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飲食,或坐走,長者先,幼者后?!边@句話出自于清朝李毓秀寫的《弟子規(guī)》,意思是對待長輩要懂得禮貌,吃飯時要讓長輩先動筷;落座時,要讓長輩先入座;而走路時也要讓長輩在先,晚輩在后。
《同文的尊長之風》和《信陵君敬老》是和這句話有關的兩個小故事?!缎帕昃蠢稀愤@個故事說的是信陵君是個敬老愛賢的公子,他聽說看城門的老人侯贏有賢德,于是十分鄭重地去請教,他親自駕車,并且把車上最尊貴的位子留給了侯贏。侯贏知道信陵君是個敬老愛賢的人,就想看看是真是假,便故意裝作傲慢的樣子,可越是這樣,信陵君越是恭敬,侯贏看出他是真心的,就去他家做了門客。
大年初一那天,我們全家去外婆家拜年。吃飯前,大家圍著桌子坐了下來,只有舅舅還在燒菜。我看見了,就一直站著,外婆好奇地問:“你怎么還不坐下來?”“這是因為。?!蔽议]上眼睛,搖頭晃腦地說道:“或飲食,或坐走,長者先,幼者后。就是說吃飯時、落座時、走路時都是長輩在先,晚輩在后。”奶奶笑了:“嗯,說得對,尊老愛幼才是一個好孩子?!边^了一會兒,舅舅來了,等他坐下時我才坐了下來。我們一家熱熱鬧鬧地品嘗著可口的飯菜。
讀了《弟子規(guī)》以后,我會在日常生活中更加注意我的行為和言語了,而且更加要做到孝順父母,友愛兄弟姐妹了,在和朋友相處時,也要做一個平等且博愛,親近有仁德的人。
記得孔子曾說:“言必信,行必果,然小人哉!”這話我不同意。有時我想,會不會是弟子們編《論語》的時候記錯了老師的話呢?“道不行,乘桴浮于?!保紫壬羰窃诖?,是決計不會拋下那個裝著“誠信”的背囊的。這我相信。
中國本來有“已然諾”的傳統(tǒng),說不定比德國人還守信些?!稇?zhàn)國策》里已不乏其例,何況還有“尾生抱柱”這樣極端的例子。該足以讓后輩自豪了吧!但是很奇怪,恰恰相反,后來的演變很出人意料。先是韓非子把“誠信”好好消解了一番;后來,好多權術家將開頭孔子那句值得懷疑的話奉為圭臬。無怪康有為寫了一本《新學偽經(jīng)考》,說《論語》是后世無賴偽造的。這種轉變在文學作品里也不乏其例?!度龂萘x》里魯肅的誠信有目共睹,到頭來落得毛宗崗一句批語:忠厚乃無用的別名。有點可悲。悲誰呢?魯肅還是毛宗崗?
