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
2、春江潮水連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3、江畔何人初見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4、又聞子規(guī)啼夜月,愁空山。
5、青天明月來幾時?我今停杯一問之。 6、同來望月人何處?風景依稀似去年。
7、來是空言去絕蹤,月斜樓上五更鐘。 8、弓如滿月,西北望,射天狼。
9、秦時明月漢時關(guān),萬里長征人未還。 10、共看明月應(yīng)垂淚,一夜鄉(xiāng)心五處同。
11、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 12、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13、曉鏡但愁云鬢改,夜吟應(yīng)覺月光寒。 14、俱懷逸興壯思飛,欲上青天攬明月。
15、煙攏寒水月攏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16、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17、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xiāng)。 18、月下飛天鏡,云生結(jié)海樓。
19、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 20、長安一片月,萬戶搗衣聲。
21、明月出天山,蒼茫云海間。 22、醉月頻中圣,迷花不事君。
23、卻下水晶簾,玲瓏望秋月。 24、我寄愁心與明月,隨風直到夜郎西。
25、俱懷逸興壯思飛,欲上青天覽明月。 26、峨嵋山月半輪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27、松風吹解帶,山月照彈琴。 28、深林人不知,明月來相照。
29、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 30、廣澤生明月,蒼山夾亂流。
31、月黑雁飛高,單于夜遁逃。 32、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xiāng)明。
你好! 唐杜甫《八月十五夜月》 滿月飛明鏡,歸心折大刀。
轉(zhuǎn)蓬行地遠,攀桂仰天高。 水路疑霜雪,林棲見羽毛。
此時瞻白兔,直欲數(shù)秋毫。 (《全唐詩》) 這是詩人避亂蜀中之作。
詩前兩聯(lián)睹月興感,用象征團圓的八月十五的月亮反襯自己飄泊異鄉(xiāng)的羈旅愁思;詩后兩聯(lián)描狀中秋夜色,"見羽毛"、"數(shù)秋毫"兩句下字奇險,立意浪漫,于老杜詩中別是一格。 唐劉禹錫《八月十五夜桃源玩月》 塵中見月心亦閑,況是清秋仙府間。
凝光悠悠寒露墜,此時立在最高山。 碧虛無云風不起,山上長松山下水。
群動悠然一顧中,天高地平千萬里。 少君引我升玉壇,禮空遙請真仙官。
云 欲下星斗動,天樂一聲肌骨寒。 金霞昕昕漸東上,輪欹影促猶頻望。
絕景良時難再并,他年此日應(yīng)惆悵。 (《全唐詩》) 劉禹錫(772-842), 唐朝文學家、哲學家,字夢得,洛陽人。
這首詩共十六句,每四句一韻,每一韻又是一個自然段落。第一段寫桃源玩月,有月之景,有玩之情;第二段寫八月十五夜色,以月光朗照下的天地山水反襯中秋之月;第三段浪漫暢想,寫欲仙之感,由景及情,生發(fā)自然;最后一段從暢想中曳回,寫日出月落,更就"絕景良時"抒發(fā)情感,略出桃源別后,難再重游一意。
全詩景物隨時而變,情調(diào)隨景而移,有起伏迭宕之感。 花間一壺酒,獨酌無相親。
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月既不解飲,影徒隨我身。
