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不厭百回改。好的文章不是一氣呵成的,而是反復修改出來的。小學生的作文寫完后,教師應指導學生反復修改。只有反復修改,才能寫出具體、生動、形象的文章,才能真正提高寫作能力。因此,我在教學中非常重視學生自己修改文章,培養(yǎng)學生自己修改文章的習慣和能力。為了有效地指導學生修改作文,我主要從以下四個方面訓練:
一、激發(fā)修改興趣,產生強烈動機,養(yǎng)成良好自覺修改
的習慣。
興趣,是最好的內部動因。在作文教學中,我列舉、分析自己修改文章的有益之處,喚起學生自覺修改作文的強烈欲望。我對學生講:“魯迅先生曾把‘寫完后至少看兩遍,竭力將可有可無的字、句、段刪去,毫不可惜’,作為一條重要的寫作經驗。”向學生介紹唐代詩人賈島修改詩歌的典故。經過生動的例證,激起了我班學生自己修改作文的欲望,養(yǎng)成了自覺修改作文的習慣。
二、提出修改要求,指導修改方法,培養(yǎng)學生修改作文
的能力。
1、教給學生常有的修改符號,以便學生在修改中運用恰當?shù)姆枴?/p>
2、明確修改要求,指導修改方法。對于小學高年級學生的作文,首先要求他們的作文做到內容具體充實,語言通順明白,平實樸素。在此基礎上,要求寫得生動,即先求“同”再求其“好”。
①語句要通順,內容要具體,無病句破句,重點對象描寫細致。對于文章中的病句、破句要修改,對于描寫不具體的事物,應指導學生運用多種感官參與,反復地多角度、多層次地觀察,抓住特點,寫真實,改具體,使修改后的文章語句通順,沒有錯別字,沒有用錯的標點符號,描寫、舒述的重點對象具體、真實。
②修改作文,還要引導學生從主題的深化、材料的取舍、結構的調整、文字的推敲等方面考慮。
首先,思想要健康,主題要明確、深入和新穎。文章的主題,是文章的靈魂,對于思想不健康,中心不明確,挖掘不深刻,表達不清楚,缺乏新意的文章,應指導學生細致修改。
其次,材料取舍要合理。文章的觀點和選擇的材料必須統(tǒng)一。觀點統(tǒng)率材料,材料表現(xiàn)觀點,如果文章中只有觀點而沒有材料,或有了材料,但不能恰當?shù)胤从秤^點,則要進行修改。
再次要恰當?shù)卣{整結構。文章的結構是文章的組織形式,層次、段落、過渡、照應、開頭、結尾都屬于結構問題。如果層次段落不分明,過渡照應不好,開頭結尾不理想,詳略不當?shù)?,則要認真修改。
最后還要反復推敲文字。語言是思想內容的表現(xiàn)形式,文章要寫得好、改得好,必須使語言準確,生動形象地表達思想內容,這就必須引導學生對自己得作文反復、細致地推敲,對不準確得多余的字詞句段要進行刪、改、調、換、添等。
3、讀改結合,以讀促改。朗讀是書面語言的有聲化。朗讀作文,有利于小學高年級學生發(fā)現(xiàn)自己作文的缺點。默讀可及時反復,有利于學生邊讀邊思,可讓學生思考修改內容。因此,在修改時,我要求學生朗讀與默讀相結合,尋找、掌握最好的修改契機。一般要求學生先有感情地朗讀兩遍,在朗讀中及時作記號,標明要修改的地方,待后修改;然后默讀,邊讀邊思邊改。幾次修改后,再朗讀給其他同學聽,請其他同學提修改意見,根據(jù)他人的修改意見和自己的想法,重作修改。
