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
宋代:蘇軾
丙辰中秋,歡飲達旦,大醉,作此篇,兼懷子由。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
轉朱閣,低綺戶,照無眠。不應有恨,何事長向別時圓?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譯文:
丙辰年(公元1076年)的中秋節(jié),高高興興地喝酒直到天亮,喝了個大醉,寫下這首詞,同時也思念弟弟蘇轍。
明月從什么時候開始有的呢?我拿著酒杯遙問蒼天。不知道天上的宮殿,今晚是哪一年。我想憑借著風力回到天上去看一看,又擔心美玉砌成的樓宇,太高了我經受不住寒冷。
起身舞蹈玩賞著月光下自己清朗的影子,月宮哪里比得上在人間。月兒轉過朱紅色的樓閣,低低地掛在窗戶上,照著沒有睡意的自己。明月不應該對人們有什么怨恨吧。
可又為什么總是在人們離別之時才圓呢?人有悲歡離合的變遷,月有陰晴圓缺的轉換,這事兒自古以來就很難周全。希望人們可以長長久久地在一起,即使相隔千里也能一起欣賞這美好的月亮。
擴展資料:
創(chuàng)作背景:
這首詞是宋神宗熙寧九年中秋作者在密州時所作。這一時期,蘇軾因為與當權的變法者王安石等人政見不同,自求外放,展轉在各地為官。
他曾經要求調任到離蘇轍較近的地方為官,以求兄弟多多聚會。到密州后,這一愿望仍無法實現(xiàn)。這一年的中秋,皓月當空,銀輝遍地,與胞弟蘇轍分別之后,轉眼已七年未得團聚了。
此刻,詞人面對一輪明月,心潮起伏,于是乘酒興正酣,揮筆寫下了這首名篇。詞前的小序交待了寫詞的過程:“丙辰中秋,歡飲達旦,大醉。作此篇兼懷子由?!?/p>
很明顯,這首詞反映了作者復雜而又矛盾的思想感情。一方面,說明作者懷有遠大的政治抱負,當時雖已41歲,并且身處遠離京都的密州,政治上很不得意。
但他對現(xiàn)實、對理想仍充滿了信心;另方面,由于政治失意,理想不能實現(xiàn),才能不得施展,因而對現(xiàn)實產生一種強烈的不滿,滋長了消極避世的思想感情。
不過,貫穿始終的卻是詞中所表現(xiàn)出的那種熱愛生活與積極向上的樂觀精神。在大自然的景物中,月亮是很有浪漫色彩的,她很容易啟發(fā)人們的藝術聯(lián)想。
一鉤新月,可聯(lián)想到初生的萌芽事物;一輪滿月,可聯(lián)想到美好的團圓生活;月亮的皎潔,讓人聯(lián)想到光明磊落的人格。在月亮這一意象上集中了人類多少美好的憧憬與理想!
蘇軾是一位性格豪放、氣質浪漫的詩人,當他抬頭遙望中秋明月時,其思想情感猶如長上了翅膀,天上人間自由翱翔。
全詞設景清麗雄闊,如月光下廣袤的清寒世界,天上、人間來回馳騁的開闊空間。將此背景與詞人超越一己之喜樂哀愁的豁達胸襟、樂觀情調相結合,便典型地體現(xiàn)出蘇詞清雄曠達的風格。
作者介紹:
蘇軾(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號東坡居士,世稱蘇東坡、蘇仙。漢族,北宋眉州眉山(今屬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欒城,北宋著名文學家、書法家、畫家。
嘉祐二年(1057年),蘇軾進士及第。宋神宗時曾在鳳翔、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職。元豐三年(1080年),因“烏臺詩案”受誣陷被貶黃州任團練副使。
宋哲宗即位后,曾任翰林學士、侍讀學士、禮部尚書等職,并出知杭州、潁州、揚州、定州等地,晚年因新黨執(zhí)政被貶惠州、儋州。宋徽宗時獲大赦北還,途中于常州病逝。
宋高宗時追贈太師,謚號“文忠”。 蘇軾是宋代文學最高成就的代表,并在詩、詞、散文、書、畫等方面取得了很高的成就。其詩題材廣闊,清新豪健,善用夸張比喻。
獨具風格,與黃庭堅并稱“蘇黃”。詞開豪放一派,與辛棄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稱“蘇辛”;其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與歐陽修并稱“歐蘇”,為“唐宋八大家”之一。
蘇軾亦善書,為“宋四家”之一;工于畫,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有《東坡七集》、《東坡易傳》、《東坡樂府》等傳世。
你好很高興回答你的問題,和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的同義詩詞有: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睆埦琵g的《望月懷遠》“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許渾的《秋霽寄遠》:“唯應待明月,千里與君同?!?/p>
