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宋詩人曾幾《三衢道中》譯文:梅子黃透了的時候,天天都是晴朗的好天氣,乘小舟沿著小溪而行,走到了小溪的盡頭,再改走山路繼續(xù)前行。
山路上蒼翠的樹,與來的時候一樣濃密,深林叢中傳來幾聲黃鸝的歡鳴聲,比來時更增添了些幽趣。原文:梅子黃時日日晴,小溪泛盡卻山行。
綠陰不減來時路,添得黃鸝四五聲。擴展資料詩詞賞析《三衢道中》這首詩是曾幾游賞浙江衢州三衢山時寫的。
作品再現(xiàn)了詩人游賞三衢山時的愉悅情景,抒寫了詩人行于三衢道中的見聞感受,流露了詩人對自然山水、對平淡生活的熱愛,自然,優(yōu)美,清新,明快。“梅子黃時日日晴”,詩人開篇首先交代了出行的時間,“梅子黃時”,即陰歷四至五月。
在江南,梅子快要成熟的季節(jié),往往多雨。另外,在當今中國氣象學和地理學中也有“梅雨”這一名詞。
就在這多雨的季節(jié),卻有難得的“日日晴”,這“日日晴”從字面上看是寫天氣晴明,而仔細品味,卻是在寫詩人的愉悅心情。難得有這樣“日日晴”的好天氣,因此詩人的心情自然也為之一爽,游興驟然興起,于是與朋友相約結(jié)伴出去游山玩水。
“小溪泛盡卻山行”,這一句寫的是出行游賞的路線。在這里,詩人首先按時間的先后順序?qū)懥顺鲂袝r的路線“小溪”,出行的交通工具:船,出行游賞的終極景點:小溪的盡頭,應(yīng)該是山林的至深處。
詩人借助于水路“泛盡”了小舟,到了小溪的盡頭,仍然游興未盡,于是又舍舟登岸,改成山路步行往回返,可見詩人游興情趣之盎然,可謂溪盡興未盡,“日晴”心更晴?!熬G陰不減來時路”,這一句緊承上句之“山行”寫歸路之“綠陰”,詩人在這里用“來時路”巧妙地將筆墨悄然過渡到描寫歸程上來。
眼前這美麗如畫的“綠陰”比來時的小溪兩岸非但沒有減少,反而更加濃郁,寫得涼爽,寫得寧靜,寫出了詩人輕松愉悅的內(nèi)心感受。“添得黃鸝四五聲”,這一句將意境描寫推到極致,將詩人舒暢愉悅之情懷推至頂峰,使作品之主題更臻完善。
在山路的綠樹濃蔭中,婉轉(zhuǎn)著黃鶯那悠揚悅耳的歌聲,為三衢山路宜人的景致增添了無窮的意趣與生機,同時也更好地流露了詩人寄情山水的愉悅情懷。“添得”二字用得巧妙,通過形象的描寫暗示了雖是游賞歸途,然而仍然興致濃郁。
梅子快要成熟的季節(jié)卻連日晴和,我乘船到了小溪的盡頭又走上山路。綠色的樹陰還和來時的路上差不多,此時又在山林中增添了幾聲黃鶯的叫聲。
注:
①曾幾(1054—1166):贛州(今江西省贛州)人。宋代詩人?!叭椤保杭慈樯?,在今浙江省衢縣。
②泛:指乘船。
③卻:再。
④不減:沒有減少,差不多。
析:
詩作寫初夏時寧靜的景色和詩人山行時輕松愉快的心情。
首句寫出行時間,“梅子黃時”指五月。梅子快要成熟的季節(jié),往往多雨,但現(xiàn)在卻“日日晴”,寫天晴,也是寫詩人的愉快心情。天晴人心也晴,那么明睸,那么開朗!次句寫出行路線。詩人乘船去游山去了,“泛盡”了舟,到了小溪的盡頭,又換走山路——三衢山中之小道,其樂無窮,其雅無窮,其趣無窮。第三句寫“綠陰”,游山歸來的路目,綠陰那美好的景象仍然不減登山時的濃郁。第四句寫黃鶯聲,路邊綠林中又增添了幾聲悅耳的黃鶯的鳴叫聲,為三衢山道中增添了無窮的生機和意趣。全詩明快自然,極富有生活韻味.