話或許說的有點過分,但真真是因為有些失望之故。新文化運動把這些不好的“文化”都掃除掉了,此乃大大好事,值得拍手。我們接下來面臨的任務,就是盡力提倡“誠信為本”、“一諾千金”的優(yōu)良傳統(tǒng),并親自蹈行。這兒說一件事,或許是值得深思的。一位大學新生去北大報到,當天事務確實很多,拿飯票,領學生證,鋪床,買熱水瓶……這位新生帶著沉重的行李,不知如何是好。恰巧對面走來一位老人,新生以為是工友,就說老師傅替我看個行李成嗎?老頭說行。后來新生就去忙乎了。從早忙到傍晚,新生忽想起自己的行李還在校門口讓老頭看著呢。他滿心愧疚地往校門口跑,也沒抱多大希望。誰知那老頭顫巍巍地還在那兒等他,白頭發(fā)在風里飄啊飄的。新生眼淚一下子就出來了。
第二天入學典禮,新生這才知道老人就是著名學者、北大副校長季羨林。
幾年后新生也畢業(yè)了,老校長說不定又在替哪個剛報到的看行李。新生是我哥,他說這件事的時候眼里仍閃著淚光。
老一輩人給我們留下了多好的榜樣!舊的糟粕多半剔除,新的風尚正在形成。我們青年該怎么做,是不言自明的。寫作此文時,我腦海里回響著康德的名言:“頭頂?shù)男强蘸托闹械牡赖侣闪睿瑯邮刮覀兙次??!碑斎唬荒芡浀?,還有季老在風中飄動的一頭銀絲啊……
我親愛的書
你好!轉眼間你已經(jīng)陪我度過了十多個春秋?;叵脒^去的點點滴滴,我只想對你說一句“謝謝你一路助我成長”。
還記得我剛進幼兒園,媽媽每晚總喜歡捧著一本《安徒生童話》,在床前靜靜地為我講述一個又一個動人的故事。我安靜地聽著,聽到諸如“王子和公主最幸福地生活在一起”、“丑小鴨變成了白天鵝”之類的結局,便甜甜地睡著了。
小學時,我開始寫日記,有時會寫一個小小的童話故事,老師總是不斷地鼓勵我,語重心長地對我說:“小丫頭,錯別字太多了,這可要改改.”一開始我很不在意,覺得這樣一點小事根本不值得提。有天讀書時,我看到這樣一句“細節(jié)就像是一截毛線頭,看似不起眼,拉出它卻可以拆掉一整件毛衣。”突然,覺得自己從前的觀點是錯誤的,于是下定決心改掉這個壞毛病,還利用假期練了一個多月的鋼筆字,一開學就受到了老師的表揚……
升入初中,我閱讀各種類型的書。讀泰戈爾的>;,被其清新的語言所打動,暗想一個長著有些粗獷的人,也可寫出這樣童真的語言。讀張愛玲的小說,我感嘆其中人物的命運,也喜歡張愛玲喜歡捕捉細節(jié)的目光。品三國,我像是走進了另一個世界,智慧與陰謀交接,戰(zhàn)爭不斷,滿眼盡是爾虞我詐。讀史記,贊嘆司馬光受盡磨難,卻可以寫出這樣一幅佳作……
現(xiàn)在我已升入高二,空閑的時候,我除了會想起一些過去的事情,也會抽空讀書,讀唐詩宋詞,讀雜文小說。我想要感謝你,這一路上因你陪伴我不再寂寞。
經(jīng)典如同文學寶庫中一顆顆璀璨的珍珠,散發(fā)著耀眼的光芒。而我們需要在這迷人的光芒的照耀下成長,讓我們的內心充滿光明,充滿希望。
經(jīng)典如同我們的精神食糧,是我們所必需的一筆寶貴財富,而這筆財富遠不同于物質財富。它能使我們的精神得到升華,把我們從污濁的泥潭中拉出來,到達我們心靈的那方凈土。這里沒有生活的悲哀,煩惱,而只有心靈的愉悅。在經(jīng)典的天地中馳騁,沒有羈絆,沒有阻礙。而這王國中的遨游,你將感到你積極進取,青春在不停的燃燒,沒有熄滅,那火焰就是生命中的光明,這光明將把心中的污濁通通刺破,迎來一個嶄新的世界,把我們的智慧啟迪,這是我們打開我們知識殿堂的金鑰匙。
