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魏晉·陶淵明《歸園田居 其三》原文:種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晨興理荒穢,帶月荷鋤歸。道狹草木長,夕露沾我衣。
衣沾不足惜,但使愿無違。譯文:南山坡下有我的豆子地,地里雜草叢生,豆苗卻長得很稀。
早晨天亮就起來到田里鋤草,晚上披著月光扛著鋤頭回家歇息。高高的草木覆蓋了狹窄的田間小路,露水打濕了我的衣裳。
衣裳濕了倒不重要,只要不違背我的初衷就行了。二、魏晉·陶淵明《飲酒 其五》原文:結(jié)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
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
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譯文:住宅蓋在人世間,清靜卻無車馬喧。問我為何能如此?心超世外地顯偏。
自顧采菊東籬下,悠然無意見南山。山間霧氣夕陽好,飛鳥結(jié)伴把巢還。
此中當自有真意,我欲辨之已忘言。三、魏晉·陶淵明《歸園田居 其二》原文:野外罕人事,窮巷寡輪鞅。
白日掩荊扉,虛室絕塵想。時復墟曲中,披草共來往。
相見無雜言,但道桑麻長。桑麻日已長,我土日已廣。
??炙敝?,零落同草莽。譯文:鄉(xiāng)居少與世俗交游,僻巷少有車馬來往。
白天依舊柴門緊閉,心地純凈斷絕俗想。經(jīng)常涉足偏僻村落,撥開草叢相互來往。
相見不談世俗之事,只說田園桑麻生長。我田桑麻日漸長高,我墾土地日漸增廣。
經(jīng)常擔心霜雪突降,莊稼凋零如同草莽。四、魏晉·陶淵明《飲酒·其一》原文:衰榮無定在,彼此更共之。
邵生瓜田中,寧似東陵時!寒暑有代謝,人道每如茲。達人解其會,逝將不復疑;忽與一樽酒,日夕歡相持。
譯文:衰榮沒有固定在,彼此相互的。邵先生瓜田中,難道像東陵時!寒暑有代謝,人的思想總是這樣。
樂觀的人明白他會,我將不再懷疑。忽然給一杯酒,日夕暢飲著。
五、魏晉·陶淵明《讀山海經(jīng)·其十》原文:精衛(wèi)銜微木,將以填滄海。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
同物既無慮,化去不復悔。徒設在昔心,良辰詎可待。
譯文:精衛(wèi)含著微小的木塊,要用它填平滄海。刑天揮舞著盾斧,剛毅的斗志始終存在。
同樣是生靈不存余哀,化成了異物并無悔改。如果沒有這樣的意志品格,美好的時光又怎么會到來呢?六、魏晉·陶淵明《飲酒·七》原文:秋菊有佳色,裛露掇其英。
泛此忘憂物,遠我遺世情。一觴雖獨盡,杯盡壺自傾。
日入群動息,歸鳥趨林鳴。嘯傲東軒下,聊復得此生。
譯文:秋天的菊花顏色美好,采摘下沾著露水的菊花。把菊花泡在酒中,使我遺棄世俗的心情更為遙遠了。
一揮而盡杯中酒,再執(zhí)酒壺注杯中。日落之后各類生物都已歇息,歸鳥向林歡快鳴。
縱情歡歌東窗下,姑且逍遙度此生。七、魏晉·陶淵明《四時》原文:春水滿四澤,夏云多奇峰。
