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玉案·元夕》為宋代大詞人辛棄疾的作品。
元夕:不同于我們現(xiàn)代意義上的元旦,在我國古時是指夏歷正月十五日上元節(jié),元宵節(jié),此夜稱元夕或元夜。
此詞從極力渲染元宵節(jié)絢麗多彩的熱鬧場面入手,反襯出一個孤高淡泊、超群拔俗、不同于金翠脂粉的女性形象,寄托著作者政治失意后,不愿與世俗同流合污的孤高品格。全詞采用對比手法,上片極寫花燈耀眼、樂聲盈耳的元夕盛況,下片著意描寫主人公在好女如云之中尋覓一位立于燈火零落處的孤高女子,構思精妙,語言精致,含蓄婉轉,余味無窮。
作品欣賞:
青玉案·元夕
東風夜放花千樹,更吹落,星如雨。
寶馬雕車香滿路。
鳳簫聲動,玉壺光轉,一夜魚龍舞。
蛾兒雪柳黃金縷,笑語盈盈暗香去。
眾里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
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
白話譯文:
像東風吹散千樹繁花一樣,又吹得煙火紛紛,亂落如雨。豪華的馬車滿路芳香。悠揚的鳳簫聲四處回蕩,玉壺般的明月漸漸西斜,一夜魚龍燈飛舞笑語喧嘩。
美人頭上都戴著亮麗的飾物,笑語盈盈地隨人群走過,身上香氣飄灑。我在人群中尋找她千百回,猛然一回頭,不經(jīng)意間卻在燈火零落之處發(fā)現(xiàn)了她。
王國維《人間詞話》云:古今之成大事業(yè)、大學問者,必經(jīng)過三種之境界:“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贝说诙骋病!氨娎飳にО俣?,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此第三境也。此等語皆非大詞人不能道。
《青玉案·元夕》為宋代大詞人辛棄疾的作品。
元夕:不同于我們現(xiàn)代意義上的元旦,在我國古時是指夏歷正月十五日上元節(jié),元宵節(jié),此夜稱元夕或元夜。此詞從極力渲染元宵節(jié)絢麗多彩的熱鬧場面入手,反襯出一個孤高淡泊、超群拔俗、不同于金翠脂粉的女性形象,寄托著作者政治失意后,不愿與世俗同流合污的孤高品格。
全詞采用對比手法,上片極寫花燈耀眼、樂聲盈耳的元夕盛況,下片著意描寫主人公在好女如云之中尋覓一位立于燈火零落處的孤高女子,構思精妙,語言精致,含蓄婉轉,余味無窮。作品欣賞: 青玉案·元夕 東風夜放花千樹,更吹落,星如雨。
寶馬雕車香滿路。 鳳簫聲動,玉壺光轉,一夜魚龍舞。
蛾兒雪柳黃金縷,笑語盈盈暗香去。 眾里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 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
白話譯文:像東風吹散千樹繁花一樣,又吹得煙火紛紛,亂落如雨。豪華的馬車滿路芳香。
悠揚的鳳簫聲四處回蕩,玉壺般的明月漸漸西斜,一夜魚龍燈飛舞笑語喧嘩。美人頭上都戴著亮麗的飾物,笑語盈盈地隨人群走過,身上香氣飄灑。
我在人群中尋找她千百回,猛然一回頭,不經(jīng)意間卻在燈火零落之處發(fā)現(xiàn)了她。 王國維《人間詞話》云:古今之成大事業(yè)、大學問者,必經(jīng)過三種之境界:“昨夜西風凋碧樹。