暫伴月將影,行樂須及春。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亂。
--李白《月下獨酌》 明月出天山,蒼茫云海間。長風幾萬里,吹度玉門關(guān)。
--李白《關(guān)山月》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xiāng)。
--李白《靜夜思》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情人怨遙夜,竟夕起相思!-張九齡《望月懷遠》 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xiāng)明。
--杜甫《月夜憶舍弟》 秋空明月懸,光彩露沾濕。 驚鵲棲未定,飛螢卷簾入。
--孟浩然《秋宵月下有懷》 昔年八月十五夜,曲江池畔杏園邊。今年八月十五夜,湓浦沙頭水館前。
西北望鄉(xiāng)何處是,東南見月幾回圓。昨風一吹無人會,今夜清光似往年。
--白居易《八月十五日夜湓亭望月》 中庭地白樹棲鴉,冷露無聲濕桂花。 今夜月明人盡望,不知秋思落誰家?--王建《十五夜望月》 十輪霜影轉(zhuǎn)庭梧,此夕羈人獨向隅。
未必素娥無悵恨,玉蟾清冷桂花孤。--晏殊《中秋月》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
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蘇軾《水調(diào)歌頭》 明月易低人易散,歸來呼酒更重看。堂前月色愈清好,咽咽寒?鳴露草。
卷簾推戶寂無人,窗下咿啞唯楚老。南都從事莫羞貧,對月題詩有幾人。
--蘇軾《中秋見月和子由》 暮云收盡溢清寒,銀漢無聲轉(zhuǎn)玉盤。此生此夜不長好,明月明年何處看。
?--蘇軾《中秋月》 。
中秋節(jié)簡介 每年農(nóng)歷八月十五日,是傳統(tǒng)的中秋佳節(jié)。
這時是一年秋季的中期,所以被稱為中秋。在中國的農(nóng)歷里,一年分為四季,每季又分為孟、仲、季三個部分,因而中秋也稱仲秋。
八月十五的月亮比其他幾個月的滿月更圓,更明亮,所以又叫做“月夕”,“八月節(jié)”。 此夜,人們仰望天空如玉如盤的朗朗明月,自然會期盼家人團聚。
遠在他鄉(xiāng)的游子,也借此寄托自己對故鄉(xiāng)和親人的思念之情。所以,中秋又稱“團圓節(jié)”。
我國人民在古代就有“秋暮夕月”的習俗。夕月,即祭拜月神。
到了周代,每逢中秋夜都要舉行迎寒和祭月。設(shè)大香案,擺上月餅、西瓜、蘋果、紅棗、李子、葡萄等祭品,其中月餅和西瓜是絕對不能少的。
西瓜還要切成蓮花狀。在月下,將月亮神像放在月亮的那個方向,紅燭高燃,全家人依次拜祭月亮,然后由當家主婦切開團圓月餅。
切的人預(yù)先算好全家共有多少人,在家的,在外地的,都要算在一起,不能切多也不能切少,大小要一樣。 相傳古代齊國丑女無鹽,幼年時曾虔誠拜月,長大后,以超群品德入宮,但未被寵幸。
某年八月十五賞月,天子在月光下見到她,覺得她美麗出眾,后立她為皇后,中秋拜月由此而來。月中嫦娥,以美貌著稱,故少女拜月,愿“貌似嫦娥,面如皓月”。
在唐代,中秋賞月、玩月頗為盛行。在北宋京師。
八月十五夜,滿城人家,不論貧富老小,都要穿上成人的衣服,焚香拜月說出心愿,祈求月亮神的保佑。 南宋,民間以月餅相贈,取團圓之義。
有些地方還有舞草龍,砌寶塔等活動。明清以來,中秋節(jié)的風俗更加盛行;許多地方形成了燒斗香、樹中秋、點塔燈、放天燈、走月亮、舞火龍等特殊風俗。
今天,月下游玩的習俗,已遠沒有舊時盛行。但設(shè)宴賞月仍很盛行,人們把酒問月,慶賀美好的生活,或祝遠方的親人健康快樂,和家人“千里共嬋娟”。
中秋節(jié)的習俗很多,形式也各不相同,但都寄托著人們對生活無限的熱愛和對美好生活的向往。 中秋節(jié)的由來與傳說 中秋節(jié)有悠久的歷史,和其它傳統(tǒng)節(jié)日一樣,也是慢慢發(fā)展形成的,古代帝王有春天祭日,秋天祭月的禮制,早在《周禮》一書中,已有“中秋”一詞的記載。