經(jīng)典如同我的營養(yǎng)品,像一縷縷春風給我送來了生機。仿佛在旱地的莊稼受到了春雨的滋潤,有了蓬勃的生命力。好像給太陽下炙烤的花兒送來了陣陣涼風,這是多么可貴啊。如同在沙漠中辛苦旅行的人們找到了生命的綠洲。讀《論語》,我學會了理性的思考,懂得了“言必信,行必果”,恭敬,勤敏,寬厚,誠信是一個人的美好品德。如同但丁所說:“人不應該像走獸那樣活著,而應該追求知識和美德。”《論語》是儒家的經(jīng)典,闡述了做人,修身,處事的諸多道理,是中華文化的瑰寶。趙普半部論語治天下的故事流傳至今,雖然有些不可思議,但它的確包含著為人處事的準則。細細品味,你將深刻體會“仁義禮智信'”的真諦。讀,《西游記》我感受到孫大圣的神通廣大,機智勇敢,豬八戒的憨厚可愛,唐三藏的堅定信念,沙和尚的任勞任怨。這一路上的艱難險阻是最令人難以忘懷的,一路披荊斬棘,頑強奮斗,最終完成取經(jīng)大業(yè)。我領路到只有克服重重困難才能取得勝利,讀古詩,我感受到杜甫的“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的豪邁氣概, 領略到陶淵明的“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自由的隱居生活,體會到戚繼光的“小來思報國,不是愛封侯”的愛國情懷。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堅貞氣節(jié)和視死如歸的情懷,令人為之動容?!端疂G傳》中的反對封建□的英雄傳奇,使人心中的豪氣蕩氣回腸。讀《中華上下五千年》,我發(fā)現(xiàn)歷史的車輪滾滾向前,多少帝王的貪圖享樂讓他承受著王朝覆滅的悲哀,多少忠良人士名垂青史,后人傳誦,有有多少佞臣遭到百姓的唾棄。
細細品味,細細感受,你的思想將得到提升,大聲誦讀吧,這是中華民族悠久的文化。經(jīng)典是中國文化的一抹美麗的景色,沉浸其中,你將會是最幸運的人,讓我們誦讀經(jīng)典,繼承燦爛的中華文化吧。
“云青青兮欲雨,水澹澹兮生煙”朦朧中李白踏上了未知的小徑,尋找爛漫的詩賦,輕煙蒙蒙,一切沉浸在夢一般的畫卷里,萬籟俱寂。
十六歲的天空亦如此,在浪漫的日子里,涂寫自己的理想。我們正如未知世界的雛鷹試圖飛下懸崖,任憑荊棘刺傷自己稚嫩的翅膀,享受清晨在山谷還未散盡的雨霧,嗅嗅那石縫中毅然綻放的野百合和矗立在崖前的幾株松柏。
我們想自由飛翔,在河岸邊奔跑,和耳邊低語的春風親密接觸,放下自己的發(fā)繩,讓長發(fā)在空中飛揚,伸手觸摸日光,我們欲飛翔于藍天之上。 十六歲的天空是爛漫,是變幻的神奇魔方。
“紅橙黃綠藍紫”六面的奇特魔方是十六歲青春的調皮和精怪。一萬種可能,是我們十六歲少年給予自己的熱情。
我們亦是魔方,沒有規(guī)定的軌跡,沒有故意的變化,只按自己的意愿,只按照自己意愿!沒有束縛,我們似魔方,拼著自己的未來。我們笑得快樂,我們拼得熱情,拒絕父母給予的新魔方,不愿踏上別人走過的廣闊平原。
我們十六歲的天空正綻放自己的光芒,選擇自我、選擇挑戰(zhàn),我們愿拼接出真正屬于自己的魔方。 十六歲的天空變化著顏色,我們是魚兒嘴里吐出的一串串小泡泡,易碎卻跑得飛快。
我們的夢易碎,不問為什么,只因我們有太多的熱情和活力,我們不斷的飛躍就如魚兒嘴里冒出的泡泡。飛快向著上方,直沖上方,一個接一個,一次再一次。
在這十六歲的天空里,我們傳遞著夢想,我們挑戰(zhàn)著未來。一個個夢啊,直沖上天際,沖上云宵,沖破了障礙,沖出了地球,要讓宇宙知道十六歲的天空。