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此第一境也。
“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贝说诙骋病?/p>
“眾里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此第三境也。
此等語皆非大詞人不能道。
1.《蝶戀花 戊申元日立春席間作》——辛棄疾
誰向椒盤簪彩勝,整整韶華,爭上春風鬢。往事不堪重記省。為花長把新春恨。春未來時先借問。晚恨開遲。今歲花期消息定。只愁風雨無憑準。
2.《青玉案 元夕》——辛棄疾
東風夜放花千樹,更吹落,星如雨。寶馬雕車香滿路,鳳簫聲動,玉壺光轉,一夜魚龍舞。蛾兒雪柳黃金縷,笑語盈盈暗香去。眾里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
3.《生查子 元夕》——歐陽修
去年元夜時,花市燈如晝。月上柳梢頭,人約黃昏后。今年元夜時,月與燈依舊。不見去年人,淚濕春衫袖。
關于元旦的詩詞還是有蠻多,上面只是元旦的詩詞其中的三首,其中兩首是辛棄疾的,一首是歐陽修的。
1、《守歲》
唐·杜甫
守歲阿戎家,椒盤已頌花。
盍簪喧櫪馬,列炬散林鴉。
四十明朝過,飛騰暮景斜。
誰能更拘束?爛醉是生涯。
2、《元旦》
唐·成文斡
戴星先捧祝堯觴,鏡里堪驚兩鬢霜。
好是燈前偷失笑,屠蘇應不得先嘗。
3、《元日》
宋·王安石
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
千門萬戶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
4、《拜年》
明·文征明
不求見面惟通謁,名紙朝來滿敝廬。
我亦隨人投數(shù)紙,世情嫌簡不嫌虛。
5、《青玉案·元夕》
宋·辛棄疾
東風夜放花千樹,更吹落、星如雨。
寶馬雕車香滿路。
鳳簫聲動,玉壺光轉,一夜魚龍舞。
蛾兒雪柳黃金縷,笑語盈盈暗香去。
眾里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
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
6、《鳳城新年辭》
清·查慎行
巧裁幡勝試新羅,畫彩描金作鬧蛾;
從此剪刀閑一月,閨中針線歲前多。
7、《丁卯元日》
清·錢謙益
一樽歲酒拜庭除,稚子牽衣慰屏居。
奉母猶欣餐有肉,占年更喜夢維魚。
鉤簾欲連新巢燕,滌硯還疏舊著書。
旋了比鄰雞黍局,并無塵事到吾廬。
8、《田家元旦》
唐·孟浩然
昨夜斗回北,今朝歲起東;
我年已強仕,無祿尚憂農(nóng)。
桑野就耕父,荷鋤隨牧童;
田家占氣候,共說此年豐。
9、《元日·玉樓春》
宋·毛滂
一年滴盡蓮花漏,碧井屠蘇沉凍酒。
曉寒料峭尚欺人,春態(tài)苗條先到柳。
佳人重勸千長壽,柏葉椒花芬翠袖。
醉鄉(xiāng)深處少相知,只與東君偏故舊。
1、《守歲》宋代:蘇軾
欲知垂盡歲,有似赴壑蛇。修鱗半已沒,去意誰能遮。
況欲系其尾,雖勤知奈何。兒童強不睡,相守夜歡嘩。
晨雞且勿唱,更鼓畏添撾。坐久燈燼落,起看北斗斜。
明年豈無年,心事恐蹉跎。努力盡今夕,少年猶可夸。
釋義:
要知道快要辭別的年歲,有如游向幽壑的長蛇。
長長的鱗甲一半已經(jīng)不見,離去的心意誰能夠攔遮!