秋月?lián)P明暉,冬嶺秀孤松。譯文:春水溢滿了田野和水澤,夏天的云變幻莫測,如奇峰驟起,千姿萬態(tài)。
秋月朗照,月光下一切景物都蒙上了一層迷離的色彩,冬日高嶺上一棵嚴寒中青松展現(xiàn)出勃勃生機。八、魏晉·陶淵明《酬劉柴桑》原文:窮居寡人用,時忘四運周。
門庭多落葉,慨然知已秋。新葵郁北牖,嘉穟養(yǎng)南疇。
今我不為樂,知有來歲不?命室攜童弱,良日登遠游。譯文:偏僻的居處少有人事應酬之類的瑣事,有時竟忘記了一年四季的輪回變化。
巷子里、庭院里到處都是樹木的落葉,看到落葉不禁發(fā)出感嘆,才知道原來已是金秋了。北墻下新生的冬葵生長得郁郁蔥蔥,田地里將要收割的稻子也金黃飽滿。
如今我要及時享受快樂,因為不知道明年此時我是否還活在世上。吩咐妻子快帶上孩子們,乘著美好的時光我們一道去登高遠游。
九、魏晉·陶淵明《飲酒·幽蘭生前庭》原文:幽蘭生前庭,含熏待清風。清風脫然至,見別蕭艾中。
行行失故路,任道或能通。覺悟當念還,鳥盡廢良弓。
譯文:幽蘭生長在前庭,含香等待沐清風。清風輕快習習至,雜草香蘭自分明。
前行迷失我舊途,順應自然或可通。既然醒悟應歸去,當心鳥盡棄良弓。
十、魏晉·陶淵明《飲酒·其八》原文:青松在東園,眾草沒其姿,凝霜殄異類,卓然見高枝。連林人不覺,獨樹眾乃奇。
提壺撫寒柯,遠望時復為。吾生夢幻間,何事紲塵羈。
譯文:青翠的松樹生長在東園里,荒草埋沒了它的身姿。等到寒霜凝結(jié)的時候,其他植物都枯萎了,這才顯現(xiàn)出它卓爾不群的高枝。
在一片樹林中人可能還不覺得,單獨一棵樹的時候人們才稱奇。我提著酒壺撫弄寒冬中的樹干,有時候又極目遠眺。
我生活的世界就是夢幻一樣,又何必被俗世的塵囂羈絆住腳步呢。
以下是評價陶淵明的古詩
王維 《偶然作》:
陶潛任天真,其性頗耽酒。自從棄官來,家貧不能有。九月九日時,菊花空滿手。
中心竊自思,儻有人送否。白衣攜壺觴,果來遺老叟。且喜得斟酌,安問升與斗。
奮衣野田中,今日嗟無負。兀傲迷東西,蓑笠不能守。傾倒強行行,酣歌歸五柳。
生事不曾問,肯愧家中婦。
顏延之《陶徵士誄》:
居備勤儉,躬兼貧病。人否其憂,孑然其命。隱約就閑,遷延辭聘。
非直也明,是惟道性。糾纏斡流,冥漠報施。孰云與仁?實疑明智。
謂天蓋高,胡愆斯義?履信曷憑?思順何置?年在中身,疢維痁疾。
視死如歸,臨兇若吉。藥劑弗嘗,禱祀非恤。傃幽告終,懷和長畢。
“天運茍如此,且進杯中物”
“清歌散新聲,綠酒開芳顏”
“得歡當作樂,斗酒聚比鄰”這都是性嗜酒的
“既耕亦已種,時還讀我書”
“泛覽《周王傳》,流觀《山?!穲D”這是好讀書的
一觴雖獨盡,杯盡壺自傾。《飲酒》其四
讀書:詩書敦素好;寬心應是酒,譴興莫過詩
喝酒:且共歡此飲,吾駕不可回;歡會酌春酒,摘我園中蔬
讀書好:指讀書能學習到文化知識,所以多讀書是有好處的.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
好(HàO)讀書:指非常喜歡讀書,喜歡學習和接受新的知識,喜歡提高自己文化水平.
讀好書:指一種殷切的希望和一種總結(jié).是指讀好書對人的幫助會很大,你掌握的知識越多,對你日后的幫助就會越大.