后來貴族和文人學士也仿效起來,在中秋時節(jié),對著天上又亮又圓一輪皓月,觀賞祭拜,寄托情懷,這種習俗就這樣傳到民間,形成一個傳統(tǒng)的活動,一直到了唐代,這種祭月的風俗更為人們重視,中秋節(jié)才成為固定的節(jié)日,《唐書·太宗記》記載有“八月十五中秋節(jié)”,這個節(jié)日盛行于宋朝,至明清時,已與元旦齊名,成為我國的主要節(jié)日之一。 中秋節(jié)的傳說是非常豐富的,嫦娥奔月,吳剛伐桂,玉兔搗藥之類的神話故事流傳甚廣。
中秋傳說之一——嫦娥奔月 相傳,遠古時候天上有十日同時出現(xiàn),曬得莊稼枯死,民不聊生,一個名叫后羿的英雄,力大無窮,他同情受苦的百姓,登上昆侖山頂,運足神力,拉開神弓,一氣射下九個多太陽,并嚴令最后一個太陽按時起落,為民造福。 后羿因此受到百姓的尊敬和愛戴,后羿娶了個美麗善良的妻子,名叫嫦娥。
后羿除傳藝狩獵外,終日和妻子在一起,人們都羨慕這對郎才女貌的恩愛夫妻。 不少志士慕名前來投師學藝,心術(shù)不正的蓬蒙也混了進來。
一天,后羿到昆侖山訪友求道,巧遇由此經(jīng)過的王母娘娘,便向王母求得一包不死藥。 據(jù)說,服下此藥,能即刻升天成仙。
然而,后羿舍不得撇下妻子,只好暫時把不死藥交給嫦娥珍藏。嫦娥將藥藏進梳妝臺的百寶匣里,不料被小人蓬蒙看見了,他想偷吃不死藥自己成仙。
三天后,后羿率眾徒外出狩獵,心懷鬼胎的蓬蒙假裝生病,留了下來。待后羿率眾人走后不久,蓬蒙手持寶劍闖入內(nèi)宅后院,威逼嫦娥交出不死藥。
嫦娥知道自己不是蓬蒙的對手,危急之時她當機立斷,轉(zhuǎn)身打開百寶匣,拿出不死藥一口吞了下去。嫦娥吞下藥,身子立時飄離地面、沖出窗口,向天上飛去。
由于嫦娥牽掛著丈夫,便飛落到離人間最近的月亮上成了仙。 傍晚,后羿回到家,侍女們哭訴了白天發(fā)生的事。
后羿既驚又怒,抽劍去殺惡徒,蓬蒙早逃走了,后羿氣得捶胸頓足,悲痛欲絕,仰望著夜空呼喚愛妻的名字,這時他驚奇地發(fā)現(xiàn),今天的月亮格外皎潔明亮,而且有個晃動的身影酷似嫦娥。他拼命朝月亮追去,可是他追三步,月亮退三步,他退三步,月亮進三步,無論怎樣也追不到跟前。
后羿無可奈何,又思念妻子,只好派人到嫦娥喜愛的后花園里,擺上香案,放上她平時最愛吃的蜜食鮮果,遙祭在月宮里眷戀著自己的嫦娥。百姓們聞知嫦娥奔月成仙的消息后,紛紛在月下擺設(shè)香案,向善良的嫦娥祈求吉祥平安。
從此,中秋節(jié)拜月的風俗在民間傳開了。 中秋傳說之二——吳剛折桂 關(guān)于中秋節(jié)還有一個傳說:相傳月亮上的廣寒宮前的桂樹生長繁茂,有五百多丈高,下邊有一個人常在砍伐它,但是每次砍下去之后,被砍的地方又立即合攏了。
幾千年來,就這樣隨砍隨合,這棵桂樹永遠也不能被砍光。據(jù)說這個砍樹的人名叫吳剛,是漢朝西河人,曾跟隨仙人修道,到了天界,但是他犯了錯誤,仙人就把他貶謫到月宮,日日做這種徒勞無功的苦差使,以示懲處。
李白詩中有“欲斫月中桂,持為寒者薪”的記載。 中秋。
1.天將今夜月,一遍洗寰瀛。(劉禹錫 《八月十五夜玩月》)
2.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
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蘇軾 《水調(diào)歌頭》 )
3.此生此夜不長好,明月明年何處看。(蘇軾 《中秋月》 )
4.明月出天山,蒼茫云海間。(李白 《關(guān)山月》)
5.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李白 《月下獨酌》 )
6.小時不識月,呼作白玉盤。(李白 《古朗月行》)
7.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xiāng)。(李白《靜夜思》)
8.峨嵋山月半輪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李白 《峨嵋山月歌》)