我們憧憬著未來,我們有許多精彩的希望。 十六歲的天空有著朦朧的夢,十六歲的天空亦是灼熱的溫度。
十度不夠我們的熱情,五十度不夠我們的標準,一百度讓心沸騰起來,一百度是我們灼熱的心。 灼熱的心在我們的身軀里,促使十六歲的天空更加火熱,不同尋常。
我們青春洋溢,我們動力十足,我們不愿做八、九點鐘的太陽,我們就是一顆顆灼熱的火球。沒有限定也無需限定,我們已經(jīng)做好充分得準備,準備好迎接祖國母親熱情的召喚。
我們要像霍去病所述“匈奴未滅,何以家為。”忠心報國,他正是在十六歲的天空里懷下了理想,英勇身姿獻給了自己的祖國。
時刻準備著,我們時刻準備著! 激情、奮發(fā)不足以形容十六歲的天空。突破、進取,已不再獨特。
十六歲讓我們自在翱翔。
小時候,就在長輩們的教導下讀唐詩“春眠不覺曉”,吟宋詞“千里共嬋娟”。聽他們講、論、敘、談四大名著,教會我什么是做人的道理,生活的真知。可我卻總是令他們費盡腦筋——盡管反復解釋,還是不能完全聽懂,大腦中的大部分留白都是囫圇吞棗造成的結果。浮光掠影地了解學習,卻沒有領悟到精神所在,總是左耳朵進,右耳朵出。但隨著年齡的增長和經(jīng)驗的積累,漸漸地,自己已可以慢慢體味書中的要義,才發(fā)現(xiàn)“書中實有黃金屋”。
課余的閑暇時光讓我重新翻閱了一些曾讀過的名著古書,就好比《論語》,即使有眾多翻譯過的現(xiàn)代文,白話文,我還是鐘情于孔子原話中的深刻哲理?!皩W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敝粚W不思便迷惑而無所得。只空想不學便精神疲倦而無所得?!澳R之,學而不厭,誨人不倦,何有于我哉!”謙遜是中華名作從古至今流傳下來的優(yōu)良傳統(tǒng),孔子將這點通過自身的言行,向人們證明著這一點。當然,在《論語》中,能夠影響我的生活學習態(tài)度的,遠遠不止這一句,兩句,一段,兩段而已,它是領導我一路成長的良師益友,是為我指點光明的希望。
擇善從之,不恥下問,溫故知新……字字句句鐫刻在我心間,留下一道道深深的印記;點點滴滴淌在我心坎,仿佛是涓涓細流滋潤我的靈魂。經(jīng)典,讓我從日日月月的積累中成長起來,汲取著知識與經(jīng)驗,正所謂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蔽蚁?,經(jīng)典,大概就是要告訴我們這個意思吧。
酒越釀越純,厲久彌香。一本好書就像一壇陳年佳釀,無時無刻不散發(fā)幽香。《希臘神話》,《十萬個為什么》,《童年》……經(jīng)典的好書一本接一本。伴隨我走過一路艱辛與坎坷。
記得在很小的時候,我就在爸爸的指導下背誦唐詩宋詞,稍大些時爸爸又教我背誦一些古書?,F(xiàn)在我知道了以前曾背過的那些古書都是中國歷史上的經(jīng)典著作,比如“論語”、“孟子”、“大學”、“荀子”等。那時由于我年齡太小,盡管爸爸反復解釋,但我還是大部分內容沒有明白。對于爸爸的講解,我那時是“左耳進,右耳出” ,所以大多數(shù)名篇只是被我囫圇吞棗地記在了腦子里。隨著年齡的增長和知識的積累,書中的很多內容我現(xiàn)在慢慢地理解了,并對我的做人和學習產(chǎn)生了影響。