五柳茅宅一老翁,只求閑淡不求功,銀霜銀發(fā)滿庭耀,黃酒黃花盡日逢,朝踏農(nóng)歌沾白露,夜邀明月醉狂朋,凡塵之外風流士,且笑世人在夢中。
(第二首) 人境結(jié)廬遠俗塵,安能五斗折腰身。荷鋤南垅甘粗食,酌酒東籬喜德鄰。
詩派田園風雅淡,情怡山水性純真。桃源本在心深處,無忮無求樂草民。
(第三首) 南畝躬耕志不移,悠然采菊繞東籬。官場未改書生節(jié),斗米難摧貧士眉。
厭作池魚遭網(wǎng)困,寧當林鳥脫籠羈。茶清酒淡凡塵遠,目滿田園腹?jié)M詩。
(第四首) 高人拂袖遠囂塵,一燭一鋤隱此身。豈肯折腰求粟米,甘從田事問芳鄰。
詩濃籬畔情難抑,酒醉花前夢也真。脫去烏紗心上鎖,風清月白作堯民。
(第五首) 巍然傲骨出凡塵,豈向權(quán)門折此身。退隱東籬尋菊友,躬耕南畝接芳鄰。
園蔬斗酒常怡興,柳宅桃源更養(yǎng)真。安得人間多樂土,群黎盡作葛天民。
(第六首) 騫翮遠翥折陶潛,羈鳥脫網(wǎng)返自然。寄意田園多益善,持節(jié)茅舍老彌堅。
南山種豆文樸質(zhì),東籬采菊心渺遠。隱逸詩宗身有托,安居何復桃花源。
(第七首) 心空玉素了無塵,竹影松風澗底身。愿挽青荷常作伴,羞陪牙市儈偶從鄰。
勘穿世上千般假,淬煉靈川一點真。所以陶公收大悟,蓬蒿掩面做詩人。
(第八首) 九月登臨始見秋,山巒平野曠清流。黃菊攏捻千絲雨,蘭杜紉結(jié)萬點愁。
村路滿倉迂落雁,汀沙回暖唱漁舟。步兵相訪東籬下,車到窮途足未休。
(第九首) 霧鎖廬山菊鬧香,流云蔽日雁聲長。秋深漫憶東籬事,冢冷悲憐古道腸。
對景何須愁此別,論心豈可嘆之傷。今來信識陶公意,面向高臺讀舊章。
(第十首) 陶公真乃君,為飽喪斯文。縱有貪觴意,亦非叩子門。
一詩換百盞,百盞醉一心。讀罷揮零涕,慶余無此貧。
(第十一首) 別將舊念滲新塵,亂縷青鋒快脫身。岸圃清流斟掛盞,眉間氣節(jié)悅圍鄰。
與其圣賜生機澀,莫若自由主意真。泊雨飄風無所謂,我行我素最怡人。
(第十二首) 歸兮一曲別凡塵,寧卸朱紱不折身。金菊枝頭秋露滴,布衣座上暮云鄰。
情鐘柳宅詩添興,意寄桃源夢更真。醉臥南山心地闊,怡然堪比葛天民。
(第十三首) 紅燃翠黛燕盤旋,臺榭荒涼露水圓。杏子晶瑩荷自在,故園寂靜草無邊。
廬山萬載云煙在,歸去來兮栗里憐。采菊東籬心境遠,溪魚泉酒總流連。
(第十四首) 后人最敬是淵明,贊嘆陶公好性情 避世偏歡菊艷冷,脫俗獨樂酒香濃 松迎暴雪潔來到,竹煉強風凈自生 朱戶重樓高百尺,我心何必去逢承 (第十五首) 性本灑脫率且真,田園歸隱等閑身。躬耕隴畝非心志,平濟天下嘆隱淪。
日月久隨樽酒飲,浮云偏作野松鄰。柴門掩斷紛紜事,歸去辭安厭世心。
(第十六首) 陶公一念臥南山,拋卻仕途聽鶴歡,采菊垂溪得淡泊,鋤云沽酒堪悠然,功名利祿多奸佞,斗角勾心少忠言,三笑虎溪心徹悟,桃花源里醉流年。
奇文共欣賞,疑義相與析。 (東晉·陶淵明·移居)
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 (東晉·陶淵明·飲酒)
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 (東晉·羈鳥戀舊林,池魚思故淵。 (東晉·陶淵明·歸園田居其一)
久在樊籠里,復得返自然。 (東晉·陶淵明·歸園田居其一)
晨興理荒穢,帶月荷鋤歸。 (東晉·陶淵明·歸園田居其三)