4、要求暴露修改過程,了解其思維變化過程。為了培養(yǎng)學生自己修改作為內的能力,我要求學生作文不打草稿,直接寫在作文本上,寫一行空一行,一般要寫好后認真修改,但也允許學生在寫作過程中隨寫隨改。因此,要求學生能字跡清楚、工整,改得能夠讓人看清,切不可亂涂亂改。這樣,交給我的作文都是不經過謄清的,我可以從中看出學生原來是怎么思考的,后來是怎么修改的,便于在講評中分析學生寫作時的思維變化過程。
修改作文的方法:
1、調。
文章的修改,應本著先整體后局部,先大處后小處,先思路后材料,先內容后形式的順序進行,而不要一下筆就被一些細枝末節(jié)牽制了注意力,如同雕塑、繪畫,總是先有一個大體的輪廊,才去逐步細化,文章的修改亦如此。又好比帶兵打仗,先要調兵遣將,排兵布局。
所以修改的第一步,是要通過“調”使整篇文章的線索清楚、層次分明、結構合理,之后再進行段內的梳理。通過“調“,使散亂的變得集中,混亂的變得清楚,上下不銜接的變得連貫。
2、補。
“補”主要是通過對疏漏、殘缺之處加以補充,使文章更加全面完整。比如議論文,在闡述某個觀點時,是否只分析了事物的正面、主流、成績和長處,而沒有辯證地看到其反面、支流、問題和短處,是否只有前因而無后果,只有伏筆而無照應,是否只見材料不見觀點,是否有必要的中心句、點題句。
同時,在修改時要注意用一些必要的過渡詞,如“總之”、“因此”、“總而言之”、“反之”、“既然……那么……”、“不僅……而且……”,注意用一些過渡的短語。如“一言以蔽之”、“綜上所述”,用一些過渡的句子或語段。這些必要的過渡,將使文章更加完整而嚴謹。
3、增。
所謂“增”,即在修改時,通過補充一些材料,使抽象、空泛、言之無物的文章變得具體、實在,使單薄、無說服力的文章變得豐滿、有力。比如記敘文,如果只是平鋪直敘地記“流水賬”,自然乏味,我們就可考慮增添一些細節(jié)描寫,使描寫的對象更加清晰、豐滿;或者增添一些描寫角度。
4、刪。
在修改時,對那些重復、噦嗦、東拉西扯的語句要刪,拖泥帶水、可有可無、不言自明的句段要刪,節(jié)外生枝、離題、跑題、與觀點脫節(jié)、違背事實、明顯不真實的語段和材料,不管多么精彩,也要刪,某個事例已經把觀點論證得很清楚了,多余的事例就要刪去。
5、換。
所謂“換”,就是將那些陳舊、平淡的材料換成新穎、生動的材料,將那些含混、籠統(tǒng)、易生歧義、晦澀難懂的句段換為更加準確、清楚、明快的表達。修改時,首先要看看文章的材料是否典型、新穎,對那些陳舊、已被別人多次引用過的材料最好換掉,不妨重新從你的素材庫中去搜尋,找出更加吸引人的更新的材料。
擴展資料:
寫作方法
1、確定中心,寫出深意。我們要著于挖掘所寫事件中含有的生活哲理或找出它閃光的地方,反復思考,確定文章的中心思想。即善于從普通的小事中寫出深意來。
2、文章的六要素要交待清楚。一件事情的發(fā)生,離不開時間、地點、人物、事情的起因、經過和結果這六方面,即常說的“六要素”,只有交待清楚這幾方面,才能使讀者對所敘述的事,有個清楚、全面的了解。
3、言之有序,條理要清楚。根據(jù)所述時間選擇合理的順序來安排材料。一般敘事順敘、倒敘和插敘三種。
4、詳略得當,突出重點。一般事件的材料有主次之分,能體現(xiàn)文章中心的材料是主要材料,這部分要詳寫,次要內容可略寫或不寫,主次分明,給讀者以深刻的印象。
5、要把事情寫具體。能不能把事情寫具體,那就看你是不是善于把事情一層層展開記敘,即把事情分為幾個階段,在這幾個階段中寫出事情的發(fā)展變化。這樣,文章的內容才會具體、生動。
