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且如今年冬,未休關西卒。
(杜甫:《兵車行》)' 2.秋月?lián)P明惲,冬嶺秀寒松。(陶淵明:《四時》) 3.南鄰更可念,布破冬未贖。
(陸游:《十月二十八日風雨大作》) 4.冬盡今宵促,年開明日長。(董思恭:《守歲》) 5.鳴笙起秋風,置酒飛冬雪。
(王微:《四氣詩》) 6.隆冬到來時,百花即已絕。(陳毅:《梅》) 7.不知近水花先發(fā),疑是經(jīng)冬雪未銷。
(張謂:《早梅》) 8.兒童冬學鬧比鄰,據(jù)岸愚儒卻子珍。(陸游:《秋日郊居》) 9.邯鄲驛里逢冬至,抱膝燈前影伴身。
(白居易:《冬至夜思家》) 10.天時人事日相催,冬至陽生春又來。(杜甫:《小至》) 11.江南有丹橘,經(jīng)冬猶綠林。
(張九齡:《感遇》) 12.冬前冬后幾村莊,溪北溪南兩履霜, 樹頭樹底孤山上。(喬吉:《水仙子》) 13.冬寒前后,雪晴時候,誰人相伴梅花瘦?(喬吉:《山坡羊》) 14.嶺外音書絕,經(jīng)冬復立春。
(李頻 :《渡漢江 》)。
1、管他冬夏與春秋 近代 魯迅 《自嘲》2、何所冬暖 先秦 屈原 《天問》3、孟冬寒氣至 漢 漢無名氏 《古詩十九首》4、玉衡指孟冬 漢 漢無名氏 《古詩十九首》5、且如今年冬 唐 杜甫 《兵車行》6、釵頭羅勝寫宜冬 宋 晏幾道 《鷓鴣天·曉日迎長歲歲同》7、辛亥之冬 宋 姜夔 《鷓鴣天·辛亥之冬》8、經(jīng)冬復歷春 唐 宋之問 《渡漢江》9、釵頭羅勝寫宜冬 宋 晏幾道 《鷓鴣天·曉日迎長歲歲同》10、冬夜夜寒冰合井 宋 蘇軾 《臨江仙·冬夜夜寒冰合井》11、始待空冬歲不華 宋 程大昌 《浣溪沙》12、冬來欲問梅花使 宋 韓淲 《菩薩蠻·聚星亭下書堂水》13、檢盡歷頭冬又殘 宋 朱敦儒 《鷓鴣天·檢盡歷頭冬又殘》14、高臥過殘冬 宋 張元干 《水調(diào)歌頭·袖手看飛雪》15、三冬蘭若讀書燈 宋 張元干 《好事近·華燭炯離觴》16、冬向晚 宋 王之道 《滿庭芳·歌徹驪駒》17、冬槽春盎 宋 辛棄疾 《水龍吟·聽兮清佩瓊瑤些》18、冬來無夢繞金釵 宋 韓淲 《浣溪沙》19、不妨冬月作重陽 宋 魏了翁 《鷓鴣天·夫子同年第太?!?0、一觴還似去年冬 宋 魏了翁 《鷓鴣天·誰把璇璣運化工》21、似曉鼓、冬冬撾五 宋 劉克莊 《賀新郎·鬢雪今千縷》22、憶得去年冬 宋 無名氏 《驀山溪·郊居牢落》23、孤村冬杪 宋 無名氏 《驀山溪·孤村冬杪》24、小檻冬深未破梅 宋 無名氏 《鷓鴣天·小檻冬深未破梅》25、霜月苦、宮鼓冬冬 宋 無名氏 《導引·霜月苦》26、文既三冬用 宋 無名氏 《喜遷鶯·古今三絕》27、雪片三冬足 宋 無名氏 《念奴嬌·綠云霽雨》28、冬殷仲律 宋 無名氏 《鵲橋仙·朱門列戟》29、冬有屜 先秦 屈原 《招魂》30、炎天一葛冬一裘 宋 陸游 《短歌行》31、冬時枯死春滿道 南北朝 鮑照 《擬行路難》32、明年冬末雪盈岑 南北朝 鮑照 《擬行路難》33、冬又申之以嚴霜 先秦 宋玉 《九辯》34、無衣裘以御冬兮 先秦 宋玉 《九辯》35、冬盡春來興倍饒 現(xiàn)代 陳毅 《沁園春 和詠雪詞》36、冬冬羯鼓謾催芳 宋 釋紹曇 《偈頌一百零二首》37、冬不寒 宋 釋正覺 《偈頌二百零五首》38、冬后數(shù)九 宋 釋正覺 《偈頌二百零五首》39、冬去后知春 宋 宋太宗 《緣識》40、經(jīng)冬猶綠林 唐 張九齡 《感遇》。