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 (東晉·陶淵明·讀山海經(jīng))
盛年不重來,一日難再晨。 (東晉·陶淵明·雜詩)
不戚戚于貧賤,不汲汲于富貴。 (東晉·陶淵明·五柳先生傳)
木欣欣以向榮,泉涓涓而始流。 (東晉陶淵明歸去來兮辭)
陶淵明·飲酒)
1、盛年不重來,一日難再晨。
及時宜自勉,歲月不待人。 ——陶淵明 《雜詩》2、勤學如春起之苗,不見其增,日有所長;輟學如磨刀之石,不見其損,日有所虧。
——陶淵明3、不戚戚于貧賤,不汲汲于富貴。 ——陶淵明 《五柳先生傳》4、結(jié)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
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
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此中 有真意,欲辯 已 忘言。
——陶淵明 《飲酒·其五》5、歸去來兮,田園將蕪胡不歸!既自以心為形役,奚惆悵而獨悲!悟已往之不諫,知來者之可追,實迷途其未遠,覺 今是而昨非 。 ——陶 淵明 《歸去來辭》6、愿在衣而為領,承華首之余芳;悲羅襟之宵離,怨秋夜之未央! 愿在裳而為帶,束窈窕之纖身;嗟溫涼之異氣, 或脫故而服新 ! 愿在發(fā) 而為澤,刷玄鬢于頹肩;悲佳人之屢沐,從白水而枯煎! 愿在眉而為黛,隨瞻視以閑揚;悲脂粉之尚鮮,或取毀于華妝! 愿在莞而為席,安弱體于三秋;悲文茵之代御,方經(jīng)年而見求! 愿在絲而為履,附素足以周旋;悲行止之有節(jié),空委棄于床前! 愿在晝而為影,常依形而西東;悲高樹之多蔭,慨有時而不同! 愿在夜而為燭,照玉容于兩楹;悲扶桑之舒光,奄滅景而藏明! ——陶淵明 《閑情賦》7、未言心相醉,不再接杯酒。
——陶淵明8、千秋萬歲后,誰知榮與辱。 ——陶潛 《擬挽歌辭》9、步步尋往跡,有處特依依。
——陶淵明10、人生似幻化,終當歸空無。 ——陶淵明11、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
? ——陶淵明 《飲酒》12、羈鳥戀舊林,池魚思故淵。 ——陶淵明13、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陶淵明14、久在樊籠里,復得返自然。 ——陶淵明15、勤學如春起之苗,不見其增,日有所長。
——陶潛16、好讀書,不求甚解。每有會意,便欣然忘食。
——陶淵明17、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 ——陶淵明 《飲酒·其五》18、縱浪大化中,不喜亦不懼。
——陶淵明 《神釋》19、寓形宇內(nèi)復幾時?何不委心任去留? ——陶淵明 《歸去來辭》20、"云無心以出岫,鳥倦飛而知還。 ——陶淵明 《歸來去兮》"21、精衛(wèi)銜微木,將以填滄海。
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 同物既無慮,化去不復悔。
徒設在昔心,良辰詎可待! ——陶淵明 《 讀山海 經(jīng)》22、實迷途其未遠,覺今是而昨非 ——陶淵明 《歸去來兮》23、縱浪大化中, 不喜亦不懼。 應盡便須盡, 無復獨多慮。
——陶淵明 《形影神贈答詩》24、盛年不重來,一日難再晨。 ——陶淵明25、其人雖已沒,千載有余情。
