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志不強者智不達,言不信者行不果。
--墨翟,戰(zhàn)國思想家
2.內外相應,言行相稱。
--韓非,戰(zhàn)國哲學家、教育家
3.善不由外來兮,名不可以虛作。
--屈原,戰(zhàn)國人
4.真者,精誠之至也,不精不誠,不能動人。
--莊周,戰(zhàn)國哲學家
5.人背信則名不達。
--劉向,漢朝經學家
6.偽欺不可長,空虛不可久,朽木不可雕,情亡不可久。
--韓嬰,漢朝詩論家
7.以信接人,天下信之;不以信接人,妻子疑之。
--暢泉,晉朝隱士
8.人無忠信,不可立于世。
--程頤,宋朝哲學家
9.多虛不如少實。
--陳甫,宋朝哲學家
10.以實待人,非唯益人,益己尤大。
--楊簡,宋朝學者
11.誠實是人生的命脈,是一切價值的根基。
--德萊賽,英國作家
12.言忠信,行篤敬。
--論語
13.欺人只能一時,而誠實卻是長久之策。
--約翰雷,英國學者
14.生命不能從謊言之中開出燦爛的鮮花。
--海涅,德國詩人
15.老老實實最能打動人心。
16.對己能真,對人就能去偽,就像黑夜接著白天,影子隨著身形。
--莎士比亞,英國戲劇家
17.沒有誠實何來尊嚴?
--西賽羅,古羅馬政治家
18.人如失去了誠實,也就失去了一切。
--黎里,英國散文家
19.誠實最好的政策。
--弗蘭克林
20.人若能摒棄虛偽則會獲得極大的心靈平靜。
--馬克吐溫
1、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風雨不動安如山。嗚呼!何時眼前突兀見此屋,吾廬獨破受凍死亦足! ——唐杜甫《 茅屋為秋風所破歌 》
譯文:如何能得到千萬間寬敞高大的房子,普遍地庇覆天下間貧寒的讀書人,讓他們開顏歡笑!安穩(wěn)得像是山一樣。
唉!什么時候眼前出現這樣高聳的房屋,到那時即使我的茅屋被秋風吹破,我自己受凍而死也心甘情愿!
2、唐代杜甫的《佳人》
絕代有佳人,幽居在空谷。自云良家子,零落依草木。關中昔喪亂,兄弟遭殺戮。
官高何足論,不得收骨肉。世情惡衰歇,萬事隨轉燭。夫婿輕薄兒,新人美如玉。
合昏尚知時,鴛鴦不獨宿。但見新人笑,那聞舊人哭。在山泉水清,出山泉水濁。
侍婢賣珠回,牽蘿補茅屋。摘花不插發(fā),采柏動盈掬。天寒翠袖薄,日暮倚修竹。
譯文:有位舉世無雙的美人,隱居在空曠的山谷中。她說自己是高門府第的女子,飄零淪落到與草木相依。過去關中一帶遭遇戰(zhàn)亂,家里的兄弟全被亂軍殺戮。官居高位又有什么用?自己兄弟的尸骨都無法收埋。
世俗人情都厭惡衰敗的人家,萬事就像隨風而轉的燭火。丈夫是個輕薄子弟,拋棄了我又娶了個美麗如玉的新人。合歡花尚且知道朝開夜合,鴛鴦鳥成雙成對從不獨宿。丈夫只看見新人歡笑,哪里聽得到舊人哭泣?