且如今年冬,未休關西卒。
—— 杜甫《兵車行》秋月?lián)P明惲,冬嶺秀寒松。 —— 陶淵明《四時》南鄰更可念,布破冬未贖。
—— 陸游《十月二十八日風雨大作》江南有丹橘,經(jīng)冬猶綠林。 —— 張九齡《感遇》隆冬到來時,百花即已絕。
—— 陳毅《梅》天時人事日相催,冬至陽生春又來?!?杜甫《小至》鳴笙起秋風,置酒飛冬雪。
—— 王微《四氣詩》冬去更籌盡,春隨斗柄回。 —— 李福業(yè) 《嶺外守歲》春來冰未泮,冬至雪初晴。
—— 楊凝式 《雪晴》南土殊風氣,冬林葉盡丹。 —— 張俞 《郴州道》冬暖梅花早,前庭如月輝。
—— 李龏 《梅花集句 其一六三》冬至四十六,三陽生此辰。 —— 蘇頌 《皇太后合春帖子六首 其二》冬夏遠難出,止行南北園。
—— 邵雍 《不出吟》冬曦如村釀,奇溫止須臾。 —— 周邦彥 《曝日》冬月常溫席,炎天每扇床。
—— 林同 《賢者之孝二百四十首 其一○六 黃香》春暖和煙重,冬寒帶雪稀。 —— 姜特立 《秋江柳》冬嶺秀孤松,雪霜任飄泊。
—— 郭祥正 《廣陶淵明四時 其四》冬日如春日,池塘水不冰。 —— 余玉馨 《冬日》冬夜銀河永,清光入座頻。
—— 沈鏈 《夜坐》翡翠飄殘羽,冬青濕落花。 —— 陶益 《風雨短述》冬深熟始黃,香甚為含霜。
—— 屈大均 《香柚》破曉事晨征,冬山尚酣睡。 —— 許南英 《煙臺道中 其一》冬入愁寒雨,云開近夕陽。
—— 盧龍云 《晚晴二首 其一》春閱南山文,冬訪南山屋。 —— 吳與弼 《宿南山傅氏》冬杪宛如春,寒花發(fā)新萼。
—— 李時行 《江南樂四首 其一》冬晴好行腳,何處不梅花。 —— 楊萬里 《與子上野步》。
一、早冬
【作者】白居易 【朝代】唐
十月江南天氣好,可憐冬景似春華。霜輕未殺萋萋草,日暖初干漠漠沙。
老柘葉黃如嫩樹,寒櫻枝白是狂花。此時卻羨閑人醉,五馬無由入酒家。
譯文
江南的十月天氣很好,冬天的景色像春天一樣可愛。寒霜未凍死小草,太陽曬干了大地。老柘樹雖然葉子黃了,但仍然像初生的一樣。寒櫻不依時序,開出枝枝白花。這個時候的我只羨慕喝酒人的那份清閑,不知不覺走入酒家。
二、冬十月
【作者】曹操 【朝代】魏晉
孟冬十月,北風徘徊,天氣肅清,繁霜霏霏。
鵾雞晨鳴,鴻雁南飛,鷙鳥潛藏,熊羆窟棲。
錢镈停置,農(nóng)收積場。逆旅整設,以通賈商。
幸甚至哉!歌以詠志。
譯文
初冬十月,北風呼呼地吹著,氣氛肅殺,天氣寒冷,寒霜又厚又密。鹍雞鳥在清晨鳴叫著,大雁向南方遠去,猛禽也都藏身匿跡起來,就連熊也都入洞安眠了。
農(nóng)民放下了農(nóng)具不再勞作,收獲的莊稼堆滿了谷場,旅店正在整理布置,以供來往的客商住宿。我能到這里是多么的幸運啊,高誦詩歌來表達自己的這種感情。
三、從軍行
【作者】盧思道 【朝代】隋
朔方烽火照甘泉,長安飛將出祁連。犀渠玉劍艮家子,白馬金羈俠少年。平明偃月屯右地,薄暮魚麗逐左賢。谷中石虎經(jīng)銜箭,山上金人曾祭天。
天涯一去無窮已,薊門迢遞三千里。朝見馬嶺黃沙合,夕望龍城陣云起。庭中奇樹已堪攀,塞外征人殊未還。白云初下天山外,浮云直向五原間。
關山萬里不可越,誰能坐對芳菲月。流水本自斷人腸,堅冰舊來傷馬骨。邊庭節(jié)物與華異,冬霰秋霜春不歇。長風蕭蕭渡水來,歸雁連連映天沒。從軍行,軍行萬里出龍庭,單于渭橋今已拜,將軍何處覓功名。