——陶淵明 《詠荊軻》26、奇文共欣賞,疑義相與析。 ——陶淵明27、吾生夢幻間,何事紲塵羈。
——陶淵明28、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 ——陶淵明 《讀山海經(jīng)》29、猛志逸四海,騫翮思遠翥。 ——陶淵明30、少無適俗韻,性本愛丘山。
——陶淵明31、狗吠深巷中,雞鳴桑樹顛。 ——陶淵明 《歸田園記》32、既自以心為形役,奚惆悵而獨悲?悟已往之不諫,知來者之可追。
實迷途其未遠,覺今是而昨非。 ——陶淵明 《 歸去來兮辭 》33、親戚或余悲,他人亦已歌。
死去何所道?托體同山阿。 ——陶淵明( 閃點情話網(wǎng)) 《挽歌》34、春秋多佳日,登高賦新詩。
——陶淵明35、勤靡余暇,心有常閑。 ——陶潛 《自祭文》36、福不虛至,禍不易來 ——陶淵明37、歸園田居 陶淵明 少無適俗韻,性本愛丘山。
誤落塵網(wǎng)中,一去三十年。 羈鳥戀舊林,池魚思故淵。
開荒南野際, 守 拙歸園 田。 方宅十余畝,草屋八九間。
榆柳蔭后檐,桃李羅堂前。 曖曖遠人村,依依墟里煙。
狗吠深巷中,雞鳴桑樹顛。 戶庭無塵雜,虛室有余閑。
久在樊籠里,復得返自然。 ——陶淵明 《歸田園居》38、世與我而相違,復駕言兮焉求?或命巾車,或棹孤舟 ——陶淵明 《歸去來兮辭》39、輟學如磨刀之石,不見其損,日有所虧。
——陶潛40、結(jié)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 ——陶淵明41、黃發(fā)垂髫,并怡然自樂。 ——陶淵明 《桃花源記》42、夏月虛閑,高臥北窗之下;清風颯至,自謂羲皇上人。
——陶潛43、人生無根蒂,飄如陌上塵。分散逐風轉(zhuǎn),此已非常身。
落地為兄弟,何必骨肉親!得歡當作樂,斗酒聚比鄰。盛年 不重來,一 日 難再晨。
及時當勉勵,歲月不待人。 ——陶淵明 《雜詩·人生無根蒂》44、不足為外人道也。
——陶淵明 《桃花源記》45、未言心相醉,不在接杯酒。 ——陶潛46、富貴非吾愿,帝鄉(xiāng)不可期。
——陶淵明 《歸去來兮辭》47、落地為兄弟,何必骨肉親。 ——陶潛48、但使愿無違。
——陶淵明49、我醉欲眠,卿且去 ——陶淵明50、一生復能幾,倏如流電驚 ——陶淵明51、環(huán)堵蕭然,不蔽風日;短褐穿結(jié),簞瓢屢空,晏如也。 ——陶淵明52、木欣欣以向榮,泉涓涓而始流。
善萬物之得時,感吾生之行休。 ——陶淵明 《歸去來兮辭·》53、宇宙一何愁,人生少至百。
歲月相催逼,鬢也早已白。 ——陶淵明54、在昔曾遠游,直至東海隅。
道路迥且長,風波阻中途。 此行誰使然?似為饑所驅(qū)。
傾身營一飽,少許便有余。 恐此非名計 , 息駕歸閑 居。
——陶淵明 《飲酒·其十》55、晨興理荒。
飲酒二十首 《飲酒二十首》 公元416年,劉裕調(diào)集全國的兵力,從東向西,分五路討伐后秦。
首發(fā)攻克了洛陽,西晉故都得到光復。第二年又攻克長安。
長安經(jīng)過百年滄桑,終于被晉軍收復。消息傳到江南,東晉朝野一片歡騰。
劉裕通過北伐,極大的擴大了他個人的權(quán)利。朝廷為了討好劉裕,下詔書封劉裕為相國,總管朝政,又封他為宋公,食邑十個郡,加九錫,位在各諸侯之上,劉裕故作推辭。
明眼人一看就知道,朝廷控在劉裕手里,他想要什么,朝廷就得下詔書給他什么。他想當朝廷,當今的朝廷也得趕快讓位給他,這是早晚的事。