在暑假的閑暇時間里,我重新翻閱了從小背誦過的一些名篇,竟使我愛不釋手。我也終于懂得了爸爸的苦心,懂得了爸爸為什么總是在寫文章時自言自語地嘆氣:“唉,真后悔小時候沒多往腦子里裝些有用的知識,要不然現(xiàn)在就不會這么費勁地從腦子里‘擠’東西了,腦子里沒貨呀!”我逐漸體會到,我背過的許多經(jīng)典著作不僅語言精辟、凝練,而且寓意深刻。這些著作雖然寫在兩千多年前,但其中所蘊涵的道理卻永遠不會過時。比如“孟子”里的一句話我很喜歡,至今仍記憶猶新:“挾泰山以超北海,語人曰我不能,是誠不能也。為長者折枝,語人曰我不能,是不為也,非不能也?!边@句話講得太好了,它告訴我們平時要做些力所能及的點滴小事,如果老想著做那些“挾泰山以超北?!蹦菢芋@天動地的大事,你最終可能一事無成;但如果你“不以事小而不為”,處處從小事做起,做應該做的事,那么最后你很可能取得最大的成功。所謂細節(jié)決定成敗,也正是如此。再比如孟子說:“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边@是講人們要養(yǎng)成博愛、尊老愛幼的美德。聯(lián)想到現(xiàn)在有人不撫養(yǎng)自己的父母、公共汽車上年輕人搶占座位的現(xiàn)象,我真為他們臉紅。
此外,像寬厚待人、勤學勵志、保護環(huán)境等教人向善的內容,在這些經(jīng)典中異常豐富。我們的先人是多么睿智?。∵@正是他們留給我們子孫后代的寶貴的精神財富?,F(xiàn)在想來,如果當初沒有下工夫朗讀和背誦,我現(xiàn)在肯定不會這么快就領悟到其中的大道理。可見多背誦一些經(jīng)典著作是大有裨益的,因為知識需要一點一點地積累,然后再一點一點地消化,最后才能真正變?yōu)樽约旱闹R,正所謂“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p>
讀書,讓精神世界更美好
這個暑假,我讀了臺灣著名作家林清玄的一本書:清歡。這本書讓我的精神世界越來越美好。
讀了這本書,可以讓人勾起回憶。有時,我也會把所有的書翻找出來,一本本理清楚,或看看里面的內容,撫去那舊日的灰塵,這是過去的留給你的標志,不用刻意去想,只要去翻翻已沉睡的書紙,你會想起往事,微風吹過,回憶會像飄絮飛來,久久回蕩在你的身邊,一些雜念被抹去。
讀了這本書,可以讓人品味現(xiàn)在。生活中,少了看書,雖不會有特大的問題,但就好似吃主菜沒有飲料或湯一樣,缺乏了興趣,生活就不會太有趣,像少了調味料;它可以讓人在繁雜中有新穎,因為書中有故事啊,如果你身臨其境,和它一起生活著,感受著,等于在過兩種不同的生活。
讀了這本書,可以讓人展望未來。你所碰到的,想過的,以及談過的事。從書中你可以知道別人關于這個話題的思想他們的看法,有的人,得到了啟發(fā),修正它,有了一個較好的轉折點;有的人不修正,但通過這也更加堅定自己了,這樣,對人生很有幫助,設立自己的目標和夢想或前程。
讀了這本書,可以讓人豐富知識。知識是人的資本,知識可以讓人了解這個充滿神秘的世界;可以讓人在困境中擺脫;可以用文明且智慧的方式去戰(zhàn)勝對手;可以使人的科技水平更發(fā)達,這種讀過書后的完美氣質會顯露無疑,讓人看上去有文化的底蘊,這種無形的力量激勵你不斷進步。
讀了這本書,可以讓人提高修養(yǎng)。修養(yǎng)是人讀書長久后形成的氣場,它是種修行,可以讓你靜下心來,翻開封面,書香氣彌漫在你的周圍,不久,那一個個故事浸透了心靈,你會知道生活以外的事,有坐過山車;有漫步溪邊;有輕踱落葉;有暢玩山水,多姿豐富,一言不盡,五彩繽紛。