三衢道中
作者:曾畿
梅子黃時日日晴,
小溪泛盡卻山行。
綠陰不減來時路,
添得黃鸝四五聲。
注釋
①三衢道中:在去三衢州的道路上。三衢即衢州,今浙江省衢江區(qū),因境內(nèi)有三衢山而得名。
②梅子黃時:指五月,梅子成熟的季節(jié)。
③小溪泛盡:乘小船走到小溪的盡頭。小溪,小河溝。泛,乘船。盡,盡頭。
④卻山行:再走山間小路。卻,再的意思。
⑤綠陰:蒼綠的樹陰。陰,樹陰。
⑥不減:并沒有少多少,差不多。
⑦黃鸝:黃鶯。
譯文
梅子黃透了的時候,天天都是晴和的好天氣,
乘小舟沿著小溪而行,走到了小溪的盡頭,再改走山路繼續(xù)前行。
山路上蒼翠的樹,與來的時候一樣濃密,
深林叢中傳來幾聲黃鸝的歡鳴聲,比來時更增添了些幽趣。
賞析:
作寫初夏時寧靜的景色和詩人山行時輕松愉快的心情。
首句寫出行時間,“梅子黃時”指五月。梅子快要成熟的季節(jié),往往多雨,但現(xiàn)在卻“日日晴”,寫天晴,也是寫詩人的愉快心情。天晴人心也晴,那么明睸,那么開朗!次句寫出行路線。詩人乘船去游山去了,“泛盡”了舟,到了小溪的盡頭,又換走山路——三衢山中之小道,其樂無窮,其雅無窮,其趣無窮。第三句寫“綠陰”,游山歸來的路目,綠陰那美好的景象仍然不減登山時的濃郁。第四句寫黃鶯聲,路邊綠林中又增添了幾聲悅耳的黃鶯的鳴叫聲,為三衢山道中增添了無窮的生機和意趣。全詩明快自然,極富有生活韻味。
詩意:寫初夏時寧靜的景色和詩人山行時輕松愉快的心情。
《三衢道中》是南宋詩人曾幾創(chuàng)作的。原文:梅子黃時日日晴,小溪泛盡卻山行。
綠陰不減來時路,添得黃鸝四五聲。譯文:梅子黃透了的時候,天天都是晴和的好天氣,乘小舟沿著小溪而行,走到了小溪的盡頭,再改走山路繼續(xù)前行。
山路上蒼翠的樹,與來的時候一樣濃密,深林叢中傳來幾聲黃鸝的歡鳴聲,比來時更增添了些幽趣。擴展資料這是一首紀行詩,全詩明快自然,極富有生活韻味。
寫詩人行于三衢山道中的見聞感受。首句點明此行的時間,“梅子黃時”正是江南梅雨時節(jié)(黃梅天),難得有這樣“日日晴”的好天氣,因此詩人的心情自然也為之一爽,游興愈濃。
詩人乘輕舟泛溪而行,溪盡而興不盡,于是舍舟登岸,山路步行。一個“卻”字,道出了他高漲的游興。
三四句緊承“山行”,寫綠樹蔭濃,爽靜宜人,更有黃鸝啼鳴,幽韻悅耳,渲染出詩人舒暢愉悅的情懷?!皝頃r路”將此行悄然過渡到歸程,“添得”二字則暗示出行歸而興致猶濃,故能注意到歸途有黃鸝助興,由此可見出此作構(gòu)思之機巧、剪裁之精當。
作者將一次平平常常的行程,寫得錯落有致,平中見奇,不僅寫出了初夏的宜人風光,而且詩人的愉悅情狀也栩栩如生,讓人領(lǐng)略到平的意趣。
學習鳥網(wǎng)站是免費的綜合學習網(wǎng)站,提供各行各業(yè)學習資料、學習資訊供大家學習參考,如學習資料/生活百科/各行業(yè)論文/中小學作文/實用范文實用文檔等等!
聲明:本網(wǎng)站尊重并保護知識產(chǎn)權(quán),根據(jù)《信息網(wǎng)絡(luò)傳播權(quán)保護條例》,如果我們轉(zhuǎn)載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權(quán)利,請在一個月內(nèi)通知我們,我們會及時刪除。
蜀ICP備2020033479號-4 Copyright ? 2016 學習鳥. 頁面生成時間:0.175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