6、渲染環(huán)境,生動感人。任何事情的發(fā)生、發(fā)展都離不開環(huán)境,抓住環(huán)境的特點來寫,會很好的渲染氣氛,表達感情,使文章更加生動感人。
參考資料來源:
百度百科-作文
修改作文是作文教學的重要一環(huán)。長期以來受“學生作,教師改”這一傳統(tǒng)教學模式的影響,教師為改好一篇作文可謂是花盡心思,而學生卻收益甚少,教師也被拖得精疲力竭,且效率低下。于是有人編了這樣的順口溜:“上輩子不是人,這輩子改作文;白天上課寫筆記,晚上點燈改作文?!倍覍W生并不領情,常是一塞了之,正所謂“作文一筆糊涂賬,改與不改一個樣”。葉圣陶先生曾直言不諱:“我當過教師,改過學生的作文本不計其數(shù),得到個深切的體會:徒勞無功?!雹倨鋵?,就達成文從句順這個作文目標而言,學生的自改互改要比教師的批改有效得多。現(xiàn)在,傳統(tǒng)的“精批細改”觀念已經不能適應全面提高學生素質的要求,《語文課程標準(實驗稿)》在“教學建議”部分強調:“重視引導學生在自我修改和相互修改的過程中提高寫作能力?!边@就要求教師必須解放思想,提高認識,改變傳統(tǒng)的觀念,將修改的主動權交給學生。而把批改權交給學生,既能激發(fā)學生的積極性,又能使學生互相借鑒間接增強學生作文能力。當然,在教給學生自批互批之前,教師應做好示范,先教給學生評改方法,規(guī)定修改符號,明確修改程序。
小學語文教師在教學實踐中要認真把握小學生作文的基本要求,爭對學生的實際情況采用靈活多樣的作文批改方法,及時有效地對學生習作進行批改,促進小學生作文水平的不斷提高。
一、正確認識小學生作文的性質和教師批改作文的目的。
作為一名小學語文教師要認識到小學生作文是習作,是一項練筆活動,是書面表達的最基本訓練,而并不是藝術,不是文學創(chuàng)作,只要學生能正確地、清楚明白地表達自己的思想就行。因此,教師要求每一個學生把他的每一篇作文都寫成小學生優(yōu)秀作文是不現(xiàn)實的,因為我們培養(yǎng)的不是小學語文教師,更不是培養(yǎng)作家和文學評論家。所以,教師在批改學生作文時不要用成人的水平去對孩子的文字評頭論足,更不能用文學編輯和文學評論家的眼光去看待小學生作文。我們在批改他們的作文時要尊重他們的勞動成果,力求保持學生作文的原意,絕不能用教師的思路去代替學生的思路。因為小學生的生活積累和語文知識都很有限,有的孩子在作文中,難免有些語言表達方面的不足,但那是無關緊要的,隨著他們語文知識的增長,孩子們自然會知道怎樣把他們想說的話說得更清楚、更明白。如果教師對他們的作文要求過高過嚴只會實得其反,那很容易打擊他們的寫作興趣,使他們產生畏懼寫作文的心理。所以教師在批改他們的作文時,只要學生寫的是真話,是自己心里想說的話,表達的是真情實感,只要“其意義不謬誤”,“字句已通順”,②哪怕有的是幼稚可笑的,也不必大刪大改,把學生的一篇作文搞得面目全非。因為我們批改作文的目的不是代替學生修改文章,而是要指導學生掌握修改文章的方法,讓他們學會自己修改作文。
二、幫助學生修改作文,要注意的環(huán)節(jié)