譯文
北方邊塞的戰(zhàn)火已照在秦漢離宮故地的甘泉山上,似同李廣那樣的飛將軍兵出長安再出祁連山關隘。執(zhí)掌犀皮之盾和冰玉利劍的士兵都是征來的良家子弟,跨白馬執(zhí)金韁的都是俠義少年。凌晨起就在邊塞之地擺下“偃月”之陣,夜幕臨近時便以“魚麗”之陣戰(zhàn)勝驅(qū)除匈奴的左賢之官。
歷戰(zhàn)的山谷中都留下了狀如李廣以石為虎箭入石中的神力無窮的故事,山嶺上則是漢將霍去病勝敵后繳械敵方祭天用具的的美傳。戰(zhàn)事綿綿似天涯般沒有窮盡,戰(zhàn)場距薊門(今北京城北)迢迢三千里之遙。早上見到的是馬嶺關上的滾滾黃沙,晚上看見的是匈奴王庭處的兵陣如云。
(征人行前)庭院中植下的佳樹已長到可以攀人的大小,可塞外作戰(zhàn)的親人仍未回還。心如飄雪隨夫遠至于新疆中部的天山之外,又若浮云飛懸到內(nèi)蒙西部的五原城中。而那萬里之遙的關隘高山是不可穿越的,如何獨自應對百花芬芳下的清明月色呢?
別離后的時光飛逝似流水使人有斷腸之痛,那塞外的苦戰(zhàn)和寒冷連戰(zhàn)馬之骨都屢屢受傷。塞外的節(jié)氣與物候與內(nèi)地大不相同,冬秋長而春季短。蕭蕭長風尚可伴河而渡,南歸之雁也可依時不斷的逝向天邊。參加軍隊去行軍,將軍再到哪里去建功立業(yè)呢。
想那漢宣帝渭橋見匈奴單于而和好罷戰(zhàn)之事(事在公元前51年),欲戰(zhàn)不能的將軍們還將何處尋求征戰(zhàn)以邀功名呢?
四、渡漢江
【作者】宋之問 【朝代】唐
嶺外音書斷,經(jīng)冬復歷春。
近鄉(xiāng)情更怯,不敢問來人。
譯文
流放嶺南與親人斷絕了音信,熬過了冬天又經(jīng)歷一個新春。越走近故鄉(xiāng)心里就越是膽怯,不敢打聽從家那邊過來的人。
五、小至
【作者】杜甫 【朝代】唐
天時人事日相催,冬至陽生春又來。刺繡五紋添弱線,吹葭六琯動浮灰。
岸容待臘將舒柳,山意沖寒欲放梅。云物不殊鄉(xiāng)國異,教兒且覆掌中杯。
譯文
天時人事,每天變化得很快,轉(zhuǎn)眼又到冬至了,過了冬至白日漸長,天氣日漸回暖,春天即將回來了。刺繡女工因白晝變長而可多繡幾根五彩絲線,吹管的六律已飛動了葭灰。
堤岸好像等待臘月快點的過去,好讓柳樹舒展枝條,抽出新芽,山也要沖破寒氣,好讓梅花開放。
我雖然身處異鄉(xiāng),但這里的景物與故鄉(xiāng)的沒有什么不同之處,因此,讓小兒斟上酒來,一飲而盡。
1.且如今年冬,未休關西卒。
(杜甫:《兵車行》)'2.秋月?lián)P明惲,冬嶺秀寒松。(陶淵明:《四時》)3.南鄰更可念,布破冬未贖。
(陸游:《十月二十八日風雨大作》)4.冬盡今宵促,年開明日長。(董思恭:《守歲》)5.鳴笙起秋風,置酒飛冬雪。
(王微:《四氣詩》)6.隆冬到來時,百花即已絕。(陳毅:《梅》)7.不知近水花先發(fā),疑是經(jīng)冬雪未銷。
(張謂:《早梅》)8.兒童冬學鬧比鄰,據(jù)岸愚儒卻子珍。(陸游:《秋日郊居》)9.邯鄲驛里逢冬至,抱膝燈前影伴身。
(白居易:《冬至夜思家》)10.天時人事日相催,冬至陽生春又來。(杜甫:《小至》)。
1,《早冬》唐代:白居易原文:十月江南天氣好,可憐冬景似春華。
霜輕未殺萋萋草,日暖初干漠漠沙。老柘葉黃如嫩樹,寒櫻枝白是狂花。