何況想系住它的尾端,雖然勤勉明知是無可奈何。
兒童不睡覺努力掙扎,相守在夜間笑語喧嘩。
晨雞呵請你不要啼唱,一聲聲更鼓催促也叫人懼怕。
長久夜坐燈花點點墜落,起身看北斗星已經(jīng)橫斜。
明年難道再沒有年節(jié)?只怕心事又會照舊失差。
努力愛惜這一個夜晚,少年人意氣還可以自夸。
2、《次韻陸僉憲元日春晴》明代:王守仁
城里夕陽城外雪,相將十里異陰晴。
也知造物曾何意,底事人心苦未平。
柏府樓臺銜倒影,茅茨松竹瀉寒聲。
布衾莫謾愁僵臥,積素還多達曙明。
釋義:
城里有夕陽而城外卻下雪,相距十里天氣竟不一樣。
可知道造物主是何心意?莫非人心中的苦難還沒有磨平。
御史府的樓臺倒影在水中,茅屋松竹流瀉出寒冷的信息。
有布被不要擔心睡覺凍僵,多一點耐心總會等到天明。
3、《除夜 / 巴山道中除夜書懷》唐代:崔涂
迢遞三巴路,羈危萬里身。
亂山殘雪夜,孤燭異鄉(xiāng)人。
漸與骨肉遠,轉于僮仆親。
那堪正飄泊,明日歲華新。
釋義:
跋涉在道路崎嶇又遙遠的三巴路上,客居在萬里之外的危險地方。四面群山下,殘雪映寒夜,對燭夜坐,我這他鄉(xiāng)之客。因離親人越來越遠,反而與書童和仆人漸漸親近。真難以忍受在漂泊中度過除夕夜,到明天歲月更新就是新的一年。
4、《元日》唐代:李世民
高軒曖春色,邃閣媚朝光。彤庭飛彩旆,翠幌曜明珰。
恭己臨四極,垂衣馭八荒。霜戟列丹陛,絲竹韻長廊。
穆矣熏風茂,康哉帝道昌。繼文遵后軌,循古鑒前王。
草秀故春色,梅艷昔年妝。巨川思欲濟,終以寄舟航。
釋義:
高高的軒臺輝映著春色,深邃的樓閣沐浴著朝陽。
紅色的宮墻內(nèi)飛舞著彩色的飾旗,翠玉珠簾映曜著宮女們的玉佩。
我效仿古代的明君們,恭謹而節(jié)制地治理著國家,終于使八方安定、四海升平了。
(現(xiàn)在)丹陛下排列著森森戟戈,長廊里回蕩著絲竹樂聲。
壯美的和煦之風浩蕩在華夏大地上,康盛的帝王之道運途正昌。
(我)將繼承周文王的事業(yè),遵循他的先例、并借鑒古代帝王們成功與失敗的經(jīng)驗來治理國家。
春天來臨了,小草又像以前一樣沐浴在春風里,梅花也像往年一樣綻蕊怒放。
我想渡過巨大的河流到達彼岸,但最終還要靠舟船才能渡過去(意思就是靠民眾的支持和大臣們的幫助才能治理好國家)。
5、《田家元日》唐代:孟浩然
昨夜斗回北,今朝歲起東。
我年已強仕,無祿尚憂農(nóng)。
桑野就耕父,荷鋤隨牧童。
田家占氣候,共說此年豐。
釋義:
昨天夜里北斗星的斗柄轉向東方,今天早晨一年又開始了。
我已經(jīng)四十歲了,雖然沒有官職但仍擔心農(nóng)事。
靠近在種滿桑樹的田野里耕作的農(nóng)夫,扛著鋤頭和牧童一起勞作。
農(nóng)家人推測今年的收成,都說這一年是豐收年。
王安石《元日》賞析
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
千門萬戶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
[作者簡介] 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號半山,封荊國公,世人又稱王荊公。撫州臨川人,北宋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文學家。為“唐宋八大家”之一,在詩、文、詞方面都有杰出的成就,有力推動了北宋中期開展的詩文革新運動。
[賞析]“元日”是陰歷正月初一。這是一首寫古代迎接新年的即景之作,取材于民間習俗,敏感地攝取老百姓過春節(jié)時的典型素材,抓住有代表性的生活細節(jié):點燃爆竹,飲屠蘇酒,換新桃符,充分表現(xiàn)出年節(jié)的歡樂氣氛,富有濃厚的生活氣息。