泉水在山里是清澈的,出了山就渾濁了。讓侍女典賣珠寶維持生計,牽把青蘿修補茅屋。摘下來的花不愿插在頭上,喜歡采折滿把的柏枝。天氣寒冷,衣衫顯得分外單薄,黃昏時分,獨自倚在修長的竹子上。
3、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唐杜甫《自京赴奉先縣詠懷五百字》
譯文:意思是豪門貴族家里酒肉吃不完都放臭了,而道路上卻暴露著凍餓致死的人的白骨。揭示了當時社會貧富懸殊的情況。
4、唐代韓翃《寒食》
春城無處不飛花,寒食東風御柳斜。日暮漢宮傳蠟燭,輕煙散入五侯家。
譯文:暮春時節(jié),長安城處處柳絮飛舞、落紅無數,寒食節(jié)東風吹拂著皇家花園的柳枝。夜色降臨,宮里忙著傳蠟燭,裊裊炊煙散入王侯貴戚的家里。
5、殺聲沈后野風悲,漢月高時望不歸。白骨已枯沙上草,家人猶自寄寒衣?!粕虮颉兜踹吶恕?/p>
譯文:吊唁邊塞打仗的親人 ,邊塞打仗的肅殺聲不絕于耳野風都為之悲號 。圓月高懸家人望穿秋水仍然沒有歸去, 白骨累累已將邊塞沙漠上的草給覆蓋致使枯萎了, 但家人依舊給遠在邊塞的打仗親人寄去御寒的衣服 。
《題長安壁主人》
唐代:張謂
世人結交須黃金,黃金不多交不深。
縱令然諾暫相許,終是悠悠行路心。
《送蔡山人》
唐代:李白
我本不棄世,世人自棄我。
一乘無倪舟,八極縱遠舵。
燕客期躍馬,唐生安敢譏。
采珠勿驚龍,大道可暗歸。
故山有松月,遲爾玩清暉。
《詠桂》
唐代:李白
世人種桃李,皆在金張門。
攀折爭捷徑,及此春風暄。
一朝天霜下,榮耀難久存。
安知南山桂,綠葉垂芳根。
清陰亦可托,何惜樹君園。
《感遇詩三十八首·其六》
唐代:陳子昂
吾觀龍變化,乃知至陽精。
石林何冥密,幽洞無留行。
古之得仙道,信與元化并。
玄感非象識,誰能測沈冥?
世人拘目見,酣酒笑丹經。
昆侖有瑤樹,安得采其英?
《送崔全被放歸都覲省》
唐代:岑參
夫子不自衍,世人知者稀,
來傾阮氏酒,去著老萊衣。
渭北草新出,關東花欲飛,
楚王猶自惑,片玉且將歸。
《漁父》
唐代:岑參
扁舟滄浪叟,心與滄浪清。不自道鄉(xiāng)里,無人知姓名。
朝從灘上飯,暮向蘆中宿。歌竟還復歌,手持一竿竹。
竿頭釣絲長丈馀,鼓枻乘流無定居。世人那得識深意,
此翁取適非取魚。
《重贈二首》
唐代:柳宗元
聞道將雛向墨池,劉家還有異同詞。
如今試遣隈墻問,已道世人那得知。
世上悠悠不識真,姜芽盡是捧心人。
若道柳家無子弟,往年何事乞西賓。
《峽中行》
唐代:雍陶
兩崖開盡水回環(huán),一葉才通石罅間。
楚客莫言山勢險,世人心更險于山。
《匣中琴》
唐代:于武陵
世人無正心,蟲網匣中琴。何以經時廢,非為娛耳音。
獨令高韻在,誰感隙塵深。應是南風曲,聲聲不合今。
《道情偈》
唐代:貫休
草木亦有性,與我將不別。我若似草木,成道無時節(jié)。
世人不會道,向道卻嗔道。傷嗟此輩人,寶山不得寶。
1.志不強者智不達,言不信者行不果。
--墨翟,戰(zhàn)國思想家2.內外相應,言行相稱。--韓非,戰(zhàn)國哲學家、教育家3.善不由外來兮,名不可以虛作。
--屈原,戰(zhàn)國人4.真者,精誠之至也,不精不誠,不能動人。--莊周,戰(zhàn)國哲學家5.人背信則名不達。
--劉向,漢朝經學家6.偽欺不可長,空虛不可久,朽木不可雕,情亡不可久。--韓嬰,漢朝詩論家7.以信接人,天下信之;不以信接人,妻子疑之。
--暢泉,晉朝隱士8.人無忠信,不可立于世。--程頤,宋朝哲學家9.多虛不如少實。
--陳甫,宋朝哲學家10.以實待人,非唯益人,益己尤大。--楊簡,宋朝學者11.誠實是人生的命脈,是一切價值的根基。
--德萊賽,英國作家12.言忠信,行篤敬。--論語13.欺人只能一時,而誠實卻是長久之策。
--約翰雷,英國學者14.生命不能從謊言之中開出燦爛的鮮花。--海涅,德國詩人15.老老實實最能打動人心。