讀了這本書,可以讓人陶冶情操。它是一種娛樂的方式,而且讀書可以讓人身心愉悅,以調節(jié)血管的均勻流動,會讓你整個人更舒適,它讓你漫游大海、暢懷森林、豪放草原、翱翔天空、尋覓大陸、攀巖高山、翻越丘陵,它就像無垠的宇宙,我們雖然永遠到達不了盡頭,但給我們以充實。
莎士比亞曾說:“書籍是全世界的營養(yǎng)品,生活里沒有書籍,就好像沒有陽光;智慧里沒有書籍,就好像鳥兒沒有翅膀?!彼拖褚恢恍〈?,把我們從狹窄的河道帶進無邊的海洋;“書籍蜿蜒伸入我們的心靈,詩人的詩句在我們的血流里舒緩地滑行……”英國的哈慈利特曾這樣說道;“清歡”里說過,“在世俗的生活中,宇宙,天堂,永恒,無限,神圣……都是那么遙遠,可是當一個人深深融入一粒沙,一朵花,一只百靈鳥,也就進入了生之密境?!蔽膶W能給人帶來安慰,快樂,與美麗的微笑。文學的終極是什么?沒有終極,在一些作家的境界里,今天比昨天有理想,今天就成功了;今天比昨天有智慧,今天就成功了;今天比昨天更寬容,今天就成功了,今天比昨天有領悟,今天就成功了;今天比昨天更懂得美好的生活,今天就成功了。
讀書讓人超凡脫俗,還可以更上一層樓,書中自有黃金屋,長久了便造成了這種嫻靜氛圍,讀書是人生坎坷路上的潤滑劑;智慧的光澤將露水注入我們干枯的心田。
勤奮能點燃智慧的火苗,懶惰才是埋葬天才的墳墓,讓我們讀書,使精神世界更美好吧!
“人之初,性本善……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伴著郎
郎的讀書聲,學校開始了每天必修的課程——國學。所謂國學,就
是一些古人的名人名言,但是可別小看了這些古文,它所表達的道
理卻對現(xiàn)代人很有幫助。就比如“二人同心,其力斷金”這句話。
它告訴那些不團結的人:團結就是力量。如果兩人意氣投合,就有
切金斷玉的力量。再如“差若毫厘,謬以千里?!边@句話,它告訴
我們要注意細節(jié),不能粗心,差了一點點,損失就很大。就像查里
國王一樣,因為少釘個馬掌,就失了一個國家,最后飲恨自殺!
《論語》,《三字經(jīng)》,《莊子》,《孟子》,《墨子》……
匯集了哲理的精華,濃縮了智慧的結晶,這是中國多么燦爛的文化
呀!
從前,我一直有一個壞毛病——考試成績好就驕傲自大。但書
上講“是君子,就要謙虛,不要高傲自大?!蔽铱刹幌胱鰝尉樱?/p>
經(jīng)過學習《論語》,我就時常約束自己不要驕傲自滿。
有一次考試我英語得了第一名,我非常高興,抑制不住內心的
激動,高傲自大的毛病又展現(xiàn)出來,在課堂上總認為自己英語已經(jīng)
學的很好,不再努力學習和認真聽講,而別的同學還在不斷進步。
使我在第二次考試中得了第三名,與第一僅相差2分。那次考試,
是對我高傲自大毛病的沉重打擊。因此,我學的謙虛起來,成績也
在穩(wěn)步提升,經(jīng)常保持第一名;還有,我原喜歡斤斤計較,有時跟
同學合不來;自從學了“做事斤斤計較,會失去所有的朋友時?!?/p>
我學會努力控制自己。也是,本性難移嘛!有時會控制不住。但我
不會氣餒,我會更加努力做到!
中國現(xiàn)在是一個發(fā)展中國家,如果一個民族不從自己的歷史中
吸取“營養(yǎng)”,怎么發(fā)展進步。就像美國這樣高度發(fā)達的現(xiàn)代國家
還要回過頭來學習沙士比亞,海倫……因為他們自己沒有歷史,他
們要尋找歷史,要從歷史中尋找智慧。
人類幾千年的文化并非簡單的能夠被精華和璀璨來形容的,只
有不斷學習才能進步。忘記歷史就是忘記未來。
讀書好似爬山,爬的越高,望的越遠;讀書好似耕耘,汗水流
的多,收獲越滿。讓我們多讀這些書,讓國學和我們一起長大吧!