9.俱懷逸興壯思飛,欲上青天覽明月。 (李白 《宣州榭眺樓餞別校書書云》
10.我寄愁心與明月,隨君直到夜郎西》。(李白 《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
11.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張九齡 《望月懷遠》)
12.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王安石 《泊船瓜州》)
13.月上柳梢頭,人約黃昏后。(歐陽修 《生查子》)
14.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鉤。( 李賀 《馬詩》)
15.春江潮水連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張若虛 《春江花月夜 》)
16.共看明月應(yīng)垂淚,一夜鄉(xiāng)心五處同。白居易
17.可憐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 白居易
18.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xiāng)明。——杜甫
19.會挽雕弓如滿月,西北望射天狼。 蘇軾
20.曉鏡但愁云鬢改,夜吟應(yīng)覺月光寒。 李商隱
21.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闌干南斗斜。 劉方平
22.一彈流水一彈月,半入江風半入云。 對聯(lián)
23.明月別枝驚鵲,清風半夜鳴蟬。 辛棄疾
24.無言獨上西樓,月如鉤。 李煜
25.晨興理荒穢,帶月荷鋤歸。 陶淵明
26.星臨萬戶動,月傍九霄多。 杜甫
27.月黑雁飛高,單于夜遁逃。 盧綸
28.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王維
29.深林人不知,明月來相照。 王維
30.廣澤生明月,蒼山夾亂流。 馬戴
31.梅花雪,梨花月,總相思。自是春來不覺去偏知?!獜埢菅?
32.遼海吞邊月,長城鎖亂山。 ——蕭詩
33.江畔何人初見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無窮已,江月年年只相34.似?!獜埲籼?
35.不見鄉(xiāng)書傳雁足,惟見新月吐蛾眉?!蹙S
36.多情只有春庭月,猶為離人照落花。――張泌《寄人》
37.別后唯所思,天涯共明月。――孟郊《古怨別》
38.明年今夜有明月,不是今夜看月人。―― 方干與《與徐漁話別》
39.依依向我不忍別,誰似峨嵋半輪月。―― 陸游《舟中對月》
40.不如江月,照伊清夜同去。――張孝祥《念奴嬌》
41.莫推月色共千里,不寄江南書一行。―― 黃庭堅《元明留別》
42.怎得人如天上月,雖暫缺,有時圓。――周紫芝《江城子》
43.人意共憐花月滿,花好月圓人又散。―― 張先《木蘭花》
44.初將明月比佳期,長向月圓時候,望人歸。―― 《虞美人》
45.殘月臉邊明,別淚臨清曉。―― 五代牛希濟《生查子》
46.從此無心愛良夜,任他明月下西樓。 --李益《寫情》
47.美人邁兮音塵闕,隔千里兮共明月。――南朝謝莊《月賦》
去百度文庫,查看完整內(nèi)容> 內(nèi)容來自用戶:李鵬亞 與中秋節(jié)有關(guān)的古詩【篇一:有關(guān)中秋的古詩中英文對照】蘇軾《水調(diào)歌頭》——許淵沖先生譯作(原文)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
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
轉(zhuǎn)朱閣,低綺戶,照無眠。不應(yīng)有恨,何事長向別時圓?【篇二:關(guān)于中秋節(jié)的詩句】關(guān)于中秋節(jié)的詩句我國自古以來關(guān)于中秋節(jié)的詩句非常多,一下是歷代文人墨客留下的一些比較著名的關(guān)于中秋節(jié)的詩句。