“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逢年遇節(jié)燃放爆竹,這種習俗古已有之,一直延續(xù)到今天。屠蘇,指古代春節(jié)時喝的用屠蘇草或幾種草藥泡的酒。古代風俗,每年正月初一,全家老小喝屠蘇酒,然后用紅布把渣滓包起來,掛在門框上,用來“驅邪”和躲避瘟疫。這兩句是說:在爆竹的響聲中,舊的一年過去了。人們喝著過節(jié)的屠蘇酒,暖洋洋地感到春天已經(jīng)來臨。
第三句“千門萬戶曈曈日”,承接前面詩意,是說家家戶戶都沐浴在初春朝陽的光照之中?!皶訒尤铡保赣砂缔D明的朝陽。結尾一句描述轉發(fā)議論。桃符:指畫有神荼、郁壘兩個神像或寫有這兩個神像名字的桃木板,正月初一清晨掛在門上,以求“避邪”。這也是古代民間的一種習俗。“總把新桃換舊符”,是個壓縮省略的句式,“新桃”省略了“符”字,“舊符”省略了“桃”字,交替運用,這是因為七絕每句字數(shù)限制的緣故。意思是:都是用新桃符替換了舊桃符。以桃符的更換揭示出“除舊布新”的主題。
其實,這首詩表現(xiàn)的意境和現(xiàn)實,還自有它的比喻象征意義,它是以除舊迎新來比喻和歌頌新法的勝利推行。這首詩正是贊美新事物的誕生如同“春風送暖”那樣充滿生機。其中含也有深刻哲理,指出新生事物總是要取代沒落事物的這一規(guī)律。
關于元旦的詩句50首 關于元旦的詩句(一): 1、元日 唐代:司空圖 甲子今重數(shù),生涯只自憐。
殷勤元日日,欹午又明年。 譯文: 如今年歲漸長,自我懷有滿腔抱負卻都未實現(xiàn),空剩自憐。
為了迎接新年一向忙碌不停,太陽落山后就意味著新的一年即將到來。 2、元日 唐代:成彥雄 戴星先捧祝堯觴,鏡里堪驚兩鬢霜。
好是燈前偷失笑,屠蘇應不得先嘗 譯文: 夜晚歸來與大家舉杯同祝又已增歲添壽,不經(jīng)意卻看到鏡中的自我已兩鬢斑白。 正對著鏡中自我偷偷笑了起來,看來這屠蘇美酒怕是無法率先品嘗了。
3、元旦口占用柳亞子懷人韻 近代:董必武 共慶新年笑語嘩,紅巖士女贈梅花。 舉杯互敬屠蘇酒,散席分嘗勝利茶。
僅有精忠能報國,更無樂土可為家。 陪都歌舞迎佳節(jié),遙祝延安景物華。
譯文: 大家聚集在一齊共同慶祝新年的到來,笑語喧嘩,十分熱鬧,紅巖村的年青同志送來梅花,更增添了節(jié)日氣氛。 大家在一齊舉杯互相敬酒,表達著新年的祝愿,散席后眾人意猶未盡,又一齊品嘗這勝利茶,談論當今時事。
僅有精忠才能報答祖國,如今祖國正遭外侮,烽煙遍地,沒有地方去尋求一家安樂。 我們在陪都重慶載歌載舞地歡慶新年,但不要忘了延安,讓我們遙祝延安解放區(qū)繁榮昌盛。
4、新年 唐代:賈島 嗟以龍鐘身,如何歲復新。[由www.QunZou.Com整理] 石門思隱久,銅鏡強窺頻。
花發(fā)新移樹,心知故國春。 誰能平此恨,豈是北宗人。
譯文: 嘆息著這年老的身體怎樣能像年一樣循環(huán)更新呢。 在石門旁思索了很久要不要隱退,看見銅鏡里年老的容貌忍不住再三窺視。
花又開了,路旁移來了新的樹,我心里明白這是故國的春天來了。 誰能來掃平心中的不滿呢?反正不是佛教的。
5、新年 唐代:無可 燃燈朝復夕,漸作長年身。 紫閣未歸日,青門又見春。
掩關寒過盡,開定草生新。 自有林中趣,誰驚歲去頻。
譯文: 從早到晚都點著燈火,肉體逐漸年長。 還沒從紫閣回歸,就又要投入青門了。
坐關不覺寒冷的天氣都已過盡,開定的時候都長出了新草。 心中自然有在禪林的樂趣,誰會對一年的過去而驚訝呢。
6、《元日》 [宋]王安石 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 千門萬戶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
譯文 陣陣轟鳴的爆竹聲中,舊的一年已經(jīng)過去;和暖的春風吹來了新年,人們歡樂地暢飲著新釀的屠蘇酒。 初升的太陽照耀著千家萬戶,他們都忙著把舊的桃符取下,換上新的桃符。
7、《青玉案·元夕》 [宋]辛棄疾 東風夜放花千樹。更吹落、星如雨。
寶馬雕車香滿路。鳳簫聲動,玉壺光轉,一夜魚龍舞。
蛾兒雪柳黃金縷。笑語盈盈暗香去。
眾里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