品國學經(jīng)典 揚中華精神 泱泱中華,五千文明,漫長的歲月為她積淀了厚重的文化底蘊,也凝練成了經(jīng)久不衰的傳統(tǒng)文化,籌久了永垂不朽的民族精神。 楚辭漢賦,唐詩宋詞,便是中華人民用智慧凝成的結晶,用哲學譜繪的樂曲,這些經(jīng)典使我們深深感受到了國學的博大與精神,體會到了中華文化的深邃之美。 在這個物質豪奢,精神貧乏的年代,每個人雖然并非孑然一身,但卻都深感孤單,都感到很難見證自我價值,這時,我們可以選擇誦讀國學經(jīng)典來進行自我反思到自我救贖。 《易經(jīng)》中說:“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碑斘覀冹o靜思索這一名句,便總會產(chǎn)生精神共鳴:凡欲成大事者,必須自強,其德必須淳厚,以此為本,方可成一代英杰。在競爭勁烈的今天,像要謀求發(fā)展,在社會上占有一席之地,我們所需要的正是這種自強不息,正是這種厚德載物,這也是偉大中華民族精神的構成。 司馬遷,這個在風雨中成長的勇士,他身上有一股“雖九死其猶未悔”的堅韌氣節(jié),正是他的忍辱負重,他的堅強執(zhí)著,鐫刻下了中國歷史的興頹變遷。才有了“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的輝煌巨著——《史記》。成為國學經(jīng)典中的一塊璀璨奇葩。 歲月的梭子已在歷史的詩篇中悄然劃過,一個又一個偉大的詩人、智者已離我們遠去,或者說我們在與這些偉大的物理空間上從未靠近,但在精神世界里無限親密,與我們的心靈無限靠近,用思緒凝成的經(jīng)典跨越了數(shù)十個世紀抵達我們的心魂。而我們作為明天社會的棟梁該如何去對待這些經(jīng)典呢?如何利用千人留下的這筆財富呢。 毫無疑問,我們應該繼承、并發(fā)揚光大。 清晨醒來,手捧《桃花源記》,站在校園的柳樹下,讓自己的精神伴隨著清爽的晨風,放飛到靜謐,溫馨的心靈田園,讓自己的思想沉淀在熙熙攘攘的世俗中,收獲一份世外的寧靜。 國學經(jīng)典就是如此的具有張力,詩行意味著寬度,詩人意味著高度,一代又一代孜孜不倦的讀者構成了長度,不朽的國學靈魂讓我們的生活充滿了文學的智慧與靈性,這都是國學經(jīng)典帶給我們的美的感受與體驗。這便是文學的魅力,這便是國學經(jīng)典的魅力,它往往能洗滌人的心靈,充實人的思想。也這是由了國學經(jīng)典,通過文化這一特殊載體,拉近了我們與圣人的距離,讓我們可以與圣賢為友,與經(jīng)典通行,在國學經(jīng)典中去品味蘊藏著的中華精神。 現(xiàn)在,讓我們從日常做起,拂去積滿的灰塵,去細細品味這古老卻不陳舊,遙遠卻依舊教育世人的國學經(jīng)典吧!誦讀國學經(jīng)典,感受傳統(tǒng)文化魅力,用我們的言行去守候這片泛土,使民族精神萬古長青!
學習鳥網(wǎng)站是免費的綜合學習網(wǎng)站,提供各行各業(yè)學習資料、學習資訊供大家學習參考,如學習資料/生活百科/各行業(yè)論文/中小學作文/實用范文實用文檔等等!
寫作基礎 | 作文指導 |
寫作經(jīng)驗 | 寫作方法 |
文學常識 |
聲明:本網(wǎng)站尊重并保護知識產(chǎn)權,根據(jù)《信息網(wǎng)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果我們轉載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權利,請在一個月內通知我們,我們會及時刪除。
蜀ICP備2020033479號-4 Copyright ? 2016 學習鳥. 頁面生成時間:0.244秒