那一年秋天,陶淵明總是悶悶不樂。他早就看透,東晉的氣數(shù)已盡,劉裕篡位只是遲早的事,他整天為這件事悲傷郁悒。
只要東晉存在,曾祖父陶侃的功績就光輝燦爛,照耀家邦。一旦東晉滅亡,就一筆勾銷了。
他又想一切都在發(fā)展變化,興衰榮辱也在不斷地交替更換。大到一個國家,小到一個家庭,莫不如此。
為這些事煩惱也沒有用,還是多喝點酒,好好睡一覺吧。 陶淵明只要弄到酒,沒有一個晚上不喝他個一醉方休。
他認識到,人生在世像閃電一樣,稍縱即逝,就應該坦蕩從容,無憂無慮地度過。也許靠著飲酒,我陶淵明就能青史留名。
醉酒之后反而詩興大發(fā),胡亂扯出一張紙,書寫感慨,等到第二天清醒后,再修改潤色。寫好的詩稿越積越厚,讓老朋友幫忙整理抄錄。
一共得到20首詩,陶淵明把這一組詩題為《飲酒二十首》序言是: 余閑居寡歡,兼比夜已長,偶有名酒,無夕不飲。顧影獨盡,忽然復醉。
既醉之后,輒題數(shù)句自娛;紙墨遂多,辭無詮次,聊命故人書之,以為歡笑爾。 其一 棲棲失群鳥,日暮猶獨飛。
徘徊無定止,夜夜聲轉(zhuǎn)悲。 厲響思清遠,去來何依依; 因值孤生松,斂翮遙來歸。
勁風無榮木,此蔭獨不衰; 托身已得所,千載不相違。 這首詩以失群鳥依孤獨松,比喻自己隱居守志,終身得所。
一只惶惶不安的失群鳥,日暮還在徘徊獨飛。沒找到合適的棲息之處。
夜晚叫聲悲切,依依戀戀,不肯遠去。因遇孤生松,收斂翅歸依。
寒冷的勁風使萬木凋謝,而松樹獨不衰。我像這只飛鳥一樣,總算找到歸所,千載不相違。
其二 結(jié)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 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
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 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 此中有真意,欲辨己忘言。
這首詩寫自己心與世俗遠離,所以身在塵世,而心能感受超塵絕俗的真趣。 自己雖構(gòu)屋居住人間,但沒有世俗車馬往來的喧鬧。
這是因為自己的心遠離塵俗,所以即使身居鬧市,也如同在偏遠的地方一樣,不受干擾。蘇軾說:“因采菊而見山,境與意會,此句最有妙處”。
這兩句是說無意中偶見南山,從南山勝境和悠然自得的心情,與自己隱居的生活中,感受到真意妙趣。日落時分,山景尤佳,飛鳥相伴而還。
萬物各順其自然,這里有很深的奧妙,欲辨而忘其言不能辨。 其三 行止千萬端,誰知非與是; 是非茍相形,雷同共譽毀。
三季多此事,達士似不爾。 咄咄俗中愚,且當從黃綺。
三季是指夏、商、周三個朝代。這首詩是說三代以來,人們是非不分,只是順應時勢隨聲附和。
作者要與世俗背馳,要追隨秦時夏黃公,綺里季等在商山隱居的四隱士,避世隱居。 世上人們的行為有千萬種,誰知怎么叫是,怎么叫非?有些人只簡單粗略的從事情表面看是非,就隨著別人表示贊譽或詆毀。
夏商周三代以來,這種事情很多,但豁達之士有自己的主見,不隨聲附和。世俗中愚妄之輩咄咄逼人,但自己不能雷同,決計歸隱。
其四 秋菊有佳色,浥露掇其英。 泛此忘憂物,遠我遺世情。
一觴雖獨盡,杯盡壺自傾。 日入群動息,歸鳥趨林鳴。
嘯傲東軒下,?復得此生。 這首詩寫作者飲酒食菊,遠離世情。
世情既遠,就可以怡然自得。 秋天是菊花最佳的時候。