"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的意思是:只希望自己思念的人平安長久,不管相隔千山萬水,都可以一起看到明月皎潔美好的樣子。這句話常用于表達對遠方親人的思念之情以及美好祝愿。出自蘇軾《水調歌頭》:"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1、《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
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轉朱閣,低綺戶,照無眠。不應有恨,何事長向別時圓?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
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2、《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是蘇軾的代表作,倍受后人的贊譽和喜歡。
是獨具特色,膾炙人口的傳世詞篇。一零七六年蘇軾貶官密州,時年四十一歲的他政治上很不得志,時值中秋佳節(jié),非常想念自己的弟弟子由內心頗感憂郁,情緒低沉,有感而發(fā)寫了這首詞。
其立意,構思,奇逸飄妙,以超現(xiàn)實的遙想,以虛無飄渺的幻想世界,表現(xiàn)非?,F(xiàn)實而具體的人之常情。在這里,詞人通過對月宮仙境的想象,在一種極富神秘色彩的探索和思考中,表現(xiàn)自己的思想矛盾與波折,人生體驗與認識。
這種表現(xiàn)不僅超凡脫俗,也構成了本篇的浪漫主義色調和超曠飄逸的風格。
1、天長地久有時盡,次恨綿綿無絕期。
--《長恨歌》【唐】白居易2、死生契約,與子成悅。--《詩經·邶風·擊鼓》3、山無陵,江水為竭,東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與君決。
--《上邪》4、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鵲橋仙·纖云弄巧》【宋】秦觀5、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水調歌頭·丙辰中秋》【宋】蘇軾1、《長恨歌》是中國唐代詩人白居易的一首長篇敘事詩,是其代表作之一,作于公元806年(元和元年)。全詩形象地敘述了唐玄宗與楊貴妃的愛情悲劇。
詩人借歷史人物和傳說,創(chuàng)造了一個回旋宛轉的動人故事,并通過塑造的藝術形象,再現(xiàn)了現(xiàn)實生活的真實,感染了千百年來的讀者,詩的主題是“長恨”。此外還有我國著名音樂家黃自創(chuàng)作的同名等。
該詩對后世諸多文學作品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原文:含情凝睇謝君王,一別音容兩渺茫。
昭陽殿里恩愛絕,蓬萊宮中日月長?;仡^下望人寰處,不見長安見塵霧。
惟將舊物表深情,鈿合金釵寄將去。釵留一股合一扇,釵擘黃金合分鈿。
但令心似金鈿堅,天上人間會相見。臨別殷勤重寄詞,詞中有誓兩心知。
七月七日長生殿,夜半無人私語時。在天愿作比翼鳥,在地愿為連理枝。
天長地久有時盡,此恨綿綿無絕期。(節(jié)選)2、原文:擊鼓其鏜,踴躍用兵。
土國城漕,我獨南行。從孫子仲,平陳與宋。
不我以歸,憂心有忡。爰居爰處?爰喪其馬?于以求之?于林之下。
死生契闊,與子成說。執(zhí)子之手,與子偕老。
于嗟闊兮,不我活兮。于嗟洵兮,不我信兮。
執(zhí)子之手,與子共著。執(zhí)子之手,與子同眠。
執(zhí)子之手,與子偕老。執(zhí)子之手,夫復何求?賞析:這里有一個很有趣的話題,“死生契闊,與子成說”一句,毛《傳》訓“契闊”為“勤苦”,鄭(鄭玄)《箋》則發(fā)揮其意,謂“從軍之士,與其伍約:‘死也、生也,相與處勤苦之中,我與子成相說愛之恩’(沙場上軍士之間相互勉勵約定相互救助的盟約。
不管遇到什么危難,我們都不要獨自跑掉而不顧對方)?!卞X鍾書在《管錐編》中評價說:“《箋》甚迂謬”,又指責其“穿穴密微”,并很幽默的將“死生契闊,與子成說”等句,比較《水滸傳》第八回林沖刺配滄州臨行云“生死存亡未保,娘子在家,小人身去不穩(wěn)”語,斷為“情境略近”。
3、《上邪》出自于漢樂府民歌。是一首情歌,是女主人公忠貞愛情的自誓之詞。
女主人公“山無陵”以下連用五件不可能的事情來表明自己生死不渝的愛,深情奇想?!渡闲啊非楦姓鎿?,氣勢豪放,被譽為“短章中神品”,表達欲突破封建禮教的女性的真實情感。