1、講清意義,明確內容。修改能力是作文能力的重要組成部分,學生自改作文能力的強弱是其獨立寫作能力高低的重要標志。教學生修改作文,不僅能促進“寫”,而且能讓學生在不斷品嘗成功的過程中養(yǎng)成認真學習,勤于思考,精益求精的良好習慣。我們應該讓學生明白:世界上一切好文章都是改出來的,只有反復多次的修改,才能把文章中語句、段落、情節(jié)改美,使自己的文章生動感人。讓其在反復修改的過程中領悟到:只要反復認真修改,就能把作文“改好”,樹立起修改自己作文的信心。
2、傳授方法,掌握自改要領。在實際教學中,教師要深入淺出、由易到難,傳授給學生自改方法。在指導學生進行作文修改時,我提倡七種修改方法:
示范法:范修改前,教師要瀏覽學生的習作,了解并歸納出學生習作中普遍存在的問題,結合本次習作的訓練重點,選取較典型的文章作“鏡子”,引導學生發(fā)現(xiàn)問題,找準修改點。再以學生的佳作為“向導”,指導學生找到“治病的良方”,從而悟出修改的方法。之后,便可讓學生為自己的病文“對癥下藥”。修改時,對修改困難大的學生,教師要個別指導。
誦讀法:于作文中語言不流暢、銜接不緊湊、情感不相稱等表達方面的毛病,光看是不容易察覺的,只有運用“讀讀改改,邊讀邊改”的方法才能很快發(fā)現(xiàn),才能動手把毛病治好。如:馬進武同學在作文中這樣寫到“一進校園,我首先第一個看到的就是那富饒的假山”。當他朗讀此句時,總覺得別扭,后經仔細思考,認為“首先”與“第一個”保留其一,避免重復.又覺得用“富饒”來形容假山有些不妥,改為用”造型新穎”更為合適.修改好的句子再來讀一讀,覺得流暢多了.看來“耳朵”這個老師還真挺稱職,把毛病都挑了出來。另外朗讀自改法對于作文中的丟字落詞現(xiàn)象,修改有明顯的錯誤的句子現(xiàn)象是快捷有效的修改方法。
文章不厭百回改。
好的文章不是一氣呵成的,而是反復修改出來的。小學生的作文寫完后,教師應指導學生反復修改。
只有反復修改,才能寫出具體、生動、形象的文章,才能真正提高寫作能力。因此,我在教學中非常重視學生自己修改文章,培養(yǎng)學生自己修改文章的習慣和能力。
為了有效地指導學生修改作文,我主要從以下四個方面訓練:一、激發(fā)修改興趣,產生強烈動機,養(yǎng)成良好自覺修改的習慣。興趣,是最好的內部動因。
在作文教學中,我列舉、分析自己修改文章的有益之處,喚起學生自覺修改作文的強烈欲望。我對學生講:“魯迅先生曾把‘寫完后至少看兩遍,竭力將可有可無的字、句、段刪去,毫不可惜’,作為一條重要的寫作經驗?!?/p>
向學生介紹唐代詩人賈島修改詩歌的典故。經過生動的例證,激起了我班學生自己修改作文的欲望,養(yǎng)成了自覺修改作文的習慣。
二、提出修改要求,指導修改方法,培養(yǎng)學生修改作文的能力。1、教給學生常有的修改符號,以便學生在修改中運用恰當?shù)姆枴?/p>
2、明確修改要求,指導修改方法。對于小學高年級學生的作文,首先要求他們的作文做到內容具體充實,語言通順明白,平實樸素。
在此基礎上,要求寫得生動,即先求“同”再求其“好”。①語句要通順,內容要具體,無病句破句,重點對象描寫細致。
對于文章中的病句、破句要修改,對于描寫不具體的事物,應指導學生運用多種感官參與,反復地多角度、多層次地觀察,抓住特點,寫真實,改具體,使修改后的文章語句通順,沒有錯別字,沒有用錯的標點符號,描寫、舒述的重點對象具體、真實。②修改作文,還要引導學生從主題的深化、材料的取舍、結構的調整、文字的推敲等方面考慮。
