻直播節(jié)目”,方便與有瓷器鑒定鑒賞需求的同道溝通,敬請期待!
景泰藍收藏價值怎么樣,如何鑒別景泰藍?
景泰藍是掐絲琺瑯的俗稱,收藏價值極高,一如俗話所說“一件景泰藍,十套官窯瓷”。所以,目前來看,景泰藍是屬于高價值而低價格的收藏潛力巨大的潛力區(qū),值得所有“有真知識”和“真有知識”之有志之士低價格占有這種極其稀罕的古董資源。
如何鑒別景泰藍?主要從以下三個方面去鑒別:
第一點,從胎體用料方面去鑒別。
景泰藍的胎體都是用銅等金屬作為胎體用料,如果胎體是用金、銀或紫銅為材質(zhì)的則基本可以確認為乾隆朝及其以前元代或明代的古董景泰藍;若果用的是黃銅,那就要結(jié)合琺瑯用料去具體辨別;如果用的是白銅或鋁,則為后世之仿作無疑。
第二點,從琺瑯用料方面去鑒別。
所有新仿景泰藍的琺瑯用料一律都是化工顏料,用肉眼看很顯眼也很鮮艷,但若用100倍以上帶光源的放大鏡去觀察的話,則其色澤清淡如水;而真正的古董景泰藍,則肉眼看色彩并不鮮艷,但用放大鏡看則如冰似玉,色澤飽滿靚麗,翠艷欲滴。
第三點,從工藝特征的角度去鑒別。
首先是釉面氣孔,乾隆之前的景泰藍都難免有氣孔,越是沒有氣孔者越晚;其次是看鎏金,越是真古董景泰藍其上的鎏金越厚重、越純正、越純真,而越是后仿者其鎏金則越稀薄、越駁雜,甚至僅僅是化學金色而已。
另外,在掐絲、焊接、磨制等工藝細節(jié)上,真正古董是不計成本、用心用命去做工,而今人則不過是靠科學技術(shù)的進步盡可能地偷工減料,其工藝特征的可比性基本都沒有。
第四點,從歷史沿革及包漿去鑒別。
古董景泰藍畢竟有一百多年、二百多年甚至是三四百年乃至六七百年的歷史沿革,就算是窖藏也會有自然而然的包漿存在,而非自然磨損與污染做舊應該不難辨識。
上幾張古董景泰藍圖片,以證上言,以餉同道。
“大明宣德年制”鏨刻鎏金單方框六字三行篆書款神級臻品掐絲琺瑯花卉開窗情景故事紋鎏金瑞獸三足兩耳一蓋扭紫銅胎鼎式特大熏爐。
聲明:本網(wǎng)站尊重并保護知識產(chǎn)權(quán),根據(jù)《信息網(wǎng)絡傳播權(quán)保護條例》,如果我們轉(zhuǎn)載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權(quán)利,請在一個月內(nèi)通知我們,我們會及時刪除。
蜀ICP備2020033479號-4 Copyright ? 2016 學習鳥. 頁面生成時間:3.948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