此時卻羨閑人醉,五馬無由入酒家。白話文釋義:江南的十月天氣很好,冬天的景色像春天一樣可愛。
寒霜未凍死小草,太陽曬干了大地。老柘樹雖然葉子黃了,但仍然像初生的一樣。
這個時候的我只羨慕喝酒人的那份清閑,不知不覺走入酒家。2,《菩薩蠻·白日驚飚冬已半》清代:納蘭性德原文:驚飆掠地冬將半,解鞍正值昏鴉亂。
冰合大河流,茫茫一片愁。燒痕空極望,鼓角高城上。
明日近長安,客心愁未闌。白話文釋義:狂風席卷大地.冬天已過半。
解下馬鞍暫且停駐,正值黃昏,群鴉亂飛。黃河已成片成片地結(jié)冰,茫茫一片,恰如愁思不絕。
放眼望去,唯余一片野火的痕跡。高高的城樓上,鼓角連天。
明日即將抵京,可游子的愁思卻依然沒有盡頭。3,《冬夜書懷》唐代:王維原文:冬宵寒且永,夜漏宮中發(fā)。
草白靄繁霜,木衰澄清月。麗服映頹顏,朱燈照華發(fā)。
漢家方尚少,顧影慚朝謁。白話文釋義:冬天夜晚冷又長,宮中傳出更鼓響。
白草茫茫蒙濃霜,木葉蕭疏冷月朗。華服映我衰頹容,紅燈照我白發(fā)蒼。
正當朝廷尚年少,上朝不禁顧影傷。4,《上邪》兩漢:佚名原文:上邪,我欲與君相知,長命無絕衰。
山無陵,江水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
天地合,乃敢與君絕白話文釋義:上天呀!我渴望與你相知相惜,長存此心永不褪減。除非巍巍群山消逝不見,除非滔滔江水干涸枯竭。
除非凜凜寒冬雷聲翻滾,除非炎炎酷暑白雪紛飛,除非天地相交聚合連接,直到這樣的事情全都發(fā)生時,我才敢將對你的情意拋棄決絕!5,《渡漢江》唐代:宋之問原文:嶺外音書斷,經(jīng)冬復歷春。近鄉(xiāng)情更怯,不敢問來人。
白話文釋義:流放嶺南與親人斷絕了音信,熬過了冬天又經(jīng)歷一個新春。越走近故鄉(xiāng)心里就越是膽怯,不敢打聽從家那邊過來的人。
1、管他冬夏與春秋近代魯迅 《自嘲》2、何所冬暖先秦屈原 《天問》3、孟冬寒氣至漢漢無名氏 《古詩十九首》4、玉衡指孟冬漢漢無名氏 《古詩十九首》5、且如今年冬唐杜甫 《兵車行》6、釵頭羅勝寫宜冬宋晏幾道 《鷓鴣天·曉日迎長歲歲同》7、辛亥之冬宋姜夔 《鷓鴣天·辛亥之冬》8、經(jīng)冬復歷春唐宋之問 《渡漢江》9、釵頭羅勝寫宜冬宋晏幾道 《鷓鴣天·曉日迎長歲歲同》10、冬夜夜寒冰合井宋蘇軾 《臨江仙·冬夜夜寒冰合井》11、始待空冬歲不華宋程大昌 《浣溪沙》12、冬來欲問梅花使宋韓淲 《菩薩蠻·聚星亭下書堂水》13、檢盡歷頭冬又殘宋朱敦儒 《鷓鴣天·檢盡歷頭冬又殘》14、高臥過殘冬宋張元干 《水調(diào)歌頭·袖手看飛雪》15、三冬蘭若讀書燈宋張元干 《好事近·華燭炯離觴》16、冬向晚宋王之道 《滿庭芳·歌徹驪駒》17、冬槽春盎宋辛棄疾 《水龍吟·聽兮清佩瓊瑤些》18、冬來無夢繞金釵宋韓淲 《浣溪沙》19、不妨冬月作重陽宋魏了翁 《鷓鴣天·夫子同年第太?!?0、一觴還似去年冬宋魏了翁 《鷓鴣天·誰把璇璣運化工》21、似曉鼓、冬冬撾五宋劉克莊 《賀新郎·鬢雪今千縷》22、憶得去年冬宋無名氏 《驀山溪·郊居牢落》23、孤村冬杪宋無名氏 《驀山溪·孤村冬杪》24、小檻冬深未破梅宋無名氏 《鷓鴣天·小檻冬深未破梅》25、霜月苦、宮鼓冬冬宋無名氏 《導引·霜月苦》26、文既三冬用宋無名氏 《喜遷鶯·古今三絕》27、雪片三冬足宋無名氏 《念奴嬌·綠云霽雨》28、冬殷仲律宋無名氏 《鵲橋仙·朱門列戟》29、冬有屜先秦屈原 