首先,思想要健康,主題要明確、深入和新穎。文章的主題,是文章的靈魂,對于思想不健康,中心不明確,挖掘不深刻,表達不清楚,缺乏新意的文章,應指導學生細致修改。
其次,材料取舍要合理。文章的觀點和選擇的材料必須統(tǒng)一。
觀點統(tǒng)率材料,材料表現(xiàn)觀點,如果文章中只有觀點而沒有材料,或有了材料,但不能恰當?shù)胤从秤^點,則要進行修改。再次要恰當?shù)卣{整結構。
文章的結構是文章的組織形式,層次、段落、過渡、照應、開頭、結尾都屬于結構問題。如果層次段落不分明,過渡照應不好,開頭結尾不理想,詳略不當?shù)?,則要認真修改。
最后還要反復推敲文字。語言是思想內容的表現(xiàn)形式,文章要寫得好、改得好,必須使語言準確,生動形象地表達思想內容,這就必須引導學生對自己得作文反復、細致地推敲,對不準確得多余的字詞句段要進行刪、改、調、換、添等。
3、讀改結合,以讀促改。朗讀是書面語言的有聲化。
朗讀作文,有利于小學高年級學生發(fā)現(xiàn)自己作文的缺點。默讀可及時反復,有利于學生邊讀邊思,可讓學生思考修改內容。
因此,在修改時,我要求學生朗讀與默讀相結合,尋找、掌握最好的修改契機。一般要求學生先有感情地朗讀兩遍,在朗讀中及時作記號,標明要修改的地方,待后修改;然后默讀,邊讀邊思邊改。
幾次修改后,再朗讀給其他同學聽,請其他同學提修改意見,根據(jù)他人的修改意見和自己的想法,重作修改。4、要求暴露修改過程,了解其思維變化過程。
為了培養(yǎng)學生自己修改作為內的能力,我要求學生作文不打草稿,直接寫在作文本上,寫一行空一行,一般要寫好后認真修改,但也允許學生在寫作過程中隨寫隨改。因此,要求學生能字跡清楚、工整,改得能夠讓人看清,切不可亂涂亂改。
這樣,交給我的作文都是不經過謄清的,我可以從中看出學生原來是怎么思考的,后來是怎么修改的,便于在講評中分析學生寫作時的思維變化過程。
修改作文,是修改文章的內容選擇是否恰當,表達是否完善,其實就是修改思想,修改認識,學生在寫寫改改,改改寫寫的過程中,反復思考原來認識,就能使他們經過這樣反復的過程,不斷提高,不斷進步,就能真正獲得作文能力。同時,當學生看到自己的作文經過修改,通暢,流暢多了,更具體、完美了,會產生一種成功成的喜悅,他們作文的興趣的也會增強。修改方法有多種,我在教學中常用以下幾種。
一、提綱修改法
學生作文“初成”后,可要求他們按照作文前所列的提綱逐項進行檢查、對照。如寫“我敬佩的一個人”時,一名學生的提綱是這樣列的:
1.爸爸是我敬佩的人。
2.具體敘述爸爸讓我敬佩的典型事例。
3.爸爸真令我敬佩。
在他的作文中有這樣一段敘述:“爸爸很勤勞,為了我們這個家,他每天天不亮就起床,然后做飯、收拾屋子,打發(fā)我和媽媽吃過早飯,他又去開出租車。媽媽有腿病,行動不方便,只負責我的學習,每次作業(yè)她都要給我檢查……”在對照提綱檢查時,他發(fā)現(xiàn)寫爸爸讓自己敬佩的作文,卻寫進了媽媽的事,這樣與提綱不符,于是刪去了寫媽媽的材料,重點寫了爸爸讓自己敬佩的內容。這種修改方法可使學生的作文邏輯性更強
二、擱置修改法