帶著露水,采菊浸酒而飲,菊香和酒香融為一體,極佳。屈原《離騷》中說:“朝食木蘭之墜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
因為菊為傲霜之品,所以食菊能修身自潔。飲此忘憂之酒,使感情更加超凡脫俗。
雖說是對菊獨酌,但興致很高,飲之不足。太陽落山,群動皆息,飛鳥歸林。
我在東窗下長嘯一聲,?且舒懷。 其五 青松在東園,眾草沒其姿; 凝霜殄異類,卓然見高枝。
連林人不覺,獨樹眾乃奇。 提壺掛寒柯,遠望時復為。
吾生夢幻間,何事紲塵羈! 有些樹木,比松樹高,遮掩了松樹的雄姿。但寒冬到來,萬木凋零,只有松樹更加郁郁蔥蔥。
作者要學習松樹的風格,為人品格要堅貞,要高尚。 青松在東園,雜樹沒其姿。
等到嚴霜降,眾樹凋零,唯見青松卓然挺立。當松樹很多連成林時,這種品質(zhì)不被人看重。
孤松挺拔,人才稱奇。獨自飲酒,時復遠望。
想到自己這一生,好象在夢幻里。人生豈能被塵俗的羈絆拘牽! 其六 清晨聞扣門,倒裳往自開。
問子為誰與?田父有好懷。 壺漿遠見候,疑我與時乖。
“繿縷茅檐下,未足為高棲。 一世皆尚同,愿君汩其泥”。
“深感父老言,稟氣寡所諧。 紆轡誠可學,違己詎非迷! 且共歡此飲,吾駕不可回!” 這首詩假托田父與自己的問答,來表示終身歸隱的堅決態(tài)度,以答復那些好心勸他出仕的人。
清晨聞見扣門聲,沒等穿好衣裳就跑著去開,原來是好心的。
《飲酒》
——陶淵明
結(jié)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
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
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
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
此中有真意,欲辯已忘言。
譯文
我家建在眾人聚居繁華道,可從沒有煩神應酬車馬喧鬧。
要問我怎能如此超凡灑脫,心靈避離塵俗自然幽靜遠邈。
東墻下采擷清菊心情徜徉,猛然抬頭喜見南山勝景絕妙。
暮色中縷縷彩霧縈繞升騰,結(jié)隊的鳥兒回翔遠山的懷抱。
南山仰止啊,這有人生的真義,我該怎樣表達內(nèi)中深奧!
字詞注釋
結(jié)廬 :構(gòu)筑房屋。結(jié),建造、構(gòu)筑。廬:簡陋的房屋。
人境:人聚居的地方。
爾:這樣。
日夕:傍晚。
相與﹕相伴。
見:看見(讀jiàn),動詞。
學習鳥網(wǎng)站是免費的綜合學習網(wǎng)站,提供各行各業(yè)學習資料、學習資訊供大家學習參考,如學習資料/生活百科/各行業(yè)論文/中小學作文/實用范文實用文檔等等!
聲明:本網(wǎng)站尊重并保護知識產(chǎn)權(quán),根據(jù)《信息網(wǎng)絡傳播權(quán)保護條例》,如果我們轉(zhuǎn)載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權(quán)利,請在一個月內(nèi)通知我們,我們會及時刪除。
蜀ICP備2020033479號-4 Copyright ? 2016 學習鳥. 頁面生成時間:0.164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