譯文 像東風吹散千樹繁花一樣,又吹得煙火紛紛,亂落如雨。豪華的馬車滿路芳香。
悠揚的鳳簫聲四處回蕩,玉壺般的明月漸漸西斜,一夜魚龍燈飛舞笑語喧嘩。 美人頭上都戴著亮麗的飾物,笑語盈盈地隨人群走過,身上香氣飄灑。
我在人群中尋找她千百回,猛然一回頭,不經(jīng)意間卻在燈火零落之處發(fā)現(xiàn)了她。 8、《田家元旦》 [唐]孟浩然 昨夜斗回北,今朝歲起東。
我年已強仕,無祿尚憂農(nóng)。 桑野就耕父,荷鋤隨牧童。
田家占氣候,共說此年豐。 譯文 昨日夜里北斗星的斗柄轉向東方,今日早晨一年又開始了。
我已經(jīng)四十歲了,雖然沒有官職但仍擔心農(nóng)事。 靠近在種滿桑樹的田野里耕作的農(nóng)夫,扛著鋤頭和牧童一齊勞作。
農(nóng)家人推測今年的收成,都說這一年是豐收年。 9、《守歲》 [宋]蘇軾 欲知垂盡歲,有似赴壑蛇。
修鱗半已沒,去意誰能遮。 況欲系其尾,雖勤知奈何。
兒童強不睡,相守夜歡嘩。 晨雞且勿唱,更鼓畏添撾。
坐久燈燼落,起看北斗斜。 明年豈無年,心事恐蹉跎。
努力盡今夕,少年猶可夸。 譯文 要明白快要辭別的年歲,有如游向幽壑的長蛇。
長長的鱗甲一半已經(jīng)不見,離去的心意誰能夠攔遮! 何況想系住它的尾端,雖然勤勉明知是無可奈何。 兒童不睡覺努力掙扎,相守在夜間笑語喧嘩。
晨雞呵請你不要啼唱,一聲聲更鼓催促也叫人懼怕。 長久夜坐燈花點點墜落,起身看北斗星已經(jīng)橫斜。
明年難道再沒有年節(jié)?只怕心事又會照舊失差。 努力愛惜這一個夜晚,少年人意氣還能夠自夸。
10、《新年作》 [唐]劉長卿 鄉(xiāng)心新歲切,天畔獨潸然。 老至居人下,春歸在客先。
嶺猿同旦暮,江柳共風煙。 已似長沙傅,從今又幾年。
譯文 新年來臨思鄉(xiāng)之心更切,獨立天邊不禁熱淚橫流。 到了老年被貶居于人下,春歸匆匆走在我的前頭。
山中猿猴和我同度昏曉,江邊楊柳與我共分憂愁。 我已和長太傅一樣遭遇,這樣日子須到何時才休? 關于元旦的詩句(二): 1、《新年作》 唐·劉長卿 鄉(xiāng)心新歲切,天畔獨潸然。
老至居人下,春歸在客先。 嶺猿同旦暮,江柳共風煙。
已似長沙傅,從今又幾年。 2、《戲答元珍》 宋·歐陽修 春風疑不到天涯,二月山城未見花。
殘雪壓枝猶有桔,凍雷驚筍欲抽芽。 夜聞歸雁生鄉(xiāng)思,病入新年感物華。
曾是洛陽花下客,野芳雖晚不須嗟。 3、《湖口送友人》 唐·李頻 中流欲暮見湘煙,岸葦無窮接楚田。
去雁遠沖云夢雪,離人獨上洞庭船。 風波盡日依山轉,星漢通霄向水懸。
零落梅花過殘臘,故園歸去又新年。 。
1、《元旦口占用柳亞子懷人韻》近現(xiàn)代:董必武
共慶新年笑語嘩,紅巖士女贈梅花。
舉杯互敬屠蘇酒,散席分嘗勝利茶。
只有精忠能報國,更無樂土可為家。
陪都歌舞迎佳節(jié),遙祝延安景物華。
釋義:
大家聚集在一起共同慶祝新年的到來,笑語喧嘩,十分熱鬧,紅巖村的年青同志送來梅花,更增添了節(jié)日氣氛。
大家在一起舉杯互相敬酒,表達著新年的祝愿,散席后眾人意猶未盡,又一起品嘗這勝利茶,談論當今時事。
只有精忠才能報答祖國,如今祖國正遭外侮,烽煙遍地,沒有地方去尋求一家安樂。
我們在陪都重慶載歌載舞地歡慶新年,但不要忘了延安,讓我們遙祝延安解放區(qū)繁榮昌盛。
2、《蝶戀花·戊申元日立春席間作》宋代:辛棄疾
誰向椒盤簪彩勝?整整韶華,爭上春風鬢。往日不堪重記省,為花長把新春恨。
春未來時先借問。晚恨開遲,早又飄零近。今歲花期消息定,只愁風雨無憑準。
釋義:
新的一年來臨,正當美好年華的整整等人,爭著從椒盤中取出春幡插上兩鬢,春風吹拂著她們頭上的幡勝,十分好看。我不是不喜歡春天,而是那種生活早已成為的遙遠回憶,往日為了花期而常把春天雖怨恨。
今年春未到時我就開始探詢花期,但花期短暫,開晚了讓人等得不耐煩,開早了又讓人擔心它很快凋謝。今年是元日立春,花期應可定,可是開春之后風風雨雨尚難預料,誰知這一年的花開能否如人意?