學生對某一事物的認識,總是隨著知識的增多而逐漸加深,所以作文寫完后,如果擱置一段時間自己再看,就會發(fā)現(xiàn)其中的不妥之處,此時,再對作文進行修改,往往會收到很好的效果。如寫“難忘的一件事”,一名學生寫自己第一次學縫衣服的事情,沒有在細節(jié)描寫上下工夫。幾天后,她拿出這篇作文再讀,自己發(fā)現(xiàn)縫衣服的過程寫得不夠詳細,于是進行了補充修改,最后改為:
“……我進屋把媽媽的針線簍拿出來,找了一條同我的衣服顏色相同的線,接著就穿針,誰知穿了幾次都沒有把線穿到針眼里去?!冶銓W著媽媽的樣子,把線捻了捻,捻得針尖般細,慢慢往里穿,終于穿上了,我特別高興。再把線的一頭挽個結,把衣服的破口對齊,便開始縫起來,不知怎么搞的,手總是被針尖扎著,手指流出了血,我慌忙擦掉,繼續(xù)縫,可是針總是不聽使喚,不是偏左,就是偏右……”
這樣一改,使情節(jié)變得一波三折,生動具體,誰讀后也會覺得這的確是令人難忘的一件事。
三、朗誦修改法。
作文初稿完成后,誦讀幾遍,發(fā)現(xiàn)問題,然后修改。這種修改方法,對論文中存在的一些毛病,如語句不通、銜接不緊、缺詞漏字、情感不相稱等語言表達方面的問題,光看不容易發(fā)現(xiàn),但一誦讀就讀出來了,甚至有時僅憑“語感”也能發(fā)現(xiàn)不妥之處。古代一些詩人寫作讀文,總是反復吟唱,直改到順口為止。杜甫是“新詩改罷自長吟”的。他詩寫完了,要反復長吟誦讀,在誦讀中發(fā)現(xiàn)問題,然后再改。寫詩如此,作文也需如此。一些有經驗的學生很重視這種修改文章的方法。老舍說:“文章寫完之后,可以念給別人聽聽。念一念,那些不恰當?shù)淖志?,不順口的地方,就顯露出來了,才可以一一修改,文章叫人念著舒服順口,要花很多心思和功夫?!?/p>
四、互改修改法。
“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睂W生修改自己的作文,有的達不到最理想的效果,究其原因或是知識面窄,或是只從自己的認識角度看作文。采取互改的方法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ジ那?,老師要根據(jù)本次作文的訓練要求,提出本次修改的主要任務。方法是先把學生按作文的不同水平分成四至六人為一組,要求每個人都閱讀其他人的作文,如遇到自己認為需要修改的地方,應說清為什么要這樣改,并征求作者意見。對有爭執(zhí)的問題,老師要給予點撥解決。這種方法可集思廣益,激發(fā)學生修改作文的積極性,培養(yǎng)他們分析問題和修改作文的能力。
關于修改還有分析修改法、重抄修改法等多種方法,但最重要的是你首先得有一種文不厭改的意識。這樣你才有可能建立起一套自己修改作文的經驗。
修改作文的方法
一.朗讀修改法.完成習作后,出聲地朗讀幾遍,讓自己的耳朵當“老師”.說來奇怪,文章一朗讀,什么地方丟字落字,什么地方不流暢,什么地方有毛病,都聽出來了.凡是讀起來繞口,聽起來別扭的地方,就仔細查找問題,進行修改.例如,有一個同學在作文中這樣寫到“一進校園,我首先第一個看到的就是那富饒的假山”.當他朗讀此句時,總覺得別扭,后經仔細思考,認為“首先”與“第一個”保留其一 ,避免重復.又覺得用“富饒”來形容假山有些不妥,改為用”造型新穎”更為合適.修改好的句子再來讀一讀,覺得流暢多了.看來“耳朵”這個老師還真挺稱職,把毛病都挑了出來.另外朗讀自改法對于作文中的丟字落詞現(xiàn)象,修改有明顯的錯誤的句子現(xiàn)象是快捷有效的修改方法.