靜夜思李白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xiāng)。
月夜劉方平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闌干南斗斜。今夜偏知春氣暖,蟲聲新透綠窗紗。
嫦娥李商隱云母屏風燭影深,長河漸落曉星沈。嫦娥應(yīng)悔偷靈藥,碧海青天夜夜心。
中秋李樸皓魄當空寶鏡升,云間仙籟寂無聲;平分秋色一輪滿,長伴云衢千里明;狡兔空從弦外落,妖蟆休向眼前生;靈槎擬約同攜手,更待銀河徹底清。望月懷遠張九齡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
情人怨遙夜,竟夕起相思!滅燭憐光滿,披衣覺露滋。不堪盈手贈,還寢夢佳期。
霜月李商隱初聞?wù)餮阋褵o蟬,百尺樓高水接天。
花間一壺酒,獨酌無相親。
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月既不解飲,影徒隨我身。
暫伴月將影,行樂須及春。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亂。
--李白《月下獨酌》 明月出天山,蒼茫云海間。長風幾萬里,吹度玉門關(guān)。
--李白《關(guān)山月》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xiāng)。
--李白《靜夜思》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情人怨遙夜,竟夕起相思!--張九齡《望月懷遠》 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xiāng)明。
--杜甫《月夜憶舍弟》 秋空明月懸,光彩露沾濕。驚鵲棲未定,飛螢卷簾入。
--孟浩然《秋宵月下有懷》 昔年八月十五夜,曲江池畔杏園邊。今年八月十五夜,湓浦沙頭水館前。
西北望鄉(xiāng)何處是,東南見月幾回圓。昨風一吹無人會,今夜清光似往年。
--白居易《八月十五日夜湓亭望月》 中庭地白樹棲鴉,冷露無聲濕桂花。今夜月明人盡望,不知秋思落誰家?--王建《十五夜望月》 十輪霜影轉(zhuǎn)庭梧,此夕羈人獨向隅。
未必素娥無悵恨,玉蟾清冷桂花孤。--晏殊《中秋月》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
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蘇軾《水調(diào)歌頭》 明月易低人易散,歸來呼酒更重看。堂前月色愈清好,咽咽寒螀鳴露草。
卷簾推戶寂無人,窗下咿啞唯楚老。南都從事莫羞貧,對月題詩有幾人。
--蘇軾《中秋見月和子由》 暮云收盡溢清寒,銀漢無聲轉(zhuǎn)玉盤。此生此夜不長好,明月明年何處看。
--蘇軾《中秋月》 目窮淮海滿如銀,萬道虹光育蚌珍。天上若無修月戶,桂枝撐損向西輪。
--米芾《中秋登樓望月》 快上西樓,怕天放、浮云遮月。但喚取、玉纖橫笛,一聲吹裂……若得長圓如此夜,人情未必看承別。
--辛棄疾《滿江紅》 待月舉杯,呼芳樽于綠凈。拜華星之墜幾,約明月之浮槎。
--文天祥《回董提舉中秋請宴啟》 城西日暮泊行船,起向長橋見月圓。漸上遠煙浮草際,忽依高閣墮檐前。
--徐渭《十五夜抵建寧》 淡蕩秋光客路長,蘭橈桂棹泛天香。月明圓嶠人千里,風急輕帆燕一行。
--張煌言《舟次中秋》。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
—— 蘇軾《水調(diào)歌頭·丙辰中秋》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 蘇軾《水調(diào)歌頭·丙辰中秋》至今不會天中事,應(yīng)是嫦娥擲與人。