3、《玉樓春·己卯歲元日》宋代:毛滂
一年滴盡蓮花漏。碧井酴酥沉凍酒。曉寒料峭尚欺人,春態(tài)苗條先到柳。
佳人重勸千長壽。柏葉椒花芬翠袖。醉鄉(xiāng)深處少相知,只與東君偏故舊。
釋義:
蓮花滴水送走了舊的一年。在井懸凍酒,曉寒侵人之時,柳枝的苗條身姿,已透露出了新春氣息。雖有佳人歌女勸酒佐興,卻為早春的物候所驚,猶如見到了久別重逢的故舊。
4、《田家元日》唐代:孟浩然
昨夜斗回北,今朝歲起東。
我年已強仕,無祿尚憂農(nóng)。
桑野就耕父,荷鋤隨牧童。
田家占氣候,共說此年豐。
釋義:
昨天夜里北斗星的斗柄轉向東方,今天早晨一年又開始了。
我已經(jīng)四十歲了,雖然沒有官職但仍擔心農(nóng)事。
靠近在種滿桑樹的田野里耕作的農(nóng)夫,扛著鋤頭和牧童一起勞作。
農(nóng)家人推測今年的收成,都說這一年是豐收年。
5、《元日》唐代:李世民
高軒曖春色,邃閣媚朝光。
彤庭飛彩旆,翠幌曜明珰。
恭己臨四極,垂衣馭八荒。
霜戟列丹陛,絲竹韻長廊。
穆矣熏風茂,康哉帝道昌。
繼文遵后軌,循古鑒前王。
草秀故春色,梅艷昔年妝。
巨川思欲濟,終以寄舟航。
釋義:
高高的軒臺輝映著春色,深邃的樓閣沐浴著朝陽。
紅色的宮墻內(nèi)飛舞著彩色的飾旗,翠玉珠簾映曜著宮女們的玉佩。
我效仿古代的明君們,恭謹而節(jié)制地治理著國家,終于使八方安定、四海升平了。
(現(xiàn)在)丹陛下排列著森森戟戈,長廊里回蕩著絲竹樂聲。
壯美的和煦之風浩蕩在華夏大地上,康盛的帝王之道運途正昌。
(我)將繼承周文王的事業(yè),遵循他的先例、并借鑒古代帝王們成功與失敗的經(jīng)驗來治理國家。
春天來臨了,小草又像以前一樣沐浴在春風里,梅花也像往年一樣綻蕊怒放。
我想渡過巨大的河流到達彼岸,但最終還要靠舟船才能渡過去(意思就是靠民眾的支持和大臣們的幫助才能治理好國家)。
聲明:本網(wǎng)站尊重并保護知識產(chǎn)權,根據(jù)《信息網(wǎng)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果我們轉載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權利,請在一個月內(nèi)通知我們,我們會及時刪除。
蜀ICP備2020033479號-4 Copyright ? 2016 學習鳥. 頁面生成時間:0.224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