二.同學互評法.俗語說“當局者迷,旁觀者清”因為自己寫的作文,是自己心理想說的話,而別人并不知道你在想什麼,只能憑文字來理解.往往會出現(xiàn)自己寫的不清楚,可是自己明白,別人卻不明白.正因如此,同學互評就顯得十分必要了,彼此‘橫挑鼻子豎挑眼’一番,作文中存在的問題,就難逃“法眼”了.可不要小瞧這一位位小老師,工作起來蠻有水平的.一位寫作能力挺強的學生在作文中的好詞佳句不斷,比喻擬人交錯使用,可是一到‘小老師’那就通不過了“你一會兒寫花,一會兒寫藍天,一會兒又寫樹,一會兒又寫小草,按著你這樣的順序,讀完作文害得我象吃了‘點頭丸’似的,忽上忽下”,小作者也不服氣,辯解自己就是按這個順序觀察的.二人爭執(zhí)不下,找老師理論.老師因勢利導,講解了觀察順序的重要性和觀察方法.兩位同學點頭稱是.不見得‘小老師’比小作者的水平高多少,但能挑出毛病來加以改正,寫作水平就會在這一次次的修改中提高.
三.老師講評法.老師講評要精,具有代表性,我僅以小學第五冊教材中第三篇作文,是一幅看圖作文為例.
設計下表,進行講評.
作文修改常常從以下幾方面入手:推敲主題、增刪材料、調整結構、潤色語言。作文修改常用方法主要有以下幾種:閱讀修改法。即文章寫出來之后,作者自己反復閱讀(朗讀或默
作文修改常常從以下幾方面入手:推敲主題、增刪材料、調整結構、潤色語言。作文修改常用方法主要有以下幾種:閱讀修改法。即文章寫出來之后,作者自己反復閱讀(朗讀或默
作文修改常常從以下幾方面入手:推敲主題、增刪材料、調整結構、潤色語言。作文修改常用方法主要有以下幾種:閱讀修改法。即文章寫出來之后,作者自己反復閱讀(朗讀或默
新課程標準中明確指出:“重視引導學生在自我修改和相互修改的過程中提高寫作能力?!?/p>
為了讓學生養(yǎng)成修改文章的習慣,提高他們修改文章的能力,我作了一些膚淺的探究?,F(xiàn)在就“如何指導學生修改作文”這一問題談談我的見解。
生生互改 新課程標準指出:“學習修改習作中有明顯錯誤的詞句?!薄靶薷臅r能借助語感和語法修辭常識,做到文從字順。
能與他人交流寫作心得,互相評改作文,以分享感受,溝通見解?!备鶕?jù)這一理念,在學生完成草稿后,我并不急于給學生評分,而是讓他們交換評改。
學生修改自己的作文,大多數(shù)達不到理想的效果,究其原因或是知識面窄,或是只從自己的認識角度看作文。采取互改的方法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在這一環(huán)節(jié),我要求學生做到以下幾個方面的工作。1、看同學的作文是否有錯別字,用筆圈出并訂正。
2、看同學的作文是否有病句,加以改正。3、看同學的作文是否有錯用標點的地方,用筆劃出,并改正。
4、看同學的作文選材是否恰當、新穎,中心是否明確,還可以對語句特色、寫作特色等方面進行評價。5、把你認為寫得好的句子用~~標明。
6、給同學的作文加上你的評語,并中肯地打上表示等級的A、B、C。通過生生互改,不但可以讓學生發(fā)現(xiàn)作文中要注意的問題,取長補短,還可以促進學生間的相互了解,共同提高作文水平和評改作文的能力,從而全面提高學生語文的素質。
師生評改 在作文教學中,老師批閱永遠是不可替代的重要部分,老師永遠是評改作文的主導者。在學生互相評改作文后,我會把學生的作文本子收起來,進行認真的批閱。
這方面的工作,我是這樣進行的:1、全面批改。全面批改就是把全班學生的作文都仔細評改。
評閱時,我注意兩個方面的內容:一是從更高要求評價學生的作文;二是判斷另一學生給這篇文章的評價是否恰當。2、典型面改。
在批改學生作文時,發(fā)現(xiàn)有一些典型的問題,我會進行面批。這種批改方式針對性較強,能收到非常好的效果。