—— 皮日休《天竺寺八月十五日夜桂子》起舞徘徊風露下,今夕不知何夕。 —— 蘇軾《念奴嬌·中秋》可憐今夕月,向何處、去悠悠。
—— 辛棄疾《木蘭花慢·中秋飲酒將旦客?!穲A魄上寒空,皆言四海同。
—— 李嶠《中秋月二首·其二》中秋作本名小秦王,入腔即陽關(guān)曲 暮云收盡溢清寒。 —— 蘇軾《陽關(guān)曲 》細數(shù)十年事,十處過中秋。
—— 范成大《水調(diào)歌頭·細數(shù)十年事》十輪霜影轉(zhuǎn)庭梧,此夕羈人獨向隅。 —— 晏殊《中秋月》中秋誰與共孤光。
—— 蘇軾《西江月·世事一場大夢》天上若無修月戶,桂枝撐損向西輪。 —— 米芾《中秋登樓望月》目窮淮海滿如銀,萬道虹光育蚌珍。
—— 米芾《中秋登樓望月》。
1.《靜夜思》(唐李白)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xiāng)。2.《月夜思鄉(xiāng)》(唐杜甫)星稀月冷逸銀河,萬籟無聲自嘯歌;何處關(guān)山家萬里,夜來棖觸客愁多。
3.《中秋對月》(唐曹松)無云世界秋三五,共看蟾盤上海涯。直到天頭天盡處,不曾私照一人家。
4.《天竺寺八月十五日夜桂子》(唐皮日休)玉顆珊珊下月輪,殿前拾得露華新。至今不會天中事,應(yīng)是嫦娥擲與人。
5.《嫦娥》(唐李商隱)云母屏風燭影深,長河漸落曉星沈。嫦娥應(yīng)悔偷靈藥,碧海青天夜夜心。
6.《霜月》(唐李商隱)初聞?wù)餮阋褵o蟬,百尺樓高水接天。青女素娥俱耐冷,月中霜里斗嬋娟。
7.《月》(唐李商隱)過水穿樓觸處明,藏人帶樹遠含清。初生欲缺虛惆悵,未必圓時即有情。
8.《十五夜望月》(唐王建)中庭地白樹棲鴉,冷露無聲濕桂花。今夜月明人盡望,不知秋思落誰家!9.《中秋夜不見月》(唐羅隱)陰云薄暮上空虛,此夕清光已破除。
只恐異時開霽后,玉輪依舊養(yǎng)蟾蜍。10.《閏八月》(唐 黃滔)無人不愛今年閏,月看中秋兩度圓。
唯恐雨師風伯意,至時還奪上樓天。11.《中秋月》(唐 成彥雄)王母妝成鏡未收,倚欄人在水精樓。
笙歌莫占清光盡,留與溪翁一釣舟。12.《中秋月》(宋晏殊)十輪霜影轉(zhuǎn)庭梧,此夕羈人獨向隅。
未必素娥無悵恨,玉蟾清冷桂花孤。13.《中秋月》(宋蘇軾)暮云收盡溢清寒,銀漢無聲轉(zhuǎn)玉盤,此生此夜不長好,明月明年何處看。
14《陽關(guān)曲·中秋作本名小秦王》(宋蘇軾)暮云收盡溢清寒,銀漢無聲轉(zhuǎn)玉盤。此生此夜不長好,明月明年何處看。
15.《中秋夜半后無云而月色微淡尤為絕景》(宋 陸游)輕煙薄靄九霄寒,素月渾如隔縠看。此夕洞庭應(yīng)更好,誰能從我跨青鸞?16.《寄黃龍清老三首》(宋 黃庭堅)萬山不隔中秋月,一雁能傳寄遠書。
深密伽陀枯戰(zhàn)筆,真成相見問何如。17.《泊船瓜洲》(宋王安石)京口瓜洲一水間,鐘山只隔數(shù)重山。
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18.《中秋登樓望月》(宋米芾)目窮淮海滿如銀,萬道虹光育蚌珍。天上若無修月戶,桂枝撐損向西輪。
19.《中秋對月有懷》(清 曹雪芹)未卜三生愿,頻添一段愁。悶來時斂額,行去幾回頭。
學習鳥網(wǎng)站是免費的綜合學習網(wǎng)站,提供各行各業(yè)學習資料、學習資訊供大家學習參考,如學習資料/生活百科/各行業(yè)論文/中小學作文/實用范文實用文檔等等!
聲明:本網(wǎng)站尊重并保護知識產(chǎn)權(quán),根據(jù)《信息網(wǎng)絡(luò)傳播權(quán)保護條例》,如果我們轉(zhuǎn)載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權(quán)利,請在一個月內(nèi)通知我們,我們會及時刪除。
蜀ICP備2020033479號-4 Copyright ? 2016 學習鳥. 頁面生成時間:0.150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