16.對己能真,對人就能去偽,就像黑夜接著白天,影子隨著身形。--莎士比亞,英國戲劇家17.沒有誠實何來尊嚴?--西賽羅,古羅馬政治家18.人如失去了誠實,也就失去了一切。
--黎里,英國散文家19.誠實最好的政策。--弗蘭克林20.人若能摒棄虛偽則會獲得極大的心靈平靜。
--馬克吐溫。
自京赴奉先縣詠懷五百字 / 自京赴奉先詠懷五百字
【作者】杜甫 【朝代】唐代
杜陵有布衣,老大意轉拙。
許身一何愚,竊比稷與契。
居然成濩落,白首甘契闊。
蓋棺事則已,此志常覬豁。
窮年憂黎元,嘆息腸內熱。
取笑同學翁,浩歌彌激烈。
非無江海志,蕭灑送日月。
生逢堯舜君,不忍便永訣。
當今廊廟具,構廈豈云缺。
葵藿傾太陽,物性固莫奪。
顧惟螻蟻輩,但自求其穴。
胡為慕大鯨,輒擬偃溟渤。
以茲悟生理,獨恥事干謁。
兀兀遂至今,忍為塵埃沒。
終愧巢與由,未能易其節(jié)。
沈飲聊自適,放歌頗愁絕。
歲暮百草零,疾風高岡裂。
天衢陰崢嶸,客子中夜發(fā)。
霜嚴衣帶斷,指直不得結。
凌晨過驪山,御榻在嵽嵲。
蚩尤塞寒空,蹴蹋崖谷滑。
瑤池氣郁律,羽林相摩戛。
君臣留歡娛,樂動殷樛嶱。
賜浴皆長纓,與宴非短褐。
彤庭所分帛,本自寒女出。
鞭撻其夫家,聚斂貢城闕。
圣人筐篚恩,實欲邦國活。
臣如忽至理,君豈棄此物。
多士盈朝廷,仁者宜戰(zhàn)栗。
況聞內金盤,盡在衛(wèi)霍室。
中堂舞神仙,煙霧散玉質。
暖客貂鼠裘,悲管逐清瑟。
勸客駝蹄羹,霜橙壓香橘。
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
榮枯咫尺異,惆悵難再述。
北轅就涇渭,官渡又改轍。
群冰從西下,極目高崒兀。
疑是崆峒來,恐觸天柱折。
河梁幸未坼,枝撐聲窸窣。
行旅相攀援,川廣不可越。
老妻寄異縣,十口隔風雪。
誰能久不顧,庶往共饑渴。
入門聞號啕,幼子饑已卒。
吾寧舍一哀,里巷亦嗚咽。
所愧為人父,無食致夭折。
豈知秋未登,貧窶有倉卒。
生常免租稅,名不隸征伐。
撫跡猶酸辛,平人固騷屑。
默思失業(yè)徒,因念遠戍卒。
憂端齊終南,澒洞不可掇。
1.浪漫主義、現實主義和唯心主義
翻開任何一本關于中國古詩的評論就可以發(fā)現一個不爭的事實:中國古詩有兩大流派,浪漫主義和現實主義。其實,不光是古詩,其他文學也是有同樣的兩派。具體劃分為浪漫主義和現實主義的是現代人,或者確切點說的話是外國人而不是詩人本人,因為他們本人并沒有這種意識,他們之所以沒有這種意識是因為他們所過的生活和他們所受思想的影響。在中國古代的主要思想流派,有儒、道、釋三派,具體體現到中國的古詩中也是這樣的。中國的古詩也可分為儒、道、釋三派,用現在的叫法就是現實主義、浪漫主義和唯心主義。如果按這樣劃分的話,屈原、陶淵明、李白等應該屬于道派的。為什么這么說呢?首先要說一下中國的道派,道派的主要思想是“道法自然“。與其說道法自然,到不如說是我行我素。其實,他們是看不慣現實,但是他們又不愿意自己去積極的參與改變現實。在這里,把屈原也歸在里面是有點委屈他了,他有點被迫的意味,但是,人家并沒有要他尋死的意思。不是現實容不下他們,而是他們從不下現實。所以,我們看看的他們不是關心社會,充滿激情,安分守己,而是自甘墮落,不思進取,空閑空想。例如:
月下獨酌
李白
花間一壺酒,獨酌無相親。舉杯邀名月,對影成三人。月既不解歡, 影徒隨我身。暫伴月將影,行樂須及春。
我歌月徘徊, 我舞影凌亂。醒時同交歡,醉后各分散。永結無情游, 相期邈云漢。
而韓愈、杜甫、陸游等是儒派的。其實,在中國的古代,儒派和道派就像美國的民主黨和共和黨一樣影響著中國古代的政治和思想。和道派不同的是,儒派更關注的是人民的疾苦和社會現實。假如人人都像道派那樣的話,社會就很難進步的。因為自然界一直遵守的都是自然的法則,但是也正如預期的那樣自然一直都是自然。野獸遵守的是自然,所以野獸還是野獸?,F在西方人的達兒文主義,其實也就是自然法則,之所以到現在才提出來,說明他們的落后。其實我們的祖先早就提出來了,而且提的不他還完善。唐朝的詩人劉禹錫:
天之道在自然,其用在強弱;人之道在法制,其用在是非。
在這里我們看到,自然法則只使用于自然,遵守的是弱肉強食,而人類使用的是法制,遵守的是是非曲直。那么如果說道派關注的是自然的話,儒派關注的是社會。下面是一個例子:
貧女
秦韜玉
蓬門未識乙羅香,擬托良媒亦自傷。誰愛風流高格調,共憐時世儉梳妝。
敢將十指夸針巧,不把雙眉斗畫長??嗪弈昴陦航疱X,為他人作嫁衣裳。
還有一派釋派,就是佛教的。這一派似乎是不被重視的,因為很少人能夠去注意他們,而他們也是不愿意讓別人過多的去注意他們的,但是他們在歷史上,特別在中國的古詩中是有很大的分量的,這在古詩中是能夠體現出來的。比如李白的詩中就有好多描寫這些人的,他的好多朋友都和尚。蘇軾就經常同和尚交往,他的詩中也有好多。但是有趣的是釋派的詩人在中國古詩中似乎是沒有地位的,當我們翻開唐詩的時候,里面沒有一首是和尚做的。在我們旅游的時候,我們又會發(fā)現另外一種情況,好多的名山大川,古廟名剎都是因為有禪詩而讓人留戀和無盡的回味。下面就舉一個例子:
身如菩提樹,心如明鏡臺。
時時勤拂拭,莫使染塵埃。
這是一個叫神秀的和尚寫的,而另一個叫慧能的和尚寫到:
菩提本無樹,明鏡并非臺;
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
《題長安壁主人》 唐代:張謂 世人結交須黃金,黃金不多交不深。
縱令然諾暫相許,終是悠悠行路心?!端筒躺饺恕?唐代:李白 我本不棄世,世人自棄我。
一乘無倪舟,八極縱遠舵。燕客期躍馬,唐生安敢譏。
采珠勿驚龍,大道可暗歸。故山有松月,遲爾玩清暉。
《詠桂》 唐代:李白 世人種桃李,皆在金張門。攀折爭捷徑,及此春風暄。
一朝天霜下,榮耀難久存。安知南山桂,綠葉垂芳根。
清陰亦可托,何惜樹君園。《感遇詩三十八首·其六》 唐代:陳子昂 吾觀龍變化,乃知至陽精。
石林何冥密,幽洞無留行。古之得仙道,信與元化并。
玄感非象識,誰能測沈冥?世人拘目見,酣酒笑丹經。昆侖有瑤樹,安得采其英?《送崔全被放歸都覲省》 唐代:岑參 夫子不自衍,世人知者稀,來傾阮氏酒,去著老萊衣。
渭北草新出,關東花欲飛,楚王猶自惑,片玉且將歸?!稘O父》 唐代:岑參 扁舟滄浪叟,心與滄浪清。
不自道鄉(xiāng)里,無人知姓名。 朝從灘上飯,暮向蘆中宿。
歌竟還復歌,手持一竿竹。 竿頭釣絲長丈馀,鼓枻乘流無定居。
世人那得識深意, 此翁取適非取魚?!吨刭浂住?唐代:柳宗元 聞道將雛向墨池,劉家還有異同詞。
如今試遣隈墻問,已道世人那得知。 世上悠悠不識真,姜芽盡是捧心人。
若道柳家無子弟,往年何事乞西賓?!秿{中行》 唐代:雍陶 兩崖開盡水回環(huán),一葉才通石罅間。
楚客莫言山勢險,世人心更險于山?!断恢星佟?唐代:于武陵 世人無正心,蟲網匣中琴。
何以經時廢,非為娛耳音。 獨令高韻在,誰感隙塵深。
應是南風曲,聲聲不合今?!兜狼橘省?唐代:貫休 草木亦有性,與我將不別。
我若似草木,成道無時節(jié)。 世人不會道,向道卻嗔道。
傷嗟此輩人,寶山不得寶。
聲明:本網站尊重并保護知識產權,根據《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果我們轉載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權利,請在一個月內通知我們,我們會及時刪除。
蜀ICP備2020033479號-4 Copyright ? 2016 學習鳥. 頁面生成時間:0.192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