在一次《我的**》的寫人習作中,一位學生的習作《我的外公》里有一段是這樣寫的:“我的外公年紀佷大了,但他很愛鍛煉身體,每天早上四點三十分左右,他就騎自行車去離城近五公里的貞山游泳,冬天也不例外,我常常贊嘆道:‘外公真行!’……”為了讓這段話寫得更充實,我把這位學生叫到辦公室,耐心地一邊改一邊跟他講述。最后,這位學生把這段話改成了這樣:“外公非常積極鍛煉身體。
現(xiàn)在,外公雖然年愈古稀,生活也富裕了,但他從來不忘鍛煉身體。每天四點三十分左右,他就騎自行車去貞山游泳,冬天也不例外。
回來還面不改色,威風凜凜,我常常贊嘆道:‘外公真行!’……”3、師生齊改。俗語說:“一人智短,二人見長?!?/p>
師生共同參與不但可以調動學生學習作文的積極性,還可以使一篇普通的文章產生光華。這一環(huán)節(jié),主要是在課堂進行,師生共同修改一段話或一篇文章。
在“向別人介紹一種水果”的習作中,我出示了這樣一段話讓學生修改:“我的家鄉(xiāng)是柑桔之鄉(xiāng),盛產柑桔。柑桔味道甜甜的,肉質爽脆。
外皮光滑,紅紅的,真好看。剝開外皮,一塊塊柑桔肉并排合攏,真好看。
請你到四會來吃柑桔吧!”讀了這段文章后,學生紛紛提出了自己的意見。生1:我把第一句改為:“我的家鄉(xiāng)有柑桔之鄉(xiāng)的美譽,那里盛產柑桔?!?/p>
生2:我覺得應該把寫柑外皮的句子跟寫柑桔味道的句子調換位置,這樣的條理會好一些。生3:我把寫柑外皮的句子改為:“柑桔的外皮光滑,紅紅的,就像一個個的紅燈籠,真好看?!?/p>
生4:我把剝開外皮看到的情況這一句改為:“剝開外皮,一塊塊柑桔肉并排合攏,就像一群小孩子擁在一起說悄悄話,真逗人?!?生5:寫味道的時候,我想加上一句:“咬一口,一股清甜沁人心脾,讓你越吃越愛吃?!?/p>
生6:最后我還想加上一句:“熱情的四會人民準會捧出甜甜的柑桔,讓你吃個夠!” “三個臭皮匠,頂個諸謁亮?!辈灰粫?,一段優(yōu)美的文章形成了:“我的家鄉(xiāng)有柑桔之鄉(xiāng)的美譽,那里盛產柑桔。
柑桔的外皮光滑,紅紅的,就像一個個的紅燈籠,真好看。剝開外皮,一塊塊柑桔肉并排合攏,就像一群小孩子擁在一起說悄悄話,真逗人。
柑桔味道甜甜的,肉質爽脆。咬一口,一股清甜沁人心脾,讓你越吃越愛吃。
請你到四會來吃柑桔吧!熱情的四會人民準會捧出甜甜的柑桔,讓你吃個夠!” 佳作共賞 佳作共賞,可以提高學生的語言鑒賞能力和遣詞造句的水平。這也是學生修改文章過程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環(huán)節(jié)。
自我再改 新課程標準中明確指出:“在習作教學中要注重培養(yǎng)學生自己修改作文的習慣?!薄皯プ∪〔?、構思、起草、加工等環(huán)節(jié),讓學生在寫作實踐中學會寫作?!?/p>
經過以上多個環(huán)節(jié)的修改后,最后還得需要學生自己消化吸收,對自己的文章進行斟酌,修改成一篇優(yōu)秀的文章??傊拔恼率歉某鰜淼摹?。
我們作為語文老師,應該要深刻地認識到這一點。正確地引導學生修改自己的文章,培養(yǎng)學生修改作文的良好習慣,全面提高學生作文水平,是我們刻不容緩的職責。
聲明:本網(wǎng)站尊重并保護知識產權,根據(jù)《信息網(wǎng)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果我們轉載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權利,請在一個月內通知我們,我們會及時刪除。
蜀ICP備2020033479號-4 Copyright ? 2016 學習鳥. 頁面生成時間:2.589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