《招魂》30、炎天一葛冬一裘宋陸游 《短歌行》31、冬時枯死春滿道南北朝鮑照 《擬行路難》32、明年冬末雪盈岑南北朝鮑照 《擬行路難》33、冬又申之以嚴霜先秦宋玉 《九辯》34、無衣裘以御冬兮先秦宋玉 《九辯》35、冬盡春來興倍饒現(xiàn)代陳毅 《沁園春 和詠雪詞》36、冬冬羯鼓謾催芳宋釋紹曇 《偈頌一百零二首》37、冬不寒宋釋正覺 《偈頌二百零五首》38、冬后數(shù)九宋釋正覺 《偈頌二百零五首》39、冬去后知春宋宋太宗 《緣識》40、經(jīng)冬猶綠林唐張九齡 《感遇》。
1.且如今年冬,未休關西卒。
(杜甫:《兵車行》)'2.秋月?lián)P明惲,冬嶺秀寒松。(陶淵明:《四時》)3.南鄰更可念,布破冬未贖。
(陸游:《十月二十八日風雨大作》)4.冬盡今宵促,年開明日長。(董思恭:《守歲》)5.鳴笙起秋風,置酒飛冬雪。
(王微:《四氣詩》)6.隆冬到來時,百花即已絕。(陳毅:《梅》)7.不知近水花先發(fā),疑是經(jīng)冬雪未銷。
(張謂:《早梅》)8.兒童冬學鬧比鄰,據(jù)岸愚儒卻子珍。(陸游:《秋日郊居》)9.邯鄲驛里逢冬至,抱膝燈前影伴身。
(白居易:《冬至夜思家》)10.天時人事日相催,冬至陽生春又來。(杜甫:《小至》)11.俚儒朱墨開冬學,廟史牲牢祝歲穰。
《北窗》 12.再來已孟冬,慘然天霣霜。《不入城半年矣作短歌遣興》 13.澤國寒雖晚,霜天已迫冬。
《步至東莊》 14.末路清愁常袞袞,殘冬急景易駸駸?!堕L木晚興》 15.冬夕宜晚睡,夏日思晨興。
《晨興》 16.冬夜走馬城東回,追風逐電何雄哉!《城東醉歸深夜復呼酒作此詩》 17.經(jīng)冬少雨雪,所至苦水涸?!冻醮杭o事》 18.初冬常憶宴梁州,百炬如椽滿畫樓。
《初冬》 19.鉏犁滿野及冬耕,時聽兒童叱犢聲。《初冬》 20.平生詩句領流光,絕愛初冬萬瓦霜。
《初冬》 21.老客人間百事慵,樂哉閉戶過今冬?!冻醵?22.道途冬暖衣裘省,村落年豐鼓吹喧。
《初冬絕句》23.歲華皆采獲,冬晚共嚴枯。
1.且如今年冬,未休關西卒。
(杜甫:《兵車行》)'2.秋月?lián)P明惲,冬嶺秀寒松。(陶淵明:《四時》)3.南鄰更可念,布破冬未贖。
(陸游:《十月二十八日風雨大作》)4.冬盡今宵促,年開明日長。(董思恭:《守歲》)5.鳴笙起秋風,置酒飛冬雪。
(王微:《四氣詩》)6.隆冬到來時,百花即已絕。(陳毅:《梅》)7.不知近水花先發(fā),疑是經(jīng)冬雪未銷。
(張謂:《早梅》)8.兒童冬學鬧比鄰,據(jù)岸愚儒卻子珍。(陸游:《秋日郊居》)9.邯鄲驛里逢冬至,抱膝燈前影伴身。
(白居易:《冬至夜思家》)10.天時人事日相催,冬至陽生春又來。(杜甫:《小至》)。
聲明:本網(wǎng)站尊重并保護知識產(chǎn)權(quán),根據(jù)《信息網(wǎng)絡傳播權(quán)保護條例》,如果我們轉(zhuǎn)載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權(quán)利,請在一個月內(nèi)通知我們,我們會及時刪除。
蜀ICP備2020033479號-4 Copyright ? 2016 學習鳥. 頁面生成時間:0.209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