原文:上邪!我欲與君相知,長命無絕衰。山無陵,江水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 ,乃敢與君絕!4、《 鵲橋仙·纖云弄巧》是宋代詞人 秦觀的作品。
這是一曲純情的愛情頌歌,上片寫 牛郎 織女聚會,下片寫他們的離別。全詞哀樂交織,熔抒情與議論于一爐,融天上人間為一體,優(yōu)美的形象與深沉的感情結合起來,起伏跌宕地謳歌了美好的愛情。
此詞議論自由流暢,通俗易懂,卻又顯得婉約蘊藉,余味無窮,尤其是末二句,使詞的思想境界升華到一個嶄新的高度,成為詞中警句。原文:鵲橋仙 纖云弄巧 ,飛星傳恨 ,銀漢迢迢暗度 。
金風玉露一相逢 ,便勝卻人間無數(shù)。柔情似水,佳期如夢,忍顧鵲橋歸路 。
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 。5、《 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是 宋代大文學家 蘇軾公元1076年( 宋神宗熙寧九年) 中秋在密州時所作。
這首詞以月起興,與其弟 蘇轍七年未見之情為基礎,圍繞中秋明月展開想象和思考,把人世間的悲歡離合之情納入對宇宙人生的哲理性追尋之中,反映了作者復雜而又矛盾的思想感情,又表現(xiàn)出作者熱愛生活與積極向上的樂觀精神。詞作上片問天反映執(zhí)著人生,下片問月表現(xiàn)善處人生。
落筆瀟灑,舒卷自如,情與景融,境與思偕,思想深刻而境界高逸,充滿哲理,是 蘇軾詞的典范之作。原文:丙辰中秋,歡飲達旦,大醉作此篇,兼懷子由。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不知天上 宮闕,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轉朱閣,低綺[qǐ]戶,照無眠。
不應有恨,何事長向別時圓?人有悲歡離合,月有 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但愿人長久,千里共 嬋娟。
1、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拼鷱埦琵g《望月懷遠 / 望月懷古》
譯文:茫茫的海上升起一輪明月,你我相隔天涯卻共賞月亮。
2、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拼醪端投派俑问裰?/ 送杜少府之任蜀川》
譯文:四海之內有知心朋友,即使遠在天邊也如近在比鄰。
3、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拼蹙S《送元二使安西 / 渭城曲》
譯文:老朋友請你再干一杯美酒,向西出了陽關就難以遇到故舊親人。
4、何當共剪西窗燭,卻話巴山夜雨時?!拼钌屉[《夜雨寄北》
譯文:什么時候我們才能一起秉燭長談,相互傾訴今宵巴山夜雨中的思念之情。
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面上今日老昨日,心中醉時勝醒時。天地迢遙自長久,
白兔赤烏相趁走。身后堆金拄北斗,不如生前一樽酒
吹盡繁紅,占春長久,不如垂柳。算春長不老,人愁春老,愁春老,愁只是、人間有。
天地何長久!人道居之短。
天地何長久!人道居之短。
世言伯陽,殊不知老;
赤松王喬,亦云得道。
得之未聞,庶以壽考。
歌以言志,天地何長久!
明明日月光,何所不光昭!
明明日月光,何所不光昭!
二儀合圣化,貴者獨人不?
萬國率土,莫非王臣。
仁義為名,禮樂為榮。
歌以言志,明明日月關。
柳梢青(蔡伸)
聯(lián)璧尋春,踏青尚意,年時攜手。此際重來,可憐還是,年時時候。陰陰柳下人家,人面桃花似舊。但原年年,春風有信,人心長久。
醉蓬萊(程珌)
算千葩百卉,誰伴東風,早春時候。唯有江梅,在人間長久。雪后霜前,沖涉多少,尚精神如舊。歲歲年年,酴酥飲了,便為公壽。更向尊前席上,細看人與梅花,棱棱爭瘦。桃李漫山,都落芳塵后。和氣滿身,參調玉弦,表天然孤秀。來歲今朝,星闈霧閣,一卮春酒。
聲明:本網(wǎng)站尊重并保護知識產權,根據(jù)《信息網(wǎng)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果我們轉載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權利,請在一個月內通知我們,我們會及時刪除。
蜀ICP備2020033479號-4 Copyright ? 2016 學習鳥. 頁面生成時間:0.190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